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伤寒杂病论 是谁的著作 a 张仲景 B 扁鹊 C 华佗答案 a 注 东汉末年人 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2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 新修本草 B 神农本草经 C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D 本草纲目 答案 B 3 我国第一部药典是 A 新修本草 B 神农本草经 C 证类本草 D 中药大辞典 答案 B 4 四气是如何总结出来的 A 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 B 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 C 是 机体反映的结果总结出来的 D 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映概括出 来的 答案 D 5 五味是指药物的 A 五种作用 B 部分味道 C 最基本滋味 D 全部味道答案 C 6 具有渗湿利尿作用的是 A 辛味 B 甘味 C 苦味 D 淡味答案 D 7 莱菔子能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其配伍关系是 A 相须 B 相使 C 相畏 D 相恶答案 D 8 下列哪一组不属十九畏的内容 A 官桂畏石脂 B 水银畏砒霜 C 芫花畏甘草 D 丁香畏郁金答案 C 9 除下列哪一项外 均为十八反的内容 A 乌头反白蔹 B 海藻反甘草 C 甘草反甘遂 D 人参反五灵脂答 案 D 10 宜文火久煎的药应除以下外哪一类 A 解表药 B 补益药 C 贝壳类药 D 矿物类药答案 A 11 下列哪一组药是辛温解表药 A 羌活独活白芷 B 银花菊花薄荷 C 升麻葛根桂枝 D 蒿本辛夷 细辛答案 D 12 下列哪一组药是辛凉解表药 A 蝉蜕升麻蔓荆子 B 银花菊花薄荷 C 桑叶苍耳子浮萍 D 柴胡 淡豆豉白芷 答案 A 13 具有发汗解表 又能宣肺平喘的药是 A 杏仁 B 麻黄 C 葶苈子 D 桂枝答案 B 14 具有发表散寒 又能温肺化饮的药是 A 杏仁 B 紫苏 C 麻黄 D 细辛 答案 D 15 具有 呕家圣药 之称的药是 A 香薷 B 紫苏 C 桂枝 D 生姜答案 D 16 具有 疮家圣药 之称的药是 A 连翘 B 紫苏 C 桂枝 D 生姜答案 A 17 温热病表现为壮热烦渴 汗出 脉洪大等气分实热证 应首选 A 石膏 B 知母 C 黄芩 D 天花粉答案 A 18 治胃火牙痛应首选 A 生地 B 玄参 C 知母 D 石膏 答案 D 19 知母的作用是 A 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B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C 清热泻火 燥湿解毒 D 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 答案 D 20 芦根 天花粉的共同功效是 A 清热利湿 B 清热生津 C 清热止呕 D 清热解毒答案 B 21 栀子的功效是 A 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燥湿解毒 B 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C 清热泻火 燥湿解毒 消肿止痛 D 利水渗湿 清热解毒 除烦止呕 答案 B 22 哪一项不是黄柏的功效 A 清热泻火 B 清热燥湿 C 泻火解毒 D 止血安胎答案 D 23 具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功效的药物是 A 黄连 B 栀子 C 黄芩 D 黄柏答案 C 24 清热泻火 尤以清泻心胃之火见长的药物是 A 黄连 B 栀子 C 黄芩 D 黄柏答案 A 25 具有清热燥湿 泻肝火功效的药物是 A 夏枯草 B 龙胆草 C 黄芩 D 黄柏答案 B 26 善泻三焦之火的药是 A 连翘 B 穿心莲 C 芦根 D 栀子 答案 D 27 金银花 野菊花 连翘 蒲公英 地丁的共同功效是 A 清热利湿 B 清热燥湿 C 凉血消斑 D 清热解毒答案 D 28 具有清退虚热共同功效的一组药物是 A 黄柏地骨皮知母 B 地骨皮黄连生地 C 白薇胡黄连石膏 D 银 柴胡玄参栀子 答案 A 29 古代哲学精气概念的产生是源于 A 水地说 B 五材说 C 元气说 D 五方说答案 A 30 因情志刺激 突然出现下焦胀满 甚至小便失禁 此因 A 恐则气下 B 悲则气消 C 惊则气乱 D 喜则气缓答案 A 31 痰与饮的主要区别是 A 热者为痰 寒者为饮 B 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 受阴气凝聚而成 者为饮 C 浓度较大 较粘稠者为痰 浓度较小 较清稀者为饮 D 色黄 者为痰 色白者为饮 答案 C 32 在温病学方面 创立以 三焦为核心 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 A 朱丹溪 B 吴鞠通 C 吴又可 D 刘完素答案 B 33 与语言 声音 呼吸的强弱有关的是 A 营气 B 卫气 C 宗气 D 元气 答案 C 34 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 A 汗 B 尿 C 粪 D 呕吐物 答案 D 35 言人身脏腑之阴阳 则脾为 A 阴中之阴 B 阴中之阳 C 阴中之至阴 D 阳中之阴答案 C 36 肝火犯肺 是属于 A 子病犯母 B 相克 C 相乘 D 相侮 答案 D 37 与情志抑郁最为关联的是 A 心神不足 B 髓海空虚 C 肝失疏泄 D 肝升太过答案 C 38 肾在液 为 A 涎 B 唾 C 尿 D 泪 答案 B 39 泻南补北 法适用于 A 肾阴虚而肝阳亢 B 肾阴虚而相火动 C 肾阴虚而心火旺 D 心阴虚而 心阳亢答案 C 40 下列不是津所布散的主要部位的是 A 皮肤 B 孔窍 C 肌肉 D 关节 答案 D 41 易使人出现各种血证的是 A 风邪 B 暑邪 C 燥邪 D 火邪答案 D 42 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A 上午 B 下午 C 前半夜 D 后半夜答案 D 43 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 的治法适用于 A 实寒证 B 实热证 C 虚寒证 D 虚热证答案 C 44 在五行生克关系中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木克土 B 火生土 C 金生水 D 水克木答案 D 45 在阴阳失调病机中 阳偏衰以哪脏为根本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答案 D 46 脾之华在 A 毛 B 唇 C 发 D 面 答案 B 47 修事指南 的作者是 A 张仲岩 B 张仲景 C 陈嘉谟 D 缪希雍正确答案 A 48 与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D A 肺与心 B 肺与肝 C 脾与肺 D 肺与肾 49 被称为 水谷之海 的是 C A 脾 B 小肠 C 胃 D 大肠 50 下面既是病理产物 又是致病因素的是 D A 饮食 B 六淫 C 七 情 D 瘀血 51 用热远热 用寒远寒 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 B A 因人制宜 B 因时制宜 C 因地制宜 D 治标 52 内湿的产生与哪一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D A 肾 B 肝 C 肺 D 脾 53 胃与小肠上口相接处为 D A 贲门 B 阑门 C 魄门 D 幽门 54 素问 水热穴论 称 胃之关 是 A A 肾 B 脾 C 肺 D 膀胱 55 大实有羸状 的病机应属于 C A 虚中夹实 B 真虚假实 C 真实假虚 D 虚实夹杂 56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属于 B A 反治 B 正治 C 治标 D 标本兼顾 57 不属于 金元四大家 的是 D A 刘完素 B 朱丹溪 C 李东垣 D 张景岳 58 雷公炮炙论 的作者是 B A 陈嘉谟 B 雷敩 C 缪希雍 D 李时珍 59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B A 五十二病方 B 雷公炮炙论 C 黄帝内经 D 本草纲目 60 雷公炮炙十七法 是由谁归纳总结的 B A 雷敩 B 缪希雍 C 李时珍 D 张仲岩 61 下列哪项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 B A 制剂 B 炮制 C 中药 D 辨证施治 62 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 B A 春秋战国至宋代 B 金元 明 C 清代 D 现代 63 最早的炭药 血余炭是在哪本著作中首先提到的 C A 五十二病方 B 伤寒论 C 黄帝内经 D 神农本草经 64 本草纲目正文中对中药炮制设有专项的是 C A 炮制 B 修制 C 修治 D 修事 65 下列哪部书籍不是炮制专著 A A 本草蒙荃 B 雷公炮炙论 C 炮炙大法 D 修事指南 66 雷公炮炙十七法记载于下列那本书的卷首 C A 本草经集注 B 雷公炮炙论 C 炮炙大法 D 新修本草 67 下列哪本著作成为当时国家法定制药技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A A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B 本草纲目 C 炮炙大法 D 修事指南 68 下列哪种辅料炒后药性发散 B A 酒 B 姜汁 C 醋 D 盐水 69 根据归经学说 用辅料炮制药物 醋制入 B A 心 B 肝 C 脾 D 胃 70 根据归经学说 用辅料炮制药物 盐制入 D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71 白虎汤治伤寒传经热邪时 方中甘草应付 B A 生甘草 B 蜜甘草 C 盐甘草 D 油甘草 72 四逆散若用于阳气被遏 四肢不温 方中柴胡益 A A 生用 B 醋炙 C 鳖血制 D 酒浸 73 软化含挥发油类成分的药物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 A 抢水洗 B 水泡 C 水漂 D 蒸法 74 含有机酸过多的药材 具有较强的刺激性 一般可通过方法炮制 以 减少刺激性 B A 蒸制 B 炒制 C 制霜 D 煨制 75 蓖麻子中含有脂肪油和蛋白质 通过下列哪种方法炮制能避免毒性 C A 去油制霜 B 滑石粉煨 C 炒制 D 复制法 76 炮制含树脂类药物 为增强其疗效 常用何种辅料处理 A A 酒 醋 B 麦麸 酒 C 蜜 醋 D 盐水 油 77 中药炮制学 统编教材 采用的炮制分类方法是 D A 炮炙十七法 B 三类与五类分类法 C 药用部位的来源分类法 D 工 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 78 具有活血通络 祛风散寒 行药势 矫臭矫味的敷料是 A A 酒 B 醋 C 蜜 D 姜汁 79 具有理气 止血 行水 消肿 解毒 散瘀止痛 矫臭矫味的辅料是 B A 酒 B 醋 C 蜜 D 姜汁 80 具有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作用的辅料是 C A 醋 B 食盐水 C 甘草汁 D 黑豆汁 81 具有益气和中 生津润燥 清热解毒作用的辅料是 C A 米 B 土 C 豆腐 D 白矾 82 在贮藏中易挥发的药材是 A A 肉桂 B 鲜生地 C 牛膝 D 寒水石 83 现代研究认为 可以不用去皮入药 D A 黄柏 B 肉桂 C 厚朴 D 桔梗 84 炒法是中药炮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其历史悠久 早在就开始应用并有 医书记载 A A 汉代以前 B 汉代 C 元代 D 唐代 85 火候是指药物炮制的 C A 火的大小和时间 B 温度的高低和程度 C 时间和程度 D 方法和程 度 86 炒黄时用中火炮制的药物是 B A 牵牛子 B 苍耳子 V 决明子 D 紫苏子 87 炒酸枣仁的作用是 C A 缓和药性 B 转变药性 C 增强疗效 D 利于贮存 88 干姜炭具有止血作用 其原因之一是 C A 挥发油含量降低 B 姜辣素被破坏 C 产生大量炭素 D 鞣质含量增 多 89 牵牛子炒黄的目的是 D A 增强疗效 B 利于粉碎 C 矫臭矫味 D 缓和药性 90 决明子炒黄的作用是 C A 降低毒性 B 提高疗效 C 缓和药性 D 转变药性 91 苍耳子炒黄能 A A 降低毒性 B 增强疗效 C 缓和药性 D 转变药性 92 王不留行炒爆的作用是 C A 矫臭矫味 B 缓和药性 C 增强疗效 D 便于贮藏 93 用于治疗食积兼脾虚的山楂常选 C A 生山楂 B 炒山楂 C 焦山楂 D 山楂炭 94 以姜酚为标准对照 生姜不同炮制品种中姜酚的含量是 A A 生姜 干姜 炮姜 姜炭 B 姜炭 炮姜 干姜 生姜 C 干姜 炮 姜 姜炭 生姜 D 炮姜 姜炭 生姜 干姜 95 下列哪项不是麸炒的目的 C A 增强疗效 B 缓和药性 C 破坏酶 D 矫臭矫味 96 土炒的目的是 C A 增强补中益气 B 增强健脾补胃 C 增强健脾止泻 D 增强补阴生津 97 传统土炒时常用的土是 B A 陈壁土 B 灶心土 C 黄土 D 赤石脂 98 砂炒作为辅料炮制药物时起 作用 B A 协同作用 B 中间传热体 C 吸附油性成分 D 吸附毒性 99 下列哪项不是砂炒的作用 C A 降低毒性 B 增强疗效 便于调剂和制剂 C 缓和药性 D 矫臭矫味 100 具有健脾消积作用的鸡内金是 C A 土鸡内金 B 焦鸡内金 C 砂炒鸡内金 D 砂炒醋淬鸡内金 101 与肝相表里的腑是 3 大肠 胃 胆 三焦 102 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被称为 1 阴阳 五行 辨证 论治 103 相乘的次序是 1 与相克同 与相生同 与相侮同 无规律 104 下面哪一项是胃的生理功能 1 受纳 腐熟水谷 受盛化物 泌别清浊 传导糟粕 贮尿 排尿 105 五脏中 被称为 先天之本 的脏器是 4 心 肝 肺 肾 106 五脏中 被称为 后天之本 的脏器是 3 心 肝 脾 肺 107 下面哪一项是风邪的性质 2 为阳邪 其性炎热 善行而数变 易伤津耗气 易 阻遏气机 108 长于治疗热毒泻痢的药物是 1 白头翁 鸦胆子 马齿苋 秦皮 109 下列药物中 哪味药物是止眩晕的良药 4 石决明 羚羊角 钩藤 天麻 110 下列药物中 哪味药物有大补元气之功 3 西洋参 党参 人参 太子参 111 肾功能衰竭者 下列哪味药物不宜用 2 车前子 关木通 通草 金钱草 112 附子入汤剂的用法是 1 先煎 后下 包煎 另煎 113 川芎的功效是 3 破血行气 通经止痛 活血祛瘀 消肿生肌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 114 蛔厥腹痛 呕吐 首选下列何药 4 五味子 莲子 诃子 乌梅 115 下列药物中 哪味药物有祛风湿 止痹痛 解表之功 1 独活 威灵仙 防己 秦艽 多项选择题 116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1 2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阴阳 五行 117 五行之间的正常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 出现异常的相克现象 被 称为 3 4 相生 相克 相乘 相侮 118 下列哪两项是肝的生理功能 1 3 主疏泄 主统血 主藏血 主肌肉 四肢 119 下列哪两项是肺的生理功能 2 3 主神志 主气 主宣发 肃降 主运化 120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2 3 多挟湿 干涩 易伤津液 易伤肺 易阻遏气机 损伤阳气 121 下列药物中 哪两味药是补血药 1 4 当归 麦冬 沙参 阿胶 122 使君子的功效是 2 3 行气 消积 杀虫 疗癣 123 下列药物中 有安胎作用的药物是 1 3 紫苏 五加皮 砂仁 红花 124 茯苓 薏苡仁均有以下功效 2 3 利水通淋 利水渗湿 健脾 清热排 脓 125 来源相同 药用部位不同的两味药是 2 4 桑寄生 桑枝 桑螵蛸 桑白皮 126 下列各项属于单行的是 D A 半夏畏生姜 B 大黄配芒硝 C 生姜恶黄芪 D 甘草汤 127 需要先煎的是 B A 薄荷 B 石决明 C 大黄 D 蒲黄 128 以下药物需要另煎的是 A A 人参 B 三七 C 阿胶 D 海金沙 129 以下药物需要后下的是 C A 旋覆花 B 辛夷花 C 佩兰 D 鹿茸 130 发药应注意的事项说法错误的是 D A 发药时对顾客的态度要和蔼 B 认真核对姓名 严防差错 特别是人多时 C 要向顾客一一交代清楚剂数 讲清煎煮服用方法 D 对需特殊处理的药不需要解说清楚 131 四气是如何总结得出的 D A 是从人体的感觉总结出来 的 B 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 C 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 D 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E 是从药物药用部位 质地轻 重等推导出来的 132 下列各项 不属苦味药作用的是 D A 降泄 B 通泄 C 燥湿 D 行气 E 清泄 133 五味的含义是 B A 全部味道 B 酸 苦 甘 辛 咸五种 味道 C 指口尝味道 D 五类作用 E 不同的滋味 134 芳香药多具有的味是 A A 辛味 B 甘味 C 苦味 D 酸味 E 淡味 135 作用趋向属于升浮的是 C A 甘 辛 凉 B 辛 苦 热 C 辛 甘 温 D 甘 淡 寒 E 酸 咸 热 136 平行药的含义是 A A 寒 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 B 作用 比较缓 和的药物 C 升浮 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的药物 D 性味甘淡的药物 E 寒热 之性均具备的药物 137 外感风热 应选择的药物性味是 A A 辛 温 B 辛 凉 C 甘 寒 D 苦 寒 138 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B A 阴阳学说 B 脏腑经络 理论 C 气血津液学说 D 药味理论 E 五行学说 139 人参配莱菔子 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这种配伍关系是 D A 相须 B 相使 C 相畏 D 相恶 E 相杀 140 药物 七情 的含义是 C A 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B 辛 甘 酸 苦 咸 淡 涩 C 相须 相使 相畏 相杀 相恶 相 反 单行 D 寒 热 温 凉 平 毒性 E 温 通 补 泻 滑 湿 清 141 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 A A 心 B 肺 C 脾 D 肝 E 肾 142 气机的含义为 A A 气的运动 B 气的运动形式 C 气的 运动变 化 D 气的升降运动 E 气的出入运动 143 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 C A 小肠 B 胃 C 大肠 D 脾 E 胆 五 判断题 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号前打 错误的打 每 题 1 分 共 15 分 1 津液是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 2 顺从疾病征象 假象 而治的法则被称为正治 3 正气虚弱难以与邪气激烈斗争 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虚弱 衰退 不 足的证候 即称之为虚证 4 六淫与六气含义相同 5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6 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都有可能致病 7 凡是温热的 上升的 明亮的 机能亢进的 统属于阴的范畴 8 三因制宜指的是因人 因时 因地制宜 9 大黄欲攻下者宜生用 入汤剂宜后下 久煎则泻下力减弱 10 火麻仁 郁李仁 杏仁 酸枣仁都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11 黄芩善清上焦湿热 黄连善清中焦湿热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 12 山茱萸就是吴茱萸 桑螵蛸就是海螵蛸 13 桑叶 菊花都有疏散风热 清肝明目的功效 14 三七的功效是化瘀止血 消肿止痛 15 旋复花的药性特点是升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 名词解释 每题 5 分 共 20 分 1 中药 2 中药材 3 中药饮片 4 伪品 1 中药 是指在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 2 中药材 是天然来源未经加工活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物 常分为植物 药 动物药和矿物药等三类 3 中药饮片 是根据治疗疾病的需要 将中药材经过净制 切制或炮制后的 加工品 4 4 伪品 是指正品品种以外来源的冒充正品入药者 1 中成药来源于中医方剂 具有独特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常用的分类方法按 分类和 分类 2 中药的正品是指法定的 及其特定的 3 购入的中药材 每件包装上应有明显标签 注明 数量 采收 初加工 时间等信息 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中 药材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标志 4 代用品是指 与被代用的 相似的药品 但配方时 须征得医生同意方可 5 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中药材质量 炮制工艺密切相关 应当对 炮制工艺严格控制 在炮制 贮存和运输过程中 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 防止变质 避免 2 中药鉴定采用 等方法对中药材进行真伪鉴别和纯度检查 3 中药性状鉴定的方法有眼观 手摸 口尝 等 4 负责中药材采购及验收的人员应具备 的能力 5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应 存放 毒性中药材和饮片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 材和中药饮片应当 存放 并有相应的 及 设施 10 仓库内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 并采取有效措施 对 进 行监 控 保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按照规定条件贮存 贮存 鲜活中药 材应当有适当的设施 如专库 冷藏设施 11 中药材的等级标准以品质 最好的为一等品 较好的为 等品 以此类推 最次 符合药用标准的 为 等品 一 1 剂型 功能 2 品种 部位 3 品名 规格 产地 4 性味 归经 功能主治 药材 5 中药材质量 交叉污染 混淆 差错 6 显微 理化 7 鼻闻 水试 火试 8 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 9 分库 设置专库 防盗 监控 10 温度 湿度 易串味 11 二 末 1 草麻黄药材表面触之 A 微有粗糙感 B 有粗糙感 C 无粗糙感 D 光滑感 E 有粘液感 2 草麻黄茎横切面有 A 维管束 12 15 束 外韧型 环髓纤维成束或散在 B 维管束 8 10 束 外韧型 偶有环髓 纤维 C 维管束 8 10 束 外韧型 无环髓纤维 D 维管束 12 15 束 无环髓纤维 E 维管 束 8 10 束 环髓纤维较多 3 麻黄的气孔为 A 环式 B 不定式 C 气孔特异内陷 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 D 气孔特异内 陷 保卫细胞侧面观呈长方形 E 气孔特异内陷 保卫细胞平面观呈长方形 4 麻黄碱主要存在于麻黄茎之 A 节部 B 节间的髓部 C 节间的表皮部 D 节部的表皮中 E 节部的皮层中 5 气孔保卫细胞表面观呈哑铃形的药材是 A 淡竹叶 B 庐山石韦 C 麻黄 D 益母草 E 大黄 6 除哪项外 均为麻黄的性状的主要特征 A 茎细长圆柱形 节明显 B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 有细纵脊 C 节上有膜质鳞叶 基部联 合成筒状 D 体轻 折断面黄绿色 髓中空 E 气微香 味涩 微苦 7 麻黄中生物碱主要存在于 A 种子 B 节部 C 节间的髓部 D 节间皮部 E 根 8 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以麻黄碱 C10H1 5ON 计算不得少于 A 0 40 B 0 60 C 0 80 D 1 20 E 1 60 9 中药麻黄不含下列哪类成分 A 生物碱 B 生物碱 C 鞣质 D 挥发油 E 强心苷 10 麻黄的采收期为 A 春季 B 秋季 C 冬季 D 夏季 E 四季均可采 11 粉末显微鉴别时 可观察到嵌晶纤维的是 A 穿心莲 B 甘草 C 薄荷 D 广藿香 E 麻黄 12 麻黄中具有升压发汗作用的是 A 挥发油 B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C 四甲基呲嗪 D 麻黄新碱 E 伪麻黄碱 13 麻黄具有平喘作用的是 A 挥发油 B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C2 3 5 6 川芎嗪和 l 萜品烯醇 D 麻黄新碱 E 伪麻黄碱 14 麻黄含 A 菊糖 B 嵌晶纤维 C 钟乳体 D 橙皮苷结晶 E 丁字毛 15 气孔保卫细胞表面观呈哑铃形的药材是 A 淡竹叶 B 庐山石韦 C 麻黄 D 益母草 16 Herba Ephedrae 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草质茎的 A 节部 B 节间的皮部 C 节间的髓部 D 花部 17 中国药典 规定麻黄含生物碱以麻黄碱 C10H15ON 计算 不得少于 A0 40 B0 60 C0 80 D 1 00 18 草麻黄的植物学名是 A Ephedra intermedia B E equisetina C likiangensis DE sinica 19 茵陈利胆成分以什么生长期含量最高 A 幼苗期 B 茎叶生长茂盛期 C 花蕾期 D 盛花期 20 下列显微特征中哪一项不是薄荷叶粉末的特征 A 下表皮有直轴式气孔 B 具单细胞柄和 8 个细胞头的腺鳞 C 有 2 8 个细胞组成的非腺毛 常弯曲 具壁疣 D 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 平周壁有角质纹理 21 麻黄的抗炎成分是 A 麻黄碱 B 伪麻黄碱及麻黄噁唑烷酮 C 左旋去甲基麻黄碱及挥发油 D l a 萜品醇 E 右 旋去甲基伪麻黄碱 22 生物碱含量最高的麻黄是 A 草麻黄 B 中麻黄 C 木贼麻黄 D 丽江麻黄 E 矮麻黄 23 除哪项外 均为麻黄的性状特征 A 茎细长圆柱形 节明显 B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 有细纵基 C 节上有膜质鳞叶 基部联合 成筒状 D 体轻 折断面黄绿色 髓中空 E 气微香 味涩 微苦 24 草麻黄的性状特征是 A 节间长 2 6cm 膜质鳞叶 3 片 先端不反曲 B 节间长 1 5 3cm 膜质鳞叶 2 片 先端反 曲 C 节间长 1 5 3cm 膜质鳞叶 2 片 稀 3 先端不反曲 D 节间长 2 6cm 膜质鳞叶 2 片 稀 3 先端反曲 E 节间长 2 6cm 膜质鳞叶 3 片 先端反曲 25 下列含有橙皮苷结晶的药材是 A 麻黄 B 细辛 C 紫花地丁 D 薄荷 E 穿心莲 26 石斛始载于 A 神农本草经 B 证类本草 C 千金方 D 本草纲目 E 新修本草 27 薄荷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是 A l 薄荷酮 B d 薄荷酮 C l 薄荷脑 D d 薄荷脑 E 薄荷酯 28 薄荷的主产地 A 广东 广西 B 四川 贵州 云南 C 河南 河北 D 安徽 山东 E 江苏的太仓 29 薄荷始载于 A 神农本草经 B 新修本草 C 证类本草 D 本草图经 E 救荒本草 30 除哪项外均为薄荷茎横切面特征 A 表皮外被角质层 有腺毛 腺鳞和非腺毛 B 皮层在四棱脊处有厚角细胞 C 形成层成环 D 木质部在四棱处发达 E 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结晶 31 薄荷的气味为 A 气芳香 味微苦 B 气清香 味淡 C 气芳香 味微涩 辛凉 D 气芳香 味辛 凉 E 气清 香 味甜 凉 32 草麻黄的性状特征是 A 多分枝 直径 1 5 3mm 节间长 2 6Cm 膜质鳞叶裂片 3 稀 2 先端锐尖 B 较多分枝 直径 1 1 5mm 节间长 1 5 3Cm 膜质鳞叶裂片 2 稀 3 先端多不反曲 C 少分枝 直径 1 2mm 节间长 2 6Cm 膜质鳞叶裂片 2 稀 3 先端反曲 D 少分枝 直径 2 3mm 节间长 2 6Cm 膜质鳞叶裂片 2 3 稀 先端反曲 E 较多分枝 直径 1 2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阿克苏地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讲稿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图文版
-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社区治安调解课件模板
- 社区服务课件
- 租车转让合同范本
- 临时劳务合同范本保洁
- 求购林地种树合同范本
- 社区建筑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剑桥商务英语(BEC)初级考试试卷全真模拟试题
- 小学劳动烹饪活动方案
- 呼吸衰竭个案护理
- 教师安全培训会
- 合规财税培训课件
- 机械技术培训课件
- aeo档案管理制度
- 气道异物梗阻现场急救
- 模具部奖惩管理制度
- 安装电杆施工协议书范本
- 惠州市惠阳区水资源综合规划 修编(2020-2035 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