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_第1页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_第2页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_第3页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_第4页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 届届 本本 科科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 论计 论 文 文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Research on Sino US Trade Confli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学学 院 院 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 姓姓 名 名 学学 号 号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完成时间 二二 一三年四月一三年四月 论文题目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论文题目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专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学 生 齐文悝生 齐文悝 签签 名 名 指导教师 吕靖烨指导教师 吕靖烨 签签 名 名 摘要摘要 随着中国加入 WTO 中美贸易额迅猛增长 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已经成为世界 上最重要的双边贸易关系之一 与此同时 我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不断受阻 摩擦愈演愈 烈 涉案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 钢铁 纺织品 而这些商品恰恰也是中国对美 国出口所占比重最大的几类产品 针对此 本文将从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中国出口 商品结构角度出发 采用数据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 在认清中美贸易摩擦的基础上 分析近年来中国商品出口结构对贸易摩擦的影响 以及产生的原因 进而提出缓解摩擦 的意见 关键词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贸易摩擦 贸易顺差 Title Research on Sino US Trade Confli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Maj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Name Qi Wenkui Signature Supervisor Lv Jingye Signature ABSTRACT With China s entering into the WTO Sino US trade volume has grown rapidly The tr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ilateral trade relationships in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e export products are blocked and friction is more and more fierce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steel and textiles are mainly involved in the field but these products are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roducts which are precisely China s exports to America As to it I will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industry structure and China s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perspective and use the ways of data analysis and contrast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recognition of Sino Us trade friction I will analyze China s merchandise exports structure on the influence and reason of the trade friction in recent years then I will put forward to alleviate the opinions of the friction Key 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de conflict trade surplus 目录目录 前言前言 1 1 相关理论综述相关理论综述 1 1 1 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结构的概念 1 1 2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1 2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中美贸易摩擦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中美贸易摩擦 2 2 1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2 2 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特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特点 2 2 2 1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2 2 2 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 3 2 3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 4 2 4 贸易摩擦形式贸易摩擦形式 4 3 造成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造成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 5 3 1 产业结构的不协调产业结构的不协调 5 3 2 中美贸易结构不平衡中美贸易结构不平衡 6 3 3 美国对华实施出口管制美国对华实施出口管制 6 3 4 国内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国内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意识 7 3 5 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 7 4 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和建议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和建议 7 4 1 加快协调国内产业结构的关系加快协调国内产业结构的关系 7 4 2 优化中美贸易贸易失衡问题优化中美贸易贸易失衡问题 8 4 3 开辟新市场 扩大内需 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开辟新市场 扩大内需 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 8 4 4 加强国内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国内知识产权的保护 8 4 5 充分利用充分利用 WTO 争端解决机制遏制贸易保护主义争端解决机制遏制贸易保护主义 9 结论结论 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0 致谢致谢 11 齐文悝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0 前言前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中美两国之间 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迅速增长 2011 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了 4466 亿美元 但是随 着两国货物贸易结构的失衡导致了中国长期以来对美国巨额的贸易顺差 进而引发了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 而且愈演愈烈 我们认为 构成近年来如此巨大的美中贸易逆 差 其原因是多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国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和中国出口商品结 构的单一 此外 美国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限制的结果同样也导致了中美贸易不平衡 状况的加剧 本文采用综合分析与规范分析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总量分析 与个量分析相结合 理论总结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等研究方法 在阐述产业结构及贸易 摩擦的相关理论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及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 提出了造成贸 易摩擦的因素 并进一步指出了缓解摩擦的方式 这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 稳 定 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要的现实意义 1 相关理论综述相关理论综述 1 1 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结构的概念 产业结构 Industrial Structure 也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 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由于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不 同 因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因此 把产业的构成和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 系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1 1 2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 而 非绝对差别 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 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权取其轻 的原则 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比较优势 的产品 进口其具有 比较劣势 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 贸易利得 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2 西安外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 2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中美贸易摩擦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中美贸易摩擦 2 1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进入21 世纪以来 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第一产业增长比较缓慢 第二产业增长 快速 第三产业打破了以商贸 餐饮为主的单一格局 加速了金融 保险 研发 咨询等 行业的发展 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 三 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 但是 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 很多问题依然存在 比如 到2011年底 国内生产总值 6亿 元 比上年增长9 2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47486亿元 增长4 5 第二产业增加值 8 亿元 增长10 6 第三产业增加值 5亿元 增长8 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重为10 12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 78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 1 表 明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 而服务业相当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产 业结构仍有优化的空间 表表 2 12 1 20022002 年年 20112011 年中国三大产业比重情况表年中国三大产业比重情况表 单位 单位 年份年份 类别类别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第一产业13 7412 8013 3912 1211 1110 7710 7310 3310 1010 12 第二产业44 7945 9746 2347 3747 9547 3447 4546 2446 6746 78 第三产业41 7441 2340 3840 5140 9441 8941 843 4343 2443 10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 在过去的十年里 我国产出结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动 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 下降的趋势 2002年 第一产业占全国 GDP 的比重约13 74 下降到2011年的10 12 降幅明显 第二产业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从总体上看 没有发生大 的变化 2002年 第二产业的比重为44 79 到2011年上升到46 78 对于第三产业 从2002年 2011年所占比重变化较小 2002年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差距仅为3 05 但是自2002年以后 第三产业在 GDP 结构中的比重总体平稳发展 3 2 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特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特点 2 2 1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中国海关及商务部对 2005 年 2011 年我国出口商品十大类贸易商品的出口总额的 统计数据 表 2 2 是我国十大类贸易商品所占比重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初级产品 从 2005 年到 2011 年在出口上虽然有所增长 但是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是逐年减 齐文悝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2 少的 从 2005 年的 6 44 到 2011 年的 5 29 这也表明资源密集型的出口产品的比重 也在逐渐的下降 根据表 2 2 中的统计数据 我们还可以看到 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 口集中在食品及或活动物和矿物原料 润滑油及有关原料这两大类中 表表 2 32 3 2005 20112005 2011 年中国出口商品比例结构 单位 年中国出口商品比例结构 单位 分类分类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初级产品6 445 465 055 455 255 185 29 食品及活动物45 8448 6049 9642 0951 6750 3650 21 饮料及烟类2 412 252 271 972 602 332 26 非食用原料15 2614 8514 8714 5712 9314 2014 90 矿物燃料 润滑油35 9333 5932 4040 6432 3032 6732 10 动植物油脂及蜡0 560 710 50 730 50 440 52 工业制成品93 5694 5494 9594 5594 7594 8294 72 化学品有关产品5 024 865 225 875 455 856 38 按原料分类制成品18 1119 0819 0119 3816 2316 6517 77 机械及运输设备49 4149 8149 9149 8551 8652 1550 16 杂项制品27 2425 9825 6724 7726 3225 2425 55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0 220 270 190 130 140 100 13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 国家商务部网站 根据表2 2可看出 制成品无论在出口金额上还是在出口总额中的所占的比重都是 呈现上升的趋势 从2005年的93 56 到2010年的94 82 比1986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真正实现从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时63 6 的比重要高出近一半 另外 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中 机械及运输设备占了制成品中很大的比重 正处于上升 的状态中 从2005年的49 41 一直到2011年的50 16 所占制成品中的比例已超过了 一半 而其他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虽然在出口金额均呈现上升趋势 但是在比重上却都 是呈现下降趋势的 其中所占比重较高的杂项制品 其比重从2005年的27 24 一直到 2011年的25 55 也是在逐渐下降当中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 虽然劳动密集型产品 依然占据很大的比例 但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已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 这是过去十年我 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成果 2 2 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 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呈现出两极化的形势 工业制成品连续多年在出口中排名第 一 占到出口总量的 90 以上 从表 2 2 中我们看到 到 2005 年 工业制成品占出口 比重已经上升到了 93 56 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在此基础上 工业制成品所占比 西安外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3 重仍持续增加 在 2011 年上升到接近 95 表明我国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制成品 出口增长来拉动 第二 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已逐步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 虽然 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较大比例 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重 正逐年下降 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重也正持续增长 2 3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 2011年10月19日 德国光伏巨头 Solar World 在美分公司 联合其他六家美国光伏 企业 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 要求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 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并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施加限 制 并征收超过100 的反倾销关税 美国商务部在2012年10月份裁定 美国将对中国 产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8 32 至249 96 的反倾销税 以及14 78 至15 97 的 反补贴税 金融危机后 美国已经确定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其实现 再工业化 和重塑美国竞 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矛头转向中国的新能源 新产业领域 而中国同样也将新能源产 业作为整体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的引擎和关键所在 特别是危机后 在新兴产业振兴 规划的推动下 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2008年以来 中 国清洁能源产业产值年增长77 美国年增长28 2010年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产值超 过640亿美元 居世界第一 美国则为450亿美元 面对激烈的全球新能源竞争 尤其 是在中国已主导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板出口市场的情况下 为了摆脱面临的经济困境 转移国内的不满情绪 以及确保其在新经济起步阶段获得竞争优势 中美贸易摩擦所 涉及的行业正在逐步的扩大 入世之前 中美贸易摩擦局限于纺织服装行业 入世后 中美贸易摩擦的重点也逐渐扩展到机电 钢管 轮胎等领域 近几年 摩擦又向新的 领域发展 中国商务部多次表示 希望美国政府恪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承诺 共同维 护自由 开放 公正的国际贸易环境 以更加理性的方法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4 2 4 贸易摩擦形式贸易摩擦形式 目前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反倾销 反补贴和知识产权保护 在反倾销方面 中国正在成为美国反倾销的最大目标 1995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 美国针对进口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 301 起 其中针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 87 起 占反倾销措施总数的比例超过 1 5 到 20 世纪 90 年代 涉及产品扩大到 150 大类 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自入世以来 反倾销涉及的产业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扩展 出口商品从最初的纺织 服装领域扩大到机电 家电 化工等领域 随之而来的 中 美之间反倾销涉及的领域也从最初单一的纺织行业到如今的机电 化工等制造业 涉 案金额也在不断扩大 齐文悝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4 在反补贴方面 2006 年 11 月 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来自中国的铜版纸同时发起反倾 销和反补贴调查 自 2006 年的铜版纸调查起 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经常采用 双反 反补贴 反倾销 并用 到 2012 年 4 月 美方共对中方产品发起了 32 起 双反 调查 涉及的领域包括纺织行业 化工行业 钢铁行业 以及机电行业 以涉案行业来看钢 铁行业和化工行业是美方 双反 调查的重点行业 5 知识产权保护也是近年来美国对华限制的主要措施 中国己建立起一个相对比较 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 虽然这个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普遍认 可 但是美国却一直对其进行不断的指责 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涉及到美国的经济垄 断地位 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是中国最大的知识产权引进地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会直接影响到美国的利益 另一方面是美国想以知识产权为突破口 改善美国对我国 的贸易逆差问题 开拓中国市场 3 造成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造成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 3 1 产业结构的不协调产业结构的不协调 中国的产业结构较为低下 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 劳动密集型商品占有主导地 位 这种结构状况决定了我国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 反补贴 技术标准 绿色 贸易壁垒等限制的影响 西方国家一直认为我国政府干预经济情况较重 如政府对国 有企业的保护 对出口企业的出口补贴等 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其相关行业的发展 都设置了相应的技术标准 环境标准 从而限制我国商品的出口 我国产品的出口受 到了严重的影响 中国主要出口市场依次是欧盟 美国 日本 2011 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为 18983 81 亿美元 其中欧盟占 21 79 美国占到 17 09 日本占 7 8 总量达到了 46 68 几乎占到了我国出口总量的一半 表表3 13 1 2007 20112007 2011年中国对美国主要商品出口额年中国对美国主要商品出口额 单位 百万美元 单位 百万美元 年份年份 商品类别商品类别 20072008200920102011 机电产品 家具 玩具 杂项制品4830448457409164695045214 纺织品及原料3118531489308963703039261 轻工产品2079124090156641878620090 贱金属及制品167961715115347174361979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国家商务部网站 西安外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5 如表 3 1 所示 虽然中美进出口贸易额不断扩大 但近几年的贸易结构变化很小 中国对美出口产品的前五位近 5 年来一直保持不变 在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上 已经形成 以机电产品为主体 以纺织制品 钢铁制品 家具玩具等产品为辅的格局 以机电类 产品为代表的技术产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攀升 取代纺织品成为中国输美 第一大产品 这也直接导致了机电产品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3 2 中美贸易结构不平衡中美贸易结构不平衡 据中国统计 从 1993 年中国对美国有贸易顺差 2000 年以后 中国超过日本 成 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 2005 年顺差额首次超过 1000 亿美元达到 1142 7 亿美元 到 2011 年贸易顺差上升到 2023 亿美元 这一差额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表表3 23 2 20032003年年 20112011年中美进出口贸易额情况表年中美进出口贸易额情况表 单位 亿美元单位 亿美元 年份年份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进口总额顺差额顺差额 20031263 3 924 7 338 6 586 1 20041696 1249 4 446 6 802 8 20052115 1 1628 9 486 2 1142 7 20062626 6 2034 5 592 1 1442 4 20073020 7 2326 8 693 9 1632 9 20083337 4 2523 8 813 6 1710 2 20092982 6 2208 774 6 1433 4 20103853 4 2833 1020 4 1812 6 20114466 4 3244 9 1221 5 2023 4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2003 年中美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 达到 1263 亿美元 2005 年中美贸易额为 2115 1 亿美元 到 2011 年 两国贸易额己达 4466 亿美元 中方顺差 2023 亿美元 2012 年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 第六大进口来源地 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 第二大贸易伙伴 仅次于欧盟 中美贸易占整个进出口总额的 14 70 中国的贸易顺 差大部分来自于加工贸易产业 其实质是一种基于产业层次上的结构性顺差 由于美 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占到美国总贸易逆差量的一半以上 加剧了贸易摩擦 6 3 3 美国对华实施出口管制美国对华实施出口管制 在中美贸易关系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对美国的顺差不断扩大 伴随着这种顺 差额的不断增加 也就说明了我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越来越大 虽然此后受国际金 融危机影响 有所缓解 但是两国的贸易活动中 美国出于政治原因 一直对我国进 齐文悝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6 行出口管制 限制高技术产品出口 而且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在国际上也不断地增强 这使美国对我国的出口更加想方设法地进行限制 不合理的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政策是 导致此种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使我国自身的比较优势根本无法发挥 所以中国目 前对美国的外贸依存度比较高 3 4 国内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国内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意识 美国是世界上知识产权大国 拥有专利最多的国家 但是美国的知识产权一直受 到其他国家的侵害 这是美国近年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因 中美贸易中很大一部 分是属于知识产权的贸易 中国的一些高科技产业的产品 涉及到美国的知识产权 这些企业和产品就受到美国格外的关注 3 5 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 自美国经济危机以来 经济难以复苏 这种情况下出口显得特别重要 就导致了 美国相关行业协会和劳工组织纷纷出而向政府施加压力 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策略 这 必然导致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在美国 钢铁 纺织业 汽车等制造业都属于 夕阳产业 出于于劳动力成本高 这些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中国廉价产 品的大量涌入对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就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因此厂商纷纷向政府 寻求保护 促使贸易保护主义蔓延 从而导致中美贸易摩擦频繁 7 4 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和建议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和建议 4 1 加快协调国内产业结构的关系加快协调国内产业结构的关系 首先 要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目前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 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越来越多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技术含量也 不断提高 同时 我们还要看到 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 环节 所以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环节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努 力方向之一 我国应把握全球产业调整的机遇 吸收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技术相对先 进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生产环节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通过创新和改善将其转化 为自身的竞争优势 其次 要优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的收入弹性低的原因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失去比较优势 长远看来 国际贸易条件不断下行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会代表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因此 我们必须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 大力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西安外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7 第三 积极发展国内高新技术产业 长期以来 虽然中国在中美贸易中保持着较 大的贸易顺差 但中国一直处于加工环节 只能获得很少的劳务费 在高科技含量产 品出口中所占份额较少 从而增加了和其他国家发生贸易摩擦的几率 因此 加快高 技术产业发展速度 提高中国的产品科技含量是中国减少和他国频繁的贸易摩擦的重 要举措 所以 需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 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同时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 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 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壮大 提高国际竞 争力 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 加大外国资本利用的力度 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 术 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引导外资更多投向高技术产业 现代服务业 基础设施 和生态环境保护 同时 扩大国际技术贸易 提高高技术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 发 挥高技术基地的聚集效应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贸易的增长 形成有中国特 色的高新技术产业 8 4 2 优化中美贸易贸易失衡问题优化中美贸易贸易失衡问题 正确处理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建立投资和贸易长期预 警机制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避免造成投资一出口一贸易逆差的简单循环 从源 头上提高利用外资效率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美国投资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中国对美 国出口 而且可减少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 4 3 开辟新市场开辟新市场 扩大内需扩大内需 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 我国商品出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 我国出口的家具 服装 鞋帽 玩具 家电 轮胎 太阳能电池等都集中于美国市场 不断增长的出口使美国 的相应产业感到压力 对中国的出口便开始实施各种方式的限制 所以 我们有必要 调整贸易方向 拓展新市场 积极开拓东亚 拉美和非洲市场 从而分散市场 减轻 对传统出口市场的压力 有利于缓解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冲击 从市场容量来看 中国可以说是近五个美国市场 接近一半以上的农业人口尚未 成为消费的主流 在当今全球经济增速减缓 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背景下 大力开拓 国内市场 尤其农村市场是减轻贸易保护主义威胁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的形势下 提 高消费需求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 有助于改变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国际贸易的格局 有助于缩小贸易缺口 削减贸易顺差 企业在产品出口受阻的情况下 采取 出口转 内销 的策略 也是减少外需萎缩所带来冲击的有效途径 4 4 加强国内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国内知识产权的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知识己经成为了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所以 齐文悝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8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便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 足 必须要加强自身知识产权竞争力 首先 要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 建立和 完善有效的创新机制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 要提申请高专利的意识 我国企 业不仅要重视在国内的专利申请 而且要重视在国外的专利申请 再次 要树立 相 信品牌的力量 的观念 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商品竞争中 核心就是质量与品牌的竞争 品牌己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 所以 如果我国企业想在将来的竞争和发展中 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当进一步深化树立品牌经营的战略思想 运用科学技术来不断地树 立和发展自身品牌 最终建立起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9 4 5 充分利用充分利用 WTO 争端解决机制遏制贸易保护主义争端解决机制遏制贸易保护主义 作为 WTO 成员 我国有权运用 WTO 争端解决机制制止其他国家针对我国出口产 品采取不公平的待遇 尽可能地维护自身权益 但是中国企业在与别国的贸易摩擦的 案件诉讼中胜诉率非常低 其原因在于中国企业对 WTO 争端解决机制不熟悉和在面对 贸易摩擦按键式采取消极的态度 因此中国企业应早作准备 认真学习 WTO 争端解决 机制 严格按照 WTO 的有关协议进行国际贸易 同时对国际贸易争端采取主动应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