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缀功能刍议_第1页
汉语词缀功能刍议_第2页
汉语词缀功能刍议_第3页
汉语词缀功能刍议_第4页
汉语词缀功能刍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词缀功能刍议摘要:词缀是一种只能用在其它语素前、中或后的不成词语素。它没有任何实在意义,只表示某种抽象的附加意义。就汉语词缀的性质而言,可分为语音化词缀、语法化词缀、语用化词缀三大类。这三大类词缀在汉语双音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为不断丰富汉语词汇、满足不同表达需要做出了重要贡献。关键词:词缀;语音化词缀;语法化词缀;语用化词缀Brief discussion on the function of affix in Contemporary ChineseAbstract:Affix is a morpheme can only be used in the before, middle or after, there is no actual significance, just that some abstract sense of not a word of additional factors. As the nature of affix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it can be divided into voice of affixes, grammatical affixes and pragmatics affix three categories.These three affixes in Chinese disyllabic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process, while enriching the Chinese vocabulary,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expression and mak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Key words:affix;voice of affixes;grammatical affixes;pragmatic affix目 录一、语音化词缀的功能 .1二、语法化词缀的功能 .2(一)改变词义 .2(二)标注词性 .3(三)改变词义,标注词性 .3(四)表达某种抽象的语法意义 .4三、语用化词缀的功能 .4(一)突显词的形象色彩 .5(二)突显词的感情色彩 .5(三)突显词的语体色彩 .6四、兼类词缀的功能 .6(一)词缀“子”的功能 .6(二)词缀“儿”的功能 .8注释 .11参考文献 .13万物皆变,世界上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语言也是这样,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语言是伴随着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词缀在汉语发展历史中十分重要,汉语发展的历史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与词缀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汉语语法研究中,词缀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众多语言研究者均对词缀有过他们自己的诠释:朱德熙语法讲义认为“词缀都是定位语素,因此所有的不定位语素,我们都不把它看成是词缀” “真正的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成分上头,它跟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 ”1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关“词缀”的定义是:“词缀是词中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 ”2黄伯荣和廖旭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对词缀的描述是:“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只表示一些附加的意义的不成词语素,就是词缀。 ”3语言学纲要认为:“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 ”4考察上述诸位先生对词缀所下的定义,我们对“词缀”这一术语大致有这样的认识:1、词缀是一种构词语素,不能单用;2、词缀位置固定,只能放在词根的前、中、后;3、词缀本身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是一种附加在词根上的辅助成分,表示某种抽象的附加意义。我们认为,以上几点基本上反映出了词缀在语言活动中的客观情况,也基本上揭示出了词缀的本质特征。把握这几个特征,就能把词缀和其它语法概念区别开来。据此,我们可以把“词缀”定义为:词缀是一种只能用在其它语素前、后或中,没有任何实在意义,只表示某种抽象的附加意义的不成词语素。它是一种构词的辅助成分,是构成合成词必不可少的手段。 5从汉语词缀的性质来看,词缀可分为语音化词缀、语法化词缀、语用化词缀三大类,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通而转化。 6一、语音化词缀的功能语音化词缀,是指充当词缀的语素的语音与作为实词时的语音有所变异。这种语音变异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而在汉语各方言中的音变表现形式又往往各不相同。就普通话而言,音变主要是轻声化和儿化。如:1、桌子 刀子 棍子 池子 勺子 镜子2、木头 石头 锄头 舌头 拳头 日头在古代汉语中,这两组名词均由词根语素来单独构词。唐朝魏征逝世后,唐太宗亲临吊唁,失声痛哭,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朕亡一镜矣。 ”这里表达现代汉语中的“镜子”用的是单音节词“镜” ,可见,古代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的,但是随着汉语的双音节化,这些词根一般情况下不能再独立成词,必须在其后面加上词缀以双音节的形式才能指称事物。同样,“木”本是名词,可单独成词,加词缀“头”后并没有改变其词义和词性,只是使其成为一个双音节词。在这里, “子”和“头”的读音都发生了变化。 “子”作实词时,指孩子、儿女等,读作tsi 214;当它为词缀时,读作tsi,这时它已经失去了某些词汇意义。而“头”作实词时,是指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读为tou 35;当其为词缀时,读为tou,同时它也失去了原有的词汇意义。可见,语音化词缀的存在与否跟词义无关,它只是增加了词中的一个音节,构成一系列双音节词,从而跨越了汉语言发展进程中某些单音节词不自由的障碍。现代汉语语音化词缀正是为适应汉语这一自然语言自身发展而产生的,所以,在汉语双音节化进程中,词缀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二、语法化词缀的功能语法化词缀,是指充当词缀的词素在语法方面对由其所构成的派生式复音词产生作用。语法化词缀,一般不产生音变;即使有音变,或只是处在萌芽状态,或只是具有可能产生音变的倾向。典型的如:表示“复数”的“我们” 、“你们” 、 “他们”中的“们” ,表示“序数”的“初一” 、 “初十”中的“初”和“第一” 、 “第十”中的“第”等。语法化词缀的主要功能如下:(一)改变词义皮儿 口儿 丝儿 头儿 腿儿 油水儿 白面儿 心儿在这一组词中,后缀“儿”改变了词根的意思。 “皮” ,指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这一层组织是很薄的;而“皮儿”指某些像皮那样薄片状的东西,如饺子皮儿、眼皮儿。 “口”是人或动物的饮食器官和发音器官;“口儿”则指出入通过的地方,如门口儿、胡同口儿。 “丝”本指蚕丝;“丝儿”就指像丝一样细的物品,如头发丝儿、铁丝儿。 “头” ,指人或动物的脑袋;“头儿”不再指人体的部件,而是“领导、上司”的意思。 “腿” ,是人和动物用来支撑身体和行走的部分;“腿儿”则物体下部像腿一样起支撑作用的部分,如板凳腿儿、桌子腿儿。 “油水儿”是“好处”的意思。 “白面儿”则指类似于小麦免得粉状物,如药面儿、胡椒面儿,有时特指毒品中的海洛因。 “心儿”并非人或动物的心脏,而是指物体的中间部分。(二)标注词性画(动词和名词的兼类)画儿 (名词) 滚(动词)滚儿(名词) 空(形容词)空儿(名词) 个(量词)个儿(名词)手(名词)手儿(量词) 堆(动词)堆儿(量词)单纯看“画” 、 “盖”这类词,不加后缀“儿”时也能独立成词,但可以说是名词,也可以说是动词;一旦加上词缀“儿”后,就只能是名词了。由此可见,有的形容词或兼动、名两类的词加后缀“儿”后就固定为名词;有的名词、动词加后缀“儿”后借用为量词。爱(动词)可爱(形容词) 恨(动词)可恨(形容词)绿(形容词)绿化(动词) 情绪(名词)情绪化(动词)“可”原表示“足够” 、 “值得”之义,意义蜕变为前缀,附在动词性语素上就可以构成形容词,表示“值得”或有理由做出某种情感反应。而“化”表示“改变” 、 “变化”的意义虚化脱落,附在形容词、名词性语素上面就可以构成动词,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 。有人说词缀改变了词性,我们认为,与其说是改变了词性,不如说是标注了词性,因为加上后缀“儿” 、 “子”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画儿” 、 “桌子”是名词,这是词缀的另一个方面的作用。(三)改变词义,标注词性甜头 想头 看头 来头 盼头 嚼头 咬头 念头 在“甜头”中, “头”不表示与客观事物相联系的词汇意义,也没有附加意义;“甜(形容词) ”表示味性之一,加“头”构成表示“好处” 、 “利益”之义的名词。同理,在这一组词中,后缀“头”使词根的词义改变了,表示动作所具有的价值。这与前文“木头”中的后缀“头”不一样。在“木头” 、 “石头”中, “木” 、 “石”本身就是名词,后缀“头”仅仅是起补注音节的作用,去掉之后词义不会改变;而在“甜头”中, “甜”是形容词,加上“头”之后变为名词,它的作用除了改变词义之外,同时还有标注词性的作用。以上所举的例子中,词缀的作用都是在词这一层级上,要么改变词根意义,要么标注词性,要么是既改变词根的意义又标注词性。其实,在很多情况下,词性改变了,词义也同时会改变。(四)表达某种抽象的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和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高度抽象的意义。前缀“初” “第”以及后缀“们” ,这三个词缀同上面的例子中所举的词缀又不相同,它们都表示某种抽象的语法意义。 “初”是用在数词“一”至“十”前面,组成从“初一”到“初十”这样十个词,用以指称农历每个月份的前十天,没有“初十一” “初十五”的说法,所以“初”有表序数的语法意义。 “第”是用在数词且整数之前表次序,但比“初”用的范围更大,可以说成“第一百二十八天” “第八千五百六十”等。 “第”的作用在于“第”组成一系列按顺序排列的名词,用以明确表达这一序数词所修饰的那个中心名词所在集体中的位置。 “们”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次之后,表示“复数”这一语法意义,例如“我们” 、 “他们” 、 “你们” 。三、语用化词缀的功能语用化词缀,是指充当词缀的语素在语用方面对其所构成的派生式复音词产生作用。语用化词缀,有的不音变,有的有音变,即使有音变也有极大的任意性,与语音化的词缀的音变在本质上有所不同。语用化词缀,既有单音节,也有双音节,甚至还有三音节。语用化词缀所形成的语用色彩是极其丰富、耐人寻味的。语用化词缀能突出词根语素含义的某一个方面,使词的表达更生动形象,更具有表现力和情感张力,也可以说是具有表达词的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的作用。(一)突显词的形象色彩许多具有形象感的词语除了具有理性意义之外,还同时具有通过对客观对象的感觉和联想而产生的一种色彩,这种色彩由词的外在形式所传达出来,是关于词的指称对象的形象信息。这种形象信息是固定的,全社会共通的。这种色彩就叫做形象色彩。例如:绿油油 肥嘟嘟 火辣辣“绿油油”中的“油油”附带了“绿的状态或程度”的语法意义,致使整个词形象地描写出植物翠绿欲滴的这一特点。 “肥嘟嘟”不是肥得成了“嘟嘟” ,而是肉肥得发颤、流油的样子。 “火辣辣”中的“辣辣”并不是味觉中的辣味,而是形容出了人体对日晒的感觉或内心情感。叠音词缀的语音形式具有独特的节奏及韵味,再加上它的结构是动词或形容词加补语,致使表意精确细腻,描摹形象鲜活,色彩通俗朴素,节奏鲜明和谐。(二)突显词的感情色彩“词的感情色彩”是指词所传达出来的人们对词的指称对象的或褒或贬的态度信息。由于这些褒与贬(或者说肯定、赞扬与否定、批判)的态度属于人的情感的方面,故可以将这方面的信息称为感情色彩。比较以下的三组例子:1、老李 老王 老赵 老刘2、老鼠 老虎 老鹰 老雕3、老师 老公 老爸 老妈“老”是象形字, 说文解字老部 “老,考也。七十曰老。 ”在上古汉语中, “老”多用来表“年老或年长” ,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当它的意义蜕变成为词缀,与一些词根组合的时候就失去了“年龄大”的意思,成为一个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前缀,具体的类别有以下几种:1、 “老”缀用在姓氏前时,含有一定程度的“作为长者宽厚而令人尊敬”的意味,具有某一种自然活泼的语用色彩。2、用在动物名词前,则表达一种厌恶或畏惧的感情。因此,有“老鼠” 、“老虎”之说,没有“老猪” 、 “老兔”之说。3、在“老师” 、 “老公” 、 “老爸” 、 “老妈”中, “老”使其具有一种亲昵、敬重的语用色彩。由此可见, “老”这一词缀的作用主要在语用上,表达人的一种主观感情色彩。(三)突显词的语体色彩“词的语体色彩”是指词所传达出来的关于该词的使用场合的信息。 “词的形象色彩”是词所传达出来的关于词的指称对象的某种形象信息,主要包括形态、声音、颜色、动态等方面。如:捣腾 闹腾 翻腾 折腾 扑腾上面的例子中的“腾”是个语用化词缀,表示“反复”的语法意义,所以动词加“腾”后缀后就会加强了动作的重复率,使后者中的“腾”使其具有一种责备口气的口语色彩。四、兼类词缀的功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音化词缀主要在语音方面起双音节化的作用;语法化词缀主要在语法方面其改变词义或标注词性的作用,也有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作用;语用化词缀主要在语用方面有表达某种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语用色彩意义的作用。汉语词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词缀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词缀的分类难免有交叉的现象,即一个词缀可以兼备几类词缀的特点,具有几类词缀的功能。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词缀功能的兼类现象。这种现象在一般词缀中是不会出现的,只有当词缀发展比较成熟,成为常用词缀后,才会出现这种词缀功能的兼类现象。典型的常用词缀如“子” 、 “头”等。(一)词缀“子”的功能1、补注音节 孩子 虫子 桌子 刀子 棍子 池子 勺子 镜子以上例子中,词根在古代可单独成词,但随着汉语的双音化发展,这些词根一般情况下不能再独立成词,必须在其后面加上词缀以双音节的形式才能指称事物。但是,这些词根加上词缀“子”后并没有改变其词义和词性,只是使其成为一个双音节词。因此,此处的词缀“子”是语音化词缀。2、构成必不可少的语素“子”可以和一些不能单独运用的语素结合,构成新词。例如:饺子 嗓子 档子 镯子 椰子 妃子 胰子 粽子这些“子”都读轻声,是以语音词缀的形式出现的。 “子”的有无与词义无关,其主要作用是适应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需要,把逐渐不自由的单音节名词变成自由的双音节名词。这些词的词根和词缀关系紧密,对词根的依赖性很强,从不单说,因此, “子”缀是不可省略的构成语素的成分,所以它们只有带“子”的形式。3、区分词义有些“子”缀名词,不加“子”缀本身也是能独立单说的名词,但加了“子”缀以后意义变化了,造成与原词词义不同的新词。 “子”缀在这里具有分化词义或派生新词的作用。例如:鬼子鬼;月子月;路子路;胆子胆;面子面。从文城把日本鬼子打败! (老舍火葬)苏小姐嫌鸿渐太没面子,心痒痒地要为他挽回体面。 (钱钟书围城)因而他不能畅快淋漓地洗,只能端盆水回屋,像个月子里的女人门窗紧闭擦拭。 (王朔我是你爸爸)4、转换词性“子”缀词多数是名词,有的不加“子”缀单说不是名词,加上“子”缀后也能转化为一名词,不但词义变了,连词性也发生了变化。4.1 动词+“子”名词:刷刷子 推推子 剪剪子 刨刨子 锤锤子用台球棍比较坚硬的一头在马锐头上狠狠砸了几下像用锤子砸钉子,打破了马锐的头。 (王朔我是你爸爸)4.2 形容词+“子”名词:空空子 乐乐子 乱乱子 傻傻子 胖胖子“这几年你上哪儿找 乐子去了? ” (老舍四世同堂)4.3 量词+“子”名词:份份子 袋袋子 个个子 粒粒子 片片子这时只有梯子在太阳下取暖,却不见他一头吹哨子一头用绳子放到地下,拉取那挂在绳钩上的水泥袋子了! (沈从文一天)随着词性的改变,词的语法功能也都发生了变化。例如“夹” ,未加“子”尾作动词时,可以充当句子的谓语,如“书里面夹着标本。 ”;一旦加上了“子”尾,就丧失了这一语法功能,获得了可作句子的主语、宾语等名词的一些语法功能,如“一个夹子多少钱” 、 “给他一个夹子” 。5、表示某种感情色彩5.1 表轻蔑、憎恨“子”可以加在某些国家和地名的后面,表示说话人对这一国家和地区甚至是某一职业的人的轻蔑或者憎恨。例如:(日本)鬼子;蛮子;戏子。 “小南蛮子儿 ”秀贞德妈妈 也笑了,轻轻地指点着我的脑门儿,这准是一句骂我的话,就象爸爸常用看不起的口气对我妈说“他 们这些北侉子”是一样的吧。 (林海音城南旧事)主持人悲观地低下头,嘟哝着:“这他妈是哪来的一帮 戏子。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5.2 表喜爱、亲昵 “子”加在人名尤其是单名和单音节人名的后一个音节上,表示爱称和昵称。“英子一定吓着了。 ”然后给我沏了碗白糖水。 (林海音城南旧事)“子”缀的这一作用,表示说话人喜爱这一事物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往往要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如果只是孤零零的一个词,很难看出来。以上两类中“子”是一个表各种语用的语用化词缀,表示轻视、厌恶和亲昵、喜爱的语用色彩。另外,汉语“子”尾具有构成词形、区分词义、转换词性以造成新词的构词作用,所以它也是一个地道的语法化词缀。当然,在“孩子” 、 “虫子”中,它仅仅是起到了双音节化的作用,所以这时它也只能是语音化词缀。总的来说,我们不能说“子”缀是属于其中的哪一类,只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判断其该归入哪一类。(二)词缀“儿”的功能1、标注词性词缀“儿”主要是来标记名词、量词的,同时当词缀“儿”附于一些非名词之后则可以改变这些词的词性,使其转化为名词或量词。1.1 构成名词兼类词+“儿”:盖儿、画儿、塞儿、印儿形容词+“儿”:亮儿、弯儿、好儿、 热闹儿量词+“儿”:位儿、条儿、份儿、个儿其中,第一组中的“盖” 、 “扣” 、 “塞” 、 “印”都是动词、名词的兼类,在加上后缀“儿”之后,只能是名词,如“扣”兼有名词、动词两种词性,其中动词义项为: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图形或作为标记的文字。当词缀“儿”附着于“画”之后,将其词性标记为名词,理解为“画成的线条、艺术品或标记性的文字” 。 “盖” 、 “塞” 、 “印”的情况也是如此。第二组中的“亮” 、 “弯” 、 “好” 、 “热闹”都是形容词,而加上词缀“儿”后则成为名词,如“亮”本来是明亮、有光的意思, “亮儿”则专门指光线的之意;“弯”本来是形容物体与“直”相反的一种状态, “儿”缀附着在“弯”之后组成“弯儿” ,指在物品或道路等出现的一个弧度,有时也带有隐喻色彩,例如“绕了一个弯儿”指主观上故意或者非故意的没有用直接的方式和手段做某事。第三组中是由量词“位” 、 “条” 、 “份” 、 “个”加上词缀“儿”组成的,它们由量词转变为名词。如“个儿”表示人或物体大小的名词, “个儿高” , “位儿”是表示座位的名词。1.2 构成量词动词+“儿”:捆儿、堆儿、捏儿、 贴儿名词+“儿”:碗儿、桌儿、瓶儿、盒儿第一组中的“捆” 、 “堆” 、 “捏” 、 “贴”都是动词,但是加上词缀“儿”后变为可以限定名词数量的量词,如“捆儿”表示用绳子或其他物品捆好后的量。第二组中的“碗” 、 “桌” 、 “瓶” 、 “盒”都是名词,在加上词缀“儿”后成为量词,如“碗儿”由原来指器皿的名词转变为名词“碗”所能盛装物品的量词。2、调配音节此处所说的词缀“儿”的语音功能,主要指其在口语、歌词、诗歌、民谣俗曲中的“调配音节”功能。诗歌、歌词、民谣俗曲是较特殊的文学体裁,非常讲究艺术形式的均衡与对称,因需配合演唱或者朗诵,在音韵方面也有较高要求。儿词缀“儿”出现在这些体裁中多数是起到调配音节,有助于演唱或朗诵时能够音韵圆润流畅不停滞。同时在加入词缀“儿”后,使韵文整体节奏和谐,满足了其对押韵或对仗的要求,如“赶着羊群打口哨,一句曲儿出了口”中, “羊群”与“曲儿”相对称,词缀“儿”在此处起到了补充音节的作用,使这两句韵文对仗。3、改变词义词缀“儿”虽然本身并没有具体的意义,但因词缀都是由实词虚化而来,在形成过程中都具有一定语法功能,可以起到改变词义的作用。如“门”指建筑物的进出口处, “门儿”则指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 “有门儿” ;“头”本指人身体的重要部位脑袋, “头儿”用来表示事情的开端或者是领头的人,如“开头儿” 、 “工头儿”等。4、修辞作用词缀“儿”不仅在构词别义上起着各种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修辞作用,原有词义被“儿”缀所带有的特殊性改变了词语的感情色彩及语体功能。4.1 感情色彩功能表示细小、短暂色彩板凳板凳儿 好几天好几天儿在上面的词语中,附加了“儿”缀的词语明显比未加“儿”缀的词多细小和短暂的意味:在“等你好几天才来”和“三两天儿即可”中, “好几天”也可能表示两三天以上的时间,但是在说话人心中,已经是十分不耐烦;“两三天儿”也可能指同样的两三天的时间,但是在说话人的语气中却是显得较短暂。由此可见“儿”在表示小及表示时间短暂方面的语义作用。表示喜爱、厌恶色彩由于加词缀“儿”具有表示喜爱亲昵的意味,如“石头儿” 、 “燕儿” 、 “鲜花儿”等。 “儿”缀同样可以表示蔑视厌恶的情感色彩,如:“破烂”具体形容物品本身的损坏程度,使一个无特殊情感意味的形容词,但是在加上“儿”缀后,则带有嫌弃的情感色彩,表示使用该词语的主体不好、憎恶的感觉。有些名词是不应附于词缀“儿”的,比如国家、民族、职位等的名称。这些词若是附于词缀“儿”就显得不庄重,甚至是轻侮。例如:架子还不小呢,不就是个芝麻官儿吗?4.2 体现语体色彩功能吕叔湘说:“带儿的形式比不带儿的形式显得轻松些、亲切些。 ”7轻松、亲切既涉及到客观的交际场合,又涉及到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态度,表现了主体的参与度。现代汉语中,凡是在词缀“儿”出现的语境,绝大多数都能传达出一种随便的、亲切的、轻松的、活泼的气氛或者是浓浓的口语色彩。在庄重、正式场合及严谨的科学文体和公文文件中较少使用。例如:白面白面儿 大气大气儿“白面”指的是经过加工后的粮食,而“白面儿”则指一种毒品,取其与“白面”之白色粉面的形状。后一词是口语词汇,而且它有相对应的科学名称“海洛因” 。同时这前后两个词语读起来是声音响亮程度也不同。 “大气”是自然科学术语, “大气儿”是口语词汇,即“粗重的气息” ,如“他大气儿都不敢喘一下” 。综上所述, “儿”具有调配音节的功能,可见是一个语音化词缀;具有改变词义、标注词性的功能,是一个语法化词缀;具有表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的功能,是一个语用化词缀。同词缀“子”一样,它也是一个发展成熟的典型词缀,兼备了几种词缀的功能。由此可见,词缀功能分类的相对性说明:词缀的发展促进了词缀功能的完善,这样就会导致常用的词缀由一类词缀逐渐发展为兼类词缀;同样一旦成为兼类词缀,它们使用的频率就会增高,进一步促进词缀的发展。总之,不论是语音化词缀、语法化词缀还是语用化词缀,它们都促进了词缀及其构成的附加式复音词的不断产生和发展。它们在汉语双音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为不断丰富汉语词汇、满足不同表达需要做出了重要贡献。注释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29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