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 要 .1Abstract.2引言 .31、研究背景 .31.1 社会背景 .31.2 基本概念 .31.2.1 教师人格 .31.2.2 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 .41.2.3 学生和教育 .41.2.4 师生关系 .52、 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影响 .52.1 教师人格特征与课堂和谐 .52.2 教师能激励学生学习 .62.2.1 运用目标激励法 .62.2.2 运用常识教育 .62.2.3 运用典型激励法 .73、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83.1 心理健康的概念 .83.2 教师良好的人品和健康的心理特征 .83.3 教师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93.4 教师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文环境 .94、教师不良人格特点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104.1 不良评价语言的影响 .104.1.1 偏向性评价语言的影响 .114.1.2 伤害性评价语言的影响 .114.2.偏心的消极作用 .11参考文献 .131摘要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非常关键的。在教师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教师对教育事业无限地热爱与忠诚,在教育工作中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并乐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崇高事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人格的培养。教师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而某些教师会持续地产生更大和更积极的影响。本研究以教师人格对学生学习及心理的影响为研究视角,探求教师人格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理性思考。关键词:教师人格、学生人格、学生成长2Talk about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on students learningXu Yu-yeAbstractThe role of teachers in teaching is crucial. The work of teachers, all teachers should b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personality. Education teachers unlimited love and loyalty, maintain a positive work in education enthusiastic attitude,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ense of duty, honor and pride and would be happy to devote his life to the noble cause of the motherland can train the next generation effective in promoting student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Teacher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growth of students and some teachers will continue to have a greater and more positive impact.The personality of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to study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teachers explore the impact of personality on student development, and on this basis to make rational thinking.Key words:Teacher personality、student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3引言国家之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的素质,国民的素质则取决于教育,科教兴国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而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学习者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们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开拓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去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这样的人才,需要特定的学习环境-学校去培养教育;需要一个特殊的角色-教师去启迪。教师作为一个教育个体,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教师素质的高低,人格修养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习者的发展,关系到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双边的活动,教学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为完成共同的目标,双方在接触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变化。因此,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态度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动力作用。1、研究背景1.1 社会背景教师的人格与学生的成长,既是我们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话题,又是世界范围内发展蓬勃的研究领域。教师格格对学生成长的发展是一种具有生命智慧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高尚的人格魅力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它能够提高德育效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引领作用显得至关重要1.2 基本概念1.2.1 教师人格4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而教师的人格则是教师本人在长期的教育事业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鲜明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人格可称为个性,它是一个具有一定倾向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又可表述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第一,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第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第三,个性的自我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现代汉语词典对魅力的释义为“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是自身非权利影响力,是一个人的人格,人品、学识,兴趣、才能、情感意志、体力等素养的综合,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综上所述,教师的人格魅力即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凭自身的修养引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1.2.2 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教师的人格魅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来的,它来源于渊博的学科学识,教书育人的能力,过人的学术水平以及完善统一的道德情操。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不仅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在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上也胜人一筹,相比之下,具备举些条件的教师更容易获得事业的成功正如马克思所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 ”而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的性格才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并受益终身。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学会终身学习,不断拓宽学习领域,不断完善自己知识,增长多方面的才能,认真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高尚的人格魅力1.2.3 学生和教育作为教师活动的对象-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教育是通过学校有组织的生活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是社会化的历程。在学校教育的特定环境中,学生通过学5习获得身心的发展,同时,学生又是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素质的个件。教育者必须承认并尊重这一事实,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化的进程。1.2.4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之间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4。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2、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影响2.1 教师人格特征与课堂和谐根据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一个具有表达美、动态美和风度美的教师,其在讲台上展现出的完美形象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反馈效果非常明显,一个在课堂上热忱,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语言流畅、富有趣味性的教师,他的这些魅力强烈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烈地影响着课堂气氛,从而也较为明显地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站得直,学生坐得端,教师在课堂上严谨、准时、利落、全神贯注,学生在这些人格魅力的影响下,自然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一个在课堂上三心二意,心不在焉的教师,学生是不会聚精会神地听讲,更不会有好的课堂效果。在教育教学的双向交流中,没有师生的心灵相通,没有思想感情的交流,也就没有教育的机缘。情感,作为人的一个独特的心理因素,它对于人们认识事物具有重大的影响,在认识事物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层面上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接受外界的教育引导、进行逻辑的理性思维的时候,也同时进行着情感的体验。一方面,学生要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分析教育内容是否具有严禁性和科学6性;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把教育内容与教师的人格特征联系起来,分析所面对的教师是否值得尊敬和信赖。只有当这两方面都得到肯定时,学生才会愉快而积极地接受教育内容。高尚的人格能够使教师在学生中也能够的最广泛的情感认同,使教师吸引学生的主要力量的源泉,它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信赖和愉悦的心理感受。这种良好的情感基础,为“教”与“学”提供了不竭的动力。2.2 教师能激励学生学习列宁曾指出:“ 目标是方向,是灯塔 ”。生理学家与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曾发现:在雪地里长时间走路会得雪盲症,使眼睛暂时失明,而它的原因并不是强光的刺激,而是眼睛长时间捕捉不到任何目标而使视觉神经系统麻痹造成的,克服的办法就是在前进的路途上不断地投出一个个深色的包作为视觉的目标。这个实验说明了目的性对于人类的心理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性。2.2.1 运用目标激励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时注意“投出一个个深色的包” 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使每个学生个个攻破直至达到最终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目的。运用目标激励方法,要注意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也就是说所设置的目标经过努力后要能达到,达到后还有下一个目标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2.2.2 运用赏识教育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 “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我们教师如果用欣赏的眼光去肯定学生,就会使学生在这种欣赏的目光下,重新认识自己,心中产生一种向上的信念,从而有助于学生成功成才。那么我们教师如何用欣7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呢?首先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欣赏学生。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接触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欣赏学生的主要舞台。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说“谁还有问题,请站起来来说”, “谁还想发表自己的见解? ”, “不错,真棒,你还可以做得更好 ”, “其实你什么都能做好”“我相信你能完成 ”等等。通过这样一些活动,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课堂上发言踊跃、探讨积极、敢于争论、敢于质疑。总之,课堂上学生一个正确的回答,一个巧妙的解题,一个新颖的提问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欣赏。其次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批阅作业、写评语、谈心、个别辅导等等都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主要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热爱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要能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教师对学生的赞赏、鼓励、期望等积极情感态度都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动力。最后,欣赏学生要适度。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不可能没有过错,更不要说正在成长的学生。因此,我们教师要注意欣赏学生不能过度,要正确客观地分析学生,要根据真实需要对学生进行表扬或鼓励。既不能一味信奉“不打不成才” ,也不能形成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错觉。一般而言,对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要多肯定、多表扬,批评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留有余地;而对自我效能感较高、易满足的学生要适当控制表扬,要多提新要求,发现缺点和错误时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2.2.3 运用典型激励法所谓典型激励,就是用突出的、典型的人和事对学生激励的办法。典型可包括正面和反面的典型,反面的典型具有反面教材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引以为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让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把在社会上比较成功的优秀毕业生和本专业的名人介绍给同学们,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习积极性。8教育的创造往往是从教师开始的,而教师的创造源于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学生业绩的重要因素。据心理学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是由教师培养的,如果教师有强烈的求知欲,以饱满的情绪带领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诱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教学实践证明,良好学业成绩的获得,最需要的往往不是超过一般人的智力,而是超过一般人的热情、自信与毅力。学生学习动力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心、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饱满的情绪,正如赞可夫所说的:“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3、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3.1 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自我内心的平衡和自我与社会的平衡两方面。个性完善是指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如理想高尚、意志坚强、个人需要合理、工作动机纯正、性格开朗、兴趣爱好广泛、积极乐观等等。3.2 教师良好的人品与健康的心理特征每个教师都能体会到自己劳动的欢乐,也都曾遇到过工作中的烦恼。在学生给教师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中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如果不善于看到和感觉到学生内心世界极其复杂情绪的和谐性,他将是十分痛苦的。师生相处,尤其要表现出豁达开朗的心胸,然后通过这种豁达开朗的情感,将满含期待的信息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得到鼓励,产生共振和情感共鸣,从内心产生对教师的好感和尊重。教书育人的工作是艰苦繁重的,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百折不挠,这是学生所喜欢的9教师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它使得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去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困难,并以自身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大无畏的精神。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人是主观能动的,只要积极努力,笑对生活,悦纳自己、他人、社会,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快乐和健康就能与之同在。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利于我们激发自己的最大潜能去发现自己、挖掘自己,从而顺应并积极适应客观环境。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总能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对前途存有希望、信心,时常怀着轻松的心情努力前进,即使碰到困难和挫折也能耐心地去克服的人,不仅自己活得健康、轻松,而且也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巨大的吸引力3.3 教师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心理健康,个性完善是一个人愉快地工作、学习、生活的前提。特别是承担着教书育人工作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是心理健康者,否则将比传染病对学生的危害还要大。事实证明,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但在学习上能帮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起着影响和促进作用。相反,心理失调的教师,对学生心理的畸形发展也起着剌激的作用。因此,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劳动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第一,轻松愉快的心境。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着的、有个性的人。教师不仅以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志趣、才能、性格、情感、意志、心境去影响学生。教师心境良好,积极情绪状态占优势,对待学生必然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感情体验,从而使学生头脑清醒,感知范围广阔,记忆敏捷牢固,思维深刻灵活,学习效率提高。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以自己愉快、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第二,昂扬振奋的精神。教学活动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性总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教师和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集体认识活动的过程。教师精神振奋,眉飞色舞,学生就能集中注意积极思维,师生容易产生情感上的交流。教师精神不振,有气无力,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涣散。所以教师应永保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踏进课堂后就应忘却天下烦心之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抑扬顿挫,张弛有度,引导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103.4 教师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文环境(1)率先垂范、师德高尚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格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的人格作为师德的有形表现,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影响力。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庸俗而贫乏的教师人格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给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学生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自身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和完善自身品德乃至人格。教师教学生学做人,首先自身得会做人,使自己事事处处都成为学生的表率。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很难,教师自己的人生层次要高,只有以德修身,才能以德育人。古人说过,“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在学识渊博、教学得法之外,还要有更高的追求,这就是以育人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为己任。没有功利目的的,是完全出于对生活、对学生一生负责的责任感。教师还要把遵守师德同遵守其他领域的道德结合起来,同遵纪守法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在学校里要有师德,而且在社会生活领域也应该成为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模范,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这也是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品德。(2)举止大方,温文尔雅举止稳重,文明得体,能正确地表现出一个老师良好的教养,给人留下成熟信赖之感。粗俗不雅的举动则令人生厌。分寸得当的交往距离使彼此心理上都感到舒适坦然,过度亲热和冷淡则容易引起对方误会。一个老师的潇洒举止还来自其平时的修养,该行则行,该止则止,该说而说,做事稳重而有份量,待学生热情而又有分寸,礼貌而又不拘小节。4、教师不良人格特点对学生的消极影响114.1 不良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方式和场合很多,但邓注意到评价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往往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问题:对学生的人性是否尊重、是否激发爱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那么不良评价语言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心理影响?4.1.1 偏向性评价语言的影响有些教师常常习惯于将学习落后的学生概括为一个字“笨” ,指责学生:“人家能学好,你为什么不能学好?”这种把失败归因欲学生内在不可控因素的做法,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使他产生类似“我就是笨,努力也没有用”的错误思想,从而丧失学习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归因理论研究表明:当把失败归因于内在的不可控因素(如智商)时,会导致无助感和不愉快情绪。而将成功归因于内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程度)时,就会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产生愉快的情绪。因些,教师应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使学生权立这样的信念;学习成绩好坏首先取决于努力,其次才是能力。即使不如别人聪明,只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照样可以成功。从而使学生产生着重于努力的内在化动机归因,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4.1.2 教师伤害性评价语言的影响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些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会引起学生怎样的心理感受,动辄就乱扣帽子“差生” 、 “问题学生” 。甚至辱骂学生“朽木不可雕” 、 “无可救药”等,好像不用这种挫伤学生心理的语言,便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明。也许这样做能解一时的心头之“恨” ,但由些而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学生会因为老师的粗暴冷漠而厌学,甚至辍学;憎恨老师,不愿服从管教,师生关系紧张。严重的还可能诱发一些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将来乃至一生。同时,教师不善聆听学生的发言和意见,匆忙结论,往往也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把注意力放在一个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模式里,学生的回答必须顺着教师的思路才能得到肯定的评价,否则就给以否12定或批评,甚至搁在一边不管。这样,势必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敢大胆发表意见,久而久之,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应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气氛4.2 偏心的消极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偏心是造成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教师常常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貌特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等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状腺肿瘤课件及讲义
- 甲状腺癌CT课件
- 田径裁判基础知识培训
- 人生与哲学教学课件
- 8减几课件教学
- 河南省南阳市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新解读《GB-T 35019-2018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泥水平衡盾构机》
- 用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记录
- 用心陪伴-静待花开课件
-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目的课件
- MRI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酒店员工接待礼仪培训
-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为什么要上一个好大学?》主题班会课件
- 管道cctv检测方案
- 职业技术学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 GB/T 43934-2024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 2023年某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规范
- 秋季传染病预防课件幼儿园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英语》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心得报告模板
-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与解读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