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硬组织病_第1页
牙体硬组织病_第2页
牙体硬组织病_第3页
牙体硬组织病_第4页
牙体硬组织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谢谢!,第二十四章 口腔科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牙体硬组织病病人的护理,龋病,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 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 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国外患病率在2090%之间,国内患病率据1998年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44岁与6574年龄组患病率高达63.01%和64.75%,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资料报告的37.3%有明显增高趋势。 牙齿硬组织遭到破坏后,缺乏修复和自愈能力,而在发病初期不易引起主观症状,因此,一旦发现,常常就已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龋病向纵深发展,可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槽脓肿等并发症。因此,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龋病的预防和保健具有重要的意义。,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被普遍接受的 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论。该理论把龋病的发生归结为 细菌、食物、宿主、时间 共同作用的结果,比较全面阐述了龋病发生的基础和根本原因。,细菌,细菌的存在是龋病发生的先决条件。口腔中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次是某些乳酸杆菌和放线菌。变形链球菌必须在牙菌斑存在时才能产生龋病。牙菌斑是寄居在牙面的以细菌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由于龋斑深处缺氧,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不完全,使致龋菌产生各种有机酸,在这些酸的作用下,使牙齿脱矿,形成龋病。,食物,龋病的发生与进食的蔗糖量直接相关。因糖类食物易被致龋菌分解成酸,形成粘性多糖类,粘附于牙面,所以糖类食物是致龋的基质。,宿主,包括牙和唾液。牙齿的形态、结构、排列和成分与龋病发生有关、。窝、沟、邻面、牙颈部等处易形成菌斑,而且不易祛除,是龋的好发部位。唾液对维持口腔正常pH,保持牙面完整性,促进牙的再矿化有重要作用。,时间,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发病的每一个过程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从儿童牙齿上一个可以勾住探针的早期损害发展为一个临床龋洞,平均需要1年半左右的时间。214岁这段时间使乳恒牙患龋的易感期。菌斑从形成到具有致龋力也需要一定时间,这对预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健康史,询问病人口腔卫生及饮食习惯,尤其是小孩询问有无睡前吃甜食的嗜好。如有疼痛,了解是自发性痛还是激发性痛,疼痛与冷热刺激是否有关。,龋病临床特征是牙体硬组织的色、形、质的改变。其病变过程是由牙釉质或牙骨质表面开始,由浅入深逐渐累及到牙本质,呈连续破坏过程。临床根据龋损程度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身体状况,浅龋只限于牙齿的表层即牙釉质或牙骨质。初期表现为龋损部位色泽变黑,黑色素沉着区下方为龋白斑,呈白垩色改变,继之成黄褐色或黑色,病人无自觉症状,探诊有粗糙感或有浅层龋洞形成。,中龋龋蚀已进展到牙本质浅层,形成龋洞,洞内除了病变的牙本质外还有食物残渣、细菌等。病人对冷热、酸、甜等刺激较为敏感,对冷的刺激尤其明显,但去除外界刺激后,症状即可消失。,深龋,龋蚀进展到牙本质深层时为深龋,临床上可看见较深的龋洞,易于检查到病人的主观症状。由于病变接近牙髓,所以对温度变化及化学刺激敏感,食物嵌入洞内压迫发生疼痛,探查龋洞时酸痛明显,但无自发性痛。,护理评估辅助检查,温度刺激试验X线检查透照,护理评估心理-社会状况,初期病人无自觉症状,常不会知道自己已经患有龋病。有的病人不重视,延误治疗时机,从而导致发生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槽脓肿等严重的口腔疾病。,治疗要点,早期釉质龋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抑制龋病的发展。常用药物有75%氟化钠甘油糊剂和10%硝酸银。方法是将其涂布患处,使病变终止或消除。当牙体组织破坏形成龋洞时,则采用修复性治疗的方法即充填术恢复缺损。,常见的护理诊断,牙齿异常舒适改变知识缺乏潜在并发症 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护理目标,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修复缺损的牙体组织,消除不适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了解龋病不及时治疗的危害性,增强其防病意识。,护理措施,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修复性治疗的护理健康指导,健康指导,保持口腔卫生:指导病人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即使用保健牙刷,采用上下竖刷法。拉锯式的横刷法会导致牙龈萎缩及楔状缺损,应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尤其是睡前刷牙更重要,以减少菌斑及食物残渣的滞留时间。定期口腔检查:一般212岁的儿童半年一次,12岁以上一年一次。合理饮食:少吃糖果、饼干等精致糖类,鼓励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等。尤其是小儿,在临睡前不要吃甜食,可以防止和降低龋病的发生。,护理评价,牙齿感觉是否恢复正常。是否了解了龋病早期治疗的重要性。能否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及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及对龋病的认知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1 注意口腔卫生,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2 及时纠正吸吮奶头的坏习惯,以防牙齿排列不整齐,面颌部畸形等。3 睡眠时,口腔静止,更适合细菌作用而发生龋齿,所以睡前刷牙尤为重要,睡前不要吃糖果、点心、牛奶等甜食。4 用含氟牙膏刷牙。含氟牙膏具有抗龋齿作用,有条件的还可以到口腔医院,用含氟药物对牙齿的窝沟进行封闭。5 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如发现有龋齿,应及时治疗,填充龋洞,以杜绝感染,预防龋齿引发其它疾病。,楔状缺损,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由于这种缺损常呈楔形。,病因及发病机制,刷牙 主要原因,特别是用力横刷的人,常有典型的严重楔形缺损。牙颈部的结构特点 牙颈部结构比较薄弱,易被磨去,有利于缺损的发生。酸的作用 龈沟液偏酸性易导致牙质缺损,齦缘下牙体硬组织的缺损常常与此有关。牙体硬组织疲劳 有研究表明,颊侧牙颈部,是牙合力应力集中区。长期的咀嚼牙合力,使牙体组织疲劳,于应力集中区出现破坏。,健康史,了解病人刷牙的方法,是否采用拉锯式的横刷法。,典型楔状缺损,由两个平面相交而成,有的由三个平面相交而成,缺损边缘整齐,表面坚硬而光滑。一般均为牙体组织本色,有时可有不同程度的着色。根据缺损程度,可分为浅形、深形和穿髓形。 浅形和深形可无症状,也可发生牙本质过敏症。 穿髓形有牙髓病、根尖周病症状,甚至发生牙齿横折。,楔状缺损好发于前磨牙。尤其是第一前磨牙,因其位于牙弓最突处,刷牙时受力大,次数多,一般有牙龈萎缩。一般年龄越大,发生楔状缺损越多,程度越严重。,心理社会评估,病人年龄、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治疗要点,有牙本质过敏症者采用脱敏疗法;缺损较大者可用充填法恢复缺损部位;有牙髓炎、根尖周炎时行牙髓治疗或根管治疗。,常见的护理诊断,知识缺乏 缺乏正确刷牙方法的信息有关。潜在并发症 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齿折断。,护理目标,病人能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认识到横刷法对牙齿造成的危害及后果。配合医生完成治疗,缺损处第一修复,防止并发症发生。,护理措施,首先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横刷。刷牙时不要过分用力,并选用质的较软的牙刷和磨料较细的牙膏,以减轻对牙齿的磨损。组织缺损少,无牙本质过敏症者,不需处理;有牙本质过敏症者,协助医生进行脱敏治疗。缺损较大者可用充填法,用玻璃离子粘固粉或复合树脂充填。有牙髓感染或根尖周病时,协助医生进行牙髓病治疗或根管治疗。治疗完成,及时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