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路线小结模板 该路线共定天然露头点 7 个 人工露头点 1 个 残积点 3 个 残坡积点 3 个 转石点 4 个 其中定界线点 3 个 岩性控 制点 9 个 共划分出地质界线 6 处 该路线所见岩性主要为晚太古代的变二长花岗岩 石英闪 长岩 三合屯岩群批洲岩组的斜长角闪岩 含磁铁矿的角闪变 粒岩等 它们各岩性之间的接触关系为晚太古代的变二长花岗 岩与三合屯岩群批洲岩组的斜长角闪岩为侵入接触关系 晚太 古代的变二长花岗岩与第四系松散砂砾石堆积为不整合接触 路线未见矿化和蚀变现象 该路线共定天然露头点 7 个 残积点 9 个 均为岩性控制 点 9 个 该路线所见岩性主要为炒米店组的薄板状泥晶灰岩 粉沙 质页岩 中薄层微晶灰岩 薄层泥晶灰岩夹粉砂质页岩等 炒 米店组与第四系松散砂砾石堆积均为不整合接触 路线未见矿化和蚀变现象 1 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岩 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岩 风化面灰色 新鲜面灰白色 细粒粒状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 厚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 成份 石英 无色透明 他形粒状 粒度 1mm 含量 95 左右 长石 绢云母约占 5 2 灰褐色含绢云石英岩 灰褐色含绢云石英岩 风化面灰色 新鲜面灰褐色 细粒粒状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 石英 无色透明 他形粒状 粒度 1mm 含量 80 左右 绢云母 鳞片状 片径 0 5mm 左右 含量 15 左右 长石矿物约占 5 3 灰色薄层绢云石英片岩 灰色薄层绢云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灰色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石 英 绢云母 长石等组成 石英 他形粒状 粒径 1mm 含量 50 左右 绢云母 鳞片 2 状 片径 0 5mm 左右 含量 35 左右 长石 粒状 粒径 1mm 左右 含量 10 绿泥 石 黑云母等矿物约占 5 4 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 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灰绿色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 石英 绢云母 绿泥石 长石等组成 石英 他形粒状 粒径 1mm 含量 45 左右 绿 泥石 细小鳞片状 片径 0 5mm 左右 含量 25 左右 绢云母 鳞片状 片径 0 5mm 左 右 含量 20 左右 长石 粒状 粒径 1mm 左右 含量 10 5 灰白色薄层二云石英片岩 灰白色薄层二云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灰白色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 石英 白云母 黑云母 长石等组成 石英 他形粒状 粒径 1mm 含量 45 左右 白 云母 片状 片径 0 5mm 左右 含量 25 左右 黑云母 片状 片径 0 5mm 左右 含量 20 左右 长石 粒状 粒径 1mm 左右 含量 10 6 灰色十字石二云石英片岩 灰色十字石二云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灰白色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 石英 白云母 黑云母 长石等组成 石英 他形粒状 粒径 1mm 含量 45 左右 白 云母 片状 片径 1mm 含量 25 左右 黑云母 片状 片径 1mm 含量 20 左右 长石 粒状 粒径 1mm 左右 含量 5 左右 见有特征矿物十字石 多呈半自形短柱状 大小不等 多在 5mm 左右 含量约 5 7 褐灰色白云母石英片岩 褐灰色白云母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褐灰色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 石英 白云母 长石等组成 石英 他形粒状 粒径 1mm 含量 50 左右 白云母 片 状 片径 1mm 含量 35 左右 长石 粒状 粒径 1mm 左右 含量 10 绿泥石 黑 云母等矿物约占 5 8 灰色厚层黑云石英片岩 灰色厚层黑云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灰色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厚层状构造 主要 矿物成份由石英 黑云母 长石等组成 石英 他形粒状 粒径 1mm 含量 50 左右 黑云母 片状 片径 1mm 左右 含量 35 左右 长石 粒状 粒径 1mm 左右 含量 10 绿泥石 黑云母等矿物约占 5 9 灰绿色厚层绿泥千枚岩 灰绿色厚层绿泥千枚岩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灰绿色 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千枚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 由粒度细小的绿泥石 石英 长石及少量绢云母组成 绿泥石 细小鳞片状 片径 0 1mm 含量 70 左右 石英 他形粒状 粒度 0 1mm 含量 15 20 长石 他 形粒状 粒度 0 1mm 含量 5 10 绢云母及其他矿物约占 5 10 灰色浅灰色厚层绢云绿泥千枚岩 灰色浅灰色厚层绢云绿泥千枚岩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浅灰色 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千枚状构造 厚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绿泥石 绢云母 石英及少量长石组成 绿泥石 细小鳞片状 片径 0 1mm 含量 60 左右 绢云母细小鳞片状 片径 0 1mm 含量 25 左右 石英 他形粒状 粒度 0 1mm 含量 10 长石及其他矿物约占 5 11 紫褐色绢云千枚岩 紫褐色绢云千枚岩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紫褐色 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千枚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 由粒度细小的绢云母 绿泥石 石英及少量长石组成 绢云母细小鳞片状 片径 0 1mm 含量 65 左右 绿泥石 细小粒状 粒径 0 1mm 含量 20 左右 石英 他 形粒状 粒度 0 1mm 含量 10 长石及其他矿物约占 5 12 青灰色钙质千枚岩 青灰色钙质千枚岩 3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青灰色 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千枚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 由粒度细小的绢云母 石英碳酸盐岩矿物及少量长石组成 绢云母细小鳞片状 片径 0 1mm 含量 40 左右 石英 他形粒状 粒度 0 1mm 含量 30 碳质成份含量 25 左 右 长石及其他矿物约占 5 13 灰紫色绢云石英千枚岩 灰紫色绢云石英千枚岩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灰紫色 显微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千枚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 由粒度细小的石英 绢云母 绿泥石 及少量长石组成 石英 他形粒状 粒度 0 1mm 含量 60 绢云母细小鳞片状 片径 0 1mm 含量 25 左右 绿泥石 细小 粒状 粒径 0 1mm 含量 10 左右 长石及其他矿物约占 5 14 黑灰色碳质千枚岩 黑灰色碳质千枚岩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黑灰色 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千枚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 由粒度细小的绢云母 石英 碳质成份及少量长石组成 绢云母细小鳞片状 片径 0 1mm 含量 45 左右 石英 他形粒状 粒度 0 1mm 含量 40 碳质成份含量 10 左 右 长石及其他矿物约占 5 15 灰白色中薄层状白云石大理岩 灰白色中薄层状白云石大理岩 风化面灰色 灰黑色 新鲜面灰白色 细粒粒状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 薄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白云石及少量方解石 石英等 白云石 方解石均呈他形粒状 粒度 0 5 1mm 二者含量 95 左右 石英及其他矿物含量在 5 左右 16 灰白色厚层糖粒状白云石大理岩 灰白色厚层糖粒状白云石大理岩 灰白色中薄层状白云石大理岩 风化面灰色 灰黑色 新鲜面灰白色 中粒粒状结构 块状构造 厚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白云石及少量方解石 石英等 白云石 方解石 均呈他形粒状 粒度 2 3mm 二者含量 95 左右 石英及其他矿物含量在 5 左右 17 灰白色厚层细粒硅化白云石大理岩 灰白色厚层细粒硅化白云石大理岩 风化面灰色 灰黑色 新鲜面灰白色 细粒粒状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 厚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白云石及少量方解石 石英等 白云石 方解石均呈他形粒状 粒度 0 5 1mm 二者含量 75 85 岩石硅化较强 多呈团块状 部分呈细小脉状 含量 15 25 18 灰白色硅质条带状白云石大理岩 灰白色硅质条带状白云石大理岩 风化面灰色 灰黑色 新鲜面灰白色 细粒粒状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白云石及少量方解石 石英等 白云石 方解石均呈他形粒状 粒度 0 5 1mm 二者含量 65 75 硅质条带状宽 0 5mm 3mm 长 10mm 20mm 左右 含量 25 35 19 灰白色致密块状大理岩 灰白色致密块状大理岩 风化面灰色 灰黑色 新鲜面灰白色 细粒粒状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 厚层 薄层状 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白云石 方解石 白云母 石英等 白云石 方解石均呈他形粒状 粒度 0 5 1mm 二者含量 95 左右 石英 粒状 粒度 0 5mm 白云母 呈细鳞片状零 星分布 二者含量在 5 左右 20 灰白色薄层条带状大理岩 灰白色薄层条带状大理岩 风化面灰色 灰黑色 新鲜面灰白色 细粒粒状变晶结构 条带状构造 薄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白云石 方解石等 白云石 方解石均呈他形粒状 粒度 0 5 1mm 二 者含量 95 左右 石英及其他矿物含量在 5 左右 21 灰白色中薄层透闪石大理岩 灰白色中薄层透闪石大理岩 风化面灰色 灰黑色 新鲜面灰白色 细粒粒状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 薄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白云石 方解石 透闪石 石英等 白云石 方解石均呈他形粒状 粒度 4 0 5 1mm 二者含量 75 80 透闪石多呈乳白色 放射状集合体 含量 15 20 石英及其他矿物含量在 5 左右 22 浅灰色白云母绢云片岩 浅灰色白云母绢云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浅灰色 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 白云母 绢云母 石英 长石等组成 绢云母 片状 片径 0 5mm 左右 含量 35 左右 白云母 白色片状 片径 0 5mm 左右 含量 25 石英 他形粒状 粒径 1mm 含量 30 左右 长石 粒状 粒径 0 5mm 左右 含量 10 23 灰色绢云绿泥片岩 灰色绢云绿泥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灰色 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绿 泥石 绢云母 石英 长石等组成 绿泥石 鳞片状 片径 0 5mm 左右 含量 35 左右 绢云母 白色片状 片径 0 5mm 左右 含量 25 石英 他形粒状 粒径 1mm 含量 30 左右 长石 粒状 粒径 0 5mm 左右 含量 10 24 灰绿色绿泥绢云片岩 灰绿色绿泥绢云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浅灰色 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 绢云母 绿泥石 石英 长石等组成 绢云母 片状 片径 0 5mm 左右 含量 35 左右 绿泥石 片状 片径 0 5mm 左右 含量 25 石英 他形粒状 粒径 1mm 含量 30 左 右 长石 粒状 粒径 1mm 左右 含量 10 25 灰色二云片岩 灰色二云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 新鲜面灰色 细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白 云母 黑云母 石英 长石等组成 白云母 片状 片径 1mm 含量 35 左右 黑云母 片状 片径 1mm 含量 25 石英 他形粒状 粒径 1mm 含量 30 左右 长石 粒 状 粒径 1mm 左右 含量 10 26 凝灰岩 凝灰岩 风化面灰褐色 新鲜面灰绿色 凝灰结构 块状构造 碎屑成份 主要由晶屑 玻屑 及火山微尘组成 分选性差 晶屑 主要为石英及斜长石 石英 灰白色 他形 粒状 粒度 0 5mm 2mm 含量 5 斜长石 白色 黄白色 半自形板柱状 大小为 0 5mm 2mm 含量 5 玻屑 呈黑色 形态不规则 大小为 0 5mm 1mm 含量 5 填隙物为 火山微尘 呈灰绿色 粒度细小 含量 85 27 安山质岩屑 晶屑凝灰岩 安山质岩屑 晶屑凝灰岩 风化面褐色 新鲜面紫色 凝灰结构 块状构造 碎屑成份 主要由岩屑 晶屑及火 山微晶组成 分选性差 岩屑 多为闪长岩 呈棱角状 大小一般为 1mm 2mm 含量 5 晶屑 主要为石英 斜长石及黑云母 石英 灰白色 他形 粒状 粒度 0 5mm 2mm 含量 10 斜长石 白色 黄白色 半自形 板柱状 大小为 0 5mm 2mm 含量 10 黑云母 黑色 片状 大小一般为 0 5mm 2mm 含量小于 5 填隙物为火山微尘 呈紫 红色 粒度细小 含量大于 70 28 安山质凝灰岩 安山质凝灰岩 风化面褐色 新鲜面紫红色 凝灰结构 块状构造 碎屑成份 主要为火山微尘 含 有少量晶屑 玻屑 晶屑 斜长石 黄白色 半自形 板柱状 大小 1mm 2mm 含量 2 3 玻屑 黑色 不规则 大小为 0 5mm 1mm 含量 2 3 其余为安山质火山微尘 呈紫红 色 粒度细小 肉眼难以辨认 29 流纹质凝灰岩 流纹质凝灰岩 风化面黄褐色 新鲜面灰绿色 凝灰结构 块状构造 碎屑成份 主要由火山灰尘及 少量晶屑组成 分选性差 晶屑 石英 灰白色 他形 粒状 粒度 0 5mm 2mm 含量 10 斜长石 灰白色 半自形 板柱状 粒状 大小为 0 5mm 2mm 含量 10 黑云母 黑色 5 片状 大小一般为 0 5mm 1mm 含量 5 晶屑分布不均 其余为流纹质火山灰尘 呈灰 绿色 粒度细小 肉眼难以辨认 30 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 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 风化面土灰色 新鲜面灰绿色 岩屑晶屑凝灰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由岩屑 晶屑及 胶结物组成 岩屑 主要流纹质岩屑 粒度 0 5mm 1mm 含量 10 晶屑 主要为长石 石英 粒状 粒度 0 5mm 1mm 含量 35 胶结物为长英质火山灰 粒度极细 含量 55 31 含火山角砾岩屑凝灰岩 含火山角砾岩屑凝灰岩 风化面灰色 新鲜面青灰色 含砾凝灰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火山碎屑物有岩屑 极 少量晶屑及胶结物 岩屑 主要为安山岩 次为长英质岩屑 粒度一般 0 5mm 2mm 含量 55 岩屑个别大于 2mm 为火山角砾 含量 15 长英质岩屑含极少 粒度 0 5mm 2mm 含量 2 3 胶结物为长英质火山灰 含量 30 以下 32 熔结凝灰岩 熔结凝灰岩 风化面土黄色 新鲜面浅黄色 熔结凝灰结构 假流动构造 火山碎屑物为玻屑 已 完全脱玻化 定向分布 粒度 0 5mm 2mm 含量 40 晶屑主要为长石 次为石英 粒 度为 0 1mm 0 5mm 含量 10 含少量岩屑 胶结物为极细的长英质 绿泥石质火山岩灰 33 含岩屑玻屑凝灰岩 含岩屑玻屑凝灰岩 风化面灰绿色 新鲜面灰绿色 岩屑玻屑凝灰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由岩屑 玻屑及 胶结物组成 岩屑 由安山质 流纹质岩屑 少量花岗质 硅质岩屑组成 粒度一般 0 5mm 2mm 个别大于 2mm 构成火山角砾 含量 20 玻屑 呈弯曲状 及各种不规 则状 含量 35 胶结物为长英质火山灰 含量 45 34 凝灰熔岩 凝灰熔岩 风化面浅灰色 新鲜面灰白色 碎屑结构 流动构造 碎屑 主要由长石 石英 黑云母晶屑 组成 晶屑 斜长石 灰白色 半自形板柱状 粒度 0 5mmX1mm 含量 3 左右 钾长石 浅肉红色 半自形柱状 粒度 0 5mmX1mm 含量 2 石英 无色 它形粒状 粒度 0 5mm 含量 3 左右 黑云母 黑褐色 片状 粒度 0 5mmX1mm 含量 2 左右 胶结 物 由熔岩物质组成 主要由隐晶质及火山灰组成 含量肉眼分辨清洁清 35 英安质角砾熔岩 英安质角砾熔岩 风化面浅褐色 新鲜面紫色 碎屑结构 角砾状构造 碎屑 主要由长石 石英晶屑 组成 晶屑 长石 灰白色 半自形柱状 粒度 1mmX2mm 2mmX4mm 含量 5 左右 石 英 无色它形粒状 粒度 1mm 3mm 含量 5 左右 胶结物为熔岩物质组成 主要由长英 质组成 36 玄武岩 玄武岩 风化面褐色 新鲜面灰黑色 斑状结构 块状构造 矿物成份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 灰白 色 自形 半自形 板状 粒度 1mm 2mm 2mm 4mm 含量 5 基质为隐晶质 呈灰 黑色 37 气孔状玄武岩 气孔状玄武岩 风化面褐色 新鲜面灰黑色 斑状结构 块状构造 矿物成份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 灰白 色 自形 半自形 板状 粒度 1mm 2mm 2mm 4mm 含量 5 基质为隐晶质 呈灰 黑色 气孔呈圆形 椭圆形 大小为 2mm 10mm 约占 5 10 38 安山岩 安山岩 灰色 灰黑色 斑状结构 块状构造 斑晶由斜长石 角闪石组成 斜长石 灰白色 6 自形 半自形板柱状 粒度 1mm 2mm 3mm 6mm 含量 10 左右 角闪石 黑色 长柱 状 粒度 1mm 2mm 2mm 4mm 含量 5 左右 基质为隐晶质 由斜长石 辉石 角闪 石组成 39 流纹岩 流纹岩 风化面土灰白色 新鲜面灰白色 霏细斑状结构 流纹构造 球状构造 斑晶 钾长 石 肉红色 半自形柱状 粒度一般 0 5mm 1mm 含量 3 左右 石英 无色 它形粒 状 粒度 2mm 3mm 含量 5 左右 斜长石 灰白色 板柱状 粒度一般 0 5mm 1mm 含量 2 基质为隐晶质 40 英安岩 英安岩 风化面浅红色 新鲜面紫色 斑状结构 流动构造 块状构造 斑晶 石英 无色 它形粒状 粒度 0 5mm 1mm 含量 5 斜长石 灰白色 自形 半自形板柱状 粒度 0 5mm 1mm 含量 15 左右 基质为隐晶质 50 紫红色页岩 紫红色页岩 风化面紫红色 蛋青色 黄绿色 新鲜面紫红色 泥质结构 水平纹层状构造 碎屑 成份主要为泥质 粘土矿物组成 肉眼分辨不清 51 泥质岩 泥岩 泥质岩 泥岩 风化面土黑灰色 新鲜面黑灰色 泥质结构 块状构造 碎屑成份 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 肉眼分辨不清 灰绿色含砾粘土岩 灰绿色含砾粘土岩 风化面土灰色 新鲜灰绿色 泥质结构 块状构造 碎屑成份 主要由少量的砾石和 粘土矿物组成 砾石含量 10 左右 粒径一般为 2mm 5mm 不等 成分主要为长石和石英 等 粘土矿物 粒度极细 成分肉眼分辨不清 53 含硅藻粘土 含硅藻粘土 颜色灰白色 泥质结构 层理构造 碎屑成份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 硅藻 白色 含 量 20 左右 干燥后呈灰白色 手触成粉末状 胶结不紧密 54 粉砂质页岩 粉砂质页岩 风化面土青色 新鲜面蛋青色 含粉砂泥质结构 水平纹层构造 碎屑成份 粉砂碎 屑 粒度一般 0 06mm 0 03mm 分辨不清 含量 20 左右 其它为泥质碎屑组成 含少量 粘土矿物 55 黑色炭质页岩 黑色炭质页岩 风化面土黑色 新鲜面黑色 泥质结构 水平层理构造 碎屑成份主要为泥质 粘土 矿物组成 另外 含炭质 黑色 手触污手 56 硅藻土 硅藻土 颜色为灰白色 乳白色 生物碎屑结构 水平纹层构造 矿物成份主要由硅藻组成 含量 75 91 主要为硅藻死亡后堆积而成 干燥后呈白色 手触成细粉状 57 硅藻粘土 硅藻粘土 颜色灰白色 泥质结构 层理构造 矿物成份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 硅藻 白色 含量 45 以下 干燥后呈灰白色 手触成粉末状 胶结不紧密 58 粉砂岩 粉砂岩 风化面土褐色 新鲜面土黄色 岩石具粉砂状结构 水平层理构造 单层厚 20 400cm 碎 屑物颗粒粒度极细 肉眼分辨不清 59 凝灰质粉砂岩 凝灰质粉砂岩 风化面土灰色 新鲜面灰色 凝灰质粉砂结构 层状构造 主要由长英质碎屑和火山灰组成 7 60 细砂岩 细砂岩 风化面土褐色 新鲜面土黄色 粉砂状结构 水平层理构造 碎屑成份 石英 无色 粒状 粒度 0 25mm 0 006mm 含量 60 左右 长石 灰色 粒状 粒度 0 25mm 0 006mm 含量 20 左右 岩屑 粒状 粒度 0 25mm 0 006mm 含量 20 左右 碎屑颗粒磨圆度较好 分选较好 颗粒支撑 接触式 胶结 胶结物为硅质 胶结物紧密 61 岩屑杂砂岩 岩屑杂砂岩 风化面土灰色 新鲜面浅灰色 中粒砂状结构 块状构造 碎屑成份 岩屑 粒状 粒度 0 25mm 0 5mm 含量 60 左右 石英 无色 粒状 粒度 0 25mm 0 5mm 含量 10 左右 长石 灰白 色 粒状 粒度 0 25mm 0 5mm 含量 10 左右 杂基为泥质和粉砂 含量占 20 左右 碎屑颗粒支 撑 孔隙式胶结 胶结物为硅质 胶结紧密 碎屑磨圆度较差 呈次棱角状 分选差 灰绿色含砾杂砂岩 灰绿色含砾杂砂岩 风化面浅灰绿色 新鲜面灰绿色 中细粒砂状结构 块状构造 碎屑成份 砾石 粒径 为 2mm 4mm 含量 15 左右 石英 无色 粒状 粒度 0 25mm 0 5mm 含量 30 左右 长石 灰白色 粒状 粒度 0 25mm 0 5mm 含量 35 左右 杂基为泥质和粉砂 含量占 20 左 右 碎屑颗粒支撑 孔隙式胶结 胶结物为硅质 胶结紧密 碎屑磨圆度较差 呈次棱角 状 分选 62 石英砂岩 石英砂岩 风化面土灰色 新鲜面灰白色 中细粒砂状结构 层理构造 碎屑成份 石英 无色 粒状 粒度一般 0 25mm 0 5mm 含量 92 左右 长石 灰白色 粒状 粒度一般 0 25mm 0 5mm 含量 3 左 右 其它为泥质 石英 长石颗粒磨圆较好 分选一般 颗粒支撑 接触式胶结 胶结物 为硅质 63 长石石英砂岩 长石石英砂岩 风化面土灰色 新鲜面灰白色 中细粒砂状结构 层理构造 碎屑成份 石英 无色 粒状 粒度 一般 0 25mm 0 5mm 含量 70 左右 长石 灰白色 粒状 粒度一般 0 25mm 0 5mm 含量 20 左 右 石英 长石颗粒磨圆较好 分选一般 颗粒支撑 接触式胶结 胶结物为硅质 63 1 长石砂岩 长石砂岩 风化面土灰色 新鲜面灰白色 中细粒砂状结构 层理构造 碎屑成份 石英 无色 粒状 粒度 一般 0 25mm 0 5mm 含量 20 左右 长石 灰白色 粒状 粒度一般 0 25mm 0 5mm 含量 60 左 右 杂基和泥质一般粒度小于 0 25mm 含量约 10 石英 长石颗粒磨圆较好 分选一 般 颗粒支撑 接触式胶结 胶结物为硅质和泥质 64 岩屑石英砂岩 岩屑石英砂岩 风化面土灰色 新鲜面灰白色 中细粒砂状结构 层理构造 碎屑成份 石英 无色 粒状 粒度一般 0 25mm 0 5mm 含量 80 左右 岩屑 灰色 肉红色 主要为花岗岩组成 粒状 粒度一 般 0 25mm 0 5mm 含量 15 左右 石英 岩屑颗粒磨圆较好 分选一般 颗粒支撑 接触 式胶结 胶结物为硅质 胶结紧密 65 鲕状赤铁矿层 鲕状赤铁矿层 风化面褐红色 新面砖红色 鲕状结构 块状结构 矿石矿物 赤铁矿 伴生磷 锰矿化 含 量 30 脉石矿物 长石 石英等 长石 灰白色 中粒状 粒度 0 25mm 0 5mm 含量 5 左 右 石英 无色 粒状 粒度 0 25mm 0 5mm 含量 65 左右 66 凝灰质细砂岩 凝灰质细砂岩 风化面土灰色 新鲜面灰色 凝灰质细砂结构 层状构造 碎屑 主要成份为石英 无色 粒 状 粒度 0 06mm 0 25mm 含量 50 左右 长石 灰白色 粒状 粒度 0 06mm 0 25mm 8 含量 40 左右 其余为火山灰 含量 10 左右 颗粒支撑 孔隙式胶结 磨圆一般 次棱 角状 分选差 67 晶屑岩屑凝灰质粗砂岩 晶屑岩屑凝灰质粗砂岩 风化面浅灰色 新鲜面灰色 凝灰质粗砂结构 层状构造 碎屑 石英 无色 粒状 粒度 0 5mm 2mm 含量 40 左右 长石 灰白色 粒状 粒度 0 5mm 2mm 含量 30 左 右 晶屑 主要为石英 长石晶屑组成 含量 5 左右 岩屑 主要由花岗质岩石组成 粒度 0 5mm 2mm 含量 5 左右 胶结物为火山灰 含量 20 左右 颗粒支撑 孔隙式胶 结 磨圆度较差 呈次棱角状 分选差 68 含磷砾砂岩 含磷砾砂岩 风化面浅灰色 新鲜面暗灰色 砾状砂状结构 层理构造 碎屑 砾石 砾石大小不 一 粒度一般 2mm 8mm 含量 30 左右 砂屑 主要为石英 长石组成 粒度一般 0 5mm 0 25mm 含量 60 左右 含磷矿 磷含量 5 左右 颗粒支撑 接触式胶结 杂基 含量 5 69 变长石石英砂岩 变长石石英砂岩 风化面土灰色 新鲜面灰白色 变余中细粒砂状结构 层理构造 矿物成份 石英 无色 粒 状 粒度一般 0 25mm 0 5mm 含量 70 左右 长石 灰白色 粒状 粒度一般 0 25mm 0 5mm 含量 20 左右 石英 长石颗粒磨圆较好 分选一般 颗粒支撑 接触式胶结 胶结物为硅质 70 变石英砂岩 变石英砂岩 风化面土灰色 新鲜面灰白色 变余中细粒砂状结构 层理构造 矿物成份 石英 无色 粒状 粒度一般 0 25mm 0 5mm 含量 92 左右 长石 灰白色 粒状 粒度一般 0 25mm 0 5mm 含 量 3 左右 其它为泥质 石英 长石颗粒磨圆较好 分选一般 颗粒支撑 接触式胶结 胶 结物为硅质 薄板状泥晶灰岩 风化面土黄色 新鲜面黄灰色 泥晶结构 薄层状构造 主要由泥晶方解石组成约 占 90 95 含有泥质条带 约占 5 10 条带宽一般 1 5mm 层厚一般为 2 10cm 71 微晶灰岩 微晶灰岩 风化面灰色 新鲜面深灰色 晶粒结构 层状构造 矿物成份 主要由灰泥组成 粒度细 小 肉眼难以辨认 72 结晶灰岩 结晶灰岩 风化面灰色 新鲜面深灰色 晶粒结构 层状构造 矿物成份 方解石 灰白色 粒 状 板状 粒度 0 25mm 0 5mm 含量 95 白云石 白色 粒状 粒度 0 25mm 0 5mm 含量 5 73 泥灰岩 泥灰岩 风化面灰白色 新鲜面浅灰色 泥状结构 块状构造 块层状构造 主要由粘土矿物和 碳酸岩矿物组成 粒度极细 肉眼分辨不清 滴盐酸后 多有暗色泥质残余物 碳酸盐岩 矿物含量 75 以上 74 泥质灰岩 泥质灰岩 风化面浅灰色 新鲜面黑灰色 泥状结构 泥晶结构 块层状构造 主要由方解石组成 粒度极 细 含量 80 白云石含量少 5 其余为泥质 含量 15 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 泥质物质 有时在岩石表面呈斑状形成 豹皮状灰岩 75 粉砂质灰岩 粉砂质灰岩 风化面浅灰色 新鲜面灰色 泥晶结构 薄层状构造 矿物成份主要为方解石 灰白 9 色 呈泥晶状 含量 80 含有少量白云石 5 粉砂屑 粉砂 主要为石英 长石组 成 粒度极细 含量 15 76 深灰色灰岩 深灰色灰岩 风化面土灰色 新鲜面深灰色 泥晶结构 块层状构造 主要为方解石 质纯 粒度极细 含量 95 其余含少量白云石 含量 5 77 碎屑灰岩 碎屑灰岩 风化面浅灰色 新鲜面灰色 碎屑结构 泥晶结构 块层状构造 碎屑主要为碳酸岩 矿物组成 碎屑呈细粒状 粒度 0 5mm 1mm 含量 50 以上 其它为泥晶方解石组成 78 生物碎屑灰岩 生物碎屑灰岩 风化面浅灰色 新鲜面灰色 生物碎屑结构 块层状构造 生物碎屑 主要三叶虫屑 贝壳屑组成 含量 25 其余为泥晶碳酸盐岩矿物 主要为方解石 其次为少量白云石 两者含量 75 79 角砾状灰岩 角砾状灰岩 风化面灰色 新鲜面灰色 泥晶结构 角砾状中厚层状构造 角砾 主要由碳酸盐岩 矿物组成 大小不等 一般 1cm 5cm 排列无顺序 其余为泥晶方解石 含少量白云石 总体方解石含量 95 白云石含量 5 80 硅质条带灰岩 硅质条带灰岩 风化面灰色 泥晶结构 条带状构造 中厚层状构造 主要由碳酸盐岩矿物组成 方 解石呈泥晶状 含量 75 白云石 泥晶含量 5 石英 无色 呈条带状 有时呈 结核状 串珠状 燧石结核等形状 含量 20 81 灰色亮晶灰岩 灰色亮晶灰岩 风化面浅灰色 新鲜面灰色 亮晶结构 中厚层状构造 碳酸盐岩矿物方解石呈亮晶填 隙物 含量 60 其余泥晶方解石组成 含量 40 82 沥青质灰岩 沥青质灰岩 风化面土灰色 新鲜面灰黑色 泥晶结构 中薄层状构造 主要为泥晶方解石 含量 80 含少量泥晶白云石 5 碳酸盐岩矿物粒度极细 含有沥青质成份 含量 15 有沥青味 83 白云质灰岩 白云质灰岩 风化面浅灰色 新鲜面灰白色 泥晶结构 中薄层状构造 主要由泥晶方解石组成 粒度极细 含量 75 泥晶白云石 粒度极细 含量 25 84 泥晶鲕状灰岩 泥晶鲕状灰岩 风化面浅灰色 新鲜面深灰色 鲕状结构 块层状构造 鲕粒 为亮晶方解石胶结而 成 呈椭圆形及透镜状 其长轴一般 0 2mm 0 5mm 最大者 2mm 长轴略具方向性排列 鲕体呈同心环状构造 其核心多为石英颗粒 鲕体以方解石胶结为主 为基底式胶结 其 它为碳酸盐岩矿物组成 主要为方解石组成 85 竹叶状灰岩 碎屑灰岩 竹叶状灰岩 碎屑灰岩 风化面浅灰色 新鲜面灰色 砾状碎屑结构 中薄层状构造 砾石形状似 竹叶 砾 石大小不等 一般长 2cm 12cm 成份单一 多为泥晶方解石组成 含量 60 胶结物 为微晶方解石 含极少量白云石 两者含量 40 86 叠层石灰岩 叠层石灰岩 风化面浅灰色 新鲜面灰色 泥晶结构 叠层构造 叠层石 在平面上是水平层状或 呈波状起伏 常向上拔起 剖面上呈大小不一的馒头形状或相互平行的掌状体 亦有球状 体 内部具平行的细纹层 主要为蓝绿藻群体组成 其余为泥晶方解石组成 粒度极细 87 蠕虫状灰岩 蠕虫状灰岩 10 风化面浅灰色 新鲜面灰色 泥晶结构 中厚层状构造 主要由泥晶方解石组成 含量 85 含少量白云石 10 灰岩表面见有蠕虫状方解石小细脉 方解石脉宽 1mm 5mm 长 2mm 10mm 88 白云岩 白云岩 风化面浅灰白色 新鲜面灰白色 泥晶结构 中薄层状构造 主要由碳酸盐岩泥晶白云 石组成 粒度极细 含量 95 含有少量泥晶方解石 含量 5 89 紫红色粉屑泥质白云岩 紫红色粉屑泥质白云岩 风化面紫红色 新鲜面紫红色 粉屑结构 中薄层状构造 碎屑 主要粉屑 粒度极 细 0 06mm 主要为白云石 含量 15 泥质 含有泥质 含量 25 其它为泥晶白 云石 含量 55 泥晶方解石 含量 5 90 砂屑白云岩 砂屑白云岩 风化面灰白色 新鲜面浅灰色 碎屑结构 中薄层构造 砂屑 主要为长石 石英 中粒状 粒度 0 25mm 0 5mm 含量 25 其余为泥晶白云石 含量 70 含有少量泥 晶方解石 含量 5 91 角砾状白云岩 角砾状白云岩 风化面灰白色 新鲜面灰红色 碎屑结构 泥晶结构 角砾状构造 碎屑 主要由角 砾状白云石组成 碎屑大小不等 一般 2mm 10mm 含量 25 胶结物为白云石 方解 石 白云石含量 70 方解石含量 5 92 硅质岩 硅质岩 风化面灰色 新鲜面灰白色 隐晶质结构 层状构造 结核状构造 矿物成份主要为 蛋白石 蛋白石呈蛋青色 隐晶质 含量 75 混入有海绿石 浅绿色 粒状 粒度 0 1mm 0 5mm 含量 5 碳酸盐岩矿物方解石 细粒状 粒度35 碱性长石 它形粒状 具格子双晶和交代斜长石现象 含量 15 40 黑云母 呈鳞片状 含量 5 副矿物为锆石 磷灰石 磁铁矿 绿帘石等 矿 物粒度一般在 2 4mm 间 其同位素年龄为 2538Ma Rb Sr 时代为新太古代 浅肉红色中细粒变二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中细粒变二长花岗岩 风化面灰白色 土黄色 新鲜面灰 灰白色 或浅肉红色 中细粒花岗变晶结构 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 矿物粒度为 2mm 4mm 主要由石英 斜长 石 钾长石 黑云母等矿物组成 石英 无色透明 他形粒状 含量 25 30 斜长石 乳白色 半自形板柱状 他形粒状 具绢云母化 含量 30 钾长石 肉红色 他形粒状 含量 35 黑云母和角闪石 略具定向性 二者含量 5 10 暗色矿物略有减少 岩石 片麻理减弱 126 变钾长花岗岩 变钾长花岗岩 风化面为浅肉红色 新鲜面呈浅肉红色 肉红色 中粗粒花岗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为石英 钾长石 少量斜长石 石英 它形粒状 含量大于 25 钾长石 半自 形 它形粒状 含量 60 70 斜长石 半自形 它形粒状 含量 5 15 矿物粒度一般为 3 7mm 副矿物为锆石 磷灰石等 127 糜棱岩 糜棱岩 主要见于发育在新元古代侵入岩中的韧性剪切带边部 岩石具糜棱岩化结构 弱 S C 结构及石英拉长结构 片麻状构造 其中糜棱基质 5 10 由石英 长石 黑云母组成 具定向排列 非基质矿物主要由斜长石 碱长石 石英组成 含量大于 90 一般均具波 光消光 其中斜长石大部分具有半自形 自形 可见聚片双晶和残余环带 其它矿物一般 呈不规则粒状 锯齿状边缘 个别呈透镜状 128 构造片岩 构造片岩 此类岩石仅产于强烈的压性及压扭性断裂带内 被强烈挤压的糜棱物质多以重结晶 形 成构造片理 新生的云母 石英呈鳞片变晶 围绕重结晶长英质矿物细小眼球体呈定向分 布 并有极细糜棱物质 为定向分布的粒状变晶集合体 呈现假流动构造 129 压碎岩 压碎岩 具有一定规模的脆性断裂带内 岩石挤压破碎强烈 细粒颗粒一般大于 20 碎裂岩石 结构尚可识别 原岩肉眼可以恢复 130 构造角砾岩 构造角砾岩 分布测区内几个大型线性构造带内 是构造断裂带中岩石受压力破碎成带棱角状碎块 在应力作用有一定位移 并被在受力过程中碾的更细的物质胶结而成 主要有花岗质角砾 岩 闪长质角砾岩 变质粉砂质角砾岩 其出露宽度有限 延展性一般 131131 辉长岩 辉长岩 风化面灰黑色 黑褐色 新鲜灰黑色 黑色 辉绿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 斜长石 板柱状 粒度 0 5mm 1 5mm 左右 含量 55 左右 辉石 柱状 粒度 0 3mm 1mm 左右 含量 45 左右 辉石部分己蚀变为绿泥石 132132 凝灰质砾岩 凝灰质砾岩 风化面灰白色 新鲜面灰白色 浅灰绿色 凝灰质砾状结构 层状构造 碎屑成份 主要为安山岩砾石 岩屑 晶屑及火山灰尘组成 砾石成份以安山岩为主 磨圆度差 呈 次棱角 次圆状 分选性较差 砾石大小为 2mm 10mm 含量 40 岩屑主要为安山岩 闪长 岩为主 粒径一般为 0 5mm 2mm 左右 含量约 10 左右 晶屑主要为长石 石英类 粒度 一般为 0 5mm 1mm 左右 含量约占 10 左右 其它主要由火山灰尘组成 粒度小于 0 5mm 含量 40 安安山山岩岩 andesite 一种中性的钙碱性 喷出岩 其成分相当于闪长岩 呈深灰 浅玫瑰 暗褐等色 斑状结构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及暗色矿物 暗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 角闪石 通常为 褐色 具暗化边 和辉石 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都有 前者包括透辉石 普通辉石和异 16 变辉石 后者主要见于斑晶中 依斑晶中的暗色矿物种类 可分为辉石安山岩 角闪 石安山岩和黑云母安山岩等 安山岩是造山带内分布最广的一种火山岩 因大量发育于 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而得名 多呈岩被 岩流 岩钟侵出相产出 受热液作用 常产生 青磐岩化 与其有关的矿产有铜 铅 锌 金 银 等 安山岩一词来源于南美洲西部 的安第斯山名 Andes 分布于环 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及 岛弧地区 产状以陆相中心式 喷发为主 常与相应成分的 火山碎屑岩 相间构成层火山 有的呈岩钟 岩针侵出相产 出 安山岩火山的高度最大 一般高500 1500 米 个别可达 3000 米以上 中性的钙碱性 喷喷出出岩岩 1 与闪长岩成分相当 andesite 一词来源于南美洲西部的安 第斯山名 Andes 分布于环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及岛弧地区 产状以陆相中心式喷发 为主 常与相应成分的火山碎屑岩相间构成层火山 有的呈岩钟 岩针侵出相产出 安 山岩火山的高度最大 一般高 500 1500 米 个别可达 3000 米以上 安山岩的色率一般为 20 35 手标本上呈灰 黑 红 紫 褐等色 蚀变后呈绿色 斑状结构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及暗色矿物 其中斜长石以中长石 拉长石为主 常具环带及熔蚀 结构 常见暗色矿物有辉石 普通辉石 紫苏辉石 角闪石和黑云母 基质主要为交织结 构及安山结构 玻基交织结构 由斜长石 更长石 中长石为主 微晶 辉石 绿泥石 安山质 玻璃等组成 碱性长石 石英少见 仅个别填充于微晶间隙中 副矿物以磷灰石及铁的氧 化物为主 气孔 块状构造 有的气孔被方解石 石英 绿泥石等充填 形成杏仁构造 安山岩安山岩中的斑晶 安山岩中 SiO2 含量变化较大 52 63 平均含量为 58 17 98 5 的安 山岩的 SiO2 过饱和 出现标准矿物石英 多小于 15 安山岩按 SiO2 含量可分为两 种 含 52 57 的为玄武安山岩 含 57 63 的为安山岩 安山岩的里特曼指数 即 17 K2O Na2O 2 SiO2 43 比值 一般小于 3 3 属钙碱性 安山岩平均化学成分为 SiO2 52 4 Al2O3 17 17 CaO 7 92 Na2O 3 67 K2O 1 11 以 SiO2 较低 CaO 较高 全碱小于 5 5 Na2O K2O 为特征 安山岩与玄武岩常不易区别 一般认 为 SiO2 52 色率 40 的为安山岩 反之为玄武岩 粗粗面面安安山山岩岩 粗面安山岩 成分与二长岩相当的 介于粗面岩和安山岩之间的喷出岩 粗面安山岩呈白 灰 浅黄 或红色 常为斑状及粗面结构 气孔块状构造 斑晶主要由斜长石 中长石 更长石 和暗色矿物组成 在一般情况下 斜长石斑晶有钾长石镶边 形成正边结构 或者碱性 长石充填斜长石微晶的间隙 基质具有交织结构和玻基交织结构 基质矿物主要为斜长 石及碱性长石 常含数量不等的玻璃质 是在构造运动从活动趋于稳定时期火山喷发的产物 常见于晚造山期或构造上相对 稳定的地区 其岩浆主要来源于受深断裂影响的上地幔 粗安岩或与玄武岩 安山岩 流纹岩等共生 或与碱性玄武岩 粗面岩 响岩等共生 产状以中心式喷发的为主 大 多为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互层产出 中国江苏 安徽的中生代火山岩中 常见粗安岩 并 与铁 铜 黄铁矿矿床等有成因联系 斑斑状状安安山山岩岩 18 斑状安山岩 矿物组成主要有 辉石 石英 角闪石 黑云母 主要化学成分为 SiO265 71 Al2O315 5 18 6 其次 Fe2O3 CaO 均在 3 5 以下 另有 Na2O K2O 为 1 3 及少量的 TiO2 P2O5 Mn2O3 在 1 以下 以其构造组织 黑白相间外观彷如饭粒而得名 比重2 60 2 66 硬度 5 6 其外观亮丽 一般以黑 色 红色 灰色基石 表面散布着如米粒之白色斜长石粒点 经长时间自然风化 岩质 易变成松质多孔性物质形成具有强力吸附性 及在水中易溶释出微量之矿物质元素等特 性 为中生代末期 新生代初期由火山喷出之岩浆经冷却凝固或结晶形成之中性火山喷 出岩 此外多为风化后的斑状安山岩 主要赋存于由块状安山岩组成的都峦山层中 地 质年代距今约五百万年以上 属第三纪中新世早期安山岩质集块岩及由火山爆发的安山 岩经过河流搬运再沉积而成之 风化斑状安山岩 主要产于东部海岸山脉 瑞穗 奇美 至瑞源 19 硅化硅化 silicification 岩石在热液作用下 产生含有 石英 玉髓 蛋白石 似碧玉等蚀变矿物的作用 从高温到低温热液条件下 各种岩石都可发生硅化作用 花岗岩类岩石 经高温热液的硅化作用 可形成富石英云英岩 高 中温热液生 成的硅化岩石 主要由石英组成 这种蚀变 可称为石石英英化化 quartzification 低温 热液所生成的硅化岩石 常由细粒石英或 隐晶质的玉髓以及 非晶质的蛋白石 似碧玉 等组成 因此 分别称为 玉玉髓髓化化 蛋蛋白白石石化化和似似碧碧玉玉化化 在火山岩地区 硅化岩石 含高铝矿物 如 刚玉 红柱石等 称为次生石英岩 沿 着断裂带 常发育规模巨大的硅化带 有关的 矿产 主要有铜 钼 钨 铅 锌 铀 金 锑 汞 萤石 黄铁矿 赤铁矿 压电水晶和重晶石等 1 最常见的围岩蚀变有如下几类 硅硅化化 使围岩中石英或隐晶质二氧化硅含量增加的一种蚀变作用 二氧化硅一般是由热液 带入 也可由长石或其他矿物经蚀变后形成 硅化几乎在任何岩石中都可发育 从高温 到低温条件下均可产生 由于硅化可以在广泛的环境中由热液作用形成 因此硅化常与 其他蚀变 如绢云母化 绿泥石化 泥化 长石化等共生 与硅化有关的矿床很多 其 中主要是铜 铅 锌 钼 钨 金 锑 汞 明矾石 重晶石矿床等 矽矽卡卡岩岩化化 主要是由 钙铝石榴子石 铁铝石榴子石 透辉石 钙铁辉石 及其他一些钙 铁 镁的铝硅酸盐矿物所组成的岩石 它主要产生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 接触带或其附近 在中等深度条件下 经气水热液的高温交代作用形成的 在夕卡岩中 常有一些含挥发份的矿物 如 斧石 等 以及如 及钙 铁 镁的碳酸盐等热液矿 物 金属矿物则以 及铜 铅 锌的硫化物等为主 与夕卡岩有关的矿产主要有 钨 锡 钼 铁 铜 铅 锌等 20 钾钾长长石石化化 为钾质交代的产物 包括微斜长石化 正长石化 透长石化和冰长石化 由于它们 不易区别 且成分几乎完全相同故统称钾长石化 在与花岗岩有关的钨 锡 铍 铌 钽以及斑岩铜 钼矿床等的下部 经常发生有大规模的钾长石化带 低温热液的钾长石 化 以冰长石化为主 多发生在中性 弱酸性火山岩中 也可在基性或酸性岩中发生 有时与青盘岩化有关 与其有关的矿产主要为火山岩系中的一些金属矿床 钠钠长长石石化化 一种钠质交代作用 在与矿化有关的花岗岩中 钠长石化常发生在钾长石化之后 在钠长石化之后往往发育云英岩化 在这类交代蚀变花岗岩中 常发生铌 钽 铍 稀 土等矿化 在一些铁 铜夕卡岩矿床中 在内接触带中 往往发育钠长石化 在青盘岩 化岩石中 也常有钠长石化的产生 云云英英岩岩化化 酸性侵入岩受高温汽水热液交代蚀变而成 在作用过程中 常有氟 硼 水等挥发 组分和金属元素参加 云英岩化除产生主要特征矿物 石英和白云母 还可有锂云母 黄玉 电气石 萤石 绿柱石以及黑钨矿 锡石 辉钼矿等 云英岩化和钾长石化 钠 长石化在成因上密切相关 因此在蚀变岩体中 常可见到它们的共生 根据云英岩的主 要矿物含量 可划分为 富云母云英岩 富石英云英岩 黄玉云英岩 萤石云英岩与电 气石云英岩等类别或岩带 云英岩化常与钨 锡 钼 铋 铌 钽 铍 锂等矿化有关 绢绢云云母母化化 一种广泛的中 低温热液蚀变 在中性和酸性火成岩及板岩等富铝岩石中最常见 单矿物的绢云母岩 一般少见 绢云母化常伴随有石英和黄铁矿的产生 因而可称为绢 英岩化 若黄铁矿含量超过 5 时 则称为黄铁绢英岩化 绢英岩化与云英岩化过程在 本质上相同 只是后者形成温度较低 它们之间可存在着过渡关系 即云英 绢英岩化 在金 铜 铅 锌 钼和铋等以及萤石 红柱石 刚玉等矿床中都能见绢云母化现象 特别是斑岩型铜 钼矿床 黄铁矿型铜矿床和多金属矿床 绿绿泥泥石石化化 一种重要的中 低温蚀变作用 与绿泥石化有关的原岩主要是中性 基性的火成 岩 部分酸性火成岩和泥质岩石也可产生绿泥石化 在围岩蚀变过程中 绿泥石主要由 富含铁 镁的硅酸盐矿物经热液交代蚀变而成 也可由热液带来铁 镁组分与一般的铝 硅酸盐矿物交代反应而形成 与成矿作用有关的绿泥石化 多与其他热液蚀变作用 如 电气石化 绢云母化 硅化 碳酸盐化等 共生 很少单独出现 与其有关的矿产主要 是铜 铅 锌 金 银 锡和黄铁矿等 21 青青盘盘岩岩化化 主要是安山岩 玄武岩 英安岩及部分流纹岩 受中 低温热液作用产生的 一 般是在近地表条件下形成 青盘岩化产生的特征矿物为 绿帘石 绿泥石 钠长石和 碳酸盐 方解石 白云石和铁白云石 可有少量的绢云母 黄铁矿和磁铁矿 与青盘 岩化有关的矿床有 斑岩型铜 钼矿床 热液黄铁矿矿床 多金属矿床 金和金银矿床 等 流纹岩 Rhyolite 一种相当于 花岗岩 granite 的火山喷出岩 大多数流纹岩都具 斑状结构 表明结晶作用在喷发作用以前就已开始 有时当岩浆还埋藏得很深时 结晶 作用就可能已经开始了 在这种情况下 所形成的岩石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模型助力工科类专业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 xx园区污水处理及管网配套工程施工方案
- 会记基础试题及答案
- 税法基础试题及答案四
- 高强度铝合金制品生产制造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焦化厂循环水系统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 矿山合作协议及承包权转让与执行监督协议
- 食用菌种植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社会保险停缴期间劳动者权益保障及再就业合同
- 社区绿化带租赁与景观维护管理合同
- GJB9001C质量保证大纲
- SYT 6680-2021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钻机和修井机出厂验收规范-PDF解密
- 《遗传学》课程标准
- 蛋白质分离纯化及鉴定
- 2024年化粪池清理合同协议书范本
- 债权债务法律知识讲座
- 南京财经大学《812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 基于教育培训行业的客户关系营销研究
- 肉制品工艺学-香肠类制品-课件
- 超全QC管理流程图
- 2广告实务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