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2018 版 BHGCJC C 2018 作业指导书 试验检测 2018 年 01 月 01 日 发布 2018 年 06 月 01 日实施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发布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2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水泥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1 页 共 6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3 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试验 1 目的 确保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使用质量 检验水泥的凝结时间 体积安 定性 强度等基本指标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试验作业指导 3 引用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 200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 法 GB T 17671 1999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80um 筛筛析法 GB 1345 2005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 安定性检验方法 GB T 1346 2011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 2005 4 作业程序 4 1 作业准备 4 1 1 承接试验委托书 了解工程性质 试验要求 4 1 2 核对试验样号 数量 项目及试验要求 4 1 3 收样进行编号并保管好 填好委托书回执 水泥试样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 的容器里 这个容器应不与水泥起反应 4 1 4 填写 水泥见证取样送样委托单 见附表 1 4 2 试验方法 以下各试验室温度控制在 20 2 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50 4 2 1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标准法 4 2 1 1 试验前必须做到 a 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 b 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的指针对准零点 c 搅拌机运行正常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4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水泥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2 页 共 6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 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4 2 1 2 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 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 将拌和水倒入搅拌 锅内 然后在 5s 10s 内小心将称好的 500g 水泥加入水中 防止水和水泥溅出 拌 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 升至搅拌位置 启动搅拌机 低速搅拌 120s 停 15s 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 接着高速搅拌 120s 停机 4 2 1 3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 拌和结束后 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上 用小 刀插捣 轻轻振动数次 刮去多余的净浆 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锥卡仪上 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 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 1s 2s 后 突然放松 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 30s 时 记录试杆距离底板之间的距离 升起试杆后 立即擦净 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 1 5 分钟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 6 1 m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 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P 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4 2 1 3 1 100 500 W P 式中 P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500 水泥试样用量 g W 试锥下沉深度距底板 6 1 mm 的拌和用水量 g 4 2 2 凝结时间测定 4 2 2 1 把凝结时间测定仪的圆模放在玻璃板上 在圆模的内侧涂一薄层机油 先 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 使试针接触玻璃板时凝结时间测定仪指针对准标尺零 点 4 2 2 2 把按照稠度试验后达到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 立即一次性装入圆模振动 数次后刮平 然后放入 温度保持 20 1 相对湿度不低于 90 湿气养护箱 内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5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水泥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3 页 共 6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 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4 2 2 3 试件养护至加水后 30 分钟时 取出进行第一次测定 使试针与水泥净浆 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 1 2s 后 突然放松螺丝 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 观 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 30 分钟时指针读数 4 2 2 4 初凝时间测定 临近初凝时 每隔 5 分钟测定一次 每次测定完毕 需 将试针擦净并将圆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 4 1 mm 时 为水泥达 到初凝状态 记录从加水拌合开始到此的时间 为水泥的初凝时间 用分钟表示 4 2 2 5 终凝时间的测定 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 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 个环形附件 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 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 取下 翻转 180 直径大端向上 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 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 继续养护 临近终凝时间每隔 15 分钟测定一次 当试针沉入试体 0 5mm 时 即环 形附近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 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 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分钟表示 4 2 2 6 试验结果整理 水泥凝结时间与体积安定性试验记录表 见附表 2 4 2 3 体积安定性测定 试饼法 4 2 3 1 将达到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 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 放在预先准备好 的涂油玻璃上轻轻振动 用擦净的小刀制成试件直径 70 80mm 中心厚约 10mm 边缘渐薄 表面光滑的试饼 把成型试饼放入湿气养护箱养护 24 2 小时 4 2 3 2 向沸煮箱内注水至适当水位 要求水位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能淹过试件 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 同时又能保证在 30 5 分钟内使水升至沸腾 4 2 3 3 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检查试饼是否完整 如已开裂翘曲要检查原因 确 证无外因时 该试饼已属不合格不必沸煮 将无缺陷的试饼放在沸煮箱的水中篦 板上 加热至水沸腾后 并恒沸 3 小时 5 分钟 4 2 3 4 沸煮结束后 放掉箱中热水 打开箱盖 箱体冷却至室温后 取出试件 进行判别 目测未发现裂缝 翘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 反之为不合格 当两个试 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按安定性不合格处理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6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水泥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4 页 共 6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4 2 3 5 试验结果整理同 4 2 2 6 4 2 4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 法 4 2 4 1 配合比 胶砂的质量配合比 水泥 450 2 g 中国 ISO 标准砂 1350 5 g 饮用水 225 1 ml 每锅用量 4 2 4 2 水泥 砂 水和试验用具的温度和试验室相同 20 2 相对湿度应不 低于 50 每锅胶砂用胶砂搅拌机搅拌按下列的程序进行操作 a 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 通过 0 9mm 方孔筛并记录筛余量 并对水泥 砂 水 进行称 计 量 按配合比要求 b 把水加入锅内 再加入水泥 把锅放在固定架上 上升至固定位置 然后立 即开动搅拌机 低速搅拌 30s 后 在第二个 30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 砂加 完后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 30s c 停拌 90s 在第一个 15s 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 刮入锅中 间 在高速下继续搅拌 60s 秒 各个搅拌阶段 时间误差应在 1s 以内 4 2 4 3 试件的制备 a 尺寸应是 40mm 40mm 160mm 的胶砂棱柱体 b 用振动台成型 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 将试模和下料漏斗卡紧在振动台的中 心 将搅拌好的全部胶砂均匀地装入下料漏斗中 开动振动台 胶砂通过漏斗流入试 模 振动 120 5 s 停车 振动完毕取下试模 用刮平尺以近似 90 的角度架在试模 模顶的一端 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 一次将超过试 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 接着在试模上作 标记或用字条表明试件编号 4 2 4 4 试件的养护 a 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 将作好标记的试模立即放入恒温 恒湿养护箱内 温度为 20 1 相对湿度 不低于 90 养护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7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水泥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5 页 共 6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他试模上 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取出脱模 二个龄期 以上的试体 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龄期内 b 脱模 脱模应非常小心 对于 24 小时龄期的 应在破型试验前 20 分钟内脱模 对于 24 小时以上龄期内的 应在成型后 20 24 小时之间脱模 24 小时龄期试验的已脱模试 体 应用湿布覆盖至做试验时为止 c 养护 水泥试件脱模后放在水泥恒湿 恒温养护箱内进行养护 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 试验 破型 前 15 分钟从箱中取出 并用湿布覆盖至试验为止 d 强度试验试体的龄期 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 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 行 24 小时 15 分钟 48 小时 30 分钟 72 小时 45 分钟 7d 2 小时 大于 28d 8 小时 4 2 4 5 测定试件抗折强度 将试体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 上 试体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 通过加载 圆柱 见图 4 2 4 5 以 50 10 N 秒的 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 侧面上 直至折断 抗折强度按式 4 2 4 5 1 进行计算 MPa fR 4 2 4 5 1 3 5 1 b LF R f f 式中 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 N fF L 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 mm 100mm b 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 mm 4mm 图 4 2 4 5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8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水泥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6 页 共 6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9 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 均值 10 时 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拆强度试验结果 计算精确到 0 1MPa 4 2 4 6 测定试件抗压强度 a 抗压强度用专用夹具和试验机在半截棱柱体 折断后的试件 的侧面上进 行 半截棱柱体中心与压力机压板受压中心差应在 0 5mm 内 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 部分约有 10mm 在整个加荷过程中以 2400 200 N 秒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到破坏 b 抗压强度 Rc MPa 按式 4 2 4 6 进行计算 4 2 4 6 1 A Fc Rc 式中 Fc 破坏时的最大荷载 N A 受压部分面积 mm2 40mm 40mm 1600mm2 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 如 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 10 就应剔除这个结果 而以剩下五个的 平均数为结果 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 10 的 则此组结果作废 计算精确到 0 1MPa 4 2 4 7 记录表格见附表 3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记录表 5 试验结果评定 5 1 首先将各项试验原始记录进行核对审查 5 2 填写 水泥检验报告 见附表 4 5 3 试验报告需经核对人员核对 授权签字人审核签字后 并盖有关印章才能发放 6 试验室温度控制要点 6 1 试验室温度和相对湿度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6 2 恒温恒湿养护箱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每天记录二次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10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钢筋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1 页 共 5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1 目的 为测定钢材质量 基本力学性能 是否合格 通过抗拉强度冷弯试验求得钢筋 的屈服点 抗拉强度 伸长度 冷弯等指标作为钢筋质量是否合格的一个试验项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检验的建筑钢材试验作业指导 3 引用标准 钢筋混凝土用钢热扎光圆钢筋 GB 1499 1 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热扎带肋钢筋 GB 1499 2 2007 低碳钢热扎圆盘条 GB T 701 2008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 1 部分 室温试验方法 实施指南 GB T 228 1 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 T 232 2010 4 作业程序 4 1 作业准备 4 1 1 承接试验委托书 了解工程性质 试验要求 4 1 2 核对试验样号 样数 项目及试验要求 4 1 3 收料进行编号 填好委托书回执 并保管好试样 4 1 4 填写 钢筋试件见证取样送样委托单 见附表 1 4 2 试验步骤 4 2 1 测量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未经机加工的全截面 用卡尺在标距两端及中间处 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 选三处测处面积最小值为原始横截 面积 S 4 2 2 试样原始标距的标记和测量 光圆钢筋标距长度 Lo 等于 5d 钢筋直径 带 肋钢筋标距长度 Lo 为 5d 如果 5d 小于 25mm 可采用 10d 为标距 用钢锯条刻痕 两个或一系列等分细划线标出原始标距 标记不应影响试样断裂 原始标距应精确 到标称标距的 5 测量钢尺应由计量部门定期检定合格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11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钢筋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2 页 共 5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4 2 3 开动试验机 检查测力计指针 绘图仪是否对准零点 4 2 4 开动试验机调整上下夹头高度 保证试样头部被夹的长度不得小于钳口长度的 2 3 夹持面与试样接触应尽可能对称均匀 试样轴线应绝对垂直 4 2 5 根据材质和有关规定选择试验速度 表 4 2 5 1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应力速率 N mm2 S 1 N mm2 最 小最 大 110 330 4 2 6 屈服点的测定 图示法 试验时用记录装置绘制力一伸长曲线 在曲线上确定屈服平台恒定力 Fs 或屈服阶段中最小力 FSL 指针法 试验时 当测力度盘的指针首次停止转动的恒定力 Fs 或指针首次回转 前的 不计初始瞬时效应 最小力 FSL 在无特定要求情况下 一般只测屈服点或下屈服点 屈服点 下屈服点分别按 下列公式计算 屈服点 4 2 6 1 So Fs S 式中 S 试样屈服点 Fs 试样屈服平台恒定力 So 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下屈服点 4 2 6 2 So FSL LS 式中 SL 试样下屈服点 FsL 曲线图上屈服平台最小力 So 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12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钢筋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3 页 共 5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13 4 2 7 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屈服点的测定 滞后环法 图解法 用自动记录方法绘制力一伸 长曲线图 在曲线图上 自坐标原点 0 起截取相应于非 比例伸长的 OC 段 OC n Le 其中力轴每毫米 所代表的应力 一般应不大于 10N mm2 曲线的高度应使 Fs 处力轴量程的二分之一以上 伸长放大倍数的选择应 使图 1 中的 OC 段的长度不小于 5mm 具体操作是 对试样连续施力至预期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相应的力后 将其卸至 约为前施加力的 10 接着再施力至少直至包络线范围 正常情况将绘出一个滞后环 取坐标图 过 C 点作直线 CA 平行于弹性直线段 CA 线与曲线的交点 A 所对应的力 FP 为测规定非比例伸长力 见图 1 非比例伸长应力 P按下式计算 屈服点 4 2 7 1 O P P S F 式中 P 试样非比例伸长屈服点 FP 试样非比例伸长力 SO 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4 2 8 抗拉强度的测定 试样拉至断裂 从测力度盘上读出最大力 Fb 抗拉强度 b按下式计算 4 2 8 1 0S Fb b 式中 b 试样抗拉强度 Fb 试样断裂时最大力 SO 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4 2 9 断后伸长率的测定 断后标距 L1 的测量 将其断裂部分在断裂处紧密对接在一起 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直 线上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钢筋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4 页 共 5 页 图 2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14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量出离断裂处最邻近的标距两端点间的距离为 L1 如果拉断处到最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 小于或者等于 3Lo 原始标距 则按下述方式测定 L1 在长段上从拉断处 0 取基本等于 短段格数得 B 点 接着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 偶数 图 4 2 9 a 的一半得 C 点 或者 取所余格数 奇数图 4 2 9 b 分别减 1 与加 1 得 C 的一半和 C1 点 移位后的 L1 分别 为 AB 2BC 和 AB BC BC1 测量断后标距的量具最小刻度值应不大于 0 1mm 如果开始 的直测法求得断后伸长度达到有关标准或协议规定的最小值 可不采用位移法 断后伸长率的计算 4 2 9 1 100 1 O O L LL 式中 试样伸长率用 5或 10表示 5指用 5 倍试样直径的长度为原始标距 10 指用 10 倍试样直径的长度为原始标距 L1 试样拉断后两端标距间的距离 L0 原始标距 4 2 11 试验结果与数据整理 试验如遇以下之一者 试验结果无效 a 试样断在机械刻划的标记上或标距外 造成性能不合格 b 操作不当 c 试验记录有误或者设备发生故障影响试验结果 遇有试验结果作废时 应补做 同样数量的试验 4 2 12 钢筋的冷弯试验 a 检查钢筋直径 如果试件弯曲 应用均匀压力使期压平 b 按规定选择弯心直径 d 光圆 级热钢筋冷弯为 180 d a d 弯心直径 a 钢筋直径 HRB335 月牙肋 级钢筋冷弯为 180 d 3a 钢筋直径 6 25 HRB335 月牙肋 级钢筋冷弯为 180 d 4a 钢筋直径 28 50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15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钢筋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5 页 共 5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HRB400 月牙肋 热扎钢筋冷弯为 180 当 a 6 25mm 时 d 4a 当 a 28 50mm 时 d 5a c 确定支座的净距 L d 3a 0 5a d 开试验机 上升支座使弯心与试样接触 而后均匀加压直至规定角度 e 压至规定条件后 检查试件弯曲处外部有无裂纹 起层 分化或断裂等情况 无肉眼可见裂纹应评定为合格 5 试验结果评定 5 1 首先将试验原始记录进行核对 审查 5 2 填写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力学性能检验报告 见附表 2 6 控制要点 6 1 收样时 必须由送样单位填写委托书及有关试验说明 见室内检验委托单 6 2 接到试样后认真验收 登记 编号 并填好委托书回执 6 3 在试验前 应妥善保管试件 6 4 试验报告需经校对人员校对 授权签字人审核签字后才能发放 检查审核所测数 据是否在规范规定范围以内 有无误差等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16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钢筋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1 页 共 3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钢材焊接接头试验 1 目的 通过钢筋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 冷弯等试验 确定钢筋焊接是否合格 来保证钢材焊 接的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检验的钢材焊接接头试验作业指导 3 引用标准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 T 27 2014 4 作业程序 4 1 作业准备 4 1 1 承接试验委托书 了解工程性质 试验要求 4 1 2 收样 校对试样编号 填好委托书回执并保管好试样 4 1 3 填写 钢筋连接接头试件见证取样送样委托单 4 2 试验步骤 试验应在 10 35 室温范围内进行 4 2 1 钢筋闪光对焊试验 1 应用游标卡尺复核钢筋的直径 2 拉伸试验用静拉伸力对试样轴向拉伸时应连续而平稳 加载速率宜为 10 30MPa s 将试样拉至断裂 或出现缩颈 可从测力盘上读取最大力或从拉伸 曲线图上确定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 Fb N 试验中 当试验设备发生故障或操作不 当而影响试验数据时 试验结果应视为无效 3 当试样断口上发现气孔 夹渣 未焊透 烧伤等焊接缺陷时 应在记录中注明 4 抗拉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4 2 1 4 o b b S F 式中 b 抗拉强度 MPa 试验结果数值应修约到 5MPa Fb 最大力 N So 试样公称截面面积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17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钢筋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2 页 共 3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6 弯曲试验 a 将试件受压面的金属毛剌和镦粗弯形部分去除至与母材外表齐平 b 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 支辊内侧距离按下表选择 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参数表 见附表 2 c 试验时 焊缝中心与压头中心一致 慢慢地对试样施加弯曲力 直至达到规 定的弯曲角度或出现裂纹 破断为止 压头弯心直径和弯曲角度按表 4 2 1 1 确定 压头弯心直径和弯曲角度 表 4 2 1 1 弯心直径 D 序号钢筋级别 钢筋直径 d 25 mm 钢筋直径 d 25 mm 弯曲角 1 2d3d90 2 4d5d90 3 5d6d90 4 7d8d90 4 2 2 钢筋帮条焊和搭接焊的试验方法同 4 2 1 5 试验结果评定 5 1 首先将试验原始记录核对 审查 5 2 检验报告 需经核对人员核对 授权签字人审核签字后 并盖上有关印章才能 发放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钢筋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18 第 3 页 共 3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参数表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参数表 附表 2 钢筋公称直 径 弯心直径支辊内侧距试样长度 mm 钢筋级别 mm D 2 5d mm mm 2454200 4878230 6090240 12 84114260 2863210 5691240 70105250 14 98133280 3272220 64104250 80120270 16 112152300 3681230 72117270 90135280 18 126171320 4090240 80130280 100150300 20 140190340 4499250 88143290 110165310 22 154209360 50113260 100163310 125188340 25 175237390 80154300 140210360 168238390 28 224294440 96176330 16024039832 192259410 108198350216306460 120220370 20030045040 240340490 注 试样长度根据 D 2 5d 150mm 修约而得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19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1 页 共 4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20 普通混凝土用砂试验 1 目的 为合理使用砂料 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必须通过对原材料的鉴定 以适应不同 工程的技术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检验的砂样试验作业指导 3 引用标准 建筑用砂 GB T 14684 2011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 2005 4 作业程序 4 1 作业准备 4 1 1 承接试验委托书 了解工程性质 试验要求 4 1 2 核对试验样号 数量 项目及要求 4 1 3 收样进行编号 填好委托书回执 并保管好试样 4 1 4 填写 骨料见证取样送样委托单 4 2 试验方法 4 2 1 砂的筛分试验 4 2 1 1 试样制备 a 用于筛分析的试样 颗粒粒径不应大于 9 5mm 缩分前应将来样通过 9 5mm 筛 并计算筛余百分率 b 将试样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均匀 用四分法把试样缩分成两份 每份试样不 少于 550g 把试样放入 105 5 的烘箱中 烘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4 2 1 2 准确称取冷却后烘干试样 500g 放入按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 再按筛孔 方孔筛 孔径 4 75mm 2 36mm 1 18mm 600 m 300 m 150 m 的大小顺序 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 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重的 0 1 时为止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21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2 页 共 4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按这样顺序进行 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用钢丝刷或软毛刷仔细将筛网上的试 样刷净 称量存留在各呈筛上的试样重量 精确至 1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 mi 与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 500g 相比 其相差不得超过 1 即相差不得超过 5g 4 2 1 3 试验结果和数据整理 a 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 i 精确到 0 1 a 4 2 1 3 1 100i M m a i 式中 mi 各筛上的筛余量 g M 试样的总量 g b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 Ai 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 号筛上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 精确到 0 1 4 2 1 3 2 ii aaaA 21 c 计算通过百分率 Pi 4 2 1 3 3 1 100APi d 按下式计算砂的细度模数 精确到 0 1 MY 4 2 1 3 4 1 165432 100 5 A AAAAAA MY 式中 A1 A2 A3 A4 A5 A6 分别为 4 75 2 36 1 18 0 60 0 300 0 150mm 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4 2 1 4 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进行平行试验 并以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 为测定值 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 0 2 应重新进行试验 粗砂 MY 3 7 3 1 中砂 MY 3 0 2 3 细砂 MY 2 2 1 6 4 2 1 5 试验中注意问题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22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3 页 共 4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23 a 如试样含泥量超过 5 时 则应先用水洗 然后烘干到恒重 再进行筛分 b 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下式计算出的量 4 2 1 5 1 200 d AG 式中 G 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 g d 筛孔尺寸 mm A 筛的面积 mm2 否则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 再次进行筛分 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筛余量 4 2 2 砂的含泥量试验 4 2 2 1 试样制备 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 1100g 置于温度为 105 5 的烘箱中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后 立即称取各为 500g M0 的试样 备用 4 2 2 2 试验步骤 a 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容器中 并注入饮用水 使水面高出砂面约 150mm 充分拌混均匀后 浸泡 2h 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 使尘屑 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 并使之悬浮或溶于水中 b 用水润湿 1 18mm 和 75 m 两个筛子 然后将 1 18mm 筛放置于 75 m 筛上面成 套筛 缓缓地将装有砂样的容器浑浊液倒入筛上 滤去小于 75 m 的颗粒 在整个试 验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 c 再次加水于筒中 重复上述过程 直至筒内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d 将净 75 m 筛放在水中 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上表面 来回摇动 以充分 洗除小于 75 m 的颗粒 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筒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 浅盘 置于温度为 105 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冷却至室温后 称试样 的重量 m1 e 砂的含泥量 c 应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 0 1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24 第 4 页 共 4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4 2 2 2 1 100 0 10 m mm C 式中 m0 试验前的烘干试样重量 g m1 试验后烘干试样重量 g 以两个试样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4 2 3 砂的泥块含量试验 4 2 3 1 试样备制 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 5000g 置于温度为 105 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冷却至室温后 用 1 18mm 筛筛分 取筛上的砂 400g 分为两份备用 4 2 3 2 试验步骤 a 称取试样 200g m1 置于容器中 并注入饮用水 使水面高出砂面约 150mm 充分拌混均匀后 浸泡 24h b 24h 浸泡后 用手在容器水中碾碎泥块 再把试样放在 600 m 筛上 用水 淘洗 直至水清澈为止 c 保留下来的试样应小心地从筛里取出 装入浅盘里 置于温度为 105 5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冷却后称重 m2 4 2 3 3 砂中泥块含量 c 应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 0 1 l 4 2 3 3 1 100 1 21 m mm lC 式中 m1 试验前的干燥试样重量 g m2 试验后的干燥试样重量 g 取两次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5 试验结果评定 5 1 首先将各项试验原始记录进行核对 审查 5 2 填写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验报告 5 3 试验报告需经核对人员核对 授权签字人审核签字后才能发放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25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1 页 共 6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普通混凝土用石料试验 1 目的 石材 石料是各种建筑中用量最大材料之一 为合理使用碎石或卵石 保证原材 料质量 必须通过对原材料进行检验 以保证材料适应不同工程建筑的技术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承接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交通 水利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各项工 程的石料试验作业指导 3 引用标准 建筑用卵石 碎石 GB T 14685 2011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 2005 4 作业程序 4 1 作业准备 4 1 1 承接试验委托 了解工程性质 试验要求 4 1 2 核对试验样号 数量 项目及试验要求 4 1 3 收样并保管好进行编号 填好委托书回执 4 1 4 填写 骨料见证取样送样委托单 见附表 1 4 2 试验方法 4 2 14 2 1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试验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试验 4 2 1 1 试样制备 试验前将采样用四分法缩分至表 4 2 1 1 1 规定的量 注意防 止细粉丢失 并置于温度为 105 5 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 冷却至室温后 分 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含泥量试验所需试样最小重量 表 4 2 1 1 1 最大粒径 mm 9 5016 019 026 531 537 563 075 0 试样量不少于 kg 226610102020 4 2 1 2 试验步骤 a 称取试样一份 m0 装入容器中摊平 并注入饮用水 使水面高出石子表面 150mm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26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2 页 共 6 页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27 充分搅拌均匀后 浸泡 2h 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 使尘屑 淤泥和粘土与较粗 颗粒分离 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 1 18mm 及 75 m 的套筛 1 18mm 筛放置在上面 上 滤去小于 75 m 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 b 再次加水于容量中 重复上述过程 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c 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 并将 75 m 筛放在水中 使水面略高出筛内 颗粒 来回摇动 以充分洗除小于 75 m 的颗粒 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筒中 已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 置于温度为 105 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冷 却至室温后 称取试样的重量 m1 d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 c应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 0 1 4 2 1 2 1 100 0 10 m mm C 式中 m0 试验前烘干试样的重量 g m1 试验后烘干试样的重量 g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如果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 0 2 应 重新取样进行 4 2 24 2 2 碎石和卵石中泥块含量试验碎石和卵石中泥块含量试验 4 2 2 1 试样制备 试验前将来样用四分法至略大于表 4 2 1 1 所示的量 缩分应注意防止所含粘土块被 压碎 缩分后的试样在 105 5 烘箱内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后分筛去 4 75mm 以下颗粒后分成两份备用 4 2 2 2 试验步骤 a 取出其中一份 称重 m1 b 将试样在容器中摊平 加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 24h 后把水放出 用 手碾压泥块 然后把试样放在 2 36mm 筛上摇动淘洗 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c 将筛上的试样小心地从筛取出 置于温度为 105 5 烘箱中烘干到恒重 取 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m2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3 页 共 6 页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28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4 2 2 3 泥块含量 C 应按下列计算 精确至 0 1 l 4 2 2 3 1 100 1 21 m mm lC 式中 m1 4 75mm 筛筛余量 g m2 试验后烘干试样的重量 g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4 2 34 2 3 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试验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试验 4 2 3 1 试样制备 试验前 将来样在室内风干至表面干燥 并用四分法缩分至表 4 2 3 1 1 的称量 m0 然后筛分成表 4 2 3 1 2 所规定的粒级备用 精确到 1g 针 片状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少重量 表 4 2 3 1 1 最大粒径 mm 9 516 019 026 531 537 563 075 0 试样最少重量 kg 0 31235101010 针 片状试验的粒级划分及其相应的规准仪孔宽或间距 表 4 2 3 1 2 粒径 mm 4 75 9 509 50 16 016 0 19 019 0 26 526 5 31 531 5 37 5 片状规准仪上相对 应的孔宽 mm 2 85 17 09 111 613 8 针状规准仪上相对 应的间距 mm 17 130 642 054 669 682 8 4 2 3 2 试验步骤 a 按表 4 2 3 1 2 所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 凡颗粒长度大 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间距者 为针状颗粒 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 为 片状颗粒 b 粒径大于 37 5mm 的碎石或卵石可用卡尺鉴定其针片状颗粒 卡尺卡口的设定 宽度应符合表 4 2 3 2 1 的规定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4 页 共 6 页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29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大于 37 5mm 粒级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 表 4 2 3 2 1 粒径 mm 37 5 53 053 0 63 063 0 75 075 0 90 0 鉴定片状颗粒的卡口宽度 mm 18 123 227 633 0 鉴定针状颗粒的卡口宽度 mm 108 6139 2165 6198 0 4 2 3 3 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重量 m1 4 2 3 4 碎石或卵石中针 片状颗粒含量应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 1 p 4 2 3 4 1 100 2 1 m m p 式中 m1 试样中所含针 片状颗粒的总重量 g m2 试样总重量 g 4 2 44 2 4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试验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试验 4 2 4 1 试样制备 标准试样一律应采用 9 50 19 0mm 的颗粒 并在气干状态下进行试验 试验前 将试样用孔径分别为 19 0 9 50 2 36mm 的方孔筛筛去 9 5mm 以下和 19 0mm 以上颗 粒 再用针 片状规准仪剔除试样中的针 片状颗粒 然后称取每份约 3kg 精确到 1g 的试样 3 份备用 4 2 4 2 试验步骤 a 将压碎指标测定仪的圆柱筒置于底盘上取试样 1 份 分两层装入筒内 装完 一层试样后 在底盘下面垫入一根直径为 10mm 的圆钢筋 将筒按住 左右交替颠击 各 25 下 然后装入第二层试样 将钢筋旋转 90 按住铁筒 前后颠击各 25 下 第二层颠实后 应控制试样表面距盘底的高度在 100mm 左右 注 当试样中粒径在 9 50 19 0mm 之间的颗粒不足时 允许将颗粒大于 19 0mm 的颗粒破碎成粒径在 9 50 19 0mm 之间的颗粒 用作压碎指标值试验 当圆模装不下 3000g 试样时 以装至圆模上口 10mm 为准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5 页 共 6 页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30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b 整平筒内试样表面 把加压块装好 应使加压块保持平整 将试样放到试 验机上 对中后施加荷载 按 1KN s 速度均匀地加荷到 200KN 稳定 5 秒 然后卸荷 取出测定筒 倒出筒中试样并称其试验前的重量 m0 称量后用孔径 2 36mm 圆孔筛筛 除被压碎的细粒 然后称量剩留在筛上的试样重量 m1 4 2 4 3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应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 0 1 a 4 2 4 3 1 0 10 m mm a 式中 m0 试样的重量 g m1 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重量 g 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值的测定值 4 2 54 2 5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 4 2 5 1 试样制备 试验前将试样充分拌匀 用四分法缩分到本试验所需的最小数量 至表 4 2 5 1 1 所规定的试样所需量 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筛分析所需试样的最小重量 表 4 2 5 1 1 最大公称粒径 mm 9 516 019 026 531 537 563 075 0 试样重量不少于 kg 1 93 23 85 06 37 512 616 0 4 2 5 2 试验步骤 a 按表 4 2 5 1 规定的数量 称取一份 精确至 1g 把试样倒入按筛孔尺寸顺 序排好的筛中 盖上筛盖后进行筛分 当每号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 值时 应将该号筛上的筛余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 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 试样总量的 0 1 b 称取各筛筛余的重量 精确至试样总重量的 0 1 在筛上的所有分计筛余量和筛 底剩余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总量相比 其相差超过 1 时 须重新试验 4 2 5 3 试验结果和数据整理 a 分计筛余百分率 ai 各号筛上的筛余量 mi 除以试样的总和 M 精确到 0 1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作业性文件文件编号 BHGCJC C 2018 第 A 版 第 0 次修订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 6 页 共 6 页 渤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程序 市政 作业性文件 31 颁布日期 2018 年 04 月 02 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实施日期 2018 年 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州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有限公司总经理职位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福建三明大田县公开招聘紧缺急需专业教师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小学安全培训收费标准表课件
- 2025年临沂兰陵县教育系统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连云港市海州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子公司招聘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超声科医教研岗位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安全培训教学课件制作
- 2025江西吉安市直三家公立医院编外招聘3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庐阳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骨软骨瘤恶变信号:识别、诊断与临床管理
- DG-TJ08-2466-2025 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公共建筑)
- 安全生产盲区
-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
- 非公企业党建培训课件
- 物业管家手机管理办法
- 2025发展对象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妇产科开展宫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报告
- 重视体检的健康知识讲座
- DB54∕T 0275-2023 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
- 中国工运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