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摘要本系统采用一级齿轮减速,带动丝杠传动,通过螺母的直线移动带动工作台运动。根据脉冲当量、步矩角、丝杠导程来确定齿轮的传动比,根据负载转矩的大小来校核丝杠传动的强度。 单片机控制二维工作台是众多控制机械传动方法的一种,它利用单片机发出指令控制步进电机的转角和转速,进而控制 X-Y 工作台两方向的移动,实现画线,移动物体等功能,常用于试验教学。单片机控制二维工作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工作台及传动支撑部分,减速装置,控制部分及电机组成。单片机控制的 X-Y 工作台系统可以设计为开环,半闭环和闭环伺服系统三种。本设计采用开环伺服系统,通过单片机控制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经传动机构动带动工作台的运动。系统没有检测装置。机械结构设计首先根据工作台的最大载荷,选取导轨副,设计工作台,然后进行结构设计,受力分析,转矩计算,画出工作台的装配草图,再选择步进电动机的型号,进而设计选择滚珠丝杠,最后设计出 X-Y 工作台,画出其装配图。关键词 工作台;步进电机;脉冲当量;步距角IIIAbstractSCM control of the XY table system can be designed for the open-loop, semi-closed-loop system and closed-loop servo three. I design is open-loop servo systems using the stepper motor driven by the stepper motor control microcontroller-driven, driven by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ynamic table of the campaign. System is not detecting device. Mechanical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first table under the maximum load, select the rails of the design table, and then the structural design, mechanical analysis, torque, the assembly table to draw the draft, then select the type stepper motor, thereby Design choices ball screw, the final design XY table, draw their assembly. The system uses a gear to reduce speed transmission driven screw, nut straight through mobile workstation driven campaign. According to pulse equivalent, step moment Kok, screw lead to determine the gear transmission ratio,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load torque than the strength of the screw drive. SCM control of two-dimensional table of the many methods of control of a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it issued a directive by SCM stepper motor control and the speed of rotation, thereby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the two XY table movement, and drawing a line, moving objects , And other functions, commonly used in the trial of teaching. SCM control of two-dimensional table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ransmission and support of the table, deceleration devices, motor control parts and components. Keywords table stepper motor control microcontroller-driven pulse equivalent step moment kokI目录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工作台的分类 .11.3 本设计工作台的作用和特点 .31.4 步进电机的发展现状 .31.5 单片机的发展现状 .52 方案原理的设计 .62.1 总体方案的选择和说明 .62.2 总体方案实现的系统组成框图 .73 各零件的设计 .83.1 步进电机的设计 .83.1.1 步进电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83.1.2 步进电机的选择 .93.1.3 步进电机的校核 .93.2 减速器设计 .103.2.1 主动齿轮的选择与计算 .103.2.2 从动齿轮的选择与校核 .133.2.3 轴的设计 .133.3 轴承的设计 .163.3.1 小轴两端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173.3.2 大轴两端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183.4 联轴器的设计 .193.4.1 步进电机输出轴与小轴之间联轴器的选择与计算 .193.4.2 大轴和滚珠丝杠间联轴器的选择和计算 .203.5 键的设计 .213.6 丝杠的设计 .223.6.1 丝杠的特点 .223.6.2 丝杠的选择 .233.6.3 丝杠的校核计算 .233.7 导轨的设计 .253.7.1 直线滚动导轨的选型 .26II3.7.2 直线滚动导轨的校核计算 .273.8 支座的特点及材料组成 .29结论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附录 .3511 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本设计结合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环节需要,设计用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 X-Y 工作台。通过论述 X-Y 工作台机械结构设计。设计和控制电路接口设计,阐述了机电一体化设计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微型计算机控制机械传动毕业设计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本环节的锻炼力争能把以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提高解决实际工程课题的能力。根据教学要求,结合自己的资料掌握状况,选择基于单片机控制二维工作台机械部分的设计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单片机控制二维工作台是众多控制机械传动方法的一种,它利用单片机发出指令控制步进电机的转角和转速,进而控制 X-Y 工作台两方向的移动,实现画线,移动物体等功能,常用于试验教学。单片机控制二维工作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工作台及传动支撑部分,减速装置,控制部分及电机组成。加工工件固定在 XY 工作台上。X、Y 两方向的运动各由一台步进电机控制。控制系统每发出一个信号,步进电机就走一步,并通过中间传动机构带动两方向的丝杠旋转,分别使得 X、Y 工作台进给。数控系统由单片机、键盘、变频检测系统构成,具有间隙补偿、直线插补、圆弧插补、断丝自动处理等主要功能。1.2 工作台的分类(1)纳米级微动工作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纳米级微动工作台为从事纳米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一维、二维或三维的纳米级微运动,是纳米科学技术研究应必备的关键仪器设备。现代纳米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微动工作台提出了迫切的更高要求,即在提供大范围运动的前提下,还应具有纳米级的运动精度。在为纳米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小范围纳米级精度的微运动时,最常见的是以压电陶瓷 PZT作为驱动部件的柔性铰链机构微动工作台,要为纳米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大范围纳米级精度的微运动时,柔性铰链机构、压电堆、丝杆滑动机构和气浮微动工作台等却都不能满足要求,它们不能同时实现纳米级运动精度和大运动范围。磁悬浮微动工作台由于运动平台和驱动机构采用非接触的磁悬浮驱动技术,因此,易于实现大范围纳米级微运动,并且消除了摩擦、磨损对运动精度造成的影响。(2) 纳米级微动工作台的研究现状:柔性铰链式微动工作台柔性铰链微动机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微位移机构。它的特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很小,可以做到无机械摩擦、无间隙,具有较高的位移分辨率,可达 1 nm。使用压电或电致伸缩器件驱动,可以实现亚微米甚至是纳米级的精度,同时不产生噪音和发热,可适于各种介质环境工作,是精密机械中理想的微位移机构。已在航空、宇航、微电子工业部2门、精密测量和生物工程领域获得重要的应用。由于它的出现,开创了精度进入纳米的新时代。滚动导轨式微动工作台滚动导轨也是微动工作台中一种常见的导轨形式,它具有行程大,运动灵活、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容易实现较高的定位精度的优点,采用滚珠导轨作为微动工作台的支承和导向元件,直流伺服电机传动、实现了对自动分步重复光刻机的微定位控制。磁悬浮式微动工作台磁悬浮式微动工作台由于运动平台和驱动机构采用非接触式的磁悬浮驱动技术,因此没有摩擦力和机械部件的磨损,易于实现高精度、大范围的要求。 纳米级微动工作台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大范围、高精度是纳米科技对微动工作台提出的新要求,然而大行程和高精度是微动技术中的一对矛盾。因此微动工作台的未来研究方向应围绕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展开。多种微运动相结合技术:结合多种微动方法以弥补各自的不足仍然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办法,比如在现有研究已经成熟的各种微动工作台基础上,妥善解决好其中两种或者多种微动工作台间的兼容性,解决好机械结构间的装配误差、多种平台间的定位误差,采用粗动和微动相结合的方法,粗动台用以完成快速大范围,微动工作台实现高精度,也就是说通过微动工作台对粗动工作台由于运动所带来的误差进行精度补偿,以此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要求。新型纳米级微动工作台的研究:运动方向间的交叉耦合严重影响纳米微动工作台的定位精度,因此需进一步研究运动导向结构,从运动原理上有效地消除运动方向间的交叉耦合产生的定位误差,提高纳米级微动工作台的定位精度。改进控制策略,如采用建立迟滞和蠕变数学模型进行开环控制来避免因反馈而可能引起的不稳定问题,采用自适应控制消除建模的误差和参数的不确定性及系统环境的变化等因数对系统精度的影响,提高系统的鲁棒性。采用模糊控制、神经元网络控制等方法改善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磁悬浮微动工作台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在现有磁悬浮微动工作台基础上,充分考虑磁滞非线性、磁饱和以及高次谐波对系统精度的影响,解决运动控制和定位技术,从而实现纳米级精度的大范围运动。随着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级微动工作台的研究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但因受到机械加工精度、控制精度和机构复杂性等技术水平的制约,其精度和运动范围还受到一定影响,随着对微动工作台的深入研究,结构合理、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微动工作台必将不断问世。旋转升降式工作台的发展趋势多种多样的升降工作台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许多工业企业除了在生产线上或生产3线外使用升降工作台以外, 往往还利用升降工作台来运送较大的工件。例如在物资入库的时候,人们可以利用升降工作台首先将成批的钢材运送到指定的货架处, 然后再存放到货架的不同规格格层中或者在室外, 将工作台升降到合适的工作高度或者将单臂吊之类的起重设备运送到室外让它在室外工作等等。在 2002 年的汉诺威博览会上, Bolzoni Auramo 有限责任公司推出他们开发生产的移动式升降工作台。该公司的设计师们设计的升降工作台带有运动装置使升降的物体重通过运动设备的轮子传递到地面, 从而可以使升降工作台在任何器要它的地点发挥作用。这种移动式的结构设计也可 “ 移植” 到超薄型升降工作台的设计中。尤其是在汽车制造业中使用更为频繁。这种升降工作台不需要液压驱动系统, 几乎不需要维护保养。早在 20年前, Flexlift 公司就研制开发出了机械式升降工作台。但是在今天机电一体化驱动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之后, 才使机械式升降工作台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1。1.3 本设计工作台的作用和特点本课题研究的是 X-Y 工作台的机械部分,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电机实现对工作台 X-Y 两方向移动的控制,包括速度等的控制。采用步进电动机驱动方式。通过单片机控制实现电机的正反转,运行出错时候可以急停键停止,还有其他的一些操作等都可以通过键盘实现。步进电机通过减速机构带动工作台,在工作台运行超过极限位置时候,安装在工作台两端的行程开关会被按下,产生电流信号,通过光电转换装置,向单片机发出信号,经单片机发出信号,蜂鸣器报警,报警的同时,电机停止转动。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与研究,使我了解工作台的工作原理,知道了步进电机的驱动方式与减速机构的功能及对由于减速机构所带来的系统不稳定的消除,对步进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我认识了很多的电子元件,懂得了许多的机械方面的知识。1.4 步进电机的发展现状步进电机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英国人所开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晶体管的发明也逐渐应用在步进电机上,对于数字化的控制变得更为容易。往后经过不断改良,使得今日步进电机已广泛运用在需要高定位精度、高分解能、高响应性、信赖性等灵活控制性高的机械系统中。在生产过程中要求自动化、省人力、效率高的机器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步进电机的踪迹,尤其以重视速度、位置控制、需要精确操作各项指令动作的灵活控制性场合步进电机用得最多。(1)步进电机的分类 步进电机依其构造上的差异可分为三大类: 可变磁阻式(VR 型):转子以软铁加工成齿状,当定子线圈不加激磁电压时,保持转矩为零,故其转子惯4性小、响应性佳,但其容许负荷惯性并不大。其步进角通常为 15。 永久磁铁式(PM 型):转子由永久磁铁构成,其磁化方向为辐向磁化,无激磁时有保持转矩。依转子材质区分,其步进角有 45、90及 7.5、11.25、15、18等几种。 混和式(HB 型):转子由轴向磁化的磁铁制成,磁极做成复极的形式,其乃兼采可变磁阻式步进电机及永久磁铁式步进电机的优点,精确度高、转矩大、步进角度小。(2)步进电机的历史步进电机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生产史,近几年,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步进电机的技术进步和广泛应用,据统计,全世界步进电机的年产量已达一亿多台,市场销售量占世界微电机销售总量的%左右。步进电机的发展依赖计算机外设和办公自动化机械的发展。我国计算机工业虽然起步晚,但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已经初具规模。我国早在六十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步进电机的研究和开发,直到20 世纪80 年代,一直是磁阻式步进电动机占统治地位,混合式步进电动机是8 0 年代后期才开始发展,至今仍然是二种结构类型同时并存。尽管新的混合式步进电动机完全可能替代磁阻式电动机,但磁阻式电动机的整机获得了长期应用,对于它的技术也较为熟悉,特别是典型的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0 . 9 /1.8 )与典型的磁阻式电动机的步距角(0.75/1.5)不一样,用户改变这种产品结构不是很容易的,这就使得两种机型并存的局面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现状对步进电动机的发展是不利的 。(3)步进电机的发展趋势: 小型化、高精度计算机外部设备趋向小型,也就要求永磁式和混合式步进电机向小机座号发展,目前直径为 39、42 的步进电机使用就较多。 电机与线路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的步进电机更受到用户的欢迎,虽然控制线路的成本比较高,但与电机组成一体化产品后更便于整机使用。 多功能新一代的磁盘与光盘需要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圆柱式步进电机,直接完成横向运动和旋转运动两个功能,这种产品在日本电话电信公司已有产品。另外,美国已推出带电传感器的步进电机,能自检位置和转速。 直线小步距、高分辨率据日本和欧美国家报道,此类步进电机已制成步距为 0.1 微米,在 40 英寸/秒的线速度下产生 50 磅推力,分辨率达 12500 步/英寸,定位精度为 0.001 英寸。 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5步进电机总的发展趋向是增大出力、提高精度、改善动态特性,为此已出现一种盘式、轴向气隙的新结构步进电机。同时,还在研究采用如高磁能积的铁氧体、稀土、压电等新材料。 21.5 单片机的发展现状随着目前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技术工艺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单片机在最近几年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世界范围内单片机发展的主要领域有4个:一是欧美,最新开发产品及主要厂商有:National semicundutor 的cop8系列单片机,美国的Scenix 的八位单片机,荷兰PHILLIPS的51系列单片机,美国AMD公司186系列16位嵌入式微机控制器,MOTOROLA的各个系列单片机;二是日本,TOSHIBA公司开发了从4位到64位多系列单片机,日立公司也有从4位到32位多系列单片机,NEC公司的75X、78X系列微机;三是台湾地区, 主要有WINBOND的W741/W516,W78/W77 等系列产品微控制器;四是韩国,主要有HYUNDAI microelectrionics的GMS800、GMS30 系列微控制器。另外还有LG公司也生产单片机,可见单片机发展到今天可以说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但目前我国的许多单片机应用单位仍停留在采用片内无ROM等低档单片机状态。当国内从 80 年代起开始了单片机的热潮,二十多年过去了,单片机从研究所走出来,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件。硬件方面日趋多样化,4 位、8 位、16 位、32 位等型号共同并存,在不同的领域存在,如家电、玩具、工业设备、仪器、通讯等。软件方面发展主要为汇编语言、C 语言、嵌入式操作系统。速度、稳定性特别要求的场合较多采用汇编语言和 C 语言。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面很广, 发展很快。自单片机诞生至今,已发展为上百种系列的近千个机种。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向着 C M O S 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62 方案原理的设计2.1 总体方案的选择和说明设计一台微机控制 X-Y 两坐标工作台,采用 MCS-51 单片机控制,控制方式采用步进电机开环控制,其他参数如下:表 2.1 设计参数工作台行程 mm脉冲当量mm/step定位精度 mm最大移动速度m/min工作台尺寸 mm进给抗力 N X Y台面上最大物重质量kg0.005 0.04 1 100*150 500 320 225 60负载质量 m=60Kg;台面尺寸 CBH150mm100mm 15mm;工作台最大快移速度为 1m/min。(1)人机接口 采用键盘或 BCD 码盘作为输入。 采用 LED 作为电源等指示标志。 采用蜂鸣器或扬声器作为报警装置。 采用数码管作为显示器。(2)机电接口采用光电偶合器作为微型机和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的接口,实现电气隔离。(3) 伺服系统设计本次设计的系统精度要求不高,载荷不大,因此采用开环控制。(4) 控制系统设计:微型机-微型机-功放-执行元件- 机械传动-执行机构控制部分方案的选择:控制方案不外乎三种:开环控制,半闭环控制,闭环控制。上面位最简单的“开环控制” ,若在“机械传动”机构中引出反馈给控制部分,再经过比较放大的则为“半闭环控制” 。若是在“机械执行机构中引出反馈则为闭环控制” 。采用步进电机来实现驱动,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开环控制。因为步进电机的输出转角与控制器提供的脉冲频率成正比。因此通常在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时,采用步进电机是比较合理的。当然由于步进电机具有高频易失步,负载能力不强的缺点。(1)系统的运动方式与伺服系统7由于工件在移动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切削,故应用点位控制系统。定位方式采用增量坐标控制。考虑到定位精度要求不高,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采用步进电机开环伺服系统驱动 X-Y 工作台。(2)计算机系统本设计采用了与 MCS-51 系列兼容的 AT89S51 单片机控制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集成度高,可靠性好,功能强,速度快,有较高的性价比。控制系统由微机部分、键盘、LED、I/O 接口、光电偶合电路、步进电机、电磁铁功率放大器电路等组成。系统的加工程序和控制命令通过键盘操作实现。LED 显示数控工作台的状态。(3)X-Y 工作台的传动方式为保证一定的传动精度和平稳性,又要求结构紧凑,所以选用丝杠螺母传动副。为提高传动刚度和消除间隙,采用预加负荷的结构。由于工作台的运动载荷不大,因此采用有预加载荷的双 V 形滚珠导轨。采用滚珠导轨可减少两个相对运动面的动、静摩擦系数之差,从而提高运动平稳性,减小振动。考虑电机步距角和丝杆导程只能按标准选取,为达到分辨率的要求,需采用齿轮降速传动。2.2 总体方案实现的系统组成框图图 2-1 总体方案设计83 零件设计3.1 步进电机的设计3.1.1 步进电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步进电机又称脉冲电动机,它是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机械角位移的执行元件。其特点是输入一个电脉冲就转动一步。即每当电动机绕组接受一个电脉冲,转子就转过一个相应的步矩角。转子角位移的大小及转速分别与输入的电脉冲及其频率成正比,并在时间上与输入脉冲同步,只要控制输入电脉冲的数量,频率以及电动机绕组通电相序即可获得所需的转角,转速及转向。步进电动机具有以下特点:(1)步进电动机工作状态不易受各种干扰因素。(2)步进电动机的步矩角有误差,转子转过一定步数后也会出现累积误差,但转子转过一转后,其累积误差为 0,不会长期积累。(3)控制性能好,在启动,停止,反转时不易丢步。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的非常的简单。 虽然步进电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但步进电机并不能象普通的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在常规下使用。它必须由双环形脉冲信号、功率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系统方可使用。因此用好步进电机却非易事,它涉及到机械、电机、电子及计算机等许多专业知识。 目前,生产步进电机的厂家的确不少,但具有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自行开发,研制的厂家却非常少,大部分的厂家只一、二十人,连最基本的设备都没有。仅仅处于一种盲目的仿制阶段。这就给用户在产品选型、使用中造成许多麻烦。签于上述情况,我们决定以广泛的感应子式步进电机为例。叙述其基本工作原理。望能对广大用户在选型、使用、及整机改进时有所帮助。 感应子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1)反应式步进电机原理 由于反应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比较简单。下面先叙述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原理。结构:电机转子均匀分布着很多小齿,定子齿有三个励磁绕阻,其几何轴线依次分别与转9子齿轴线错开。旋转: 步进电机转子每转一步,就转动一个步距角。由此可见:电机的位置和速度由导电次数(脉冲数)和频率成一一对应关系。而方向由导电顺序决定。不过,出于对力矩、平稳、噪音及减少角度等方面考虑。往往采用 A-AB-B-BCC-CA-A 这种导电状态。 由于 X,Y 方向的脉冲当量分别为: myx05.即脉冲当量较小,这里选用反应式步进电机.其特点是:步矩角小,运行频率高,价格较低但功耗较大 2 3 。3.1.2 步进电机的选择初选电机型号为 75BF003,其相关参数为: 表 3-1 步进电机机座号 型号 相数 电压/V 电流/A 步矩角 075 75BF003 3 30 4 1.5外形尺寸(轴径)空载运行频率转子转动惯量 10 25.mKg重量/Kg空载启动频率 Hz最大静转矩N.m)8(7651.5631.5812500.88233.1.3 步进电机的校核f=fx=fy=3333.3r/min图 3-1 转矩图Tx=Ty=2.8N.m 计算减速器的传动比:减速器传动比 05.360paip初取滚珠丝杠:表 3-2 丝杠10公称直径/d 导程/p20 4此时3108.605.3641i由于减速器的传动比 i=所以初取 Z1=24 Z2=80 步进电机的驱动力计算:典型工况下,步进电机的驱动力 和 分别为:xFy1172.267N500N240.8.212mNZSTFxx1172.267N500N yy5431yx套筒联轴器的传动效率,取 0.98:1滚动轴承副的传动效率,取 0.99:2一级圆柱直齿轮的传动效率,取 0.953滚珠丝杠的传动效率,取 0.9:4滚动导轨副的传动效率,取 0.985驱动力远大于进给抗力,所以所选步进电机满足要求 由于步进电动机的负载力矩 Ml=2310)8.9(1humFZ式中 F:进给方向的切削力(N)m:工件和工作台的总质量(Kg)u:导轨的摩擦系数,滚动导轨取 u=0.003Z1:小齿轮齿数Z2:大齿轮齿数珠丝杠螺距(mm) h=4mm(螺距等于导程,单级)hMl= =0.12N.m 8.0231463.950(13步进电动机转矩 M= =0.4 N.m Ml步进电动机最大静转矩 Mst= = =0.47N.m .86.0mN小于 0.882N.m 所选步进电动机满足要求 3。 3.2 减速器设计3.2.1 主动齿轮的选择与计算考虑电机步距角和丝杆导程只能按标准选取,为达到分辨率的要求,需采用齿轮降速传动。齿轮的选择及计算(1)初步计算转矩 T=2.8N.m=2.8 N.mm 310齿宽系数 由表 12.13,取d5.d11接触疲劳极限 由图 12.17C =710Mpa , =580Mpa limH1limHmliH初步计算的许用接触应力 =0.9 =639Mpa 1=0.9 =522Mpa 2Hli取 Ad=110计算小齿轮直径 d1 Ad 110 =33mm 32uTd3.0取小齿轮直径为 90mm初步齿宽 =45mm 1db(2)较核计算圆周速度 V= = 3.925m/s 06n1063259精度等级选择选 8 级精度齿数 Z 和模数 m由于齿数 Z1=24,Z2=80模数 75.324901d使用系数 取 =1.5AKA动载系数, =1.1v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Ha由表 先求: = = =62.22N tFdT2908= =2.07N.mm100250 375390215170 105 40用于不重要及受载荷不大的轴100 170217 590 295 255 140正火 回火100300162217 570 285245 1355545调质 200217255 640 355275 155 60应用最广泛100 735 540 355 20040Cr 调质 100300241286 685 490 335 18570用于载荷较大,而无很大冲击的重要轴100 270300 900 735 430 26040CrNi 调质 100300240270 785 570370 21075 用于很重 要 的轴100 229286 735 590 365 21038SiMnMo调质 100300217269 685 540345 19570用于重要的轴,性能近于40CrNi计算齿轮受力小齿轮受力:小轮直径 md901转矩 NT.281圆周力:Ft2.61径向力 :NNantr 6.20costan.cos画小轴的受力图:15图 3.2 小轴的受力图水平面反力:NFrR4.5340282 r 8.261画水平面弯距图图 3.3 水平面弯距图垂直面反力: 12RtF403 R得 NFR.321 N98.2画垂直面受力图图 3.4 垂直面受力图画垂直面弯矩图:16图 3.5 垂直面弯矩图 4 5 6合成弯矩图: 图 3.6 合成弯矩图计算许用应力:许用应力值:用插入法查得 MPaob5.102Pab601应力校正系数 a=9.61ob当量转矩: mNaT52当量弯矩: 在小齿轮中间截面处mNaTIV.3251)(2较核轴径:齿根圆直径:d.8.7901轴径:mdIV 5.82.601.3253.3 轴承的设计滚动轴承结构设计:(1)精度各种机电一体化机械的滚动轴系的精度一般根据该机械的功能要求和检验标准有所规定,如精密级加工中心主轴轴系的端部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据此来选择主轴和轴承的精度。滚动轴承的精度分 B,C ,D,E,G 五级。B 级最高,G 级为普通级。选择精度时主17要根据载荷方向 。仅受径向载荷的深沟球轴承,主要根据内外圈的径向跳动然后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2)配合滚动轴承内外圈往往是薄壁件,受相配的轴径箱体孔的精度和配合性质影响很大。配合性质和配合面的精度合适,不致影响轴承精度;反之则旋转精度下降,引起振动和噪声配合性质和配合面的精度合适不致影响轴承精度;反之则旋转精度下降,引起振动和噪声。配合性质和配合面的精度还影响轴承的承载能力和预紧状态。滚动轴承外圈和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内圈孔与轴径的配合采用基孔制,但作为基准的轴承孔的公差带位于以公称直径为零线的下方。这样在采用相同配合的情况下,轴承孔与轴径的配合更紧些。滚动轴承的配合的选择参照 GB-275-93, 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国家标准。对于 G,E 级精度轴承配合的钢,铸铁制轴的轴径规定 17 种公差带;对钢,铸铁制箱体孔规定 16 种公差带。轴承配合性质的选择,要考虑下列工作条件:负荷类型:承受始终在轴承套圈滚道的某一局部,作用的局部负荷的套圈,配合应相对松些。承受依次在轴承套圈的整个滚道上作用的循环负荷的套圈,配合应相对紧些。负荷越大,配合的过盈量应大写些。承受冲击振动负荷比承受平稳负荷的配合应更紧些。转速:一般转速越高,发热越大,轴承与运动件的配合应紧些,与静止件的配合可松些。轴承的游隙和预紧:轴承具有基本游隙,配合的过盈量应适中。轴承预紧,配合的过盈量应减小。轴承的轴向限位分无轴向负荷,单轴向负荷,双轴向负荷。深沟球轴承只要把轴承内圈用轴用挡圈或轴肩螺母限位在轴上即可。双向短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外圈双向定位,内圈小端单向定位 7。3.3.1 小轴两端轴承的选择和计算初选:采用深沟球轴承(单列)代号 60000 型表 3-4 深沟球轴承(单列)d D B 17 354 10 19.4 32.6 0.3 22.9 29.1 0.3 6 3.25小齿轮轴两端轴承的计算校核计算轴承动负荷,tnhrFfC由于:minadaxDmaxr2d2DminrrCor182.3501433hLf.33mnf NNCr 6056.845.02可用3.3.2 大轴两端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初选:由于NdTFt 67.18302初选深沟球轴承(单列) 代号 60000 型大齿轮轴两端轴承的计算校核计算轴承动负荷: tnhrfC2.3501433hL.33mnfN 1407205.2Cr可用。193.4 联轴器的设计3.4.1 步进电机输出轴与小齿轮轴之间联轴器的选择与计算表 3-5 联轴器的性能比较:类别 联轴器名称 转矩范围N.mm 轴径范围 mm 最高转速r/min 特点及应用说明圆锥销0.34000) 4100平键715000 20100半圆键8450 1035套筒联轴器(见图)花键1501250025102一般小于等200250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径向尺寸小,成本低。但装拆时需沿轴向移动较大的 距离。而且只能连接两轴直径相同的圆柱形,轴伸一般用于工作平稳的功率传动轴系。凸缘联轴器1020000 10180 130002300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可靠,装拆方便,刚性好,传递转矩大,但不能吸收冲击。当两轴对中精度较低时,将引起较大的附加载荷,适用于工作平稳的一般传动,高速传动时需要有高的对中和制造精度。30110 859000 900380夹壳联轴器(HG5-213)1965装拆方便,不需沿轴向移动两轴,但平衡困难,而且两轴径必须是相同的圆柱形。仅适用于低速传动的水平或垂直轴系,以传递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做腊八粥的作文7篇
- 傻傻的爱300字(10篇)
- 肿瘤化学治疗与护理
-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小区物业绿化服务与农作物保护协议书
- 轻叩诗歌大门800字作文12篇范文
- 多家联营农场农产品产销协议
- 生产调度培训课件
- 给日本地震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700字(13篇)
- 靳三针技术操作规范
- 聚硫醇伯胺混合乳化剂黄变和结皮现象的研究
- 《化妆品配方师》学习化妆原料配伍与禁忌填充剂、着色剂、防晒剂理论重点知识(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级考试题)
- 片剂2片剂常用辅料
- 新建三座钢结构人行天桥监理规划
- 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 供应商往来对账确认函(财务文书模板)
- GB/T 778.1-2018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1部分:计量要求和技术要求
- GB/T 6725-2017冷弯型钢通用技术要求
- 2022年泰安市文化和旅游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ISO9001新产品研发控制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