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经营形势与发展趋势_第1页
中国烟草经营形势与发展趋势_第2页
中国烟草经营形势与发展趋势_第3页
中国烟草经营形势与发展趋势_第4页
中国烟草经营形势与发展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卷烟经营形势与发展趋势 一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烟草产业 吸烟人口 全球约 11 亿 中国 3 3 亿 所占比重为 30 烟叶生产 全球烟叶产量 563 万吨 中国 207 万吨 所占比重为 37 其中全球烤烟产量 388 万吨 中国 202 万吨 所占比重为 52 卷烟生产 全球卷烟产量 6 03 万亿支 中国 2 02 万亿支 所占比 重为 33 2007 年 2 12 万亿支 销量单位简介 箱 万支 件 支 卷烟消费 全球卷烟消费总量总量约 5 75 万亿支 中国 2 01 万亿支 所占比重为 35 以上为 06 年数据 结论和推断结论和推断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市场 中国烟草产业在全球烟 草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跨国烟草公司非常渴望进入中国烟草市 场 它们强烈要求中国烟草取消专卖 放开市场 问题 问题 中国放开烟草市场是必然的吗 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必然取消 吗 一 烟草特点与政府政策取向 烟草特点 健康危害性 负面外部性 需求低弹性 政府角色 公共利益提供者 公共秩序维护者 利益最大化要求 的组织 政策取向 控制烟草生产与消费 降低烟草消费的健康危害性 矫正烟草的负面外部性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二 各国烟草体制及主要政策 体制类型 国家垄断经营或授权经营 严格管制下的市场竞争 2 相对自由的市场竞争 禁止卷烟生产和销售 主要政策 征收重税 寓禁于征 计划生产和配额许可 设置严 格的技术标准 干预厂商行为 干预消费行为 发展趋势 加强管制 不鼓励跨国投资和贸易 部分国家民营化 再国有化呼声 三 中国烟草专卖体制演变历程及主要特征 演变历程 1981 年 5 月 国务院印发同意轻工业部 关于实行烟草专营的报告 的通知 1983 年 9 月 国务院发布 烟草专卖条例 1991 年 6 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 1997 年 7 月 国务院颁布 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2005 年 11 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理顺烟草行业资产管 理体制深化烟草企业改革的意见 2007 年 1 月 财政部 发改委印发 中国烟草总公司章程 2007 年 3 月 国家发改委修订 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 2008 年 2 月 27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 过了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3 月 11 日 11 届全国人大 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 这次国务院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 15 个 正部级机构减少 4 个 改革后 除国务院办公厅外 国务院 组成部门设置 27 个 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 业和信息化部管理 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信息产业部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主要特征 法定专卖 国家垄断 计划管理 政企合一 四 决定中国烟草行业体制安排的主要因素 国家法律和政策 烟草专卖是法定专卖 3 中国加入 WTO 没有承诺取消烟草专卖 国办发 57 号文件再次明确烟草行业继续实行专卖体制 新 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 明确规定 外商投资的商业企业或 者个体工商户不得从事烟草专卖品批发或者零售业务 不得以特许 吸纳加盟店及其他再投资等形式变相从事烟草专卖品经营业务 2007 年 8 月 1 日生效的 反垄断法 第七条规定 国有经济占控制 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 的行业 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 并对经营者的 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 维护消费者 利益 促进技术进步 WTO 和专卖的关系 WTO 规则是一个世界性的法律 对加入的每 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约束作用 但是 WTO 并不要求每个成员国取 消专卖 因为是否实行专卖是你自己的事儿 是 内政 问题 WTO 不会干预别国的制度选择 WTO 要求的是非歧视 取消数量限制 实现贸易自由化 反对的是对 WTO 不同成员给予不同的待遇 因此 只要我国烟草行业对 WTO 所有成员都一视同仁地采取专卖管理制度 那么 就符合了 WTO 规则的基本要求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WTO 的 37 个成员方在分别与我国谈判的时候 没有一个能自始至终地坚 持要求中国取消烟草专卖制度 WTO 也没有要求某一个国家必须以 取消烟草专卖制度为前提才能投入到她的怀抱 实行专卖是为了取消专卖 专卖只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 专卖不是 从来就有的 更不是恒久不变 万古长存的 它是市场经济虽有一 定发展但尚不发达阶段的产物 在这一阶段 如果没有必要的专卖 管理 那就会像一堆没有装袋的小土豆到处乱滚一样 根本形不成 合力 更不能装到车上运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通过实行专卖管理 有重点 有计划地对产业结构 市场结构 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 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升级 避免十分稀缺的经济资源 市场资源和社 4 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但是 随 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专卖制度最终要被取消 这是大势所趋 烟草专卖制度既要坚持又要完善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逐步放松投资管制的承诺中 并未将烟草作 为例外行业看待 在不可见方面 在第一轮谈判中没有做出让步的条件 如卷烟分销权等 并不等于就是定论 因为第一轮谈判并不等于谈判的 终结 还有第二轮 第三轮 所以 我国必须完善烟草专卖制度 逐渐 摒弃和世贸组织规则不相符的内容 适应烟草市场国际化趋向的要求 基本结论 未来很长时期内 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只会加强 不会放 松 为了控烟 中国继续对烟草生产实行严格的计划控制 并对烟叶征 税 不允许新设立中外合资卷烟生产企业 不再新建卷烟厂 对现有烟 草工业企业加大联合重组 沙祖康 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团长 大使 二 近年来中国烟草总体发展态势 近年来中国烟草改革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 工商分开 2003 年工商分开完成后 工商分开之后 全国共成立了 18 家省级中烟 工业公司 包括 中国烟草实业发展中心和上海烟草 集团 公司具备省 级中烟工业公司的职能 工商分开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原来拥有 所属行政区域内卷烟市场 独家销售权 的省级烟草专卖局 公司 对本省 卷烟工业的保护和对外省卷烟工业的封锁 从而有效促进全国统 大市 场的形成 第二步 战略重组 2004 年 主要任务是 深化改革 推动重组 走向联合 共同发展 经 过五年多的努力 全国卷烟工业企业和品牌结构调整取得了历史性的重 5 大突破 先后平稳关闭了 52 家小烟厂 50 家中小型烟厂和 5 家重点工 业企业实现了联合重组 卷烟品牌大幅度精减整合 2007 年底 全国卷 烟工业企业为 31 家 比 2002 年减少了 92 家 卷烟品牌为 173 个 比 2002 年减少了 585 个 第三步 调整职能 主要改革举措 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 强化地市级公司的市场营销主 体地位 促使省级公司退出经营领域 侧重于 指导 服务 协调 监 管 国家局 总公司进一步转变职能 侧重于 宏观调控 战略管理 政策研究 资产经营 队伍建设 至 2007 年底 全国已累计取消县 级烟草公司法人资格 1680 家 400 多家地市级公司的市场营销主体地位 基本确立 绝大部分省级公司已退出经营领域 第四步 理顺产权 2005 年 11 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关文件 明确提出中国烟草总公司 依法对所属工商企业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权利 经营和管理国有资产 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按照这个文件精神 烟草行业近年来全面理顺了资 产管理体制 在卷烟工业环节形成总公司与省级中烟工业公司两级母子 公司体制 部分省份目前仍为三级 在烟草商业环节形成总公司 省级 公司与地市级公司三级母子公司体制 第五步 改革卷烟交易方式 2005 年 烟草行业在深圳 大连 杭州三个城市开展了 按客户订单组 织货源 试点工作 把传统自上而下的计划分解型卷烟交易方式改变为 自下而上的需求拉动型交易方式 2006 年 按订单组织货源扩大到浙江 山东 山西三个省 2007 年扩大到全国所有重点城市 2008 年将在全 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对烟草行业而言 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和组织生产 是一场非常深刻的革命 它极大地改变了卷烟品牌交易方式和整个行业 的组织运行模式 初步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国家烟草专卖制度要求 又能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 有效提高厂烟草市场化水平 6 当前 这项意义重大的改革正在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向前推进 改革为中国烟草注入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推动中国烟草实现连续 五年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启动改革以来 中国烟草发展进入一个最为健 康良好的历史性时期 一 卷烟产销稳定增长 2002 2009 年 全国卷烟产量年均增长 4 左右 卷烟销量年均增 长 4 左右 2009 年 全国生产卷烟 4580 万箱 同比增长 3 17 销售 卷烟 4577 万箱 同比增长 4 31 经济效益持续提高 2000 年 行业实现利税 1000 亿元 2001 年 行业实现利税 1150 亿元 2002 年 行业实现税利 1456 亿元 2003 年 行业实现利税 1600 亿元 2004 年 行业实现利税 2100 亿元 2005 年 行业实现利税 2494 亿元 2006 年 行业实现利税 3200 亿元 2007 年 行业实现利税 3880 亿元 2008 年 行业实现利税 4499 亿元 2009 年 行业利税超过 5000 亿元 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资产实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 烟草行业紧紧围绕 做精做强主业 保持平稳发展 的基本 方针 大力实施归核化战略 清理剥离非烟业务 集中发展烟草主业 资产质量不断提高 资产实力不断增强 2002 2007 年烟草行业国有资 产总额年均增长 10 1 所有者权益年均增长 20 1 比改革前五年的 平均增速分别提高了 4 9 个和 6 7 个百分点 2007 年烟草商企业加权计 算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 122 6 比 2002 年提高了 7 2 个百分点 7 总资产利税率为 56 1 比 2002 年提高了 21 2 个百分点 二 大市场 大企业 大品牌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 烟草行业积极实施 大市场 大企业 大品牌 战略 突出 扶优扶强 的政策导向 全国统一大市场逐步形成 市场集中度不断提 高 优势企业和品牌 强者趋强 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持续增强 全国统一大市场逐步形成 市场集中度快速提高 优势品牌持续扩张 三 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不断提高 不断提高总体竞争实力是中国烟草全力追求的战略性目标 近年来 经 过改革和发展 中国烟草总公司卷烟销量 销售收入 利润总额 资产 总额等都保持着更为快速地增长 总体竞争实力在不断提高 2006 年 中国烟草总公司卷烟销量 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均居全球烟草企业第一 位 销售收入略低于奥驰亚集团 按 2007 年 财富 全球 500 强排名标准 中国烟草总公司销售收 入居第 60 70 位 在中国企业 500 强中 中国烟草总公司纳税居第 1 位 利润居第 1 位 收入居第 4 位 中石油 中石化 国家电网之后 四 中国烟草发展面临的主要变化 我国于 2001 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 如国家税务总局 5 号令 卷烟消费税计税价 格信息采集和核定管理办法 的正式施行 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 收取管理办法 的实行等 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我国烟草散 乱 低 整体竞争力不足 我国签署 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有关烟草控制的条约 是以控 制烟草制造和消费为目的的 公约 中的大多数条款都是为了限制烟 8 草产量和消费量的 跨国烟草公司的战略调整 回归烟草主业 推进并购重组 发展战略品牌 跨国烟草公司的归核化 跨国烟草公司的并购重组 奥驰亚集团奥驰亚集团 1996 年 控股波兰最大的烟草公司 ZPTK 烟草公司 1997 年 控股葡萄牙 Tabaqurera Empresa 烟草公司 同年把在墨 西哥 Cigatam 公司的股份由原来的 29 增加到 50 2003 年 投资 6 亿美元 把在塞尔维亚 DIN 公司的股份增加到 77 8 2005 年 投资 52 亿美元收购印尼第三大烟草公司 Sampoerna40 的股权 投资 3 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最大的烟草公司 Coltabaco 98 2 的股份 英美烟草公司英美烟草公司 1997 年 投资 15 亿美元收购墨西哥 La Moderna 烟草公司 创造 了墨西哥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外资收购案 1999 年 投资 76 亿美元收购当时的全球第五大烟草公司乐富门国 际公司 2000 年 收购加拿大帝国烟草公司 2003 年 投资 23 2 亿欧元整体收购意大利国家烟草公司 同时以 5 9 亿欧元的价格把该公司从事渠道分销的附属业务予以出售 2004 年 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布朗 威廉姆斯公司与雷诺烟草公司 实现合并 组建形成雷诺美国烟草公司 英美烟草公司占新公司 42 的股份 9 日本烟草公司日本烟草公司 1999 年 投资 78 亿美元收购雷诺烟草公司国际业务 刷新了日本 企业并购的最高交易记录 2007 年 投资 148 亿美元收购世界第五大烟草公司 英国加莱赫烟 草集团 再次创造日本企业并购新纪录 此项交易正在进行中 帝国烟草公司帝国烟草公司 1997 年 收购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卷烟纸厂 Rizla 1998 年 收购荷兰主要制造自卷烟的 Van Nelle Tabak 公司 1999 年 收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卷烟 斗烟和卷烟纸业务 2000 年 收购比利时最大的生产自卷烟的 Baelen 集团 2001 年 收购亚撒哈拉非洲第二大卷烟制造商和经销商 在越南 和老挝市场有很大影响的 Tobaccor 公司 2002 年 以 52 21 亿欧元的高价收购了当时规模远超过自己的德 国利是美烟草公司 成为全球企业并购史上 以小吃大 的精彩案 例 2004 年 收购加拿大 CTC 公司的过滤嘴业务和资产 2005 年 投资 600 万英镑收购瑞典鼻烟公司 Skruf43 的股权 2006 年 收购挪威 Gunnar 营销公司 2007 年 投资 126 亿欧元收购阿塔迪斯烟草公司 跨国烟草公司的战略主导品牌 奥驰亚集团集中做 万宝路 品牌 2006 年全球销量 927 万箱 另 外 蓝星 L M 也是一个重点品牌 销量超过 200 万箱 英美烟草公司全力发展 健牌 Kent 登喜路 Dunhill 好彩 Lucky Strike 和 波迈 Pall Mall 四个 全球驱动品牌 Global Drive Brands 2006 年四个品牌销量为 292 万箱 日本烟草公司集中做 骆驼 Camel 云丝顿 Winston 柔和 七星 Mild Seven 沙龙 Salem 四大 全球旗舰品牌 10 Global Flagship Brands 2006 年四大品牌在日本以外市场销售 250 万箱 柔和七星 是全球第二大卷烟品牌 2006 年销量为 218 万箱 其中日本销售 183 万箱 占国内市场份额为 32 2 云丝 顿 销量为 216 万箱 含雷诺美国公司销量 为世界第四大卷烟 品牌 帝国烟草公司集中做 大卫 杜夫 Davidoff 和 威斯 West 品 牌 2006 年 大卫 杜夫 全球销量为 28 万箱 威斯 是帝国烟草公 司销量最大的品牌 主要目标市场在德国 中欧和东欧 八 中国烟草的 两个跨越 当前 中国烟草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基本依赖国内市场 在国际 市场上的占有率和影响度极低 同时 中国卷烟品牌与国际品牌仍然存 在较大差距 中外卷烟品牌差距 市场覆盖面差距 从品牌市场覆盖面来看 奥驰亚集团为 160 多个国家 英美烟草公 司为 180 多个国家 日本烟草公司为 120 多个国家 帝国烟草公司为 130 多个国家 仅就单一国际卷烟品牌市场覆盖面来看 目前 万宝路 为 160 多个国家 柔和七星 为 40 多个国家 云丝顿 为 60 多个国家 健牌 为 70 多个国家 登喜路 为 120 多个国家 好彩 为 90 多个国 家 波迈 为 60 多个国家 中外卷烟品牌差距 规模实力差距 2006 年 万宝路 销量达 927 万箱 销售收入超过 300 亿美元 柔 和七星 蓝星 L M 云丝顿 三大国际品牌销售收入均超过 100 亿美元 而同年中国销量最大的卷烟品牌 白沙 仅为 万宝路 的 19 销售额最大的品牌 中华 为 39 亿美元 仅为 万宝路 的 12 左 右 中外卷烟品牌差距 市场集中度差距 2006 年 万宝路 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为 40 5 柔和七星 在日本市 11 场的占有率为 32 2 分别是 白沙 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的 9 4 倍和 7 5 倍 白沙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为 4 3 目前全球绝大部分国家最大的 10 个卷烟品牌市场集中度已超过 80 而中国还不到 40 比全球平均水 平低了一倍左右 中国烟草应大力推进 两个跨越 和积极实施 走出去 发展战略 三 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典型开道 努力提高竞争能力 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的提高关键是抓好两条 一是增强重点骨 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是中国烟草今后发展希望之所在 中国烟草的 希望就在于重点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卷烟销 售网络体系 就是要加强我们的市场体系建设 这是中国烟草最有价值 的战略工程 姜成康语 全国网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994 年 1999 年 主要在农村建立批发网点 开展送货服务 为下一阶段的网建工作 积累经验 1994 年 国家局在山东潍坊召开网建现场会 重点是抓农村卷烟销 售网络建设 主要是解决农村销售渠道下伸问题 第二阶段 1999 年 2002 年 以城市卷烟销售网络建设为重点 以规范运作为主要内容 以典 型引路为主要方法 解决了销售网络基本模式和运作规范化问题 使 网络建设向纵深发展的转折时期 1999 年 南通网建现场会提出 三网并举 信息管理 2000 年武汉现场会提出 访送分离 解决了城网模式 2001 年成都网建在充分吸收南通 武汉 全面访销 全面配送 专销 12 结合 访送分离 统一价格 星级管理 的基础上 形成了具有成都特 点的网络运行模式 即 城乡一体 统一运行 专销结合 信息管理 提高素质 注重激励 2002 年 9 月 上海现场会确立了 电话订货 网上配货 电子结算 现代物流 模式 构建了现代卷烟流通新的风貌 第三阶段 2003 年 以提升水平为工作重点 以现代流通为主要内容 以网建联动为主要 方式 明确提出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 2003 年 11 月 江苏现场会 江苏网建学上海的实践 及时地回答了 网建为什么学上海 能不能学 上海 学上海学什么 怎样学上海 等一系列问题 比较好地解决了 怎样在一个省的范围内实现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 的问题 2004 年 7 月 大连网建现场会 大连烟草博采众长 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风格的卷烟销售网络 他 们提出的 工作因细致而卓越 人生因奉献而幸福 让我们共同成长 的 文化理念 在建立新型工商关系 开展优质高效的客户管理等方面为全 行业做出了表率 大连网建通过持续推进创新 持续优化业务流程 确 立了市场导向 客户导向的经营思想 建立了后台服务前台 前台服务 客户 领导服务员工 全员服务营销的运行机制 在提高经营主体的行 为能力和服务客户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网络建设总体上已经 接近国际一流水平 大连网建经验对于如何以市公司为单位建设充满生 机和活力的经营主体作了生动的诠释 2004 年 11 月 福建网建工作现场会 福建省网建经验总结 整体推进 全面提升 注重实效 创新发展 在网建工作中 福建烟草全力打造七大亮点 明码标价 合理定量 商 物分流 科学管理 队伍转型 品牌培育 农网创新 福建网建经验证 13 明 在一个情况比较复杂的省 也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