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发展现状及分析(内部参考)_第1页
中国陶瓷发展现状及分析(内部参考)_第2页
中国陶瓷发展现状及分析(内部参考)_第3页
中国陶瓷发展现状及分析(内部参考)_第4页
中国陶瓷发展现状及分析(内部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陶瓷发展现状及分析中国陶瓷发展现状及分析 1 1 陶瓷的历史悠久灿烂陶瓷的历史悠久灿烂 在我国古代 制陶业已经有辉煌 独特的成就 在黄河流域和长 江流域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 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陶器碎片 其中有许多已不仅仅是生活日用品 而且具有明显的艺术倾向成为 陶制艺术品 如代表制陶业突出成就的彩陶和陶塑 随着制陶业的发展 自殷商时代早期 即已出现了以瓷土为胎 料的白陶器和烧成温度达 1200 的印纹硬陶 开始了由陶向瓷的过 渡 至东汉时期 浙江的越窑出产了成熟的青瓷 这是中国陶瓷史 上的里程碑 标志着我国瓷器业的成熟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瓷器史上属于起步发展阶段 青瓷一统天下 烧造的地域进一步扩大 但也有少量的黑釉瓷和白瓷被发现 这个 时期 社会动荡 战乱不断 民族的融合及佛教的传入 促使陶瓷 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到了北朝晚期 白瓷首先在北方出现 这说明 制瓷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 胎釉中的含铁量受到控制 克服了铁的 呈色干扰 为后来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白瓷的成功烧造 是中 国瓷器史上新的里程碑 隋唐时期 中国古代政治 经济 文化 商业贸易空前繁荣 推动了制瓷业的进步和瓷器市场的扩大 形成了 南青北白 的格 局 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 越窑为最典型的代表 瓷胎轻薄致密 釉层晶莹细润 取得了极高的瓷艺成就 唐代邢窑白瓷为所谓 北 白 的代表 瓷胎 瓷釉白度都很高 瓷胎坚实 致密 叩之发出 金石之声 中晚唐时期 青 白瓷烧造进一步成熟 黑 黄 花瓷 及绞胎瓷器成功烧造 以唐长沙窑为代表的彩瓷 唐代青花器的出 现 打破了 南青北白 的比较简单的抗衡 从唐末五代开始 中 国瓷器史上开始出现了名窑林立的局面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继汉唐之后的第三个繁荣时期 科技 文 学 艺术和手工业高度发达 陶瓷业蓬勃发展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地方风格浓郁 可以概括为 六大窑系 和 五大名窑 瓷都景德镇在元朝时崛起 并以青花瓷 釉里红瓷和卵白釉枢 府瓷驰名天下 中国陶瓷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到明清时期呈现 出灿烂辉煌的景象 各类陶瓷艺术品璀璨生辉 以青花瓷为代表的 彩瓷兴盛起来 五彩 斗彩 素三彩 釉下三彩 珐琅彩 粉彩等 等 明清彩瓷集陶瓷艺术之大成 极富艺术魅力 颜色釉瓷的烧造 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 单色釉品种不断创新 霁蓝釉 祭红釉 郎 窑红釉 豇豆红釉 黄釉 孔雀绿釉等等 制瓷技术也有新的突破 陶车旋刀取代了竹刀旋坯 并开始运用吹釉技术 瓷器的质量与数 量由此迅猛提高 明清时期的制瓷业 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顶峰 对今天的中国瓷业有着重大影响 陶瓷作为日用品是主要的发展趋势陶瓷作为日用品是主要的发展趋势 陶瓷以其细腻如玉的质地 晶莹剔透的品质一直以来都受到了 广大群众的喜爱 明略公司的研究表明 在生活条件日益提高的今 天 陶瓷的身份不再只是工艺品 它的很多优点注定了它会成为受 欢迎的日常用品 它耐热 利于环保 易清洗 多次使用依然光亮 如新 并且可以放置于微波炉 同时它的外表美丽多变 作为日用 品的同时充满了工艺品的魅力 中国是全世界的制陶中心 日用陶瓷已出口至世界 166 个国家 和地区 年出口总量与出口金额均居世界首位 2001 年我国日用陶 瓷产量达 120 亿件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70 近年来全国各地也不 断的在涌现出优秀的制陶厂家 陶瓷作为日用品将会是未来的发展 趋势 中国陶瓷出口在逐年增加 但价格偏低中国陶瓷出口在逐年增加 但价格偏低 根据中国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字表明 2001 年中国日用陶瓷 产品出口 16 78 亿美元 比 2000 年同期增加 10 进口额为 2561 万美元 增加 22 5 中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 但 陶瓷贸易额和单件产品创汇却很低 这主要原因是中国陶瓷产品的 成本高 价格低 在美国中档陶瓷市场上 20 头的陶瓷用品 日本 产品的价格为 80 300 美元 台湾的为 30 80 美元 中国的仅有 13 34 美元 单件创汇中国平均仅有 0 32 美元 这远低于世界平均 出口创汇 0 87 美元的水平 只相当于英同 日本的 1 7 法国的 1 3 二 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的问题二 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的问题 中国国内的陶瓷需求在上升 但品质则相对较差随着经济的发 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陶瓷产品的要求层次会越来越高 高档次产品将成为今后陶瓷产品发展的主流 而明略公司调查发现 目前中国的陶瓷产品多集中在中 低档次 据统计中国的建筑陶瓷 和卫生陶瓷中 60 70 是中 低档产品 而日本的中 低档产品 只占 20 意大利的中 低档产品率更低 仅为 2 4 目前中国的陶瓷产品质量普遍较差 1999 年 中国陶瓷产品的 一级品率为平均 50 日本同期为 80 意大利则高达 96 98 中国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很难与国外产品进行 竞争 陶瓷文化面临的舶来品的冲击陶瓷文化面临的舶来品的冲击 陶瓷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骄傲 从它的身上可以看到中 国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堆积 陶瓷制品几千年来在中国历史上一直 占有了它独特的一席 它早已深入到了普通百姓的家中并受到喜爱 然而陶瓷作为一种古老悠远的文化 近几年却受到了来自西方文化 的冲击 外国的瓷器正在以它们时尚多变的形象对传统的陶瓷文化 做出挑战 另外随着搪瓷等一些的其它材质的日用品的出现 中国 的传统陶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虽然中国成为陶瓷生产大国 但由于缺乏知名品牌 特别是国际知名品牌 因而产品主要以价格 优势进入国外中低档市场 3 中国陶瓷市场的发展趋势中国陶瓷市场的发展趋势 从国际市场来看 高质低产已成为当今国际陶瓷生产发展的趋 势 消费者对高质量陶瓷的需求逐渐增加 明略市场策划公司的研 究预测 今后 5 年内 陶瓷市场将保持旺销势头 而从定性的角度 来看 主要原因有 5 个 一是陶瓷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 迎合了人 们的消费需求 为适应国际陶瓷市场消费的新趋势 英 德 中等 陶瓷重要生产和出口国 不断调整产品结构 从生产日用陶瓷转向 生产高科技陶瓷 并开始向艺术化等方面发展 二是陶瓷产品的趋 向为高质低产 陶瓷产品总量将逐渐减少 目前 日本与台湾一直 是亚洲陶瓷生产技术高 质量好和出口额最大的地区 近年因资源 减少 人工费用高造成利润率下降 已开始转向低产高质 三是欧 美国家陶瓷进口量猛增 其市场大有可为 近几年来 虽然英国 德国等国陶瓷进口量减少 造成欧美市场的供应缺口 但是东欧的 几个主要陶瓷餐具生产国对西欧出口呈上升趋势 成套的餐具在欧 美仍有很大市场 销售约占总销量的 60 四是陶瓷产品出口税的 降低 刺激了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 为扩大陶瓷产品加快 进口 澳大利亚从 1988 年起已经连续降低陶器 艺术装饰陶瓷产品 的进口税 从而使陶瓷进口额猛增 10 多倍 中国台湾则将瓷砖进口 税从 35 降至 17 8 后又减至 12 5 中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 国 对陶瓷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从国内市场情况看 近年形势喜 人 名 特 优 新陶瓷产品供不应求 高档陶瓷和中高卫生陶瓷 十分抢手 质量好的传统产品继续畅销 滞销的只是质量差的产品 市场竞争白热化市场竞争白热化 近几年来 由于新兴陶瓷生产国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家陶瓷制品 产量的大幅度增加 使世界陶瓷的总产量明显上升 国际陶瓷市场 竞争更加激烈 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就建筑卫生瓷来说 世界 的总需求增长远远低于总产量的增长 据预测 今年世界建筑卫生 陶瓷的总产量增长超过十个百分点 而今后五年内 建筑卫生陶瓷 的总需求量才能增长七个白分点 因此 对陶瓷行业来说国际陶瓷 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市场需求高档化 艺术化市场需求高档化 艺术化 尽管国际陶瓷市场疲软 供大于求 但特 优 新 精产品 仍供不应求 尤其是高档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 就中国来说 高档 卫生陶瓷需求量占 15 25 每年平均约为 200 300 万件 日前 随着一场竞争的加剧 中 低档产品不再是市场竞争的主体 国际 陶瓷生产国也正把生产的重心向有重大利益和竞争潜力的高档化陶 瓷产品转移 未来国际陶瓷市场上艺术化也将成为消费市场的一个 主要特点 艺术化陶瓷产品将普遍受到欢迎 产品生产中心转移产品生产中心转移 近代以来 世界陶瓷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欧亚两大洲 其中日 用陶瓷产品 亚洲占 65 欧洲占 30 而高档陶瓷生产又主要集 中在西欧的英 德 意 法等国家 由于陶瓷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 业 发达国家和地区为适应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不断调整产业结 构 将工业生产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劳动密集型 产品的生产正在向劳务费用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为了使国内的 陶瓷生产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传统瓷器依旧有市场 景德镇依然 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瓷都尽管在中国历史也有不少优秀的制陶作坊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也不断的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制陶厂家 但是在 远在元朝就已经奠定了瓷都地位的江西景德镇在现代人的心目中依 然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景德镇的瓷器一直以来以瓷质细腻 瓷薄 如纸 其声如馨而闻名于世 它生产的瓷器向来都受到了普遍的欢 迎和喜爱 因此它作为制陶中心的地位在普通百姓的心中是至高无 上的 福建的德化白瓷 莹白而带透明感 生产的佛像相当有名 山东博山的黑瓷 风格朴实 是北方一带的生活用瓷 其它一些诸 如近年来崛起的广东佛山 广西石湾等也是相当不错的制陶厂家 至于普通消费者对于它们的影响多是来自于朋友的介绍 商店里看 到 产品上印有所了解 不像景德镇那样耳熟能详 中国的传统瓷器更受欢迎中国的传统瓷器更受欢迎 中国的陶瓷发展到如今各种的流派是有着一个很长的历史的过 程的 众所周知 西方的陶瓷工艺是由东方流传过去的 当然在漫 长的岁月流逝过程中 西方的陶瓷也慢慢拥有了自己的风格 但是 由于历史 文化等的原因 中国的消费者还是更喜欢中国的传统瓷 器 不过在一些大城市 如上海 北京等 有部分消费者会倾向于 时尚的国外瓷器 事实上 国产的瓷器在品质上 工艺上都处于领 先的地位 而多数的中国人由于历史习惯和文化底蕴的原因还是十 分的喜欢那些风格典雅 造型细致的传统瓷器的 在这点上 传统 瓷器的人气依然很旺 重塑品牌概念 突出产地联系重塑品牌概念 突出产地联系 日用陶瓷产品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属于普通日用品消费 明略 市场策划公司发现人们在购买时可能仅仅从外观第一感觉做评判 而对产品品牌意识薄弱 仅仅知道一些知名的产地 但是产地作为 一种资源是无法独享的 它的资源独特性使得当地的陶瓷生产厂家 都受到较多注意力和重视度 但是在区别不同企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