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一 教学 目标 1 学习即事明理 叙议结合 前后紧密相扣 的写作方法 2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 处事都 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 深思慎取 才能获得成 功的道理 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 义 3 掌握 各 极 观 求 其 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 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 况 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作者 尽吾志 的思想 2 理解掌握因事说 理 叙议结合的写法 三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讲解 法 四 教学课时 三课时 五 教学步骤 第一课 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 上学期我们在作文课上 集中练习了 感受生活 描写生活 这一专题 其实 在古文中不乏这样的范例 唐宋八大家 的作品大 都是写生活的典范散文 韩愈的 马说 柳宗元的 捕蛇者说 等均是由生活而感 由感而成文 今天 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安石的 游褒禅山记 体会一下 作者是如何抒写自己的旅游感受的 二 作者及背 景介绍 王安石 字介甫 北宋临川人 仁宗朝进士 神宗时任宰相 推行变法 史称 王安石变法 列 第 2 页 共 9 页 宁称之为 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王安石是与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齐 名的 唐宋八大家 之一 他主张文学应当 有补于 时 重在 适用 其散文现实性和战斗性都很强 王安石曾封荆国公 所以世人称为 王荆公 本文 写于 34 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 请同学朗读课文 纠正读音和停顿 1 读音 窈然 yao 好游者 hao 咎 jiu 相 xiang 何可胜道也哉庐陵箫君圭君玉 余弟 安国平父 2 停顿的句子 A 唐浮图慧褒 始舍于 其址 B 以故 其后名之曰 褒禅 C 方是时 余 之力 尚足以入 D 而余亦悔其随之 而不得 极乎游 之乐也 E 尽吾志也 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F 此所以 学者不可以 不深思而慎取之 G 以其 乃华 山之阳 名之也 3 再次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和停 顿 4 学生小组讨论找出第一段认为重 要的字词和句子 请同学解说 教师做补充 5 文章是一篇游记 从整篇文章来看 记游部分在 哪里 明确 文章的第一二小节是记游部分 三四 小节是写游洞后的心得 最后一个小节是记游的结尾 补叙同游者的籍贯 姓名喝作记时间 一级作者的籍 贯 署名 这是写游记的常用的格式 6 集体翻 译第一段 7 找出第一段中的句式 判断句 明确 第 3 页 共 9 页 文中的一种判断句的格式 者 也 者表示停顿 也表示判断语气 8 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它 游历的路径是怎样的 明确 这一段介绍了褒禅山 的概况 游历的路径 禅院 仆碑 华山洞 9 自由朗读第一小节 按照游径尝试背诵 10 第 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与下文 的议论有没有什么关系 学生齐读第四小节 疏通 文字 掌握重点字词 之 谬胜所以等 明确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 作者认真 考证仆碑上的文字 探究事理的本源 充分体现了他 求思之深 的探索精神 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 深 思慎取 的依据 11 齐读第四小节 尝试背诵 四 布置作业 背诵一四小节 找出文章中的带 其 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 检查背诵和字词的掌握 情况 二 边译边总结 1 归纳 其 的用法 代词 那 代词 这 代词 它 前 其 代词 它 后 其 代词 那些 前 其 代词 它 后 其 代词 代游客 此处须用本名 不用 第 4 页 共 9 页 现代语代词 代词 自己 代词 他们 语气助词 难道 补充 既其出 助词 无义 视其左右 代词 自己 谬其传 代词 它 咎其欲出者 代词 那些 2 第二段可以 分成几层 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 简介前洞和后 洞 第二层 记叙自己游后洞的经过 3 第二层主 要突出哪几点意思 为什么 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 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 余亦 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为下文的议论打下 基础 4 第三段可以分为几层 可以分为五层 借古人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引出下文的议论 以 游山为喻 突出 志 的重要 说明 力 的重要 4 说明 物 的重要 从正反两方面强调 尽 吾志 的重要 5 在志 力 物几方面 什么最 重要 明确 力与物也重要 但有时难以强求 只 有 尽吾志 才能 无悔 无 可讥 6 第 三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 第三段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险以远 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 瑰怪 第 5 页 共 9 页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力足以 至焉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 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第二段 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 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 余之力尚足以入 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 出 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结论 要有志 7 第 段略写什么 详写什么 运用了哪些对比 有哪些作 用 提示 略写前洞 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 后洞的所见所感 多处设比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 幽深对比 前洞 记游者甚众 与后洞 来而记之 者已少 其至又加少 对比 余所至 之浅 与 好游者 所至相比 进洞时 其见愈奇 的欣 喜与出洞后因 不得极夫游之乐 的懊悔相比 作用 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 布置作业 背诵 二三小节 第三课时 一 检查背诵和重点字句的 翻译理解 二 齐读第四小节 1 第四小节有什么 作用 明确 交代了同游者的籍贯 姓名和字 作 记的时间和作者的籍贯和署名 补充庐陵萧君圭君玉 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 复杂 直称姓名称字 号 斋名 谥号称官名 爵名 第 6 页 共 9 页 称籍贯 有时几项兼称 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 次称籍贯 后称姓名字号 至和元年 宋仁宗登基 第一年 古代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 表示 叫年号纪年法 2 总结本文写作特色 明确 因事见理 叙议结合 本文前两段记游山 后两段发议论 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 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 前后呼应 结构 谨严 具体生动 浅显易懂 3 讲解课后练习 三 交代同游者的籍贯 姓名和字 作记的时间 作者的 籍贯 署名 难句补充 1 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 而 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 用 愈 愈 愈 来表示这种关系 第一个分句 入之愈深 是条件 第二个分句 其进愈难 是紧 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 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 主语是不相同的 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 余与四人 因承上省略 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 其进 其 是指代第一个分句 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 其见 其 是指代第一 二分句 这句可以译成这样 进 洞越深 那往前进就越困难 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 奇 2 所谓华山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第 7 页 共 9 页 这是一个 者 也 表判断的句式 谓 语部分的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又是一个判断句式 乃 是判断词 课本上把 乃 注作 是 这是对 的 但又说 乃 在这里有 在 的意思 这似乎缺乏根据 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 译 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 因为 乃 在辞书里 并不作动词用 华山之阳 译作 在华山的南面 的 在 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 的 这句话可以说成 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可见有没有 在 字 乃 是判断词 在这里还要 注意 乃华山之阳 是原因 名之 是结果 名 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 释为 称或叫做 整句 可以翻译为 所谓华山洞的说法 是因为它是在华山 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 余于仆碑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 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 除了课文上的注 释 还要弄清楚 于 从 于仆碑 就是从倒下来 的石碑上 谬 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 谬其传 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 名 名词充当意动 后 面省略宾语 之 莫能名者 就是没有人能以之 为名 可意译为 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 整句译 第 8 页 共 9 页 成现代汉语是 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 又因而感叹那 些古籍不存在了 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 没 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 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 有人把 古书之不存 的 古 解作前人 古代 书 是刻写的意思 之 代碑文 不存 是漫灭 磨灭 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 这样理 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 造成后人 谬其传而莫能 名者 从而发出无限感慨 亦通 教学后记 课文比较长 但是可以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叙述和议 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在解析课文的时候 把记叙和 相对应的议论部分结合在一起讲解 这样让学生更好 的理解课文的写作上的特色 而且当时讲析的时候容 易体会文章叙议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 文章语言的简洁和凝练 这样文章的思路也非常清楚 背诵当中 特别使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卓顶精文-店铺承包转让合同5篇
- 2025年招标采购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考试(招标采购项目管理中级)冲刺试题及答案(山西阳泉)
- 江西省鹰潭市招标采购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考试(招标采购合同管理中级)测试题库及答案(2025年)
- 《童心童画》课件
- 隔离防护总结汇报
- 食管癌护理说课
- 2025年签订的违章建筑房屋租赁合同是否有效
- 广告公司股东合作协议5篇
- 公司月度安全培训记录内容课件
- 2025年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样本
- 加工中心课件培训
- 2025年广西梧州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2025年上海公安机关勤务辅警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面部桃花灸培训专业知识课件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威胁情报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林业安全生产培训教材课件
- 化妆品检验试题及答案
- 乡级增补叶酸培训课件
- 2024邯郸大名县招聘村(居)党务、村务(居务)工作者354名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