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期末总复习_第1页
方剂学期末总复习_第2页
方剂学期末总复习_第3页
方剂学期末总复习_第4页
方剂学期末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 复 习,授课内容:,总论6解表剂7泻下剂8和解剂9清热剂10温里剂11补益剂,13安神剂15理气剂16理血剂17治风剂19祛湿剂20祛痰剂21消食剂,方剂:由药物组成的,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当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合理组合、确定剂量、剂型和用法妥善配伍而成的处方。方剂学:研究中医治法和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总 论,一、方剂学发展简史,五十二病方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奠定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首创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肘后备急方东晋,葛洪;简、便、验、廉刘涓子鬼遗方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成药药典普济方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方书,二、方剂与治法,治法:根据证候表现,辨证审因,明确病因病机后,在治疗原则指导下确立的治疗方法。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从法出 法随证立 方即是法 以法统方八法: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归纳提出的八种治疗大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简称八法。,四、方剂的组成与变化,方剂的配伍目的:增效减毒 1增强药力 2产生协同作用 3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作用的发挥方向 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方剂的基本结构: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 重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 使药1.引经药:引领方中诸药到达病位。 2.调和药:调和方中诸药。,方剂的变化原因:因人因时因地 病情的轻重、邪气的虚实、兼证的有无、体质的强弱以及年龄、气候、风土习俗等原因。方剂的变化形式: 1.药味加减变化 2.药量增减变化 3.剂型变化,五、剂型,剂型:方剂组成后,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将方剂制成一定的形态。汤、散、丸、酒剂的特点六、方剂的煎服法小的知识点选择或者填空题,掌握的方剂需要记忆其组成原则、药物、功能、主治和配伍特点;熟悉的方剂记忆其功能、主治、配伍特点。方中有特点的配伍需要重点记忆。,6 解表剂,7 泻下剂,脾约:指胃中燥热,脾受约束,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导致肠中津液不足而出现大便秘结,小便频数的病症。,热结旁流:是阳明腑实证的一种类型,虽有燥屎内结于肠中,但表现为“下利清水”,即时有排泄出黄臭的粪水,而不见燥屎泻出,且虽有下利而腹痛、腹痛不减,说明肠中仍有实热积滞,仍属阳明腑实证,是为热结旁流。,8 和解剂,9 清热剂,10 温里剂,11 补益剂,13 安神剂,15 理气剂,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小青龙汤,降逆平喘,祛痰止咳,痰涎壅肺肺失宣降之喘咳证,痰涎壅肺,上实下虚之喘咳证。,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喘咳证。,外感风寒,内有水饮之喘咳证。,降气平喘祛痰止咳温肾纳气,宣降肺气清热化痰,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喘咳痰涎壅盛,痰多清稀胸闷,呼多吸少,腰酸脚软,苔白滑,尺脉偏弱等证为特征。,哮喘咳嗽,痰多色黄伴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腻而黄,脉滑等证为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