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临终病人关怀_第1页
社区临终病人关怀_第2页
社区临终病人关怀_第3页
社区临终病人关怀_第4页
社区临终病人关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联合大学省级精品课程 社区护理学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课程负责人:陈长香,社区病人临终关怀,主讲人:赵雅宁,教学目标,掌握临终病人生理、心理反应及护理掌握终病人家属的压力及护理熟悉临终阶段了解临终关怀的发展,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10月8日为世界临终关怀及舒缓治疗日,2005年10月8日,第一个世界临终关怀及舒缓治疗日走进中国,美9岁白血病女孩与7岁病友举行“临终婚礼”,英8岁男孩举行临终婚礼 婚礼次日含笑离去,哈尔滨岁的女童文文确诊肺癌晚期,接受宁养院的临终关怀(舒缓性医疗服务、疼痛控制、生活护理、心理照护、社会捐助、义工的帮助、对家属的慰藉),In March this year, a Hong Kong film called A simple life aggressively in Shanghai, sparked community concern about the pension problem, but ignored another reality movie - Hospice.,Rarely does an individual really wish die, but when the time does come, patients want to die with dignity. What most of us desire above all is not just life, but a satisfactory quality of life, and we may sometimes quite rationally risk death to escape an unacceptable life.,一、临终关怀,、临终:是临近死亡的阶段。指现代医学不能彻底医治的疾病,经过一段时间的维持性(支持性)治疗,仍不能好转,病情逐渐恶化,医生认为是无效治疗时至病人临床死亡的时间为临终。,2.临终关怀:是有组织地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主要是为临终病人缓解痛苦,使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提高生存质量,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二、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创始人为桑德斯博士(D.C.Saunders)。1967年,在英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此后临终关怀服务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1988年7月,我国天津医学院(黄天中)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同年10月,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台湾在1990年2月在马偕医院成立安宁病房1992年,北京成立松堂医院从事临终关怀服务.1993年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1996年创办“临终关怀杂志”,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附属的临终关怀病房外,还有肿瘤医院、肺科医院、民族医院、靖江医院等附设的临终关怀病房,鹤童公寓等。北京的临终关怀机构比较著名的是朝阳门医院“临终关怀”病区和松堂医院。浙江义乌市关怀护理医院 。南京鼓楼安怀医院 。沈阳的临终关怀机构主要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 。,松堂医院的李伟院长和临终老人,(一)服务的对象特殊 临终关怀机构如临终关怀院或临终关怀病房与一般的普通医院或病房相比,收住的主要对象是临终病人,其中大部分是晚期癌症病人或患有类似疾病心身备受病痛折磨的人。这些人比一般医院或病房的病人更需要关怀与心身的照顾。,三、临终关怀的特点,三、临终关怀的特点,(二)服务对象既包括临终病人也包括病人家属 在临终关怀中,家属则不仅担当为病人服务的角色,而且也成为医护人员或者说临终关怀团队成员的服务对象。医护人员在做好对临终病人关怀的同时,也要做好对临终病人家属的关怀照顾工作。特别是在病人死亡和死后的时期,要使家属能够加强自我护理,承受丧失的打击,接纳“丧失的自我”,以适应新的生活。,(三)倡导以临终病人为中心的整体照护 服务的内容广泛全面,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咨询、社会支援、居丧照护和死亡教育等多学科、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其范围一般包括对于疼痛和其他各种症状的控制,对临终病人和家属的心理安慰,发动社会各界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的社会支援,以及病人死后对家属的居丧照护等等。,三、临终关怀的特点,(四)充满家庭式的全天候服务 实行24h的全天候服务。无论何时,出现何种情况,只要病人需要.临终关怀团队的人员都会为临终病人提供服务。,三、临终关怀的特点,(五)服务形式多样化、本土化 英国-以住院照护的方式为主,即注重建立临终关怀院美国-以家庭临终关怀服务为主,即开展社区服务中国-正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服务方式 以临终关怀病房(安宁病房、宁养病房)的形式比较普遍 居家照护形式也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形式,这对于在家中照护临终病人就具有特别的实用意义,三、临终关怀的特点,(六)淡化“治疗”强调“舒缓疗护” 用临终“舒缓疗护”取代临终治疗 在临终关怀过程中的一切操作措施,尽管有与一般治疗相同的操作措施,例如控制疼痛等症状药物的使用,或者为了缓解症状而使用的手术、化疗等,这一切都不能归纳于一般治疗范畴,只能归于照护的范畴,三、临终关怀的特点,四、临终关怀的理念,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关怀为主的照护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五、临终关怀的主要内容,(一)、临终关怀机构的核心服务(二)、临终病人的生活护理 (三)、临终病人的症状控制(四)、临终病人的心理照护(五)、临终病人家属的居丧照护,(一)舒缓性医疗服务 尽管在临终关怀范畴内“治疗”的目的只是为了暂时地缓和病人的症状,并不求得好转或痊愈,然而这些措施仍然是十分必要的,是临终关怀的核心服务内容之一,因为这可以使病人免除许多疼痛等症状的折磨,从而能够安宁舒适地度过临终阶段。,(一)临终关怀机构的核心服务,(二)临终护理 护理人员根据临终病人的需求,常规地为他们提供符合临终关怀质量要求的临终生活护理、症状护理和心理护理,同时能够向临终病人的家属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护士是临终关怀团队中的主要成员,(三)临终心理咨询 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临终心理咨询,有针对性地解除他们的心理痛苦,促进他们的心理康复,是临终关怀的基本目标之一。,(四)社会支援 临终关怀中的社会支援又称“临终关怀社会服务”,是临终关怀机构努力争取的支持,包括政府机关的财务拨款、慈善团体的物资资金赞助以及个人的捐赠等。 1998 年由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先生捐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立了宁养院,开始了国内宁养医疗服务。从2001 年开始,李先生每年又捐资 2 000 万元于国内20 家重点医院开展宁养医疗服务。,1、为临终病人提供舒适的临终环境2、注意良好的饮食护理3、做好病人的个人卫生4、安排好病人的日常生活,(二)临终病人的生活护理,1.临终病人症状的控制原则2.临终疼痛症状的控制3.临终其他常见症状的控制,(三)、临终病人的症状控制,1.掌握疑义终病人心理特点2.临终心理疗护的原则与方法,(四)临终病人的心理照护,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和护理,美国心理学家库布勒-罗斯通过研究提出了临终患者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1 、否认期(denial)2 、愤怒期(anger)3 、协议期(bargaining)4 、忧郁期(depression)5 、接受期(acceptance),否认期,忧郁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否认期,患者当得知自己病重即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或“不可能”。患者可能会采取复查、转院等方式试图证实诊断是错误的。这些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否认是为了暂时逃避现实的压力,它可减少不良信息对病人的刺激 。,不,这不可能!一定是搞错了!,否认期,护士应尊重其反应,不要急于揭穿其防御心理,也不要欺骗患者。采取理解、同情的态度,认真倾听其感受,坦诚温和地回答患者的询问。,愤怒期,在被证实诊断无误后,患者情感上难以接受现实,痛苦、怨恨嫉妒、无助等心理交织在一起,“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患者往往将愤怒的情绪向医务人员、家属、朋友等发泄,以弥补内心的不平,愤怒期,护士要理解患者发怒是源于害怕和无助,而不是针对护士本身。应为患者提供宣泄内心不快的机会,给患者宽容、关爱和理解,尽量满足合理需要但应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协议期,患者承认已存在的事实,但祈求奇迹发生。为了延长生命,有些患者许愿或做善事,希望能扭转死亡的命运。此期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疗,协议期,护士应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积极引导,减轻压力。主动关心患者,加强护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以减轻痛苦。,忧郁期,当患者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止死亡来临,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出现悲伤、退缩、沉默、哭泣、甚至自杀等反应。,忧郁期,护士应允许患者忧伤、哭泣来宣泄情感。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允许家属陪伴身旁。应注意安全,预防自杀倾向,接受期,这是临终的最后阶段,患者认为自己已经尽力,完成了人生的路程,表现出平静、安详,对周围事物丧失兴趣,有的进入嗜睡状态,接受期,护士应尊重患者,给予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继续保持对患者的关心、支持,加强生活护理,让其安详、平静地离开人间,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临终病人家庭可出现以下改变:.个人需求的推迟或放弃.家庭中角色与职务的调整与再适应.压力增加,社会性互动减少,临终患者家属的反应,临终患者家属的反应主要表现为失落与悲哀在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亲人即将离去时,他们也可能出现和患者相似的心理反应过程。他们在感情上难以接受即将失去亲人的现实,在行动上四处求医,以求奇迹出现。当看到亲人死亡不可避免时,他们心情十分沉重、苦恼和烦躁不安。,病人家属感到震惊,否认亲人患不治之症,病人家属接受亲人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病人家属失去亲人后的悲伤,护理措施,满足家属照顾患者的需要;鼓励家属与患者在一起表达情感;倾听患者家属的感觉;向家属介绍患者情况;指导家属对患者的生活照料;满足家属本身的生理需求,尽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病人家属感到震惊,否认亲人患不治之症,病人家属接受亲人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病人家属失去亲人后的悲伤,六、社区临终关怀机构,又称为“机构内设的临终关怀项目”,属于“非独立性临终关怀机构”,是指在医院、护理院、养老院、社区保健站、家庭卫生保健服务中心等机构内设置的临终关怀病区。 最常见的一种临终关怀服务机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再喝一点!”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张大诺从1993年大学毕业至今,十余年间从事了大量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工作。2002年至今对十余位绝症病人进行了最长为半年的临终心理关怀, 目前他进行临终关怀的时间达到平均每周10小时以上;对近三十位80岁以上高危老人进行心理陪伴,消除他们的恐惧、孤单以及困惑;,谢谢,人虽然是哭著来到世界的,但愿我们都能笑著离开,河南省宁陵县54岁的刘沙波与其妻吴秀云结婚30多年,感情一直很好。1993年12月吴秀云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病情不断恶化,使她常常疼痛难忍。吴秀云曾多次求丈夫找来安眠药,欲安乐而死,但丈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