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第一章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一 单项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美国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人类因素 工效学 人机工程学 人类工效学 2 日本和前苏联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人机工程学 人类工程学 人机学 工效学或音译各称 3 人因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对人的研究 对机器的研究 对环境的研究 对人 机 物三者之 间的最佳匹配研究 二 二 判断改正题判断改正题 l 人因工程学的一般研究程序是 确定目标 界定性质 收集资料 制定 方案和综合评价 正确 删去界定性质 2 人因工程学研究应注意测试方法的效度 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一致的反 映所评价的内容 正确 一致 改为 真实 三 三 名词概念解释名词概念解释 1 人因工程学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定义 答 研究人和机器 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组合 使机器和环境系统适 合人的生理 心理等特点 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 安全 健康和舒适的目的 2 测试方法的效度 答 测试方法的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真实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四 四 简答题简答题 1 人因工程学的一般研究程序分几步 答 分为4步 确定目标 收集资料 制定方案和综合评价 2 为什么所采用的测试方法 必须具有效度和信度 答 测试结果可以组合成 可靠有效 可靠无效 不可靠有效 不可靠无 效4种 在人机系统中 人的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 很不容易测试 要准确地揭示 人 机 环境系统的规律 必须使采用的测试方法具有信度 一致性 和效度 真实 2 性 四四 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与习题 一 填空题 一 填空题 1 人因工程学在美国多称为 或 2 人因工程学在西欧国家多称为 3 在人 机 环境系统中 人是 4 测试方法的信度 即测试方法的 二 单项选择题 二 单项选择题 1 美国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人类因素 工效学 人机工程学 人类工效学 2 西欧国家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人类工程学 人机学 人体工程学 工效学 3 国际工效学学会会刊的中文名称是 人类工效学 工效学 人类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 4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 人和机器设备 人 机器和环境 人 机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人与广义环境的相互作用关 系 5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目的是 使作业者获得良好的作业条件 使人和机器及环境达到合理的结合 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 心理等特点 使作业者如何达到安全 健康 舒适和工作效率的最优化 6 人因工程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设计出可行实用的人 机 环境系统方案 使人获得安全 健康 舒适的 作业环境 从而达到提高工效的目的 改善作业环境 改善人与机器的关系 改善人机功能分配关系 3 7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范围之一是 探讨人机系统的标准 探讨人机系统的负荷 探讨人和机器的合理分工及其适应 探讨人和环境的特点 8 下面不属于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 观测法 实验法 心理测验法 工作分析 第二章第二章 人的因素人的因素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一 单项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是 三磷酸腺苷 ATP 磷酸原 系统ATP CP 乳酸能系统 有氧氧化系统 2 不属于能量消耗测定方法的是 直接法 间接法 观察法 相关估算法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析理论中最高级的的需求是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归属的需要 二 判断改正题 二 判断改正题 1 从功能上看 语言 抽象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等主要是右脑 左脑对空间 的感知及对形象的加工能力优于左半球 正确 右脑 和 左脑 位置 对换 2 能力是一个人个性中最重要 最显著的心理特征 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 的主要差异标志 正确 能力 改为 性格 三 名词解释 三 名词解释 1 能力的定义 答 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 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 产能的定义 4 答 人体补充ATP的过程成为产能 四 问答题 四 问答题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包括哪几个需要层次 答 主要包括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 需要五个需要层次 2 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 主要包括 性格 能力 动机 情绪和意志 3 简述一下需求与动机之间的的关系 答 人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 就 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 从而产生活动动机 当需要推动人们去活 动引向一个目标时 需要就成为人的动机 需要作为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 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思考题与习题思考题与习题 一 填空题 一 填空题 1 神经组织主要由 和 组成 2 行为学上的动机激励学说主要有 3 人因工程学中应用较多的六种感官系统是 4 人体能源的直接来源直接来源于细胞中的贮能元 5 人体补充ATP的过程称为 6 人体能量测定的方法有 7 人体活动的供能系统有 8 人体测量方法的间接法分为 9 人耳听觉可以接受频率为 Hz之间的机械振动波 10 影响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11 人的典型情绪可以分为 5 12 马斯洛的需要层析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层次的需要 二 二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是 三磷酸腺苷 ATP 磷酸原 系统ATP CP 乳酸能系统 有氧氧化系统 2 属于一个人个性中最重要 最显著的心理特征是 能力 性格 情绪 意志 3 不属于能量消耗测定方法的是 直接法 间接法 观察法 相关估算法 4 不属于激励动机的学说的理论是 赫兹伯格 F Herzberg 的双因素理论 利克特 R Likert 的集体参与理 论 弗鲁姆 V H Vroom 的期望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析理论 5 马斯洛的需要层析理论中最高级的的需求是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归属的需要 6 弗鲁姆 V H Vroom 的期望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包括 经济需要 非经济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经济需要和非经 济需要 三 判断改正题 三 判断改正题 1 人眼可以感受的光线的波长为 380 680mm之间 2 人体能量消耗测定方法的间接测定法中 闭合式测定法比开放式测定法 更简单实用 3 飞机和潜艇的驾驶员的作业性质属于神经松弛型 4 人的心境属于一种短暂的 微弱的情绪状态 5 赫兹伯格 F Herzberg 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保健因素能防止不满意 同 时也可以起到激励效率的作用 5 人体肺活量随活动负荷的增加而减小 6 人体活动能量最大的和最主要的供应源是乳酸能系统 6 7 有氧氧化系统的有点是能量大 持续时间长 并且供能速度快 第三章第三章 微气候环境微气候环境 典型典型例例题题 1 为什么必须综合评价微气候条件 答 气温 相对湿度 气流速度和热辐射等4个条件 对人体的影响可以互 相替代 某一条件的变化 可以由另一条件的相应变化所补偿 例如 人体受 热辐射所获得的热量 可以被低气温抵消 当气温升高时 增大气流速度会使 人体散热量增加 可以证明 当室内气流速度在 0 6m s 以下时 气流速度每 增加 0 1m s 相当于气温下降 0 3 实际上人对微气候的感觉是主观感觉 即心理上感到满意与否 而人体对 微气候的主观感觉 除了与上述环境条件有关外还与服装 作业负荷等因素有 关 因此 必须综合评价微气候能若干条件 2 如何运用人体热平衡方程式评价人体对微气候的主观感觉 答 人体的基本热平衡方程式是 S M W H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代谢量 M 除 了有一小部分用于生理活动和通过肌肉对外做功 W 外 将伴随产生大量的附加 热 H 向体外散发 当 M W H 时 人体处于热平衡 此时人体皮温约为 36 5 人感到舒适 当人体对外做功时 且 M W H 人感到热 若 M W H 人 感到冷 3 改善高温作业下的措施是什么 答 高温作业环境的改善应从生产工艺和技术 保健措施 生产组织措施 等方面加以改善 主要的措施包括 1 生产工艺技术措施 合理设计生产流程 屏蔽热源 降低温度 增加气流速度 2 保健措施和 合理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 合理使用劳 保用品 进行职工适应性检查 3 生产组织措施 减小作业速度或增加休 息次数 合理安排休息场所 职业适应 思考题思考题 一 一 填空题填空题 1 空气的 叫做气温 7 2 空气的 叫做湿度 3 我国法定温标采用 4 生产环境的湿度常用 表示 5 高气湿是指 6 低气温是指 7 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形成的热辐射称为 8 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形成的热辐射称为 9 人体的基本热平衡方程式是 10 人体单位时间向体外散热的平衡方程式是 11 低温作业环境的改善措施包括 12 高温作业环境 是指热源散热量大于 的环境 13 高温作业环境的改善措施主要哪四个方面考虑 14 低温作业环境的改善措施包括 二 二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人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受与以下因素相关 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空气中水汽的绝对数量 每m3空气内所含的水汽克数 空气中水汽距饱和状态的程度 2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热辐射量仅取决于下列因素 热辐射常数和反射率 皮肤表面积和服装热阻值 平均环境温度和皮温 上述全部因素 3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对流传热量仅取决于下列因素 空气流动速度和皮肤表面积 对流传热系数和皮温 气温和服装热阻值 上述全部因素 4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蒸发散热量仅决定于下列因素 皮肤表面积和蒸发散热系数 服装的热阻值 环境的相对湿度 上述全部因素 8 5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传导散热量 仅取决于下列因素 皮肤与接触物体的温差 皮肤与物体的接触面积 物体的传导热系数 上述全部因素 6 人体对傲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 仅取决于下列因素 环境气候条件 服装的热阻值 作业负荷的大小 上述全部因素 7 WBGT指标用下列因素来评价微气候条件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气流速度 干球 湿球和黑球的加权平均温标 8 高温作业环境条件下 人体的耐受度与人体 核心 温度有关 核心 温度取决于 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的劳动强度 作业负荷 热疲劳 人体热平衡机能 9 高温作业环境条件下 人体的耐受度与人体 核心 温度有关 核心 温度取决于 一定作业负荷条件下的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 作业负荷 热疲劳 10 人体长期处于低温条件下 会产生以下生理反应 神经兴奋性提高 人体机能增强 代谢率提高 神经传导能力减弱 第第四四章章 环境照明环境照明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1 某一10m2的工作间 均分成10个方格 在各正方格中心测到照度值为 175 125 115 100 115 345 360 255 400 400lx 试求照度的均匀度 并予以评价 解 业业业业业业lx23 9 10 400400255360345115100115125175 9 其中最大照度值为 4001x 所以照度均匀度为 不满足要求 2 图中所示照明是什么照明方式 哪个灯具安装的较好 为什么 解 图 a b 均为一般照明方式 即没有考虑特殊局部的需要 而照亮 整个工作面所设置的照明 图 a 比图 b 的灯具布置为好 以每个图中最左 边的灯具为例 光源至人眼的夹角图 a 比图 b 保护角 大 图 a 基本上 属于微弱眩光区 而图 b 则可能属于中等眩光区 即图 a 布置比图 b 布 置有利于避免眩光 减少视觉疲劳 思考题思考题 一 一 填空题填空题 1 视觉疲劳可以通过闪光融合值 与眨眼次数等方法间接测定 2 不考虑特殊局部需要 为照亮整个假定工作面而设置的照明 称为 3 由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共同组成的照明方式 称为 4 在环境照明设计中 应最大限度地利用 5 眩光效应主要破坏视觉的 6 眩光源对视觉效率的影响与视线和眩光源的 有关 7 解决照度均匀度主要从 上解决 二 二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波长在380 780nm范围的电磁波 给人眼的色感是 单色光 多色光 彩色光带 白光 2 在视觉功能正常条件下 白光照射物体后 人的色彩感觉决定于下列因 3 1 674 0 239 239400 u A 10 素 照射光波长 物体表面反射光波长 自然光波长 是否为发光体 3 光的辐射功率相同时 亮度最敏感决定于下列因素 长波光 短波光 红光 绿或黄绿光 4 工作面物体鲜明可见 可借助于下列措施的改变 尽可能增加工作面的中心亮度 尽可能增加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 尽可能降低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 市工作面周围照度与中心照度接近 同时又突出工作面中心照度值 第五章第五章 色彩环境色彩环境 思考题与习题思考题与习题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对是互补色光 红光与绿光 青光与黄光 青光与紫光 蓝光与黄光 2 将三种基色光同时投射在一个全反射的表面上 会出现以下情况 合成不同色调的色光 只产生一种色调的色光 白光 黑光 3 不同的色彩对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暖色调会产生如下的感觉 物体密度大 稳定性好 空间宽敞 距离缩短 4 人从自然现象中得到启迪和联想 因此色彩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冷色调有前凸感 暖色调有体积收缩感 饱和度高的物体有轻感 明度高时产生远感 5 选择适当的色彩 利用色彩效果 可以构成良好的色彩环境 一般有以 下要求 工作房间尽可能色调单一 避免视觉疲劳 11 提高配色的饱和度加强剌激 以使注意力集中 工作房间配色时使明度悬殊 以期增加层次感 配色尽可能不要单一 增加舒适愉快 减少疲劳 判断改正题判断改正题 1 色彩视觉是由于物体反射的光谱波长所决定的 2 若两种色彩的三个基本特性相同 一定会产生相同的色彩感觉 3 一种波长产生一种色调 即一种色调只与一种波长相联系 4 颜料三基色分别是黄 紫 青的补色 5 当色彩的波谱辐射功率相同时 视觉器官对不同颜色的主观亮度感觉也 一祥 6 绿色不易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 因此在工作房间内都应采用统一的绿色 7 对比色是为了突出安全信息 第六章第六章 噪声及振动环境噪声及振动环境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1 在车间某处分别测量4个噪声源的声压级为80dB 85dB 91dB和84dB 问 总的声压级是多少 解 85 92 10101010lg 10 10 10lg 841 0911 0851 0801 0 1 1 0 dBL n i L P Pi 业 2 某车床运转时 在相距1m处测得的声压级为85Db 该车床停车时 在同 距离测得的背景声为75dB 试求车床产生的声压级 解 54 84 1010lg 10 1010 10lg 571 0851 0 1 0 1 0 dBL P P L L P 业 业 3 机器型号相同 单独一台运行时测得的声压级为65dB 几台同时运行时 测得的声压级为72dB 试问开动运行的机器共有几台 12 解 n 5 4 某车间噪声的响度级为105方 经吸声处理后 响度级降为78方 试问响 度降低了多少 解 5 9022 40105 1 0 40 1 0 1 1 业 N L N 9 1322 4078 1 0 40 1 0 2 2 业 N L N 5 对某噪声环境进行降噪处理 治理噪声前后倍频程声压级的测量结果如 表6 1所示 试求治理前后噪声的总响度降低了多少 倍频程中心频率 Hz 125250500100020004000 声压级 dB 687688848080 治理前 响度指数 4 38 8 23 0 21 423 024 7 声压级 dB 677173747271 治理后 响度指数 4 06 68 811 111 813 5 解 首先由噪声治理前后的倍频程声压级 利用响度指数换算表 教材表6 2 查 出各倍频程的响度指数N 治理前的总响度 85 48 7 24 2 105 3 0 7 24 mimt NNFNN 治理后的总响度 7 0 10 6572 10 lg PiP LL n 业 Pi LL n i L P LnnnL PiPiPi lg101010lglg10 10 10lg 10 10lg 1 01 0 1 1 0 业 84 6 100 90 5 13 990 5 100 N NN 1 21 业业业业业 13 19 26 5 13 8 55 3 0 5 13 2 mimt NNFNN 6 某市中心测得声级A的变化如表6 2所示 已知其统计特征符合正态分布 试求等效连续声级 表6 2 中心声级变化表 中心声级 dB A 707580859095100105 461822251573 解 从表中可知 所以 100 10 AdBL 90 50 AdBL 80 90 AdBL 思考题与习题思考题与习题 一 一 填空题填空题 1 声音是由 产生的 2 振动的物体称为 3 传声媒质质点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 4 声速与声频和波长的关系是 5 声音可分为 和复合音 6 纯音是 的声音 7 人们把不需要的声音称为 8 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比的对数称为 9 人耳能够感觉的频率范围大约在 之间 10 响度是听觉判断声音强弱属性的 量 11 由计权网络测得的计权声压级称为 12 用不同的噪声级出现的概率或累计概率表示某一A声级是 13 噪声对语言通讯的影响是由于声音的 引起的 46 4 100 48 85 26 1948 85 业业业业业业业业 67 96 60 80100 90 60 60 22 9010 50 2 50 AdB LL L d LLeq 14 14 等效连续声级是指某规定时间内 A 声级的 15 工业噪声主要由 噪声构成 二 二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声音由物体机械振动产生 它可分为 复合音与噪声 纯音和噪声 复合音和元音 纯音和复合音 2 响度级的单位是 分贝 分贝 A 方 宋 3 人耳感觉哪个声音响些 可以比较声音的哪个度是 声级 响度 响度级 声压级 4 听力损伤是指下述哪种类型 疲劳 不适应 不舒适感 噪声性耳聋 三 三 判断改正题判断改正题 1 噪声是物体机械振动产生的 因此评价噪声只能用客观物理度量 2 声音依靠媒质质点流动而传播 3 复合声所属各纯音间的频率不成整倍数关系 其波形也呈非周期性变化 4 响度级可以表示两个声音响度相差多少 5 声级是用同一计权网络修正所有频率的声压级而得到的 6 噪声可以引起听力阔的提高 而造成噪声性耳聋 7 响度相同而频率高的噪声不如频率低的噪声更容易引起烦恼 8 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干扰而提高的现象称为声音的掩蔽 9 等效连续声级是一定时间内声级的算术平均值 10 ISO规定 500Hz 1KHz 2KHz 4kHz为中心频率的4个声压级算术平均 值定义为语言干扰级 11 耳塞或耳套可以降低人耳对噪声的感受 而有利于听清楚对方的谈话 内容 12 音乐词节对噪声有掩蔽效应 因此对噪声环境的改善都有明显的作用 15 六 六 计算题计算题 1 某车间有6台机床 每台机床单独开动时的声压级为 80 85 91 94 98 102dB 试求6台机床同时开动时的声压级为多少 2 在车间内测得一机床的声压级为102dB 停车后测得的声压级为90dB 试 求机床运行时本身的噪声为多少 3 某车间有同型号的机床10台 同时开动测得的噪声声压级为95dB 同时 停车测得的声压级为86dB 试求每台机床单独开动时的声压级是多少 4 已知响度为28宋和120宋 试求响度级 5 已知响度级为75方和110方 试求其响度 第八章第八章 体力工作负荷体力工作负荷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1 某男工身高1 7m 体重70kg 基础代谢量平均值约为158 7KJ m2h 连续作 业7Omin 当RMR 4时 试问能量 能消量是多少 作业时增加的代谢量为多少 解 能量消耗量 基础代谢量 1 2 RMR 基础代谢率平均值 体表面积 1 2 RMR l58 7KJ m2h 0 0061 1700mm 0 0128 70k g 0 1529 1 2 RMR 158 7KJ m2h 1 7801m2 1 2 RMR 282 5KJ h 1 2 4 1469KJ h 24 48 KJ min 70min连续作业时的能量消耗量为 24 48 70 1713 84 KJ 基础代谢量 158 7KJ m2h 1 7801m2 282 5KJ h 4 71 KJ min 作业时增加的代谢量 RMR 基础代谢量 作业延续时问 4 4 71KJ min 70min 16 1318 8 KJ 2 题1中 若能量消耗降至1055KJ时 RMR值为多少 解 连续70min作业的能量消耗量 RMR 1 2 158 7KJ m2h 60 1 7801m2 70min 1055KJ RMR 1 2 329 59KJ 3 某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 呼出气体的体积百分比为 O2 15 33 CO2 5 23 取样气量为5L min 已知标准 是态下空气的组成为 O2 20 93 CO2 0 03 N2 79 04 氧热价为2OKJ L 试求受试者的能量消耗 解 求单位体积的耗氧量 现以l00ml空气量计算 每升空气的耗氧量为 20 93 15 33 1000 56 ml l 求单位时间的耗氧量 56ml l 5l min 280ml min 0 28 l min 求能量消耗量 0 28l min 2OKJ l 5 6 KJ min 或0 28l min 2OKJ I 60min 336 KJ h 4 若基础代谢量为4 7KJ min 维持体位增加的代谢量为5 6KJ min 作业时 增加的代谢量为 18KJ min 试求 RMR值 解 能量消耗量 4 7 5 6 18 28 3 KJ min 能量消耗量 基础代谢量 1 2 RMR 所以 5 为测定某作业的劳动强度等级 测得作业者在作业时的格O2量为1 30 l min CO2的产生量为 1 05l min 安静时的耗O2量为 0 24 l min Co2的产生量 为0 19 l min 求该项作业的相对代谢率 22 12 32 1 59 329 1055 RMR 2 631 2 4 7 18 1 2 业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业 RMR 17 解 0 81 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 查非蛋白呼吸商与氧热价表 氧热价位20 15KJ l 同理 氧化的 氧热量非蛋白呼吸商 糖脂肪 KJ kcal 0 707 0 71 0 72 0 73 0 74 0 00 1 10 4 76 8 40 12 0 100 0 98 9 95 2 91 6 88 0 19 620 19 637 19 687 19 738 19 792 4 686 4 690 4 702 4 714 4 727 0 75 0 76 0 77 0 78 0 79 15 6 19 2 22 8 26 3 29 9 84 4 80 8 77 2 73 7 70 1 19 842 19 892 19 947 19 997 20 047 4 739 4 751 4 764 4 776 4 788 0 80 0 81 0 82 0 83 0 84 33 4 36 9 40 3 43 8 47 2 66 6 63 1 59 7 56 2 52 8 20 102 20 152 20 202 20 257 20 307 4 801 4 813 4 825 4 838 4 850 0 85 0 86 0 87 0 88 50 7 54 1 57 5 60 8 49 3 45 9 42 5 39 2 20 357 20 412 20 462 20 512 4 862 4 875 4 887 4 899 0 81 1 3 1 05 V V RQ 2 2 O CO 业业业业业业业 0 74 0 24 0 19 V V 2 2 O CO 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 18 0 8964 235 820 5624 911 0 90 0 91 0 92 0 93 0 94 67 5 70 8 74 1 77 4 80 7 32 5 29 2 25 9 22 6 19 3 20 617 20 667 20 717 20 772 20 822 4 924 4 936 4 948 4 961 4 973 0 95 0 96 0 97 0 98 0 99 84 0 87 2 90 4 93 6 96 8 16 0 12 8 9 58 6 37 3 18 20 872 20 927 20 977 21 027 21 082 4 985 4 998 5 010 5 022 5 035 1 00100 00 021 1325 047 氧热价位 20 04KJ l 又因为 所以 BR2 1 34 5 04 2024 0 04 2024 0 15 2030 1 2 1 2 1 2 1 R RM R RM B RM RMR 或3 5 24 0 24 0 30 1 2 1 业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 RMR 6 8h 工作制中 作业开始前和作业结束前各用0 5h 进行准备和整理工作 地 中午还有1h的午饭时间 作业时的能量消耗为32KJ min 安静时的能量消 耗为6KJ min 试分析该工作班 至少还应安排几次休息 解 min 88 10 75 16 632 47 100 l T 2 55 100 1 75 16 632 r T min 85 16 552 0 1 86 10 1 rl w l TT T T T 以每次作业17min计算的休息次数为 业21 17 60 15 05 08 即改版作业至少还应安排21次休息 19 7 若RMR 0 12 基础代谢量为157KJ min 试求实际劳动率 w T 解 单位时间作业增加的代谢量为 业业业业业业业KJ min18 840 12157157RMR RMRM 12 0 1 75 16 84 18 1 75 16 T M r 89 0 12 0 1 1 1 1 r w T T 8 某作业日作业制度时间为480min 要求净作业时间为450min 现测得作 业者在作业时耗O2量为1 29l min CO2的排出量为1 045l mim安静时的耗O2量为 0 245l min CO2的排出量为0 194l min 试问该作业的劳动时间安排得是否合 理 解 作业时的呼吸商 81 0 29 1 045 1 RQ 查呼吸商与氧热价表 氧热价为20 15kJ 所以 作业时的能量消耗量 1 29 20 15 25 99 KJ min 安静时的呼吸商 79 0 245 0 194 0 RQ 查呼吸商与氧热价表 氧热价为20 04kJ 所以 安静时的能量消耗量 0 245 20 04 4 91 KJ min 作业时增加的能量消耗量 KJ min 08 2191 4 99 25 M 休息率 259 0 1 75 16 08 21 1 75 16 M T T T l x r 因此 所以 x x l x r TT T T T T min 75 98480 259 0 1 259 0 1 T T T T r r x 可见 该项作业的休息时间只安排30min太少 故不合理 思考题与习题思考题与习题 20 一 一 填空题填空题 1 产能是 的过程 2 由于体内糖原含量有限 所以 系统产能不经济 3 目前认为 是一种致疲劳性物质 4 肌肉收缩作用于物体的力叫做 5 物体作用于肌肉上的力称 6 肌张力保持不变的肌肉收缩叫做 7 肌纤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 8 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的作业称为 9 肌肉等长收缩容易产生疲劳 故称为 10 静态作业的特征是 却很容易疲劳 11 静态作业的特征是能量消耗水平不高却 13 维持生命所必须的能量称为 14 维持某一自然姿势的能量消耗称为 15 单位时间 单位体表面积的耗能量称为 16 在常温条件下 基础代谢率的 作为安静代谢率 17 人体进行作业或运动时所消耗的总能量 叫作 18 1g供能物质氧化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称为 19 物质氧化时 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 20 机体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的比值称 21 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 只适用于以 为主的作业 22 在工作日快结束时 可能出现工作效率提高的现象 这样现象称为 23 疲劳不仅是生理反应 而且也包含着大量的 和环境因素等 24 当光源以某一频率闪变时 若把闪变频率提高到使人眼对光源闪变感 觉消失时 此时称为 现象 25 在融合状态下降低光源的闪变频率 使人眼产生闪变感觉的临界闪变 21 频率 称为 二 二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产能一般通过以下途径之一完成 ADP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多文档摘要事实核查技术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智能楼宇施工现场成品保护措施
- 2025年药理学与药物治疗考试试卷及答案
- 仓储物流中心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 消毒隔离培训试题及答案
- 企业环保保护培训课件
- 兽药制造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管模维修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铸管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船舶轮机员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眼科学教学课件:绪论
- 中医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学课件
- GB/T 5563-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静液压试验方法
- GB/T 1192-1999农业轮胎
- 人类学-课件精
- DBJ51-T 188-2022 预拌流态固化土工程应用技术标准
-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课件第一章导论
- 2023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秀PPT课件
- 大班社会《班级规则我遵守》课件
- 能源概论__第一章能源概述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