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A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河北省承德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A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河北省承德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A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河北省承德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A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河北省承德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A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承德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A卷)(含解析)本试题卷共8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孔子创立的等级森严的儒家伦理规范,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与布局。在儒家看来,建筑除其实用性的功能之外,更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的重要手段。北京故宫在遵守儒学规范的礼制方面体现得最为充分。其建筑按一条眀昰的中轴线布局,太和殿之宝座正好处在这条中轴线上。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其他建筑对称排布,组合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这种井然有序、主次分明的建筑排列,正是等级森严的反映。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的方式展开,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这种“大”,主要体现在单体建筑的群体组合上。中囯建筑对群体组合可谓情有独钟,在设计上特别重视端方正直和群体的有机构成,着意于构筑群体组织有序的建筑之美。从群体到单体,从整体到局部,都十分注重尺度、体量的合理搭配,讲究空间秩序的巧妙组合,营构岀一种和谐圆融之美,使组群既能在远观时给人以整体性的恢宏气势和庄严感,又能在近观时给人以局部的审美情趣与亲和感。西方古典建筑如希腊的帕提农神庙、罗马的凯旋门等,则更注重于单体的外部造型和体量上的巨硕突兀。它们往往以超人的尺度,极力渲染那种对宗教的迷狂和敬畏之感。中国传统建筑这种平面布局和群体组合方式,讲究建筑个体和群体组合与风水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地面上热衷于建筑群体的全面铺排,象征严肃而有序的人间伦理。它鲜明地体现了中华古民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是中囯建筑不同于西方的重要特色。这种特色历经千年而不衰,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它既是高度重视现实人生、具有实用理性取向的文化精神的表现,也融渗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审美理想,充满了既理性又浪漫的艺术精神,展现出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明堂、辟雍、坛庙、宗祠等礼制性建筑,则是中囯建筑高深豪迈的文化哲理的集中体现,这些建筑极具浓厚的政治色彩,反映了宗法礼仪和伦理规范,成为名副其实的哲学建筑。每一种形制都具有特殊的含义,在阴阳观念、风水意识等指导下,充分运用数理象征手法【注】,在设计营构上追求群体空间有机统一的整体和谐的境界。从总体到细部,从建筑形制到构图作法,这些礼制性建筑莫不表现出一种寓意深刻的数理关系,从而成为一种极具特色的古典模数理论,在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大放异彩(摘编自刘月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注】数理象征手法,在中国古文化中,数字及数字间的相互搭配组合都是有其特定象征意义的。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的伦理规范体现在建筑上,弱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强化了伦理教化的功能。B. 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特点,注重单体建筑的群体组合,追求一种和谐圆融美。C. 中国传统建筑热衷建筑群体的全面铺排,体现了中华古民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D. 中国传统建筑体现了中国建筑高深豪迈的文化晢理,反映了宗法礼仪和伦理规范。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孔子创立的儒家伦理规范入手,分析了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B. 文章以明清北京故宫为例,印证了传统建筑的排列次序是礼制等级分明的产物。C. 对比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突出了中国建筑注重单体建筑的群体组合的特征。D. 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章先说儒家伦理规范的具体内容,再从文化角度分析。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没有主次分明、井然有序的建筑排列,故宫就很难反映礼制的等级森严。B. 讲究合理搭配和空间秩序的巧妙组合,才使中国传统建筑有了庄严感和亲和感。C. 因渗入中国人的宇宙观、审美理想,中华传统建筑获得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D. 礼制性建筑充分运用数理象征手法,使得其极具理性和浪漫交织的美学神韵。【答案】1. C 2. D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弱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说法错误;依据原文第一自然段“在儒家看来,建筑除其实用性的功能之外,更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的重要手段”可知,儒家的伦理规范体现在建筑上并没有弱化建筑的实用功能,而是在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化功能。B项,“华传统建筑的尚大特点,注重单体建筑的群体组合”,说法错误;原文第二自然段说,“这种大,主要体现在单体建筑的群体组合上”。D项,原文第四自然段说“明堂、辟雍、坛庙、宗祠等礼制性建筑,则是中囯建筑高深豪迈的文化哲理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是“礼制性建筑”体现了中国建筑高深豪迈的文化晢理,而不是所有中国传统建筑,范围扩大。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然后结合选项所分析的材料进行分析。D项,文章并没有先说儒家伦理规范具体内容,而是先总述儒家伦理规范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与布局的直接影响。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文中,确定答题区域范围,联系上下文,筛选答案。C项,“渗入中国人的宇宙观、审美理想”与“中华传统建筑获得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是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体现,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素雪里的乡愁崔向珍童年的冬天,总是昐望下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经雪装扮过的世界是那么纯洁,那么耀眼。盼呀,盼呀,印象中总是在天将要黑透的时候,在空中积聚了一天的乌云终于托不住雪花的重量,大朵大朵的雪花便开始漫天飞舞。于是寒风裹夹着雪花,雪花追随着寒风,铺天盖地把眼前的世界朦胧成了一个白茫茫的整体。天与地,雪与风,都在无尽的苍茫中诗意地飘飞。大概因为雪是晶体的缘故吧,雪白得让人惊讶,叫人赞叹,我总觉得雪的素净远比雨的灵动要可爱得多。童年的窗户是朴素的木格窗,贴了刷过油的毛绒绒的窗纸。夜晩院子里的雪越积越厚,透过晶亮的窗纸耀得满屋子明晃晃的,总让我想起“蓬荜生辉”这个美好的词语,这素净的雪光无数次挤进我家的茅草房,把用苇草编织的屋顶和贴满了报纸的土坯墙映照得银光闪闪,我躺在暖和舒适的火炕上,想着安徒生童话里王子的殿堂,觉得精灵般的雪花也是可以给人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希望的。童年的记忆里,雪总是下得非常大,兴奋的童心总是难以入睡,院子里虽然没有竹子生长,但是院墙周围稀稀落落的小树上总有几根脆弱的树枝被雪压断,听到树枝断裂的声音,想象着大地上会铺上一层厚厚的软绵绵的地毯,内心格外兴奋。一个夜晚的时间,我家的大门就被雪堵住了。好在木门是往里开的,雪齐齐地堆在门口,父亲笑呵呵地拿了炒菜用的铁铲,把雪铲进大铁锅里。母亲在灶下点燃高粱杆,通红的火苗舔着锅底,雪慢慢融化,屋子里便升腾起最温暖的柔情。我偷偷跑到院子里玩雪的时候,就会看见母亲烧出来的那一缕炊烟正悠悠地飘散在清澈而湛蓝的天空中。烟熏的糯香在干净的空气里拥挤着,分明还有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柴草的味道。充满诗意的雪花落地层叠之后,一个令人惊艳的世界便展现在千里冰封的沃野之中。漫山遍野的玉树琼枝形成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房檐下的冰挂挤挤挨挨,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草垛们头上戴的银色的蘑菇顶帽子熠熠生辉。被抽开一角露出柴草的草垛旁,麻雀们在结伴儿觅食,这些不惧寒冷的小小精灵叽叽喳喳地蹦跳着,给这银装素裹的世界平添了一抹灵动的气息。到了夜晩,素雪、明月,把平日里单调而贫困的生活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哥哥总要吹响那支细细的竹笛。哥哥会吹的歌曲不多,铃儿响叮当是他最拿手的一曲。在欢快的笛音里,父亲和我们一起朗诵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或者背诵“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背诵到兴致浓烈的时候,父亲总会手舞足蹈起来,仿佛他是站在高山之巅,面对群山万壑一般的激情亢奋。虽然我们的普通话乡土味特别浓,诵读声也不整齐,但是有明月映雪,有笛音相伴,有父母的贴心呵护,我们是比任何时候都要幸福,都要快乐的。雪落雪融,月缺月圆,几十年的时光飞速地逝去了。现在的冬雪依旧会铺天盖地地飘飞,而月夜下冰清玉砌的故乡小院,却只能在乡愁的最深处无声地晶莹着。童年的素雪和明月裏着的那些悠悠的笛声和那些带有浓浓乡土味的诵读声,常常会走进我深夜的梦中,让我在无限眷恋的回忆中泪雨纷飞。(选自2018年1月6日射阳日报,有删改)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童年时总期盼下一场大雪,因为在“我”看来,雪后的世界纯洁耀眼,漫天飘飞的雪花素净、灵动、可爱、充满诗意。B. “我”家的茅草屋很简陋,但雪光一映照,不仅“蓬荜生辉”,还使“我”想到了王子的殿堂,可见雪带给“我”的是希望和美好,C. 文章记叙了取雪烧火化水小事,这一细节充分体现充满爱的家庭生活的温馨美好,进而突出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村生活的美好。D. 文中描写了一家人在笛声中诵读诗歌的情景,体现出高雅、有亲情的精神生活,即便生活是贫困的,也让人感到无比的幸福5. 赏析文中第段的画线部分。6. 本文标题为“素雪里的乡愁”,有人认为也可以以“童年的素雪”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答案】4. A 5. 运用拟人手法使静景充满动感和情感,比如:冰挂挤挤挨挨,草垛们头上戴的银色的蘑菇顶帽子,麻雀们在结伴儿觅食,等等。运用比喻手法使景物更逼真且充满诗意,比如将落满雪的草垛顶比喻成帽子,将玉树琼枝的雪后世界比喻成梦幻仙境。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使景物充满生机和活力,比如:在雪景中加亼麻雀们的蹦蹦跳跳、叽叽喳喳。 6. 答案示例一:我认可“童年的素雪”。从内容上看,文章主要内容是“素雪”。作者选取童年生活中有关雪的记忆,生动再现了下雪的情景及雪后的情趣。从主旨上说,第段是点明主旨的段落,从中可知作者表达的是对童年温馨生活的怀念之情,因而题目中应该有“童年”这一信息。从结构上看,童年的素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通篇都围绕着童年的素雪展开。答案示例二:我认可“素雪里的乡愁”。从内容上看,文章主要内容是“素雪”以及“乡愁”。前文重点描写童年生活中有关雪的记忆,后文重点表达无限的乡愁。从主旨上说,第段是点明主旨的段落,从中可知作者表达的是无限的乡愁之意。从结构上看,素雪的乡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前面写素雪,后文表达乡愁。【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A项,张冠李戴,“灵动”是雨的特点。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的赏析能力。赏析景物描写一般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答题时首先指出运用的手法,再结合句子解释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漫山遍野的玉树琼枝形成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草垛们头上戴的银色的蘑菇顶帽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玉树琼枝的雪后世界比喻成梦幻仙境,将落满雪的草垛顶比喻成帽子,生动形象地写出雪后世界的美丽。“房檐下的冰挂挤挤挨挨”“草垛们头上戴的银色的蘑菇顶帽子”“麻雀们在结伴儿觅食”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冰挂挨挤,草垛们头上戴帽子,麻雀们结伴儿,这样赋予物以人的形态,生动形象,使静景充满动感和情感。另外,文段还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有静景,如,玉树琼枝、冰挂、草垛,也有动景,如,叽叽喳喳地蹦跳着觅食的麻雀。动静结合,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6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以及对文章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回答标题的作用,往往从内容、主旨、结构等方面考虑。个性化解读虽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作答时,需要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见识来回答。这道题目,无论是认可“素雪里的乡愁”还是“童年的素雪”,都要从文章的内容、主旨、行文结构上回答。譬如,回答认可“素雪里的乡愁”作为文章的标题,因为从主旨上看,文章突出的是“乡愁”,写素雪之下的温暖、希望、兴奋、幸福、快乐,这些都是乡愁的具体情感。从内容上看,虽然描写的主要内容是素雪,但素雪只是乡愁的载体,作者要表达的是浓浓的乡愁而不是素雪。从结构上看,与文章第段对乡愁的抒发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虽然文章主体部分是扣着“素雪”来写的,但是文章表达出来的却是浓浓的乡愁。如果回答认可“童年的素雪”作为文章的标题,也要从以上三方面分析:因为从内容上看,文章的大篇幅内容都在回忆“童年的素雪”以及“童年的素雪”带来的哀愁。作者选取童年生活中有关雪的记忆,生动再现了下雪的情景及雪后的情趣,这些都是童年的素雪带给作者的美好记忆。从主旨上说,第段是点明主旨的段落,文章最后一句说,“童年的素雪和明月裏着的那些悠悠的笛声和那些带有浓浓乡土味的诵读声,常常会走进我深夜的梦中,让我在无限眷恋的回忆中泪雨纷飞”,从中可知作者表达的是对童年温馨生活的怀念之情,因而题目中应该有“童年”这一信息。从结构上看,童年的素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通篇都围绕着童年的素雪展开。(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近六年电影票房区间分布表票房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大于10亿13983115亿-10-5亿132119171571亿-3亿4640373638305000万-1亿3127282425201000万-5000万807275815074500万-1000万4155543530310-500万317218119115139119总计559461358323305289【注】表格中的统计数字为电影上映数量。(摘编自“艺恩网”,总票房良性增长须改善电影票房收入结构)材料二:2017年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近日出炉。中囯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获悉,2017年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最终得分83.3分,分别高出2015年、2016年2.1分和2.3分,提升明显。与此同时,2017年贺岁档以81.1分的满意度得分,获得“满意”评价。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艺恩网开展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从2015年春节档开始至今共完成了19个档期的调查。调查样本分为普通观众、专业观众两个群体采用影院现场抽样调查、一线从业者和专家在线调查以及大数据抓取分析等方法,从观赏性、思想性和传播度3个角度对国产电影进行评估。从年内调查的春节档、春季档、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初冬档和贺岁档7个档期来看,除初冬档以外的其他6个档期满意度均进入“满意”区间(80分),其中,暑期档满意度得分85.7分,居年内首位,同时也是自满意度调查开展以来的档期最高分。与此同时,2017年档期满意度较2015年、2016年均有提升,充分说明,2017年国产电影在实现体量突破的形势下,创作水平也明显提升,获得了观众较好的评价,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截止到贺岁档,2017年满意度调查的重点囯产片数量为67部,其中满意度高于80分的影片数量为47部,占比超70%;而2015年、2016年满意度超80分的影片总数为40部,占比仅在40%左右。(摘编自“1905电影网”,2017年的国产电影:超过七成进入“满意”区间)材料三在2017年的电影市场中,除喜剧片和爱情片之外,主流电影同样受到观众追捧。既有缅怀历史、感召当下的血战湘江,又有首部展现中国现代空军实力的空战大片空天猎,更有以利比亚撤侨为原型创作的彰显中国气魄和中国力量的战狼2。“主流电影取得的巨大突破,在于对观众需求的精准把握,以讲故事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电影之中,触及观众的心灵,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共鸣。”华谊兄弟副总裁、华谊兄弟影业总经理叶宁说。一些小众电影也取得了超乎市场预期的突破,反映日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幸存“慰安妇”的长篇纪录片二十二以1.7亿元打破内地纪录片票房纪录。这表明,通过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真实历史感的创作是能够打动观众的。“观众的包容度越来越大,国产电影类型有了更多发挥的余地和艺术施展的空间,可以不断满足观众对电影多样性的审美需求。”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摘编自2018年1月5日光明日报,牛梦笛2017中国电影成绩喜人)7.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2012年到2017年,我国票房过10亿的电影数量基本保持持续增加态势,可见我国高品质电影创作质量还是不断提升的。B. 相比较而言,2015年500万以下票房的电影数量占比最低,而5亿以上票房电影数量占比最高,2015年票房收入结构最优。C. 2017年上映的电影数量比2016年增加了98部,而票房在500万以下的电影增加了99部,可见,2017年电影创作成绩并不理想。D. 2017年,票房在500万以下的电影数量占近60%,1亿以上票房的电影数量占比约16%,可见深受大众喜欢的影片仍不多。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 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电影观众满意度较之2015年、2016年有明显提升,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水平提高了。B. 材料二介绍了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査的样本选取、调查方法、评估角度及调査的具体档期,以证明调查结果是可信的。C. 2017年国产电影在实现体量突破的形势下,创作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得到观众好评,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D. 2017年,观众的欣赏口味发生了变化,人们由喜欢看喜剧片和爱情片,开始转变为追捧融入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流电影。E. 以二十二为代表的一些小众电影取得了超乎市场预期的突破,这一现象反映出有真实历史感的电影还是有市场潜力的。9. 虽然国产电影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票房在500万以下的电影占比仍然很高,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请你谈谈如何改善这一状况?【答案】7. C 8. BC 9. 精准把握观众需要,努力触及观众灵魂,引发其共鸣。跳出原有模式,努力使电影类型多样化,满足观众多方需求。【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C项,2017年上映的电影数量比2016年增加了98部,而票房在500万以下的电影增加了99部,不能由此得出“2017年电影创作成绩并不理想”,因为材料二中说“2017年国产电影在实现体量突破的形势下,创作水平也明显提升,获得了观众较妤的评价,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文中,确定答题区域范围,联系上下文,筛选答案。A项,“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水平提高了”,理解错误;观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由此不能看出“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水平提高了”,能够说明2017年国产电影的创作水平提高了,因为材料二说“充分说明,2017年国产电影在实现体量突破的形势下,创作水平也明显提升,获得了观众较好的评价”。D项,理解错误,材料三中说“在2017年的电影市场中,除喜剧片和爱情片之外,主流电影同样受到观众追捧”,说明人们既喜欢看喜剧片和爱情片,也喜欢融入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流电影。E项,说法片面,材料三说,以二十二为代表的一些小众电影取得了超乎市场预期的突破,“这表明,通过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真实历史感的创作是能够打动观众的”;选项缺少了限制性前提条件“通过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故选B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进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题干所在的位置前后,往往就是答案所在的地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文中,对于如何改善国产电影的状况,可以由材料三入手考虑。材料三中在列举了血战湘江空天猎战狼2后,华谊兄弟副总裁、华谊兄弟影业总经理叶宁说,“主流电影取得的巨大突破,在于对观众需求的精准把握,以讲故事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电影之中,触及观众的心灵,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共鸣”。由此我们得知若想改善国产电影的状况,需精准把握观众需要,触及观众灵魂,引发其共鸣。材料三中电影二十二代表了“一些小众电影也取得了超乎市场预期的突破”,另外,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观众的包容度越来越大,国产电影类型有了更多发挥的余地和艺术施展的空间,可以不断满足观众对电影多样性的审美需求”;依据以上两点,我们得知若想改善国产电影的状况需跳出原有模式,努力使电影类型多样化,满足观众多方需求。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窦仪,字可象。蓟州渔阳人。十五能属文,晋天福中举进士。周广顺初,召为翰林学士。历驾部郎中、给事中,并充职。刘温叟知贡举,所取士有覆落者,加仪礼部侍郎,权知贡举。建隆元年秋,迁工部尚书,罢学士,兼判大理寺。奉诏重定刑统,为三十卷。会翰林学士王著以酒失贬官,太祖谓宰相曰:“深夜之地,当待宿儒处之。”范质等对曰:“窦仪清介重厚,然已自翰林迁端明矣。”太祖曰:“非斯人不可处禁中,卿当论以朕意,勉令就职。”即日再入翰林为学士。乾德二年,范质等三相并罢。越三日,始命赵普平章事。制书既下,太祖问翰林学士曰:“质等已罢,普敕何官当署?”承旨陶谷时任尚书,乃建议相位不可以久虚,今尚书乃南省六官之长,可以署敕。仪曰:“谷所陈非承平之制,皇弟开封尹、同平章事,即宰相之任。”太祖曰:“仪言是也。”即命太宗署敕赐之。俄加礼部尚书。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当时号为窦氏五龙。初,周祖平兖州,议将尽诛胁从者。仪白冯道、范质,同请于周祖,皆得全活。显徳中,太祖克滁州,世宗遣仪籍其府库。太祖复令亲吏取藏中绢给麾下,仪曰:“太尉初下城,虽倾藏以给军士,谁敢言者。今既著籍,乃公帑物也,非诏不可取。”后太祖屡对大臣称仪有执守,欲相之。赵普忌仪刚直,乃引薛居正参知政事。及仪卒,太祖悯然谓左右曰:“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盖惜其未大用也。(节选自宋史窦仪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B. 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C. 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D. 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翰林学士,中国古代官名,专门掌管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参与机要。B. 知贡举,即“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由有名望的大臣担任。贡举,唐宋时称科举。C. 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管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D. 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仅次于宰相。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窦仪不怕得罪人。太祖任命赵普为平章事,该由谁在敕书上署名呢?陶谷认为尚书可以署名,窦仪当面否定了他的意见,获太祖认可。B. 窦仪很讲原则。他劝说太祖不要强取已经登记为国家财产的物资时说,你刚攻下城池时取用,没人敢反对,但现在取就要有诏令。C. 窦仪深得太祖赏识。太祖原本想让他担任宰相,但遭到了赵普的阻挠没能实现,后来窦仪去世后,太祖很后悔当时没能重用他。D. 窦仪爱惜生命。周祖平定兖州后,原本商议着将所有胁从者全部杀死,窦仪会同冯道、范质说通了周祖,结果胁从者得以全部保全。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范质等对曰:“窦仪清介重厚,然已自翰林迁端明矣。”(2)非斯人不可处禁中,卿当论以朕意,勉令就职。【答案】10. B 11. D 12. C 13. (1)范质等回答说:“窦仪清廉耿介稳重敦厚,可是他已经从翰林学士升迁为端明殿学士了。”(2)除非这个人不可处在宫禁之中,爱卿应当把朕的意思说给他,勉励他让他就职。【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这段话的大意是:窦仪学问渊博,风度严肃庄重。其弟窦俨、窦侃、窦翶、窦僖,都相继考中进士。冯道与禹钧有旧情,曾经赠他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样的诗句。大臣们常吟诵这句诗,当时号称窦氏五龙。所给句子中,“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中,“俨侃偁僖”是窦仪四个弟弟的名字,中间应该断开,表示是四个名字,排除AD;“皆相继登科”意思是都相继考中进士,与前面断开,排除C。“冯道与禹钧有旧”中“有旧”,是有交情的意思,是固定词组,与后文断开。依据以上分析,选项B断句正确。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D项,“仅次于宰相”,说法错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由文中“皇弟开封尹、同平章事,即宰相之任”可知。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C项,“太祖很后悔当时没能重用他”理解有误,原文是“盖惜其未大用也”,意思是大概是可惜他尚未受到重用,太祖的话中没有“当时”之意。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对,回答;清介,清廉耿介;迁,升迁。译文:范质等回答说:“窦仪清廉耿介稳重敦厚,可是他已经从翰林学士升迁为端明殿学士了。”第二句得分点:禁,皇宫,宫禁;论,告诉,说;论以朕意,状语后置句。译文:除非这个人不可处在宫禁之中,爱卿应当把朕的意思说给他,勉励他让他就职。【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译文:窦仪,字可象,窦仪十五岁就能写文章,后晋天福年间中进士。后周广顺初年,被召见授任翰林学士。历任驾部郎中、给事中,并充任别的职务。刘温叟主持贡举,所录取的进士有人落选了,朝廷加任窦仪为礼部侍郎,暂代主持贡举。建隆元年(960)秋天,升任工部尚书,罢去学士职务,兼任判大理寺。奉诏重新修定刑统,撰写了三十卷。正好翰林学士王著因酒醉失态被贬官。太祖对宰相说:“重要的地方,应当由素有声望的博学之士担任。” 范质等回答说:“窦仪清廉耿介稳重敦厚,可是他已经从翰林学士升迁为端明殿学士了。”太祖说:“除非这个人不可处在宫禁之中,爱卿应当把朕的意思说给他,勉励他让他就职。” 当天再次进入翰林任学士。乾德二年(964),范质等三位宰相都被罢免。过了三天,才任命赵普为平章事。诏令既成,太祖问翰林学士说:“范质等人已被罢免,赵普的任命敕令该由哪位官员来署敕?”承旨陶谷当时任尚书,于是建议相位不可以久虚,现在尚书是南省六官之长,可以署敕。窦仪说:“陶谷所说的并非天下承平时的制度,皇上的弟弟是开封尹、同平章事,这就是宰相的职务。”太祖说:“窦仪的话正确。”就命令太宗给赵普署敕。不久加任窦仪为礼部尚书。窦仪学问渊博,风度严肃庄重。其弟窦俨、窦侃、窦翶、窦僖,都相继考中进士。冯道与禹钧有交情,曾经赠他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样的诗句。大臣们常吟诵这句诗,当时号称窦氏五龙。当初,周太祖平定兖州,打算杀尽胁从者。窦仪告诉冯道、范质,一起向周太祖请求,这些人得以免死。显德年间,宋太祖攻克滁州,世宗派窦仪前去登记那里的府库财产。太祖还命令亲吏拿府库中绢分给部下,窦仪说:“太尉刚刚攻下此城,即使把库藏全部分给军士,谁敢道论呢?现在既然库藏已经登记,就是国家财产了,没有诏令不能强取。”后来太祖多次对大臣们称赞窦仪有执守,想任他为相。赵普忌讳窦仪刚直,于是引荐薛居正为参知政事,等到窦仪去世后,太祖叹息着对身边大臣说:“天为什么这样快就夺走我的窦仪啊。”大概是可惜他尚未受到重用。(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岑参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注】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春天,时官军击败安史叛军并收复洛阳及中原大片土地。贾至先作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岑参以此诗和之。紫陌:京城的道路。凤凰池:在大明宫内,中书省所在地。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句用“鸡鸣”“曙光”“寒”点岀大臣们早朝上路之早,暗示大家心情愉悦。B. 第二句意思是,在这春夏交接之际,京城到处回荡着黄莺鸟的歌声,生机盎然。C. 颔联极写早朝盛况:宫门齐开,仪仗林立,百官上朝。诗人心情紧张,态度庄重。D. 尾联特意用“独”“阳春”“难”体现酬和之意,表达自己才不如贾至的遗憾。E. 全诗通过描绘早朝场面,暗示天下大治的兴旺繁华,反映诗人渴望唐朝中兴的心境。15. 杨万里曾说:“和诗者,岑诗云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最佳。”请结合全诗对这两句进行赏析。【答案】14. CD 15. 紧扣“早”“朝”二字。“星初落”“露未干”突出“早”,“花迎剑珮”“柳拂旌旗”突出“朝”。以景寓情(或寓情于景),通过“花迎”“柳拂”“星初落”“露未干”的暮春晨景的描写,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兴奋之情。“迎”“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表现出路边鲜花盛开、杨柳轻拂,旌旗招展,文武官员健步走来的情景。“剑”“珮”采用借代手法,表现出满朝文武都来上早朝的盛况。【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C项,“诗人心情紧张,态度庄重”,无中生有;颔联只写了早朝盛况:宫门齐开,仪仗林立,百官上朝。D项,“表达自己才不如贾至的遗憾”,说法错误;岑参在尾联中说和诗难,不仅仅是出于对贾至的恭维,或是表现自己的谦逊,这“难”字确实流露出岑参内心的真实感受,但诗句没有表达岑参才不如贾至的遗憾之意。故选C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可以从诗句的内容、语言、情感、手法等多方面入手。作答时,首先要理解诗歌的整体内容,把握好诗歌的情感主旨。从诗句表达内容上看,“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的佳处在于它紧扣“早”“朝”二字,既写了早朝的场面,又抓住了时间早这一特点,“星初落”“露未干”突出“早”,“花迎剑珮”“柳拂旌旗”突出“朝”。从语言特色上看,这一联诗句既呼应贾至的原作,又表现出岑诗的语言特色,辞藻典丽堂皇:鲜花迎接饰有佩剑的官员,柳条轻拂仪仗的旗帜,此时晓星方落,露犹未干。从手法上看,这一联诗句中的“迎”“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表现出路边鲜花盛开、杨柳轻拂,旌旗招展,文武官员健步走来的情景,“迎”“拂”这种拟人化的写法,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他把自己兴奋的心情移情到鲜花、杨柳身上,写花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展现自己的心情;“剑”“珮”采用借代手法,表现出满朝文武都来上早朝的盛况。从表达的情感上看,诗句通过对“花迎”“柳拂”“星初落”“露未干”的暮春晨景的描写,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在官军击败安史叛军并收复洛阳及中原大片土地后,内心难以掩抑的兴奋之情。【点睛】赏析一首诗,首先是作者,包括作者的身份及性格分析;之后是诗歌意向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然后是所抒发情感,通过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之后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与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然后体会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感情);最后赏析修辞手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感情)。译文:雄鸡啼唱,大路上洒满黎明的寒光。黄莺鸟鸣声婉啭,京城处处是一派暮春景象。宫里的晓钟敲过,千门万户一齐开敞,天子的仪仗排列在玉阶两边,环拥着百官进入朝堂。殿前花色与佩剑的闪光交加辉映,天边的晨星才刚刚消隐。飘扬的旌旗轻拂着柳枝,枝头还沾带着夜来的清露。凤凰池上歌一曲阳春白雪,谁想唱和可真有些知难却步。(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苏轼由赤壁的自然景物写到历史古迹,感慨“一世之雄”的曹操已消失在历史的尘烟里,而自己与客却在江渚之上,“_,_,_。”(2)李白的行路难中,“_,_”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的苦闷沉郁和情感的激荡变化都形象地刻画出来。【答案】 (1). 侣鱼虾而友麋鹿 (2). 驾一叶之扁舟 (3). 举匏樽以相属 (4). 停杯投箸不能食 (5). 拔剑四顾心茫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麋鹿,驾,扁舟,匏樽,属,箸。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圣诞节的欢快气氛让人感觉很美好,许多年轻人也愿意享受这种气氛,在这个时候应景地进行消费也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在最好的年华错过对知识的学习,以后在前行的路上又缺乏求知的后劲,那么书写辉煌人生的过程往往会举步维艰。通过有效沟通来增进两代人之间的感情,虽然不是一个以一当百的方法,但对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还是有帮助的。微博、微信中各种关怀式提醒类谣言不绝如缕,此类谣言打着“善意提醒”的旗号动摇着公众的理性认知和经验判断。中国高铁虽然起步较晩,但能博采众长,吸纳各方智慧,实现良性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发展之路。10年前南方暴雪,各市因应对失措导致数千万人受困;今年南方暴雪,各市反应迅速、应对得当,让人侧目而视。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的能力。成语的正确运用可以从如下角度考虑: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只有关注这些角度,才能作出准确判断。还要看看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句中用于表达对年轻人圣诞节购物的态度,使用正确。举步维艰: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句中用于表达错过了学习,以后人生的路程很难,使用正确。以一当百:指一个人抵挡一百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句中用于表达一个好的办法,使用错误。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句中用于表达谣言不断,使用错误,此处应改为“层出不穷”“屡见不鲜”等。博采众长: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句中用于表达中国高铁吸纳各方智慧,使用正确。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现也用来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句中表达一种赞美之意,使用错误,此处可用“刮目相看”。故选C。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医疗、医保、医药互相配合,实现联动,产生“叠加效应”,体现了医改的整体性、协同性和系统性,形成高效运转。B. 对员工进行更好的培训,并且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才是快递业提高服务质量、实现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C. 通过现场十几位豫剧大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了名家的风采,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D. 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停产减排査处力度,强化督査问责,严格要求企业落实减排规定,是改善重污染天气的关键所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语病类题目,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等。A项,成分残缺;在“形成高效运转”后加宾语的中心语“的体制(机制)”。C项,成分残缺;去掉“通过”。D项,搭配不当;“加强”和“力度”搭配不当,改为“加大”。故选B。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这幅旺财运的挂画,我就笑纳了,咱们生意人不都求个财运八方、财源滚滚吗B. 老李对来医院探望的棋友们说:“等我这贵恙好了,一定跟大家好好切磋棋艺。”C. 听说你家小女特别喜欢吃点心,我特意做了一盒蛋黄酥,请你带回去让她品尝。D. 武术比赛结束,张师傅获胜,对手向他表示祝贺,他谦虚地说:“承让,承让。”【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四点: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把握语体。另外,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A项,“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收下自己的礼物;句中用于“我”收下挂画,使用错误。B项,“贵恙”对对方的病的敬称,询问他人病情的敬语;句中用于称呼自己的疾病,使用错误。C项,小女”,谦辞,谦称自己的女儿;句中用于称呼对方女儿,使用错误。D项,“承让”是承蒙谦让的意思,一般是在比赛后优胜者谦虚客气时说的话,谦辞;句中张师傅谦称自己获胜,使用正确。故选D。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专家认为科学的睡眠,并不是睡够8小时就可以了,_。因为这样会让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对健康伤害很大。熬夜就等于反复刺激内分泌激素,这不但会让血压血糖上升,_,使人很容易感冒。专家建议,为健康着想,最好将工作安排在白天,_。【答案】 (1). 而是要保证不要熬夜 (2). 还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 (3). 以保证晩上有良好睡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