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_第1页
湖南省娄底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_第2页
湖南省娄底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_第3页
湖南省娄底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_第4页
湖南省娄底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娄底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湖南省娄底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基础研究专题之六基础研究专题之六 娄底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娄底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湖南省娄底市国土资源局 二 二年十月 娄底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娄底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项目负责项目负责 陈强春 专题组长专题组长 许云舟 编写人员编写人员 许云舟 李福顺 周厚祥 邹建林 周顺菊 曾志祥 孟学君 熊 勇 申学华 陈佳云 编编 写写 单单 位位 湖 南 省 地 勘 局 四 一 八 队 提提 交交 单单 位位 湖 南 省 娄 底 市 国 土 资 源 局 提提 交交 时时 间间 二 二 年 十 月 前前 言言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人口 资源 环境发展的基本国策 落实 矿产资源法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和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 厅 关于开展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湘政办明电 2001 82 号 湖 南省 市州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和娄底市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全市矿 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娄政办函 2002 44 号 的要求 娄底市国土 资源局组织编制了 娄底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规划基期年为 2000 年 规划目 标年为 2010 年 近期规划目标年是 2005 年 娄底市是我省主要产煤区之一 煤炭资源及产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煤炭 工业在娄底市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在开发利用中结构性矛盾突出 无规 划乱采 大矿小开 资源浪费 无序竞争等现象严重 安全隐患多 生态环境破 坏严重 矿山企业发展艰难等问题突出 为此特设立 娄底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 研究 专题 本专题在分析本市煤炭资源状况 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对未来 5 10 年娄底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的总体要求 结合本市煤炭工业的特点 提出了未来 5 10 年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发展目标 确定了开发利用发展重点区域和规划实施的措施建议 本专题由湖南省地勘局四一八队许云舟 李福顺 周厚祥 邹建林 周顺菊 和娄底市国土资源局曾志祥 孟学君 熊勇 申学华 陈佳云等同志共同编制完 成 由陈强春同志统编 由于时间紧 课题涉及内容纷杂 研究人员水平所限 多有不足之处 敬请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专题研究得到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 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 娄底 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 各县 市 区 国土资源局以及有关矿山企业的大力支 持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娄底市煤炭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1 第一节 煤炭资源概况 1 第二节 煤炭开发利用及其矿业结构 布局现状 3 第三节 煤炭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 第二章 娄底煤炭资源综合潜力分析及需求预测 10 第一节 综合潜力分析 10 第二节 煤炭市场形势与发展趋势 12 第三节 娄底市煤炭需求预测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13 第三章 娄底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15 第一节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15 第二节 煤炭矿业结构优化及调整 16 第三节 煤炭开发利用指标建议 18 第四节 煤炭资源开发准入准出条件 20 第五节 娄底煤炭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区域布局 21 第四章 实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的主要措施建议 24 第一节 资源保证措施建议 24 第二节 行政管理保证措施建议 24 1 第一章第一章 娄底市煤炭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娄底市煤炭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第一节第一节 煤炭资源概况煤炭资源概况 一 煤炭资源储量一 煤炭资源储量 娄底市是湖南省的主要产煤区 至 2000 年底全市煤炭已探明资源储量约 11 89 亿吨 保有资源储量 10 11 亿吨 未审批资源量 1992 2 万吨 资源储量约 占全省的 35 居全省第一 全市经审批煤炭资源储量中经济的基础储量 68038 6 万吨 占 67 3 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 9792 5 万吨 占 9 7 次边际经 济的资源量 11899 2 万吨 占 11 8 内蕴经济的资源量 11348 4 万吨 占 11 2 二 煤炭资源特征二 煤炭资源特征 分布特征 娄底市煤炭资源分布于区内中部的涟源盆地内 各县 市均有分布 含煤面 积 1928km2 占全市总面积 8117 km2的 23 75 已探明一定储量的矿区有朝阳 太平寺 洪山殿 恩口 凤冠山 斗笠山 桥头河 杨家滩 乌云山 金竹山 毛易 渣渡 冷水江 芦茅江 建新 油溪 晏家铺等 17 个 分为 117 个井田 另有矿点 5 个 各县 市煤炭保有资源储量情况见表 1 表表 1 娄底市各县娄底市各县 市市 区煤炭保有资源储量情况表区煤炭保有资源储量情况表 行政区 井田数 个 占井田数百分比 保有资源量 万吨 占保有资源量百分比 新化县2420 5124622 924 36 冷水江市2218 8024601 724 34 涟源市4639 3235501 635 12 双峰511 97 娄星区86 844252 04 21 合计117100101078 7100 注 不含矿点 未审批资源量 涟源市资源储量最丰富 占全市的 35 12 其次为新化县 冷水江市 双峰 县 资源储量分别占全市的 24 36 24 34 11 74 上述 4 个县 市 都是全 国百个重点产煤县 市 之一 2 煤系及含煤性 娄底市含煤地层有下石炭统测水组 上二叠统龙潭组 三叠 侏罗系安源群 以下石炭统测水组 上二叠统龙潭组为主要赋煤层位 前者赋存无烟煤 后者赋 存烟煤 现自老至新分述如下 下石炭统测水煤系 是市内主要无烟煤含煤层位 广泛分布于车田江 金竹 山 冷水江 杨家山等地 含煤面积 1468km2 含煤 1 5 层 厚度一般 1 3 5m 属该煤系的井田 77 个 其中两个中型 其余均为小型 另有矿点 2 个 下二叠统龙潭煤系 是市内重要的烟煤含煤层位 主要分布于恩口 桥头河 斗笠山 洪山殿 其次为车田江 凤冠山 含煤面积 460km2 含煤 1 3 层 厚 度一般 1 3 83m 分布于该煤系的井田 44 个 均为小型 另有矿点 1 个 三叠 侏罗系安源群含煤层 矿点 1 个 分布于恩口向斜核部发家塘 含煤 1 3 层 厚 0 1 2 0m 可采煤 1 层 厚 0 1 1 0m 呈透镜状 为烟煤 煤类 煤质 娄底市煤炭保有资源储量中无烟煤 75513 2 万吨 占 74 7 烟煤 25565 5 万吨 占 25 29 烟煤中瘦煤和贫煤 16591 5 万吨 占煤炭保有资源储量的 16 41 焦煤 8450 5 万吨 占煤炭保有资源储量的 8 36 肥煤 523 5 万吨 占 保有资源储量的 0 52 无烟煤中的优质块煤达 15102 64 万吨 占无烟煤储量的 20 煤质大多是低灰份 低硫 低磷 高发热量的优质煤 含硫 St d 平均 1 06 灰分 Ad 平均 12 84 磷分 Pd 平均 0 0229 发热量 31 兆焦耳 千克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Vdaf 平均 11 81 斗笠山矿区的焦煤 马鞍山煤矿的烟煤分别是生产冶炼用优质焦炭 斗焦 和烧制高档瓷器的原料 块煤是生产氮肥 电石 活性炭的优质原料 共 伴生矿产 本市与煤共 伴生的有用矿产有煤成气 菱铁矿 硫铁矿 耐火粘土 陶瓷 粘土 硅石 钛 锗 镓等 10 余种 以煤成气 菱铁矿 硫铁矿 耐火粘土 陶瓷粘土 硅石最具综合开发利用前景 开采技术条件 3 本市测水煤系上覆及下伏地层均为碳酸盐岩 岩溶裂隙 溶洞发育 含丰富 的地下水 且区内断裂发育 易使溶洞裂隙水与矿井连通 矿井涌水量中等 一 般 100 300m3 时 最大 779m3 时 塘冲井 龙潭煤系北纬 27 40 以南 如洪山殿矿区 上下部隔水层发育 隔水性良 好 矿井涌水量较小 一般为 5 100m3 时 北纬 27 40 附近 如斗笠山及桥 头河矿区的西南端 晏家铺等矿区 隔水层隔水性一般 矿井涌水量中等 一般 300m3 时 最大 600m3 时 北纬 27 40 以北的斗笠山 桥头河 恩口等矿区 隔水层发育差 底部茅口组灰岩之丰富的溶洞裂隙水可直接充入矿井 矿井涌水 量大 一般 1500m3 时左右 最大达 6569m3 时 恩口 井 本市煤矿工程地质条件普遍差 煤层顶 底板岩石破碎 采矿中有时会诱发 矿震 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 本市煤矿高瓦斯井多 部分矿井煤尘严重 煤层具有自燃倾向 易发生煤与 瓦斯突出 瓦斯爆炸和煤层自燃灾害 第二节第二节 煤炭开发利用及其矿业结构 布局现状煤炭开发利用及其矿业结构 布局现状 一 煤炭开发利用现状一 煤炭开发利用现状 煤是娄底市主要矿产 已有近千年的开采历史 至 1949 年煤炭产量达到 25 48 万吨 解放后 煤炭工业迅速发展 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以后 采煤企业数急剧增 加 原煤产量 1995 年达到 1524 08 万吨 为历年产量最高峰 但由于产量剧增 随之出现总量过剩 库存增加 积压严重 煤价急跌 煤炭市场一时失去平衡的 局面 1996 2000 年 全市在国家 关井压产 的政策指导下 关闭非法和布局不 合理的煤矿 645 处 煤炭产量下降较大 至 2000 年底止 全市开采井田 80 个 停采井田 8 个 闭坑井田 8 个 未利用井田 21 个 共有正在开采的矿山 484 个 年产煤 810 99 万吨 煤矿企业从业人员 46694 人 实现工业产值 8 65 亿元 占 矿山工业总产值的 71 75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10 利润 2906 33 万元 以 煤炭为原料 燃料的工业门类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60 煤炭开发利用是 娄底市的基础产业 对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采 选 深加 4 工利用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表 2 二 煤炭矿业结构及布局现状二 煤炭矿业结构及布局现状 采 选冶 深加工矿业结构现状 据娄底市地矿局统计资料 至 2000 年底止 娄底市正在开采的井田有 80 处 矿山 484 个 全市煤矿开采能力 735 万吨 实产矿石量 810 99 万吨 主要采矿方 法为半连续工艺采煤法 短壁采煤法 无柱采矿法 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 走 向长壁采煤法 水平分层采煤法 倾斜长壁采煤法 九五 期间我市煤炭资源 储采比为 127 09 开发强度为全国平均水平 储采比 771 15 的 6 倍 表表 2 2 20002000 年娄底市煤炭及选冶 深加工产品产量占全省比例情况表年娄底市煤炭及选冶 深加工产品产量占全省比例情况表 产品名称单位全省产量全市产量占全省百分比 全省排名位置 原煤万吨2105 00810 9938 531 焦炭万吨207 0074 3535 921 洗精煤 万吨 54 95 煤气亿 m33 202 3673 751 火电亿千瓦小时26 24 近年来 随着煤矿关井压产政策的落实 安全生产环境的治理整顿 全市小 煤窑数量的减少 相对提高了矿井建设水平 开拓部署 采煤工艺 支护方式与 技术逐步趋向正规与合理 煤矿走向长壁采煤法 倾斜长壁采煤法 无煤柱采煤 法等均为较先进的采矿方法 采矿技术成熟 煤矿生产的主要辅助系统 如矿井 提升 运输 排水 通风等基本实现机械化 但采矿机械装备仍普遍相对落后 全市没一台采煤机 没一台掘进机 没利用一台计算机进行采矿管理 高科技含 量几乎为零 娄底市煤炭块煤选矿全为手选 选矿工艺落后 煤质不能保证 煤炭的潜在 价值优势不能发挥 本市无烟煤中块煤占 20 本可基本满足本市氮肥 电石 活性炭生产的需要 但选出的仅占无烟煤的 4 不得不从外地大量调进 娄底市现有洗煤厂 2 家 焦化厂 6 家 产品主要有洗精煤和焦炭 2000 年产 量分别为 54 95 万吨 74 35 万吨 已建成配煤坪 1 处 年产量 10 万吨 洗煤 炼焦消耗的原煤分别占原煤总产量的 6 78 9 17 原煤入洗比明显低于全国水 平 18 更远远低于国外先进国家水平 澳大利亚 76 日本 75 英国 100 5 煤炭深加工方面 主要有煤气生产企业 1 家 娄星区煤气公司 火电发电 厂 1 家 冷水江金竹山电厂 年生产煤气 23595 万立方米 年火力发电 262408 万千瓦小时 耗原煤 1489980 吨 占原煤总产量的 18 37 总体上 在 娄底市煤炭开发利用的采 选冶 深加工矿业结构链中 采矿业 是主体 洗选业规模小 深加工业中煤炭汽化 火力发电占有重要位置 见 表 3 表4 表表 3 3 19961996 20002000 年娄底市煤炭及深加工产品产量情况表年娄底市煤炭及深加工产品产量情况表 年 份19961997199819992000 煤炭产量 万吨 1419 42976 311068 081089 26810 99 洗精煤 万吨 30 5040 8939 9244 6954 95 焦煤 万吨 103 9083 8971 4775 8874 35 火电 亿千瓦小时 35 2829 5728 1625 5626 24 煤气 万 m3 213572354323595 表表 4 4 20002000 年娄底市煤炭开发利用采选深加工矿业结构链状况表年娄底市煤炭开发利用采选深加工矿业结构链状况表 企业类型 企业数 个 从业人数 人 工业总产值 万元 工业增加值 万元 利 税 万元 采矿业4844669486486 9226393069 洗煤241753144122689 选冶业 炼焦6 煤气生产供应1368174 254 深加工业 火力发电1 4358 50997231312686 煤炭开发利用企业的经济类型结构现状 全市煤炭采矿企业的经济类型结构总体呈现为国有煤矿为骨干 乡镇集体煤 矿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 全市煤矿总计 544 个 持证 484 个 持证矿 山中国有煤矿企业 29 个 乡镇集体煤矿 332 个 股份合作煤矿 55 个 私营 个 体私营 私营合伙 私营股份 煤矿 68 个 2000 年不同类型煤炭采矿企业矿煤 炭产量 产值情况见表 5 全市 10 个煤炭选冶 深加工企业均为国有企业 表表 5 5 20002000 年娄底市不同经济类型煤炭企业矿产品产量产值情况表年娄底市不同经济类型煤炭企业矿产品产量产值情况表 企业经济类型数量 个 产量 万吨 占总产比例 产值 万元 占总产值比例 国有29232 8528 7128722 3033 21 集体332392 5948 4138927 7545 01 股份合作5565 288 057100 578 21 私营68120 2714 8311736 2813 57 6 合计484810 9910086486 90100 煤炭企业生产规模结构现状 全市煤炭采矿企业按单个矿山生产能力划分 其规模均为小型 其中生产能 力 6 万吨以上的 16 个 最大的是金竹山煤矿 4 个井 为 55 万吨 3 6 万吨 的 14 个 1 3 万吨的 186 个 1 万吨的 268 个 总体上矿山数量多 规模小 从表 6 中可以看出 3 万吨的矿山总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比重很大 64 75 表表 6 2000 年娄底市不同规模煤矿所占产量比重情况表年娄底市不同规模煤矿所占产量比重情况表 年产矿石量 万吨 矿山数 个 产量 万吨 产量百分比 Q 1268184 8622 8 1 Q 3186340 3041 95 3 Q 61472 098 89 Q 616213 7426 36 合 计484810 99100 全市选冶企业均为小型 深加工企业中火力发电厂为大型企业 煤气生产为 小型企业 煤炭矿业空间布局现状 娄底市煤资源主要集中于新化东部 双峰西部的涟源盆地 在采矿业方面 全市 484 家煤矿以国有 集体矿山为中心 其它矿山位于其周边 区域上形成了 新化杨家山 冷水江渣渡 金竹山 涟源六亩塘 安平 湄江 斗笠山 双峰洪 山殿 蛇形山等主要产煤区 按行政区划分 冷水江市 涟源市煤炭生产能力 产量在全市占主导地位 其次是双峰县 新化县 娄星区生产能力 产量十分有 限 各县市煤炭生产能力 产量大体上与煤炭资源储量分布情况相一致 表 7 表表 7 7 20002000 年分县 市 煤炭资源储量 矿山数 生产能力 产量统计表年分县 市 煤炭资源储量 矿山数 生产能力 产量统计表 娄星区冷水江涟源双峰新化 保有资源储量 万吨 4252 024601 735501 612100 524622 9 矿山数 个 41821647064 生产能力 万吨 1529231217572 产量 万吨 13 98287 78297156 8955 34 娄底市现有的 2 家洗煤厂分别位于娄星区 涟源市 6 家炼焦企业中娄星区 2 家 涟源 3 家 冷水江 1 家 1 家煤气生产企业位于娄星区 1 个火力发电厂位 于冷水江 初步形成了娄星区 涟源市 冷水江市构成的煤炭选冶 深加工开发 7 利用重点区域 其中涟源市以洗煤 炼焦为特色 娄星区以煤气生产 洗煤 炼 焦为特色 冷水江市以火力发电为特色 娄底市洗煤 炼焦企业主要分布于本市 焦炭消费大户涟钢 冷钢附近 产品销售运输距离小于 20km 煤气生产企业位于 娄星区边缘 向城区供气距离短 冷水江金竹山火电厂则以冷水江丰富的煤炭资 源为依托 总体上娄底市煤炭选冶 深加工业空间布局较合理 三 煤炭开发利用技术经济指标现状三 煤炭开发利用技术经济指标现状 矿山企业采矿回采率 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的现状水平 娄底市煤炭矿山企业采矿回采率全市平均为 75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其中 主要是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和私营企业采矿回采率太低 而国有企业明显高 于集体 股份合作企业和私营企业 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采矿贫化率则与全省 平均水平接近 表 8 表表 8 娄底市煤炭矿山企业采矿回采率 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表娄底市煤炭矿山企业采矿回采率 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表 企业类型采矿回采率 选矿回收率 采矿贫化率 国有企业86 01 集体 股份合作企业70 59 私营企业72 07 全市平均7511 00 全省平均81 1683 9610 71 采选企业对矿石中共 伴生有用组份的综合利用现状 本市煤矿中虽然共 伴生的有用矿产多达 10 余种 但对资源情况 可综合 利用的价值 生产工艺缺乏深入研究 所以综合回收利用率极低 见表 9 大量 共 伴生有用资源被浪费 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 表表 9 9 20002000 年娄底市煤炭矿山企业综合回收利用现状表年娄底市煤炭矿山企业综合回收利用现状表 矿山数 个 可综合回收利 用矿山数 个 已综合利用 矿山数 个 已综合回收利用 矿山百分数 主要可综合回收 利用矿种 已综合回收利 用矿种 48448481 65 煤成气 耐火粘 土 菱铁矿 硫 铁矿 煤矸石 石墨 煤矸石 石墨 煤成气 三废 污染及防治现状 本市煤矿 三废 污染以废渣 废水污染为主 8 1 废渣污染及防治现状 据娄底市环保局资料 2000 年娄底市煤矿产生煤矸石 123 万吨 排放量为 18 万吨 贮存量为 43 万吨 截止 2000 年底 我市煤矿废渣 煤矸石 累计堆存 量达 1610 万吨 斗笠山 资江 朝阳 沙坪 新坪 金竹山 洪山殿等 7 个煤 矿是废渣堆存大户 堆存总量达 773 7 万吨 占全市煤矿废渣堆存总量的 48 05 见表 10 表表 10 娄底市煤矿废渣堆存大户的废渣累计堆存量娄底市煤矿废渣堆存大户的废渣累计堆存量 矿山或矿区名称 斗笠山 煤矿 资江 煤矿 朝阳 煤矿 沙坪 煤矿 新坪 煤矿 金竹山 煤矿 洪山殿 煤矿 合 计 累计废渣堆存量 万吨 48 520528 020 118 0306148 1773 7 煤矿废渣占用大量土地 污染环境 破坏植被 而且是产生矿渣废石流和矿 区水土污染与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的矿山废渣堆存大户 存在着严重的滑坡 和泥石流隐患 一旦发生滑坡或泥石流 将严重威胁人民的生产与生命安全 因 此 娄底市各级政府及国有矿山企业对矿业废渣等治理问题较为重视 并采取了 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 其主要有下列两项 为保护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各级政府加大了矿业秩序整顿力度 依法 取缔或关闭了 650 余处小煤矿 从源头削减了近三分之一的矿业废渣的产生量 排放量与堆存量 为逐步消除矿业废渣危害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有矿山企业加强了对煤矿废渣的综合利用和处置力度 利用煤矸石生 产矸石砖或作为水泥配料 利用废石废渣充填采空区或修建道路 每年可消费一 半以上的煤矿废渣 2000 年娄底市煤矿废渣综合利用率达到了 54 高于全省废 查综合利用水平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 娄底市煤矿废渣危害增长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距 环保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闭坑 停产矿山废渣的治理问题难度很大 废渣污染治理任务仍十分艰巨 2 废水污染及防治现状 2000 年娄底市煤矿废水排放总量为 1810 69 万吨 占娄底市矿山企业废水排 放总量 6773 57 万吨的 26 73 大部分矿山废水中 SO42 Hg Cd Cr6 Pb As 等符合排放标准 冷水江市部分矿山由于地下煤层中硫化物含量较高 矿坑水 PH 9 值大多在 3 4 之间 致使矿坑水排泄区域内的地表水酸度增大 污染面积达 1700 公顷 对农作物灌溉用水和人畜饮用水影响较大 次生地质灾害与治理现状 娄底市是湖南省煤矿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市州之一 较常见煤矿次生地质灾害 主要有地面变形 包括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 地裂缝 滑坡 崩塌 矿渣废石 流 地下水位变异 矿山瓦斯灾害及矿坑突水 突泥 冒顶等 其中以地面变形 滑坡 崩塌 矿渣废石流等灾害最为发育 造成的损失最大 其他灾害发灾频数 及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少 九五 期间煤炭矿山企业年平均用于地质灾害治理费用约 350 万元 治 理力度较大 但防治水平还较低 防治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 以矿山企业为 主体的防治体制尚未建立 第三节第三节 煤炭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煤炭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矿山规模小 数量多 集约化程度低 这种情况导致了企业缺乏规模效 应 经济效益及自我发展能力差 也无力承担安全保障及环境治理费用 对生态 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同时低水平重复建设 争抢 浪费资源 生产过剩 压价竞 销 矿业秩序混乱 持证的 484 个煤矿中 年采能力 3 万吨以上的仅 30 个 实 采 3 万吨以上的 20 个 其产量仅占总产量的 35 25 寄生小矿山数量 产量均 较大 抢占大矿山的资源 向大矿山转嫁成本 制造安全隐患 挠乱矿业秩序的 现象较为严重 对国有及较大规模集体矿山形成围阻之势 增加了矿山扭亏为盈 的难度 防碍矿业规范管理 二 矿井老化 十五 期间涟邵集团的利民 芦茅江 朝阳等一些国有煤 矿老井相继关闭 而乡镇矿矿井大多数都是沿煤层露头开采浅部矿 随着开采时 间的延长和开采深度的增加 浅部资源日益枯竭 受资金及开采技术 开采条件 的影响 难以向深部开拓延深 部分乡镇矿将自然关闭 现有矿山的可服务年限 20 年以下的 469 个 20 年及以上的仅 15 个 三 煤炭地质勘查工作投入不足 10 11 亿吨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可供新建矿 山的仅有 1 75 亿吨 四 安全状况差 抗灾能力弱 我市煤矿普遍存在顶板破碎 煤与瓦斯突出 10 煤尘爆炸 煤层自燃及地下水害的严重威胁 同时由于资金 管理 技术 装备 人员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 安全事故频发 八五 期间 全市仅地方煤矿共发 生死亡事故 535 次 死亡 943 人 百万吨死亡率 19 5 人 九五 前四年全市地 方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 243 次 死亡 738 人 百万吨死亡率 21 96 人 五 煤炭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 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比例低 产品结构不合 理 全市出售的煤炭绝大部分是未经洗 选的原煤 特别是低标准的无烟煤较多 而受市场欢迎的优质烟煤和无烟块煤很少 煤炭洗选 炼焦 气化 液化 火力 发电有待扩大生产规模或进行开发 六 煤炭市场无序竞争 企业三角债困扰严重 近几年来 一些集体及私营 煤矿 特别是非法矿采取掺杂使假 偷税漏税 低价倾销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挤占 煤炭市场 严重影响了整个煤炭行业 特别是国有煤矿的正常经营 使全行业陷 入困境 三角债方面 据统计用煤单位拖欠全市煤款 8000 多万元 部分已成呆 帐 烂帐 部分乡镇集体煤矿因此被迫倒闭 国有煤矿靠银行贷款维持运转 贷 款额达 3000 多万元 每年需支付利息 300 多万元 严重制约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七 科技投入不足 缺乏发展后劲 本市煤炭开发利用由于科技投入不足 致使采 选冶 深加工技术方法及技术装备落后 生产力水平很低 资源优势难 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大量共 伴生矿产由于缺乏综合利用研究而被废弃 浪费资 源 污染环境 八 矿业权市场有待开发 娄底市矿业权市场仍在培育阶段 矿业权市场开 拓不够 市场配置和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加上投资的经济 社会环境没 有彻底改善 融资范围局限 渠道单一 外来投资很少 多数以本市投资为主体 第二章第二章 娄底煤炭资源综合潜力分析及需求预测娄底煤炭资源综合潜力分析及需求预测 第一节第一节 综合潜力分析综合潜力分析 一 煤炭资源潜在价值分析一 煤炭资源潜在价值分析 11 全市煤炭保有资源潜在价值按 1990 年不变价 51 元 吨计 总值为 515 91 亿 元 占全市各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总值 69 06 由此可以看出煤炭是娄底市矿产 资源的支柱性矿产 其中经济的基础储量潜在价值为 347 00 亿元 占 67 26 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潜在价值为 49 94 亿元 占 9 68 因此从煤炭保有资源潜 在价值分析 总体上具有开发价值的煤炭资源潜在价值大 但客观上讲 由于煤炭储量套改缺少详细的技术经济评价 以上结论不能完 全反映娄底市煤炭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前景 本市桥头河 恩口 斗笠山 北段 等矿区 即因为水文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差 造成多数矿井因开采成本过高 效 益差而不得不闭坑 停产 二 煤炭资源找矿潜力分析二 煤炭资源找矿潜力分析 市内有主要矿产地 122 处 矿产地中经勘探查明的 91 处 保有储量 9 16 亿 吨 详查 26 处 保有资源储量 0 95 亿吨 普查和预查 5 处 矿床按井田划分 中型 2 处 分别为渣渡利民北井和杨家山井 小型 115 处 按矿区规模划分 中 型 2 处 分别为渣渡 冷江矿区 小型 115 处 其它重要矿产地及矿点 5 处 此 外 尚有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找矿潜力 1 老矿山边深部 包括所有已探明一定储量的矿区 预测煤远景资源量达 20 亿吨 其中主要矿区中垂深 600m 以上约 3 2 亿吨 垂深 600 1000m 为 8 32 亿吨 垂深 1000 1500m 为 8 40 亿吨 无烟煤 16 55 亿吨 占 83 07 烟煤 3 37 亿吨 占 16 93 2 本市推覆构造发育 经验证有隐伏煤层存在 田坪 杨家山 坝塘山 接龙桥 毛易 渣渡 伏口 涟源 桥头河 凤冠山等地 预测煤远景资源量 达 10 亿吨 以上合计预测资源总量达 30 亿吨 分布情况见表 11 表表 11 娄底市煤资源量预测表娄底市煤资源量预测表 单位 万吨单位 万吨 不同深度预测资源量 分布范围 600 m600 1000 m 1000 1500 m 合 计备注 建新 冷水江 寒婆坳 杨家 山 渣渡 金竹山 乌云山 杨 家滩 太平寺 梓门桥 28175 168863 668492 2165507 9 无 烟 煤 马鞍山 桥头河 恩口 斗笠 山 洪山殿 3383 914308 315534 133726 3 烟煤 12 田坪 杨家山 坝塘山 接龙 桥 毛易 渣渡 伏口 涟源 桥头河 凤冠山等推覆构造下隐 伏煤 100000 总 计 299234 2 总体上找矿潜力巨大 但绝大部分煤炭远景资源埋藏在垂深 600m 以下 勘 查及开发的成本将大幅度提高 三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三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煤炭采矿回采率潜力 娄底市煤炭矿山企业采矿回采率全市平均为 75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关 压部分开采能力低 生产技术落后的矿山 改造提高骨干矿山采矿水平 制止掠 夺式开采 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 对残 边矿进行回采 可大幅度提高煤炭资源 利用率 煤炭选冶 深加工潜力 根据我市煤炭资源状况及深加工水平很低的现状分析 今后在发展无烟煤中 的块煤选矿 高炉喷吹用煤 优质动力用煤的干洗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如普 及洗选工艺 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煤质 降低了环境污染 取得十分显著的经 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煤气生产 火力发电是洁净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扩大生产 规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冷水江市 涟源市可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发煤气生 产项目 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改善城市环境将产生明显的效果 煤炭共伴生有用组分综合利用的潜力 2000 年正在开采的 484 个煤矿中均有共伴生有用组分 但已综合回收矿山数 仅 1 65 我市煤矸石累计堆积达 1610 万吨 目前由煤矸石生产矸石砖 矸石水 泥建筑材料及硫酸铝 氯化铝等环保材料已有成熟的生产工艺 因此 对于市内 限产 压产以及闭坑煤矿 加大综合利用堆积如山的煤矸石的力度 一方面为企 业二次创业提供了新的门路 另一方面可有效地治理废渣造成的环境污染 其他 共伴生有用组分中的煤成气 耐火粘土 菱铁矿 硫铁矿都有较高综合利用价值 其中煤成气可以与煤矿瓦斯区域抽放相结合 引进压裂成井先进技术 实现低成 本 高效益开发利用 13 第二节第二节 煤炭市场形势与发展趋势煤炭市场形势与发展趋势 一 国内外煤炭的生产与消费状况一 国内外煤炭的生产与消费状况 全球煤炭资源截至 1999 年底 探明可采储量 9842 11 亿吨 总体资源较丰富 1999 年全球煤炭总产量达 42 89 亿吨 总消费量为 43 41 亿吨 分别比上年降低 6 0 6 3 供应量少于需求量 短缺约 5200 万吨 在我国 煤炭是优势矿产 之一 截至 1999 年底 可利用保有储量 1006 3 亿吨 总产量 10 44 亿吨 总消 费量为 10 08 亿吨 分别比上年降低 15 26 16 13 供应过剩 过剩量为 3564 万吨 我省煤炭产量已连续 4 年减产 2000 年产量比 1996 年减少 3885 万吨 累 计减幅达 65 我省 九五 期间年均消费量在 4570 万吨左右 消费量亦逐年 减少 1999 年仅为 3952 万吨 与 1999 年产量2619 万吨相比 煤炭供不应求 短 缺 1333 万吨 综上所述 国内外及本省煤炭产销状况存在以下特点 无论从全球或是全国来看 煤炭探明资源丰富 能够保证较长时期内稳 定的生产 近年产量 消费量均呈下降趋势 其中产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我国煤炭 大幅度减产引起的 消费量下降的原因是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强化 优 先发展洁净燃料和新能源的结果 国际市场上煤炭略显供不应求 国内市场产大于销 本省煤炭明显短缺 从外省调入量占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二 国内外煤炭市场发展趋势二 国内外煤炭市场发展趋势 据美国能源部预测 2015 年全球煤炭消费量为 44 亿吨 基本与 1999 年持平 说明未来 15 年内消费量不会有大的变化 按照全球煤炭的生产能力衡量 未来 15 年内全球煤炭供需基本平衡或略有缺口 根据国务院对能源结构的调整及煤矿关井压产计划 从 2000 年开始至未来 5 10 年全国煤炭产量控制在 10 亿吨以内 由于我国 2000 2010 年间 经济仍 将保持 7 左右的高速发展 全国水泥 钢材 火电等行业生产的扩大 将带动煤 炭在这些方面的需求增长 但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强化 煤炭在其它消费 方面将逐步降低 据国土资源部规划司 矿产资源规划研究 2001 1 预测全 国原煤预期需求量 2005 年为 10 12 亿吨 2015 年为 12 15 亿吨 如果按照年 14 产量 10 亿吨 2005 2010 年全国煤炭供应量会出现 1 2 亿吨的缺口 根据省煤炭局预测 全省煤炭需求量由 2000 年 3973 万吨至 2005 年增为 4508 万吨 2010 年达 4705 万吨 需求量呈增长趋势 根据省矿产资源规划 2001 2010 年全省煤炭产量控制为 3000 万吨 总体上每年短缺 1500 万吨左右 需从外省调 入 第三节第三节 娄底市煤炭需求预测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娄底市煤炭需求预测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一 市场形势分析一 市场形势分析 娄底市地处湖南中部 湘黔铁路横贯东西 即将竣工的洛湛铁路纵穿南北 还有厂矿专用铁路 128km 区内公路四通八达 通过境内的国道有 207 线 320 线及上 瑞高速公路 省道线 6 条 县道线 64 条 乡村公路 934 条 公路密度 为每平方公里 0 6km 还有资江从境内新化 冷水江通过 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为开辟内外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国内外煤炭的生产与消费状况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 10 年内国内 外及本省煤炭供需将不同程度地存在缺口 这为娄底市煤炭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 的前景 娄底市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基地 其资源储量 年产量均占湖南省三分之 一强 产煤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市煤矿是本市电力 冶金 建材 化工 生活燃料 原料需求的重要供应基地 同时我市煤炭在周边地区岳 阳 长沙 益阳 常德 怀化 株洲 湘潭 邵阳等市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并 有少量销往外省 2000 年前由于产量过高 长期供大于求 2000 年随着关井压 产政策的落实 基本达到供销平衡 年产的 810 99 万吨原煤 本市消费 421 59 万吨 市外消费 389 4 万吨 同时市内优质烟煤供不应求 还需从市外调进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壮大 今后对煤炭的需求 会有所增长 据预测 金竹山电厂异地扩建 长沙 益阳电厂相继投产 加上石 门 湘潭 株洲等电厂及其它行业的需求 未来全市原煤销量可达 800 万吨以上 其中市内 480 万吨 市外省内用煤 270 万吨 外省用煤 50 万吨 我国加入 WTO 后 由于关税减让及配额 许可证等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减少 国际间煤炭流通更便利 国内外煤炭市场趋于一体化 在国内外 两种资源 和 15 两个市场 的交互影响下 煤炭业无论在市场供求形势方面 还是在行业竞争 态势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果我市煤炭业能够抓入机遇 尽快组建竞争实力 强大的企业集团 提高采 选冶 深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 同时政府给予高度重 视和支持 一定还能够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开拓海外市场 二 经济效益分析二 经济效益分析 从客观上分析 娄底市煤炭一是地质条件复杂 煤层薄 不稳定 万吨煤掘 进率 平均 560m 与开拓率 平均 110m 高出北方稳定煤层几倍 造成生产成 本高 效率低 二是矿井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高沼高突矿井占 70 大水矿井 自燃发火矿井占 10 普遍存在顶板破碎 矿山安全压力大 因此 安全管理复 杂 事故多 影响生产与效益 三是煤矿越挖越深 各种固定费用相对提高 以 上因素 使得原煤成本居高不下 并呈上升趋势 从主观上分析 一是国有及集体企业人员数量与生产状况极不相称 机构重 叠 人浮于事 劳动生产率低 全员工效仅 0 4 吨 工日 效益提不高 二是企 业体制及经营机制严重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以上因素以及矿山规模小 数量多 集约化程度低 产量居高不下 煤炭高 附加值选冶 深加工产品比例低 煤炭市场无序竞争等原因 使 2000 年前全市 煤炭行业陷入困境 经济效益很差 但娄底市煤炭具资源丰富 品种齐全 煤质较好的优势 在预测的未来 10 年内国内外及本省煤炭供需将不同程度地存在缺口 销售看好的形势下 只要充 分利用加入 WTO 后的有利因素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通过对全市煤炭开发利用总 体布局和矿业结构调整 促进煤炭工业向集约化 规模化 高效化发展 娄底煤 炭开发利用就能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章第三章 娄底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娄底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第一节第一节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 指导思想一 指导思想 以中央人口 资源 环境政策 国务院关井压产的精神为指导 以提高经济 16 效益为中心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通过对全市煤炭开发利用总体布局和矿业结构 调整 促进煤炭工业向集约化 规模化 高效化发展 使娄底煤炭工业逐步走上 良性发展的轨道 充分发挥其在娄底经济建设中的支柱作用 二 基本原则二 基本原则 1 服从国家 全省总体规划 2 以市场为导向 3 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 4 充分利用 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 5 坚持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第二节第二节 煤炭矿业结构优化及调整煤炭矿业结构优化及调整 一 采选及加工产业链结构的调整一 采选及加工产业链结构的调整 调控原煤产量 优化矿山结构 根据市场需求 调控原煤开采总量 至 2005 年矿山数量控制在 450 个以内 骨干煤炭企业与小型企业的比例达到 1 1 8 2010 年矿山数量控制在 350 个以内 根据娄底市煤矿矿井的生产能力普遍偏低 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向深部开 拓的现状 必须制定加快实现规模化 集约化 高效化目标的措施 在控制总量 的基础上 依据现状水平 资源特点和编制本规划的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提出 矿山最小开采规模指标建议如下 见表 12 表表 1212 娄底市煤炭矿山最小开采规模指标建议娄底市煤炭矿山最小开采规模指标建议 最小开采规模 万吨 矿山占用储量 万吨 2000 年2005 年 1000 0 503 0 1000 5000 4 5015 5000 60 上述矿山最小开采规模指标作为新建矿山准入条件之一 对于老矿山按照上述矿山最小开采规模指标关停 改造 其中老矿山中非法 开采及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窑一律关闭 对于两证齐全 生产规模小于 3 万吨的矿 17 井 有发展潜力及具备向深部延深潜力的矿井加紧技术改造 使生产能力在 2006 年前达到年产 3 万吨以上 无发展潜力的原则上在 2006 年前自然淘汰 到 2006 年生产能力仍达不到年产 3 万吨的矿井原则上关闭 对含 S 3 灰分 25 的劣质煤禁止开采 对S 1 5 灰分 20 的坚决压产 在矿山开采中推广新技术 新装备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水平及经济效 益 十五 期间在加大支护改革力度 研究急倾煤层采矿方法 推广工作面单 体液压支柱和巷道布置 无煤柱采矿法 走向长壁采煤法和洁净采煤技术 开展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科技攻关及抓好新装备的推广使用 提高开采 装运的机 械化水平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006 2010 年在新技术 新装备应用方面能 够紧随社会科技水平的发展不断提高 适应市场需求 大力发展洗选 配煤 面对环保及市场上对低耗高效能源的需求形势 娄底市煤炭必须加快发展洗 选 配煤业 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现有生产工艺 大幅提高原煤入选率 增 加煤炭产品品种 提高煤炭产品质量 增加经济效益 十五 期间 原煤入选率目标为 20 其中全市炼焦洗精煤 由于煤源限 制 不做大的发展 仅对现有洗煤厂进行改扩 生产能力达到 30 万吨 年 而以 无烟煤中的块煤 高炉喷吹用煤 优质动力用煤的干洗争取取得长足发展 选择 煤炭集中地建设几个群矿洗选煤厂 使全市动力煤洗选能力由 20 万吨达到 70 万 吨 年 建设 1 处块煤选厂 改变没有正规块煤选厂的局面 新增块煤生产能力 80 万吨 年 块煤产量占无烟煤产量 10 左右 2006 2010 年继续加强洗选厂建设 提高原煤洗选能力 至 2010 年争取在 2005 年末的基础上翻一翻 即总洗选能力达到 360 万吨 十五 期间认真抓好冷水江市华旺配煤场 涟源市配煤场等群矿配煤场 建设 2005 年配煤产量由 2000 年的 10 万吨提高到 200 万吨 2006 2010 年配 煤年产量目标为 250 300 万吨 发展深加工及能源转化产品 提高煤炭资源经济效益 娄底煤炭资源丰富 但发展煤炭深加工产品 才是最大程度地将资源优势转 化为经济优势的根本所在 今后 10 年必须加强资源 市场 经济效益方面的研 18 究论证 依靠科技进步 有选择 有重点的发展水煤浆 煤炭液化 气化 煤化 工 型煤 型焦及火力发电 降低原煤外调比例 达到优质优用优价的目的 其 中煤气生产 火力发电 焦碳生产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规模 成为娄底煤炭开发利 用的龙头行业 加强研究 以点带面 提高共伴生矿产及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水平 由于娄底煤炭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基础十分薄弱 十五 期间必须从资源 状况 应用技术研究入手 在某一方面 某一矿山取得综合利用上的突破 形成 示范效应 再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争取 2006 2010 年煤炭共伴生矿产得到广泛 的综合回收利用 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重点加强煤成气的综合开发 利用 使之成为新兴产业 十五 2010 年要逐步提高煤矸石的利用率 通过政策引导 鼓励发展 矸石砖和矸石水泥厂 到 2005 年 形成年处理 50 万吨煤矸石的生产能力 2010 年煤矸石的处理能力达到 100 万吨 二 矿山企业结构调整二 矿山企业结构调整 煤矿企业的结构调整按照优化结构 控制数量 稳定产值 提高效益的方向 进行 十五 具体目标为 煤矿企业数量控制在 450 个以内 全市煤炭工业总 产值稳定在 10 亿元左右 全行业总体扭亏为盈 十一五 煤矿企业数量控制在 350 个以内 全市煤炭工业总产值稳定在 12 亿元左右 全行业总体盈利 具体调整办法如下 调整和整顿关闭一批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矿山企业 理顺矿山经济秩 序 为娄底煤炭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积极引导具备资源潜力 生产条件 技术设备较先进 有发展潜力的合 法小型煤矿企业 通过联营 参股 合作等形式 小 小 联合 形成集约化 规模化经营格局 对于国有煤矿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 努力深化改革 转换经 营机制 对资源枯竭 长期亏损 扭亏无望的矿山企业予以关闭或依法破产 以 具有优势的大中型矿山企业为核心 以资本为纽带 通过改组 联合 兼并和股 份制等形式 组建跨行业 跨地区的煤矿企业集团 提高我市煤矿企业的整体素 质和竞争能力 19 第三节第三节 煤炭开发利用指标建议煤炭开发利用指标建议 一 采选矿一 采选矿 三率三率 指标建议指标建议 娄底市煤炭采 选矿 三率 指标现状水平 相对于全省 全国而言较落后 根据娄底市煤矿资源特点 参照省级规划所提出的指标要求 结合行业部门提出 的参考指标 考虑到科技进步 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提出娄底市煤炭采 选矿 三率 指标建议见表 13 其中国有企业采矿三率水平较高 在现有水平基础上 适当提高指标 其它经济类型三率水平普遍偏低 需大幅度提高 综合考虑 十五 煤采矿回收率在 2000 年基础上平均提高 5 个百分点 采矿贫化率降低 近 1 个百分点 十一五 在 十五 基础上采矿回收率再提高 2 个百分点 采 矿贫化率再降低 1 个百分点 表表 1313 娄底市煤炭采选矿娄底市煤炭采选矿 三率三率 指标建议指标建议 2000 年 2005 年 2010 年 矿种 采矿 回采率 采矿 贫化率 选矿 回收率 采矿 回采率 采矿 贫化率 选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