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客观题_第1页
第十三章客观题_第2页
第十三章客观题_第3页
第十三章客观题_第4页
第十三章客观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自测练习题 一 单选题 1 一个国家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 A 分清敌我 B 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 C 根部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 D 理论联系实际 2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 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B 战争与革命 C 和平与发展 D 经济全球化 3 当今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是 A 反对分裂 维护统一 B 生存与发展 C 反腐倡廉 D 改革开放 4 当今世界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是 A 改革开放 B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 对内图稳 对外思和 D 建立经济政治联盟 5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旋律是 A 要和平 促发展 谋合作 B 与世界接轨 与时代同步 C 面向世界 面向时代 面向未来 D 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 共建和谐世界必须坚持 A 独立精神 B 包容精神 C 民主精神 D 竞争精神 7 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A 一极独霸世界 B 两极格局对峙 C 单边主义抬头 D 多极化 8 当今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背景是 A 经济危机日益深化 B 经济全球化 C 能源资源日益短缺 D 民族独立化 9 当今世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力量是 A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 B 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 C 争取和平的民主力量 D 追求利润的资本流动 10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是 A 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 B 生产 交换 分配 消费的全球化 C 要和平 促发展 谋合作 D 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1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 关键因素是 A 军事力量 B 经济力量 C 民族精神 D 包容精神 12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 国家实力的基础是 A 军事力量 B 经济力量 C 爱国主义 D 创新精神 13 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 A 资本的跨国流动 B 新科技革命与传播 C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财富的增长 D 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和生产过程的分解 14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D 促进国家的和平统一 15 首次代表中国政府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陈毅 D 周恩来 16 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 B 投桃报李 礼尚往来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17 20 世纪 70 年代 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毛泽东审时度势 提出的的外交战略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一条线 18 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标 归根到底是 A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B 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9 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 A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 B 投桃报李 礼尚往来 C 广泛合作 互利共赢 D 独立自主 20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A 互不侵犯 B 国家主权平等 C 平等互利 D 互不干涉内政 21 中国政府主张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 A 互信 互利 平等 协作 B 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 打击恐怖活动 D 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 二 多项选择题 1 毛泽东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 在国际关系问题上 先后提出的著名论断主要有 A 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 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 B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 反对以大压小 以强凌弱 C 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D 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 2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 其基本点是 A 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 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C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3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 A 总体和平 局部战争 B 总体缓和 局部紧张 C 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 D 总体团结 局部分裂 4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 A 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B 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C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D 时代进步的要求 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5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有利于 A 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和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 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 发展自己 C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 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 稳定 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 6 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冷战 突出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A 在政治上尖锐对立 B 在军事上全面对峙 C 在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 D 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 7 当今世界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是 A 单极与多极的矛盾 B 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C 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 D 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8 经济全球化 A 优化了资源配置 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 B 是一把 双刃剑 C 加剧了国际竞争 增加了国际风险 D 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9 和平 发展 开放 合作 和谐 共赢是我们的 A 主张 B 理念 C 原则 D 追求 10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A 科技革命 B 生产力的发展 C 资本主义的发展 D 社会主义的发展 11 走和平发展道路 就是要把 A 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 B 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 C 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D 中国的社会制度与世界发展的格局结合起来 12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 A 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 B 中国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C 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D 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 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13 我们所说的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主要包括 A 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B 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 C 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 D 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14 推进中国的发展 必须 A 依靠自己的观念创新 体制创新 科技创新 B 依靠自己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C 依靠开拓国内市场和增加国内需求 D 依靠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开发人力资源 15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是基于 A 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C 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D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义务的必然选择 16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A 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B 符合中华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C 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D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稳定 繁荣 17 中国政府谋求发展的宗旨和原则是努力实现 A 和平的发展 B 开放的发展 C 合作的发展 D 和谐的发展 18 求和平 促发展 谋合作 是 A 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B 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C 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 D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时代要求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 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安邻 富邻 睦邻 20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C 和平过渡 D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21 邓小平根据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国际形势的变化 确定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 A 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 B 冷静观察 稳住阵脚 C 沉着应付 韬光养晦 D 有所作为 善于守拙 决不当头 22 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A 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真诚愿望和高尚品质 B 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 宽广胸怀和外交能力 C 开创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赏 D 为世界和平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23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坚持 A 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 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 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4 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 发展 合作旗帜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致力于 A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B 维护世界多样性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C 树立新的安全观念 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D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5 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是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 B 互利合作 共同繁荣 是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 C 建立军事联盟 加强军备是维护和平的根本手段 D 平等对话 协商和谈判 是解决争端 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 26 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要 A 坚持民主平等 实现协调合作 B 坚持和睦互信 实现共同安全 C 坚持公正互利 实现共同发展 D 坚持包容开放 实现文明对话 27 和谐世界应该是 A 民主的世界 B 和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