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原文化出版集团出版 陈福功 回忆很美 尽管过程艰辛 也许结果总有遗憾 但我们无愧于心 河南省豫南九校河南省豫南九校 20122012 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试题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试题 生物试题生物试题 命题学校 河南省襄城高中命题学校 河南省襄城高中 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 9090 分钟分钟 试卷满分 试卷满分 100100 分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3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60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 20112011 年 血液专家王振义在国际上首次倡导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年 血液专家王振义在国际上首次倡导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 细胞白血病 为细胞白血病 为 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 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 转变为成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 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 转变为成 熟的正常细胞熟的正常细胞 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 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 A A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分裂失控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分裂失控 B B 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这为 这为 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 转变为成熟的正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 转变为成熟的正 常细胞常细胞 提供了理论思路提供了理论思路 C C 全反式维甲酸可在核糖体上合成 全反式维甲酸可在核糖体上合成 D D 相对于 相对于 放疗放疗 化疗化疗 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 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 2 2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 最根本的原因是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 最根本的原因是 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 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提高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活提高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活 化能化能 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自由能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自由能 本身数量和性质不改变 可反复利用本身数量和性质不改变 可反复利用 A A B B C C D D 3 3 如图所示 使用下列哪个组合使所观察的视野最暗 如图所示 使用下列哪个组合使所观察的视野最暗 A A 1 1 3 3 5 5 B B 2 2 4 4 6 6 C C 2 2 3 3 6 6 D D 2 2 4 4 5 5 4 4 浒苔是一种绿藻 奥运前大量出现在青岛奥帆赛水域 而去年引起太湖水华的是蓝藻 浒苔是一种绿藻 奥运前大量出现在青岛奥帆赛水域 而去年引起太湖水华的是蓝藻 下列有关绿藻和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绿藻和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蓝藻是好氧藻类 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蓝藻是好氧藻类 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B B 绿藻和蓝藻最主要的区别是后者有典型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绿藻和蓝藻最主要的区别是后者有典型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 C 两者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均含有叶绿体 两者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均含有叶绿体 D D 二者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二者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5 5 在下列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 甲试管 豆浆 乙试管 人体必需的 在下列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 甲试管 豆浆 乙试管 人体必需的 8 8 种氨基酸种氨基酸 溶液 丙试管 牛奶和蛋白酶 丁试管 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 则上述四个试管溶液 丙试管 牛奶和蛋白酶 丁试管 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 则上述四个试管 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 有紫色反应的是 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 有紫色反应的是 A A 甲 丁 甲 丁 B B 甲 乙 丁 甲 乙 丁 C C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D D 甲 丙 丁 甲 丙 丁 1 2 3 4 5 6 中原文化出版集团出版 陈福功 回忆很美 尽管过程艰辛 也许结果总有遗憾 但我们无愧于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B C P1 P2 6 6 如图如图 P P1 1 P P2 2为半透膜制成的结构 且在如图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 为半透膜制成的结构 且在如图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 A A 室内溶液浓度为室内溶液浓度为 2mol L2mol L B B 室内溶液浓度为室内溶液浓度为 1 5mol L1 5mol L C C 室内溶液浓度为室内溶液浓度为 1 5mol L1 5mol L 实验开始后 实验开始后 P P1 1 P P2 2分别如何移动 分别如何移动 A A P P1 1向右 向右 P P2 2不动不动 B B P P1 1向左 向左 P P2 2向左向左 C C P P1 1向右 向右 P P2 2向右向右 D D P P1 1向左 向左 P P2 2不动不动 7 7 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特呼吸作用的特 点 制作了如图实验装置 甲 乙中加等量的经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并加等量的点 制作了如图实验装置 甲 乙中加等量的经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并加等量的 酵母菌 乙内用液体石蜡隔绝酵母菌 乙内用液体石蜡隔绝空气 对该实验分空气 对该实验分 析 正确的是 析 正确的是 A A 该实验将以有无 该实验将以有无 COCO2 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 B B 实验预期 无论经过多长时间 甲内都无酒精产生 实验预期 无论经过多长时间 甲内都无酒精产生 C C 乙和甲的比较 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 乙和甲的比较 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 D D 乙为甲的空白对照实验 以排除无关因素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 乙为甲的空白对照实验 以排除无关因素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 8 8 某研究小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对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 光谱吸收测定 某研究小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对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 光谱吸收测定 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 从上至下 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 从上至下 与正常叶片相比 实验结果是 与正常叶片相比 实验结果是 A A 光吸收差异显著 色素带缺第 光吸收差异显著 色素带缺第 2 2 条条 B B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 色素带缺第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 色素带缺第 2 2 条条 C C 光吸收差异显著 色素带缺第 光吸收差异显著 色素带缺第 3 3 条条 D D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 色素带缺第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 色素带缺第 3 3 条条 9 9 右图中右图中 表示某细胞内的部分细胞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表示某细胞内的部分细胞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 该图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该图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 B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只能是动物细胞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只能是动物细胞 C C 结构 结构 和和 都能产生水都能产生水 D D 结构 结构 和和 都存在碱基都存在碱基 A A 和和 T T 的互补配对的互补配对 10 10 细胞膜的三大功能之一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膜的三大功能之一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下列生理现象与之无关的是 下列生理现象与之无关的是 A A 兴奋借助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兴奋借助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B B 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的细胞使代谢加强 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的细胞使代谢加强 C C 肌细胞膜上相关载体协助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 肌细胞膜上相关载体协助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 D D 抗原和淋巴因子共同刺激 抗原和淋巴因子共同刺激 B B 细胞使其增殖分化细胞使其增殖分化 1111 将将某某一一经经3 3H H充充分分标标记记D DN NA A的的雄雄性性动动物物细细胞胞 染染色色体体数数为为 2 2N N 置置于于不不含含3 3H H的的培培养养基基中中培培养养 该该细细胞胞经经过过两两次次连连续续分分裂裂形形成成 4 4个个大大小小相相等等的的子子细细胞胞 下下列列有有关关说说法法正正确确的的是是 A A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N2N 则其中含 则其中含 3 3H H 的染色体数一定为 的染色体数一定为 N N B B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N N 则其中含 则其中含 3 3H H 的 的 DNADNA 分子数为分子数为 N 2N 2 C C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 3 3H H 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 D 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 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 3 3H H 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12 12 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进行显微镜观察 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进行显微镜观察 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A A 先天愚型 先天愚型B B 唇裂 唇裂 C C 猫叫综合征 猫叫综合征 D 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中原文化出版集团出版 陈福功 回忆很美 尽管过程艰辛 也许结果总有遗憾 但我们无愧于心 1313 右图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右图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不一定是细胞质基质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不一定是细胞质基质 B B 该过程合成的产物可能不是酶该过程合成的产物可能不是酶 C C 该过程中不一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过程中不一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D 转运每种氨基酸工具不一定有多种转运每种氨基酸工具不一定有多种 1414 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 1 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 7 7 现有一对现有一对 表现型正常的夫妇表现型正常的夫妇 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 那么他们那么他们 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 1 88A 1 88 B 1 22B 1 22 C 7 2200C 7 2200 D 3 800D 3 800 15 15 人类的肤色由人类的肤色由 A aA a B bB b E eE e 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A aA a B bB b E eE e 位于三对同源染位于三对同源染 色体上 色体上 AABBEEAABBEE 为黑色 为黑色 aabbeeaabbee 为白色 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所示 即肤色为白色 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所示 即肤色 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 如基因型为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 如基因型为 AaBbEeAaBbEe AABbeeAABbee 与与 aaBbEEaaBbEE 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 基因的肤色一样 若双方均为含基因的肤色一样 若双方均为含 3 3 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 AaBbEe AaBbEe AaBbEe AaBbEe 则子代 则子代 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A 27 7A 27 7 B B 16 916 9 C C 27 927 9 D 16 7D 16 7 16 16 在研究同一种哺乳动物的三个个体的两对相对性状时 发现其基因组成是 甲 在研究同一种哺乳动物的三个个体的两对相对性状时 发现其基因组成是 甲 DBbDBb 乙 乙 DdBBDdBB 丙 丙 dBbdBb 由此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由此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A 甲 乙 丙三个生物的体细胞在细胞增殖后期染色体数目都相同甲 乙 丙三个生物的体细胞在细胞增殖后期染色体数目都相同 B DB D 与与 d d 位于位于 X X 染色体上 染色体上 B B 与与 b b 位于常染色体上位于常染色体上 C C 三者的基因型为甲 三者的基因型为甲 BbXBbXD DY Y 乙 乙 BBXBBXD DX Xd d 丙 丙 BbXBbXd dY Y D D 甲 乙 丙分别形成甲 乙 丙分别形成 4 4 3 3 4 4 种配子种配子 17 17 如图所示 为了鉴定男孩如图所示 为了鉴定男孩 8 8 与本家庭的亲子关系 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 下列方案可与本家庭的亲子关系 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 下列方案可 行的是 行的是 A A 比较比较 8 8 与与 2 2 的线粒体的线粒体 DNADNA 序列序列 B B 比较比较 8 8 与与 3 3 的线粒体的线粒体 DNADNA 序列序列 C C 比较比较 8 8 与与 5 5 的的 Y Y 染色体染色体 DNADNA 序列序列 D D 比较比较 8 8 与与 2 2 的的 X X 染色体染色体 DNADNA 序列序列 1818 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 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会对人 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 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会对人 体细菌造成耐药性 如果真的细菌感染 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体细菌造成耐药性 如果真的细菌感染 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 药可救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药可救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 耐药性耐药性 细菌优选出来细菌优选出来 B B 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 长期使用导致 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 长期使用导致 耐药性耐药性 基因频率下降基因频率下降 C C 耐药性耐药性 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 D D 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 但是新的病菌 物种 不一定产生 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 但是新的病菌 物种 不一定产生 1919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 动物体内的动物体内的 B 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 在物质甲的作用下 可增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 在物质甲的作用下 可增 殖 分化为浆细胞 殖 分化为浆细胞 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 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 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 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A A 甲是抗体 乙是抗原 甲是抗体 乙是抗原B B 甲是抗体 乙是淋巴因子 甲是抗体 乙是淋巴因子 C C 甲是淋巴因子 乙是抗原 甲是淋巴因子 乙是抗原D D 甲是淋巴因子 乙是抗体 甲是淋巴因子 乙是抗体 2020 下图表示细胞之间信息的传递方式 其中细胞 下图表示细胞之间信息的传递方式 其中细胞 和物质和物质 E E F F 的关系可能是 的关系可能是 中原文化出版集团出版 陈福功 回忆很美 尽管过程艰辛 也许结果总有遗憾 但我们无愧于心 细胞细胞 细胞细胞 物质物质 E E物质物质 F F A A 下丘脑细胞下丘脑细胞垂体细胞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受体 B B 效应效应 T T 细胞细胞病原体病原体抗体抗体糖蛋白糖蛋白 C C 甲状腺细胞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受体受体 D D 传出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载体载体 2121 由同一器官分泌 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由同一器官分泌 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 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 B 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C C 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 D 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2222 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 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 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 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 50 50 以上 患病植株结实以上 患病植株结实 率很低 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 没有感染赤霉菌的幼苗也表现出恶率很低 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 没有感染赤霉菌的幼苗也表现出恶 苗病的症状 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有以上效应的活性物质苗病的症状 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有以上效应的活性物质 赤霉素 通过上述实赤霉素 通过上述实 验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验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A 赤霉菌产生的物质使水稻患恶苗病 赤霉菌产生的物质使水稻患恶苗病 B B 使水稻患恶苗病的是赤霉菌的代谢产物 不是赤霉菌本身 使水稻患恶苗病的是赤霉菌的代谢产物 不是赤霉菌本身 C C 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D D 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23 23 用同位素用同位素 1414C 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 然后探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 然后探 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 1414C C 的吲哚乙酸存在 枝条及位置如右 的吲哚乙酸存在 枝条及位置如右 图 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 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处理甲图中 处理甲图中 A A 端 不可能在甲图中端 不可能在甲图中 B B 端探测到端探测到 1414C C 的存在 的存在 B B 处理乙图中 处理乙图中 A A 端 能在乙图中的端 能在乙图中的 B B 端探测到端探测到 1414C C 的存在 的存在 C C 处理乙图中的 处理乙图中的 B B 端 能在乙图中的端 能在乙图中的 A A 端探测到端探测到 1414C C 的存在 的存在 D D 处理甲图中的 处理甲图中的 B B 端 能在甲图中的端 能在甲图中的 A A 端探测到端探测到 1414C C 的存在 的存在 2424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 五点取样和等距离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 五点取样和等距离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 B B 调查古树木 蝗虫的幼虫 某种蛇的种群密度 通常采用样方法 调查古树木 蝗虫的幼虫 某种蛇的种群密度 通常采用样方法 C C 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 D 将将 M M 只只鹿鹿标标记记 在在捕捕获获的的n n 只只鹿鹿中中有有m m 只只被被标标记记 则则该该鹿鹿群群约约有有 M M n n m m 只只 2525 如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 对该图叙述错误的是 如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 对该图叙述错误的是 A A ABAB 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 B B BCBC 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 C CDCD 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 D D DEDE 段兔群数量的增长率几乎为段兔群数量的增长率几乎为 0 0 2626 杜鹃的体态和猛禽类的雀鹰极为相似 背面灰色 腹杜鹃的体态和猛禽类的雀鹰极为相似 背面灰色 腹面面 有许多细的横纹 当它飞到森林里时 许多小鸟都吓得飞逃 生物间的这种信息传递有许多细的横纹 当它飞到森林里时 许多小鸟都吓得飞逃 生物间的这种信息传递 形式为 形式为 A A 物理信息 物理信息 B B 化学信息 化学信息 C C 行为信息 行为信息 D D 营养信息 营养信息 2727 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中原文化出版集团出版 陈福功 回忆很美 尽管过程艰辛 也许结果总有遗憾 但我们无愧于心 A A 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代表化能合成作用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 B 图中 图中 A A B B 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 C 碳元素在 碳元素在 A A B B C C 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 D 图中 图中 B B C C 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 2828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 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 A 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 B 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 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 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 C 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 盖上盖玻片 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 盖上盖玻片 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D D 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 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在显微镜下观察 计数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 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在显微镜下观察 计数 2929 生物实验中常常需要设置对照 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生物实验中常常需要设置对照 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A A 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B B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只需设置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只需设置 0 0 和和 100 100 即可即可 C C 探究 探究 CaCa2 2 的吸收是否为主动运输 使细胞外 的吸收是否为主动运输 使细胞外 CaCa2 2 浓度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液体浓度 浓度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液体浓度 D D 研究细胞核的功能 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二部分 研究细胞核的功能 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二部分 3030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 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 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 B B 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 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 C C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D D 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 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4 4 小题 共小题 共 4040 分 分 3131 1010 分 景天科植物分 景天科植物 A A 有一个很特殊的有一个很特殊的 COCO2 2同化方式 夜间气孔开放 吸收的同化方式 夜间气孔开放 吸收的 COCO2 2生成生成 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 如图一所示 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 如图一所示 白天气孔关闭 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 白天气孔关闭 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 COCO2 2 用于光合作用 如图二所示 用于光合作用 如图二所示 十字花科植物 十字花科植物 B B 的的 COCO2 2同化过程如图三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同化过程如图三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 题 题 1 1 在叶绿体中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在叶绿体中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的薄膜上 可以用的薄膜上 可以用 试剂试剂 分离分离 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 2 2 植物 植物 A A 夜晚能吸收夜晚能吸收 COCO2 2 却不能合成 却不能合成 CHCH2 2O O 的原因是缺乏暗反应必需的 的原因是缺乏暗反应必需的 白天植物白天植物 A A 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 COCO2 2的来源有的来源有 2 2 分 分 3 3 在上午 在上午 1010 0000 点时 突然降低环境中点时 突然降低环境中 COCO2 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 植物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 植物 A A 细胞中细胞中 C C3 3 中原文化出版集团出版 陈福功 回忆很美 尽管过程艰辛 也许结果总有遗憾 但我们无愧于心 含量的变化是含量的变化是 4 4 植物 植物 A A 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推测植物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推测植物 A A 生活环境最可能是生活环境最可能是 从进化角度看 这种特点的形成是 从进化角度看 这种特点的形成是 的结果 的结果 5 5 将植物 将植物 B B 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 置于室外进行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 置于室外进行 培养 用培养 用 COCO2 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 COCO2 2浓度浓度 的变化情况 绘成右图的曲线 其中的变化情况 绘成右图的曲线 其中 B B C C 段段 COCO2 2相相 对含量升高是因为对含量升高是因为 在一天当中 植物 在一天当中 植物 B B 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是在曲线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是在曲线的 点 点 32 1032 10 分分 生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生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 2n 2n 1 1 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 但在黑腹果 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 但在黑腹果 蝇蝇 2n 8 2n 8 中 点状染色体中 点状染色体 4 4 号染色体号染色体 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 而且能够繁殖后代 可以用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 而且能够繁殖后代 可以用 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 则该果蝇的性别是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 则该果蝇的性别是 4 4 号染色体单体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号染色体单体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 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 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 交配得交配得 F F1 1 F F1 1自由交配得自由交配得 F F2 2 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现利用非单体现利用非单体的正常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的正常短肢果蝇与正常肢 纯合纯合 4 4 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 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 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 4 4 号染色体上 请完成以下实验号染色体上 请完成以下实验 设计 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正常的短肢果蝇个体与正常肢正常的短肢果蝇个体与正常肢 纯合纯合 4 4 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 获得子代 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 获得子代 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 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 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a a 若若 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 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 4 4 号染色体上号染色体上 2 2 分 分 b b 若若子代全为正常肢果蝇 子代全为正常肢果蝇 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 4 4 号染色体上 号染色体上 若通过若通过 3 3 确定了短肢基因位于确定了短肢基因位于 4 4 号染色体上 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号染色体上 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 纯合纯合 果蝇与短肢果蝇与短肢 4 4 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 后代出现正常肢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 后代出现正常肢 4 4 号染色体单体果蝇的概率为号染色体单体果蝇的概率为 5 5 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 25 25 将孵化后的长翅果 将孵化后的长翅果 蝇幼虫放在蝇幼虫放在 35 37 35 37 的环境中处理的环境中处理 6 24h6 24h 后 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 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后 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 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 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这些残翅果蝇性状这些残翅果蝇性状 能能 不能不能 遗传 遗传 出现这些残翅果蝇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出现这些残翅果蝇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2 2 分 分 这些性状的形成往往是 这些性状的形成往往是 和和 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互作用的结果 3333 1010 分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 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分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 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 性的电位变化 产生神经冲动 图甲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 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图乙是性的电位变化 产生神经冲动 图甲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 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图乙是 人体下丘脑参与的部分生理调节过程 请分析回答 人体下丘脑参与的部分生理调节过程 请分析回答 中原文化出版集团出版 陈福功 回忆很美 尽管过程艰辛 也许结果总有遗憾 但我们无愧于心 1 1 图甲中 图甲中 a a 线段表示线段表示 静息 动作 电位 静息 动作 电位 b b 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mVmV 2 2 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 但在动物体内 神经冲动的 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 但在动物体内 神经冲动的 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总是由细胞体传向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总是由细胞体传向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快 慢 快 慢 3 3 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 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 能正 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 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 能正 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 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 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 方向的图示是方向的图示是 4 4 若图乙中物质 若图乙中物质 c c 由下丘脑合成 垂体释放 则物质由下丘脑合成 垂体释放 则物质 c c 是是 其作用的 其作用的 靶细胞是靶细胞是 细胞 细胞 5 5 若图乙中物质 若图乙中物质 e e 的靶器官是性腺 则物质的靶器官是性腺 则物质 d d 是是 物质 物质 e e 的分泌量除了受的分泌量除了受 物质物质 d d 的调节外 还受的调节外 还受 激素 的调节 这种调节机制称为 激素 的调节 这种调节机制称为 3434 10 10 分分 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 如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 如 构建构建 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 在该系统中 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 害虫和杂草 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 松土和增氧 在该系统中 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 害虫和杂草 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 松土和增氧 的作用 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 的作用 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 培育转培育转 BtBt 基因抗虫水稻 减少基因抗虫水稻 减少 虫害 此外 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 引来天敌消灭害虫 科学家称之为稻虫害 此外 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 引来天敌消灭害虫 科学家称之为稻 田三重营养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田三重营养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指出在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种间关系 指出在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种间关系 2 2 分 分 2 2 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 水稻通过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 水稻通过 信息引来天敌 防治害虫 信息引来天敌 防治害虫 3 3 转转 BtBt 基因抗虫水稻是基因工程的产物 基因工程的操作一般经历四个步骤 提取目的基因抗虫水稻是基因工程的产物 基因工程的操作一般经历四个步骤 提取目的 基因 基因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4 4 若该生态系统中生物还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 若该生态系统中生物还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 E E 种群的能量为种群的能量为 5 5 8 108 109 9 kJkJ B B 种群种群 的能量为的能量为 1 3 101 3 108 8 kJkJ D D 种群的能量为种群的能量为 1 5 101 5 108 8 kJkJ 能量传递效率为 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10 则 则 A A 种群的种群的 图甲图乙 中原文化出版集团出版 陈福功 回忆很美 尽管过程艰辛 也许结果总有遗憾 但我们无愧于心 能量是能量是 kJ kJ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预测系统在化纤生产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探索和完善科研过程中的容错机制以促进创新活力的策略研究
- 供暖企业热源管理办法
- 颜料制备技术:光子晶体结构色颜料的研发与应用
- 交通安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创新研究
- 绝经前期女性骨质疏松风险因素及其干预策略研究
- 网络电影表达的艺术创新:多模态建构、文化转译与地域协同研究
- 农安供热采暖管理办法
- 探讨在线固相萃取技术在净化过程中的应用
- 文化经典解读与人文素养提升
- 初级保育员培训课件
- 2025年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高考物理真题(含答案)
- DB4201∕T 694-2024 押运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 装载机司机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拉臂式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春季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课件】
- 2025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保险品质管理制度
- 2025年辽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答案详解讲评课件(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适用)
- 全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竞赛80题及答案
- 2023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