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省 县县 林场铅锌矿普查实施方案林场铅锌矿普查实施方案 勘查勘查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年 月 省省 县县 林场铅锌矿普查实施方案林场铅锌矿普查实施方案 勘查勘查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年 月 编写单位 编写单位 勘查勘查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编编 写写 人 人 总总 工 工 总总 经经 理 理 目目 次次 一 一 绪绪 言言 1 一 基本情况 1 二 工作目的任务 2 三 普查区地理位置 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 3 二 二 普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普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6 三 三 普查区地质情况普查区地质情况 7 一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7 二 普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 7 四 普查工作部署四 普查工作部署 12 一 总体工作部署 12 二 年度工作安排 12 五 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五 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 13 一 测量工作 13 二 槽探工程 13 三 物探工作 14 四 钻探工作 15 五 取样测试工作 16 六 原始地质编录及资料综合整理 报告编写 17 六 六 设计实物工作量及经费概算设计实物工作量及经费概算 20 一 设计实物工作量 20 二 经费概算编制依据 20 三 经费概算选取定额和计算方法 20 四 经费概算编制结果 21 七 七 预期成果预期成果 23 八 保障措施八 保障措施 24 一 组织管理及人员组成分工 24 二 经费保障措施 25 三 质量保障措施 25 四 安全保障措施 25 附图目录附图目录 顺序号顺序号 图号图号 图图 名名 比例尺比例尺 1 1 省 县 林场铅锌矿普查区域地质图 1 200000 2 2 省 县 林场铅锌矿普查地形地质及工程布置图 1 20000 3 3 林场铅锌矿普查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铅元素原始数据及异常等量线图 1 20000 4 4 林场铅锌矿普查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铅元素原始数据及异常等量线图 1 20000 5 5 林场铅锌矿普查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综合异常图 1 20000 0 一 一 绪绪 言言 一 基本情况 1 1 探矿权申请人基本情况 探矿权申请人基本情况 公司全称 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 仟万元 住所 省 市 区 路 号 法定代表人 经营范围 2 2 勘查项目基本情况 勘查项目基本情况 申请探矿权类型 延续 工作区位于 省 县境内 省 县 林场铅锌矿普查 探矿权内 所在 1 5 万国际分幅 幅图内 行政区划属 县 工作区 探矿权 拐点地理坐 标 1 东经 北纬 2 东经 北纬 3 东经 北纬 4 东经 北纬 5 东经 北纬 6 东经 北纬 7 东经 北纬 8 东经 北纬 面积 Km2 勘查矿种 铅锌 由于是办理探矿权延续 勘查矿种暂不变化 申请勘查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共 个月 3 3 勘查单位及资质 勘查单位及资质 1 勘查单位 勘查有限公司 公司住所 省 市 区 街 号 法定代表人 省国土资源厅 年 月 日核查批准 勘查有限公司具备地质勘查 资格并发资质证书 证书编号 资质类别和资质等级 区域地质调查 级 固体矿产勘查 级 地质钻 坑 探 级 二 工作目的任务 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 勘查有限公司 在 县 林场一带开展铅锌 矿普查工作 项目工作性质为合作风险勘查 实施单位为 勘查有限公司 1 1 目的 目的 普查工作目的是继续开展土壤异常地表揭露工作 圈定矿体和矿化体 在此基础 上酌情进行钻探验证和并对矿体进行稀疏控制 力争有所发现 提交供进一步勘查的 矿产地 1 处 2 2 任务 任务 本普查项目前期工作已经有初步发现 圈出了2 条铅锌矿化体 进一步工作应在地 表揭露的基础上注意采用适合的物探方法 适时布置钻探工程 以便快速 高效地实现 找矿突破 具体任务是 a 注意收集以往资料 分析总结矿化规律和主要控矿因素 指导普查工作部署 b 首先在区内开展槽探揭露工作 进一步揭露 验证异常 圈定地表矿体和矿化 体 c 在铅锌土壤异常发育矿化较集中地段 开展激电中梯测量工作 以便发现和圈 定激电异常范围 d 根据地表揭露圈定的矿 化 体大致特征 结合激电中梯测量成果 酌情布置 钻探工程 对铅锌矿 化 体深部进行初步验证 并视验证结果对发现的矿体进行稀疏 控制 e 预期成果 提交 333 334 铅锌资源量 10 万吨 2 工期 年 即 年 月 年 月 年 月提交普查报告初稿 三 普查区地理位置 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 1 1 普查区地理位置 普查区地理位置 普查区总面积 Km2 位于 省 县境内 省 县 林场铅锌矿 普查 探矿权内 所在 1 5 万国际分幅 幅图内 行政区划属 县 普查区拐点 个 各拐点地理坐标前已述及 此处不再赘述 2 2 交通概况 交通概况 工作区位于 县城南东方向 林场南部 距 县城约 Km 有公路相通 由 县城沿公路可达 市 市等地 交通便利 插图 1 3 3 3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状况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状况 工作区位于 岭东端 属低山丘陵区 地势起伏不大 海拔高度一般在 150 350 米之间 区内水系比较发育 地形复杂 山间沟谷大部为 V 字型 宽谷为 U 字型 属中 浅切割区 区内植被发育 森林茂密 物理风化 生物风化作用较 强 覆土掩盖较厚 谷中沼泽发育 属森林沼泽地理景观 区域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严寒漫长 夏季炎热短促 年平均气温 2 3 最冷月 1 月份 平均气温 16 0 极端最低气温 37 7 最热月 7 月份 平均气温 22 3 极端最高气温 36 5 年平均降水量 514 7 毫米 雨季多 集中在 7 8 9 月份 无霜期 126 天 结冻期为每年 11 月至翌年 4 月 工作区及附近经济以农业和育林为主 生产生活用品由 县供应 4 二 二 普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普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区域已开展的基础地质工作主要有 1 20 万地质矿产调查 1 20 万航空磁法测量 和放射性测量 1 20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等 区域矿产主要有煤 铁 铅锌等 从建国至今相继开展了普查及勘探工作 总体 看除煤 铁 铅锌等矿产工作程度较高 勘探或普查 外 其它矿产地质工作程度偏 低 区域已发现的铅锌矿主要有 矿 矿等 其中 矿部分矿体伴生铜矿 本探矿权首次取得探矿证后的地质矿产工作介绍如下 年度由于探矿证下达较晚 已经进入了冬季 因此 未开展勘查工作 年野外工作开始于 月 日 开展 1 2 万土壤测量和地质简测工作 至 月 中旬土壤样品野外初步加工完成 并送交化验室 年 月下旬在收到土壤样品成 果后 及时进行了数据处理 并开展了初步地表槽探揭露 至 月下旬结束野外工作 项目两年内总投资为 万元 两年内野外工作历时 个月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 2 1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表 2 1 工 作 项 目单位技 术 要 求 第一 年度 第二 年度 总工 作量 1 2 万测网布设 Km2 200 40 米 地形等级 级 1 2 万土壤测量 Km2 400 40 米 地形等级 级 1 2 万地质简测 Km2 200 20 160 米 地质复杂中常 土壤样品件 Au Ag Cu Pb Zn W Sn M o 槽 探 M3 化学样品 件Pb Zn 5 原岩光谱样品 件 Au Ag Cu Pb Zn W Sn M o 共圈出 1 2 万土壤单元素 元素 异常 个 Pb Zn 异常发育 圈定土壤组 合异常 处 其中以 Pb Zn 为主的应予揭露验证的组合异常 1 处为 Ht 2 组合异常 对主要土壤异常进行了初步地表工程揭露 发现铅锌矿化体 2 条 三 三 普查区地质情况普查区地质情况 一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工作区大地构造位于 地块的次一级构造单元 凹陷内 位于 成矿带 成矿亚带内 概括区域地质背景 简要介绍地层 构造 岩浆岩 变质岩 矿产及区域地球 物理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等 二 普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 1 1 地层 地层 工作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 a b c d 6 e 2 2 侵入岩 侵入岩 3 3 构造 构造 4 4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对测区土壤测量元素分析结果进行全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统计 统计的参数主要 有 背景平均值 X 标准离差 S 变异系数 Cv 测区元素地球化学参数见表 3 1 Ag Pb W Sn 平均值高于克拉克值 背景值偏高 Au Cu Zn Mo 平均值低于克 拉克值 背景值偏低 测区土壤样品各元素参数统计表测区土壤样品各元素参数统计表 表 3 1 元 素统计 参数 AuAgCuPbZnMoWSn X S CV T 克拉 克值 4 30 074715831 11 32 注 1 Au 含量单位为 10 9 其它元素为 10 6 2 丰度据维诺格拉多夫 1962 年 Sn 元素采用泰勒 1964 年 数据 测区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均较大的元素主要是 Au 说明测区有利于成矿的元素是 Au 1 2 万土壤测量圈出 Pb Zn 单元素异常 个 异常多分布于 组火山岩中 个别分布于 岩中 7 根据单元素异常特征 组合关系 地质条件等 测区圈出组合异常 7 处 其中 较为重要的组合异常 1 处 为 Ht 2 组合异常 Ht 2 组合异常体征见表 3 3 Ht 2Ht 2 组合异常特征表组合异常特征表 表 3 3 单元素 异常编号 面积 Km2 形状最高值平均值衬度规模分带 异常 排序 2 1 Ht 2 组合异常以 单元素异常为主 圈出浓度内带 单元素异常次之 主要单 元素异常强度高 面积大 套合好 异常面积 Km2 总规模 总体呈北北东走 向 Ht 2 组合异常分布于 组 岩区 推测异常与铅锌矿化有关 5 5 初步地表揭露成果初步地表揭露成果 8 重点介绍 四 普查工作部署四 普查工作部署 一 总体工作部署 总体工作部署是在以往工作基础上 系统收集成果资料 开展普查工作 总体工 作安排先槽探 物探 然后施工钻探 按重点突出的施工原则分层次地开展工作 具 体施工过程中 要求严格按设计和有关规范执行 各阶段 各项工作经过验收后方可 开展下一步工作 本次普查主要工作手段 槽探工程 1 2 万万激电中梯测量 钻探工程 首先进行槽探揭露 初步圈定地表金矿 化 体 经过综合分析研判 选择主要 矿化分布区开展 1 2 万激电中梯测量 根据地表圈定的铅锌矿 化 体特征 结合物 探成果进行钻探验证和对矿体的稀疏控制工作 以寻找铅锌矿体 扩大资源量为目的 全面总结普查区矿产地质特征 提交推断的 333 334 铅锌资源量 10 万吨 二 年度工作安排 项目工期 年 即 年 月 年 月 年 月提交普查报告初稿 第一年度目标任务是 通过地表揭露 进一步了解区内的成矿条件和矿化特征 通过 1 2 万激电中梯测量 圈定激电异常区 并开展钻探验证工作 第二年度目标任务是 通过钻探施工 对矿 化 体深部进行稀疏控制 总结矿 9 体和矿化蚀变特征 估算 333 334 铅锌资源量 第一年度主要完成槽探 1 2 万激电中梯测量和部分钻探工作 第二年度以施工 钻探工程为主 野外具体工作安排见表 4 1 野外工作年度安排一览表野外工作年度安排一览表 表 4 1 年度主要实物工作量施工顺序计划进度 第一 年度 槽探 m3 1 2 万激电中梯 测量 Km2 钻探 m 先施工槽探工程 然 后开展激电中梯测量 工作 再开展钻探验 证工作 月末完成槽探工程 月下 旬完成物探工作 月上旬完 成钻探工作 第二 年度 钻探 m 月初开始施工 月上旬完 成钻探施工 五 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五 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 一 测量工作 由于需开展激电中梯测量工作 在选定的 Km2范围内 应进行测网恢复 槽探工程主要布设在原土壤测量工作的测线上 钻孔需在槽探 物探工作完成后 布设 工程布 定测均应满足质量要求 可采用 S86 GPS 系统直接定测 二 槽探工程 为继续验证土壤异常 揭露金矿 化 体 开展地表槽探揭露工作 槽探工程设计见表 5 1 槽探工程设计一览表槽探工程设计一览表 表 5 1 起点坐标 工程编号测线号 XY 长度 m 施工目的 TC04 TC05 10 TC06 TC07 TC08 初步设计 条探槽 槽探工作量 m3 探槽开口宽应在 m 以上 基岩掘进深度应大于 0 50m 槽底宽度不小于 0 60m 要 求两壁平直 能够满足地质观察 素描及取样要求 三 物探工作 在普查区内选择矿化发育部位开展 1 2 万激电中梯测量工作 设计工作量 Km2 激电测量工作采用中梯装置的短导线工作方式 工作比例尺为 1 2 万 测量网度 为 米 a 设备及材料的选择 激电中梯测量野外工作发射设备采用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 WDJS 5 型 5KW 大功率 智能发射机 接收机为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与发射设备配套 WDJS 2 型数字直读接收 机 电源为国产雅马哈 5KW 交流发电机发出 50Hz 交流电 经整流稳压后作为供电电源 供电电极采用规格长 800 直径 20 不锈钢电极 测量电极采用不极化电极 内阻小于 2K 供电和测量导线采用专用电法探矿线 电阻不超过 10 Km 导线的 绝缘电阻每公里应大于 2M 500V b 技术参数的选择 激电中梯测量采用双向短脉冲供电方式 占空比为 1 1 供电周期 32 秒 延时 200ms 采样宽度 20ms 叠加次数 2 次 c 发电 整流 发射与接收仪器的校验 正式生产前 首先对参与生产的设备进行技术校验 待所有参数满足要求后方可投 入生产 发电机必须运转正常 输出电压变化不得超过 5 整流器和假负载正常工作 发射机输出功率必须稳定 电流显示应高于 1 个字 接收机应性能稳定 抗干扰能力强 正式观测前应进行生产仪器的一致性对比试 验测量 满足要求后方可投入生产 11 d 供电极距与接收极距的选择 供电极距 AB 暂定为 1600m 测量范围为 1300 米 2 3AB 旁侧范围为主测线 两侧各 400 米 1 5AB 一个排列下来共测量 5 条线 接收极距为 20 米 e 测量方法 供电电压大于 500V 发射电流大于 500mA 供电电流稳定后 通知操作员开始观 测 观测参数为一次场电位差 V1 视极化率 s 发射机直读并记录供电电流 I 通过计算装置系数 K 最后用公式 s K V1 I 计算出视电阻率 s f 技术要求 每日开工前与收工后都对供电电极 接收电极 接收线 发射线进行检查 确保 不漏电 连接完整 每日供电前或每次布极后 检测 AB 两极的接地电阻 一般在 1000 欧姆米时开始供电 遇河流 水塘的地方导线必须悬空架设 不得放入水中 供电电极入土深度应保证在 0 5 米以上 测量电极必须接地良好 供电电流 总场电 位差 视极化率 s 必须保证三位有效数字的测量精度 当观测困难时 应检查 设备是否正常 查明原因后再继续工作 在野外观测中当发现视极化率突变点或极化 不稳时应进行重复观测 以各次合格观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结果 参与平 均的一组 s 中 最大与最小之差与其平均值之比不得超过 在需要用均方误n2 M 差衡量观测质量的地段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 n2 其它工作都按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 DZ T0070 93 执行 g 质量检查方法 观测质量检查方式采用同点位 不同时间 不同人系统质检方式 检查工作量不 低于总工作量的 5 质检点应基本均匀分布 h 精度要求 本次测量工作精度为 B 级 即总均方相对误差 s 为 7 s 3 时 总均方误差 0 21 s 3 时 s s 的总均方相对误差为 12 i 物性测定 采集各类岩矿石标本进行物性测定 每类标本最少为 5 块 对露头较好的地段 也可采用现场小四极的方法进行测定 12 四 钻探工作 开动 型钻机 1 台 采用绳索取芯 金刚石回转钻进 开孔采用 3 层套管 孔径 130 110 91mm 终孔直径 75mm 钻探工程质量严格按 岩心钻探规程 地工 1982 558号 执行 第一年度设计钻探工作量 1000米 3 个钻孔 均为斜孔 85 钻孔施工过程中 最大钻进不超过 3 米 即应提升钻具取心 近矿 化 体 10 米处开始 钻进 1 0 米 2 0 米应提升钻具取心 矿体 矿化带内 每次钻进不得大于 1 0 米 矿心及顶 底板围岩的采取率应 85 一般岩石的岩心采取率不低于 75 每钻进 50 米测一次钻孔的顶角和方位角 发现偏差 要及时采取措施纠偏 每钻进一 定深度 见重要标志层 见矿 处理重大孔内事故和终孔时 都应进行孔深校测 孔 深误差较小时 在最后回次一次校正为校测深度 误差较大时 可在该校测间隔区段 按每回次校正 1cm 将最后回次校正为校测深度 向上配完为止 如误差过大 应由 施工方面主管技术人员找出原因后处理 每回次的岩心 要按顺序装箱 不得颠倒 对大于 10 厘米的完整岩心要用红铅油编号 及时认真填写班报表 地质技术员要求每 天对岩心进行编录 认真仔细观察岩心 对矿体部分及时采样 送样 参照物探测量成果和已知矿 化 体的分布情况 钻孔的施工顺序应本着由已知 到未知 由疏到密的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可酌情掌握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原始报表填写 钻孔的封闭与检验等均应按照 岩心钻探规 程 执行 五 取样测试工作 a 基本分析样 样品采集 槽探工程中要求用刻槽法取样 刻槽规格 10 3cm 钻孔岩矿芯一般 采用 1 2 劈切法 基本样长 1 0 米 最大样长不超过 1 50 米 当矿脉 0 30 米时用剥层 法取样 取样时应详细划分岩矿石类型 单个样品均不得跨越地质界线 样品 样袋 样牌必须相互对应 不能出现错误 样品加工过程中 要求样品质量损失率不得大于 5 样品的缩分误差不得大于 3 样品加工按 Q Kd2进行 K 取 或通过试验确定 样品分析质量检查 按规范执行 基本分析项目 Pb Zn 13 b 原岩光谱样 采样目的是了解各类岩石中金 银及有关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 进一步了解金及 与金有关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同时也是为避免野外现场认识偏差出现丢矿现象 等 原则上各类工程中 除已经采取化学样品的部位 均应采取原岩光谱样品 原岩光谱样品在露头点和人工观察点按拣块法采取 探槽内和钻孔岩芯按连续拣 块法采取 样长 2 0 4 0 米 分析项目为 八元素 c 光薄片鉴定 采自槽探和钻孔内具代表性岩 矿 石类型 设计 件 六 原始地质编录及资料综合整理 报告编写 1 1 原始地质编录原始地质编录 参照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 T0078 93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 T13908 2002 等规范 规定执 行 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 客观 编录者对地质现象要认真 细致 全面地观察研 究 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主要记录内容 岩石名称 岩石特征 颜色 风化特征 成 分 结构 构造等 蚀变及矿化现象 岩 矿 脉的岩 矿 石名称 岩性 穿插关 系及产状 厚 宽 度 地质体及地质构造 褶曲 断裂 破碎带等 的产状 接触 关系 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变化等 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应 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原始地质编录的图 表 文字说明必须互相 吻合一致 做到整洁 美观 字迹规整 字体规范 记录文字及绘图应使用防水墨水 或 2H 绘图铅笔 对铅笔记录部分 整理时要用防水墨水将图线及重要数据着墨 应采 用规定的方法和表格 代号 图例也应符合有关标准 文字说明应简明扼要 重点突 出 用语准确 层次分明 探槽素描图绘一壁及底 首选正北壁 北西壁 北东壁或正东壁 基点 基线 标本 样品等均应布在壁或底上 并在素描图上标绘 记录描述以基线读数为准 槽 壁的地质现象及标本 样品位置均沿地质走向投影到包含基线的斜面上绘制 斜面斜 度大于 75 时 按铅直面处理 否则应在备注中记录其倾斜角 槽底按正投影绘制 14 槽壁上标明基线位置及方向 但槽壁轮廓高低可简化 槽底按平均宽度绘制或简化 如探槽过长 坡度较大 则可在明确标明基点及基线位置 方向 坡度及连接的情况 下 将槽壁素描图分段垂直上 下 移 绘成锯齿状 同时附有小比例尺复原图 钻孔地质编录是在钻探施工现场通过对岩心 岩屑 岩粉 的观察研究 对所揭 示的地质现象按孔深进行编录 钻孔施工前 根据按设计孔位及勘查线剖面图的钻孔 地质技术指标书的地质部分 核查孔口坐标 主轴方位 天顶角及岩心 粉 收集管 理装置等 施工过程中 逐日到现场对岩心 粉 进行观察研究 用规定的表格进行 编录 并收集声象资料 采集标本 样品 及时按地质情况及钻孔深度 方位和斜度 修改地质技术指标书 预计将钻进矿层 体 或发现矿化现象时 立即用书面或其它 方式通知钻探班长及机长 编录时要随时检查核对岩 矿芯摆放顺序及采取率 孔斜 简易水文观测等质量指标 配合施工方搞好质量管理工作 岩矿芯采取率按以下公式 计算 回次采取率 本次岩心长 上次残留岩心长 本回次进尺 100 或回次采取率 本次岩粉重 本回次岩心理论重 100 分层采取率 分层岩心总长 分层总进尺 100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完成后还要编制钻孔地质综合表和钻孔柱状图 钻孔终孔后要 配合有关方面进行钻孔验收 并参与封孔和建立孔口标志等工作 在地质勘查过程中 采集各种标本 样品都必须进行原始地质编录 采样的原始 地质编录除各类工程原始地质编录中的标本和样品部分外 还包括填写记录表和标签 等 记录该标本 样品的编号 采集地点 工程位置 地质位置及产状 目的和采样 方法 规格 重量 采集人和日期等 还要收集 整理标本 样品的鉴定 测试成果 修正 补充野外现场的肉眼观察记录等 对各类原始编录资料要妥善保管 不准撕 拆 损 污 不准外借 更不准涂改 抽调 更换 2 2 资料综合整理资料综合整理 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及综合研究工作参照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 综 合研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 T0079 93 等相关规范 规定执 行 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是普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必须贯彻于地质勘查工作的始终 做到边勘查 边整理及综合研究 边指导施工 及时提交勘查报告 包括勘查过程中 15 的野外资料系统整理 勘查过程中的综合研究 勘查报告编写前的综合整理 野外资料系统整理是对野外提供的单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整理 综合及检查 为 综合研究提供资料 包括对标本 样品的鉴定及测试成果的系统整理 提供合格的矿 区地形地质图件 将完工的探矿工程资料投绘到有关的综合图件上 统计矿体厚度 品位等 并指导工程布置和施工 普查过程中的综合研究工作是以研究工业矿体的数量 规模 产状 形态及展布 特征为重点 各类综合图件的编制方法及内容按有关规定和需要进行 但力求做到规 范化 标准化 图表化 力求做到全面 系统 深入 普查报告编写前的最终综合整理是按照设计和地质报告的要求编制图件 表册及 文字 最终综合整理的资料 包括原始编录资料 综合整理资料 必须正确 齐全 图件的内容 图式 图例 文字 必须符合规定 规范要求 做到表格化 规范化 标准化 3 3 报告编写报告编写 严格按照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进行普查报告的编写工作 报告 包 括文字 附图 附表及附件等 文字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绪论 矿区地质 矿床特征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普查 工作及质量评述 储量估算 矿床技术经济初步评价 结论等 附图主要包括 区域地质图 普查区地形地质图 物探成果图 勘探线地质剖面 图 储量估算有关图件 投影图等 钻孔柱状图等 16 六 六 设计实物工作量及经费概算设计实物工作量及经费概算 一 设计实物工作量 各项实物工作量详见表 6 1 设计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设计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表 6 1 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 注 11 2 万测网恢复km2 2槽探m3 31 2 万激电中梯测量km2 7岩心钻探m 8基本分析样件 11原岩光谱样件 16光薄片件 24工程点测量个 二 经费概算编制依据 a 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2010年试用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 b 铅锌矿普查实施方案 17 c 地形等级 级 岩石级别 级 地区调整系数 三 经费概算选取定额和计算方法 a b c 四 经费概算编制结果 项目总预算 万元 其中第一年度预算为 万元 见表 6 2 表 6 3 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 表 6 2 计量单位 万元 工作项目总预算本年预算备 注 甲12 3 二 地质测量 四 物探 五 钻探 六 槽探 七 岩矿实验 八 其它地质工作 十 设计论证编写 十一 综合研究及报告 编写 十二 工地建筑 十三 林地补偿 十四 管理费 18 十五 税金 合 计 项项 目目 设设 计计 预预 算算 表表 表 6 3 项目名称 铅锌矿普查 工作量预算 工作项目技术 条件 计量 单位 总工 作量 本年 工作量 单位预算 标准 元 总预算 万元 本年预算 万元 备注 甲乙丙123 4 1 35 2 3 丁 二 地质测量 四 物探 1 2 万激电测量 1 2 万测网布设 五 钻探 机械岩心钻探 六 山地工程 槽探 七 岩矿实验 基本分析 原岩光谱样 薄片 光片 八 其它地质工作 样品加工 工程点测量 劈心取样 刻槽取样 地质编录 十 设计论证编写 十一 综合研究及 报告编写 19 十二 工地建筑 十三 林地补偿 十四 管理费 十五 税金 合 计 项目设计预算编制人 七 七 预期成果预期成果 预期提交成果 a 提交普查报告 包括报告文字 附图 附表 附件等 b 预期提交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 1 处 预期提交 333 334 铅锌资源量 10 万吨 c 提交成果时间 年 月 20 八 保障措施八 保障措施 一 组织管理及人员组成分工 为确保生产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 公司成立普查项目组 明确工作范围和岗位职 责 项目组内组建的组织机构具体如下 项目行政技术 管理领导组 由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和专业组长组成 测 量 组 由测量技术人员和测量工人组成 物探测量组 由技术负责和物探组长 物探技术人员组成 探矿工程组 由探矿技术人员和机长 班长组成 地质技术组 由地质技术人员和采样工组成 槽探施工组 由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和槽探工人代表组成 质 检 组 由项目负责及质检技术员组成 交通后勤组 由司机 勤杂工 炊事员组成 各小组必须明确工作范围和岗位职责 小组之间的工作衔接有组长负责 项目负责人及项目主要技术人员组成见表 8 1 项目主要技术人员组成一览表项目主要技术人员组成一览表 表 8 1 姓 名年龄职 称学历专业职 务 21 参加项目工作的主要技术人员 要求有独立工作能力 具备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 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工作认真负责 能够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指导找矿 二 经费保障措施 为保证野外生产的顺利进行 除按照合同约定甲方资金需按时到位外 还应该建 立专门账户 以保证专款专用 野外资金应就近设置专门账户 需要时随时存取 三 质量保障措施 质量管理与监控是项目顺利完成和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证 应贯穿整个项目实施的 全过程 为了高质量的完成本项目的工作任务 充分保证项目的工作质量 参照 中国 地质调查局地质项目管理办法 试行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3 年 12 月 31 日 固体 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 T0078 93 固 体矿产地质资料综合整理 综合研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 T0079 93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总院 作业指导书 QB HC 2001 质量记录 QB HD 2001 的要求以及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 标准 DZ T0205 2002 等规范进行野外作业 并制定以下质量管理办法 a 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及专业组长直接对工作质量负责 应随时掌握生产进度 和工作质量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b 经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有关规范 规定和设计书中的技术质量要求 c 施工前对主要生产人员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和考核 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d 定期开展技术讨论会 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确定下步工作方案 e 定期对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和资料自检 互检 f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严把质量关 22 g 随时与院总工办就生产技术问题进行沟通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及时解决 四 安全保障措施 项目行政技术管理组负责项目野外施工期间的安全放火及劳动保护工作 并应贯 测始终 应严格按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夏季培训
- 2026届期海南省五指山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黑河市三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六安市实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泸州泸县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菏泽牡丹区六校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游泳救生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6届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风机专工面试题及答案
- 老年人骨折病人的护理
- GB/T 45266-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导则羽绒制品
- 第1单元 混合运算(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 课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版):导论
- 202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矿业工程管理与实物》真题及答案
- 消毒供应室课件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工程地质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企业员工音乐培训计划
- 中学七年级综合实践课件
- 2025年房东租房合同模板电子版
- 《法律职业伦理》课件-第二讲 法官职业伦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