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黄亚钧版_第1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黄亚钧版_第2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黄亚钧版_第3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黄亚钧版_第4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黄亚钧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 课后重要习题答案 第一章 导论 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即以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 入的变动及就业 经济周期波动 通货膨胀 财政与金融 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 象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 研究对象不同 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 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 研究主题不同 宏观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 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 中心理论不同 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微观是价格理论 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 1 三市场划分 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 金融市场 产品 和服务市场 以及要素市场 2 行为主体的划分 宏观经济学将行为主体主要分为 家庭 企业和政府 3 总量分析方法 在宏 观经济分析中 家庭和企业并不是作为分散决策的个体单位选择存在 而是最为一个统一的行 动的总体存在 宏观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作为个别的选者行为加总 研究他们总体的选择行为 这就是总量分析 4 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 宏观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基 础上 3 在经济周期的波动中 哪些宏观变量与周期波动同步 哪些变量具有超前性 答 实际GDP 通货膨胀率 失业率与周期波动同步 股票价格变量具有超前性 4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什么 答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 失业和通货膨胀 失业为实际变量 通货膨胀为名义变量 5 什么是GDP和GNP 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 答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 通常是一年 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NP 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两者的差别 1 GDP是个地域概念而GNP是个国民概念 2 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 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 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 而不管 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6 在图1 5中 如果我们将195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 不变价格 实际的GDP和名义GDP会有怎 样的联系 答 如果用195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 不变价格 则1950年的实际GDP和名义GDP相等 由于 通货膨胀的存在1950年以前 美元的价值被低估 名义的GDP将高于实际GDP 实际GDP与图1 5中的也不一样 因为选择1950年为基期 按照实际GDP的计算公式计算 数值就会发生变化 7 一个净贷方必然是一个债权国 对吗 为什么 答 不对 如果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中的经常项目为正值 那么从整体上讲 该国居民是在向其他 国家出借资金 是净贷方 当经常项目为负值时 则意味着该国居民总体上是在向其他国家借入 资金 是净借方 与经常项目相对应 净国际投资衡量的是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已经发生的 资金借贷引起的未清偿头寸的净存量 若净国际投资为正值 意味着国内居民拥有对其他国家 的净债权存量 该国为债务国 相邻两年的净国际投资存量的差额 正是后一年的经常项目流量 因为 一个净贷方既可能是债务国 也可能是债权国 但一个经常性的净贷方必然是债权国 8 某人为购买一套价格为40万元的房子以分期伏款的方式申请了为期20年的住房抵押贷款 年利 率为4 请问累计偿付额为多少 如果他将这套房子出租 每月租金多少才能做到收支平衡 答 40 A20 1 0 04 20 A20 87 645 万元 租金 87 645 20 12 3652 元 9 请谈谈凯恩斯理论与古典学派的主要分歧 答 主要分歧有 1 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古典学派认为 人们的预期不是被动地重复过去 而是 主动的 有理性的 人们能够利用现有的一切信息形成理性预期并指导自己的行动 由于理性预 期的存在 价格 工资就具备完全伸缩性 市场是能够出清的 凯恩斯学派则认为 即使理性预 期存在 价格 工资的刚性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从而导致市场不能出清 2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古典学派认为价格 工资具备充分伸缩性 市场能够出清 因此政府干预 经济是没有必要的 而凯恩斯学派认为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缺陷 市场出清只是一种理想 状态 因此政府要担负起市场出清的任务 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必要的 10 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答 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理论的不同解释和看法形成了许多宏观经济学派 如凯恩斯学派和古典学派 正是由于宏观经济学派之间的派别之争 宏观经济学才有今天的发 展 宏观经济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才得以保留下来 人们对宏观世界的认识才可能不断深化 11 你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略 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 1 试述国民生产总值 GNP 国民生产净值 NNP 国民收入 NI 个人收入 PI 和个人可支配 收入 DPI 之间的关系 答 国民生产净值 NNP 国民生产总值 GNP 折旧 国民收入 NI 劳动收入 业主收入 租金收入 企业利润 净利息收入 个人收入 PI 国民收入 NI 公司利润 社会保障金 政府转移支付 红利 利息调整 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个人收入 PI 个人所得税 非税性支付 2 试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 为什么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答 名义GDP是以当年市场价格 现期价格 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GDP是以不变价格 即 用过去某一年 称为基年 的价格为标准的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GDP和实际GDP两者之间最主要 的区别是计算时使用的价格不同 实际GDP反映了真实的经济水平面 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 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 它能够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预测GDP数值通常使用实际GDP 因为它可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 实际 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 它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因此估计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3 试分析GDP的消涨指数 CPI和PPI的联系和区别 答 联系 1 GDP 消涨指数 是指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 即GDP消胀指数 名义GDP 100 实际GDP 这一指数可以衡量基年和本年度之间的价格变化 2 消费者价格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通过抽样调查 选择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为样本 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 根据基年得到的商品总价值 得到的比值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3 生产者价格指数 Producer Price Index PPI 在CPI指数的基础上加入了部分中间产品 从而可以衡量批发价格的水平 通常成为表示一 般价格水平和CPI变化的一个信号 因此 这一指数被看作是衡量经济周期的指示性指标之一 区别 A GDP消胀指数衡量价格时涉及的商品组合更广泛 它包含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信息 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代表性产品和服务是价格 B GDP消胀指数仅仅包含本国生产的产 品价格 进口产品不计入GDP 因而也不反映在GDP消胀指数里 而如果进口品在消费中占有比 较重要的地位 它就会被计入CPI 因此CPI往往包括进口品的价格 C CPI所衡量的商品组合的 数量是固定的 而GDP消胀指数所涉及的商品组合的数量是变动的 它取决于每年的产量 D P PI和CPI都使用固定的商品组合 但是两者包括的范围有差异 PPI包括原材料和中间产品 另外 PPI衡量的不是消费者实际支付的零售价格 而是销售过程中开始阶段的价格水平 4 经济中的总人口可以划分成哪几种类型 失业率用什么来衡量 答 经济中的总人口划分为劳动年龄人口和非劳动年龄人口 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年龄下限为 周岁 上限为法定退休年龄 男为 女为 劳动年龄人口又划分为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 力人口 劳动力人口由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构成 失业率 失业人口 劳动人口 因此失业率由劳动人口 失业人口 就业人口三个人 口数的综合变动来决定的 测算起来比较复杂 5 一个经济的产出水平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P51 答 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 总收入 有两个因素决定的 一是投入的生产要素 二是各种生产要素 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 生产要素的投入包括劳动 资本 土地等 当投入一定的资本和劳动时 产出水平取决于生产的技术状况 可以用生产函数来反映 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 术条件下 各种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 而任何生产方法和技术水平的改进都会导致 新的投入产出关系 使生产函数发生变化 当资本存量增加和就业量增加时 产量会提高 另外 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会促使产量提高 6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完全竞争企业怎样来决定它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答 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要使每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与际成本相等 即 MR MC 使每种要素都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边际贡献得到报酬 如工人的实际工资等于劳 动的边际产量 资本的实际租用价格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 完全竞争企业对要素的需求量是使 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实际价格相等时的数量 7 当规模报酬不变时 国民收入的分配有什么特征 57 答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 国民收入将正好分配给各种 生产要素 这时利润就等于零 这一规律被称为欧拉定理 如果生产函数F K L 规模报酬不变 根据欧拉定理有 Y F K L MPLoL MPKoK 总收入Y正好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分配 也就是说 由要素边际产量决定的各种要素报酬之和恰好 等于总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 这里所指的利润是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并不包括企业的正常利润 因此 企业的利润虽然等于零 企业仍然可以获得正常利润 而正常利润已经包括在企业的成本 之中 总之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中 每种生产要素都根据它的边际产量获得报酬 而国民收 入应该正好等于各种要素的报酬之和 8 宏观经济中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如何实现均衡的 61 答 总需求由消费 投资和政府购买三部分组成 并且消费取决于可支配的收入 投资取决于实 际利率 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外生给定的 于是 总需求函数 Y C I G C Y T I r G 总供给也就是经济的总产出水平 由投入的生产要素决定 就是 Y F 在资本K和劳动L不变的情况下 实际总产量也为一固定常数 由于假定生产资源已经得到充分 利用 因此 这一既定的总产量也就是等于潜在的总产量 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就是使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 即 上式表示了均衡利率决定的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9 政府如果增加税收 会对消费 投资和利率产生什么影响 书64 答 增加税收的效果类似于减少政府购买 增税使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消费减少 而边际消费倾 向越大 增税抑制消费的效果越好 由于产出水平由潜在的生产能力决定 保持不变 政府购买 也不变 消费减少意味着投资在上升 利率在下降 总之 增税会使利率下降 刺激投资 5假设GDP为5000 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 政府预算赤字为200 消费为3800 贸易赤字为100 单位 亿美元 试计算 1 储蓄 2 投资 3 政府支出 1 私人储蓄 DPI C 4100 3800 300 亿美元 公共储蓄 T G 200 即国民储蓄S 私人储蓄 公共储蓄 300 200 100 2 Y C I G NX Y 5000 DPI Y T 4100 所以T 900 G T 预算赤字 900 200 1100 C 3800 NX 100 则 投资I Y C G NX 5000 3800 1100 100 200 13 假设一个经济的宏观数据如下 单位 亿美元 GDP 5000 政府支出 1000 投资 1000 消费 250 0 75 Y T I 1000 50r 试计算 1 公共储 蓄 私人储蓄和国民储蓄 2 假设政府支出增加到1250 公共储蓄和私人储蓄 国民储蓄会是多少 3 试求新的均衡利率水平 1 Y C I G 250 0 75 5000 T 1000 1000 5000 所以 T 4000 3 1333 则 私人储蓄 Y T C 5000 1333 250 0 75 5000 1333 667 公共储蓄 T G 1333 1000 333 国民储蓄 私人储蓄 公共储蓄 1000 2 假设政府支出增加到1250 则 由上式得到税收T 4000 3 1333 则 私人储蓄 Y T C 5000 1333 250 0 75 5000 1333 667 公共储蓄 T G 1333 1250 83 国民储蓄 私人储蓄 公共储蓄 667 83 750 3 国民经济均衡时 S I r 750 1000 50r 则均衡利率 r 5 第三章 经济增长 1 什么是索洛模型的稳态 在稳态中经济会增长吗 答 在索洛模型中 稳态指的是一种长期均衡状态 人均资本保持稳定不变的资本存量水平为 稳态 当一个经济处于稳态时 新增投资恰好等于折旧 资本的积累一旦达到 稳态 资本增长会停止 产出的增长也会停止 一国经济只会在现有的规模上不断重复 因此 在储蓄率及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 某一个稳态水平中的经济不会增长 2 在索洛模型中 储蓄率是如何影响稳态收入水平以及稳态增长率的 答 在生产函数既定的情况下 储蓄率的上升意味着经济的稳态水平提高 资本的存量会不断增 长直到该经济达到更高的稳态水平 经济也会在资本的推动下得到较快增长 但是这种情况是 暂时的 因为在长期中 一个经济一旦达到它的稳态 增长的推动力就会消失 也就是说 只要 经济中的其他条件不变 较高的储蓄率只能保证较高的资本存量和产出水平 并不能保证持续 的经济增长 3 什么是资本积累的黄金律 长期消费总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 答 长期消费总水平最高的稳态资本存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 黄金律水平 记为k 长期消费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 在资本的黄金律稳态水平 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 即MPK 也就是说 在黄金律水平 资本的边际产出减去折旧等于0 4 一个政策制定者调控经济 实现资本积累黄金水平手段有哪些 政策制定者一般都希望实现 黄金率稳态吗 为什么 答 一个政策制定者调控经济 实现资本积累的黄金水平的主要手段有两种情况 一是经济的初 始稳态资本存量高于黄金律稳态 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应采取降低储蓄率以降低稳态资本存 量的政策 二是经济的初始稳态资本存量低于黄金律稳态 这种情况下 政策制定者应采取提高 储蓄率以达到黄金律稳态政策 政府制定者一般希望实现黄金律稳态 但是他们有时不能够那么做 因为他们要在当前的消费 和未来的消费之间进行选择 如果政策制定者对当前利益和当代人的利益更关心 就不会采取 实现黄金律稳态的政策 如果政策制定者看中长远利益和各代人的利益一视同仁 则会选择实 现黄金律稳态的政策 实际情况是 由于短视和对当前利益的偏爱 以及政治方面的考虑等 政 策制定者通常不会选择与实现黄金律稳定状态相完全一致的政策 实际所采取的政策与实现黄 金律稳态的要求总是有偏离的 5 索洛模型中的零增长的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说单纯的资本积累并不能实现一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答 索洛模型中的零增长指的是稳态的增长率 资本积累可以带动产量的一个暂时性的较高增 长 但随着资本积累 产量的增长最终会回落到人口增长率的水平上 它不能促进持续的经济增 长 因为在储蓄率及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投资和产出最终都会逼近一个稳定状态 不再发生 变化 因此说单纯的资本积累并不能实现一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6 在索洛模型中 人口增长率对一个经济的稳态收入水平以及一个经济的增长率有什么影响 答 人口增长引入索洛模型后 人均资本和产出不变 因此 对一个经济的稳态收入述水平没有 影响 但是由于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增长 资本存量和总产出也会不断增长 人口增长虽然不能解 释人均意义上的持续增长 但至少能解释总产出意义上的持续增长 9 设一个国家的总量生产函数是y k0 5 其中 y和k分别指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 如果储蓄率 为28 人口增长率为1 技术进步率为2 折旧率为4 该国稳定状态的产出是多少 如 果储蓄率下降到10 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 其他不变 那么该国新的稳定状态产出是多少 答 根据 k s f k n g k 0 即sy n g k 所以 1 28 y 4 2 1 k 又y k0 5 即可解出 y 4 k 16 即此时该国稳定状态的产出是4 2 当储蓄率下降到10 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 时 有 10 y 4 2 4 k 再加上y k0 5 此时解出y 1 k 1 即此时该国稳定状态的产出是1 8 假定某一时期 一国的资本的增长率k为4 劳动的增长率n为2 实际产出增长率y为5 由统计资料得知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 为0 4 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 1 为0 6 1 计算全要素生产力的增长率 2 假定一项减少预算赤字的政策是资本的增长率上升一个百分点 实际产出增长率上升到多 少 3 假定实行一项减税政策使劳动增长1 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又将如何变动 解答 1 根据教材中的公式3 30 y k 1 n A A 可得5 0 4 4 0 6 2 A A 1 6 1 2 A A 2 8 A A 则全要素增 长率 A A 2 2 2 若资本的增长率上升一个百分点 k 5 其他条件变 则实际产出增长率为 y 0 4 5 0 6 2 2 2 2 1 2 2 2 5 4 3 若减税政策使劳动增长1 其他条件不变 则实际产出增长率为y 0 4 4 0 6 3 2 2 1 6 1 8 2 2 5 6 9 如果一个国家的有效人均生产函数为 y k 其中 0 5 此外储蓄率s 0 4 人口增长率n 0 01 技术进步率 0 03 资本折旧率 0 06 请计算 1 该国均衡的长期的有效人均资本存量k 和消费水平c 2 资本积累的 黄金律 水平k g 解答 1 当经济满足sy k n g k时 处于长期稳态 0 4k0 5 0 06 0 01 0 03 k 0 4k0 5 0 1k k0 5 4 k 16 y 4 c y n g k 4 0 06 0 01 0 03 16 4 1 6 2 4 2 MPk dy dk d k0 5 dk 0 5k 0 5 满足资本积累的 黄金律 水平的条件是MPk n g 0 1 所以 有0 5k 0 5 0 1 0 1k0 5 0 5 k0 5 5 kg 25 13 假设某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如表3 2所示 表略 1 以2007年为基期计算该国2008年的实际GDP和实际利率 2 假定该国的总量生产函数可以写为柯布 道格拉斯形式 Y AK L1 请根据各项名义值计算该国2008年的全要素生产力水平A 3 该国2007 2008年的经济增长中 全要素生产力的增长的贡献率为多少 如果世界上处于同等发展阶段的 国家 全要素生产力增长率的平均水平贡献率为40 对此你作何评价 解答 1 2008年的实际GDP 名义GDP 价格水平 100 1120 102 100 1098 该国的2008 年的通货膨胀率 102 100 100 2 2008年的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 通货膨胀率 15 2 13 2 A Y K L1 1120 2600 6061 若设 0 3 则 A 1120 10 58 88 66 1120 938 02 1 2 3 A A Y Y K K 1 L L 1098 1000 1000 2600 2000 2000 1 606 602 602 9 8 3 1 0 66 若令 0 3 则得 A A 9 8 0 9 0 46 8 44 全要素增长率对经济增装的贡献率为8 44 9 8 86 远远高于同等发展水平 的其他国家 该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技 12 试分析外生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答 1 外生增长理论假定储蓄率 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等因素都是外生变量 而内生增长理 论则放宽这些假设条件 将储蓄率 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这些因素作为内生变量来考察 2 外生增长模型的生产函数具有编辑报酬递减的性质 而内生增长模型的生产函数具有边际 报酬不变的性质 内生增长理论把一国总资本的边际报酬不变主要归纳为以下两个原因 一个原 因是 人力资本 另一个原因是 知识积累 技术进步 3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 储蓄率s决定着一个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 在索洛模型中 依靠储蓄积累起来的资本仅仅局限于物质资本 物质资本的单纯增长的必然是 边际报酬递减 资本的积累并不能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 而在内生增长模型中 储蓄所带来的投资延伸到了人 力资本和知识领域 资本的积累不仅包括物质资本的增长 而且包括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知识的 积累 因此 储蓄的增加必然带来要素生产力的提高 持续的经济增长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内生 增长理论之所以强调储蓄在经济主张中的决定作用 正是因为储蓄带来的人力资本开发 知识 积累等因素 构成了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推动力 4 索洛模型是 假定 经济增长率 而内生增长模型是 解释 经济增长率 比如说 如果假定一 国的技术进步率是2 人口增长率是1 那么按照索洛模型就可以确定这个国家3 的经济增长率和2 的人均增长率 至于原因 索洛模型不能回答 而内生增长理论认为 一个多家的生产力增长率是不应该随意假 定的 而应该是由其内在的经济机制决定的 第四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1 什么是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与周期性失业有什么区别 失业可以分为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三种类型 劳动市场经常性变化带来的失 业为摩擦性失业 经济结构调整导致失业为结构性失业 经济周期性波动产生的失业则为周期 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与市场机制无关 因为在劳动市场供求平衡的情况下 仍然存 在着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人口 因此两者也称为自然失业 而周期性失业与市场机制有关 是劳 动市场供求失衡的产物 2 为什么在一个岗位空缺的市场和失业市场并存的经济中 劳动者并不能在两个市场中自由转 移 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中 工作机会的数量和失业工人的数量一般来说是相当的 因此 我 们可以假定两个不同类别的劳动市场 在一类市场上 劳动的需求大于供给 工作岗位大量闲置 而在另一类市场上 劳动的供给大于需求量 许多人处在失业状态 由于劳动者在市场之间转 移需要时间和成本 因此 劳动市场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现象将持续下去 3 试分析影响职业搜寻模型中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的其他因素 经济生活中除了失业失业保障制度外 其他任何影响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的因素都会改变曲线 的位置 从而影响劳动者的最优选择 延长或缩短他的自愿失业时间 4 为什么说政府 企业 和劳动者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失业 从政府行为来看 最低工资制度用政府行为替代了市场的调节 使劳动市场无法达到供求平衡 的市场出清水平 从而导致失业 从企业行为来看 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 有可能主动地将实际工资水平定在高于劳动市场 出清的均衡水平上 从而导致了失业 从劳动者行为来看 劳动者组成工会后 通过集体谈判决定的工资水平往往会高于市场水平 也 会导致失业 5 为什么说失业大军的存在会使劳动者更加努力工作 按照效率工资理论 当所有的企业都对劳动者支付效率工资时 整个市场工资水平将高于市场 出清水平 这时 就会有一部分劳动者失去工作又无法找到工作 失业的存在加剧了劳动者被解 雇的痛苦 在有可能失业的威胁下 劳动者的偷懒行为就要受到约束 劳动者就会更加努力工作 6 讨论下列变化将如何影响市场失业率 并评论一下这些变化的副作用 如果有的话 1 取消公会 2 降低企业对劳动监督成本 3 增加职业培训机构 4 增加失业救济金 5 取消最低工资标准 答 1 取消工会会使原先由集体谈判决定的工资水平由市场决定 工资水平会下降 失业率也会 下降 2 降低企业对企业劳动监督成本会增加劳动者偷懒的成本 从而降低效率工资水平 失业率也 会随之下降 3增加职业培训机构能降低劳动者的市场转移成本 从而减少结构性失业人口 4增加失业救济金会缓解失业人群的经济和生活压力 但降低求职者的搜寻成本 从而增加了摩 擦性失业人口 5 取消最低工资标准能使工资起到调节劳动市场供求平衡的作用 能降低失业率 7 设某经济某一时期有1 9亿成年人 其中有1 2亿有工作 0 1亿在寻找工作 0 45亿人没工作但 也没有在找工作 试求 1 劳动力人数 2 劳动力参与率 3 失业率 解答 1 劳动力人数 1 2 0 1 1 3 亿人 2 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人数 劳动年龄人口 1 3 1 9 68 42 失业率 0 1 1 3 7 69 第五章 通货膨胀 1 货币有哪些基本职能 通常有哪些指标可以用来测算货币数量 答 一般而言 货币有三种基本职能 计价单位 货币为衡量千差万别的商品的相对价格提供了 标准 交易媒介 人们可以用货币来购买任何所需要的商品或劳务 价值储存 货币提供了将 当前的购买力转移到未来的手段 在实际经济中 为了便于测算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并加强对货币的管理 通常按照货币资产的流 动性对其进行层次划分并分别加以测算 3 什么是古典两分法 书131 答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 实际变量由经济中各市场的一般均衡来决定 而名义变量则取决于货 币的供给数量 货币供应数量增加 只会导致普遍的价格水平的上升 而不会改变各种商品的相 对价格 所以货币数量变动不会改变厂商和家庭的决策 也不会改变产出和就业这类实际变量 由于这种观点将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分割开来 互不影响 因此被称为古典两分法 4 流动性偏好的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函数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预期货币供 应量增加也会影响价格水平 答 1 流动性偏好的货币需求函数 M P d L i y 表示对实际货币的需求取决于名义利率i和 国民收入Y 收入越高 人们所需求的用于交易的货币就越多 名义利率越高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 本越高 人们愿意保留在手中的货币就越少 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函数是 M P d kY 左边表示对经济中实际货币的需求 右边表示这一需求量是实际收入的一个比例 假定k为一固 定常数 那么 人们收入的上升意味着需要交易的产品和服务增加 而收入的下降意味着需要交 易的产品和服务减少 流动性偏好的货币需求函数比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函数多了一个人们 选择流动性的机会成本 即名义利率 2 根据费雪效应i r 通货膨胀将导致名义利率的上升 根据货币市场的均衡函数 M P L Y i 在货币市场均 衡的条件下 给定实际产出水平Y和货币供应量M 则名义利率i越高 货币需求越低 于是价格 就越高 因此 预期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影响价格水平 6 在一个经济中 货币流通速度是常数 实际GDP的年增长率为5 货币存量每年增长14 名义利率是11 则实际利率为多少 答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 通货膨胀率 11 14 5 2 7 假定一个经济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M P d 500 0 2Y 1000i 1 假定P 100 Y 1000 i 0 1 求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和货币的流通速度 2 如果价格上涨50 求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和货币的流通速度 答 1 M 100 500 0 2 1000 0 1 1000 600 实际货币需求量M P 600 名义货币需求量M 60000 货币流通速度 MV PY 则V 100 1000 60000 1 67 2 当 P 150时 M 150 600 实际货币需求量M P 600 名义货币需求量M 90000 货币流通速度V 150 1000 90000 1 67 8 假定一个经济的货币需求函数采取如下形式 L Y r e 0 01Y r e 其中Y等于150 r 5 都为固定常数 1 假定名义货币供应量平均增长率稳定在10 名义货币数量M为300 求实际货币供应量 答 e 10 则实际货币供应量M P 0 01 150 5 10 10 2 假定现在中央银行宣布未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降为5 而且人们也相信中央银行会遵守自 己的诺言 求此时的实际货币供应量 答 此时的实际货币供应量 0 01 150 5 5 15 9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它们分别对社会经济产生什么影 响 答 1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都是对未来价格走势的预期 只是人们的预期 有对也有错 预期对的称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预期错的称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2 未预期的通货膨胀和可以预期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完全不同 如果通货膨胀是可以预 期的 则政府 企业和居民可以 根据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在价格 收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从而大大减弱它的影响 但是在很高的通货膨胀率下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会会造成极大的经 济混乱 通货膨胀还会导致职业转向 税收的扭曲 未能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社会财富在债 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重新分配 不利于那些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10 结合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高通货膨胀会引起哪些社会成本 答 通货膨胀对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 使价 格信号失真 容易使生产者误入生产歧途 导致生产的盲目发展 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 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畸形化 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 当通货膨胀所引起的 经济结构畸形化需要矫正时 国家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 结果会导致生产和建 设的大幅度下降 出现经济的萎缩 由通货膨胀引起的职业转向也是对有限的人力资源的的极 大浪费 因此 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 协调发展 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 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使 广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当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 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宁 对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降低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 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外 流 从而使汇率贬值 导致税收的扭曲 很多税收条款都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后果 而通货膨胀往往会使税赋发 生扭曲 未能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社会财富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重新分配 11 有一种观点认为 通货膨胀就是拒偿债务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说出你的理由 预期到的 通货膨胀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在这里的效应有何不同 答 这里的 拒偿 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履行合同 只是说发生正通货膨胀的时候对实行固定利率 的债权人不利 在固定利率下 当预期到通货膨胀 那么利率就会在事前得到相应的修正 如果 没有预期到通货膨胀 就会存在拒偿债务的问题 这里的拒偿债务是指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 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假如借贷双方没有预期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甲向乙借款 一年后归还 而这段时内价格水平上升了 那么一年后甲归还给乙的钱并不能相当于当初借时那么多 而是 要少些 这样就好象甲并没有还那么多钱 于是存在某种意义上的 拒偿债务 问题了 浮动利率 下就不存在是否预期到的问题 国家不会仅仅因为想赖账而造成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不仅仅对 国家债务有影响 往往是因为还不起了 才会通货膨胀的发生 从合同的角度 也谈不上 拒偿 在发行债券的时候这种风险已经有利率的补偿了 6 宏观经济中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如何实现均衡的 61 答 总需求由消费 投资和政府购买三部分组成 并且消费取决于可支配的收入 投资取决于实 际利率 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外生给定的 于是 总需求函数 Y C I G C Y T I r G 总供给也就是经济的总产出水平 由投入的生产要素决定 就是 Y F K L Y 注意 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就是使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 即 Y C Y T I r G 使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实际利率水平被称为均衡利率 这是一个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这里假 定价格是固定不变的 实际利率是唯一可变的变量 实际利率的波动可使总需求发生变动 从而 使总需求和潜在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相等 7 政府如果增加税收 会对消费 投资和利率产生什么影响 书64 答 增加税收的效果类似于减少政府购买 增税使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消费减少 而边际消费倾 向越大 增税抑制消费的效果越好 由于产出水平由潜在的生产能力决定 保持不变 政府购买 也不变 消费减少意味着投资在上升 利率在下降 总之 增税会使利率下降 刺激投资 8 如果政府增加一百万的政府购买 会对公共储蓄 私人储蓄 国民储蓄和投资产生什么影响 政府增加100万的购买 公共储蓄减少100万 私人储蓄不变 国民储蓄减少100万 投资减少10 0万 如果政府是增加一百万的税收 又会对上述变量产生什么影响 假定MPC 0 7 政府增加100万的税收 因为边际消费倾向是0 7 则政府购买增加70万 公共储蓄增加了30万 私人储蓄不变 国民储蓄增加了30万 投资增加了30万 9 请简述宏观经济中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区分 在什么情况下两者达到一致 在什么情况下 两者又会偏离 P175 答 区分 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交点 此点是社会总需求正好等于社会总供 给 宏观总量达到了短期均衡 长期均衡是指长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交点 此点是社会总需求正好等于长期社会总供给 宏观总量达到了长期均衡 在短期中 由于某些名义变量不具备充分的伸缩性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造成实际产量的变动 在长期中 市场机制的作用会使名义变量的变动 趋向一致 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不能改变一国潜在的长期总产量 潜在的总产量的变动仍然取 决于技术 人口和资本存量等实际因素 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会出现三种情况 失业均衡 充分就业均衡 超充分就业均衡 只有在充分 就业均衡时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达到一致 而在失业均衡 超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两者又不一致 了 10 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在短期和长期内分别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书178 答 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 在短期内 由于某些名义变量不具备充分的伸缩性 货币供应量 的减少会造成实际产量的减少 在长期中 市场机制的作用会使名义变量的变动趋向一致 货币供应量减少会带来价格水平的 同比例下降 而价格水平的下降则会逐步促使名义货币工资同比例的下降 因此长期内实际工 资保持不变 企业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失业率会回到自然率的水平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并不能改 变一国潜在的长期总产量 潜在的总产量的变动仍然取决于技术 人口和资本存量等实际因素 11 假定中央银行A和中央银行B有不同的目标偏好 中央银行A关注价格水平的稳定 而中央银 行B关注如何使产出和就业水平保持在自然率的水平上 现假定经济面临不同的外生冲击因素 1 外国收入减少 2 石油价格上涨 请分析中央银行A和中央银行B在不同的目标偏好下会有如何不同的政策选择 答 1 外国收入减少 出口减少 需求减少 价格下跌 产出下降 A目标 稳定价格 措施 扩张性经济政策 增加政府开支 扩大货币供应量 扩大需求 使供求平衡 以稳定价格 B目标 产出和就业稳定 措施 扩张性经济政策 减免税 降低利率 稳定产出和就业 2 石油价格上涨 成本上涨 价格上涨 经济增长率下降 产出下降 就业下降 A目标 稳定价格 措施 保持总需求曲线不变 等待市场机制进行调节 石油提价会促使人们采取节能措施和寻找 替代能源 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从而促使世界市场上石油价格逐步下降 但是 这个过程相当 漫长 因为节能和开发新能源都需要时间 因此整个经济会面临一段较长时期的衰退 B目标 产出和就业稳定 措施 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扩大总需求 均衡产量回到了原来的潜在产出水平 但价格水平却进一步上升 这样 经济可以避免长期经济 衰退的痛苦 但必须付出通货膨胀的代价 12考虑如下一个封闭经济中的情况 消费函数 200 0 75 Y T 投资函数I 200 25r 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100 货币需求函数 M P d Y 100r 货币供应量是1000 价格水平是2 求 1 IS曲线和LM曲线 以及均衡利率收入水平 2 当政府购买从100增加到150时 IS曲线将如何移动 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并求出此时的均衡 利率和收入水平 3 当货币供给从1000增加到1200时 LM曲线将如何移动 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并求出此时的 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 4 当价格水平是可以变动的情况下 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答 1 IS曲线 y C I G 1700 100r LM曲线 Y 100r 1000 2 y 500 100r 求解方程 y 1700 100r y 500 100r 得 均衡收入 y 1100 均衡利率r 6 2 政府购买增加后 IS曲线 y C I G 1900 100r LM曲线不变 求解方程 y 1900 100r y 500 100r 得 均衡收入y 1200 均衡利率r 7 IS曲线向右移动 移动距离100 16 在一个经济中 货币流通速度是常数 实际GDP的年增长率为5 货币存量每年增长14 名义利率是11 则实际利率为多少 答 通货膨胀率 货币存量年增长率 实际GDP的年增长率 14 5 9 实际利率 11 9 2 17 结合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高通货膨胀谈谈通货膨胀会引起哪些社会成本 通货膨胀是一个到处扩散其影响的过程 每个人和经济中的其他经济单位都在某种程度受到它 的影响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危害不同 1 在低通货膨胀率下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不是大问题 不会对人们的决策行为产生太大冲击 但通货膨胀率很高时 就会出现抢购 造成极大的经济混乱 2 高通货膨胀会造成税收的扭曲 3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还有一个危害 就是造成财富的再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因为其收入固定 其收入落后于上涨的物价 水平 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 其生活水平下降 相反 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这些人的货币收入会走在价格水平和生活费用上涨之前 例如 在有的 行业有强大的工会支持 他们的工资合同中订有工资随生活费用上涨而提高的条款 或者有强 有力的工会代表他们进行谈判 在每个新合同中都能够得到较大幅度的工资增长 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随着价格上涨 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者购买力就会降低 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效应 通货膨胀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 使债务人获利 我国8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 造成了抢购现象和再分配效应 18 有一种观点认为 通货膨胀就是拒偿债务 你同意这种观点么 请说出你的理由 预期到的 通货膨胀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在这里的效应有何不同 答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通货膨胀是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具体地说 通货膨胀靠牺牲债务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激进点的说法是 通货膨胀就是拒绝债务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效应 通货膨胀通过牺牲债 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因为 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 实际上减少了债务负担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情况有所不同 关键是看预期是否准确 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签定合同 时预期的 通货膨胀 则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为正 贷款者受损失 而借款者得利 如果实际的通货膨胀低于 预期的通货膨胀 则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为负 贷款者得利 而借款者受损 给借贷双方带来损 失的是通货膨胀的错误预期 19 试解释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答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主要取决于实际资产效应 跨期替代效应 开放替代效应等三个因素 1 实际资产效应 庇古效应 当价格水平上升时 货币实际购买力减少 人们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 价格水平下降时 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增加 总需求曲线因此向下倾斜 2 跨期替代效应 利率效应 凯恩斯效应 一般来讲 价格上升时会抬高利率水平 利率水平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 而未来消费的预期收益提高 人们会减少当前消费量 增加未来消费量 而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下 降 人们则会用当前消费来替代未来消费从而增加对商品的总需求量 这就是跨期替代效应 跨 期替代效应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3 开放替代效应 NX效应 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 进 口增加 而外国居民则用本国产品替代外国产品 出口减少 因此净出口需求量从而商品总需求量会减少 当一个经济对外开放时 开放替代效应就构成了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另一个原因 20 什么是资本积累的黄金律 长期消费总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 书77 答 长期消费总水平最高的稳定状态被称为资本积累的 黄金律水平 记为k 长期消费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 在资本的黄金律稳态水平 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 即MPK 也就是说 在黄金律水平 资本的边际产出减去折旧等于0 21 在索洛模型中 储蓄率是如何影响稳定状态收入水平 以及稳定状态增长率的 1 储储蓄率提高 蓄率提高 资资本存量水平 本存量水平 产产出水平提高 出水平提高 实现经济实现经济增增长长 一个一个经济经济中本来的中本来的储储蓄率蓄率为为s1 那么 那么这这个个经济经济的的稳稳定状定状态资态资本存量就是本存量就是k1 如果 如果这这个个经济经济的的储储蓄率由于政策等的原因从蓄率由于政策等的原因从 s1 提高到了提高到了s2 那么 那么这这必然引起必然引起储储蓄曲蓄曲线线sf k 向上移向上移动动 从 从s1f k 上升到上升到s2f k 这这个个时时候候k1 就不再是一个就不再是一个稳稳定状定状态态的的资资本存量 因本存量 因为为根据向上移根据向上移动动了的了的储储蓄函数 在蓄函数 在这这个个资资本存量水平 投本存量水平 投 资资大于折旧 因此大于折旧 因此资资本存量会上升 直到新的本存量会上升 直到新的储储蓄函数与折旧蓄函数与折旧线线相交的点所相交的点所对应对应的的资资本存量水本存量水 平平k2 k2 是是对应储对应储蓄率蓄率 s2 的新的的新的稳稳定状定状态态 这这个个稳稳定状定状态态与原来的与原来的稳稳状相比 有状相比 有较较高的高的资资本存量水平和本存量水平和较较高的高的产产出 出 储储蓄率蓄率对对一个一个经济稳经济稳定状定状态态的影响 的影响 说说明了明了储储蓄率的高低蓄率的高低对经济对经济增增长长速度的一方面影响 因速度的一方面影响 因为为 较较高的高的储储蓄率意味着蓄率意味着较较高的高的稳稳定状定状态态 那么当一个 那么当一个经济经济的当前的当前资资本存量水平本存量水平较较低低时时 就意味着 就意味着 与与稳稳定状定状态态可能存在更大的差距 可能存在更大的差距 这样经济这样经济增增长长就会有就会有较较大的空大的空间间和速度 和速度 2 储储蓄率蓄率对经济对经济增增长长的影响是的影响是暂时暂时的 因的 因为为在在长长期中只要期中只要经济经济达到它的达到它的稳态稳态 那么它就不会再 那么它就不会再 继续继续增增长长 如果一个 如果一个经济经济保持保持较较高的高的储储蓄率 它会保持蓄率 它会保持较较大的大的资资本存量和本存量和较较高的高的产产出水平 但它出水平 但它 无法保持无法保持较较高的增高的增长长率 甚至无法保持增率 甚至无法保持增长长 在模型的假 在模型的假设设下 理下 理论论上除非增上除非增长长率不断提高 否率不断提高 否 则则人均意人均意义义上的上的经济经济增增长长是不可能是不可能长长期持期持续续的 的 22 一个政策制定者调控经济 实现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政策制定者一 般都希望实现黄金律稳态吗 为什么 答 实现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分两种情况来说 一是经济的初始稳态资本存量高于黄金律稳态 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应采取降低储蓄率以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