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耐久性砼施工质量控制要点_第1页
铁路耐久性砼施工质量控制要点_第2页
铁路耐久性砼施工质量控制要点_第3页
铁路耐久性砼施工质量控制要点_第4页
铁路耐久性砼施工质量控制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耐久性砼施工质量控制铁路耐久性砼施工质量控制 2 8 3 62 8 3 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施工监理控制措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施工监理控制措施 砼耐久性指标有 抗裂性 护筋性 耐蚀性 抗冻性 耐磨性 抗碱 骨料反应性 砼耐久性指标应根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所处环境 类别及作用等级等设计确定 针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施工监理控制措施要点 如下 A 审查施工方案 砼施工前 承包人应根据设计要求 工程性质 结构 特点 环境 条件等 制定严密的施工技术方案提交监理站审查 B 进场水泥报验检查 耐久性砼对水泥的具体要求 水泥技术要求 序号项目技术要求 1比表面积 350M2 KG 280UM 方孔筛余 10 0 3游离氧化钙 1 0 4碱含量 0 8 5熟料中的 C3A非氯盐环境下 8 氯盐环境下 10 不宜大于 0 10 钢筋砼 6CI 含量 0 06 预应力砼 注 1 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不宜使用早强水泥 C30 及以下砼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 400KG M3 C30 C40 砼不宜高于 450 KG M3 C 50 及以上砼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 500KG M3 2 当骨料具有碱 硅酸反应活性时 水泥碱含量 0 60 3 C40 及以上砼用水泥碱含量 0 60 水泥到场后不得露天堆放 不同种 类的水泥应分开存放 水泥由于受 潮或其他原因而变质时 应及时运出场外 C 矿物掺和料进场报验检查 砼耐久性对矿物掺和料要求 矿物掺和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 矿物掺和料的品种宜为粉煤灰 磨 细粉煤灰 矿渣粉或硅灰 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应有明显 标示 严禁与水 泥等其他材料混淆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序号项目 C50 以下砼C50 及以上砼 1细度 20 12 2CI 含量 不宜大于 0 02 3需水量比 105 100 4烧失量 5 0 3 0 5含水率 1 0 对干排灰 6SO3 含量 3 7CA0 含量 10 对硫酸盐侵蚀环境 粉煤灰掺量技术规定粉煤灰掺量技术规定 D 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 质地均匀坚固 吸水率低 空隙率小的洁净 天然中粗砂 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 不宜选用山沙 不得使用海 砂 配制耐久性砼时宜优先选用中级细骨料 当采用粗级细骨料时 应提高 砂率 并保持足够的水泥或胶凝材料用量 以满足砼的和易性 当采用细级 细骨料时 宜适当降低砂率 当采用的细骨料的颗粒级配与规定有出入时 应采取经试验证明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后 方允许使用 当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 应专门检验 确认能满足 砼耐久性要求时 方可采用 水泥品种 砼种类 P I P II 硅酸盐水泥 P O 普通 硅酸盐水泥 P S 矿渣 硅酸盐水泥 P P 火山灰质 硅酸盐水泥 预应力砼251510 钢筋砼 高强砼 高抗冻性砼 蒸养砼 30252015 中低强度等级砼 少筋或无筋 砼 泵送砼 大体积砼 水下 或地下砼 压浆砼 50403020 碾压砼65554530 细骨料的碱活性应采用砂浆棒法进行检验 且细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应 小于 0 01 否则应按相关要求采取抑制碱 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细骨料技术要求细骨料技术要求 质量指标项目 C30C30 C45 C50 含泥量 3 0 2 5 2 0 泥块含量 0 5 云母含量 0 5 轻物质含量 0 5 氯离子含量 0 02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0 5 有机物含量 用比色法试 验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 如深于标准色 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 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 0 95 E 细骨料进场报验检查 耐久性砼对细骨料的具体要求 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 粒型良好 质地均匀坚固 线胀系数小的洁净 碎石 也可采用碎卵石 不宜采用砂岩碎石 混凝土应采用二级或三级级配 粗骨料 粗骨料应分级采购 分级运输 分级堆放 分级计量 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砼保护层厚度的 2 3 在严重腐蚀环境 条件下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 1 2 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 的 3 4 配制强度等级 C50 及其以上的砼时 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 圆孔 不应大于 25MM 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配 其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 1500KG M3 紧密 孔隙率宜小于 40 吸水率应小于 2 用于干湿交替或冻融破坏环境条件下 的砼应小于 1 粗骨料的碱活性应采用砂浆棒法进行检验 且粗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应 小于 0 01 否则应按相关要求采取抑制碱 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施工过程中碎石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值进行控制 母岩抗压强度母岩抗压强度 砼强度等级 C30 C30 岩石种类沉积岩 水成 岩 变质岩或 深成的火 成岩 火成岩沉积岩 水成岩 变质岩或 深成的火 成岩 火成岩 碎石 16 20 30 10 12 13 卵石 16 12 粗骨料质量要求粗骨料质量要求 项目 强度等级 C30C30 C45 C50 含泥量 1 0 1 0 0 5 泥块含量 0 25 针 片状颗粒总含量 10 10 8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0 5 氯离子含量 0 02 卵石中有机质含量 用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 如深于标准色 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 对比试验 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 0 95 F 外加剂进场报验检查 耐久性砼对外加剂的具体要求 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高 塌落度损失小 适量引气 能明显提高砼耐久 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 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应有良好的相溶性 外加剂性能质量要求外加剂性能质量要求 序号项目指标 1水泥净浆流动度 mm 240 2硫酸钠含量 10 3氯离子含量 0 2 4碱含量 Na2O 0 685K2O 10 0 5减水率 20 10 3 06含气量 10 4 5 30min 1807 塌落度保留值 mm 60min 150 8常压泌水率比 20 9压力泌水率比 90 130 125 10抗压强度比 120 11对钢筋锈蚀作用无锈蚀 12收缩率比 135 13相对耐久性指标 200 次 80 G 拌合用水进场报验检查 耐久性砼对拌和用水的具体要求 拌合用水可采用饮用水 当采用其他来源的水时 应做水的品质化验 拌合用水品质要求拌合用水品质要求 用拌合用水和蒸馏水 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 进行水泥净浆试 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 30min 其初终凝时间尚 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的规定 用拌合用水配制的水泥砂浆或砼的 28d 抗压强度不得低于蒸馏水 或符 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 拌制的对应砂浆或砼抗压强度的 90 拌合用水不得采用海水 当砼处于氯盐环境时 拌合用水中的氯离子含 量应 200mg L 对于使用钢丝或经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砼 拌合水中氯离子 应 350mg L 养护用水亦不得采用海水 H 混凝土配合比报验检查 耐久性砼对拌和用水的具体要求 砼碱含量具体规定砼碱含量具体规定 设计使用年限级别 一 100 年 二 60 年 三 30 年 干燥环境3 53 53 5 潮湿环境3 03 03 5 环境条件 含碱环境 砼应根据强度等级 耐久性等要求和原材料品质以及施工工艺进行配合 比设计 砼配合比应通过计算 试配 试件检测后调整确定 项目预应力砼钢筋砼素砼 PH 值 4 5 4 5 4 5 不溶物 MG L 2000 2000 2000 可溶物 MG L 2000 5000 10000 氯化物 以 CL 计 MG L 500 1000 3500 硫酸盐 以 SO42 计 MG L 600 2000 2700 碱含量 以 NAO 计 MG L 1500 1500 1500 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检测项目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检测项目 I 耐久性砼施工监理监控内容 砼原材料每盘称量砼原材料每盘称量 各种衡器应定期检定 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 保证计量准确 当 遇雨天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 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 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 的用量 施工单位每拌制 50m3 或没工作拌测试塌落度 偏差不宜大于 20mm 含气量不应少于一次 监理单位应全部检查测试结果 冬期施工时 砼入模温度不应低于 5 夏期施工时 砼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宜超 过 30 每工作班至少测温 3 次 并填写测温记录 监理单位至少一次 序号检验项目试验方法 1塌落度 2泌水率 3含气量 普通砼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 T50080 4抗裂性 5抗压强度 普通砼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 T50081 6电通量 7弹性模量 普通砼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 T50081 8抗冻性 普通砼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J 82 9耐磨性 10抗渗性 普通砼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J 82 根据结构所处环境类别 设计要求进行试验 序号原材料名称允许偏差 1水泥 矿物掺和料 1 2粗 细骨料 2 3外加剂 拌合水 1 耐久性砼含气量要求耐久性砼含气量要求 砼养护时间具体规定砼养护时间具体规定 在砼浇筑完毕后应对砼进行保水潮湿养护 养护时间如上表规定 当环 境温度低于 5 时禁止洒水 砼强度达到 1 2MPa 以前 不得在其上踩踏或 安装模板支架 拆模时砼芯部温度与表层 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 20 墩台 梁体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 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以及箱梁腹板内 外侧混凝土之间温差均不得 15 砼内部开始降温钱不得拆模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预应力砼 喷射砼 蒸汽养护砼 的抗压强度标准养护试件试验龄期为 28d 其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养护 砼有抗冻性要求 环境条件 砼无抗冻 性要求D1D2D3 含气量 2 0 4 0 5 0 5 5 大气潮湿 RH 50 无风 无阳 光直接 大气潮湿 RH 50 有风 或阳光 直接 砼类型水胶比 日平均气温 T 潮湿养护期 限 d 日平均气温 T 潮湿养护期限 d 5 T 10215 T 1028 10 T 201410 T 2021 0 45 T 2010T 2014 5 T 10145 T 1021 10 T 201010 T 2014 胶凝材料中掺用矿 物掺和料 0 45 T 207T 2010 5 T 10145 T 1021 10 T 201010 T 2014 0 45 T 207T 2010 5 T 10105 T 1014 10 T 20710 T 2010 胶凝材料中未掺用 矿物掺和料 0 45 T 207T 207 试件的试验龄期为 56d 抗压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应在砼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 制作 试件留置规定 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3 的同配合比的砼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 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现浇砼的每一结构部位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 试件 标准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按设计要求 相关标准和实际需要确定 砼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砼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按设计要求 相关标准规定和 实际需要确定 桥梁的墩台 梁部 隧道的衬砌等重要部位应制作抗压强度 砼条件养护试件 当设计对砼的弹性模量试件有要求时 其弹性模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弹性模量时间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 其中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的终张拉 放张弹性模量不得少于一组 标准条件养护 28d 弹性模量试件不得少于一 组 当设计对砼抗渗等级有要求时 其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抗渗试件 应在砼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 施工单位每 5000m3 同一配合比 同施工 工艺的混凝土应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 隧道衬砌每 200m 应至少制作 抗渗检查试件一组 检验数量 承包人每 5000m3 同配合比 同施工工艺的 砼应至少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 不足 5000m3 时也应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 组 监理单位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的次数为承包人检验次数的 20 或 10 但至少一次 其他要求 砼所用的原材料应按照品种 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标示和存放 砼应根 据强度等级 耐久性等设计要求和原材料品质以及施工工艺 可能的环境 变化等进行多组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选定试验应提前进行 留出足够的时间 进行配合比调整 当砼所用的原材料 施工工艺及环境条件变化时 必须重 新选定配合比 选定配合比时对于砼的抗裂性能应进行对比试验 砼拌制前 应测定砂石含水率 并根据测试结果和理论配合比 提出施工配合比 对首 盘砼的坍落度 含气量 泌水率 水胶比和拌合物温度等应进行测定 砼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计量系统应定期检验 搅拌机经大修 中修或迁移至新地点后 应对计量器具重新进行标定 砼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砼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 保证 浇 筑过程连续进行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砼不发生离析 漏浆 严重泌水及坍落 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当运至现场的砼发生离析现象时 应在浇筑前对砼进 行二次搅拌 但不得再次加水 砼运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