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分类积累及运用_第1页
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分类积累及运用_第2页
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分类积累及运用_第3页
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分类积累及运用_第4页
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分类积累及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分类积累及运用 古诗文名句 花 1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 2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 晓出 净慈寺送林子方 3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古诗文名句 鸟 1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唐 王维 鸟鸣涧 2 春眠不知晓 处处闻啼鸟 唐 孟浩 然 春 晓 古诗文名句 风 1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元 马致远 秋 思 2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 弃疾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 雨 1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 杜牧 清明 2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唐 杜甫 春夜喜雨 3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 王维 送元 二使安西 古诗文名句 雪 1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 高适 别董 大 2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唐 柳宗元 江雪 古诗文名句 山 1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 2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唐 王维 鸟鸣涧 古诗文名句 月 1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唐 王维 鸟鸣涧 2 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望月怀远 3 月明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唐 王维 山居秋暝 古诗文名句 黄河 1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无涯 唐 刘禹锡 浪 淘沙 2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唐 王之涣 登鹳鹊楼 3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 使至塞上 4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 王之涣 凉 州词 古诗文名句 长江 1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 杜甫 登 高 2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 李白 黄鹤 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文名句 日 1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 使至塞上 2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白居易 忆江 南 3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唐 王之涣 登鹳鹊楼 古诗文名句 春 1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叶绍翁 游 园不值 2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唐 孟浩然 春 晓 3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 初春小 雨 4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 江南春 5 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 送元二 使安西 6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惠崇 春江晚景 7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 绦 贺知章 咏柳 8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 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 春日 古诗文名句 夏 1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 晓 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宋 辛弃疾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3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 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小池 4 明月别枝惊鹊 清 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古诗文名句 秋 1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枫桥夜 泊 2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马志远 天净沙 秋 思 3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山 行 古诗文名句 冬 1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 2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绝句 3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毛 泽东 沁园春 雪 古诗文名句 声 1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张继 枫桥夜 泊 2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 凉 州词 古诗文名句 色 1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青波 唐 骆宾王 咏 鹅 2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 古诗文名句 香 嗅觉 1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唐 杜甫 绝句 古诗文名句 沙漠 1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唐 王维 使至塞上 2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唐 王昌龄 从军 行 古诗文名句 哲理诗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 游山西 村 山路在曲折后出现的开朗 让人从中悟到 锲而不舍就 会产生希望 出现新的境界 2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 望 岳 只有不畏艰险的去攀登 才能进入俯视一 切的雄奇境界 3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 朱熹 观书有感 一个人心灵要澄明 就得认真读书 时时 补充新知 不断充实自己 4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 墙来 2 5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 苏轼 题西林 壁 6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唐 杜甫 春夜喜雨 7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陆游 古诗文名句 志向 1 人生自古谁无死 马革裹尸是英雄 清 沙天香 战 歌 2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宋 李清照 绝 句 3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 望 岳 古诗文名句 树木 1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 2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 游山西 村 古诗文名句 马 1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 白居易 钱塘 湖春行 古诗文名句 友情 1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 2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 李白 赠汪 伦 3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 送元二 使安西 古诗文名句 舟船 1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 李白 早发白 帝城 2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 到客船 清 张继 枫桥夜泊 古诗文名句 思乡 1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 王维 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 2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唐 李白 静 夜思 3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李白 春 夜洛城闻笛 4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 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清 纳兰性德 长相思 古诗文名句 爱国 1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 文天祥 过 零丁洋 2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唐 杜甫 闻官军 收河南河北 古诗文名句 桥 1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元 马致远 秋 思 2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泽东 七 律 长征 古诗文名句 送别 1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2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3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 李白 赠汪伦 4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别董大 5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 芙蓉 楼送辛渐 古诗文名句 数字 1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 李白 望庐山 瀑布 2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宋 辛弃疾 西江 月 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 柳树 1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 贺知章 咏 柳 2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 杜甫 绝 句 古诗文名句 愁思 1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唐 李白 秋浦歌 玉案 古诗文名句 劝学 1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 劝学 2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长歌行 古诗文名句 草 1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 白居易 钱 塘湖春行 2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 韩愈 早春 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古诗文名句 西湖 1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 苏轼 饮湖上 初晴后雨 2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 杨万里 晓 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古诗词实践运用 1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 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 谁 知盘中餐 粒粒皆艰苦 来教导我们 2 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 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中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表 达对家人怀念 3 有时候 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 正在做的事 反而不 及旁人清楚 这就是 当事者迷 旁观者清 宋代诗人苏轼 的 题西林壁 中的诗句 不知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4 当我们回忆起母爱 要报答母亲的深思时 我们会很自然 3 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 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5 许多大人常常用 汉乐府 长歌行 中的诗句 少壮不努 力 老大徒伤悲 告诫我们 要趁年纪还轻 努力学习 不 要到老事无成 只留下悲伤 6 读书要有好方法 正如南宋诗人朱熹在 观有感 中写道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在 冬夜读书示 子律 中也写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请 你再写一句介绍读书方法的名言警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7 2008 年 8 月 8 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世界各国 友人相聚在北京 我不由得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 有朋自远方 来 不亦乐乎 8 用一句古诗文中的句子劝说你的朋友要谦虚 别骄傲 满 招损 谦受益 9 古人常用 舍生取义 来表现个人的人生追求 文天祥的 过零丁洋 中也体现了这种追求 这两句诗是 人生自古 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0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 思想家 但他却谦虚地说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而他说的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 学则殆 则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教育我们要讲究 方法 11 教育孩子不能打骂 要感化 杜甫在 春夜喜雨 中的名 句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虽是写雨 也用来赞美老师的 循循善诱 12 古诗中有不少爱国题材的古诗 如杜甫的 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 中 以 喜 来贯穿表达了爱国之情 其中 白日放歌 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表达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本地后欣 喜若狂的心情 而陆游的 示儿 却截然不同 以 悲 为主 线表达了诗人看不到祖国的祖国而悲伤 即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13 我国古代 描写景物的诗句很多 而且诗人往往用景物来 衬托人物的心情 例如 李白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 重山 就表现了他欢快的心情 而思念家乡的亲人的时候 李 白写下了 举头望明白 低头思故乡 这样的千古名言 14 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就像梅花和雪花一样 梅须 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15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尤其是那浩如烟海 的古代诗歌让泱泱中华无愧 文明古国 的美誉 你瞧 高鼎 村居 中的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扬柳醉春烟 给我们展 开了一幅多的清新明丽的田园春景园 杨万里的名句 接天莲 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则描写出炎炎夏日里杭州西湖 的独特风光 提到萧瑟的秋天 你自然会想到 可怜九月初三 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一千古佳句 而置身于寒冷的冰雪世 界中 你更会由衷地赞叹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 纷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这样的诗句真把冬景写绝了 4 现在人们常用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的名句 海内 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7 昨天下午 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 晚上我绞尽 脑汁 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 山重水复疑无路 时 爸爸走 过来 助我一臂之力 经他一点拨 我豁然开朗 真是 柳暗 花明又一村 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8 爷爷七十大寿 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 大家祝爷爷 福 如东海 寿比南山 可爷爷却叹道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 昏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 霜叶红于二月花 爷爷 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 爷爷笑了 摸着我的头说 就你会贫嘴 9 有的学生暑假旅游来到黄鹤楼 站在巍峨的黄鹤楼上 他会不由自主地吟诵出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的诗句来 13 小明整天不思学习 这时你对他说 少壮不努力 老 大徒伤悲 14 在这离别的时刻 我想说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 邻 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18 望着壮丽的瀑布 我不禁想起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 是银河落九天 这个诗句 看着眼前美丽的西湖美景 我情 不自禁地吟道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19 外面的礼花绽放着 炮竹噼里啪啦的乱响 爆竹声中 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新的一年开始了 19 即将告别母校 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 我们自然会想到 送别诗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和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诗句 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 孤帆 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表达了友人离别之情 他 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 写下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 送我情 的诗句 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 莫愁前路无知 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1 若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 我们应该说 有朋自远方来 不 亦乐乎 4 每当月亮升起 你的心中会有对幸福 团圆的一种向往 就会想起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5 每当看到春风将桃 李 梨的花一夜间催开时 你自然的 想起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9 人们常用杜甫的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一句来赞美 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 潜移默化的熏陶 10 每逢佳节 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邮件 可以引用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表达自己 的思念之情 11 要写好作文 不光要看书 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 正如古 人说的那样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2 每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 用 粉骨碎身全不怕 来 表达自己的决心 4 16 白雪歌送武判断归京 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 忽如 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17 天净沙 秋思 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夕阳西 下 断肠人在天涯 20 生活中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 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 面吸取教训 这正如孔子 论语 的一句话 三人行 必有我 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26 教育人要积极向上 好上加好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 层楼 33 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 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 的 题西林壁 中的两句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 各不同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 是情感的释放 写法要 不拘一格 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34 又一次竞选的失败 将我的心抛入到万丈深渊 哎 要知 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 花费了多少时间应对这两次竞选呀 老 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 我几时才能 何当金络脑 快步踏清秋 呀 36 湖边 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 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 光 远远看去 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 柳枝也不逊色 低眉 顺眼 柔柔软软 缠缠绵绵 似风姿绰约的美人 此景象真可 谓是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38 深秋 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 时而像打着秋千 飘飘悠悠 时而像降落伞 摇摇欲坠 时而像一群燕子 自由飞翔 多 么富有诗情画意呀 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 望着这景象 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 落红不是无 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 落红 却具有 落红 的献身精神 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39 梅 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 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 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 雪 为有暗香来 便是一个例子 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 顽强精神 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41 老师 你可记得我 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 小淘气 您那眼角的皱纹 有一条是为我而生 您那头上 的银发 有一丝为我而白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 始干 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的奉献精 神 还能赞颂谁呢 42 春雨 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 无声 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 51 我们的小草 在那纤细弱小的身躯里 竟然蕴藏着多么强 大的生命力啊 难怪古代诗人写下的咏草诗句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千载之后 读来仍然使人激动不已 59 登楼远眺 视野更为开阔 你会想到王之涣在 登鹳雀楼 中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 一层楼 60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 两岸景色一晃而过 不由令人想起 李白在 早发白帝城 中的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 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 轻舟已过万重山 69 春天是什么 是白居易记忆中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 江水绿如蓝 的红花绿波 是杜甫笔下似春雨般 随风潜 入夜 润物细无声 的悄无声息 是唤醒孟浩然的 春眠 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夏天是什么 是毛主席眼里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的七色彩虹 是 令杨万里惊叹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的 西湖风光 74 古语云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 江海 凡立功名于世者 无不是从小处做起 注意点点滴 滴的积累 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 不断自我完善的 78 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 如李白在 望天 门山 中写到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 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79 教育孩子不能大骂 我们的老师教育我们时 常常和风细雨 正 似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般滋润着我们心田 81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诵读这流传千古的名 句 谁不为背井离乡绵绵无尽的思乡之情所感动 82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读着这优美的诗句 哪个浪迹天涯的浪子不希望飞回生我养我的故乡 86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读着这伤感 的诗句 哪个游子不会涌起乡愁 93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曹植 在 七步诗 写到 煮豆 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 同根相煎的悲愤之 情 6 汗代史学家 文学家 司马迁 说的 人固有一死 或 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中的 于 当 比 讲 它与 唐 代诗人 杜牧 写的 山行 中的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句 中的 于 意思完全相同 9 人们常用杜甫的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一句来赞美 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 潜移默化的熏陶 11 要写好作文 不光要看书 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 正如古 人说的那样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9 苏轼名词 明月几时有 中富有哲理的名句是 人有悲欢 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27 说明生命力顽强 用来礼赞百折不挠 蓬勃向上 积极有 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29 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 吸取新鲜知识 思想 才学 智慧才会永不枯竭 永不陈旧 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 问渠那 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46 战火连连 兵荒马乱 望湖楼 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 酒绿 歌舞升平 歌女搔首弄姿 这真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 5 隔江犹唱 后庭花 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这被侵占之地何时才能收复 47 时光流逝 不能倒流 人们无力挽回 经常用晏殊的 无 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52 按诗词内容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1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 歌舞几时休 2 故人 西辞 黄鹤 楼 烟花三月下 扬州 3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 江陵 一日还 4 桃 花潭 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5 黄河 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6 但使 龙城 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 阴山 7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 阳关 无故人 8 孤帆 远影碧空尽 惟见 长江 天际流 9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 玉门关 10 晓 看红湿处 花重 锦官城 11 姑苏城 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2 借 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 杏花村 13 渭城 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53 请你根据诗句内容 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 1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泰山 2 水光潋艳晴 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西湖 3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 4 湖 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湖 5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庐山 小学语文关联词复习小学语文关联词复习 一 知识整理 一 知识整理 1 1 并列句 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并列句 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如 这衣裳 既漂亮 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又 又 既 又 一边 一边 那么 那么 是 也是 不是 不 是 而是 2 2 承接句 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 分句有先后 承接句 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 分句有先后 顺序 顺序 如 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 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接着 就 于 是 又 便 3 3 递进句 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 递进句 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 如 海底不但景色 奇异 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不但 不仅 而且 不但 还 更 还 甚至 4 4 选择句 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 从中选出一种 选择句 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 从中选出一种 如 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 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不是 就是 或者 或者 是 还是 要么 要么 宁可 宁愿 也 不 与其 不如 5 5 转折句 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或 转折句 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或 部分相反 部分相反 如 虽然天气已晚 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虽然 但是 尽管 可 是 然而 却 6 6 因果句 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因果句 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如 因为这本 书写得太精彩了 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因为 由于 所以 因而 因 此 既然 就 之所以 是因为 7 7 假设句 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 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 假设句 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 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 实现后的结果 实现后的结果 如 如果明天下雨 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如果 就 即使 也 8 8 条件句 一个分句说明条件 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 条件句 一个分句说明条件 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 件下产生的结果 件下产生的结果 如 只要我们努力 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只要 就 无论 不管 不论 也 都 只有 才 凡是 都 除 非 才 完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1 1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中间某段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中间某段 或句的作用 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或句的作用 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对于第 一段的问题 从结构上来说 是落笔点题 点明文章的中心 开门见山 总领全文 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从内容上来说 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 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 间某段的问题 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 过渡的作用 最后 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 点明文章主旨 让人回味无穷 并与题目相照应 2 2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常见的有歌颂 赞美 热爱 喜爱 感动 高兴 渴望 震撼 眷念 惆怅 淡淡的 忧愁 惋惜 思念 怀念 故乡和亲人 或者是厌倦 憎恶 痛苦 惭愧 内疚 痛恨 伤心 悲痛 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 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 有的也许写得比较 含蓄 有的是直抒胸臆 3 3 概括文章主旨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 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 然 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 通过 故事 歌颂 赞美 了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揭示了 的深 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 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 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 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 4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 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 表达方式 叙述 描写 说明 议论 抒情 特别是描写中又 分为人物描写 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 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和细节 描写 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 形象 感人 抒情的运用 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 故事 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 它的作用 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 引起读者的兴趣 5 5 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 常用的有 8 种 比喻 比拟 夸张 排比 对偶 反复 设问 反问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 拟人 夸 6 张 排比 比喻的作用有三 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帮人 加深体味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叫人便于接受 三是使 概括的东西形象化 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 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 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 事物的强烈感情 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 可以把它写得栩 栩如生 使人倍感亲切自然 表现憎恨的事物 可以把它写得 丑态毕露 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 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 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 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 有利于突 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表 达强烈奔放的情感 增强语言的气势 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 环节 还有叠词 短句使用 使文章富有节奏感 具有音韵美 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 有时阅读理解中会 有引用的诗句 名人故事 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 内容 问题会有 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种题 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 衬托了记述对 象的品质 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 6 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 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 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 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 请说说你的理解 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 解决的 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 多看并记住 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 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丰富回答内容 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 出来 7 7 比较阅读理解 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 较阅读 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 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 写作 特色 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 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 文的阅读理解 8 8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我们可以抓住三点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就是三种 包括时间顺序 空 间顺序 逻辑顺序 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的说 明方法有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据 作比较 下定义 作诠释 画图表 引资料 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据 作比较 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 说清楚 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 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打 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这种方法可以突 出事物的性状特点 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数据可以 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 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作比较跟修辞 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 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 事物 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 使读 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 中显现出来 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 要注意说明文 讲求语言的准确性 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六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六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 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抒情 说明 议论 二 表现手法 象征 对比 烘托 设置悬念 前后呼应 欲 扬先抑 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联想 想象 衬托 正衬 反 衬 三 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对偶 引用 设问 反问 反复 互文 对比 借代 反语 四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 五 记叙顺序 顺叙 倒叙 插叙 六 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七 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 动作 神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