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麻栗坡县董干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金色花》导学案_第1页
云南省麻栗坡县董干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金色花》导学案_第2页
云南省麻栗坡县董干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金色花》导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学习目标 一 学习目标 1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 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 反复诵读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 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 二 学习重难点二 学习重难点 1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 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 把握诗歌情感基调 通过诵读揣摩 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 鉴赏诗歌 并尝试借用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三 预习交流三 预习交流 一 自主学习 1 了解金色花和泰戈尔 金色花 圣树 开 碎花 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 诗人 作家 被称为 他一生创作丰富 诗集有 等 长篇小说有 等 1913 年他以散文诗集 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桂冠 开创了亚洲人获此殊荣的先河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 在泰戈尔的散文 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 最高尚 最纯洁的爱 2 给加点字注音 嗅闻 衍那 花瓣 膝上 笑嘻嘻 匿笑 祷告 沐浴 3 解释下列词语 祷告 沐浴 匿笑 嗅 4 这首诗写一个 从而构成一组组甜美动人的画面 营 造了一种 的氛围 让我们感受到了 5 阅读全文 选出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看着你工作 B 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 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 二 交流学习 1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2 指出下列诗句朗读的情感语气 1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 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 又在 新叶上跳舞 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2 你要是叫到 孩子 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 3 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 4 我不告诉你 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3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 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 4 金色花 写了 我 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5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6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7 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而且一而再 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8 为什么妈妈见了面 说 你这坏孩子 9 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 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 四 展示提升四 展示提升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 请各小组对预习交流的第二部分 交流学习 的问题各自展示学 习的成果 让同学们共同分享 仔细倾听 对不同观点进行辩驳 五 达标测评五 达标测评 1 金色花 的作者是 国家 作家 诗人 姓名 他曾在 1913 年获 奖 2 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看着你工作 B 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 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 3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 B 文中所写的孩子已经变成了金色花 C 赞美孩子的可爱 D 花儿的色彩 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花儿也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4 文中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后 他 她 做了哪些事 请用文中的 语 句概括作答 不少于三个方面 5 孩子做的这些事 反映了他 她 的性格 也表现了他 她 的心愿 6 第 段中 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孩子 她为什么要说 你这坏孩子 六 课后反思 六 课后反思 上这篇课文 我们老师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发展 抓准关键字词感悟文 章的主题 更要以读为主 读中感悟 读的精彩 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