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_第1页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_第2页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_第3页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_第4页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摘要 离婚损害赔偿是指配偶一方违法侵害配偶他方的合 法权益 导致婚姻关系破裂 离婚时对无过错配偶所受的损害 过错配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对我国婚姻 保障制度的重大完善和补充 不但丰富了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内 涵 同时为无过错方在离婚时主张损害赔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它具有法定性 救济性 惩罚性三大法律特征 本文首先概述离 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涵义 法律特征及功能 探讨离婚损害赔偿制 度的必要条件与赔偿情形 进一步深入阐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 主要内容 从而提出本人对完善我国现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几 点浅见 关键词 离婚 损害赔偿 制度 必要条件 完善 Theory Divorce Compensation System Perfect Student Li Chongfei Instructor Li Xu Abstract Divorce damages is against the law spouse the other spouse s legal rights leading to marriage breakdown divorce no fault on the damage to the spouse the spouse at fault should bear civil liability The divorce damages the marriage system is a major improvement and protection system to add not only enriched the connotation of marriage and family system while the innocent party in a divorce claim damages provides strong protection it has a statutory nature relief pu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laws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meaning of divorce damages the system the leg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of divorce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damages and compensation cases further elaborate system of divorce damages the main content I thus propos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xisting system of divorce damages My Opinion Keywords Divorce Damages System Necessary condition Perfect 1 引言 婚姻的本质是一种契约 而契约不仅强调权利 更强调自由 因此我们 可以说 婚姻意味着自由 法律上的婚姻自由制度的根据就是契约自由 包 括结婚自由与离婚自由 在自由离婚主义下 不以过错作为离婚的条件 但 因婚姻的缔结而在夫妻双方之间产生基于配偶身份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因一方违背婚姻义务并因其过错行为而导致离婚时 另一方是否可以据此要 求损害赔偿 2001 年修改后的 婚姻法 第 46 条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 度 规定了婚姻关系中一方当事人实施了重婚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实施 家庭暴力或虐待 遗弃家庭成员四种违法行为之一 并导致离婚的 无过错 方有权提起离婚损害赔偿 该制度是对我国婚姻保障制度的重大完善和补充 不但丰富了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内涵 同时为无过错方在离婚时主张损害赔 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从而在我国建立了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 2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2 1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含义 离婚损害赔偿是指配偶一方违法侵害配偶他方的合法权益 导致婚姻 关系破裂 离婚时对无过错配偶所受的损害 过错配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夫妻一方对离婚具有主观上 行为上的过错 这是离婚损害赔偿的主 观方面要件 即要求一方有过错 而且该 过错 必须是导致离婚的过错 实施破坏婚姻家庭关系的违法行为必须是配偶一方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一方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这是离婚损害赔偿的客观行为要件 即过错方的 行为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或婚姻契约对婚姻义务的要求 如违反了夫妻的 忠实义务 相互扶养义务等 受害人无过错 这是离婚损害赔偿的受害人 要件 即请求损害赔偿的受害人必须没有主观过错 请求权人有损害事实 这是离婚损害赔偿的客观后果要件 即享有请求权的一方当事人必须具有 损害事实 包括财产损害与精神损害 从婚姻法的规定来看 这个事实是 以离婚这一结果来表现的 婚姻法 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是因破坏婚姻家庭关系行为而导致离婚 的 才能够请求赔偿 如果没有出现离婚这一最终结果 即使这些违法行 为已经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也不能请求赔偿 过错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 具有因果关系 这是离婚损害赔偿的因果关系要件 即过错一方的违法行 为与无过错一方的损害事实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离婚赔偿必须是在配 偶一方和第三者的破坏婚姻家庭关系行为直接导致离婚这一最终后果 才 能实施 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不存在赔偿问题 所谓直接因果关系 是 这些损害行为是导致婚姻破裂的根本原因 而不是离婚当事人所提出的离 婚理由 比如受害人以感情不合为由提出离婚诉讼 在审理中若查明 感 情不合 实际上是另一方当事人重婚 与他人同居 实施家庭暴力等等因 素所致 就应当适用离婚赔偿 在审判实践中 并不是每个离婚当事人都 知晓离婚赔偿的法定事由的 只要当事人在诉讼中提出了离婚损害赔偿请 求 法官就应予查明并做出相应裁判 2 2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特征 我国确立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具有严格的实施条件 且具有以下几点 法律特征 2 2 1 法定性 指离婚损害赔偿主体是法定的 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主体只能是离婚诉讼当事人中的无过错方 而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则只能 是离婚当事人中的过错方 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的事由也是法定的 即新 婚姻法 46 条所列举的四种情形 除此之外的行为不能请求赔偿 2 2 2 救济性 指通过过错方的损害赔偿 使无过错方的实际物质损失 得到有效弥补 精神伤害能够得到经济补偿和精神慰藉 使无过错方被损 害的利益得到救济和恢复 2 2 3 惩罚性 离婚本身不具有惩罚功能 但若对造成离婚的配偶一方 的违法行为不加以追究 则是对行为人的放纵和对受害方的不公 不符合 法律公平正义理念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将离婚与离婚原因相分离 以该制 度来惩罚造成离婚的侵权行为 令过错配偶为自己的侵权行为付出代价 2 3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 离婚损害赔偿作为一种民事责任 主要具有三方面的功能 2 3 1 填补损害 离婚损害赔偿的基本目的就在于弥补财产损失 通过 补偿损失 使受到损害的权益得到救济和恢复 其赔偿范围应以离婚所受损 失为限 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此外 对受害人精神利益的损失和精神 痛苦的赔偿 也具有明显的填补功能 在这一点上精神损害赔偿与财产损害 赔偿是一致的 2 3 2 精神抚慰 精神损害赔偿的抚慰金兼具有经济补偿和精神抚慰的 双重功能 一是从经济上填补损害 二是慰抚受害方因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 遭受的痛苦 对于精神损害而言 不能完全客观地以金钱计量和赔偿 所以 给付抚慰金除尽可能填补损害外 更主要的是使受害人获得心理上的慰藉 平息其怨愤 报复感情 2 3 3 制裁和警示 预防违法行为 离婚损害赔偿既是对违法行为的制 裁 也对其他有可能实施侵权行为的人 具有警戒和预防作用 因此 离婚 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 填补过错配偶的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 抚慰 无过错配偶的精神创伤 预防配偶一方的违法行为 以维护合法婚姻关系和 保护无过错配偶的合法权益 3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条件与赔偿情形 3 1 必要条件 由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要对一方的过错行为进行认定 因此在适用条件 上要比离婚抚养给付制度严格得多 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须满足以下条件 3 1 1 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主体限于离婚诉讼当事人中的无过错方 承 担损害赔偿的主体限于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 即有过错方 3 1 2 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必须基于法律规定的过错情形 婚姻法 第 46 条规定情形包括 重婚的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实施家庭 暴力的 虐待 遗弃家庭成员的 当事人只有在符合上述情形时才能提出 损害赔偿 此外的其它情形不能作为请求损害赔偿的理由 3 1 3 当事人提出损害赔偿须以离婚为前提 在当事人基于离婚的案由 诉诸人民法院 但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时 对于当事人基于 婚姻法 第 46 条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当事人不起诉离婚 而单独依据 婚姻法 第 46 条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人 民法院不予受理 值得一提的是 这里所说的离婚既包括依诉讼程序离婚 也包括依行政程序即登记离婚 3 1 4 当事人提出损害赔偿须在法定的期限内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在适 用 婚姻法 解释 一 第三十条作了如下规定 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 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 必须 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符合 婚姻法 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 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 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 请求的 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出诉讼 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 婚诉讼案件 一审时被告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 二审期间提出的 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 调解不成的 告知当事人在离婚 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以上四个条件 必须同时具备 当事人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才是有效的 才能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 将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赔 偿 3 2 赔偿情形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作为一项法律救助措施 其基本功能是通过制裁有过 错方 使无过错方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补偿 慰藉 使社会关系恢复到平衡 状态 因此 这一制度在立法上确立后 得到我国许多学者的支持 其历史 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 但也有学者认为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带有浓厚的过错 离婚的痕迹 当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离婚问题上以破裂原则取代过错原则 认为离婚只是对既存的事实上已破裂的婚姻关系的确认和解除 但是破裂原 则使离婚失去制裁 惩罚有过错方的作用 这是有悖于保护基本人权和民法 的公平原则的 正因如此 国外立法早在几百年前就确立这项制度 如 法 国民法典 等 笔者对离婚损害赔偿是持肯定态度的 但是 笔者认为 离 婚损害赔偿制度在立法上尚需进一步完善 3 2 1 是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过窄 现行立法只规定了四种情形 又没 有兜底条款予以补充 然而现实生活复杂多变 除上述四种情形外的当事人 许多行为 足以使另一方当事人造成精神和肉体上的巨大伤害 但确无缘请 求损害赔偿 被排除在法律的保护之外 最具典型的是配偶一方与第三人通 奸怀孕 它既包括配偶中的女方与第三者通奸怀孕 也包括配偶中的男方与 第三者通奸致第三者怀孕 无论哪一种情形 都是违反婚姻法第五条关于夫 妻应当互相忠实的义务的 无可避免地给对方造成巨大的精神损害 这种损 害往往给当事人带来无法弥补的心灵伤痛 这种情形既不同于重婚 因为它 没有办理结婚登记 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又不同于他人非法同居 而是 一种独立的情形 但是现行立法没有规定此种情形 因而现实生活中 存在 的这种现象 无过错方便无法请求损害 类似此种情形的是婚外性行为未达 到同居 包括嫖娼此种情形同样给无过错方精神上造成巨大的伤害 与重婚 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一样 是违背了夫妻间的性忠实义务和夫妻间的平等 互助的义务的 再次是 婚内强奸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热门话题 有人认 为 法律止于卧室之外 即认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无所谓强奸 但笔者已在 有关的报刊上看到 因长期分居 丈夫强暴妻子而被判刑的案例 司法实践 中似乎有肯定婚内强奸的倾向 而刑法典第 236 条只规定 以暴力 胁迫或 者其它手段强奸妇女的构成强奸罪 这里的妇女是否排除 妻子 尚无明确 地界定 但笔者认为 至少把婚内强奸作为损害赔偿的情形是适当的 最后 值得一提的是谋害配偶 这样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 夫妻一方为达 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择手段地谋害另一方 倘若致人死亡 则纯碎由刑法 调整 倘若未遂或致伤残 则当事人除承担刑事责任外 如受害人请求离婚 列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否则 难以抚平受害人的心灵的伤瘫 因此 笔者 认为 此情形也可作为损害赔偿的情形 3 2 2 是损害赔偿的主体范围过窄 现行立法规定 损害赔偿的主体只 限于夫妻 未免过于狭窄 夫妻是家庭的核心成员 但不是全部 还涉及子 女 老人等其他成员 有些情形 特别是实施家庭暴力和虐待 遗弃家庭成 员行为 并不限于夫妻 有时还涉及其他家庭成员 因此 笔者认为 凡是 受到侵害的 无过错方即受害人都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更有助于婚姻法保护 老人 妇女 儿童合法权益原则的实施 3 2 3 是损害赔偿的承担者范围过窄 根据新 婚姻法 第 46 条和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新 婚姻法 解释 一 的规定 损害赔偿的承担者只限 于无过错方的配偶 这一规定明确地将有过错的第三者 如明知对方有配偶 而与之结婚同居者 排除在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之外 其实质是免除了共同侵 权人的连带责任 显然是违反民法的基本原则的 使得受害人在权利保护上 受到影响 因此 笔者认为 损害赔偿承担者还应包括有过错的第三者 这 是符合一般法理的 也有利于受害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3 2 4 是损害赔偿以离婚为前提条件过于苛刻 根据新 婚姻法 第 46 条和 婚姻法 解释 一 第 30 条规定 无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须以离婚为 代价 可见 现行的损害赔偿制度只能在夫妻间有过错一方的行为属于四种 情形的范围 且导致婚姻关系破裂时方能适用 在婚姻关系没有破裂或者起 诉方不提出离婚时 该制度将难以适用 这意味着夫妻间一方或双方有新 婚姻法 第 46 条规定的四种情形 只要双方不解除婚姻关系 无过错方 便只能忍气吞声 无法寻求法律保护 不能提起损害赔偿 当然触犯刑律 的则另当别论 这对无过错方是不公平的 笔者认为 可以考虑损害赔偿 不以离婚为条件 因为现行婚姻法已对夫妻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作了明确规 定 在不离婚的条件下 法院判决有错方以其个人财产或共同财产中属于其 份额向无过错方履行赔偿是可行的 即使有过错方无个人财产或夫妻共同财 产 只要法院的判决分清了是非责任 则对有过错方也有震慑和教育的作用 而不致于变本加厉 使事态扩大 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也有利于 保护无过错一方的合法权益 体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因此 损害赔偿无须 以离婚为条件 4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主要内容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实行完全赔偿原则 离婚损害可以财产的 身体 的 精神的多方面的损害 应该得到全面的赔偿 仅有精神损害赔偿是远远 不够的 它还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 婚姻法 第四十六条规定了四种离婚赔偿情形 一是重婚 重婚是指 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 名义同居生活 它不仅包括法律婚姻 还包括事实婚姻 二是有配偶者与他 人同居 同居是指没有合法的婚姻关系的两个异性不以夫妻名义但在一起共 同生活 对于同居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期限 可以参照重婚的时间界限来界 定 三是实施家庭暴力 对于重婚 如果因为重婚侵害到婚姻另一方的财产权 如重婚者为第三 者提供了生活费用 生活物质 生产物质和产业以及其他经济开支等 除了 将这些财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外 还应另外判决重婚者予以相应赔 偿 以惩罚重婚者 对于因为重婚导致家庭暴力 虐待 遗弃的 还应判决 加害者向受害人作出人身损害赔偿 对造成受害人精神损害事实的 则应同 时判决加害人赔偿精神损失 对于同居 由于同居与重婚只是在名义上有所 不同 它们在侵害的对象 侵害的形式 侵害的内容以及结果上都是一致的 因而其赔偿的原则和内容与重婚没有区别 对于家庭暴力 受害人不仅会受到身体的伤害 还可能在长期的暴力下 造成精神的损害 对此 应分别予以人身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对于在 家庭暴力中造成财产损害的 施暴者应予以赔偿 受暴者因反抗暴力而损害 的财产损失以及出于自卫和避险而对施暴者造成的身体伤害可以并应当免除 赔偿责任 对于虐待 受害人在身体上 精神上受到的伤害往往是十分严重 甚至是超出人的想象的 对此应视虐待 伤害的时间长短和程度 加大惩处 力度 加大精神 人身赔偿的数额 特别是要考虑到对受害人身体和心理上 造成的后遗症的恢复 治疗问题 以充分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对于遗弃 受害人的财产损失往往是主要损失 且大多存在对共同财产 不知情现象 存在举证不能情况 这就要求在审判实践中注重调查 收集财 产证据 正确分割财产 并加大对财产损害赔偿的数额 严惩以霸占 规避 共同财产为主要目的过错方 在离婚损害赔偿中 我认为正确 合理地分割夫妻财产并不等于赔偿 赔偿是分割财产以外的民事责任 虽然它是以财产支付并大多以少分或不分 财产为外在形式 但绝不等于财产分割 在赔偿的方式上 也不仅仅只是赔 偿损失一种 还可以同时适用其它民事责任方式 如赔礼道歉 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等 5 我国现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 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 婚姻幸福 家庭美满 是每个人的生活追求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事与愿违 我国婚姻家庭中 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些严重问题 重婚 包二奶 婚外同居等现象 严重挑战 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度 家庭暴力案件也呈上升趋势 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给社会 家庭 特别是家庭中的孩子带来巨大的影响和伤害 为了解决这些 问题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应运而生 其目的是更好地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 益 同时 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引入我国的婚姻法领域 体现了我国的法律 保护弱者 惩罚过错方的立法意图 5 1 现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赔偿范围 5 1 1 现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中应包括协议离婚 目前有关 的法律及司法解释仅对婚外恋所致的诉讼离婚中所产生的损害赔偿作了详细 规定 对因婚外恋所致的协议离婚是否会涉及到损害赔偿这一问题并未有明 确说明 但从建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意图 即从补偿无过错配偶一方 所有财产损失和精神痛苦及通过赔偿来责罚过错配偶方的角度出发 将损害 赔偿制度仅限于诉讼离婚 将无法真正实现法律保护弱者的目的 同时如果 协议离婚时 双方当事人自愿就损害赔偿的内容达成一致 也并不违反现行 的法规 政策的规定 且当事人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问题 将有助于我国司 法效率的提高 因此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并不应只局限于诉讼离婚的情况下 5 1 2 违法行为的范围应扩大 我国婚姻法仅仅规定了因重婚 婚外同 居关系 家庭暴力伤害造成离婚的 才有权提出赔偿 实际上 赌博 吸毒 卖淫 嫖娼等违法行为同样会对配偶造成伤害 受损害方也应该有权力提出 赔偿 5 1 3 主体范围不应扩大 离婚损害赔偿是配偶之间的纠纷 解决的配 偶之间民事身份及民事责任问题不宜直接将第三者的责任规定进婚姻法 对 于第三者的行为 更适宜以道德规范来调整 只有在第三者插足情节严重 损害重大时 才适用其它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 比如依照民法通则规定的保 护婚姻家庭及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 追究第三者的赔偿责任 5 2 离婚损害中的精神伤害 现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对于精神赔偿 无过错方因对方过错而离婚 其 所主张精神损害的法律基础是其人格尊严受到了损害 但精神赔偿数额需由 侵权人过错程度 侵害手段 场合等具体情节 侵权后果 侵权人的经济能 力和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众多因素来予以确定 由于我国法律规 定的损害赔偿责任都是补偿性质的 因此精神损害赔偿的金额一般不高 如 上海市高院就有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最高额度一般不超过 5 万元人民币的规定 可见 无过错方只能通过离婚损害赔偿获得相应补偿而无法借此来致富或使 有过错的配偶倾家荡产 应当说这种补偿性质的赔偿与我国目前的实际国情 是相吻合的 这一点的增加 有助于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5 3 非过错补偿 现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所谓非过错补偿是指夫妻双方根据各自从事家 务和照顾孩子的工作量 从累计起来的婚姻资源里应该获得的回报 对作出 贡献的一方 法律应当予以特别保护 规定以夫妻共同财产为主要资助而获 得知识或技能的一方 提出离婚时 应以公平为原则 以原额财产为基础 对该项技能或学历的潜在价值进行评估 给予对方相应的经济补偿 这样可 以防止夫妻一方对另一方对婚姻共同生活 投资 和预期利益的 系统剥夺 保护弱者一方 尤其是女方 的财产利益 再者 从我国社会现实来看 因家务和孩子造成婚姻一方市场谋生能力相对下降 主要发生在女方身上 不给予离婚时的适当补偿 往往会导致或加剧离婚女性的贫困化 因此 增 加非过错补偿 既符合我国当前婚姻生活的实际 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 不少离婚妇女生存困难的现状 5 4 明确离婚损害赔偿方法 在确定离婚损害赔偿数额时 要考虑受害人所受到的精神损害程度 考 虑加害人主观过错的程度和经济负担能力等因素 由法官实事求是地酌定赔 偿数额 在财产利益的损害赔偿中 既要赔偿直接损失 又要赔偿间接损失 损害多少财产利益 就赔多少财产 而精神损害具体是指 配偶身份的纯正 和感情专一的精神利益受到严重的精神损害 排他的性生活利益受到损害 家庭暴力或精神压抑所致的肉体伤害和痛苦 以及名誉 人格尊严 社会地 位等社会价值的贬损等 另外 在婚姻关系续存期间 配偶一方严格履行婚 姻义务 承担养育子女 操持家务的责任 而另一方则违反婚姻义务 在外 花天酒地 最终导致夫妻离婚 由于精神损害的无形性及其不可估价性特征 对精神损害赔偿的金额的确定 首先要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 法官在裁量精 神损害的赔偿金额时 应考虑的法定因素有 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侵权行为 的具体情节 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 以及精神损害持续的时间等等 其次 应考虑如侵权人的认错态度 思想动机和事情的真实原因 当事人所 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以及配偶双方的个体特征等酌定因素 这些法定因素 和酌定因素法律应当明确规定 再有 立法上还应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 确 立相对明确和具体的标准如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最高限额和最低限额等 以 有效地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加以限制 从而达到相对的合理与公平 在进行离婚过错赔偿时 还应考虑离婚配偶双方的过错情况 夫妻双方 均无过错的 如一方婚后患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一方长期下落不 明或因性格不合导致的离婚 不发生离婚赔偿问题 如因夫妻双方的混合过 错导致离婚的 对于财产损害 适用过失相抵原则 仍可请求财产上的损害 赔偿 对于精神损害 应以被害人无过错者为限才能请求 因此 在夫妻双 方均有过错时 均不得向对方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夫妻一方有过错的 另一 方无过错的 有过错方应赔偿无过错方因此而遭受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 另外 赔偿的财产必须是有过错方的个人财产 包括离婚财产分割后属 于其个人的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 不能把离婚损害赔偿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相混淆 也不能与有关 离婚时 如一方生活困难 另一方应从住房等个人 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 规定相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