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3 Out3 Singal3 I1 i2 i3 d3 第 I 页 第 2 页 三相异步电动机断相保护三相异步电动机断相保护 陇东学院陇东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甘肃甘肃 庆阳庆阳 74500 74500 摘 要 以单片机 C8051F020 及其外围器件作为硬件平台 对电动机微机保护进行了研究 主要 针对大中型电动机的智能电动机保护器 具有过流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 负序电流保护 启动时间过 长保护 欠电压保护 过电压保护等功能 在电动机保护器的过程中 对电动机的各种故障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并根据需要确定了保护方案 论述了保护原理 在硬件电路设计上 给出了以单片机C8051F020及其简单的外围电路为主体配置的电动机保护器 系统 该电路硬件电路大为简化 除了实现了各种保护功能外 还可显示电动机运行时的电压 电流 同时设置了系统与上位机的连接 为系统功能的扩展创造了条件 作为一种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该系统 具有可实现功能多 经济成本低 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关键词 三相异步电动机 C8051F020 断相保护 电动机故障 Three phase Asynchronous Moto Phase Failure Protection Longd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Qingyang 74500 Abstract MCU C8051F020 and its peripheral devices as the hardware platform the motor microcomputer protection mainly for large and medium sized motor Intelligent Motor Protector with overcurrent protection and zero sequence current protection negative sequence current protection start up time is too long to protectunder voltage protection over voltage protection function In motor protection process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of the various failures of the motor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 to determine the protection program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of protection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given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otor as the main MCU C8051F020 its simple peripheral circuit protection system The circuit hardware circuit is very simple in addition to various protection functions can also display the voltage current when the motor is running and set up the connection of the system with the host computer at the same time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expansion of the system functionality As an intelligent solution the system having a multi function and low economic cost high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can be realized Keywords three phase asynchronous motors C8051F020 off phase motor protection fault 1 1 引引 言言 1 1 课题提出的依据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 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电能的应用和发展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位置 作为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工具 电动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 三相交流电动机正朝着功率 与体积之比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 一些外形尺寸小 效率高 功率大的电动机陆续出现 为了安全可 靠地运行这些电机 对电动机的保护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电动机保护系统必须正确无误地保 第 3 页 护电动机 使电动机在允许的热极限负载范围内工作 减少电动机损坏事故的发生 电动机和供电线 路的短路必须能迅速检测出来 使得短路影响减小到最小 对于频繁起动的电动机 要能准确地模拟 其发热和散热过程 在一些大型的自动控制系统中 还要求对电动机组进行集中控制和状态监控 为 了满足这些要求 本设计将开发一种新型的采用微处理器技术的电动机综合保护与监控装置 本设计所开发的电动机综合保护与监控装置 可实现对电动机的保护与监控的自动化 是电动机 保护系统的发展趋势 由于采用了微处理技术 保护参数可由用户根据电动机型号和环境条件设定 而且还可以提供数字电路接口 为大系统的智能控制提供了条件 它的制成可对电动机进行准确保护 和监控 即可使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得到充分的利用 还可减少电动机烧毁事故的发生 对国民经济的 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2 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动向 电动机保护系统大致可划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电磁式继电保护系统 第二代是电子式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 第三代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元 件的综合保护系统 第一代的电磁式继电保护系统存在着很大的弊病 它的每一种功能都需要相应的继电器来实现 在正 常情况下 热继电器每年需要校正一两次 给用户带来不便 由于热继电器是由双金属片构成其敏感 元件 它是靠双金属片受热弯曲产生的力一发出动作 在动作值附近不能可靠分断 热继电器通过了 大的短路电流或经受机械碰撞后 双金属片易产生永久性变形 而且 热继电器的时间常数比电动机 小得多 对电动机上一次的过载历史没有记忆 对于频繁过载 特别是频繁起动的电动机 不能可靠 地保护 热继电器的动作特性还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现在 老型号的热继电器己属淘汰型产品 新型 的热继电器功能也在完善之中 第二代的电子式电动机综合保护系统对第一代的电磁式继电保护系统有了很大的改进 它利用电阻电 容的充放电来模拟电动机的发热与散热 对电动机的过载历史能有一定的记录 其动作时间也可以通 过调节电阻电容的大小来调节 大天提高了对电动机的保护性能 但是 电子式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的 动作时间调节范围有限 精度也受电阻电容参数的影响 且没有监控 显示等功能 因而只能用于一 些要求不高的场合 把微处理器技术引入电动机保护系统 大大地提高了对电动机的保护特性 实现了对信息的采集 处 理 显示全部自动化 性能稳定可靠 显示直观准确 各项保护参数可根据电动机性能由用户设定 动作前可预警显示 动作后可显示故障原因 实现了对电动机的可靠保护和监控 这是电动机保护系 第 4 页 统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此类产品还很少 且功能欠缺 本设计研究的智能型电动机综合保护器将弥补以上产品的不足 开发出功能齐全 性能可靠 操作方便 价格合理的产品 全的优化设计接地与回流接地典型方案进行系统集成和定量评估 1 3 本文主要的工作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对电动机的综合保护和状态监控 对电动机的综合保护包括以下几项功能 过载保护 过压和欠压保护 漏电保护 堵转和起动超时保护 短路保护 缺相及相不平衡保护 电动机的过载保护是通过设置电动机的热时间常数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模拟电动机的发热和散热过程 来实现的 过压和欠压保护是用一位拨码开关来设置其动作值 当电网电压超出其动作值规定的范围 并持续一定时间后 过压和欠压保护动作 漏电保护是按照漏电电流与漏电保护动作时间的反时限关 系设计的 堵转和起动超时保护是通过拨码开关设置起动电流和起动时间来实现的 而短路保护是电 动机线电流达到短路保护动作值后采取瞬时动作来完成的 缺相及相不平衡保护是当电动机缺相或线 电流不平衡度超过设定值并达到一定时间后切除电动机来实现的 对电动机的状态监控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电流显示 显示电动机当前线电流有效值 2 电压显示 显示电动机当前的相电压有效值 对电动机的状态监控的选择是通过一个中断按钮来实现的 本装置在起动运行时显示的是电动机的线 电流有效值 按一次中断按钮就显示当前电网电压有效值 再按一次显示电动机绕组运行时温升的最 高值 再按一次就又显示电动机的线电流有效值 这样 用户就可随意监控电动机的运行状态了 第 5 页 第 2 章 异步电动机的故障分析和解决方案 2 1 电动机故障分析 要做好异步电动机的保护 首先要分析保护对象会遇到的各种故障 分析其故障特征 才能提出切实 可行的保护方案 对于异步电动机来说 其故障形式主要分为绕组损坏和轴承损坏两方面 造成绕组 损坏的主要原因有 1 由于电源电压太低使得电动机不能顺利启动 或者短时间内重复启动 使得电动机因长时间的大 启动电流而过热 2 长期受电 热 机械或化学作用 使绕组绝缘老化和损坏 形成相间或对地短路 3 因机械故障造成电动机转子堵转 4 三相电源电压不平衡或波动太大 或者电动机断相运行 5 冷却系统故障或环境温度过高 造成电动机轴承损坏的原因主要有 机械负荷太大 润滑剂不合适 或者恶劣的工作环境 如多尘 腐蚀性气体等给轴承带来的损坏 由于电动机的微机保护主要是通过测量电量 电流 电压以及开关状 态等 来监测电动机的运行状况 因此面对的主要是绕组故障 引起电动机绕组损坏的常见故障可分为 对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两大类 对称故障主要有 三相短路 堵转和对称过载等 不对称故障主要有 断相 三相不平衡 单相接地或相间短路 当因为各种原因 如机械故障 负荷过大 电压过低等 使电动机的转子处于堵转状态时 由于散热条件差 电流大 特别容易损坏电机 其它不出现显著过 流的不对称故障 如断相 不平衡运行等 过流保护常常不能及时动作 对于电动机的各类内部绕组 故障 如匝间短路 接地短路等 往往是由于运行环境差 长期运行不当引起的 故障最初并不引起 显著的电流增大 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事故扩大 进而引起电动机机端过热 转子及启动力矩降低等 一系列问题 严重损坏电动机 各种短路故障还会造成供电网络电压的显著波动 因此对电动机形成 过压欠压故障 2 1 1 电动机故障基本原理 工作原理分析 为了研究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时的电压 电流 转矩等变量的关系 进而分析异步电机起动时的电流 起动转矩和所外加电压的关系 就要研究电机的数学模采用集中参数等效电路的数学模型时首先需作 一些假定 根据电机学知识 可得 1 忽略空间和时间谐波 2 忽略磁饱和 第 6 页 3 忽略铁损 异步电机的稳态等效电路如下图 2 一 1 所示型 对于电机的软起动而言 多采用基于集中参数等效电 路的数学模型 图 2 1 异步电机稳态等效电路 其中等效电路中元件为定子绕组的电阻 为定子绕组的漏电抗 为归算到定子方面的转子绕组 1 r 1 x 2 r 的电阻 为归算到定子方面的转子绕组的漏抗 为定子铁心损耗所对应的等效电阻 为励磁 2 r m r m x 电抗 为定子电压向量 为定子感应电动势向量 为定子电流向量 为磁化电流向量 基 1 U1 E1 ImI 于 T 等效电路的数学模型为 2 1 2 1mmmmm jxrIZIEE 2 2 2 1 m III 2 3 2 2 2 2 jx s r IE 2 4 11 1 1 1 jxrIEU 由等效电路可见 异步电机输入的电功率一部分消耗在定子绕组的电阻而成为定子铜耗 另一 1 p 1cu p 部分消耗在定子铁心上而变成铁耗 剩余的通过气隙传递到转子的功率成为电磁功率 其中 fe p em p 为 em p 第 7 页 2 5 s r ImIEmpem 2 2 212 2 21 cos 电磁转矩可表示为 2 6 11 1 1 ememmec em p s psp T 其中 为同步角速度 转子机械角速度 为机械功率 p fn 11 1 2 60 2 60 2 n em p 由式 2 5 和式 2 6 得 2 7 s r I mp T em em 2 2 2 1 1 1 根据 T 型等效电路 可知 2 8 2 21 2 2 1 1 2 xx s r r U I 将式 2 8 代入式 2 7 同时考虑 于是有 1p f1 2 2 9 2 2 21 2 2 1 2 2 1 1 1 xx s r r s r U f pm Tem 刚起动时 转子 n 0 转差率 s 1 此时起动转矩为 2 10 2 2 21 2 21 2 2 1 1 1 xxrr rU f pm Tst 同时根据上式 2 1 式 2 2 式 2 3 式 2 4 可得 2 11 2 211 11 2 2 1 1 1 1 jx s r jxr jxr jxr jxr jx s r UI mm mm 在异步电动机里 因为 故可省去和 则上式 2 11 可表示为 11 xr mm xr 电动机将因承担不了而停转 max TzT max T 电动机是用过载倍数来表示它的过载能力的 tTtTmax T nT 就异步电机而言 堵转就意味着转子堵住不转 转差率 S 1 即在 T 形等效电路图中的附加电阻 为 0 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 S 1 0 即电动机电子电流将会出现一个很大的值 因此同样 2 1 s r s 会烧坏电机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电流值 我们就认为出现了堵转故障 2 1 4 过载故障 过载是指电动机的负载很大 转子电流加大 使得电动机定子电流很大 过载过大了就形 成堵转 其故障原理与堵转相同 2 1 5 三相不平衡及其危害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 如果三相的电压或电流幅值或有效值不等 或者三相的电压或电流相位相 差不为 120 时 则称三相电压或电流不平衡 不平衡的三相电压或电流 按对称分量法 可分解为正序分量 负序分量 和零序分量 具 体原理如下所述 第 10 页 在计算电力系统不平衡情况下引用了对称分量法 即任何三相不平衡的电流 电压或阻抗都可以 分解成为三个平衡的相量成分即正相序 负相序 和零 1UA1UB1UC2UA2UB2UC 相序 即有 0UA0UB0UCUA1UA2UA0UAUB1UB 其正相序的相序 顺时方向 依次为 2UB0UBUC1UC2UC0UC1UA1UB 大小相等 互隔 120 度 负相序的相序 逆时方向 依次为 大小相等 1UC2UA2UB2UC 互隔 120 度 零相序大小相等且同相 各相序都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在对称分量法中引用算子 a 其定义是单位相量依逆时针方向旋转 120 度 则有 aa 3 10 2 UCUBUAUA aa 3 11 2UC UBUAUA aa 3 12 2 UCUBUAUA 注意以上都是以 A 相为基准 都是矢量计算 知道了实际也知道了和 同样知道 0UA0UB0UC 了也就知道了和 知道了也就知道了和而负序电压有没有线电压和相 1UA1UB1UC2UA2UB2UC 电压之分由于负序电压的存在 就使三相系统中的三相感应电动机 也就是三相异步电动机 在产生正 向转矩的同时 还产生一个相反方向的转矩 从而降低电动机的输出转矩 并使电动机绕组电流增大 温度升高 缩短了电动机的实用寿命 电动机的不对称故障主要有断相 逆向 不平衡负载运行 匝间短路 相间短路 接地短路等引 起的除了严重的短路会造成故障相电流明显增大外 大多数的不对称故障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过电流 最明显的特征是电动机中出现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电流 2 1 6 缺相及相不平衡故障分析 断相运行是造成电动机烧损的常见事故 当电动机负载不变而发生断相时 剩余两相绕组的电流 将增大 造成电动机过热而损坏 因此必须对电动机进行断相及相不平衡保护 当电动机绕组以 Y 形 连接时 断相可能发生在引线上或者绕组内部 电动机 Y 型连接时所断相的线电流都为零 此时以线 电流为零的原则可以加以保护 但当电动机以 A 形连接 其断相也可能发生在外部引线 a 类 或绕组内部 b 类 当发生 a 类断相时 所断相的线电流为零 以线电流为零的原则可以保护电动机 但当发生 b 类断相时 电动 机的线电流都不为零 此时再以线电流为零的原则就不能保护电动机 在这种情况下 对电动机的断 相保护应采用线电流不平衡的原则 当电动机发生 b 类断相时 因此 若把相不平衡保护的动作值规定为线电流 c 33 AB III 第 11 页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小于 就能实现这种断相保护 考虑到电网电压波动引起的线电流不平衡 3 本装置以最大线电流不超过最小线电流的 1 5 倍为动作值 这样 无论电动机以何种方式连接 只要 发生断相 在预定的时间内都会准确地动作 而且 对于其它的非断相的相不平衡故障 也能实施保 护 由于本装置采用了单片机作为其核心元件 因此 不用附加任何电路即可实现断相保护 单片机 把采样来的各相电流值进行比较判断 就能准确地发出动作信号 2 1 7 故障综合判定 综上所述电动机的保护可以分为对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 对称故障包括过载 堵转 和三相短路等 这类故障对电动机的损害主要是机械力和电流增大引 起的热效应 使得绕组发热甚至烧毁 其主要的特征是三相仍基本对称 但同时出现过电流 故障的 严重程度反应在过电流的大小 因此可以以过电流的判断来作为此类故障的依据 下面列表 2 1 2 2 说明 表 2 1 对称故障特征 故障类型零序负序过电流 过载无无 1 2 5 In 堵转无无 5 7 In 短路无无 7 10 In 表 2 2 不对称故障特征 故障类型零序负序过电流 断相无 Ic 3 I0 3 逆向无 Ia 无 不平衡运行无有无 相间短路无有 其值取决与位置 有 其值取决与位置 单相接地 1 3 I 有取决与位置 俩相接地 1 3 I 有取决与位置 附 单相故障时 以 A 相为故障相 俩相故障时 设 B C 相为故障相 I0 表示故障前电流幅值 In 表示额定电流 第 12 页 由以上表障又可进一步分为非接地和接地故障俩大类 非接地不对称故障 主要包括断相 相间 短路 匝间短路及不平衡运行等 这类故障由于我国电动机中性点不接地 故定子电流无零序分量 所以就可以采用检测负序分量为判断依据 接地故障包括单相接地短路和俩相接地短路 发生接地性不对称故障时 会出现零序电流分量 这是区别其它任何形式故障的特征 2 2 保护原理分析 根据以上特征分析 电动机发生对称故障的主要特征是出现电流幅值增大 而发生不对称故障 时的主要特征是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分量 根据这一结论 可将电动机的保护分解为过电流保护 断 相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三个部分 由此可覆盖电动机所有常见故障类型 2 2 1 保护功能设置 根据以上队电动机故障得分析特设置电动机保护如下 A 投入电流速断保护 用于保护电动机内部定子绕组以及进线所发生的相短路故障 B 投入零序电流保护 用于队电动机产生接地故障时得保护 C 投入反时限过负荷保护 D 低电压保护则根据第 9 0 5 条中 二 根据生产过程不允许或不需要自动的电动机 应装 设低电压保护 的规定投入 E 堵转保护用来作为转子堵转或者起动时间过长的保护 同时作为电动机流速断保护失灵的 后备保护 F 负序过电流保护对电动机的断相 反相及局部匝间短路等各类非接地性不对称故障提供单独保 护 在这个配置方案中 电流速断作为相间短路的主保护在电机的运行过程中一直投入 堵转保护作 为转子堵转或启动时间过长的主保护 同时作为电机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 过负荷保护是电动机定子 绕组过流发热的主保护 同时又作为相间短路及转子堵转的后备保护 这样的配合还是很符合电动机 过流的实际情况的 同时辅以低电压保护和负序保护 应该说很全面的覆盖了电动机的应有保护范围 也使得保护器的保护功能发挥的较为彻底 2 2 2 电流速断保护原理及其整定值 在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超过 0 5 0 7 时 应装设瞬动的电流速断保护装置 第 13 页 2 2 3 1 电流速断保护的组成及其速断保护的整定 电流速断保护是一种瞬时动作的过电流保护 其原理相当与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中抽去时间继电器 即在启动用的电流继电器后面直接接信号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 最后由中间继电器触点接通 其工作 逻辑原理图如下 图 2 7 电流速断保护逻辑原理图 图中 S3 电流速断保护软件投切开关 1 保护投入 0 保护退出 d3 电流速断保护动作定值 t3 时间继电器 0 50000 可调 2 2 3 2 电流速断整定值计算 动作电流值 在传统电流速断保护整定计算时 动作电流值除了要满足躲过电动机的启动流的要求 还需要 保证灵敏度大 2 微机保护的特点决定了只要动作电流值于电机的启动电流就行了 电动机的最大启 动电流基本上就相当于其堵转电流 也就是要求 I 满足下式 lop kst In 保护装置中的动作电流值 并非实际的电流值 另外还要考虑到接线系数及保证足够的可靠性等 我们的计算公式如下 2 14 Iop Ki KrelKw 3d 式中 krel 为可靠系数 对 DL 型电流继电器 取 1 2 1 3 Kw 为接线系数 俩相俩继电器 取 1 ki 为变流比 对于动作时限 我们选择不设置动作时限 2 2 3 定时限堵转电流保护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也叫做堵转保护 电动机在正常运转中 由于各种原因使转子处于堵转状态 由于堵转则相当与转子开路 因此电流很大 容易烧毁电机 因此在检测到电动机处于堵转时 应及 第 14 页 时动作 防止烧毁 电动机在启动完成后 如果因机械原因或负载过重致使转子被卡住 即电动机出 现堵转故障 则正序电流将会增大 当正序电流大于堵转定值时 保护器经整定延时后动作 2 2 4 热过载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所谓的反时限电流保护的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限原先是按照 10 倍的动作电流来整定 而实际的动作 时间则与其电流呈反比关系变化 电流越大 动作时间越短 其保护动作方程如下 2 15 2 2 2 05 1 t In I s 式中 In 为电动机额定电流 S 为电动机发热时间常数 表示电动机的过载能力 过载保护一般都采用反时限来计算保护时间 当电动机运行在电流超过整定值时 过载保护投入 开始利用反时限公式计算时间 一旦故障时间超过了计算时间 t 之后 则动作与出口 实现对电动机 的保护 2 2 5 速断 堵转 过载保护之间的配合 速断保护 堵转保护和过载保护需要相互配合 以使保护装置的工作更符合电动机运行过程中的 实际电流特性 三者之间的配合关系如下 图 2 8 速断 堵转 过载保护之间的配合关系 2 2 6 零序电流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 即接地保护 当大于保护的动作电流 10 时 经短延时 t 保护出口动作依据 0I 用户要求发出接地信号或跳闸 第 15 页 1 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动机的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我国 3KV 6KV 10KV 电网大多数是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圈接地的系统 当单相接 地故障时 接地点的电流小 不是短路电流 因此这种系统中电动机零序电流保护需发出接地信号 不跳闸 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动机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 lo dz 的整定原则是 当本电动机 外部 指机端电流互感器以外 电网中任一地点单相接地时 本电动机的零序电流保护应可靠地不动作 为此 2 16 nl KkCodU I 3 d z0 式中 U 本国电机所在电网的相电压 V Cod 本电动机每相对地电容 F 角频率 nL 本电动机机端电流互感器变化 可靠系数 取 1 25 再校验灵敏度 kK 本电动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时 本电动机零序电流保护应可靠地动作 零序电流保护的短延 时 t 可整定为 0 1 0 5s 2 2 7 负序电流保护 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时负序电流分量很小 接近于零 而在系统出现不对称故障时 就会产生很 大的负序分量电流 从而通过测量负序电流的大小可以判别是否发生故障 设置负序电流保护 作为 电动机断相 逆相 定子绕组或引出线不对称相间短路 定子绕组闸间短路 电源电压严重不平衡等 的保护 本装置采用两段式定时限负序电流保护 作为电动机断相 定子绕组或引出线不对称相间短路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主保护 第一段具有高定值 短延时 t1 第二段具有低定值 长延 dzI 2 dzI 2 时 t2 1 第一段的整定 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电动机机端两相短路时 最小的短路电流负序分量应使负序电 min 2 2 I 流保护第一段可靠地动作 其灵敏 KI 1 25 按此原则得 2 17 25 1 min 2 2 2 IdzI 同时 还必须校验的值大于按公式计算的值 以确保在电动机起动过程式中负序电流保护第一段 可靠地不动作 用户可根据上述算法确定 本装置负序电流保护第一段的延时 t1 默认 dzI 2 dzI 2 第 16 页 为 Is 以短延时躲开断路器合闸及其他暂态干扰所出现的短时间负序电流的影响 2 第二段的整定 在电动机正常运行及起动过程中 允许三相电压之间有持续性的 5 以内的误差 此时会出现较长 时间的负序电流 I2 应保证负序电流保护第二段可靠地不动作 为此 2 18 N IdzI 4 03 0 2 按上式公式整定的躲不开断路器断路器跳合闸或其他暂态干扰所出现的短时间数值较大的 dz 2 I 负序电流 I2 但因为有 t2 长延时 则能保证第二段不误跳 t2 由用户整定 一般可整定为 3s 2 2 8 启动时间过长保护 正常启动过程结束后电动机的运行电流低于额定值或者在额定值附近 而启动时间过长则是在启 动时间过后电动机的运行电流仍保持较大值 一般为机械原因 启动时间过长保护是由启动时间和堵转时间保护整定值来配合实现的 当正序电流大于 n 1 0 I 一般认为电动机开始启动 经过启动时间后 电动机的电流如果仍然大于堵转电路的整定值 则启动 时间过长保护开始动作 发出跳闸命令 若电动机运行电流小于堵转电流的整定值 则认为电动机已 加入正常运行状态 启动时间过长保护可作电动机启动过程中短路保护的后备保护 而且启动时间过长保护只针对与 电动机的启动过程加以保护 如果电动机正常启动后 此保护应该自动退出 而且只要电动机不停 此保护应一直不能进入保护 2 2 9 欠压 过压保护 当电网电压降低或出现短时中断 一些不允许或不需要自启动的电动机须从电网中断开 因此需 要配置低电压保护 保护原则是 当 有一相低于保护定值时 低电压保护经延时后动作发 ab U bc U 跳闸命令 当电动机从电网中断开 电网电压恢复正常后 可使电动机随时重新启动 第 3 章 硬件设计 3 1 装置硬件系统结构设计 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的整体结构如下 硬件电路设计应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单片机系统设计 测 第 17 页 量电路设计 键盘与显示系统设计 电源设计和 I O 控制设计等 三相电流输入 漏电输入 电压输入 滤波调理 显示模块 通讯模块 故障记录 I O 控制 按键模块 CPU C8051F020 图 3 1 硬件系统 1 交流输入通道 本部分实现电流电压的输入调理 2 显示部分 本部分采用 LED 数码管作为用户界面 单片机与 LED 数码管接口采用串行通讯方式 配接移位寄 存器来驱动数码管工作 3 控制输出 I O 控制电路 控制输出部分采用机电式继电器 其价格便宜 市场产品丰富 驱动线路也比较简单 4 通信模块 这部分采用 RS 485 接口 采用硬件自动控制收发电路 不用单片机进行控制以减轻负担 3 2 单片机系统设计 微处理器应根据所要完成的数据处理工作的复杂程度来选择 由于整个保护器需要的计算量和数 据存储较大 加之 还要完成于上微机的通讯 因此对微处理器的要求较高 本设计采用美国 CYGNAL 公司生产的 C8051F020 作为数据处理的核心部分 该处理器内部资源丰富 仅需要少量的外部控制电 路即可完成系统的各项功能 C8051F020 系列单片机是完全集成的混合系统级芯片 具有 MCS 51 兼容的控制器内核 其指令 于 MCS 51 完全兼容 除具有 MCS 51 数字外设部件外 片内还集成了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模 第 18 页 拟及数字外设功能部件 这些功能部件的高度集成为设计体积小 功耗低 可靠性高的应用系统提供 了方便 业可使系统集成成本大大降低 采用 TQFP 100 封装形式的 C8051F020 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图 3 2 8051F020 内部结构图 a 单片机主要特点 模拟外设 12 位逐次逼近型 SAR ADO 可编程转换速率 最大 100ksps 输入电压信号范围 0 2 40V 8 位 ADC ADC1 可编程转换速率 最大 500ksps 可编程放大增益 16 8 4 2 1 0 5 数据相关窗口中断发生器 片内 JTAG 调试和扫描 片内调试提供全速 非侵入式的系统调试 支持断点 单部 观察点 堆栈监视器 支持观察 修改存储器和寄存器 完全符合 IEEE11149 1 边界扫描标准 高速 8051 微控制器内核 第 19 页 流水线指令结构 百分之 70 指令的执行时间位 1 个或者 2 个系统时钟周期 速度可达 25MIPS 22 个矢量中断源 存储器 4352BB 内部数据 RAM 4KB 256B 64KB FLASH 存储器 可以在系统编程 每个扇区位 512B 外部 64KB 数据存储器接口 5 数字外设 8 个 8 位的端口 I O 所要口线均耐 5V 电压 可同时使用硬件 SMBus SPI 及俩个增强型 UART 串口 可编程 16 位计数器 定时器阵列 有 5 个捕捉 比较模块 6 种工作方式 5 个通用 16 位计数器 定时器 时钟源 内部可编程振荡器 2 16MHz 外部振荡器 晶体 RTC 或外部时钟 实时时钟 RTC 方式 用定时器 3 或者 PCA b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该最小系统采用 C8051F020 为核心芯片 采用 3 3V 供电 采用 22 1184M 无源晶振 同时提供 JTAG Joint Test Action Group 标准测试接口 为在线调试与仿真提供很大的方便 通过 4 个 20 脚 的插针引出 2407A 的所有功能引脚 最小系统所需的电源通过与之相边的底部插座提供 该最小系统电路板上有 3 处跳线 分别是 J301 J302 J303 尤其要注意跳线 J303 应用仿真器 进行硬件仿真的时候 跳线帽连接的是 1 脚与 2 脚 当程序下载到 C8051F020 实际运行时 跳线帽 连接的是 2 脚与 3 脚 该最小系统主要包括时钟电路 复位电路 JTAG 仿真电路 外部存储器等 1 时钟电路 第 20 页 JZ1 24 22 1184M X T A L 1 X T A L 2 10M R 5 R es2 30 C 17 30 C 18 位位位位 图 3 3 时钟电路 2 复位电路 M CU SW 1 SW PB 10K R3 Res2 0 1uF C2 Cap 1uF C3 Cap 1K R4 Res2 RST 3V D 2 位位位位 图 3 4 复位电路 3 JTAG 仿真电路 T CK T D I T D OT M S 3V D 2 3V D 2 4 75K R1 Res2 12 34 56 78 910 JT A G 位位位位 图 3 5 JTAG 仿真电路 3 3 模拟信号采集 模拟信号采集模块完成保护单元模拟信号的采集调理整形等功能 本装置有五路模拟量输 入 其中三相电流 Ia Ib Ic 输入 一相电压 Ia 输入 零序电流 I0 输入 装置通过对这 3 路模拟 量进行一系列采样 滤波以及模数变换操作后 再对采样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从而获得各种保护动 作判据 图 3 3 给出模拟量输入模块框图 电流互感器 电 压互感器 滤波调理电路单片机 A D 口 第 21 页 图 3 6 模 拟 量 输 入 模 块 框 图 3 3 1 电压信号采集 电压信号采集采用了具有精密整流的全波整流式 AC DC 转换电路 其电路图如下 采用平均值 AC DC 转换器对交流电压进行有效值测量的方法是 先测出交流信号的平均值 然后再根据波形因 数换算出对应的有效值 T2 Trans 100K R20 1K R22 1K 2 3 6 47 1 8 5 AR1 Op Amp 2 3 6 47 1 8 5 AR2 Op Amp 2 3 6 47 1 8 5 AR3 Op Amp D4 D5 1K R15 1K R16 4 7K R19 1K R23 4 7K R17 4 7K R14 9K R21 9K R24 1K R25 18KR18 18KR26 0 01uFC22 AN0 1 图 3 7 电压输入电路图 交流信号的平均值可用式 3 1 来表示 U0 3 1 Ui dtUi T T 0 1 从交流测量的角度看 平均值是指经过整流之后的平均值 否则 若被测交流信号为正弦波 则平均值为零 因此 要取到上式的平均值 必须先要对交流信号求绝对值 然后再取其平均值 绝对值用全波线形整流器来实现 平均值可用滤波器来实现 图 3 7 是一种以全波线形整流为基础的平均值 AC DC 转换器 图中放大器 A2 及二极管 VD1 VD2 和 R10 构成了全波整流器 在输入电压的正半周 VD1 导通 VD2 截止 B 点的电压为 0 电压通过电 阻 R10 传在 C 点 在输入电压的负半周 VD1 截至 VD2 导通 其导通电流经 R7 在 B 点产生正极性 电压 由于 R3 R4 在 B 点处的电压波形的幅度于输入电压相等 但极性相反 在半波整流器之前有一级高输入阻抗的阻抗放大器 A1 它的作用是提高输入阻抗和扩大测量范 围 在半波整流之后有一个放大器 A3 组成的有源滤波放大器 它的作用是实现平均值的计算 最后 再将平均值按正弦信号的有效值测量 平均值 AC DC 转换器的电路简单 成本低 广泛应用于低精度的电压测量中 因此本设计采用 它来作为电压采样 在电压互感器出来的是一个交流信号 图形如下图所示 第 22 页 图 3 8 互感器出来的电压波形 经电路整形和处理 得到的是一个整流后的全波电压 其图形如下 图 3 9 A D 口输入的电压波形 3 3 2 电流信号采样 由于电流信号采样采用交流采样 故电流采集采用交流信号采集 将电流信号的幅值和 相位一起采集 可采集到电流的整个波形 电路图如下 由于三相的采集均一样 故现以一路电流输 入回路为例做说明 1K R 1K R 2 3 1 84 A U A 2 3 1 84 A U A 1K R 0 01uF C 1K R 1K R 1K R 1K R 1K R D 3 D AIN0 3 图 3 10 单相电流输入回路 在电流互感器出来的电流是一个交流信号 图形如下图所示 由于单片机 A D 口只能输入单极 性的正电压 故正弦的电流信号就不能不能输入 这里采用加法放大电路将正弦的电流信号抬高到正 值 电路图中后一个放大器 A2 的作用就是将其放大太高为正的 放大器 A1 的作用是形成一个电压跟 随器 其作用是提高输入阻抗 为了保证加法电路得稳定性 加稳压二极管 对于滤波电路选取截止 频率 100HZ 则选滤波时间常 第 23 页 图 3 11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电流波形 图 3 12 A D 口输入的电流波形 第 24 页 数为 10ms 1 RC 10ms 取 R1 1M 则 C 1PF 取俩个放大器同向输入端的输入电 阻相同 即 R2 R3 则可保证俩电压跟随器出来的电压值相同 取 R2 10k 由于 MCS 51 单片机的输入电压最大 为 2 43V 即电压的峰值为 2 43V 因此加法放大电路的电阻采用 20K 的电位器调试 获得峰值为 2 43V 的电压波形 3 4 开关量输出 本装置输出电路板上装有 1 个继电器 保护动作继电器 一般当保护装置判断出某种事件需要继电器动 作时 CPU 控制发出信号给继电器线圈通电 使继电器触点动作 当故障处理完毕以后 CPU 控制发出 信号使继电器复位 本设计采用三极管 9013 驱动继电器工作 利用三极管的开关特性来达到无接触无火花的控制开启 的目的 同时达到强电隔离的效果 在继电器的上面并联一个发光二极管 作为继电器动作的指示灯 为了防止继电器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瞬间反向电压 在继电器回路中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 4 7K R1 2 4 7K R1 0 10K R1 1 LED1 D1 1N4007 K1 Relay SPST VCC 5V J1 12 U A 74AC04SC Q 图 3 13 继电输出电路 第 25 页 3 5 人机接口 3 5 1 显示电路设计 显示电路主要是用来显示测量电压和测量电压 显示电路一般可分为动态显示和静态显示 动态显示通过单片机对各数码管进行扫描来实现的 它 的电路较简单 对系统资源的占用较多 可用于一些实时性要求不高 计算量不太大的场合 静态显 示用硬件来代替部分软件功能 以增加硬件的开销来换取更多的系统资源 同时为了省去硬件的负担 采用以软件为主的接口方式 它是以软件查表代替硬件译码器 电路图如下 为了实现单片机的动态 扫描 需要给数码管提供显示段码和位码控制 即通常所说得 段控 和 位控 本电路中 P1 口输出 段控信号 而由 P2 1 P2 2 输出位控信号 俩个三极管 9013 是用来提供驱动电压 因为是共阳极 LED 所以位驱动采用 5V 电压高位控制 g 1 DP 2 a 3 f 4 e 7 b 9 d 6 c 8 DIG1DIG2 A1 10 A2 5 DS P2 2 P2 1 P1 0 P1 1 P1 2 P1 3 P1 4 P1 5 P1 6 1K R2 1K R2 图 3 14 LED 显示电路 3 5 2 键盘电路 键盘电路是用来切换显示电压和电流 还可以实现对保护参数的设置 其电路图如下 第 26 页 1K R1 1K R2 1K R3 1K R4 1K R5 5V S1 S2 S3 S4 S5 D D D D D P0 2 P0 3 P0 4 P0 5 P0 6 图 3 15 键盘电路 3 6 电源部分 目前广泛使用的单片机普遍没有配备不间断电源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 一旦发生断电等异常现象 信息就会丢失 使之无法继续进行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有采用微电流对蓄电池充电或浮充的办 法来防止微机断电的 但存在着充不满而使维持时间短的弱点 也有使用 UPS 交流不间断电源的 但 成本太高 本系统中的电源需求为 驱动电路中的光耦一路独立电源 15V 同时 控制电路也需要四组 工作电源 15V 15V 5V 单片机最小系统需要一路工作电源 5V 显示部分需要一路工 作电源 5V 因此 辅助电源应该能提供至少五组相互独立的电源 直流电源的质量好坏与系统能 否正常工作有很大的联系 因此电源设计为 两路 15V 两路 15V 四路 5V 当交流供电正常时 市电经变压器变压 二极管整流 电容滤波后输出直流 再经稳压块稳压 电容滤波后输出稳定的直流供单片机和本设计中其它模块使用 3 7 通讯 由于单片机系统的数据存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有限 以及现场实时性要求较高 故单片机现场 只能暂时存储采集到的数据和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 至于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后续复杂的数据处理可交 给上位机完成 由于大型机具有 RS 485 标准串行口 所以通过 MCS 51F020 单片机 TTL 电平全双工串 行口 附加 RS 485 电平转换电路 MAX3232 可与上位机实现数据通信 具体电路如图所示 第 27 页 13 10 11 8 12 9 14 7 C1 1 C2 4 GND 15 C1 3 VCC 16 C2 5 V 6 V 2 U3 MAX3232CPE 1 2 3 4 5 6 7 8 9 11 10 J1 0 1uFC24 0 1uF C27 0 1uF C25 0 1uFC28 0 1uF C23 3 TX RXRD TD 图 3 17 RS 485 与上位机连接图 3 8 硬件抗干扰 由于工业环境有强大的干扰源存在 若单片机系统没有采取要的抗干扰措施 很难正常地工作 因此 必须对单片机系统行抗干扰设计 干扰信号可以沿各种线路侵入系统 也可以以电磁波的形式侵入单片机系统 干扰信号对单片机 系统的作用可分为三个部位 第一个部位是输入系统 它使模拟信号失真 数字信号出错 单片机系 统根据这种输入信息作出的反应必然是错误的 第二个部位是输出系统 使各输出信号混乱 不能真 实地反应单片机系统的输出 从而导致接触器或断路器的误动作以及显示内容的错误 第三个部位是 单片机系统的内核 它使单片机三总线上的数字信号错乱 从而引发一系列错误结果 单片机系统受 到干扰后 一方面可能造成执行机构的误动作 另一方面可能进入死循环 造成系统 死机 为了提 高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设计特设计硬件抗干扰措施 硬件抗干扰具有效率高的优点 因此 硬件抗干扰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装置的硬件抗干扰主要采用了以下措施 信号滤波 在电压信号输入和电流信号输入中加入了前置的模拟低通滤波器 从而可以减少信号中叠加的高频分 量的干扰 从抗干扰的角度考虑 RC 滤波器较 LC 滤波器好 因 RC 滤波器是耗散式滤波器 它将躁声 能量变成了热能耗散掉了 而 LC 滤波器则会产生附加的磁场干扰 所以电感要加屏蔽罩 本系统采用 的是 RC 滤波器 同时 在电流输入回路中 为了得到恒定的电流波形的提升 特加入 3V 的稳压二极 管 开关量输出隔离 继电器本身已有隔离作用 为了防止继电器动作时有教强的反压 设置了续流二极管 电路板布线 第 28 页 在电路板布线的时候 将单片机最小系统 信号采集回路 显示回路 输出回路应用不同的电路 板 第 4 章 软件设计 第 5 章 结 论 通过我们的努力 这部以 C8051F020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完成了对电流电压的采集 并初步实现 了应有的结果 本次设计由于采用阻性负载电灯泡来模拟三相电动机 本设计首先对装置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设 计和调试 在调试完成后成后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验证 由于电流互感器能把电动机的线电流变为小电流 再通过一个电阻转化为电压信号 其输入电流与输 出电压成正比 这已经在设计电流互感器时验证了 因此 本实验通过改变输入电压来模拟电动机 用 灯泡代替 电流的变化 当改变本实验的输入电压与电流 与软件的整定值的配合下可以实现各种保护 由于用单相代替三相 因此无法测到漏电电流的值 因此没有得到漏电保护的实验 由于电动机电流较大 当采用灯泡替代的时候 电流较小 在互感器选型的时候没有考虑到 使得互 感器过来的电流较小 因此在硬件调试的时候的电流检测回路进行了多次修改 在电路板焊接的时候 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竞公司内部讲师管理办法
- 电竞公司视频审核管理规定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专项攻克练习题(详解)
- 2026届上海市莘庄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分子成像探针-洞察及研究
- 构建高效稳定的插件架构体系
- (2025年标准)贵金属销售协议书
- (2025年标准)管线互保协议书
- (2025年标准)管妻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关于家暴协议书
- 防爆知识培训教学课件
- 血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物业管理的风险管控
- 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6个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S7-200 SMART应用教程2版习题答案 高职SMART习题答案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3.2《解决温标转换问题-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案
- 专升本计算机教学课件-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023新版大纲)
- DB3502T 090-2022 居家养老紧急事件应急助援规范
- 合作共享协议书
- 投标财务状况承诺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