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 录 1 一般规定 2 2 金属构架和梯路导轨 2 3 驱动系统 4 4 扶手装置和围板 4 5 梯级 踏板和梳齿板 6 6 电气系统 7 7 试运行 11 8 安装验收 12 附录 图 1 自动扶梯主要尺寸 15 图 2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主要尺寸 16 图 3 梯级主要尺寸 17 图 4 踏板间隙和啮合深度 18 2 1 一 般 规 定 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动扶梯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 检验要求和验收 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链条或齿条驱动的普通型 公共交通型整体及组对自 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扳式或带式 的安装工程 1 2 引用标准 GB 16899 2011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1 3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至少应设以下安全保护开关和装置 1 3 1 急停开关 上 下 1 3 2梯级下陷保护开关 上 下 1 3 3梯级链断链开关 左 右 1 3 4驱动链断链开关 1 3 5超速保护开关 1 3 6非操作逆转保护开关 1 3 7扶手带断带保护装置 如制造厂提供了断裂强度不小于 25KN 试 验证书则可不设装 1 3 8扶手带入口保护开关 上 下 1 3 9梳齿板开关 上 下 梳齿异物保护装置 1 3 10 断 错相保护装置 1 3 11 裙板保护装置 2 金属构架和梯路导轨 2 1 金属构架 2 1 1 金属构架形式 型材 制作工艺 须符合设计要求和 钢结构工 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5 2001 的规定 2 1 2 金属构架就位调整后 水平段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不大于 0 1mm 3 2 1 3 金属构架两边与安装中心线对称且平行 允许偏差不大于 5mm 2 2 梯路导轨 2 2 1 转向壁 1 转向壁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允许偏差为 0 5mm 基点至 转向壁中心应与主轴中心一致 2 转向壁与中心线对称且平行 其间允许偏差为 0 5mm 转向壁 工作轨距基线的距离应一致 3 下部转向壁中心与张紧轴中心高度允许偏差为 15 5mm 基点至 转向壁中心应与张紧轴中心一致 2 2 2 导轨 1 曲线导轨安装的技术要求如下 a 对同一平面上主 副轮导轨工作面应保持平行 上分支柱 副轮 导轮误差应不大于 1 500 下分支主 副轮导轨以卡板为准 b 导轨组装后用梯级进行检查 必须达到无卡死为准 c 导轨主 副轮距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上分支为 0 5mm 下 分支为 1mm d 导轨连接接头要求平整 紧密 螺钉不允许凸出导轨工作面 e 曲线段导轨应分别用紧固件及卡具与金属骨架连接在一起 其紧 固件必须有防松装置 f 曲线段导轨的上 下位置调整应符合设计规定值 调整项目包括 水平段的主轨 副轨 主副轮反轨 直线段副轨 副轮反轨至基线距离 g 直线段主轨至基线距离的调整 与其度数有关 应符合设计规定 值 调整项目包括直线段主轨 主轮反轨至基线距离 h 调整曲线导轨的前 后位置 应根据其各自的法线位置前后调整 副轮与转向壁的接缝间隙不得大于 0 5mm 2 位于梯路的直线导轨必须保持平直 不得弯曲 在导轨的接合 4 处必须平整 紧密 导轨侧面的连接螺栓 钉 不得凸出轨面 3 驱 动 系 统 3 1 驱动系统 3 1 1 制动器与制动轮工作表面保护清洁 且动作灵活可靠 3 1 2 在飞轮上应有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运行方向相对应的标志 3 1 3 运动部件如驱动链 扶手驱动链及梯级链应保证良好的润滑 3 2 驱动主轴 3 2 1 主轴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 2 2 主轴水平度允许偏差为 0 1mm 3 2 3 两曳引链轮应与中心线对称且平行 允许偏差为 0 25mm 3 2 4 驱动链张紧后的挠度小于 10mm 为宜 3 3 张紧轴 3 3 1 张紧轴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 3 2 张紧轴装配时 左右曳引链轮要求以中心对称 其允许偏差为 0 25mm 水平度允许偏差为 0 1mm 3 3 3 张紧弹簧的自然长度 张紧曳引链条的张紧力应符合设计规定值 3 4 扶手带驱动装置 3 4 1 轴中心至主轴中心水平距 基线至副轴中心距离 驱动滚轮中心 至金属构架中心距离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值 3 4 2 座架底面与驱动滚轮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0 05mm 4 扶 手 装 置 和 围 扳 4 1 扶手装置 4 1 1 朝向梯级 踏板或胶带一侧的扶手装置部分应是光滑的 压条或 镶条的装设方向与运行方向不一致时 其凸出高度不应超过 3mm 且应坚 5 固和具有圆角或倒角的边缘 此类压条或镶条不允许装设在围裙板上 4 1 2 包括扶手带在内的扶手转向端 距梳齿板的齿根部的纵向水平距 离不应小于 0 6m 见图 1 中的 L1和 l2及 X 图 4 1 3 扶手带超出梳齿板的延伸段 在出入口 该延伸段的水平部分长度 I3 见图 1 自梳齿板齿根 见图 1 和 X 图的 L1 起至少为 0 3m 对于倾斜式自动人行道 若出入口不设水平段 其扶手带延伸段的 倾斜角允许与自动人行道的倾斜角相同 4 1 4 扶手带开口处与导轨或扶手支架之间的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允 许超过 8mm 见图 2 中 W 图的 b6 和 b6 4 1 5 扶手带与护壁边缘之间的距离 b5不应超过 50mm 见图 2 4 1 6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扶手带中心线之间距离 b1所超出围裙板之间距离的值不应大于 0 45m 见图 2 中 b1和 z2 4 1 7 扶手带在扶手转向端的入口处最低点与地板之间的距离 h3不应小 于 0 1m 且不大于 0 25m 见图 1 和图 2 4 1 8 扶手转向端顶点到扶手带入口处之间的水平距离 l4应至少为 0 3m 见图 1 4 1 9 梯级 踏板或胶带以上的高度 扶手带距梯级前缘或踏板面或胶带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h1不应小于 0 9m 且不大于 1 1m 见图 1 和图 2 4 1 10 两护壁板下部位置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垂直于运行方向测量 不应大于其上部对应点位置间的水平距离 护壁板之间任何位置的水平 距离应小于两扶手带之间的水平距离 护壁板之间的空隙不应大于 4mm 其边缘应呈圆角和倒角状 4 2 围板 4 2 1 内盖板和护壁板与水平面的倾斜角 r 均不应小于 25 见图 2 6 这一条款不适应于与护壁板相接的内盖板相连的水平部分 见图 2 中 b4 上述这一水平部分 b4 直到护壁板 应小于 30mm 对于与水平面所成倾斜角小于 45 的每一侧内盖板 其水平方向宽 度 b3应小于 0 12m 见图 2 4 2 2 围裙板应垂直 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 0 5mm 围裙板上缘或 内盖板折线底部或防夹装置的刚性部分与梯级 踏板或胶带踏面之间的 垂直距离 h4不应小于 25mm 见图 2 围裙板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 1mm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围裙板设置在梯级 踏板或胶带的两侧 任何一侧的水平间隙不应大于 4mm 在两侧对称位置处测得的间隙总和不 应大于 7mm 如果自动人行道的围裙板设置在踏板或胶带之上时 则踏板表面与 围裙板下端间所测得的垂直间隙不应超过 4mm 踏板或胶带的横向摆动不 允许踏板或胶带的侧边与围裙板垂直投影间产生间隙 围裙板接头处应平整 无缝 美观 围裙板直线段的接头长度不应 小于 1m 4 2 3 斜角盖板接头处应平整 无缝 美观 接头处的间隙不得大于 1mm 5 梯级 踏板和梳齿板 5 1 梯级间或踏板间的间隙 在工作区段内的任何位置 从踏面测得的两个相邻梯级或两个相邻邻 踏板之间的间隙不应超过 6mm 见图 1 中 Y 图 Z 图和图 4 中 S 图 T 图 及 U 图 5 2梯级导向轮安装技术要求如下 5 2 1 导向轮与梯级之间的间隙为 0 2 0 4mm 5 2 2 导向轮上平面至梯级上平面的高度为 6mm 5 3 梳齿板的齿应与梯级 踏板或胶带的齿槽相啮合 在梳齿板踏面位 7 置测量梳齿的宽度不应小于 2 5mm 梳齿端的圆角半径不应大于 2mm 如图 1 中 X 图所示 设计角 不 应超过 40 5 4 梳齿板的梳齿与梯级或踏板槽的啮合深度 5 4 1 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的啮合深度 h8 见图 1 中 X 图 应至少 为 6mm 5 4 2 间隙 h3 见图 1 中 X 图 不应超过 4mm 5 5 梳齿板梳齿与胶带齿槽的啮合深度 5 5 1 梳齿板梳齿与胶带齿槽啮合深度 h8 见图 1 中 X 图 应至少为 4mm 5 5 2 间隙 h6 见图 1 中 X 图 不应超过 4mm 5 6 活动前沿板与固定前沿板之间的间隙为 6mm 前沿板与梯板踏板上表面的高度差不应大于 80mm 6 电 气 系 统 6 1 应用范围 6 2 1 本标准规定了有关电气设备 线路组成及部件的安装要求 适用 于 a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的主开关和附属电路 b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的照明电路的开关和附属电路 6 2 一般规定 6 2 1 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 1 000 并且其值 不得小于 1 动力电路照明电气安全装置电路 0 5M 2 其他电路 控制 信号等 0 25M 6 2 2 对于控制电路和安全电路 导体之间或导体对地之间的直流电压 平均值或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不应超过 250V 8 6 2 3 零线和地线应始终分开 6 3 主开关 6 3 1 在驱动主机附近 转向站中或控制装置旁 应装设一只能切断电 动机 制动器释放装置和控制电路电源的主开关 该开关应不能切断电源插座或检修和维修所必须的照明电路开关的 电源 6 3 2 采用挂锁或其他等效方式将由 6 3 1 定义的主开关锁住或使它处 于 隔离 位置 以保证不产生由于其他因素造成故意动作 主开关的 控制机构应在打开门或活板门后能迅速而容易地操纵 6 3 3 主开关应能切断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 源的能力 6 3 4 若几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各主开关设置在一个机房内 则 各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主开关应易于识别 6 4 电气配线 6 4 1 配管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所有配管或线槽均不得采用焊接 管卡或支架紧固螺母均有防松动 措施 1 线管应作防腐处理 或采有用镀锌管 线管应用卡子固定牢固 不得采用焊接 固定点间距离不宜大于 2m 与可运动部件保持的安全距 离不应小于 25mm 2 线管与箱或盒的连接应用锁紧螺母锁紧 管口应打磨光滑装护 口保护 6 4 2 线槽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1 线槽应采用支架固定牢固 固定点间距均匀 每根线槽不得少 于两点 安装时应使线槽盖便于开启 2 安装就位后的线槽接口严密 槽盖齐全 平整 无翘角 出线 无毛刺 与可运动部件保持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 25mm 9 3 线槽不得作保护线使用 转角处的阳角方应加绝缘衬垫 6 4 3 由线管或线槽盒引出的金属软管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无机械损伤和松散 与箱盒的连接处应使用专用接头 2 安装固定点均匀牢固 间距应能使金属软管紧贴构架 不得有 扭翘 松驰 滑位的情况 其端子应固定牢固 与可运动部件应保持 25mm 以上的安全距离 6 4 4 配线要求 1 导线 普通软电缆只允许置于导管 线槽或具有等效保护作用 的类似装置中 2 带有双层护套的软电缆 允许明敷设于墙和金属结构架上或置 于导管 线槽或类似装置中 3 导线截面积 电气安全控制电路的导线 其名义截面积不应小于 0 75mm2 4 所有配线须有清晰明确的统一端子编号 并绑扎整齐 5 电线管中的导线不得有中间接头 线槽中的导线应尽量避免有 中间接头 如不能避免宜采用与导线规格相匹配的冷压端子可靠压接 作好绝缘处理 连接的导线须是同一色线 6 敷设于电线管中的导线总截面积 不应超过电线管内截面积的 40 敷设于线槽中的导线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积的 60 7 控制线与动力线不能同管同槽敷设 8 配线应考虑留有 10 的备用线 9 敷设在线槽中的导线的普通软电缆槽转角处的阳角方应加绝缘 衬垫作保护 10 为确保机械防护的连续性 电缆防护护套应引入开关和设备的 壳体内 或在电缆端部应有适当的密封套 11 如果同一导管中的导线或电缆中各芯线接入不同电压的电路时 则所有的电缆应具有其中最高电压下的绝缘 1 电线接头 连接端子及连接器应设置在柜和盒内或在为此目的 10 而设置的屏上 2 如果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主开关或其他开关断开后 一些 连接端子仍然带电 则它们应与不带电端子明显地隔开 并且当带电端 子电压超过 50V 时 应注上适当标记 3 连接端子偶然短接可能导致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器件损坏或产 生危险故障 则应清楚地予以分离开 6 4 6 插座 1 插座的电源和机器的电源分开 并应能用一单独的开关来切断 各相的电源 插座应是 a 2P T 型 2 极 地线 250V 由主电源直接供电 b 检修用照明插座应采用 36V 及以下的安全电压 并有其专门的零 线或采用隔离变压器 2 检修用操作控制插座的控制电缆其长度应不得少于 6m 6 4 7 器件装置的安装及连接 1 接线箱 接线盒及安全开关 按钮电气器件的安装应牢固平整 不能变形 其触点动作应灵敏可靠 动作距离或动作力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 不得有卡阻现象 2 所有连接线符合设计图纸 接线端子压接可靠 不得有松动 接触不良的现象 6 5 电气接地 6 5 1 电气设备保护线的连接应符合供电系统接地型式的要求 6 5 2 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要接地良好 通过接地线分别接到接 地端子或接地螺栓上 不得在外壳串接后再接地 6 5 3 接地阻值不得大于 4 接地保护线应采用专用的黄绿相间的绝 缘导线 6 6 电气安装检查及试验 安装完毕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应在现场进行以下检查和试验 6 6 1 断开电子元件回路的接线及地线 测量不同回路间的对地绝缘电 11 阻值 应符合 6 2 2 的要求 6 6 2 对接地端子与其他易于意外带电的零部件之间连接的电气连续性 是否连接可靠的试验 其阻值应为零 6 6 3 电气装置的功能有效性检查 断开任一开关 其主接器应能明确 地断开 扶梯或人行道应可靠的减速停止下来 6 6 4 功能符合规范要求的综合性检查和试验 7 试 运 行 7 1 运转情况试验 7 1 1 扶梯中的各梯级应平顺 灵活 顺利通过梳齿板 7 1 2 梯级与围裙板不得产生摩擦现象 7 1 3 相邻两梯级踏板与踏板之间在整个啮合过程中无磨擦 运行平稳 7 1 4 机械动力系统运作正常 7 1 5 电气装置的配线 绝缘及接地电阻值 应准确地符合设计要求 7 2 整机性能 7 2 1 空载运行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梯级垂直振动加速度不大于 0 6m s 2 梯级水平振动加速度不大于 0 6m s 3 在梯级或上部前沿盖板上 1 0m 处所测得的运行噪音不超过 60dB 7 2 2 在额定频率和电压下 梯级沿运行方向空载时所测得的速度与额 定速度之间的最大允许偏差为 5 7 2 3 扶手带的运行速度相对于梯级速度的允许偏差为 0 2 7 3 功能试验 对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应根据制造厂提供的主要功能表 对其 主要功能进行检查 7 4 安全装置动作试验 12 7 4 1 对 1 3 所规定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应动 作灵敏可靠 7 4 2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应配备速度限制装置 使其在速度超过额 定速度 1 2 倍之前自动停车 为此 所用的速度限制装置在速度超过额 定速度 1 2 倍时 能切断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电源 7 4 3 附加制动器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都应起作用 1 在速度超过额定速度 1 4 倍之前 2 在梯级 踏板或胶带改变其规定运行方向时 7 5 制动试验 7 5 1 自动扶梯的制动距离 空载向下运行时 自动扶梯的制动距离应在下列规定值之间 额定速度 制动距离范围 0 50m s 0 2 1 00m 0 65m s 0 30 1 30m 0 75m s 0 35 1 50m 若速度在上述额定数值之间 制动距离用插入法计算 制动距离的测量应以电气制动装置动作时开始 7 5 2 自动人行道的制动距离 在空载情况下自动人行道的制动距离应在下列规定值范围内 额定速度 制动距离范围 0 50 s 0 20 1 00m 0 65 s 0 30 1 30m 0 75 s 0 35 1 50m 0 90 s 0 40 1 79m 若速度在上述额定数值之间时 制动距离用插入法计算 制动距离的测量应以电气制动装置动作时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二人民医院第九期招聘编外驾驶员(1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2.7加快溶解 教学设计
- 建筑工程材料储运方案
- 2025河北衡水市第六中学招聘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公路建设项目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 2025年大庆市120紧急救援中心招聘编制外调度员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主轴测量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停车证考试题目及答案
- 押运证考试题及答案书籍
- 建筑工程项目协作与沟通管理方案
- DB11∕T 1789-2020 餐饮服务单位餐饮服务场所布局设置规范
-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上)
- 碳纤维材料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优质资料
- GB/T 5907.4-2015消防词汇第4部分:火灾调查
- 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 健身理论与指导课件讲义
- 浙江省科学作业本2022版四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美国共同基金SmartBeta布局及借鉴
- 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与防范
- 2022年08月安徽省芜湖市招考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岗位冲刺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