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减挂钩工作的实践和探讨_第1页
增减挂钩工作的实践和探讨_第2页
增减挂钩工作的实践和探讨_第3页
增减挂钩工作的实践和探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增减挂钩工作的实践和探讨面对当前增减挂钩工作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旧村搬迁改造及增减挂钩工作的实践,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一、实施旧村搬迁改造,势在必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际上是对旧村搬迁改造工作的规范和完善,是对旧村搬迁改造腾出建设用地指标的置换和规范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村庄搬迁改造工作的开展。多年来旧村庄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搬迁改造已成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一是土地浪费严重。据调查,许多村庄内旧宅基地、空闲地平均占村庄面积的十分之一、高的达到六分之一,有的一户多宅、闲宅空院较多,土地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二是村内建筑杂乱,缺乏规划,街道狭窄,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 “晴天难行车、雨天难走人”,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很大不便。三是土地资源配置不当。许多村庄建在平川河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便利。特别是一些山区村庄,旱涝保收的良田本来就少,但相对一部分却被村庄压占着,随着人增户分,村庄还在向外扩展,吞噬着周围的良田,形成“糠心萝卜”村。四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拆旧建新,建造环境优美、道路宽敞、窗明几净的新农村要求越来越迫切。五是迫切需要通过旧村搬迁改造、增减挂钩来促进统筹城乡发展。2 / 4因此,规范开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不仅体现了广大村民的意愿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而且对于城乡发展、提高节约集约用地,都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二、实施增减挂钩,要防止走向误区按照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要求,要始终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动。按照这一要求,在实施增减挂钩工作中要防止走向误区:一是防止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倾向。实施增减挂钩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设置建新、拆旧项目区,确保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有减少,实现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坚决防止在增减挂钩中重建设、轻拆旧,重城镇、轻农村单一解决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倾向,防止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而脱离实际、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二是盲目大拆大建和强迫农民住高楼。要根据村民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区分城镇规划区内、城乡结合部、空心村和闲置宅基地等不同情况,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涉及农村拆迁安置新居建设,要为农民提供多种建房选择,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并考虑农民实际承受能力,防止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推进、大拆大建,强迫农民住高楼。3 / 4三是防止形成小产权房给村两委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增减挂钩实施过程中,有些村由于不规范运作和指导思想错误,宣传不到位,未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盲目拆迁,重建设,轻拆迁,楼建成了,群众不愿搬,许多建筑商垫资开发而村无钱还账,就用楼顶账,造成无序买卖。而拆迁过程中,由于追求拆迁速度,旧宅找评估公司评估,补助过高,而新楼又按较低成本卖给本村拆迁户,价格过高群众不愿买,亏损部分村又只能用外卖房挣钱补贴,为此,村大肆宣传,买卖安置房,从而形成小产权房。三、做好规划,逐步实施实施旧村搬迁改造是一项时间长、任务重、难度大的系统工程,一般都需要 510 年左右的时间。要做好这项工作,需根据各自实际,因地制宜做好村庄搬迁改造方案,在征得广大村民同意的情况下,逐步组织实施。一是做好村庄规划工作。村庄搬迁改造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在此基础上确定好拆迁范围、新村安置区范围,并制定村庄搬迁改造计划。二是做好新村规划设计工作。要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基础上,确定适宜的安置住房和户型,本着方便生产、生活、经济、实用,村民能够承受得起等方面,在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确定好村庄规划设计方案。4 / 4三是做好资金预算工作。既然绝大部分村民有意愿改善居住环境和条件,那就要按照谁居住谁出资的原则,做好服务协调工作。村庄搬迁改造资金除按上级规定要求享受部分资金补助外,村集体若没有资金储备,剩余资金就要由安置户来承担。因此,建议拆旧要根据住房差异给予适当补助,而不是由评估公司评估,以减少成本投入,另外新房建设及配套等都认真做好预算,使村民都能明白自己需要投入多少钱,能不能负担得起等。各项工作做到公开透明,村民才能够支持拆迁改造工作。四是适时做好增减挂钩上报工作。建议村在搬迁改造时尽量使用存量建设用地,新占用农用地要通过增减挂钩来解决置换的指标。因增减挂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