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回采设计与安全专篇汇报提纲_第1页
尾矿库回采设计与安全专篇汇报提纲_第2页
尾矿库回采设计与安全专篇汇报提纲_第3页
尾矿库回采设计与安全专篇汇报提纲_第4页
尾矿库回采设计与安全专篇汇报提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1 尾矿库位置 尾矿库位置 淳安县梓富选矿厂尾矿库位于淳安县城 280 方向 直距约 32km 的梓桐镇 后洲村北侧山坡 库区至梓桐镇有乡村公路相通 梓桐镇有沿湖公路通往淳安县城 交通方 便 2 2 方案概述 方案概述 淳安县梓富选矿厂为一家从事铅锌矿浮选 销售的私营合资企业 现该选 厂改制为淳安金石新型蒸压墙材有限公司 该选厂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侧的山 凹中 为上下相连的一 二号小尾矿库 一 二号尾矿库初期均由业主自行设 计 建设 一 二号尾矿库初期均由业主自行设计 建设 一号尾矿库约于 1998 年 4 月开始建设 1999 年 3 月投入使用 2005 年 1 月停止放矿 2009 年 又开始启用放矿 二号尾矿库 位于一号尾矿库上游 于 2005 年 1 月投入使用 2009 年后两尾矿库交替使用 业主后分别于 2008 年 11 月 2010 年 8 月委托北京东方燕京矿山工程设计 有限责任公司对一 二号尾矿库进行技术改造方案设计 并对两尾矿库进行了 改造 建设 2011 年 4 月 浙江泰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 淳安县梓富选 矿厂尾矿库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通过竣工验收后投入生产 淳安金石新型蒸压墙材有限公司根据有关文件要求 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和 前期准备工作 拟通对尾砂回采清库工作 综合利用尾砂于蒸压灰砂砖原材料 以彻底消除尾矿库安全隐患 3 3 尾矿库概况 尾矿库概况 一号尾矿库设计总坝高 24m 设计总库容约 9 6 万 m 为五等库 二号尾 矿库设计总坝高 18 28m 设计总库容约 7 万 m 为五等库 两尾矿库设计总库 容约为 16 6 万 m 一号尾矿库堆积坝坝坡比为 1 2 5 坝顶为 187 8m 现状总坝高约 20m 库内已堆存尾砂量约 5 万 m 折 7 5 万 t 二号尾矿库堆积坝坝坡比为 1 3 5 坝顶为 202 4m 现状总坝高为 14 6m 库内已堆存尾砂量约 5 万 m 折 7 5 万 t 两尾矿库内共堆放尾砂量约 10 万 m 折 15 万 t 1 1 一号尾矿库 一号尾矿库 1 1 尾矿库初期坝 尾矿库初期坝 2 一号尾矿库坝现状顶标高 183 3m 坝底标高 167m 坝高 16 3m 该初期 坝为不透水的混凝土坝 一号尾矿库初期坝坝坡比为 1 1 15 2 2 堆积坝及沉积滩 堆积坝及沉积滩 一号尾矿库现状堆积坝坝顶标高为 187 8m 坝底标高 183 5m 堆积坝采 用上游法分四级堆筑 堆积坝现状高度为 4 3m 轴线长 50m 该库的尾矿排放 较均匀 沉积滩顶总体较平整 坝面无管涌 塌陷 沼泽化等现象 但沉积滩 未向库内倾斜 3 3 排渗系统 排渗系统 在一号库初期坝下游坡面 178m 标高 设置 2 根水平管 在水平滤水管两 侧布置 32 根渗水塑料插板 塑料插板间距 1m 排距 0 6m 深 10 5m 以降低 尾矿库内的水位 4 4 安全观测 安全观测 在一号尾矿库初期坝顶设置了 4 个坝体位移观测点 日常巡查由尾矿库工 负责 包括滩长 坝面平整情况 渗漏 塌陷 库区水位等观测量记录 2 2 一号尾矿库 一号尾矿库 1 1 尾矿库初期坝 尾矿库初期坝 二号尾矿库初期坝坝顶标高 195 6m 底标高 187 8m 初期坝为不透水的 钢筋混凝土心墙堆石坝 2 2 堆积坝及沉积滩 堆积坝及沉积滩 二号尾矿库堆积坝用编织袋装尾矿堆积 堆积坝现状坝顶标高为 202 4m 坝底标高 195 8m 堆积坝高度 6 6m 轴线长 51m 尾矿堆积坝往库内方向推进 13m 坝坡比 1 3 5 该库的尾矿排放较均匀 沉积滩向库内倾斜 滩顶较平 整 坝面无管涌 塌陷 沼泽化等现象 4 4 排渗系统 排渗系统 二号尾矿库在 201m 标高 在离滩顶 30m 处的干滩上挖沟埋设了 3 根 DN 100mm 的纵向渗水管 并用横向导管导入两侧的坝肩排水沟 根据业主介绍 一 二号尾矿库库底设有净断面为 0 8m 1 2m 的排水斜槽 平盖板 从二号尾矿库尾部一直通往一号尾矿库的下方 5 5 安全观测 安全观测 在二号尾矿库初期坝顶设置了 3 个坝体位移观测点 日常巡查由尾矿库工 3 负责 包括滩长 坝面平整情况 渗漏 塌陷 库区水位等观测量记录 6 6 截洪系统 截洪系统 该尾矿库分别在尾矿库两侧山坡上各修筑一条截洪沟 西南侧的截洪沟 起点在二号尾矿库尾部 标高约 214m 终点在尾矿库西 南侧选矿厂附近的小溪沟上方 长约 250m 所截水流排向尾矿库西南侧选矿厂 附近的小溪沟内 北东侧的截洪沟 起点在二号尾矿库尾部 标高约 214m 终点在一号尾矿 库初期坝坝底的排水沟中 长约 350m 所截水流排向一号尾矿库初期坝坝底的 排水沟中 业主已在两岸山坡结合处的山坡上修筑了坝肩排水沟 净断面 0 3m 0 2m 在二号尾矿坝的马道上修筑了排水沟 净断面 0 3m 0 2m 7 7 排水及回水系统 排水及回水系统 原改造方案中是采用简易浮船 排水泵尾矿排水 回水 由于库区内目前无积水 库内自吸泵暂未设置 4 4 回采技术条件 回采技术条件 1 水文地质条件 库区地形体呈北高南低走势 尾矿库尾矿坝最低标高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 地形条件有利于地表水自然排泄 坝址及库区内没有大的地表水体 尾矿库下流 150m 处有梓桐源流过 但未 流经库区 整个库区汇水面积仅为 F 0 05km2 自然排水条件通畅 库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的 2 工程地质条件 库区属山地地貌 地形相对较陡 两侧山坡陡峻 坡降大于 10 尾矿库坝址 库区岩性简单 其岩体为厚至块状硅质岩 属坚硬岩类 岩体层理不发育 总体稳定性较好 没有其他不良工程地质条件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3 周边环境条件 尾矿库地处后洲村北侧山坳里 山坳呈南北走向 山谷断面成 U 字型 两侧山坡陡峻 形成山谷型尾矿库 在梓桐源的上游距尾矿库 200m 处为后洲村 尾矿库下游沿梓桐源小溪 依 4 次分布有大富底 结蒙和杜井村等 3 个行政村 选矿厂位于尾矿库西侧 其中选厂的办公室 食堂等距尾矿坝约 90m 5 5 回采范围及服务年限 回采范围及服务年限 1 1 回采范围 回采范围 回采范围为一号尾矿库和二号尾矿库平面范围 回采到库底 其中一号尾 矿库回采标高为 187 8m 169m 最大高差 18 8m 二号尾矿库回采标高为 202 4m 188 8m 最大高差 13 6m 2 2 服务年限 服务年限 现库内尾砂库存总量约 10 万 m 约为 15 万 t 本尾砂回采为业主尾砂综合利用的配套工程 尾砂综合利用生产线年综合 利用尾砂量约 9 万 t 则尾砂回采规模以 9 万 t a 考虑到回采前期准备 则尾矿库回采服务年限约为 2 年 6 6 可能的回采方案 可能的回采方案 1 1 可能的回采方案 可能的回采方案 根据尾矿库状况 尾砂用途 回采规模 尾砂综合生产线位置及生产能力 等 尾矿回采分干采和水采两种工艺 2 2 回采方案比较 回采方案比较 方案一因采用挖掘装载机 胶带输送机对尾砂进行回采 具有回采工艺较 简单 机动灵活 易于安全生产管理等优点 但增加了挖掘装载机在尾矿库内 转载环节 回采成本相对增大 同时两尾矿库初期坝均为水利型不透水坝 尾矿中的水份基本上是饱和的 大气降水后回采作业时 干采设备易陷落其中 方案二因采用水枪砂泵浮架对尾砂进行回采 回采工艺相对复杂 对作业 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 而且两尾矿库坝均为水利型尾矿库坝 两尾矿库 内尾 砂表面基本不含水 现为了回采尾砂 需要在尾矿库尾部形成一个人工沼泽 区 在雨季或雨量较大时危险性较大 3 3 回采方案确定 回采方案确定 经从尾砂回采安全 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考察 两回采方法 各有利弊 但业主委托要求采用干采工艺进行尾砂回采 因为设计确定采用方案一即挖 5 掘装载机采挖 带式输送机运输的回采方案进行尾砂回采工作 7 7 回采方法 回采方法 按尾矿库现状 在尾矿库西侧 187m 标高沿山脚修筑简易道路至二号尾矿 库尾部 202m 标高 一号尾矿库尾部 187m 标高 供挖掘装载机进入工作面 简 易道路长约 215m 平均纵坡 28 路宽 3 4m 尾砂回采分为上下两部分进行 先采二号尾矿库尾砂 二号尾矿库回采结 束后再回采一号尾矿库 由北向南 自上而下分层回采 每分层高度 3m 初始 工作面布置在二号尾矿库尾部 202 2m 标高 采用履带式挖掘装载机进行采挖 转载 平场 采挖下的尾砂经带式输送机运输至尾矿库西南侧的尾砂堆场 为保证在采挖期间工作面的稳定 应控制采挖高度不大于 3m 工作坡角小 于 40 下雨时应停止作业 并将采挖设备停放在安全地带 当采挖至堆积坝时 堆积坝相应下降一个分层回采高度 即 3m 并保留 堆积坝顶部高于工作面 0 5m 左右 直至采挖工作面下降到堆积坝以下 采挖期 间应保护未采挖坝体的完整 8 8 尾砂干采安全措施 尾砂干采安全措施 由于两尾矿库初期坝均为水利型不透水混凝土坝 大气降水后 尾矿中的 水份基本上是饱和的 采用干采工艺回采尾砂时 设备易陷落其中 为确保回 采安全 业主在进行尾砂回采时 须切实做好以下安全措施 1 在尾砂回采期间 应保持两尾矿库截洪 排水 排渗系统的完整 有效 正常运行 保证其在生产期间的排水要求 2 在尾矿库回采按 改造方案 确定的排水方案 采用简易浮船排水 简 易浮船安设有一大一小两台水泵进行排水 雨季采用大泵抽水 非雨季采用小 泵回收尾矿水 3 尾砂回采工作应首先从排水斜槽尾部开始 挖掘机挖掘至排水斜槽 再 将排水斜槽盖板依次拆除 以便于尾矿水排泄 尾砂沉降 固结 4 大气降水后应对采挖尾砂进行晾晒 待尾砂中含水率降至 15 以下时再 进行采挖 设备操作人员应在安全地点操作 不得在工作边坡下及坝坡面上进 行操作 暴雨后要对工作面及设备进行检查 为避免人员陷落 检查人员应手 持竹竿 6 5 在尾砂回采期间 要加强对尾矿坝的检测 在尾矿库内安装尾砂回采全 过程在线安全监控系统 了解并记录尾矿库在任何情况下的状态 尤其是暴雨 时的状态 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6 在采挖尾砂整个过程中 如遇到采挖工作面和通道有积水 沼泽 塌陷 等情况时 应铺设毛竹片扎成的毛竹排防陷层 防陷层宽度应不小于 0 5m 9 9 安全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