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稿_第1页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稿_第2页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稿_第3页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稿_第4页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说课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老师 你们好 我今天说的课题是 辛亥革命 这一 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第四单元第 13 课的内容 其课程标准是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中华民国的的历史意义 根据课标的要求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说说自己对这堂 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 说教材 1 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的主题是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本课主要讲辛亥革命的进程及评价 辛亥革命是中国 近代政治发展的关节点 标志着中国两千年君主专 制的终结 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从中国人民抗争 的角度来讲 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从近代化的探索来看 辛亥革命迈出了近 代化探索实质性的一步 辛亥革命后 中国人民的革 命洪流汹涌澎湃 势不可挡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相继爆发 所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有十分重 要的地位 20XX 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20XX 年是 中华民国建立百年纪念 所以在今年高考中的地位尤 第 2 页 共 9 页 其重要 2 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主要过程 探讨辛亥 革命在推动 20 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通 过分析革命兴起的背景条件 培养学生从政治 经济 思想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同时 培养学 生阅读 识记 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革命历程的基础上 深入探讨时代变革和 个人命运的关系 引导学生构建辛亥革命的历史轮廓 通过历史图片 文字或表格材料设置问题 促使学生 思考问题 探究问题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和方法 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现 实中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驱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 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培养他们 天下兴亡 匹夫有 责 振兴中华 的高度责任意识 树立为民族复 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 3 页 共 9 页 重点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历史功绩 临时约法 突破策略 通过创设情境 分组讨论 了解辛亥 革命的背景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临时约法 的意义 难点 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 绩 突破策略 通过分组讨论 归纳 多媒体演示 将抽象概念形象化 生动化 使学生能够较快地理解 和掌握 二 说教学方法 1 问题导学法 以学生为中心 以问题为主线 实现由重 讲 到乐 学 的转变 遵循认知规律以利于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和掌握 2 案例分析法 提供历史材料引导学生理性思考 通过实践演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养成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 现实 问题的历史分析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情境法 创设情境 再现历史 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 历史 第 4 页 共 9 页 4 探究讨论法 分组讨论 合作学习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协作 精神与能力 5 讲述法 多媒体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平台 展示音频视频材料 史料等多 种教学模具 丰富课程资源 让学生在广阔视野中学 习历史 三 说学法 1 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 思维活跃 求 知欲旺盛 参与积极性高 但运用材料自主建构知识 的能力较弱 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比较欠缺 2 学法指导 观察学习法 使学生能主动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 各种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 并能与所学内容 联系 讨论探究法 在课堂讨论时 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 进行探 究活动 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 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我将在忠于教材的 基础上有所发展 有所突破 第 5 页 共 9 页 1 上节回顾 复习检测 列举 1894 1901 年间 列强侵华主要史实 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要求的条约是 后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及评价 2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展示图片 中山路 用叙 述方式导入新课 如 神州大地上以孙中山命名的道 路有一百八十多条 其修筑的年代和在城市空间的位 置虽然各不相同 但它们有着一样的主题 都是为了 永久的记忆和深切的怀念 都是为了理想的放飞和愿 景的表达 都是希望把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和品格 以 及开创的事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今年是中华民国 建国 100 周年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辛亥革命 重走中山路 这样通过有感情的叙述 拉近历史与现实间的距 离 然后进入本课内容学习 3 展示课标 明了要点 1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 认识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中华民 国的的历史意义 第 6 页 共 9 页 4 启发点拨 讲授新课 在教材处理方面 我 将模仿百家讲坛分四讲进行探究 第一讲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讲述辛亥革 命的背景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 我将通过多媒体出示 相关图片资料 结合课本知识让学生分别从时代背景 经济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有利时机等方 面分析归纳总结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 然后就四川保 路运动为辛亥革命提供时机 过渡到下一问题的探究 第二讲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讲述辛亥革 命的过程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高潮环节 我将根据课本顺序 分三个环节来进行 1 夺取政权 武昌起义 2 建 立政权 中华民国 3 巩固政权 临时约法 通 过多媒体展示图片了解夺取政权 建立政权的过程 通过材料重点分析 临时约法 的内容 性质 目的 意义 然后 就 临时约法 的目的进行设问 临 时约法 为什么要针对袁世凯呢 导入下一内容的学 习 第三讲民国之憾 袁氏篡权夺果实 讲述辛亥革 命的结局 第 7 页 共 9 页 这一讲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将用多媒体展示相关 图片 设置问题 为什么袁世凯能够篡夺辛亥革命的 果实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进行分组讨论 合作探究 最后再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加以概括总结 第四讲丰碑永铸 中山伟业传千秋 讲述辛亥革 命的历史功绩 这一部分也是本课的难点 我将通过提供相关资 料 图片 指导学生结合课本讨论 归纳辛亥革命的 历史功绩 这样做可以适当降低课本难度 并能锻炼 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且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 解 5 归纳总结 结束新课 通过展示毛泽东等中共最高领导人对孙中山及辛 亥革命的肯定 再次提醒学生对本节课的重视 6 自主练习 巩固提高 学以致用 用多媒体展示 5 例客观题 指导学生 完成 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加强对所学知 识的巩固 7 课后探究 自主学习 有人说 辛亥革命胜利了 也有人说 辛 亥革命失败了 你怎样认识 为什么 形成文字 写在小测验本上 第 8 页 共 9 页 五 说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一课后 我会及时作 出反思 总结这一课所达到的效果及不足之处 以便 下一次的完善 附 板书设计 一 背景 时代背景 民族危机加深 清政府腐朽 人心思 变 经济阶级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力 量壮大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二 过程 1 武昌起义的爆发 2 中华民国的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