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心理发展_第1页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_第2页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_第3页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_第4页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第七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本章提示本章提示 本章是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及相关理论的内容介绍 是发展心理学内容板块又一出题 重点 考生首先要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个宏观的了解 如青少年心理发展分那几个阶段 分 哪几方面 各个阶段主要发展的内容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 在此基础 上还要掌握相关的重要概念及理论 同时还要与儿童心理发展对比起来复习 形成知识脉络 便于理解和记忆 第一节第一节 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 概述 一 概述 青少年期一般指 11 12 岁至 17 18 岁 相当于中学阶段的中学生 中学阶段又分为初中 阶段和高中阶段 约从 11 12 岁开始到 17 18 岁结束 历时 6 年左右的时间 初中阶段又称为少年期 从 11 12 岁到 14 15 岁 这三年时间是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 速期 初中生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 其心理的各个方面虽然也在发展 但相对生理发育速度来说则相对平稳 由此而造成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种种特殊矛盾和表现 使 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 高中阶段又称青年初期 从 14 15 岁到 17 18 岁 高中生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连续发展 在生理发育上已达成熟 在智力发展上也已接近成人水平 在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上表现出更 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 二 一般特点 二 一般特点 总的来说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主要表现为过渡性 闭锁性 社会性 动荡性 过渡性 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的童年期向成熟的成人期的过渡时期 在这过程中 有半幼稚 半成熟的特点 也有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矛盾特点 闭锁性 内心世界逐步复杂 从开放转向闭锁 开始谨慎地表露自己的内心活动 社会性 比起儿童来说 青少年期的心理带有较大的社会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更 多的依赖于生理的成熟和家庭 环境的影响 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及其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则更 多地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动荡性 青少年思想敏感 叛逆 容易走极端 打架 斗殴等不良品行容易出现在这 一阶段 这些一般特点具体说来可以从青少年的思维发展 个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及情绪发展上体 现出来 首先 思维的发展 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及形式逻辑思维的出 现 能用假设 逻辑推理及逻辑法则解决问题 高中生阶段形式逻辑迅速发展 个体各种思维 能力已经接近成人 尤其是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已占优势地位 其次 个性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飞跃时期 个体自我意识高涨 到了高中阶段 自我意识呈现独立 成分分化等特点 关注自己个性 有较强的自尊心和道德意识 再次 社会性发展 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再度进入 自我中心 同时产生了学多心理上的 不安和焦躁 交友范围缩小 同时 由于独立意识的增强 与老师 父母等成人关系矛盾加大 最后 情绪发展 随着他们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扩大 其情绪的感受和表现形式 不再像以往单一 但又远未成人稳定 故表现出内向性和表现性 可变性与固执性并存 第二节第二节 生理发育生理发育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这个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 初中 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改变 内脏机能的成熟及性 的成熟三个方面 这就是青春期生理发育的三大巨变 一 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一 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初中生的身体发育很快 其身高 体重 体形及面部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些变化使他 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1 1 身高身高 初中生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高的迅速增长 人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 第一个高 峰发生在 1 岁左右 那时身高一般增加 50 以上 第二次生长高峰就出现于初中阶段 在这个 阶段 初中生身高增长异常迅速 每年至少要长高 6 8 厘米 甚至可达到 10 11 厘米 男女初中生的身高变化是有差异的 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的平均年龄是 13 岁左右 14 岁左右达到生长高峰 然后生长速度逐渐下降 到 15 5 岁时 又退回到以前的生长速度 女生 的这一过程要先于男生近两年 她们大多数人从 9 岁左右开始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 12 岁左右 达到生长高峰 2 2 体重体重 体重的增长反映出身体内脏的增大 肌肉的发达以及骨骼的增长和变粗 也反映出营养及 健康情况等 所以体重也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城市男生在 13 至 15 岁这段时间 体重增加最快 平均每年增长 5 5 公斤 14 岁是增 长高峰 15 岁以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城市女生在 11 至 14 岁时体重增加最快 平均每年增长 4 4 公斤 12 13 岁是增长高峰 14 岁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初中三年级以后 男女生的体重 已接近成人 3 3 体内机能的增强体内机能的增强 初中生体内各种机能都在迅速增长并逐渐达到成熟 A 心脏压缩机能的增强首先在形态上 为了保证青春期生长发育突增的需要 作为人体运 输系统的心血管系统也出现了第二次生长加速 其次 在机能方面 主要表现为心率 脉搏开 始减慢 B 在青春期 肺的发育也明显加速 12 岁左右 肺重量为出生时的 10 倍 在整个青春期 中 肺活量将比青春期前增加 1 倍多 男女生肺活量存在显著差异 C 初中生体重的增强表明了肌肉和骨骼发生了变化 在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上 男女生之 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D 大脑的发育 在量的方面 初中生脑重及脑容积的增长不显著 因为 儿童在 10 岁以前 其脑重已为成人的 95 但在质的方面 这时期脑的发展则有较大进展 我国脑电波的研究表 明 个体在 4 至 20 岁之间 存在两个脑发展的加速期 第一个发生在 5 至 6 岁之间 第二个发 生在 13 岁左右 即青春期 二 第二特征与性成熟 二 第二特征与性成熟 1 1 第二特征第二特征 第二性征一般指性发育的外部表现 男女的第二性征有各自的特点 男性第二性征男性第二性征 1 喉结突起 声音变粗 男孩一般在 13 岁时进入变声期 最早 8 岁 最晚 15 岁 变声 期长短不一 短者四 五个月 长者可达一年 2 上下唇有须 额两鬓后移 3 阴毛 腋毛先后出现 阴毛大都出现在 14 15 岁 女性第二性征女性第二性征 1 声音变尖 但喉结外部无明显变化 2 乳房发育 乳房发育最早 8 岁 最迟 13 岁开始 约半数在 10 岁开始 3 骨盆逐渐变宽大 臀部变大 4 阴毛和腋毛先后出现 女孩阴毛大都于 13 岁开始 最早 10 岁 2 2 性成熟性成熟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 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性激素的增多 性激素分泌是整个内分泌系统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青春期以前 无论男女 都仅分泌 少量的性激素 进入青春期后 个体下丘脑的促性腺释放因子的分泌量增加 从而使垂体前叶 的促性腺激素分泌也增加 进而导致性腺激素水平相应提高 促进性腺发育 女性的性腺为卵 巢 男女的性腺为睾丸 性腺的发育成熟使女生出现月经 男生发生遗精 性器官的发育 女性的性器官包括 卵巢 子宫及阴道 在青春期前 发育缓慢 8 到 10 岁发育加快 以 后的发育速度则直线上升 子宫的发育从 10 岁始到 18 岁止 长度增加了 1 倍 其形状及各部 分的比例也有所改变 男性的性器官包括 睾丸 附睾 精囊 前列腺及阴茎 男性的性器官发育比女性要晚些 在 10 岁前 发育很慢 进入青春期后 发育加速 随着性器官的发育 男女性均出现第二性征 性机能的发育 性器官的迅速发育 使初中女生出现月经 月经初潮的年龄一般在 10 至 16 岁 女性月经 初潮出现得早与晚 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 气候条件 经济水平以及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 月 经初潮后 由于卵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因而在一个阶段内 月经周期并不规律 一般在一年 内可达正常 男性在 15 16 岁时出现遗精 首次遗精的时间也有个别差异 一般发生于 12 至 18 岁之间 影响青春期个体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 诸如遗传 营养 运动 生活条件 气候环境等 第三节第三节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 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是抽象逻辑思维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它们的发展和成熟 是青少年思维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一 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一 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1 1 初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初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所谓形式运算思维就是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 可以离开具体事物 根据假设来 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 这一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运用假设的能力 研究表明 初中生面临智力问题 并不直接找结论 而是通过逻辑 分析和实验证明去对每一种可能性验证 最后得出结论 这一过程说明初中生具有建立假设及 检验假设的能力 而这一能力是抽象逻辑思维的重要特征 2 逻辑推理能力 从初中一年级起 学生已具备了各种推理能力 但是不同年级间在推理发展水平和推理运 用水平上具有明显差异 初一学生虽然已经开始具备各种推理能力 但还是初步的 在演绎推 理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差 初三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 初中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总体来讲 归纳推理的能力高于演绎推理的能 力 在对各种演绎推理的掌握上 发展的先后顺序依次是直言推理 其次是复合推理和选言推 理 最后是连锁推理 初中生推理运用水平的发展顺序依次是排除推理中的干扰 改正错误 运用推理去解决问题 3 运用逻辑法则 初中生对各类逻辑法则的掌握主要表现对于矛盾律 排中律和同一律的认识上 研究表明 初中生掌握不同逻辑法则的能力存在着不平衡性 依次是矛盾律 同一律与排中律 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还体现在对概念的掌握上 进入青春期之后 初中生日益掌握 了更多的抽象概念和更复杂的概念系统 2 2 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青少年初期 高中阶段 形式逻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概念 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这 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上 1 概念 初一年级大多从功用性或具体描述水平定义事物 初二 三年级接近对概念的 本质定义或作具体解释 高中阶段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水平的人比初中多 同时还能较准 确地对社会概念 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作出定义 2 推理 初中生已经具备全部推理能力 但属于初级水平 从高一开始 推理能力迅速 发展 高二以后基本到达成熟水平 3 运用逻辑法则的发展 初中已基本掌握并能运用逻辑法则 到高二年级 学生在掌握 和运用逻辑法则方面已趋于成熟 二 辩证思维的发展 二 辩证思维的发展 辩证思维是指反应客观现实的辩证法 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所进行的思维 据研究表明 青少年辩证思维的发展大体呈下列趋势 初一学生已开始掌握辩证逻辑的各种形式 但水平较低 初三学生辩证思维则处于迅速发 展阶段 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趋于占优势的地位 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有二 第一 初一学生掌握的知识广度 深度还不够 故辩证逻辑水 平较低 而初三学生掌握知识较为系统 深刻 故辩证逻辑能力水平升高 第二 初一学生在 生活与学习上具有依赖性 限制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初三学生逐步摆脱了依赖性 有利于提高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高中生的辩证逻辑发展是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相辅相成的 他们的形式逻辑思维发展水平 高于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且更稳定 更匀速 但辩证思维发展的比较迅速 形式思维能力 是辩证思维能力的基础 两者相互促进 使高中生的思维水平更高 更成熟 更完善 第四节第四节 自我发展自我发展 进入青春期前 个体曾出现过一次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期 其年龄大约在 1 至 3 岁 是以 儿童可以用代词 我 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的 在接下来的若干时间里 儿童的自我意识虽 然仍在继续发展着 但发展的速度则是相对平缓和稳定的 青春期时 个体自我意识再一次高 涨 一 青少年的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 青少年的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对此知识点的理解可以从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掌握 1 1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主体对自己思想 愿望 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自我评价发展的一 般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依附性 早先的自我评价主要以周围的人为参考 但随着年级的上升 自我评价逐渐独立 到初中 二年级时 学生的独立自我评价能力逐渐稳定 2 自我评价的具体性和抽象性 低年级的学生只能从具体的外部表现 如行为结果来评价自己 不能从内部动机剖析自己 但随着年级的身高 逐渐能从理论的高度来抽象的评价自己 有研究表明 个体进入中学后 抽象性评价人数大幅度上升 而具体的评价人数减少 到 高中二年级 评价注重具体的表面的现象已不存在 说明青少年阶段是自我意识由具体性向抽 象性发展的时期 3 自我评价的原则性与批判性 进入中学阶段 青少年明显地表现出从道德原则出发并进行自我评价 并显示出一定的全 面性与深刻性 初中开始 学生就能全面的评价自己的行为 分析自己个性品质 到初三以后 自我评价的深刻性和全面性进一步发生质变 4 自我评价的稳定性 自我评价稳定性反应出中学生在评价中的负责任态度和其所采用 的标准是否一致 研究表明 随年级的升高 中学生的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好 2 2 自我体验的发展 自我体验的发展 自我体验的发展可以从成人感 自尊感及闭锁性到自卑感这几个角度去理解 1 1 成人感 成人感 成人感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 渴望参与成人角色 要求独立 得到尊重的体验 和态度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 伴随着身体的剧烈变化 青少年渴望得到老师 父母的尊重 希望他 们像大人一样被对待 这种心理的变化从初中开始 并逐渐疏远父母 寻找志趣相投的伙伴 2 2 自尊感 自尊感 自尊感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应 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 急切的 渴望自己的才能 人格 工作等得到别人的尊重 但这种自尊感容易走极端 当自尊得到满足 时 他们往往容易得意忘形 当得不到满足时 容易妄自菲薄 自暴自弃 3 3 从封锁性到自卑感 从封锁性到自卑感 青少年心理发展出教明显的封锁性 这是这个阶段自我体验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随着闭 锁性的发展 青少年到了高中容易出现自卑感 3 3 青少年自我控制的发展 青少年自我控制的发展 青少年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的发展为其自我控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我控制发展的一 般特点是 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虽然已内部动力为主 但不稳定和不持久 一方面他们思想方法 开始转向内部归因为主 另一方面他们又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与形象 而高中生能稳定而持久的控制自己 且主要思考自己的前途 理想问题 但在主观我与社 会我之间 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存在矛盾 二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二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1 基本概念 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提出的 他认为青年期 12 岁到 18 岁 的主要心理 发展任务之一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及防止同一性扩散 体验忠诚的实现 但这并不意味着同一 性只发生在这一时期 同一性的的发展是贯穿整个一生的课题 2 青少年要完成自我统合需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整合 1 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 2 自 我肯定对冷漠无情 3 角色实验对消极认同 4 成就预期对工作瘫痪 5 性别认同对 性别混乱 6 领导的极化对权威混乱 7 思想的极化对观念混乱 3 青少年刚迈入青春期 没有能力持久的承担义务 要做决定的事物太多太快 故千方百 计延缓承担义务 避免认同提前完结内心需要 这个过程一般较痛苦 但它会促进整合 第五节第五节 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 随着青少年进入初高中学习 知识面及思维能力得到扩展和提高 也促使了其社会性的发 展 一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一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利用两难故事研究了儿童道德的发展的阶段及规律 根据研究结果 他 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1 1 前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 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 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儿童遵守规范 但尚未形成自己 的主见 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 此时期又可分两阶段 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 个体还缺乏是非善恶观念 为逃避责备或批评而盲目服从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以行为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判断是非 2 2 习俗的水平 习俗的水平 出现在小学中高年级 一直到青年 成年 此阶段特征为个人认识到团体行为规范 进而 接受并付诸实践 分为以下两阶段 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个体按照人们所称的好孩子的要求去做 以得到别人的赞许维护权 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服从团体规范 尽本分 要尊重法律权威 3 3 后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此阶段发展已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 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 年龄至少是青年期人格成 熟之后 这个阶段为理想的境界 社会契约约定定向阶段 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义务感 尊重法制 但相信它是人订的 不适 合时可以修正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有个人的人生哲学 对是非善恶有其独立的价值标准 对事有 所为有所不为 不受现实规范的限制 二 反社会行为 二 反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是指违背社会行为 道德规范 损害社会或公众利益的行为 一般认为 青少 少年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认知不成熟有关 在同龄人的压力或影响下 容易做出反社会行为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认知能力逐渐趋于成熟 同龄人对个体的影响力减弱 第六节第六节 情绪情绪 随着初中生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扩大 其情绪的感受和表现形式不再象以往那么 单一了 但还远不如成人的情绪体验那么稳定 表现出明确的两面性 一 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 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1 1 外部情绪的两极性 外部情绪的两极性 1 强烈 狂暴性与温和 细腻共存 少年的情绪表现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 但有时表现出温和 细腻的特点 所谓温和性是指 人们的某些情绪在文饰之后 以一种较为缓和的形式表现出来 所谓细腻性主要是指情绪体验 上的细致和精确的特点 2 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情绪的可变性是指情绪体验不够稳定 容易转换 情绪的固执性是指情绪的顽固性 由于 青少年思维灵活性尚未成熟 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 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 3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青春期的个体 逐渐失去单纯与率直 在情绪上逐渐变现为隐蔽性 内向性 但有时为从 众或其他想法 常将某种原本的情绪夸张地表现出来 2 2 内部表现的两极性 内部表现的两极性 研究表明 青少年写日记的心理特征往往表现为坦白性与秘密性 真实性与虚伪性 自我 批评与自我安慰等矛盾状态 3 3 意志的两级性 意志的两级性 在中学阶段 青少年意志始终共存 积极性和消极性 认真和马虎 努力与懒惰 守纪与 散漫 果断与犹豫等矛盾 4 4 人际关系的两极性 人际关系的两极性 主要表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