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黄骅港东渡码头二期工程项目(陆域部分)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盖章):沧州沧海明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0年4月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黄骅港东渡码头二期工程项目(陆域部分)建设单位沧州沧海明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翟富剑联 系 人李辉通讯地址沧州渤海新区港务大厦15楼联系电 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河口港区东渡码头东侧立项审批部门渤海新区经济发展局批准文号沧渤经备字2018181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G5511 海上旅客运输占地面积(平方米)0.76万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8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7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0.9工程内容及规模:为满足市民及旅客客运需求及船型较大的社会游船停靠需求沧州沧海明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决定投资6550.79万元,在黄骅港港城区河口港区实施“黄骅港东渡码头二期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域及陆域,水域包括码头泊位、停泊区及港池,陆域包括游客上下客平台及进出港道路,航道利用原有千吨级码头进港航道。停泊区公布置4组钢趸船浮码头。最西侧趸船布置4个100客位游船泊位,采用中间双泊位、两侧单泊位的布置形式。中间两组趸船分别布置8个100客位游船泊位,两侧为单泊位布置,中间布置3组双泊位。最东侧趸船布置4个200客位游船泊位,采用中间双泊位、两侧单泊位的布置形式。停泊区与后方陆域通过8座20m1.6m钢引桥与4组钢趸船相连。每组趸船布置2座钢引桥。钢引桥通过混凝土支撑墩与护岸结构连接。目前,该项目已由沧州渤海新区经济发展局备案(沧渤经备字2018181号)。为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沧州沧海明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决定将该项目分为陆域部分、水域部分两部分建设(见附件),其中陆域部分投资8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游客上下客平台及进出港道路。本次仅针对黄骅港东渡码头二期工程项目陆域部分进行评价,黄骅港东渡码头二期工程项目水域部分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另行环评。1、工程内容及规模本工程陆域总占地面积0.76万m2,建设内容包括进出港道路及游客上下客平台。进出港道路西侧与黄骅港旅游码头道路相连,附属设施包括漫步道、围栏;游客上下客平台位于进出港道路南侧,附属设施包括观景平台4座、检票处4座。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表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指标名称单位数值备注1进出港道路主路宽度m8长度m390平台高程m6漫步道宽度m5长度m390围栏长度m3902游客上下客平台平台宽m6长度m390观景平台数量个4带遮阳棚、长椅规格m10*3*0.5检票处数量个4带遮阳棚规格m5*13综合指标陆域总占地面积万m20.76工程建设期月5总投资万元8003、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工程不设办公设施,仅设日常巡逻人员定期巡检、维护,巡检人员从沧州沧海明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内部调剂,不增加劳动定员。4、公辅设施本工程陆域供电范围为码头后方道路照明,由码头后方变配电室引一路380V电源至照明负荷中心附近,并就地设配电控制箱。照明设备总安装负荷约为2000w。5、平面布置本工程陆域布置游客上下客平台和与黄骅港旅游码头工程相通的进出港道路。道路主路北侧为漫步道,漫步道北侧设围栏;游客上下客平台位于进出港道路南侧。6、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工程不属于鼓励类和限制类项目,属允许类项目,且不属于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通知(冀政办发20157号)中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沧州渤海新区经济发展局备案(沧渤经备字2018181号),因此本工程符合当前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黄骅港河口港区港埠公司1#、2#千吨级散杂货码头本工程选址所在区域原为黄骅港河口港区港埠公司1#、2#千吨级散杂货码头,目前该项目已停止运营,本工程实施后将占用其部分堆场区域用于本工程建设。黄骅港河口港区港埠公司1#、2#千吨级散杂货码头工程于1986年建成投入使用,陆域占地面积6.07万m2,包括后方堆场、办公室及配电室等。水域部分为2个千吨级散杂货装卸码头,占地面积2740m2,主要设施包括码头面及门机等装卸设施。黄骅港河口港区港埠公司1#、2#千吨级散杂货码头工程主要货运种类为煤炭及钢材等散杂货,设计年吞吐量75万吨。目前项目已停止运营,场区现状陆域设施(主要为后方堆场)已全部拆除,堆场现状为联锁块地面。根据现场踏勘,黄骅港河口港区港埠公司1#、2#千吨级散杂货码头已停止运营,现场无货物堆存。2、黄骅港旅游码头工程本工程位于黄骅港旅游码头工程东侧,均由沧州沧海明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因此对黄骅港旅游码头工程进行简要介绍。黄骅港旅游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于2016年8月23日通过沧州渤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审批(沧渤审投环表201695号),目前该项目除博物馆尚未建设外,其余建设内容已于2019年11月14日通过沧州沧海明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组织的竣工环境保护阶段验收。(1)基本概况黄骅港旅游码头工程总占地6.07万m2,占用岸线长308m,工程内容包括小型游船泊位、游船泊位、快艇泊位,并相应建设码头上下客区、博物馆、综合服务中心、停车场、休闲广场、小商品销售区等其他配套设施。其中,码头上下客区包括游客聚集平台及本次新建的联系桥和浮动码头,用于游客上下游船;博物馆分为博物馆内部展示区和外部展示区,主要放置斗轮机、皮带机、装船机及见证黄骅港发展的水塔等(尚未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包括办公、售票、候船等;停车场包括客车停车区和小车停车区,用于车辆停放;休闲广场设置花坛绿地、园林小品及座椅等,用于游客观光、游憩;小商品销售区用于设置摊位,为游客提供旅游纪念品及其他小商品。(2)公辅设施供电:由市网接入一路10kV电源,引入室外箱式变电站,年用电量52万kWh。供暖:冬季采用电采暖,不设采暖锅炉。供油:由港区周边加油站的移动加油车供应,不设供油和储油设施。(3)污染物治理情况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送渤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理;船舶舱底油污水由有专业资质单位接收处理。噪声:选用低产噪设备,产噪设备均布置于建筑内。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全部送环卫部门处理,不外排。(3)污染物排放量根据黄骅港旅游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沧州沧海明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黄骅港旅游码头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阶段验收意见,黄骅港旅游码头工程污染源及其治理措施见表2。表2 黄骅港旅游码头工程污染源及其治理措施一览表类别污染源污染物名称排放量处理措施废水生活污水2289.8m3/aCODSS氨氮0.687t/a0.572t/a0.057t/a经3套化粪池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及渤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送渤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理船舶舱底油污水428m3a石油类0.856t/a由沧州渤海新区鑫港船舶服务有限公司接收处理固体废物生活、办公生活垃圾20t/a送环卫部门处理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沧州渤海新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渤海湾西岸。东临渤海,南接山东,西靠沧州市,北倚京津。渤海新区现辖“一市四区九园”,“一市”即黄骅市,“四区”即国家级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大港产业园区、港城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点园区,“九园”即中捷产业园、石化产业园、黄骅汽车产业园、南大港生态产业园、中捷高新技术产业园、新区物流产业园区、新区海洋经济产业园区、中欧产业园区、黄骅港综合保税区,核心区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河口港区位于黄骅港煤炭港区西南侧、大口河出海口附近。河道内建有黄骅港旅游码头(46个旅游船泊位),河口处建有5个10003000吨级散杂、油品泊位,依靠自然水深进出港,目前仅能通航1000吨级船舶。本工程位于黄骅港河口港区,中心坐标北纬381628.71,东经1174829.77。项目所在区域为原港埠公司1#、2#千吨级散杂货码头占地区域,厂址西侧为黄骅港旅游码头,南侧为宣惠河。距本工程最近的敏感点为西侧1330m处的万兴园小区。本工程地理位置见附图1,区域地形及周边关系见附图2。2、地形地貌沧州渤海新区地处华北平原东端、渤海西岸,为广袤平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微微倾入渤海,位于大陆和海洋交接处。地貌特征主要为内陆地貌和海岸地貌。内陆地貌:由于受河流冲击,造成河湖相沉积及海相沉积不均,出现微型起伏不平地貌,即一些相对高地和相对洼地。洼地近海海拔高程15m,南部、西南部高地海拔高程7m左右。海岸地貌:为海侵转化为海退以后逐渐形成的,属于淤积型泥质海岸。其特征是海岸平坦宽阔,上有沼泽堤,组成物质以淤泥、粉砂为主。本工程位于黄骅港河口港区,地势平坦。3、地层地质沧州渤海新区位于冀鲁断拗区中部,大地结构上属于中生代以来发育的新华夏系北东向断裂结构的黄骅凹陷区,凹陷西侧与沧县隆起相邻;东侧北段临渤海,东侧南段以赵家堡盐山断裂与呈宁隆起和惠民凹陷分开。在凹陷内部,平行于坳陷轴向的张性断裂发育,又由几个次级凹陷组成,基岩埋深2000m左右。区域第四系厚度一般为400500m。自下而上分别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下更新统(Q1):底板埋深400500m,层厚154230m。由棕黄、棕红及灰绿色粘土、粉质粘土夹厚层灰白、锈黄色中砂、细砂组成,普遍具有铁、锰质结核,多见钙化层。中更新统(Q2):底板埋深270290m,层厚125151m。下段(Q21)由棕黄色粘土、粉质粘土,灰黄及浅灰色中砂、细砂及少量粉砂组成;上段(Q22)由灰及灰绿色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及灰黄色细砂、粉砂组成。具淋溶淀积层。上更新统(Q3):底板埋深100150m,层厚79122m。由浅灰、灰黄色粉土、粉质粘土、灰黄色细砂、粉砂组成,顶部多含淤泥质。全新统(Q4):底板埋深2230m,由灰黄、灰色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及灰黄色粉砂组成。本工程所在区域地表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及上更新统陆相沉积形成的淤泥质粉土及粉砂层。4、水文地质沧州渤海新区地处渤海西岸,受沉积环境及后期大陆盐渍化共同作用,区内有大面积咸水分布,咸水体自西向东逐渐变厚。其中,浅层地下水埋深在020m之间,年水位变幅0.51.0m,大部分地区为矿化度大于2g/L的咸水,只有古河道和河流两岸有小面积的淡水分布,且呈条形和岛形分布,富水性较差;深层地下水储存在第四系松散沙层的孔隙之中,为多层结构的松散岩类孔隙水。以第四系沉积物的岩性为基础,以水文地质条件为依据,将工作区的第四系含水岩系,自上而下划分为四个含水层组:第含水层组:底界埋深2030m,大部分相当于Q4底界和Q3上段。降水入渗、径流和补给条件均较好,单井单位出水量为12.5m3/(hm),咸水广泛发育。地下水动态类型属入渗补给蒸发型。第含水层组:底界埋深120170m,相当于Q3底界。垂直入渗补给条件差,地下径流滞缓,单井单位出水量510m3/(hm)。水质结构多为咸水型。地下水动态类型属弱入渗补给、径流补给、开采径流型。第含水层组:底界埋深250350m,相当于Q2底界。富水性、渗透性及补给条件较差,单井单位出水量为1520m3/(hm),东部沿海一带有咸水分布。地下水动态类型属径流开采型,是本区深层地下水主要开采层。第含水层组:底界埋深350550m,局部达600m,相当于Q1底界。渗透性及富水性差,侧向径流补给微弱,单井单位涌水量主要为1015m3/(hm)。地下水动态类型属缓慢径流、越流补给开采型。本工程选址区域位于河口地区,区域潜水为海水入侵后形成的咸水,不具有供水意义。5、地表水沧州渤海新区地处九河下稍,境内共有河流22条,均属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总长543.3km,总流量2147.3m3/s。区域内主要河流有大口河、黄南排干和宣惠河。与本工程相关的流域河道水系主要是宣惠河水系。宣惠河:发源于吴桥县,西接盐山,东入渤海,经海兴县农场、高湾镇、苏集镇(尤庄子一带)、辛集镇、青峰农场、香坊乡等乡镇,连通无棣沟、宣南干沟、宣北干沟,过去主要是排沥河道,现在排蓄两用。本工程西南侧紧邻宣惠河,工程不增加劳动定员,无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产生。6、气候气象本工程所在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因临渤海而略具海洋性气候特征,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升温快、降雨少、日照强、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湿热多雨,高温、冰雹天气时有出现;秋季秋高气爽,风微天晴;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整个冬季受大陆冷高压控制,盛行寒冷的西北风和东北风,伴有寒潮。黄骅市气象站近30年主要气候气象参数见表3。表3 气候气象参数一览表序号项 目统计结果序号项 目统计结果1年平均气温12.97近5年平均风速4.2m/s2极端最高气温41.88年最小降水量277.8mm 3极端最低气温-18.79年最大降水量1341.2mm4年均日照时数2465.1h10日最大降水量174.9mm5年平均相对湿度62%11年平均降水量545.0mm6年最大风速22m/s12最多风向SW(频率12.73%)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社会环境概况沧州渤海新区地处河北东南沿海,成立于2007年7月,是河北省重点打造的沿海率先发展增长极,也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中国物流实验基地,户籍人口66万,常住人口100万,海岸线130公里。2、选址可行性黄骅港位于黄骅港开发区东北部,根据黄骅港总体规划(修订)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关于转送黄骅港总体规划(修订)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冀环评函201898号),黄骅港以煤炭港区、散货港区、综合港区为主,河口港区为补充。其中,河口港区现有1000吨级3000吨级码头间大口河口以内岸线规划为旅游客运、城市休闲功能。本工程占地位于河口港区现有1000吨级3000吨级码头间大口河口以内岸线,原为黄骅港河口港区港埠公司1#、2#千吨级散杂货码头,项目建设旅游码头游客上下客平台及进出港道路,符合规划要求。沧州沧海明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已取得选址所在区域不动产权证书(冀2019沧州市不动产权第0040794号),土地用途为公路用地,本工程建设内容游客上下客平台及进出港道路,符合土地用途要求。3、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农业部于2007年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渤海的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内,总面积为23219km,其中核心面积9625km2,实验区总面积为13594km2,是我国沿海最大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同时也是中国对虾、蓝点马鲛、小黄鱼、海蜇、梭鱼等渤海重要经济物种最主要的产卵场、索饵场、育幼场。其中渤海湾核心区面积为6160km2,范围是由4个拐点顺次连线与西面的海岸线(即大潮平均高潮痕迹线)所围的海域,拐点坐标为(1181500E,390234N;11815E,3825N;11820E,3820N;11820E,380130N)。海岸线北起河北省唐山市南堡港西侧,经丰南、沙河黑沿子入海口、涧河入海口,向西经天津的海河、独流减河入海口,向西至歧口河口为折点向南再经河北省黄骅市、海兴县的南排河李家堡、石碎河赵家堡入海口、大口河入海口、马颊河、徒骇河入海口,南至山东省滨州市湾湾沟乡。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禁止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新建排污口,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附近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应当保证保护区水体不受污染”。本工程陆域工程不涉及用海,在已有陆地上进行建设,不进行吹填造陆,不设置排放口,符合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要求。4、生态保护红线根据河北省生态保护红线(冀政字201823号),黄骅市红线区为黄骅市古贝壳堤自然保护区和黄骅市子牙新河河滨岸带敏感红线区。本项目不在黄骅市古贝壳堤自然保护区和黄骅市子牙新河河滨岸带敏感红线区范围内,因此本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本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位置关系见图1。本项目位置生态保护红线图1 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位置关系示意图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根据黄骅市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基本污染物例行监测数据,2018年度黄骅市的环境空气中PM10、PM2.5、SO2、NO2、CO、O3的监测结果见表4。表4 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评价标准(g/m3)现状浓度(g/m3)占标率/%超标频率(%)达标情况PM10年平均值7088.3126.1超标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值150178.8119.210.4PM2.5年平均值3553.6153.1超标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值75123.8165.120.3SO2年平均值6019.131.8达标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值1505637.30NO2年平均值4043.3108.3超标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值8083103.83.0CO(mg/m3)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值40002000500达标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值160195121.923.3超标由表6可知,年评价指标SO2年平均值及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值、CO 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外,PM10和PM2.5年平均值及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值、NO2年平均值及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值、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值超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6.4.1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定规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10、PM2.5、CO、O3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不达标区。超标原因与黄骅市周边工业企业众多,企业生产、贮存、运输等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较大等因素有关。针对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超标情况,国家、河北省、沧州市相继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沧州渤海新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等文件,推进大气污染物综合深度治理。随着各项治理行动的有序开展,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将得到有效改善。2、声环境经现场踏勘,该项目位于河口港区范围内,声环境质量一般。3、生态环境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所在区域陆域部分原为港埠公司千吨级散杂货码头,且已运行多年,天然生态环境已全部被人工生态系统取代,陆域生态环境质量一般。另外,本工程南侧紧邻宣惠河,根据沧州市环保局发布的宣惠河例行水质监测结果,宣惠河水质长期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5)V类水体标准。此外,本工程所在区域位于河口港区,周边已建有煤炭码头、集装箱码头等,宣惠河长期作为航道使用,水域生态环境质量一般。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工程不涉及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的排放,工程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及规划敏感区,没有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资源天然集中分布区等环境敏感目标,本评价不设置环境保护目标。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表5 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环境要素项 目取值时间标准值单位标 准 来 源环境空气PM2.5年平均35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75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TSP24小时平均300SO2年平均60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CO24小时平均4mg/m31小时平均10O3日最大八小时平均160g/m31小时平均200声环境Leq昼间65dB(A)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夜间55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气:施工扬尘执行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13/2934-2019)表1扬尘排放浓度限值。声环境: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噪声限值。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理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表6 扬尘排放浓度限值污染源控制项目监测点浓度限值*(g/m3)达标判定依据(次/天)标准来源施工扬尘PM10802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13/2934-2019)*监测点PM10小时平均浓度实测值与同时段所属县(市、区)PM10小时平均浓度的差值。当县(市、区)PM10小时平均浓度值大于150g/m3时,以150g/m3计。施工噪声污染物名称标准值标准来源Leq昼间70 dB(A);夜间55 dB(A)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营运期无SO2、NOx、COD、氨氮污染物排放。因此,本项目总量控制目标值为:二氧化硫0t/a、氮氧化物0t/a、COD 0t/a、NH3-N 0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一、施工期本工程区域为黄骅港河口港区港埠公司1#、2#千吨级散杂货码头原有堆场(项目已停止运营)。本次陆域施工内容主要为场地平整,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游客上下客平台及与一期工程相通的进出港道路。场地平整场地平整首先通过人工或机械挖填拆除工程区域内现有堆场联锁块地面,再平整改造成为设计所需的平面,并利用碾压机对场地进行顶面碾压,达到+5.35m的设计标高。游客上下客平台及道路本工程道路宽度8m,长390m,结构形式采用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由上向下依次为:40mm厚细粒式彩色沥青混凝土、60m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360mm厚水泥稳定砂砾(双层,各180mm厚,分层碾压)、150mm厚石灰粉煤灰土,道路两侧为花岗岩路缘石。游客上下客平台宽度6m、长390m,漫步道上下客平台宽度5m、长390m。游客上下客平台及漫步道均选择花岗岩作为铺面,结构由上向下依次为:30mm厚花岗岩板、30mm厚1:6干硬性水泥砂浆、100mm厚C15混凝土、150mm厚级配砂石。附属设施外购不锈钢栏杆、长椅、遮阳布等进行道路围栏、观景平台、检票处等施工。本工程施工污染源包括:废气主要为场地平整、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堆存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废水主要为施工及运输车辆冲洗水、水泥构件养护废水、施工人员盥洗废水;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本工程施工期工艺流程见图2,陆域部分铺面结构图见图3。上下客平台及道路施工陆域平整附属设施施工图2 工程施工工艺流程简图图2 陆域部分铺面结构图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本工程陆域部分施工期5个月,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工序如下:(1)废气:陆域场地平整、土建施工、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堆存过程中产生的扬尘;(2)废水:施工及运输车辆冲洗水、水泥构件养护用水、施工人员盥洗废水。(3)噪声: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4)固体废物: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2、营运期(1)废气:车辆行驶排放尾气、车辆行驶扬尘(2)噪声:车辆行驶、噪声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车辆行驶排放尾气车辆行驶扬尘CONOxTHCTSP-水污染物无-固体废物无-噪声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是车辆行驶噪声,产噪声级为69dB(A)75dB(A)其它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工程陆域施工在原有的河口港区港埠公司1#、2#千吨级散杂货码头场地上进行建设,不新增占地,因此本工程不会对陆域生态系统造成明显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工程施工期为5个月,施工内容包括陆域施工内容主要为场地平整、土建施工,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游客上下客平台及与一期工程相通的进出港道路等,由工程性质及类比同类工程的环境影响特征可知:施工期污染属短期污染行为,其影响范围主要在施工区域内。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包括施工扬尘、废水、噪声和建筑垃圾等,本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污染物控制措施如下:1、施工扬尘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期扬尘主要为场地平整、土建施工、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堆存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同时运输车辆进出工地,车辆轮胎不可避免的将工地的泥土带出,遗洒在车辆经过的路面,在其它车辆通过时产生二次扬尘。以上扬尘将伴随整个施工过程,是施工扬尘重点防治对象。(1)土建扬尘污染分析陆域场地平整作业产生的扬尘与气候有关,大风时对下风向的污染严重,工程土方工程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抑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2)施工期物料的运输扬尘影响分析物料运输可能导致空气中颗粒物(TSP)浓度升高,对周边运输道路和施工场地周边的环境空气造成污染。本工程施工物料的装卸和场地运输过程中伴随着扬尘产生,本评价要求建设单位物料运输车辆必须采用苫布遮盖。上述施工扬尘若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可能对周边环境空气产生污染影响。为有效控制扬尘污染,本评价要求项目建设及施工单位严格执河北省扬尘污染防治办法(2020年4月1日起施行)、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13/2934-2019)、关于印发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方案的通知(冀建安20179号)、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冀发20177号)、河北省2018年建筑施工与城市道路扬尘整治工作方案(冀建安2018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与城市道路扬尘整治工作的通知(冀建安201819号)、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扬尘污染防治的决定(2018年10月19日)、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技术规范(DB13/T2935-2019)沧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同时结合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 393-2007)及同类施工场地采取的抑尘措施,对项目施工提出以下扬尘控制要求。通过采取以下抑尘措施后,可较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表6 施工期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序号防治措施具体要求1设置扬尘防治公示牌必须在施工现场出入口明显位置设置扬尘防治公示牌,内容包括建设、施工及监管等单位名称、扬尘防治负责人的名称、联系电话、举报电话等2设置围挡施工现场必须连续设置硬质围挡,围挡应坚固、美观,严禁围挡不严或敞开式施工。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3施工场地硬化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采用混凝土硬化或用硬质砌块铺设,硬化后的地面应清扫整洁无浮土、积土,严禁使用其他软质材料铺设4施工车辆冲洗设施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配备车辆冲洗设施,设置排水、泥浆沉淀池等设施,建立冲洗制度并设专人管理,严禁车辆带泥上路,施工现场道路以及出口周边的道路不得存留建筑垃圾和泥土5施工扬尘实时监控施工工地应当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和扬尘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并分别与建设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6密闭遮盖措施1、施工现场集中堆放的土方和裸露场地必须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防尘措施,严禁裸露;2、施工现场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必须密闭存放或严密覆盖,严禁露天放置;搬运时应有降尘措施,余料及时回收;3、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必须设置垃圾存放点,集中堆放并严密覆盖,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应用封闭式容器存放,日产日清,严禁随意丢弃;4、施工现场运送土方、渣土的车辆必须封闭或遮盖严密,严禁使用未办理相关手续的渣土等运输车辆,严禁沿路遗撒和随意倾倒。7洒水抑尘措施施工现场必须建立洒水清扫抑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非冰冻期每天洒水不少于2次,并有专人负责。重污染天气时相应增加洒水频次。2、施工噪声影响分析本工程陆域施工主要噪声源为抓斗机、推土机、挖掘机以及装载机、打桩机及电锯、起重机等设备。本工程各类施工机械产噪值见表7。表7 主要施工机械产噪声级值一览表施工阶段施工设备声级dB(A)土方阶段抓斗机90推土机90挖掘机90装载机85道路及上下客平台施工打桩机90起重机80电锯85本评价采用点源衰减模式,预测计算声源至受声点的几何发散衰减,计算中不考虑声屏障、空气吸收等衰减,预测公式如下:Lr=Lro-20lg(r/ro)式中:Lr距声源r处的A声压级,dB(A); Lro距声源ro处的A声压级,dB(A);r 预测点与声源的距离,m; ro监测设备噪声时的距离,m。利用上述公式,计算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贡献值见表12。表8 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贡献值序号机 械不同距离处的噪声贡献值dB(A)施工阶段40m60m100m130m200m300m400m500m1装载机6763595753494745土石方施工阶段2挖掘机72686462585452503推土机、抓斗机72686462585452504打桩机7268646258545250道路及上下客平台施工5电 锯67635957534947456起重机6258545248444240将表8噪声源预测计算结果与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互对照可知,昼间距施工设备60m,夜间300m可满足GB12523-2011场界噪声限值要求。根据厂址周围环境概况,本工程与最近的声环境敏感点万兴园小区的距离为1330m,距离较远,不会对其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为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施工及运输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不利影响,本评价建议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时采取以下噪声控制对策和措施:设计招标阶段: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施工阶段: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轻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利用距离衰减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强噪声设备尽量分散布置使用,固定的机械设备应尽量入棚操作;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土石方或建筑材料、设备运输车辆通过时人口密集区应减速、禁鸣。本项目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施工噪声对周边区域声环境产生的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噪声影响将消除。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生产废水主要为施工及运输车辆冲洗水、水泥构件养护用水。施工及运输车辆冲洗产生的废水量较少,主要污染物为泥沙,建议在施工区设置临时沉淀池,经沉淀池澄清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抑尘,无废水外排,不会对区域地表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黄骅港旅游码头工程建设有公共卫生间等设施,施工人员盥洗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渤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会对区域地表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4、固体废物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应统一收集送环卫部门处理,在外运过程中采用密闭垃圾运输车,避免沿途遗洒,并按环卫部门指定路线行驶,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收集用于厂区平整和地基填筑,不能全部利用时外送环卫部门处理,即施工期固体废物全部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5、生态影响分析本工程陆域部分在原有的河口港区港埠公司1#、2#千吨级散杂货码头场地上进行建设,不新增占地,不会对陆域生态系统造成明显影响。综上,施工期影响均为短期影响,将会随施工期的结束而消除,在落实以上污染防治措施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本次仅针对黄骅港东渡码头二期工程项目陆域部分进行评价,陆域部分建设内容包括进出港道路及游客上下客平台。陆域部分营运期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为进出港车辆排放的尾气及道路扬尘,主要污染物为CO、NOX、THC、TSP等。针对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采取汽车安装净化装置,提高燃油品质,优化汽车设计,开发新能源汽车等措施来降低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道路地面起尘与路面结构、路面清洁度有关,运营期建设单位应加强道路养护,在公路路面及时做好清洁和管理维护工作的前提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面起尘量。营运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车辆行驶噪声,会对道路两侧声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并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本工程与最近的声环境敏感点万兴园小区的距离为1330m,距离较远,不会对其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在采取上述措施的条件下,黄骅港东渡码头二期工程项目陆域部分建设内容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车辆排放的尾气车辆行驶扬尘CONOxTHCTSP-水污染物无-固体废物无-噪声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是车辆行驶噪声,产噪声级为6975dB(A)其它无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在施工过程中,为保护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在环境管理体系指导下,项目施工期应进行精密设计,尽量缩短工期,减小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议本项目采取以下生态保护减缓措施:(1)尽量缩小施工临时占地范围,加强施工管理,各种施工活动应严格控制在施工区域内,将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2)施工结束后,对于车辆停放场、物料堆放区剩余杂物全部清理,不得遗留。(3)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开植被分布区,凡施工车辆、机械破坏的地方要及时修整,恢复原貌,并选用当地物种进行绿化。(4)采用低噪声、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施工机械并对其加强维护、管理,减少施工期烟尘、噪声、废水的排放,减轻施工期对动物的影响。加强对施工人员保护动物的教育。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黄骅港东渡码头二期工程项目(陆域部分)建设规模:陆域建设内容包括进出港道路及游客上下客平台。建设期:5个月。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万元,占总投资的0.75%。(2)项目选址本工程位于黄骅港河口港区,中心坐标北纬381628.71,东经1174829.77。陆域部分所在区域为原港埠公司1#、2#千吨级散杂货码头占地区域,厂址西侧为黄骅港旅游码头,南侧为宣惠河。距本工程最近的敏感点为西侧1330m处的万兴园小区。(3)建设内容及产业政策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工程不属于鼓励类和限制类项目,属允许类项目,且不属于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通知(冀政办发20157号)中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沧州渤海新区经济发展局备案(沧渤经备字2018181号),因此本工程符合当前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4)项目衔接本工程用电由由码头后方变配电室引一路380V电源至照明负荷中心附近,并就地设配电控制箱。2、环境质量现状和区域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质量现状根据黄骅市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基本污染物例行监测数据,年评价指标SO2年平均值及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值、CO 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外,PM10 和PM2.5年平均值及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值、NO2年平均值及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值、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值超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6.4.1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定规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10、PM2.5、CO、O3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不达标区。超标原因与黄骅市周边工业企业众多,企业生产、贮存、运输等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较大等因素有关。针对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超标情况,国家、河北省、沧州市相继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沧州渤海新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等文件,推进大气污染物综合深度治理。随着各项治理行动的有序开展,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将得到有效改善。声环境:经现场踏勘,该项目位于河口港区范围内,声环境质量一般。生态环境: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所在区域陆域部分原为港埠公司千吨级散杂货码头,且已运行多年,天然生态环境已全部被人工生态系统取代,陆域生态环境质量一般。另外,本工程南侧紧邻宣惠河,根据沧州市环保局发布的宣惠河例行水质监测结果,宣惠河水质长期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5)V类水体标准。此外,本工程所在区域位于河口港区,周边已建有煤炭码头、集装箱码头等,宣惠河长期作为航道使用,水域生态环境质量一般。(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不涉及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的排放,工程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及规划敏感区,没有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资源天然集中分布区等环境敏感目标,本评价无环境保护目标。3、选址可行性黄骅港位于黄骅港开发区东北部,根据黄骅港总体规划(修订)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关于转送黄骅港总体规划(修订)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冀环评函201898号),黄骅港以煤炭港区、散货港区、综合港区为主,河口港区为补充。其中,河口港区现有1000吨级3000吨级码头间大口河口以内岸线规划为旅游客运、城市休闲功能。本工程占地位于河口港区现有1000吨级3000吨级码头间大口河口以内岸线,原为黄骅港河口港区港埠公司1#、2#千吨级散杂货码头,项目建设旅游码头游客上下客平台及进出港道路,符合规划要求。沧州沧海明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已取得选址所在区域不动产权证书(冀2019沧州市不动产权第0040794号),土地用途为公路用地,本工程建设内容游客上下客平台及进出港道路,符合土地用途要求。3、施工期采取环保措施的可行性(1)施工扬尘环保措施可行性本工程施工期扬尘主要为场地平整、土建施工、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堆存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同时运输车辆进出工地,车辆轮胎不可避免的将工地的泥土带出,遗洒在车辆经过的路面,在其它车辆通过时产生二次扬尘。本项目拟采取控制施工作业过程物料运输的方式,运输车辆采用封闭运输,不利气象条件下限制装卸作业,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应尽量避开居民点等环境敏感点,安排专人定期对施工场地清扫、洒水抑尘等措施,降低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品安全培训课件
- 民法总则课件魏振瀛
- 初中月考考试原题及答案
- 餐厅服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母亲节活动方案
- 新质生产力主题宣讲
- 预制菜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 佳木斯工业新质生产力
- 民族自治地方课件
- 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定位
- 电子科技大学微积分上册
- 压力弹簧力度计算器及计算公式
- 工匠精神(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超星尔雅学习通】章节答案
- 2022年高考英语真题试卷(天津卷)含答案
- 抗日英雄革命事迹学习PPT抗日英雄王二小革命事迹PPT课件(带内容)
- 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PDCA
- 讲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宫颈锥切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妇科)及表单
- GB/T 8905-2012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
- GB/T 21562-2008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
- GA/T 1073-2013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