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复课校园通风消毒制度.doc_第1页
开学复课校园通风消毒制度.doc_第2页
开学复课校园通风消毒制度.doc_第3页
开学复课校园通风消毒制度.doc_第4页
开学复课校园通风消毒制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2020年春季开学复课校园通风消毒制度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 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病原则,根据上级 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通风类一、学校教室、宿舍要保证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 不少于30分钟。公共场所以自然通风为主。室内外空气不 建议使用化学消毒液进行消毒。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 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 换气。二、学校要严格教室、宿舍通风制度,设有专人负责, 并填写通风记录,通风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通风时 间、执行人。三、加强教室、宿舍、室外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 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消毒类一、消毒范围学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 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尤其是学生经常接 触的物品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二、消毒方法和时间(一)一般预防性消毒为主1.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 少于30分钟,每天一次。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一般每2 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2. 地面、物体表面消毒。师生离校后,地面可用有效氯 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拖拭,再用清水拖拭干净; 物体表面使用喷雾消毒剂消毒或使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 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二)异常情况消毒如发现校外、社区有类似“非典”“禽流感”“甲型流感” “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病例时,按照相关要求配合卫生疾控 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如校内出现疫情,学校要及时上 报相关部门,在相关卫生部门的指导要求下做好相应的消毒 措施。对患传染病学生所在的教室、宿舍及时进行空气消毒 和物体表面消毒,含氯消毒液(有效含氯量为500mg/L)擦拭 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残留。三、疫情期不同场所的消毒方式(一)地面、物体表面消毒。师生离校后,地面可用有 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 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 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等高频接触的 部位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擦拭,作 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两次。(二)集体食堂厨房餐具消毒。首选餐具消毒器消毒,常用的消毒碗柜有紫外线臭氧消毒碗柜和局温加热消毒碗 柜等,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也可用高温蒸汽或煮沸15 30 分钟消毒,或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 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冲洗干净再用清 水漂洗干净。(三)卫生间消毒。师生离校后,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 洗手台面等或将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 至湿润,作用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拖把、抹布 等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 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每天两次。(四)手部消毒。应配备充足的洗手液,督促学生在入 校后、离校前、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行洗手。洗手 时应采用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可根据实际情况配 备含醇类快速手消毒液。(五)校车消毒。无空调的校车应开窗通风,有空调的 校车到终点后应开窗通风;校车内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 可参考物体表面的消毒;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250mg/L_500mg/L的消毒剂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无窗密闭的校车,可在人 员清空后用移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或可用有效氯浓 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后, 开启空调外循环通风换气。四、应急消毒(新冠肺炎)学校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学生应 立即隔离,学校保健医生立即上报属地疾控中心,在疾控部 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一)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 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 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 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 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疑似病例 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 500mg/L-1000mg/L的消毒剂消毒。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 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 10000mg/L的消毒剂至湿润。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 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 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分钟。建议 擦拭2遍。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 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2-3 遍擦拭消毒。五、注意事项师生离校后,室内消毒时,应先关闭门窗,在密闭的环 境内进行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以上,进行通风换气。学 生进入室内,要先开窗通风20分钟。设有专人负责,并填 写消毒记录,消毒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消毒时间、 执行人。以上规定自公布之日严格执行2020年3月*日青岛市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食堂工作指南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决策部署,做好全市学校食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就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食堂春季开学前后防控工作要求如下。一、供餐前准备工作1.制定预案,全员培训。要认真分析研判开学疫情防控风险隐患,根据指南和防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食堂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等,做到一校一案,无预案不开餐。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校外员工平安顺利返岗。同时制定师生错峰就餐预案。要对食堂管理、从业人员提前进行疾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开展体温监测、清洁消毒、应急处置等专题培训。疫情期间,教育并要求所有从业人员上下班途中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手套,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2.全面排查,条件保障。开学前要对所有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并建立健康台账,精准掌握每一名员工返工前 14 天的可疑接触经历、旅居经历和身体健康状况,特别关注假期是否曾前往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是否接触过疫情防控高危人员等。对排查的重点人员,要一人一策确定返工方案。要落实好疫情防控所需物资,提前储备好足以维持一定时间的疫情防控应急所需物资,包括医用口罩、75%酒精、消毒溶液、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洗手液、肥皂、胶皮手套、体温计、红外测温仪、喷雾器、应急药品等。食堂餐厅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设置临时应急隔离空间,配备相应生活、防护设施设备。3.清洁消毒,食材准备。应对食堂加工用设施设备、工具容器等,进行开学供餐使用前的全面检查清理。对食堂、食堂周边环境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消除细菌、病毒滋生环境,不留死角。餐厅每日公示消毒情况。同时,做好食材筹备工作。提前对食堂食品原材料的库存情况进行清点和清理,确保食品原材料安全、充足,可适当增加库存量。二、供餐后食堂防控管理(一)日常管理1.测温管理。严格实行实名晨检制度、测体温上岗制度。食堂员工每天上下午(每餐工作前)各检测体温一次,并建立档案。对体温超过37.3或出现乏力、咳嗽等症状,以及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及时督促到医院就诊,待查明原因并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对进入食堂餐厅的学生、教职员工等用餐人员,要求其佩戴口罩,按规定进行登记等。2.人员管理。加强管理和从业员工自我防控意识。以微信群、QQ 工作群等形式及时向在外地的员工发布疫情防控信息、自我防护措施、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和上岗防控相关要求,使员工未返岗就掌握了疫情防控知识和返校途中的自我保护技能。3.健康管理。学校食堂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返工前,要组织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员、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并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在学校食堂显著位置进行统一公示。4.留样管理。每日每餐供应的每个品种必须做好留样保存和相关记录,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防止样品之间污染,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25g。(二)采购管理1.禁止制售野生动物及制品。严禁采购、存储、加工、烹饪、销售野生动物及其肉蛋类制品。2.严格食堂食材源头管理。不得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格食品采购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食材来源清晰,供应商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动物产品检疫证等证件齐全。3.采购中交接货物管控。供应商送货人每天检测体温并向学校报备,供货商、学校采购员和接货员在采购、运输、验收工作中均需佩戴口罩,彼此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采购肉禽类生鲜食材应戴上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手对该类食材的直接接触,查验食材和其他物品前后要洗手,做好个人防护。4.食材配送车辆管控。保持食材采购车辆和配送车辆干净卫生,专车专用,净菜、半成品等特殊食材需专用冷藏车配送,每次运输食品前应进行清洗消毒。5.抽样检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易携带致病菌或易腐败变质的食材采取抽样送专业机构检测的措施。?(三)烹饪与销售1.烹饪管理。烹饪食品时,做到烧熟煮透,确保食品中心温度应达到70摄氏度以上。2.严禁生冷食品。学校食堂禁止制售即食生菜(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3.生熟食品分开。严格做到生、熟食物相分离,防止食物的交叉污染。4.加强食品保护。售饭处应有防止飞沫(说话的唾液、咳嗽、打喷嚏所致)灰尘、蚊蝇等污染的设施,出售的食品不得无保护暴露。疫情期间应以供应套餐为主,暂停自助餐等开放式供餐模式,降低飞沫传播风险。5.公用餐具保护。公用餐具(使用前应严格消毒清洗保洁)、免费汤粥、免费调料应有防止飞沫、灰尘、 蚊蝇等污染的措施。鼓励学生自备餐具,及时清洗消毒。建议使用一次性饭盒。6.销售管理。从业人员售饭时一律使用经消毒的专用工具并佩戴口罩和手套,销售中少用语言交流,与服务对象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饭菜统一由工作人员分发,禁止自行取用。7.工作服、口罩要求。强化二次更衣管理,售饭人员工作服应每天更换,集中洗涤并进行高温消毒。工作期间,从业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疫情期间不得佩戴PE材质敞开式透明口罩,口罩不得重复使用,定时更换。(四)后厨管理1.后厨全封闭管理。食堂后厨严格实行全封闭管理(完善门禁系统),非本食堂人员不得进入后厨,食堂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因工作需进后厨时,要检测体温合格、戴口罩、穿工作衣帽,做好记录。2.个人物品管理。不得将私人物品带入后厨,手机进后厨应经消毒处理。3.功能间通风管理。后厨要定时开窗通风或使用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全新风运行,保持空气流通,中央空调系统建议停止使用,确有必要开启须定期进行消毒处理。4.智能化监管。充分发挥电子监控智能管理系统对炊管人员规范操作防控疫情的监管作用,及时督导整改到位。?(五)餐厅管理1.餐厅通风管理。餐厅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要通过定时开窗或运行新风系统保持食堂就餐场所通风良好。2.洗手池、洗手液管理。学生和教职员工就餐前、就餐后要洗手消毒。在餐厅中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供水设施正常使用,引导师生餐前洗手并成为习惯。3.规范就餐程序。就餐人员须佩戴口罩取用餐具和到售饭窗口买饭(包括自选餐),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摘口罩,避免面对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中不交流、少说话,保持安全就餐距离,避免交叉感染。4.就餐方式。疫情期间不提倡集中用餐。一是适当延长供餐时间,采取分批、分时段等形式避峰、错时就餐,减少食堂就餐区域人员密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二是鼓励打包就餐。为减少师生在餐厅就餐人数,降低就餐场所中的人员密度,可增加套餐盒饭供应,打包带回单独用餐,防止并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污染。三是可分餐到班,学校可因地制宜,提倡分区域、分班级、班级内学生错时就餐。往班级送餐的从业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需佩戴口罩、消毒手套,送餐至班级门口指定位置即可,不得进入班级。送餐后,需对工作服、工作帽,送餐用工具和车辆进行彻底消毒、清洁。四是餐厅就餐师生要隔座就餐,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避免扎堆就餐。5.个人分泌物处置。打喷嚏和咳嗽时应使用纸巾遮挡包裹,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包括废弃的口罩)使用密封袋密封弃置于有盖垃圾桶内。6.餐厅清洁消毒。开餐前对餐厅进行清扫、清洁、消毒、通风,开餐中及时清理餐桌和地面废弃物并清洁餐桌,餐后做好汤粥、公用调料的收捡和清理打扫餐厅卫生,进行餐桌、椅和环境消毒,做好卫生用具的清洗消毒和定位保管。7.餐厨垃圾处理。餐厨垃圾定点存放,每日对存放场所进行清洁并彻底消毒,消除病毒感染源。?(六)清洗消毒1.公用餐具洗消。公用餐具进行规范化全覆盖每餐次清洗消毒,按标准要求进行保洁,并经每餐次抽样检验,确保检测合格。2.餐用具热力消毒。热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 100 作用 10 分钟;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 120 ,作用 1520 分钟;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 85 ,冲洗消毒 40 秒以上。或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250 mg/L500 mg/L )浸泡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餐具消毒后应注意保洁。3.餐用具化学方法消毒。必须用流水将消毒后餐用具进行冲洗,避免洗涤剂阴离子残留超标,并使用消毒柜等进一步消杀。4.食材洗消和保管。对食品原料和加工后的半成品进行严格的洗消和卫生保管。5.回收餐具的洗消。每餐次对后厨餐具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坚持高温消毒方式对病毒灭活。6.环境管理。对食堂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