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竹胶合板模板施工_第1页
框架结构竹胶合板模板施工_第2页
框架结构竹胶合板模板施工_第3页
框架结构竹胶合板模板施工_第4页
框架结构竹胶合板模板施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框架结构工程中竹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 0 框架结构工程中竹胶合板模板框架结构工程中竹胶合板模板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 撰撰 写写 人 人 王卫东王卫东 单位名称 单位名称 克州科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克州科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二二 0 0 一一 0 0 年五月二十日年五月二十日 框架结构工程中竹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 1 框架结构工程中竹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框架结构工程中竹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 王卫东 克州科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摘要 随着建建设项目的增多 不管是公用建筑还是民用建筑 其设计多为框架 框剪结构 因此 模板工程成为结构施工中量大且周转频繁的重要分项工程 本文主要介绍竹胶合板模板在框架结构中施工工艺 竹胶合板模板组织紧密 质坚硬而强韧 板面平整光滑 可锯 可钻 耐水 耐磨 耐撞击 耐高 低 温 收缩率小 吸水率低 导热系数小 不生锈 重复周转使用率高 成本 低 是框架结构工程柱梁板施工的首选模板 采用竹胶合模板施工技术 成功 地解决了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 拼缝多 漏浆及表面观感差等质量问题 一 施工准备一 施工准备 1 1 材料及主要机具 材料及主要机具 1 11 1 各种规格的竹胶板 木方 50mm 80mm 或 80mm 100mm 1 21 2 支撑系统 各种规格的钢管 扣件 碗扣式立杆 横杆 立杆座垫 可 调底座 顶托 小型型钢 1 31 3 具备锤子 打眼电钻 活动板手 手锯 电动台锯 水平尺 线坠 撬棒 吊装索具等 1 41 4 脱模剂 水质脱模剂 1 51 5 海绵条 2mm 厚及 20mm 厚 2 2 作业条件 作业条件 2 12 1 划分所建工程施工区 段 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 特点及现场条件 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 段 以减少模板的投入 增加周转次数 均衡工序工程 钢筋 模板 混凝土 框架结构工程中竹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 2 工序 的作业量 确保工程进度 2 22 2 按工程结构施工图进行模板设计 确保强度 刚度及稳定性 2 32 3 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 其中包括 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 组装图 节点大 样图 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 根据总图对梁 板 柱等尺寸及编 号设计出配板图 应标志出不同型号 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 纵横龙骨规格 数量及排列尺寸 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 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 侧向支撑 横向拉接件的型号 间距 2 42 4 绘图与验算 在进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撑系统布置的基础上 要严格对其 强度 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 合格后要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 其中包括 模 板平面布置配板图 分块图 组装图 节点大样图 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 图 2 52 5 轴线 模板线 门窗洞口线 标高线放线完毕 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 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点 并办好预检手续 2 62 6 为防止模板下口跑浆 安装模板前 对模板的承垫底部先垫上 20mm 厚的 海绵条 若底部严重不平的 应先沿模板内边线用 1 3 水泥砂浆 根据给定 的标高线准确找平 找平层不得伸入墙内 外墙 外柱的外边根部根据标高 线设置模板承垫木方 与找平砂浆上平交圈 以保准标高准确和不漏浆 2 72 7 设置模板 保护层 定位基准 即在柱主筋上距地面 50 80mm 处 根据 模板线 按保护层厚度焊接水平支杆 以防模板的水平移位 2 82 8 模板拼装 所有板面必须牢固固定在龙骨上 2 92 9 对于组装完毕的模板 应按图纸要求检查其对角线 平整度 外型尺寸 及牢固是否有效 并涂刷脱模剂 分门别类放置 二 模板安装操作工艺二 模板安装操作工艺 框架结构工程中竹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 3 一 柱 一 柱 1 1 柱模板的安装工艺 单片预组拼柱组拼 第一片柱模就位 第二片柱模就位连接固定 安装第三 四片柱模 检查柱模对角线及位移并纠正 自下而上安 装柱箍并做斜撑 全面检查安装质量 群体柱模固定 2 2 工艺流程 2 12 1 安装就位第一片柱模板 并设临时支撑或用不小于 14 号铅丝与柱主筋绑扎 临时固定 2 22 2 随即安装第二片柱模 在二片柱模的接缝处粘贴 2mm 厚的海绵条 以防漏 浆 用连接螺栓连接二块柱模 作好支撑或固定 2 32 3 如上述完成第三 四片柱模的安装就位与连接 使之呈方桶型 2 42 4 自下而上安装柱套箍 较正柱模轴线位移 垂直偏差 截面 对角钱 并 做支撑 采用小型钢间距 500mm 分上 中 下固定柱模 2 52 5 校正柱模的轴线位移 两个方向上的垂直偏差 截面 对角线 最后固定 牢靠 2 62 6 以上述方法安装柱模 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后 做群体的水平拉结及剪刀支 撑的固定 二 梁 二 梁 1 1 梁模板的安装工艺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 搭设梁模支架 安装梁底楞或梁卡 第一片柱模安装就位第二片柱模安装就位并用螺栓连接安装第三 四片柱模 检查柱模对角线 位移并纠正安装斜撑群体柱模固定预检 框架结构工程中竹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 4 具 安装梁底模板 梁底起拱 绑扎钢筋 安装侧梁模 安装另一 侧梁模 安装上下锁口楞 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 复核梁模尺寸 位置 与相邻模板连固 2 2 工艺流程 2 12 1 安装梁模支架之前 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 首层土壤地面 在支 撑下宜铺设统长垫板 楼板 5cm 木方垫木 并且楼层间的上 下支座应在一条 直线上 支撑一般采用双排 间距一般以 500 1000mm 为宜 具体应按施工计 算定 在支撑上方连固梁底短钢管 在支撑之间应设纵横水平联结杆 根据 支撑高度决定水平联结杆设几道 一般离地 200 300mm 处设一道 往上纵横 方向每隔 1600mm 左右设一道 并且与满堂架子拉结 对于无满堂架子或高度 超过 5mm 和大体积深梁必须设置剪刀撑 应随时检查 保证完整牢固 2 22 2 在支撑上调整梁底短钢管 预留梁底模板的厚度 拉线安装梁底模板并找 直 梁底板应起拱 当梁跨度等于或大于 4m 时 梁底板按设计要求起拱 如 设计无要求时 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 1 1000 3 1000 固定梁底模板 2 32 3 在底模上绑扎钢筋 安装梁侧模板 安装外竖楞 斜撑 其间距一般为 750mm 当梁高超过 600mm 时 需加腰楞 并穿对拉螺栓拉结 侧梁模上口要 拉线找直 安装牢固 以防跑模 2 42 4 复核检查梁模尺寸 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 全面检查安装质量 钢筋绑扎安装梁侧模板 安装竖楞 斜竖楞 腰楞及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 位 置 安装另一侧模板 预检 搭设梁模支架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 弹线支立杆调整标高 框架结构工程中竹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 5 三 楼板 三 楼板 1 楼板模板安装工艺 搭设支架 安装横纵钢 木 楞 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 铺设模板 检查模板标高 平整度 2 工艺流程 2 12 1 支架搭设前 首层是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 无论首层是土壤地面或楼板 地面 在支撑下宜铺设通长脚手板 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 支架的支撑 碗扣式 应从边跨的一侧开始 依次逐排安装 同时在支撑的中 间及下部安装碗扣式纵横拉杆 在上部安装可调式顶托 支柱和龙骨间距按模 板设计定 一般情况下 支撑的间距为 800 1200mm 大龙骨的间距为 800 1200mm 小龙骨间距为 300mm 2 22 2 支架搭设完毕后 要认真检查板下龙骨与支撑的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 稳定 根据给定的水平标高线 认真调节顶托的高度 将龙骨找平 注意起拱 高度 当板的跨度等于或大于 4m 时 按跨度的 1 1000 3 1000 起拱 并留 出楼板模板的厚度 2 32 3 铺设竹胶板 应先铺设整块的竹胶块 对于不够整数的模板 再用小块竹 胶板补齐 但拼缝要严密 用铁钉将竹胶板与下面的木龙骨钉牢 注意 铁钉 不宜过多 只要使竹胶板不移位 翘曲即可 2 42 4 铺设完毕后 用靠尺 塞尺和水平仪检查模板的平整度与底标高 并进行 必要的校正 三 使用效果三 使用效果 支立杆办预检铺竹胶板模板校正标高安装横纵钢 木 楞 框架结构工程中竹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 6 1 1 竹胶合板模板使得浇筑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 阴阳角棱角分明 垂直方正 与组合钢模及其它散支 散拆系列模板施工方案相比 采用竹胶合板 模板施工技术 成功地解决了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 拼缝多 漏浆及表面观感差 等质量问题 2 2 混凝土观感质量好 可以不进行抹灰 从而避免了抹灰施工的质量通病 3 3 2005 年 9 月 本人在青海油田格尔木石化基地活动中心工程项目部担任主 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 作为该工程项目的生产副经理 由我牵头 首先着手建 立 健全项目部的有关技术 质量管理制度 按照项目工程施工方法 将工程 质量目标分解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