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产业镇的崛起事迹_第1页
轴承产业镇的崛起事迹_第2页
轴承产业镇的崛起事迹_第3页
轴承产业镇的崛起事迹_第4页
轴承产业镇的崛起事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轴承产业镇的崛起事迹馆陶县魏僧寨镇已成为全国有名微型轴承生产基地,微型轴承的产量占全国以上,而国内使用的左右的微型轴承都处于此地。“村里又要修桥了,乡亲们自己出的两千五百万。我们修桥,不用摊派。 ”馆陶县魏僧寨镇前符渡村村支书刘子明言语中透着骄傲。刘子明伸手指向这座桥,感慨道:“这桥也跟不上趟了。 ”这就是几年前大家伙集资多万修的桥,两米宽,只能过一辆车。得等着一辆车过完才能过。“我们马上修总投资万元的双车道大桥,我们村和山东的一家出一半,都是大家自发的。明年就通车,到时候,我们镇的发展就又不一样了,我们要像建城市似的建我们的小城镇,经贸、服务、路桥、还要结合新民居,把一系列配套设施全部备齐。再发展几年,我们镇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微型轴承生产基地。 ”王治军满含希望憧憬着未来。笔者越发好奇了,众所周知,馆陶典型的农业县,远离主城区,没有资源,经济实力在东部十县里排名都不靠前。群众咋会这么有钱?第一个万元户这故事得从村里第一个万元户说起。2 / 6魏僧寨镇地处馆陶县最北部,紧邻邢台、山东。而前符渡村与全国最大的轴承流通市场临清市烟店镇只有一河之隔。年,有着商业头脑的刘子明买来了全村第一台电机,还买来了轴承的半成品铁管切好的铁圈,他的工作是打出铁圈的内道。他手拿着铁圈用电机磨,觉得磨得差不多了就往标准的模具里塞,啥时候塞进去了,这就算好了。这样一天一人做来个。这样,刘子明成了全村生产轴承的第一人。刘子明就摇着小船,扛着一个布袋去卫河的那一边烟店镇去做买卖。一年后,刘子明赚了两万元钱,成了全村第一个万元户。前符渡村沸腾了。在那个年代即使在市里挣工资的一个月也就多块,可以想象“万元户”是什么概念了。于是,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纷纷学着他的样子,如法炮制做起了轴承。大家采取了最原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男人做轴承,女人收钱。原本平静的卫河,仿佛一夜之间变得喧嚣起来。上世纪九十年代,村里不知谁弄来了两条铁链子,中间架上木板,人们就可以不必划船去市场。村里的3 / 6老老少少扛着麻袋,要么骑自行车,要么步行,往烟店镇的市场里赶。年,经村民选举,刘子明当上了前符渡村的村支书。就在这一年,村民自发出资多万在卫河上建了一座大桥。“这个不用摊派,一听说,大家都响应的不行。”刘子明说。桥一通,大家别提多高兴了,这时候许多家都买了车,来回运货。而刘子明所在的前符渡村成了魏僧寨镇的第一个轴承专业村。小轴承大产业“现在,我们的轴承不仅有园区,还有品牌。 ”魏僧寨镇书记王治军告诉笔者。在他的引导下,笔者来到了位于明珠轴承工业园的恒星轴承有限公司。偌大的车间里,也就七八个工人,全部都是数字化设备。而自动化的生产将一套小小的轴承分成四十多道工序。短短几秒钟,几十个轴承就完成了内圈沟道的工序,再也不用像二十年前刘子明那样一点一点手工打磨了。做这道工序的工人柴文东告诉笔者,一个小时能做四五百套。他一个月挣元,厂子还管饭,他很满意。这家企业的老板刘洪江拿起一个一毛钱硬币大4 / 6小的轴承,告诉笔者, “这就是微型低速轴承。一个轴承两毛钱,每个有个左右的利润。一天生产几十万套轴承,生产多少就卖多少,不存货。光去年就卖了亿套轴承。我们已经注册了品牌了,就是恒星 ”。年,刘洪江多了一个身份,县轴承协会的秘书长。刘洪江坦言,刚开始,大都是一家一户的作坊,规模小、产量小、质量参差不齐,有一段时间还出现了恶性竞争。针对这种状况,县委、县政府明确将魏僧寨镇的轴承产业列入全县“一城两园三带”的整体规划,武馆公路轴承产业带就是“三带”中的一带。而在实际操作中,魏僧寨镇政府确立了“发展小轴承、打造小城镇”的发展思路,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推动轴承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跨越式发展。刘洪江介绍,年,政府让我们办起了轴承协会、成立了园区,随后又带着大家一起去南方去学习,采取引进外商投资建厂,我们生产的方式,建立了统一的厂房、换成了数字化设备,使轴承产业向规模化、技术化发展。现在,园区里像他这样的企业有家,注册了品牌的有十多家。刘洪江感慨,轴承能做大,真得感谢5 / 6政府。打造全国第一现在的前符渡村,可谓家家开店、户户经商。全村多户,就有多辆车,几乎每两户就有一辆车。魏僧寨镇镇长王庆东指着刘子明的车戏言,村支书的车比镇长的车都好呢!近几年,前符渡村人均每年纯收入元,可以说是全县最富的一个村。全村人口人,外来务工的就有多人。现在,包括前符渡村在内全镇已形成个轴承加工专业村、多家轴承加工户,全镇轴承加工企业达到家,年营业额达到亿元。年上缴利税万元,是年的倍多。个轴承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是全县人均纯收入的倍。目前轴承产业已辐射全县三个乡镇个村和邱县、曲周等县部分乡镇,轴承产业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县委、县政府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