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_第1页
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_第2页
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_第3页
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_第4页
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 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 对 光 的个案分析李智李向东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北石家 庄050091 河北北方学院中文系 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 本 文通过对 故训汇纂 中 光 的六十五项训释材料进行分析 运 用训诂学和词义学的相关理论 对训释材料进行甄别 归纳 光 的义位及其引申义列 并进一步揭示训释材料中所蕴涵的词义特点 以展示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价值 摘要 本文通过对 故训汇纂 中 光 的六十五项训释材料进行 分析 运用训诂学和词义学的相关理论 对训释材料进行甄别 归 纳 光 的义位及其引申义列 并进一步揭示训释材料中所蕴涵的 词义特点 以展示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价值 关键词 词义训释文意训释义位词义特点 H139 A 关键词 词义 训释文意训释义位词义特点 H139 A 以文献语言的意义为研究中 心的传统训诂学 对汉语的词义学有着重要影响 在前人经验的积 累上逐步提升 成为汉语词义学研究的重要传统 而训释则是训诂学的基础 如何对训释材料进行甄别 从训释材料 中概括 归纳词的义位 挖掘词义特点 是训诂学与汉语词义学相 衔接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选取某一单音词的训释材料进行定量 定性分析 运用训诂学 和词义学的相关理论 尝试着归纳其义位 引申义列 揭示词义特 点 本文选取的训释材料 源于武汉大学古籍所编纂的训诂纂集专书 故训汇纂 它 是一部以全面系统地汇辑先秦至晚清古籍中故 训资料为目的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1 p7 是对清代阮元编纂的 经籍纂诂 的继承和发展 钱大昕先生曾将 经籍纂诂 誉为当时学术之典范 此书出而穷 经之彦焯然有所遵循 鄉壁虚造之辈不得滕其说以炫世 学术正而 士习端 其必由是矣 2 p1 但此书也有不足之处 黄季刚先生曾在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中指 出 惜其以 佩文 韵分编 又载字先后毫无意义 至其搜辑亦有 不备者 今若能通校一过暂用字典编制法编之 次为补其遗阙 此业若成 则材料几于全备矣 3 p14 故训汇纂 的编纂便以此为理论依据 重新设计编排体 例 补充故训材料 订正讹错之处 用 康熙字典 的二百一十四 部排列 汇集历代训释并提供古书用例 力求使读者寻检一字而 历代训释一览无遗 查阅一训而诸书用例历历在目 为汉语言文 字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本文选取了训释项目 字数适中 在 现代汉语频率词典 4 中使 用度 较高和构 作者简介李智 1979 女 河北秦皇岛人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 河北师范大学讲师 研究方向训诂学与词汇学 李向东 1977 男 河北张家口人 河北北方学院中文系助教 硕士 词能力较强的 光 探讨如何从训释材料中抽取义位 引申义列 揭示其词义特点 万献初先生曾依据王宁先生提出的应区分传统故训材料中的训与义 字与词等训诂学理论 以 故训汇纂 回 字条目为例 作 全面的词义清理和系统的语义源流研究 并指出 利用丰富的已 然训释资料作个案性的语义系统和构词趋向研究是一种探索 5 p 195 本文亦将结合语料的实际情况 阐述在利用训释材料作单个词的引 申义列时所遇到的问题 尤其是在义位归纳 抽取词的概括意义时如何兼顾文献意义的疏通 等问题上进一步分析 以更充分显示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价值 1训释材料的词义分析尽管训诂大师有着对于原典语言准确的语感和 对中国文化深刻的理解 但对其所做训释的性质 方法并没有科学 的认识 因此 使用 故训汇纂 只是以它为线索 找到原始出 处后 还要运用文献学 训诂学 文字学 文化学方面的知识去分 析 才能使用 6 p6 首先 义 和 训 在训释理论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义是词形所负载的客观内容 它是在词进入使用状态后在确定的 语境中自然显现的 而训则是对这种内容客观的人为表述 7 p88 由于词义具有经验性的特点 不同训释者的表述也是不尽相同的 外加训释者对词义认识 表述能力的有限 义和训之间难以等同 因此会有同训未必同义的现象 如训项1为 光 明也 其中引证 1 诗 小雅 南山有台 邦家之光 引证 7 淮南子 本经 日月淑清而扬光 引证 13 文选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 华萼相光饰 通过分析 这三处的 光 所对应的义位应分别为 荣耀 光芒 光辉 照耀 同时 在训释材料中 大多数是随文释义 这其中又包括词义训释 和文意训释 词义训释指的是 表述或显示文言文词的概括义和句子的句面义的 注解 而以沟通为目的的文意训释 是陈述词句在文章中的内在 含义 它反映了作者在客观语义中所包含的主观经验内容 如在词语广义的基础上 明确其具体所指 如训项6的引证 楚辞 九章 悲回风 折若木以蔽光兮 王逸注为 光 谓日光 光 在词义上具有广义性的特点 可以指称一切发光体所发出的 光 在此句中具体指日光 或在客观词义的基础上 分析得出作者 的用语意图 如训项21的引证 太玄 童 次四或后前夫 先锡 之光 范望注为 光谓公侯也 注者之所以将 光 释为诸侯 是借助君臣关系来说解卦象 前夫谓三也 三见明师而未能就 四虽在后 徙 义从善 亲近于五 附着贤者 先见荣饰 故曰 先锡之光 也 因为词通常以储存状态和使用状态存在 储存状态中的词是作为 全民语言的建筑材料而存在的 储存义大都有多义性 广义性的特 点 并且包括全民族统一的对于用这个词命名的事物的各种经验 而使用状态的词则是存在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 使用义具有单 一性 具体性的特点 并且带有说话者个人希望展示的具体的情感 和形象的体验 所以误将文意训释当作词义训释 会影响对词义系统的 如训项32的引证 礼记 祭义 建设朝事 燔燎羶香 见以萧光 以报气也 郑玄注 光 犹气也 他认为 见 当为 覵 字之误 孔颖达疏云 凡覵者所见错杂之义 即 混合 混杂 之义 古代君王朝旦祭事 取动物肠间之脂和香草焚于火上 用香气上腾 来象征以事告知先祖 光 本指燃烧时的火光 但为突出向上告知先祖之义 将 光 释为向上升腾之气 此处为文意训释 不能将 气 归纳到 光 的引申义列之中 但也不能将二者截然对立 在词的概括意义中 感知的 形象的 具体材料仍然贮存在词义之中 而词义的概括也是建立在纷繁复 杂的词的使用义基础上 如训项27是出现在 韩非子 解老 正文中的训释 所谓光者 官 爵尊贵 衣裘壮丽也 能得到官爵尊位 锦衣轻裘之人 必受天子恩泽 为圣德之光被及 此处的训释虽为文意训释 却为概括 荣耀 这一抽象意义提供 了基础 其次 在分析训释材料时要分清字词 因为在文字记录语言的过程 中 字与词不是一一对应的 在本文选定的训释材料中 突出表现 在同源通用字上 如训项56阮元注 曾子 大孝 衡之而衡于四海 孝经 曰 光于四海 光 犹横也 此处为声训 光 古为见母 阳部 横 古为匣母 阳部 古作 衡 是 车辕前端的横木 有向左右伸展 扩充的词义特点 与 光 充斥 空间的词义特点相同 经义述闻 8 p65 卷三引戴氏文集曰 尧典 光被四表 格于上下 传曰 光 充也 乐 记 钟声铿铿以立号 号以立横 横以立武 郑注曰 横 充也 谓气作充满也 训释者采取文意训释的形式分析作者的用语意图 突出了 光 和 横 相同的词义特点 在古代文献中二者常常通用 但二者词汇意义并不相同 因此不能 将 横 看作 光 的一个义位 此外 单音词的音变构词也使得同字异词现象值得注意 如训项 78 79 80 光 的语音由平声转为去声 虽然具有同一个字形 但 已不是同一个词 2对 光 引伸义列的归纳和训释材料所蕴涵的词义特点1 1义位划 分 归纳的问题分析词义要以义位为单位 关于 义位 的定义和 划分 一直都是学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义位这一概念是相对于 音位 而提出的 最早由高名凯先生在 语言论 9 p224 中使用 他将 语言中的最小的语义单位称为义 位 相当于现在学界所说的 词位 符淮青先生运用了 义项 这一概念 认为 是语义的最小单位 10 高守纲先生认为义 位是 词的理性意义的单位 又称义项 11 p34 随着语义学研究的深入和大型语文词典编纂工作的开展 学界对于 一些问题从理论上予以了澄清 如义位和义项的区别与联系 但对 于义位的划分等问题还多有争议 义位是语义学中的概念 是语义的基本单位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词 的义位 是对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基本相同的意义的归纳 一个词语在特定语境中所表达的与其基本意义相近 相关 而又 有这样或那样区别的话语意义 就是这个词的义点 对基本意 义相同 只是由于上下文不同而显示出差异的义点加以归并 这就 是该词语的义位 12 p217 因此义位具有概括性 客观性的特点 义项是对词义的分项解释说明 属于辞书学范畴 它是受语义学 和辞书学双重制约的 一方面 它要符合语义学对于词义的界定 另一方面 它又得符合 辞书编纂的特殊要求 13 但是辞书中的义项要以义位为基础并反映义位 二者又是一致的 由于义位和义项的一致性 对于义项的某些原则也适用于义位 例如有的学者提出从词与词的组合上划分多义词的义项 14 也有 的学者提出 应当在意义联系最薄弱的地方划分义项 15 p130 这些都对我们划分义位具有启发性 对于义位的归纳 客观性原则 和 概括性原则 是为学者所普 遍赞同的 在现实的语言中 词语直接显示的并不是它的义位 而是各个义点 义位是人们在义点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 这种 加工应当反映 符合语言的实际 因此对于义位的归纳要从实际 的语言材料中出发 不能按照人的意愿随意改造 更不能对字典里 现成的义项进行取舍分合 但义位终究要经过人的分析概括 如何处理好归纳义位的客观性和 主观性的关系 对义位的概括达到什么程度仍是讨论中的问题 本文对于义位的划分与归纳 首先根据引证提供的出处 找到原句 以便更充分 更准确地从语境中提炼词义 在展示义点的基础上 更要以词义系统来制约 即义位要在词义的 引申序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其次 词义如果不发生质的变化 就不因词与词组合涉及的对象不 同而另立义位 义位和义位之间应是并列关系也是我们要遵循的一个原则 对于词的功能义是否独立出来 学界多有争议 本文对由于语法功 能而引起的词义改变并且固化在语言中的 予以立项 2 光 的引申义列引申义列是指 本义和引申义可以从平面上系 联起来 成一个连贯的意义系列 在引申义列中 不仅包括多义 词的各个义项 还应包括同根的派生词 训诂对引申义列的仅着眼在已有词义的平面关系上 不能全然断 定词义引申的前后历史 因此 我们根据形义统一的原则 确定词的本义 再沿着本义的特 点所决定的方向 按照理性引申和状所引申的规律来 光 的引申 义列 故训汇纂 对光的训释共有六十五项 不包括对由 光 组成的 复音词的训释 引证103条 根据前面从训释材料中分析词义以及确定义位的原则 对 光 的 义位及其引证 训释归纳如下光1 1 光辉 光芒 孟子 尽心下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楚 辞 九歌 离世 群阿容以晦光兮 淮南子 本经 日月 淑清而扬光 文选 张衡 东京赋 辉烈光烛 希麟 音义 卷四 隙光 对于本条引证的训释共有四项 均出自 切韵 分别为 光 明 也 光 显 光 大也 光 充也 这是由于注者 出于阐发义理的目的 从语境来看 应为名词 孟子 尽心上 容光必照焉 楚辞 九章 悲回风 折若木以蔽光兮 文选 谢灵运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谷幽光未显 易 大畜 彖传 辉光日新 诗 大雅 大明 不显其光 经义述闻 易 光 易 言光者有二义 有训为光辉者 国语 晋语三 光 明之曜也 曜动词 照耀 之 耀 指耀眼的光芒 文选 范云 古意赠王中书 脉脉阻光仪 李周翰注 脉脉 不见貌 阻隔光景仪容 此处 光 和 景 为同义词 景 最初特指日光 日光照射所 形成的阴影也称为 景 后用分化字 影 来记录这一意义 后来 景 的指称范围扩大 可以指称各种光亮 庄子 天地 上神乘光 太玄 童 先锡之光 荀子 劝学 天见其明 地见其光 杨倞注 光 谓水火金玉 礼记 祭 义 见以萧光 郑玄注 光 犹气也 2 荣耀 光荣 诗 小雅 南山有台 邦家之光 郑玄笺 光 明也 政教明有荣耀 群经平议 毛诗三 为龙为光 诗 小雅 蓼萧 既见君子 为龙为光 毛传 龙 宠也 说文 宠 尊居也 表示人的地位高贵 有荣耀 诗 大雅 韩奕 百两彭彭 八鸾锵锵 不显其光 郑玄笺 光 犹荣也 淮南子 俶真 然莫能与之同光者 高诱注 光 誉 广雅 释言 光 宠也 孟子 滕文公下 于 汤有光 焦循正义 光即宠也 逸周书 文传 出一曰神 明 出二曰分光 出三曰无适异 孔晁注 政有二名 分君之明 韩非子 解老 所谓光者 官爵尊贵 衣裘壮丽也 李 白 大猎赋 方将延荣光于后昆 文选 司马迁 报任少卿 书 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谷梁传 僖公十五年 故德厚 流光 3 使增加荣耀 国语 周语下 而少光王室 韦昭注 光 明也 文选 陆倕 石阙铭 或以光崇帝里 张铣注 光 荣 经义述闻 国语上 少光王室 王引之案 光之 言广也 4 明亮 楚辞 九歌 云中君 与日月兮齐光 淮南子 俶真 与日月同光 说文 火部 光 明也 广雅 释诂四 光 明也 广韵 唐韵 光 明也 素问 灵兰袐典论 余闻精光之道 张至聪集注 光 光明也 易 需 有孚光亨 李鼎祚集解引虞注 离日为光 焦循章句 光 广也 均为文意训释 诗 周颂 敬之 学有缉熙于光 明 释名 释天 光 晃也 晃晃然也 说文 晃 明也 5 显扬 显明 文选 潘岳 藉田赋 实光斯道 文选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 饯宴光有孚 张 铣注 光 明也 孚 信也 言饯宴之礼明 朝廷有信也 资治通鉴 汉纪十三 光禄勋 徐自为 汉书 百官公卿表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光禄 勋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 光 明也 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 李贤注引 谥法 曰 能绍前业曰光 文选 张衡 东京赋 既光厥武 薛综注引 谥法 曰 功格天下曰光 谥法 的注释均为文意训释 李周翰曰 言能 光大武德 国语 周语中 叔父若能光裕大德 三国志 魏书 管辂传 以光休宠 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 以礼 承天之休 杜预注 休 福禄也 烈女传 贤明 柳下惠妻 君子谓柳下惠妻能光其夫矣 文选 左思 魏都赋 应期运而光赫 荀子 儒效 取是而光之也 6 照耀 文选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 华萼相光饰 广 雅 释诂三 光 照也 7 礼仪 政教 风俗之美 易 观 观国之光 光2 通 广 文选 陆倕 石阙铭 光有神器 经义述 闻 易 谦彖传 谦尊而光 卑而不可踰 光之言广也 大也 易 坤 彖传 含弘光大 易 坤 含万物而化光 诗 大雅 皇矣 载锡之光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光有天下 国语 周语中 故能光有天下 国语 郑 语 夫其子孙必光启土 文选 张协 七命 配天光宅 文选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光宅曲阜 文选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光启于东 文选 潘岳 夏侯常侍 诔 光启夏政 文选 任昉 齐景陵文宣王行状 孝 友光备 文选 左思 吴都赋 一六合而光宅 经义 述闻 易 光 易言光者有二义 有当训为广大者 坤象传地道光也 言地道广大也 颐象传上施光也 言上之所施广大也 坤文言含万物而化光 言其化广大也 墨子 天志中 奉而光施之天下 释名 释天 光 亦言广也 所照广远也 书 益稷 帝光天 之下 至于海隅苍生 文选 王巾 头陀寺碑文 格天光 表之功 书 洛诰 惟公德明 光于上下 曾子 大孝 衡之而衡于四海 阮元注 孝经曰光于四海 光 犹横也 书 尧典 允恭克让 光被四表 格于上下 李富孙 易经异文释 卷六 书光被四表 汉樊毅复民租田口算碑作 广被 经义述闻 国语上 少光 王室 尧典光被四表 汉成阳灵台碑光作 广 文选 王巾 头陀寺碑文 格 天光表之功 吕向注 光 充也 光3饰以颜色 广韵 宕韵 光 上色也 集韵 宕韵 光 饰色也 光 的引申义列可归纳为明亮 礼仪 政教 风俗之美 饰以颜色光辉 光芒照耀 荣耀 光荣 使增加荣耀显扬 显明 通 广 由光辉 光芒之义引申而出的各个义位以及与 光 相同 源的词 体现出人们对事物特征所做的不同角度的理解 说文 火部 光 明也 从火在人上 光明意也 甲骨文的取象和小篆是相同的 也是人举火烛之形 但在实际的语 言运用中不限于指 火光 左传 庄公二十二年 光 远自 他有耀者也 一切发光物体所发出的光辉 光芒 都被称为 光 人们接触 光 最为直接的就是视觉感受 光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 明亮 楚辞 九歌 云中君 与日月兮齐光 王逸注 光 明也 当发光实体抽象为人的美德 功业 威武等等 其所发之光便为 荣耀 与 光 相同源的 皇 也具有这一词义运动特点 说文 王部 皇 大也 其实 皇 应解作 大明也 即辉煌灿烂 光明普照的意思 16 p890 皇 常用来形容天帝 君主 神灵以示其伟大的光辉 古人又以明亮为美 因此 光 在词义的引申运动中又产生了 礼 仪 政教 风俗之美 即人的美德 功业所观照的对象之美 说文 将 明 释为 照也 即在光的照耀之下 事物为人清 楚所见的状态 而光照耀事物的动态过程 是向各个方向辐射 在为物体所隔之前 充斥光线所能达到的立体空间 因此前人将 光 训为 广 横 充 大 远 等义 揭示了 光 向四面八方充斥空间 的词义特点 例如 释名 释天 光 晃也 晃晃然也 亦言广也 所照广远也 经义述闻 书 光被四表 王引之 按 戴氏文集曰尧典光被四表 王莽传曰昔唐尧横被四表 后汉书冯异传曰横被四表 然则尧典古本必作横被四表 书 尧典 光被四表 江声 集注音疏 光之为充 古训也 易 坤 含万物而化光 李鼎祚集解引干宝曰 光 大也 谷梁传 僖公十五年 故德厚流光 杨士勋疏 光 犹远也 通过古代的训释材料 不但可以显示词在文中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 掌握词义特点 归纳义位出引申义列 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复合词中 语素之间的对应与选择 提供语义解释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宗福邦 陈世铙 萧海波 故训汇纂 前言 Z 北京商 务印书馆 xx 2 钱大昕 经籍纂诂 序 Z 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影 阮氏琅嬛仙馆原刻本 3 黄侃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M 上海 上海古 籍出版社 1983 4 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 现代汉语频率词 典 Z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6 5 万献初 汉语构词论 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xx年 6 王宁 故训汇纂 序言 Z 北京商务印书馆 xx 7 王宁 训诂学 原理 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 8 王引之 经义述闻 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5 9 高名凯 语言论 M 北京商务印 书馆 1995 10 符淮青 义项的性质与分合 J 辞书研究 1981 3 11 高守纲 古代汉语词义通论 M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4 1 2 苏宝荣 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13 潘 竟翰 义项的属性与界定 J 辞书研究 2000 5 14 赵应铎 从词与词的组合上划分多义词的义项 J 辞书研 究 1995 1 15 胡明扬等 词典学概论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