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实践_第1页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实践_第2页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实践_第3页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实践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实践实践 禄丰县勤丰镇马官营小学 杨永平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指出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 合 在作文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 运用到自己的 作文中去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 阅读 好像蜜蜂采花 作文好像蜜蜂酿蜜 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 智慧地把握两者结 合的策略 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然而 在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 一种现象 那就是课文与作文完全脱节 也就是说 上课归上课 作文归作文 读 与 写 完全脱离 其实 小学语文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 范文 甚至有一些经典的文章 在思想教育 题材选取 体裁安排 布局谋篇 谴词造句等方面 无不匠心独运 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 如果能在教学中 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根据教材特点 精心选择读写结 合点 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 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 性练笔 那对于提该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有帮助的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今天 通 过学生从读中悟写 以读带写 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 训练学生的 求异思维 至关重要 实现读写结合 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 找准读写 训练点 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 拓展写的空间 让学生乐 于动笔 何谓兴奋点 即文本中的描写动情处 词句优美处 生动有趣处 思 维创新处 这些兴奋处可以成为读写训练点 简而言之 即 情动笔动 品美写美 妙趣横生 别出 新 裁 一 过好字 词 句关 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生阅读课文 是通过字 词 句来理解内容 同时又学习了作者遣词 造句的方法 从阅读讲 抓字 词 句的语言基本功训练 是在提高学生的阅 读能力 从作文讲 阅读课中抓字 词 句教学 又是在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因为字 词 句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基本材料 没有一定的字 词 句 是说不清 道不明的 教师要有意识地 经常的重现这种读写结合 在阅读教 学中教字 词 句时要联系到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字 词 句毛病 及时地加以 点明 在教学中 对字的音 形 义 词的引申义 比喻义 近义词 多义词 句子的深刻涵义 关键句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以及句子的主 从关系都要让学生理解 在理解的同时 抓运用 多进行模仿练习 另外 还 要通过摘录优词 佳句 成语 谚语和古诗词来积累一定数量的语言 二 策略多样 激发兴趣 在备课时充分把握课文的写作特点 读写训练时巧妙合理而有侧重地将这一 内容安排进去 引起学生对所学课文写作特点的注意和兴趣 策略1 课前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写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 但在平时教学中 运用得较保守 老师 们总是把读后感变成课后感 老师进行全批详改 如此一来 对学生而言是个 负担 他们不愿写 对老师批改而言也是 种负担 我们完全可以把写读后感更灵活地布置成课前学习作业 随意地让学 生自由写感受和想法 老师用划览的方式阅读 重在留意文中的 思 写课 前读后感 对于学生而言是以写促读 以读促写 真正把预习落到实处 对于 教师亦有摸清学情 以学定教的帮助 这种策略适用于易使学生产生不同观点 的文章 教师可以从多元观点的交织中导入新课 也可以让生成的矛盾思想贯 穿教学过程 顺学而导 最后达成对文字本真的认识 策略2 课中批注 这是读写结合最随意的形式 一边读一边在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思之处做上批 注 便于读完后整理自己的思路 这既是一种读书方式 也是 种学习工作的能力 此时读是在理解 策略3 锤炼小标题 写提纲也是一个阅读训练要点 拟小标题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语言实践活动 小标题既要紧扣课文内容 又要推敲用语的表现力 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拟的 小标题被大家欣赏 所以在用字上煞费苦心 讨论时都据理力争 这种场面我 们戏称为 竞标 策略4 仿写 仿写就如书法中的临摹 是学生写作的良好开端 所谓仿写 即以所阅读的 文章为例 仿照一句 一段 一篇的写作方法来练习写作的一种方法 借助范 文指导学生仿写 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提高写作的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只要由易及难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就能水到 渠成 实现真正创新的目的 仿写有两个层次 1 从仿起步 模仿阶段 学习例如学习了 美丽的南沙群岛 后 可以 小花坛真美 为总述句 用 总起 举例 小结 的形式写一段话 如 庐山的云雾 第二 第三段都是 总分结构 学完后 我让学生仿写其中的一段 如 蓝天上的白云真是变幻莫 测 瞬息万变 眼前的白云 刚刚还是一只温顺的小绵羊 转眼间就变成了一 条凶猛无比的巨龙在天空中翻腾 明明是一匹在奔驰的北方烈马 还没等你完 全看清楚 它又变成了一只凶恶的老鹰在空中盘旋 2 从仿到创 创新阶段 如果说低年级的模仿是读写结合的基点的话 那么 中高年级就应该把 创 新 作为读写结合的支点 培养学生写作上的创造意识 是使读写结合从根本 上得以实现和超越的一个转折点 读写结合的创造 主要是指内容的创造 就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形式的基 础上选择新颖的 独具特色的内容写 鼓励学生在写作内容上的求异思维 从 而力求在写作训练中反映出学生的个性色彩和创造精神 也指形式上的创新 本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形式 有推理故事 新闻写作 课本剧 童话 探险故事 给学生建构了一个广泛的想象 练笔空间 如学习 黄河 象 细致入微的推想过程 学生们重新猜想了黄河象落水的故事 策略5 续写 课文中 有些句子后面留有空白 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填补 在后面续写 同时对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个考察 如 一个苹果 中有这样一句话 防炮 洞里格外沉静 可让学生置身其中 写出不同的战士内心的激动 有的结尾 余意未尽 留有想象续写空间 如 半截蜡烛 可续写德国军官走后母子三 人的故事 策略6 改写 古诗语言精炼 意境优美 同时 又具有含蓄 跳跃的特点 教学时可启发 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进行改写 例如 学习了 送孟浩然之广陵 后 学生懂 得了李白对老朋友情深谊厚 教师可启发 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为老朋友送行 他怎么为老朋友送行 他们在黄鹤楼上怎么想的 会说些什么 看着孤帆远去 李白心情怎样 学生受到启发后驰骋想象 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情景跃 然纸上 读写结合应该结合得确切自然 不能牵强 如果能坚持进行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的训练 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策略7 扩写 可以扩写故事情节 也可以扩写某处一带而过的细节 策略8 缩写 对教材中篇幅较长的文章进行提炼 抓住主要内容缩写 利于加深理解 又 提高了阅读速度和概括表达能力 策略9 心得笔记 读后感 三 精读课文 体会写作手法 精读课文就是对写作例文 细嚼慢咽 从中体会写作手法 然后通过生 动的仿写 达到独立创作的功效 如教学以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文为例 教 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神情的词句去体会父亲的内心活动 抓住作者描写 时间的句子 去体会父亲挖废墟的艰辛和父亲心中坚定的信念及浓浓的父爱 通过对描写父亲外貌的语句的感悟 去体会父亲的坚强和伟大的爱 进而让学 生领悟到描写人物的特点可以通过外貌 语言和动作来体现这一写作方法 课 后再让学生根据本课学到的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写一写人 练一次笔 自然 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 再如 落花生 一课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作者许地山从落花生与 苹果 石榴的特点进行对比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 学习完这篇课文后 可以引 导学生谈谈 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 然后选择一种熟悉的事物写写 这样练习 可以让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的相关知识用到实际的写作之中去 西汉著名的辞赋学家杨雄曾云 能读千赋 则善为之矣 唐代大诗人杜 甫说过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叶圣陶也曾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 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 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 上述几 个例子就是在课堂教学中 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 重视了语言文字训练 既培 养了阅读能力 积累了语言 注重读写结合 又让学生学到了一些写作的方法 并锻炼了习作能力 四 博览群书 积累素材 观察生活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 源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多么形象的比喻 要让学生在 书的海洋里 荡舟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他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介 绍一些科普文章 文学作品 从体裁上可以让他们去读诗歌 散文 童话 小 说 也可以走出去 了解祖国的东西南北 都市乡村 平原高山 也可以通过 广播 电视节目如 动物世界 人与自然 祖国各地 去获取知识 生活中 可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 小学生对有趣的事物可以 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 让他们观察小玩具 小摆设 小动物 让他们写小台灯 小猫 小狗 的外形 再加上想象和联想 赋予它们人的动作 语言 情感 深入地观察人与人互相问好时的谈吐 向人致谢时的行动 语言 走路时的 姿态 吵架时的表情 生气时的样子 大笑 小笑 微笑时各是什么神态 这 样通过日积月累 手头的各种素材增多了 写起来就会感到 有米下锅 写 作能力的提高便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五 在 读 与 写 之间铺路搭桥 进行了形式多样的阅读 也积累了一定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