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四步触诊听胎心及骨盆测量_第1页
妇产科四步触诊听胎心及骨盆测量_第2页
妇产科四步触诊听胎心及骨盆测量_第3页
妇产科四步触诊听胎心及骨盆测量_第4页
妇产科四步触诊听胎心及骨盆测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产前检查,医患沟通1、简单自我介绍。2、简洁询问病史。3、介绍操作目的。4、请患者排空膀胱,取仰卧位。5、考生素质:着装(工作服)整洁,仪态、举止大方、端庄;语言文明、关心、体贴病人。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规范,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医生素质。,准备,1、洗手(六步洗手法)2、准备检查工具,站孕妇右侧3、告知孕妇检查中可能有不适,请其配合 实施操作四步触诊+听胎心音,操作后处理,询问孕妇有何不适协助孕妇离开检查床汇报检查结果,第一讲 产前检查,首次产前检查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系统的全身检查、产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第一讲 产前检查,病史1.年龄 2.职业 3.推算预产期 4.月经史及孕产史5.既往史和手术史 6.本次妊娠过程7.家族史 8.丈夫健康情况,第一讲 产前检查,腹部检查1、孕妇排尿平卧于检查床上,头稍垫高,露出腹部,双腿略屈分开,腹肌放松;2、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进行检查;3、注意手的清洁、温度,动作轻柔;,腹部视诊,注意腹形的大小。腹部两侧向外膨出,宫底位置较低,应想到肩先露。尖腹或悬垂腹,应想到可能伴有骨盆狭窄。,腹部触诊,测量宫高、腹围。估计胎儿大小的公式:胎儿体重g=宫高*腹围+200。四部触诊法:目的是检查子宫的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胎先露是否衔接。注意事项:触诊前三步面向孕妇,第四步面向孕妇足部。,第一讲 产前检查,(一)四步触诊及听胎心音用物: 胎心听筒或多普勒胎心音监测仪、计时表。,第一讲 产前检查分四步进行腹部触诊,(1)操作者面向孕妇头端,两手置子宫底部了解外形、测宫高; (2)两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宫底胎儿部、区分胎头与胎臀;,第一步手法,问题1、产前检查的四步手法,每一步的方法,目的?,第一讲 产前检查分四步进行腹部触诊:,(1)左右手分别置于孕妇腹部左右侧; (2)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分辨胎背及胎儿肢体位置; (3)两手交替进行,确定胎背向前、侧方或向后的方位;,第二步手法,第一讲 产前检查分四步进行腹部触诊,(1)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向下深探,进一步查清胎先露为胎头或胎臀;(2)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第三步手法,第一讲 产前检查分四步进行腹部触诊:,(1)面向孕妇足端;(2)左右手平放在子宫下段胎先露两侧,并向骨盆入口方向向下深按检查胎先露是否入盆及入盆的程度,再次核对胎先露部诊断的正确性。,第四步手法,臀位处理,胸膝卧位(28-30w):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腰带,胸膝卧位,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连做1周后复查。激光照射或艾灸至阴穴(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也可用艾灸条,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5次为一疗程。外转胎位术(3234周时),第一讲 产前检查 胎心听诊,(1)根据不同孕周、不同胎位在孕妇腹部不同部位用胎心听筒或多普勒听诊; (2)胎心音在靠近胎背上方的孕妇腹壁上听得最清楚; (3)正常胎心率为每分钟120-160次;,听胎心音的部位,问题2、胎心听诊部位的确定?,听胎心音注意胎心的频率、律是否齐胎心音呈双音,似钟表滴答声,速度较快,120-160次/分。注意与脐带杂音、子宫杂音、腹主动脉音相鉴别 脐带杂音:是脐带血流受阻出现的与胎心率一致的吹风样低音响。 子宫杂音:血液流过扩大的子宫血管时出现的柔和的吹风样低音响,节律与孕妇脉搏相同。 腹主动脉音:为单调的咚咚样强音响,节律与孕妇脉搏相同。,复习题,1.根据上述检查,回答什么是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2. 胎方位共有多少种?3.胎位异常处理如臀位4.宫高、腹围大于停经周数原因及处理5.宫高、腹围小于停经周数原因及处理,【骨盆】,(一)骨盆的组成骨骼:2块髋骨1块骶骨1块尾骨,?,(二)骨盆的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骨盆入口平面 1. 前后径 11 cm 2.横 径 13cm 3.斜 径 12.75cm,中骨盆平面 1. 前后径 11.5 cm 2. 横 径 10 cm,骨盆出口平面 1. 横 径 9cm 2. 前矢状径 6cm 3. 后矢状径 8.5cm,第一讲 产前检查,骨盆大小及其形状对分娩有直接影响,是决定胎儿能否顺利经阴道分娩的重要因素。分为外测量和内测量。(二)骨盆外测量可间接判断骨盆大小及其形状,操作简便。用物 骨盆外测量器、骨盆出口测量器,医患沟通,简单自我介绍简洁询问病史介绍操作目的告知患者操作中可能有不适,请其配合 准备洗手,准备检查工具请孕妇取仰卧位,实施操作,ISICECTO 操作后处理询问和观察孕妇有无不适协助孕妇离开检查床记录检查后各项值,是否正常,若异常进一步方案,第一讲 产前检查,(二)骨盆外测量1.髂棘间径2.髂嵴间径3.骶耻外径4.坐骨结节间径,第一讲 产前检查 (二)骨盆外测量,(1)孕妇取伸腿仰卧位(2)检查者两手持测量器两末端置于两髂前上棘的外侧缘; (3)测量两髂前上棘间距离;2326cm,l、测髂棘间径,问题3、骨盆外测量的方法?正常值?,第一讲 产前检查 (二)骨盆外测量,双手持测量器末端沿两髂嵴外侧循行,测得其最大距离为髂嵴间径2528cm,2、测髂嵴间径,第一讲 产前检查(二)骨盆外测量,(1)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 (2)双手持测量器末端,左手端放在第五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上角),右手端放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 (3)测量其间距离为骶耻外径:1820cm;,3、测骶耻外径,第一讲 产前检查 (二)骨盆外测量,(1)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膝,暴露会阴;(2)检查者双手持测量器末端,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3)正常值为8.59.5cm,若小于8cm则应加测出口后矢状径。,4、测坐骨结节间径 (出口横径),5.耻骨弓角度(angle of subpubic arch),用两拇指尖斜着对拢,置于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的角度,正常值为90o,小于80o为异常。,骨盆内测量,部位: 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正常值: 12.5-13cm 意义: 此值减去1.5-2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对 角 径,坐骨棘间径 部位: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 约为l0cm,坐骨切迹宽度,部位: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意义:食指置于韧带上移动,若能容纳3横指为正常, 否则属中骨盆狭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