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_第1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_第2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_第3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_第4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矿审批意见 3 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5 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6 第一章 概况 7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7 第二节 煤层 8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9 第四节 地质构造 9 第五节 水文地质 11 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13 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13 第二章 采煤方法 14 第一节 巷道布置 14 第二节 采煤工艺 17 第三节 设备配置 21 第三章 顶板管理 26 第一节 支护设计 26 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 29 第三节 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 32 第四节 矿压观测 35 第四章 生产系统 39 第一节 运输系统 39 第二节 通防与监控系统 41 第三节 排水系统 53 第四节 供电系统 55 第五节 通讯照明系统 60 第五章 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62 第一节 劳动组织 62 第二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64 第六章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65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66 第一节 一般措施 66 第二节 顶板管理 68 第三节 防治水 72 第四节 一通三防 73 第五节 运输管理 74 第六节 机电管理 79 第七节 其它 86 矿 审 批 意 见 同意本规程内容 并提出如下审批意见 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 工作面防治水要严格按设计的防治水要求执行 防治水设备设施及时 到位 完好 确 保防治水安全 二 由于两顺槽皆为沿空布置 通风部门要按本规定做好防灭火工作 三 由于本工作面为孤岛采煤 工作面的顺槽压力较大 因此要加强顶板管理工作 特别是超 前支护既要有足够的支护强度 又要保证规定支护距离 上下出口要支护良好 行人畅通 达到规定要求 四 对于十字顶梁支护以外的变形工字钢棚和压力增大区 要根据现场情况 及时打点柱或 使用抬棚加强支护 且有防崩工字钢牙口措施 确保现场安全 五 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运输机 转载机 皮带机上方或里帮 确需进入的 要首先停机 闭锁 专人看管 并支护好顶帮后方可进入 六 工作面出现地质生产条件等变化 有与本规程不相符之处 要及时写出补充措施 严禁无 措施施工 七 工作面及两顺槽出现片帮冒顶要及时处理 否则不得生产 八 辅助运输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制度 在确保所有人员进入安全地点后提 放车辆 九 工作面所有机电设备要保持完好 严禁带病或无保护运转 移动电站防跑车设施要 安全可靠 拉移及连接装置强度足够 生根牢固 十 工作面安全质量管理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及矿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十一 工作面回采时 地测部门要加强煤厚探测工作 及时预报前方煤厚及地质情况 十二 贯彻本规程时要将与工作有关的 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 等 一并传达执行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 生产科 年 月 日 地测科 年 月 日 通风科 年 月 日 安监处 年 月 日 机电科 年 月 日 企管科 年 月 日 综采办 年 月 日 煤质科 年 月 日 总 工 程 师 年 月 日 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负责人 传达人 班次 贯彻时间贯彻时间听传达人听传达人贯彻时间贯彻时间听听传达人传达人 年 月 日 姓 名成绩签字年月日 姓 名成绩签字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304 综放工作面是一采区最后一个工作面 其周围是一采区的采空区 其上部一分层采面 1304 1采煤面 于 1989 年 8 月份回采完毕 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表一所示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表一 水平名称水平名称 430 430 水平水平采区名称采区名称一采区一采区 地面标高地面标高 40m 井下标高井下标高 345 422m 地面的相地面的相 对位置对位置 1304 综放工作面切眼的轨道顺槽端位于 XX 公路西 300m 处 停采线的运输顺槽端位于 XX 煤矿的风井以东南 S620E450m 处 两顺槽及停采线均在一采区已经形成的塌陷区内 回采对地面回采对地面 设施的影响设施的影响 1304 综放工作面上部地面为一采区的塌陷区 预计本工作面的回采不会增大塌陷区范围 但塌陷深度预计增加 3m 目前在塌陷区内无任何建筑物和设施 井下位置及井下位置及 与相邻关系与相邻关系 1304 综放工作面是北翼一采区的最后一个网下放顶煤工作面 该面一分层于 1989 年 8 月份回采完毕 该面东起切眼 内错一分层切眼 80m 西至设计停采线 与一分层对 齐 南邻 1303 综放工作面 该面已经回采完毕 北邻 1305 综放工作面 该面已经 回采完毕 走向长度走向长度 1155m 倾斜长度倾斜长度 155m 面面 积积 179025m2 第二节 煤层 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 3 层煤 通过地质资料分析 煤 层 情 况 表 表二 煤层厚度煤层厚度 m m煤层结构煤层结构较简单较简单煤层倾角 度 煤层倾角 度 开采煤层开采煤层 3 3 硬度硬度 3 1 3 93 1 3 9 煤种煤种 稳定程度稳定程度较稳定较稳定 煤层煤层 情况情况 描述描述 1304 综放工作面回采的煤层为山西组 3 层煤 一分层已经回采完毕 剩余底煤厚度 2 3 7 8m 平均 6m 其中东部较厚 西部较薄 煤层结构简单 属于半暗 半亮暗型煤 具有带状结构 层状构造 中大型节理比较发育 该煤层属低变质的气煤 煤层走向为 255 360 60 倾向为 345 360 150 倾角 0 14 平均 6 多数情况 下为 6 工作面倾斜方向煤层伪倾角 在切眼附近煤层北倾 2 5 切眼西 0 520m 范围内 煤层北倾 0 3 一般 1 左右 切眼西 520 1155m 范围内 煤层南倾 1 4 一般 3 在设计停采线附近的煤层 南倾一般 4 5 工作面走向方向煤层伪倾角 运输顺槽侧切眼西 0 320m 范围内 煤层倾角 0 3 一般 1 左右 此范围内 小型波状起伏比较发育 但幅度较小 切眼西 320 1155m 范围内 煤层东倾 1 9 一 般 4 左右 轨道顺槽侧切眼西 0 380m 范围内 煤层伪倾角较缓 在 0 3 左右 一般 1 左右 仅在切眼西 50 63m 范围内倾角较大 为 7 8 小型波状起伏比较发育 但幅度较小 切眼西 380 1155m 范围内 煤层东倾 1 12 一般 5 5 3 层煤中间没有夹矸 但在距煤层底板 0 1 5m 处 发育厚度为 0 1 0 5m 的硬质煤体 在两顺槽掘 进过程中发现 此硬质煤体延伸到工作面内 可能对回采和煤质管理造成较大影响 1304 1工作面回采时 自切眼起 0 1000m 范围内 工作面约有三分之一的长度为割直接顶采煤 割顶 最大厚度 2 1m 一般 0 8m 割煤最小厚度 0 6m 一般 2 4m 左右 切眼西 1000 1155m 范围内 为丢 顶煤开采 丢顶煤厚度 0 3 3 9m 一般 2 0m 左右 1304 1工作面回采时 自切眼起 0 910m 范围内 没有探底煤厚度 也没有丢顶煤 和 1304 1工作面回采证实 该工作面范围内 3 层煤赋存稳定 全区可采 煤层的厚度在 2 30 7 9m 之间 具体情况如表二所示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第三章 顶板管理 第一节 支护设计 一 液压支架支护强度验算 1 经验计算支护强度 t 8 9 81 h r 8 9 81 3 0 2 6 612 144 kN m2 2 参考同煤层矿压观测资料 见表六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392 4 kN m2 3 选择工作面支护强度 392 4 kN m2 612 144 kN m2 因此工作面支护强度应大于 612 144 kN m2 4 支护设备选择 1304 综放工作面选用基本液压支架 ZFP5l00 17 32 型低位放顶煤支架 共 95 架 上下两端 头选用 ZTF5400 22 32 型放顶煤排头支架各 3 架和 ZFP5400 19 32 型过渡支架各一架 从运输顺槽到轨道顺槽依次编号为 1 103 号支架 根据工作面条件与支架适应条件对照表可以看出 选用 ZFP5400 17 32 型支架 在满足顶 板管理支护强度需要的同时 也能满足底板比压值要求 通过对比 验算 证明选用 ZFP5400 17 32 型支架能满足要求 预计工作面矿压参数参考表 表六 序号序号项项 目目单单 位位同煤层实测同煤层实测本面选取或预计本面选取或预计 直接顶厚度 m 冒落带 老顶厚度 m 冒落带 1 顶 底 板 条 件 直接底厚度 m11 2 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 m77 来压步距 m5050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kN m2392 4392 4 最大平均顶底移近量 mm150150 3 初 次 来 压 来压程度 明显明显 来压步距 m1212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kN m2392 4392 4 最大平均顶底移近量 mm100100 4 周 期 来 压 来压程度 明显明显 最大平均支护强度 kN m2294 3294 3 5 平 时最大平均顶底移近量 mm7070 6 直接顶悬顶情况 m 1 1 7 底板容许比压 MPa46 1746 17 8 直接顶类型类二类二级二类二级 9 老顶级别级 V 10 巷道超前影范围 m2020 工作面条件与支架适应条件对照表 表七 工作面条件工作面条件支架适应条件支架适应条件 采高采高 3 0m1 7 3 5m 倾角倾角 15 S 15 9 2 138 m3 min 式中 S 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 9 2m2 2 按最高风速验算 各个采煤工作面的最高风量 Q 240 S 240 9 2 2208 m3 min 通过验算可以看出 138 789 4 2208 m3 min 5 根据上述原则确定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为 790m3 min 二 通风路线 副井 井底车场 北翼轨道大巷 1304 岩集联络巷 1304 岩集轨 1304 二进提 或三进提 1304 轨道顺槽 1304 综放工作面 1304 运输顺槽 1304 二回提 或三回提 1304 岩集 运 一采总回 北风井 详见附图 7 1304 综放工作面生产系统 通风系统及避灾路线图 二 防治瓦斯 1 瓦斯检查 工作面设瓦斯检查员巡回检查 每隔 3 5 小时检查一次 每班至少检查两次 瓦斯检查点分别设在 工作面回风出口以外 10m 处 回风隅角 瓦斯检查牌板应设置在回风顺槽中距工作面 50m 附近 检查结果要及时填写 并及时 向有关人员汇报 2 瓦斯监测 加强对工作面瓦斯的监测 在距回风出口 5 lOm 处安装安全监测系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