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_第1页
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_第2页
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_第3页
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_第4页
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 一 目的 医学实验室的安全包括生物安全 化学安全 放射性安全及一般用 电 用火安全等 其中生物安全最具专业特点 本程序旨在加强检验科 生物安全管理及检验科的安全管理 防止样品交叉污染 防止疾病传播 医疗检验事故 火灾触电事故等时间 保护环境 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 二 范围二 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实验室清洁消毒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及管理和职 业暴露的管理 适合于检验科实验室隔离 防护 试剂及危险品管理 防火灾 安全用电及发生事故后的 处理等活动 三 职责三 职责 1 科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和负责安全方面的 教育和培训工作 发生重大事故时 由科主任决策和组织处理 2 各专业组组长负责对发生的职业暴露进行评估和确定 并作 出处理 3 各专业组组长指定人员负责本组的特殊消毒工作 负责本组 各项安全管理规定的室施 并配合进行本组内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4 物业中心保洁员负责检验科公共区域清洁 可重复利用机械 的回收 清洗 消毒 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 处理等工作 物业工作 人员负责原始样品收集 运送过程的安全 科室保洁员负责实验室管辖 领域内的清洁 卫生 消毒 以及废弃物的收集处理 5 各岗位工作人员遵守生物安全规定 进行自我保护 监督员 负责监督生物安全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6 质量与安全小组成员负责检验科实验室日常安全的监督以及 消防器材的管理 7 值班人员负责值班期间安全用电 防火 防盗等管理 四 程序 内容和要求四 程序 内容和要求 4 1 防护屏障和生物安全等级 4 1 1 检验科具有一级防护屏障 微生物检验配置生物安全柜 工 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装备 检验科成立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科主任 任组长 由 10 人组成 小组成员任期三年 任期中出现特殊请情况中 心主任可对之罢免 4 1 2 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根据实验室检验项目的危害等级 实验 室确定安全水平为 BSL 2 级 检验科实验室均为二级生物实验室 4 2 设施和设备 检验科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情况如下 每个实验室设洗手池 洗手池 设在靠近出口处 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清洁 地面平整 防滑 工作台面 防水 耐热 耐腐蚀 实验室带锁并可自动关闭 门上有可视窗 有足 够的存储空间以摆放物品 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内使用专门的工作服 带 乳胶手套 在实验室工作区外有存放个人衣物的柜子 个人便装与工作 服分开放置 有高压蒸汽灭菌器 并受到定期检查和验证 保证性能符 合要求 检验科设有洗眼装置 紧急喷淋装置 临床微生物室 分子生 物学实验室均配备生物安全柜 采用自然通风 有防虫纱窗 有可靠的 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 重要设备如培养箱 生物安全柜 冰箱 大型生 化分析仪等有应急电源 通道处有应急照明装置 实验室出口处有在黑 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检验科设有灭火器 并定期检定 4 3 隔离 4 3 1 区域隔离 检验科由清洁区 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组成 污染区与半污染区之间 设缓冲间 清洁区包括办公室 接待室 值班室等 半污染区包括更衣 室 污染区包括各专业组的工作区 标本存放区 洗涤室 4 4 2 设备隔离 打印检验报告的打印机放在污染区内相对清洁的区域内 报告须紫 外线消毒后才可发出 离心机安放于污染区内通风处 且在盖好离心机 后才能启动 装标本 血 尿 痰等 或易燃液体的离心管 试管塞密 封后方可离心 样品放于污染区 4 3 3 物品隔离 从污染区进去清洁区前必须脱掉工作服 口罩 帽子 洗手后 方 可入内 清洁区内不允许带入来自污染区内的各种物品 包括书 报纸 杂质等 清洁区使用完后 收拾整齐 并将所带入的物品收回 清洁区 设专人打扫 消毒并登记 4 4 个人防护装备 检验科工作人员在污染区工作时须穿工作服 接触传染病患者及其 样品者须穿防护服 戴口罩 工作服 防护手套 配制清洁液或挥发性 液体时 应佩带护目镜 4 4 1 防护服 检验科实验室配备的个人防护服等级为一级防护服 防护服经常更 换 保持清洁 不适用防护服时 将清洁的防护服置于专门存放处 污 染的防护服放在有标记的防漏袋中去污处理 4 4 2 面部及身体保护 处理样品的过程中 如果会产生有害气溶胶 则在生物安全柜中进 行 在处理危险材料时 应戴护目镜和面部防护罩 4 4 3 手套 根据工作性质选择所需的防护手套 要求无漏损 1 戴手套后可完全遮住手及腕部 2 发现撕破 损坏或内部受污染时及时更换 3 在工作完成后应消毒 摘除并安全处置 4 4 4 鞋 鞋应舒适 防滑 在有污染的区域 应穿防渗漏 防滑的并能保护 整个脚面的工作鞋 4 5 生物安全柜和排气罩 通风罩 危害等级 级以上的工作都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对生物安全柜 及其高效过滤器的性能应经常检查 保证符合安全要求 大型分析仪设 备上的方使用局部通风防护罩 小型仪器使用定制的排气罩 4 6 清洁和消毒 4 6 1 洗手 检验科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 离开实验室前 接触患者后 以及 在进食前应洗手 接触血液 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后 应立即洗手 洗手 池不得用于其它目的 4 6 2 消毒 4 4 2 1 空气消毒 检验科清洁区经常开窗通风 污染区半污染区通过过滤装置排风或 紫外线消毒 4 6 2 2 表面消毒 1 试验台 桌椅 窗台 门框 物体 仪器设备 把手等表面 每日用 0 2 过氧乙酸溶液 或其它消毒剂 擦拭 1 2 次 细菌每天工 作前用紫外线消毒 30 分钟 下班前 桌面用消毒液处理 2 负责消毒的人人员对消毒方法和过程进行记录 4 6 2 3 消耗品消毒 微生物实验室用消耗品经高温灭菌后 用清水冲洗 再用过氧乙酸 浸泡 清水冲洗 烤箱烤干 备用 其他专业组消耗品若无致病菌污染 克清水冲洗后 再用酸浸泡 清水冲洗 烤箱烤干 备用 无菌用品如 棉签 棉球 纱布等及其容器在有效期内使用 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 过 24 小时 4 6 2 4 设备消毒 仪器设备报废或修理前进行彻底消毒 包括表面和设备内壁 可用 500mg L 过氧乙酸喷或 500mg L 高效氯制剂擦 4 6 3 实验室常规消毒及防护 1 工作人员上班时须穿工作服 接触传染病 艾滋病等患者的 必须穿防化服 戴口罩和保护手套 2 试验台 桌椅 窗台 门框 物体 仪器设备 把手等表面 每日用 0 2 过氧乙酸溶 3 强氧化剂不宜受热与酸类接触 否则会分解放出活波的氧 导致其他物质燃烧或爆炸 4 易爆炸性的药品须放置在有缓冲液的容器内 以防撞击和剧 烈震动而引起爆炸 5 空气中有易燃的药品 如黄磷 必须贮存在水中 6 放射性物质 必须放置在铅盒内密封保存 4 7 3 易腐蚀试剂的使用规定 1 使用有挥发性强酸 碱 以及有毒性的气体时 应在通风橱内 开启瓶塞 如无通分橱时 应在空气流通处开瓶 人站在上风向 眼应 侧视 操作迅速 用毕立即紧塞瓶塞 2 对液体试剂应观察试剂名称 浓度 溶液的颜色 透明度 有 无沉淀 以确定试剂是否变质 3 取用液体试剂时 应将试剂倒入试管中吸取 原则上不能将吸 管直接插入试剂瓶中吸取 用完剩余试剂不能倒回试剂瓶中 4 倾倒试剂时 左手握住贴有瓶签的瓶体 右手拔出瓶塞 从瓶 签的对侧倒出溶液 避免溶液腐蚀标签 瓶塞开启后将塞座放在桌上 塞心朝上不可与任何物品接触 以免污染试剂 更应注意不可使瓶塞张 冠李戴 4 7 4 受化学药品伤害的处理 I 皮肤受强酸或其他酸性药品伤害时 先用大量清水冲洗 再用 5 碳酸氢钠冲洗 或用淡石灰水与 10 氨液交替冲洗 最后用盐水洗净 并敷以碳酸氢钠溶液纱布条 2 皮肤受强碱或其他碱性药物伤害时 先用大量清水冲洗 再用 5 硼酸或 2 醋酸冲洗 重者可用 2 醋酸湿敷 3 溴臭伤害皮肤则以多量甘油按摸 使甘油渗入毛孔 再涂以硼 酸软膏 4 酸式酸性物质溅伤眼睛后 应立即用湿盐水或大量干净水彻底 冲洗眼睛至少 10 分钟 再用 4 硼酸溶液冲洗 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并 滴以抗菌素眼药 防止感染 5 强酸溶液溅伤眼睛 迅速用清水冲洗 不可用酸性液体和碱剂 然后请眼科医生处理 4 7 5 利器 1 禁止用手对任何利器剪 弯 折断 重新带套或从注射器上 移去针头 2 针头 玻璃 一次性手术刀等利器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托容器 中 尖利物容器在装满三分之二前置段 4 8 1 检验前处理 1 刺血针 吸管 小便杯 大便盒等要做到每人一针 一管 一杯 一盒 2 采样人员给每个患者采血后用 75 酒精棉球擦拭双手再给第 二个患者采血 3 原始样品放在专门的容器内 由清洁员和临床护士负责运送 严防遗撒 4 特殊病原菌容品 恶性传染病患者样品的接种须在生物安全 柜进行 离心机要放在 通风处 4 8 2 检验后处理 血常规标本检测完毕后 盖管盒密封放置专门的地方 存放 7 天以 备检查 尿液标本检查完毕 报告单经审核后无问题 存放 3 小时送洗 涤室清洗处理 脑脊液 胸腹水等不易闻到的标本 检测完成后放冰箱 保存 48 小时后送洗涤室消毒处理 1 废弃血液样品用 0 5 过氧乙酸加盖侵泡 3 小时后 将样品倒 入医疗垃圾袋中送医疗垃圾站统一处理 2 微生物样品经高压灭菌或 0 5 过氧乙酸侵泡 3 痰盒收集消毒后倒入医疗垃圾袋中或用 1 5 量干漂白粉作用 2 4 小时或加入等量 1 过氧乙酸 30 60min 4 排泄物 呕吐物 体液样品放入 1 5 量漂白粉的专用消毒桶 内或用池滕片 500mg l 1 片 L 加盖作用 2 小时以上 消毒水倒入厕 所中 有形物倒入医疗垃圾袋中 5 分子生物样品及特殊样品在除实验室之前 用高压灭菌后倒 入医疗垃圾袋中 6 艾滋病病人的污物处理 a 无经济价值的可燃性污物焚烧 b 分泌物和排泄物以 20 漂白粉乳液 1 2 混合后作用 2 小时 或 1 过 氧乙酸 30 60min c 液体废物可煮沸 30 分钟或加入次氧酸钠溶液 使废物中有效氯 含量达到 1000mg L 作用 30 分钟 也可加入过氧乙酸使之达到 5000mg L 作用 30 分钟 4 9 废弃物管理 4 9 1 废弃物的分类 废弃物分为生活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 医疗废弃物又分一般废弃物 感染性废弃物 损 伤性废弃物 生活废弃物装入黑色袋 医疗废弃物 装入黄色袋 包装袋上应有表明废弃物性质的标识 4 9 2 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处理 病原体的培养基 标本和菌种 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 首先在 原地点进行高压蒸汽 灭菌 0 15P 30 分钟 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 集处理 4 9 3 般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其他检验医用废物 如使用过的尿杯 便盒 吸管等 装入黄色 袋中 待专门人员收取 进行处理 4 9 4 利器的处理 实验室尖锐器具 如 采血针 注射器针头及微量吸管等 用完 后 则放入能密闭的利器盒内 放入黄色袋中 等待处理 4 9 5 仪器设备排出液的处理 仪器设备排出的废液应用 500mg l 的清洗消毒液浸泡过夜后 方可 倒入废液池 4 9 6 收集废弃物的要求 l 在盛装医疗废弃物前 应当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 确保无破损 渗漏和其它缺陷 2 装入后 密封好 贴上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理专用标志 3 收取医疗废弃物的人员收取垃圾时 应及时在 垃圾清理登记 本 上登记 包括 取物人 送物人 时间 废物重量 4 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的分类放置 统一送至医院医疗垃圾回收 站 5 运送废弃物的车辆和工具要每天清洗消毒 4 10 用电安全 1 所有电器设备均应有良好接地装置 仪器 安装在通风 明亮 干燥的位置 应有足够的电源插座 所有的仪器专人管理 做好使用登 记 下班前按程序关机 检查电源情况 雷雨天气安全员必须常巡视检 查 防止意外发生 1 实验室内不得乱接电源 不得使用私人大功率电器 2 超过 8 小时不用的电器 要关闭机上电源 超过 24 小时不用 的电器 要关闭电缆电源 如关闭接线板上的电源或拔去插头 4 11 防火工作区禁止吸烟 不得进行危险操作 如用两个酒精灯 相互点火等 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并妥善保管 安全员经常检查其 是否有效 4 12 良好内务实验室通道处不得堆放任何物品 禁止在工作区冰 箱内存放食物 食物必须存放在清洁区食物专用冰箱内 食品 饮料等 只应在指定的区域准备和食用 禁止在工作区食用食用化妆品和处理隐 形眼镜 长发应束在脑后梳在工作帽内 在工作区内不得佩带首饰 男 士不得蓄须 对露漏出的样品 化学品 培养物 放射性物质应在风险 评估后清楚 并对涉及区域去污染 清除时须注意采取核准的安全措施 禁止非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内玩耍 闲谈 来访者请到休息室休息 会客 实验室工作区不得存放个人物品 提包 衣物 口杯 食品 药 品等 每天工作完成后 用高效氯制剂或 0 1 过氧乙酸清洁台面及地 面 开窗通风半小时 4 13 安全应急预案 1 发生不明原因的停电时 首先应立即关闭可能受断电影响的仪 器的电源开关 及时给物业有关人员打电话 向他们反应情况 如短时 间不能恢复电力供电 应尽快通知医疗值班人员 通知病区 然后向科 主任 医院总值班 医务科 电力管理部门汇报 并且按要求保存好样 品 如有抢救病人急需检验时 应通知科主任 送往院外进行化验 2 突然停水时 应关紧水龙头 立即给物业有关人员打电话 及 时向他们反映情况 如发生实验室大面积漏水时 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 然后向医院总值班 医务科及水力管理部门汇报 并向有关部门讲清楚 漏水的地点 部位及原因 3 实验室发生火灾时 应首先关闭电闸 火灾面积较小时 用灭火 器灭火 如火势蔓 延扩大不能控制时 应迅速撤离 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