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内科学+_第1页
肺结核内科学+_第2页
肺结核内科学+_第3页
肺结核内科学+_第4页
肺结核内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简介】,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副教授。黄其文(Huangqiwen)。TelE-mail:13517764271163.com。,且说林黛玉虽然服药,这病日重一日神气昏沉,气息微弱,半日又咳嗽一阵,吐出都是带血的,那汗愈出 身子便渐渐的冷了,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目的和要求】,掌握肺结核病原分群及特点。熟悉DOTS 策略的要素。 熟悉肺结核X线特点与病理变化的关系。掌握肺结核的临床分型及临床特点。熟悉痰菌检查的意义。掌握肺结核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掌握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常用抗结核治疗方案。熟悉接种卡介苗的意义。,推荐参考书目: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结核病,【概 述(summary) 】,【诊断(diagnose)】,(一)诊断依据(二)诊断思路(三)诊断要点,一、诊断依据:,【诊断(diagnose)】,1、流行病学史2、诊断治疗经过3、临床表现4、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思考,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一)呼吸道传播:飞沫感染为常见方式,尘埃感染少见。 (二)消化道传播: (三)其他: 三、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流行病学(epidemiology)】,1、影响传染性的因素: 菌量、微滴的密度、通风情况、接触的程度和长短、个体的免疫力。2、化学治疗对传染性的影响:数量减少、活力减弱、传染性降低。,密切接触者感染结核病的机率?,思考,接触者,不感染50%,感染25-50% 细胞介导的免疫,不发病85-90% (潜伏感染者),发病 10-15%,传染源接触者的结核发病自然史,早期 (原发感染),晚期(5年以上) (继发感染),(一)全球。,(二)国内。,四、流行现状,感染严重:,全球约13人口已受感染,如不采取措施,平均每秒就有一个人感染,估计近十年内还将有3亿人受感染 。,疫情加重:,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000万,每年新发结核病人8001000万。,死亡新高:,结核病是全球由单一致病菌引致死亡最多的疾病,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大约每10秒钟有一个人死于结核病。,特别行动:WHO 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定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B day)”,推出DOTS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策略。,DOTS(新进展),DOTS策略的五大要素:政府的承诺。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医护人员直接面视下的治疗。(核心)免费抗结核药物的供应。登记、报告和评价监测系统的建立。,(一)全球。,(二)国内。,四、流行现状,发病数、死亡数居各类传染病首位,结核病高负担、高危险的国家,DOTS项目地区患病率低,青壮年人数多,农村疫情 高于城市,低递减率,高感染率,死亡人数多,高耐药率,高患病率,我国结核病患者人数居全球第二位,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可分为哪三类?肺结核属于哪类传染病?,思考,一、诊断依据:,【诊断(diagnose)】,1、流行病学史2、诊断治疗经过3、临床表现4、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一、症状(symptom)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cough): 2、咳痰(expectoration): 3、咯血(hemoptysis)或痰中带血: 4、胸痛(chest pain): 5、呼吸困难(dyspnea):,【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二)全身症状(结核病中毒症状): 1、发热(fever): 2、盗汗: 3、消瘦: 4、乏力及食欲减退: 5、内分泌功能紊乱:月经失调和闭经。 6、血液系统异常表现:,【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三)特殊表现: 、无反应性结核病: 、全身过敏反应:滤泡性结膜角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白塞病(复发性的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和眼色素膜炎三联征)、结核性风湿症等。 3、肺外结核的表现:,【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四)并发症 、咯血。 、气胸。 3、继发性支扩。 4、肺部继发感染。 5、心肺功能衰竭。,【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四)并发症 、咯血。 、气胸。 3、继发性支扩。 4、肺部继发感染。 5、心肺功能衰竭。,【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四)并发症 、咯血。 、气胸。 3、继发性支扩。 4、肺部继发感染。 5、心肺功能衰竭。,【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五)肺结核与相关疾病 (自学),【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二、体征: 取决于病变的性质、部位、范围或程度,早期病灶小或位于肺组织深部,多无异常体征。,一、诊断依据:,【诊断(diagnose)】,1、流行病学史2、诊断治疗经过3、临床表现4、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实验室与辅助检查】,(一)一般检查,(二)病原体检查,(三)血清学检查,(四)结核菌素试验,(五)影像学诊断,(六)内镜检查,(七)活体组织检查,【实验室与辅助检查】,(一)一般检查,(二)病原体检查,(三)血清学检查,(四)结核菌素试验,(五)影像学诊断,(六)内镜检查,(七)活体组织检查,1、痰标本的收集2、痰涂片检查: (1)薄涂片法: (2)厚涂片法: (3)集菌涂片法: (4)荧光显微镜检查:3、培养法:4、药敏测定:5、其他检测技术:PCR,痰结核杆菌检查,【实验室与辅助检查】,(一)一般检查,(二)病原体检查,(三)血清学检查,(四)结核菌素试验,(五)影像学诊断,(六)内镜检查,(七)活体组织检查,(三)结核菌素试验 1、旧结素试验。(OT,old tubercalin试验) 2、纯蛋白衍化物试验。(PPD,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试验),【实验室与辅助检查】,(一)一般检查,(二)病原体检查,(三)血清学检查,(四)结核菌素试验,(五)影像学诊断,(六)内镜检查,(七)活体组织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肺结核,而且可对病灶部位、范围、性质、发展状况和治疗效果作出判断: (一)胸部X线片: (二)透视: (三)CT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与辅助检查】,(一)一般检查,(二)病原体检查,(三)血清学检查,(四)结核菌素试验,(五)影像学诊断,(六)内镜检查,(七)活体组织检查,应用于支气管结核、淋巴结支气管瘘、采取分泌物标本及钳取活体组织进行病检和细菌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实验室与辅助检查】,(一)一般检查,(二)病原体检查,(三)血清学检查,(四)结核菌素试验,(五)影像学诊断,(六)内镜检查,(七)活体组织检查,二、诊断思路,1、可疑症状患者的筛选 胸部X线、痰菌2、是否肺结核 2周的治疗或观察3、有无活动性 综合的判断4、是否排菌 痰检,1、结核病分类:重点 2、病变范围: 3、痰结核菌检查:涂、集、培。 4、化疗史:初治和复治。,三、诊断要点,(见图),【结核病的发生及发展】,原发性结核,继发性结核,淋巴血道肺内肺外播散(隐性菌血症),复发(内源),再感染(外源),原发性结核,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愈合,浸润性肺结核,纤维硬结,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形成空洞,干酪性肺炎,干酪性肺炎,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三、继发性肺结核,四、结核性胸膜炎,一、原发性肺结核,五、肺外结核,2004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结核病分类):(新进展),原发性肺结核,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三、继发性肺结核,四、结核性胸膜炎,一、原发性肺结核,五、肺外结核,2004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结核病分类):(新进展),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三、继发性肺结核,四、结核性胸膜炎,一、原发性肺结核,五、肺外结核,2004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结核病分类):(新进展),三、继发性肺结核:,(一)浸润性肺结核,(二)干酪性肺炎,(三)结核球,(四)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三、继发性肺结核:,(一)浸润性肺结核,(二)干酪性肺炎,(三)结核球,(四)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三、继发性肺结核:,(一)浸润性肺结核,(二)干酪性肺炎,(三)结核球,(四)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及卫星灶,三、继发性肺结核:,(一)浸润性肺结核,(二)干酪性肺炎,(三)结核球,(四)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渗出病变,干酪样坏死,空洞,增生病变,纤维空洞性肺结核,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三、继发性肺结核,四、结核性胸膜炎,一、原发性肺结核,五、肺外结核,2004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结核病分类):(新进展),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三、继发性肺结核,四、结核性胸膜炎,一、原发性肺结核,五、肺外结核,2004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结核病分类):(新进展),(一)结核病分类: (二)病变范围: (三)痰结核菌检查:涂、集、培。 (四)化疗史:初治和复治。,三、诊断要点,(见图),肺野分区,肺野分区,肺野分区,(一)结核病分类: (二)病变范围: (三)痰结核菌检查:涂、集、培。 (四)化疗史:初治和复治。,三、诊断要点,(见图),1、继发性肺结核 双上 涂(), 复治 2、继发性肺结核 左中 (无痰), 初治,按分类、部位、痰菌情况,化疗史程序书写,如:,四、诊断记录格式,1、 DOTS策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肺结核诊断的四个要点是什么?3、继发性肺结核常见有哪些类型?,姓名: 班别: 学号:,课后考核题,DOTS(新进展),DOTS策略的五大要素:政府的承诺。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医护人员直接面视下的治疗。(核心)免费抗结核药物的供应。登记、报告和评价监测系统的建立。,1、 DOTS策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肺结核诊断的四个要点是什么?3、继发性肺结核常见有哪些类型?,姓名: 班别: 学号:,课后考核题,(一)结核病分类: (二)病变范围: (三)痰结核菌检查:涂、集、培。 (四)化疗史:初治和复治。,三、诊断要点,(见图),1、 DOTS策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肺结核诊断的四个要点是什么?3、继发性肺结核常见有哪些类型?,姓名: 班别: 学号:,课后考核题,三、继发性肺结核:,(一)浸润性肺结核,(二)干酪性肺炎,(三)结核球,(四)纤维空洞性肺结核,一、肺癌:周围型肺癌、胸膜间皮瘤、转移性肺癌、中央型肺癌。二、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及过敏性肺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右肺中央型肺癌,右肺中央型肺癌,右肺中央型肺癌,一、肺癌:周围型肺癌、胸膜间皮瘤、转移性肺癌、中央型肺癌。二、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及过敏性肺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三、肺脓肿:下叶肺结核有空洞时应注意与肺脓肿鉴别。四、支气管扩张症:表现慢性咳嗽、咳痰、咯血,与慢纤洞型肺结核相似。五、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六、SARS病和甲型H1N1流感:,三、肺脓肿:下叶肺结核有空洞时应注意与肺脓肿鉴别。四、支气管扩张症:表现慢性咳嗽、咳痰、咯血,与慢纤洞型肺结核相似。五、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六、 SARS病和甲型H1N1流感:,三、肺脓肿:下叶肺结核有空洞时应注意与肺脓肿鉴别。四、支气管扩张症:表现慢性咳嗽、咳痰、咯血,与慢纤洞型肺结核相似。五、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六、 SARS病和甲型H1N1流感:,、病原体:变异冠状病毒和变异的流感病毒。、传播途径:可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临床表现 :、X线检查 :非典为炎性及网状阴影,进展快。、治疗 :,七、其他发热性疾病: 1、伤寒: 2、败血症: 3、白血病: 4、纵隔淋巴瘤: 5、结节病:,一、远古结核及结核菌的发现。,二、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征。,【病因与发病机制】,人类最早的结核病,2007年美国自然人类学杂志:肺结核病菌50万年前就已存在,1882年3月24日,一、远古结核及结核菌的发现。,二、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征。,【病原学(etiology)】,(一)多形性:,增殖一代需15-20小时,培养成可见菌落一般需4-6周。故快速培养成为近年研究的热门。,(四)抵抗力强:,(二)抗酸性:,(三)生长缓慢:,(五)菌体结构复杂:,(六)可分型和分群:,(七)具有耐药性:,A群、B群(在巨噬细胞内,酸性抑制)、C群(半休眠、偶而才繁殖)和D群(休眠菌)。,原始耐药菌和继发耐药菌,原始耐药菌亦称天然耐药菌。,全国结核菌耐药率(2000年),(%),【发病机制(pathogenesis】,初次感染结核菌,组织结构破坏 干酪样坏死,免疫反应,人体的反应,4至8周后再次感染结核菌,杀灭病原菌病变局限化,变态反应,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与结核菌体的多肽、多糖复合物有关,是细胞介导免疫反应。,识别阶段:,吞噬细胞吞噬入侵的结核菌,经加工处理,将结核菌的抗原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使淋巴细胞致敏。,活化增殖:,致敏的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效应阶段:,致敏的淋巴细胞再次接触到结核菌,可释放多种淋巴因子(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激活因子),使巨噬细胞聚集在细菌周围,吞噬并杀灭细菌,形成结核结节,使病变局限化。,【发病机制(pathogenesis】,初次感染结核菌,组织结构破坏 干酪样坏死,免疫反应,人体的反应,4至8周后再次感染结核菌,杀灭病原菌病变局限化,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机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产生的超常免疫反应,发生于结核菌侵入人体 48 周后,是迟发型变态反应。与脂质及结核蛋白有关。,与另一亚群淋巴细胞释放的炎性介质、皮肤反应因子及淋巴细胞毒素有关,出现炎性渗出、干酪坏死、空洞,再次(有免疫力,亦有变态反应),2至3天后,局部红肿,溃烂,播至全身、死亡,初次(无免疫力,亦无变态反应),注射结核杆菌,10至14天后,局部红肿,表浅溃烂,但结痂愈合,注射结核杆菌,2至3天无变态反应,10至14天后存活,(36周前少量注射结核杆菌),初感染与再感染:机体对结核菌初感染与再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称科赫(Koch)现象。,Koch现象,同样见于人体,一、基本病理变化:,【病理(pathology) 】,(一)渗出为主的病变:,(二)增生为主的病变:,(三)变质为主的病变:,渗出为主的病变,一、基本病理变化:,【病理(pathology) 】,(一)渗出为主的病变:,(二)增生为主的病变:,(三)变质为主的病变:,结核结节,一、基本病理变化:,【病理(pathology) 】,(一)渗出为主的病变:,(二)增生为主的病变:,(三)变质为主的病变:,干酪样坏死,二、病理演变,吸收消散、纤维化、钙化、空洞闭合,结核病的 播散,渗出性病变,增生性病变,坏死、液化、空洞,免疫力、变态反应、细菌及化疗,三、结核病的播散: (一)局部蔓延:胸膜炎。 (二)支气管播散: (三)淋巴管播散:向淋巴结播散。 (四)血行播散:,一、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控制结核病起决定性作用,合理化疗可使病灶内细菌消灭,最终达到痊愈。其他治疗如免疫、中药、手术、营养疗法等仅起辅助作用。,【治疗】,1944年链霉素1946年对氨基水杨酸、结核胺1950年乙胺丁醇1951年异烟肼1952年吡嗪酰胺1955年环丝氨酸1956年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1962年卷曲霉素1965年利福平,抗结核药物的发现(课外资料),(美国S.A.waksman),(一)化疗原则: 1、早期:早期病灶A群菌多,血运丰富,药物浓度高,病灶可完全吸收。 2、联合:耐药菌、不同菌群。 3、适量:过量与不足。 4、规律、全程:结核菌可长期处于代谢低落的半休眠或休眠状态,这就需要使药物在体内长期保持有效浓度。,(二)化疗方法: 1、顿服治疗(高峰浓度杀菌作用优)。 2、两阶段治疗: (1)强化期阶段( 个月)。 (2)巩固期阶段(个月)。 3、持续化疗:每日用药。 4、间歇化疗(接触药物后延缓生长期)。,(三)化疗作用:、快速杀菌。、防止耐药菌产生。、灭菌作用。,1异烟肼类(INH):抑制结核菌DNA合成,阻碍细胞壁的合成。 2利福平类(RFP):抑制菌体RNA聚合酶,阻碍其mRNA合成,同类药交叉耐药。 3氨基糖甙类(SM):干扰TB菌的酶活性,阻碍蛋白质合成,同类药单向耐药。,(四)常用抗结核药物介绍:,4吡嗪酰胺(PZA):通过吡嗪酸起作用,副作用多见。 5乙胺丁醇(EMB):抑制RNA合成而抑菌、延缓耐药性产生,副作用少。 6对氨基水杨酸(PAS):在叶酸合成过程与对氨苯甲酸(PABA)竟争,影响结核菌的代谢而起抑菌作用。可延缓细菌对其他药物产生耐药性。,7临床常用的好药:好药应具有杀菌、灭菌或较强的抑菌作用,并具有毒性低,不良反应少、价廉、用药方便、药源充足、经口服或注射后能在血液中达到有效浓度,并能渗入吞噬细胞、胸腹膜或脑脊液内,疗效迅速而持久等特点。,(1)异烟肼类:INH+PAS(结核清、力康结核片、力排肺疾、力克肺疾、百生肼)。 (2)利福平类:利福平、利福定、利福喷丁、利福布丁。 (3)链霉素类:卡那霉素、丁胺卡那、卷曲霉素、紫霉素。,(1)异烟肼类:INH+PAS(结核清、力康结核片、力排肺疾、力克肺疾、百生肼)。 (2)利福平类:利福平、利福定、利福喷丁、利福布丁。 (3)链霉素类:卡那霉素、丁胺卡那、卷曲霉素、紫霉素。,(1)异烟肼类:INH+PAS(结核清、力康结核片、力排肺疾、力克肺疾、百生肼)。 (2)利福平类:利福平、利福定、利福喷丁、利福布丁。 (3)链霉素类:卡那霉素、丁胺卡那、卷曲霉素、紫霉素。,(五)全国化疗标准方案解读:1、初治方案:痰菌阳性、型或有空洞的: a.2S(或E)HRZ/4HR(最常用治疗方案)b. 2S(或E)HRZ/4H3R3c.2S3(或E3)H3R3Z3/4H3R3d. 2HSP(或E)/10HP(或E),初治痰菌阴性的病人 a. 2SHRZ/2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