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1 掌握 掌握油藏流体油藏流体的特点 烃类主要组成的特点 烃类主要组成 处于高温 高压条件下 石油中溶解有大量的天然气 地层水矿化度高 石油 天然气是由分子结构相似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和少量非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组成 统称为储层烃类 储层烃类主要由烷烃 环烷烃和芳香烃等 非烃类物质 指烃类的氧 硫 氮化合物 在储层烃类中所占份额较少 2 掌握 掌握临界点 泡点 露点临界点 泡点 露点 压力 的定义 压力 的定义 临界点是指体系中两相共存的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点 泡点是指温度 或压力 一定时 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 或温度 露点是指温度 或压力 一定时 开始从气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时的压力 或温度 3 掌握画出 掌握画出多组分体系的相图多组分体系的相图 指出其特征线 点 区 并分析不同类型油藏开发过程中 指出其特征线 点 区 并分析不同类型油藏开发过程中 的相态变化 的相态变化 三线 泡点线 AC 线 液相区与两相区的分界线 露点线 BC 线 气相区与两相区的分界线 等液量线 虚线 线上的液相含量相等 四区 液相区 AC 线以上 油藏 气相区 BC 线右下方 气藏 气液两相区 ACB 线包围的区域 油气藏 反常凝析区 PCT 线包围的阴影部分 凝析气藏 J 点 未饱和油藏点 未饱和油藏 I 点 饱和油藏 可能有气顶 点 饱和油藏 可能有气顶 F 点 气藏 点 气藏 A 点 凝析气藏 点 凝析气藏 凝析气藏 Condensate gas 温度位于临界温 度和最大临界凝析温度之间 阴影区的上方 1 循环注气 2 注相邻气藏的干气 4 掌握 掌握接触分离 多级分离 微分分离接触分离 多级分离 微分分离的定义 的定义 接触分离 指使油气烃类体系从油藏状态变到某一特定温度 压力 引起油气分离并迅速 达到平衡的过程 特点 分出气较多 得到的油偏少 系统的组成不变 多级分离 在脱气过程中分几次降低压力 最后达到指定压力的脱气方法 多级分离的系 统组成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微分分离 在微分脱气过程中 随着气体的分离 不断地将气体放掉 使气体与液体脱离接触 特点 脱气是在系统组成不断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5 典型油气藏典型油气藏的相图特征 判别油气藏类型 的相图特征 判别油气藏类型 6 掌握油田常用的分离方式及原因 掌握油田常用的分离方式及原因 多级分离分出的气少 获得的地面油多 而且其中轻质油含量高 测得的气油比小 7 相态方程的推导相态方程的推导应用 应用 确定饱和压力的方法确定饱和压力的方法有几种 有几种 8 掌握天然气的 掌握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压缩因子 等温压缩系数 体积系数相对密度 压缩因子 等温压缩系数 体积系数的定义 组成表示方法的定义 组成表示方法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在标准条件 20 摄氏度 0 101MPa 下 天然气密度与干燥空气密度 的比值 49 页 压缩因子 在给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 实际气体所占有的体积与理想气体所占有的体积之 比 52 页 等温压缩系数 在等温条件下 单位体积气体的体积岁压力的变化率 67 页 体积系数 Bg 一定量的天然气在油气层条件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标准条件 20 度 0 101MPa 的体积之比 70 页 9 天然气状态方程的灵活运用 天然气状态方程的灵活运用 R单位记住单位记住 R 通用气体常数 MPa m3 kmol K 51 页 10 掌握 掌握 SK 图版法图版法计算压缩因子的已知条件和步骤 对应状态定律计算压缩因子的已知条件和步骤 对应状态定律 对应状态定律 在相同的对应温度 对应压力下 所有的纯烃气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查表 1 4 7 得各单组分烃的临界参数 根据临界参数公式计算视临界参数 计算对应参数 查图版求 Z 58 页 11 天然气粘度在高 低压下的 天然气粘度在高 低压下的变化规律变化规律 79 80 页 给定图版或公式会计算 给定图版或公式会计算 74 78 页 12 掌握地层油的 掌握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 相对密度 体积系数 两相体积系数 等温压缩系数溶解气油比 相对密度 体积系数 两相体积系数 等温压缩系数的定的定 义义 地层油的溶解起气油比 把地层油在地面条件进行 一次 脱气 分离出的气体在标准条 件 20 度 0 101MPa 下的体积与地面脱气原油体积的比值 Rs 标 m3 m3 地层油相对密度 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的元有的相对密度 地层条件下油密度 4 度的水 密度 原油相对密度 表示地面有相对密度 体积系数 原油在地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Bo m3 标 m3 两相体积系数 油藏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 在给定压力下地层油和其释放出溶解气的总体 积与它在地面唾脱气厚的体积之比 Bt 等温压缩系数 在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地层油体积随压力变化的变化率 Co 13 掌握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 掌握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 86 页 体积系数 体积系数 87 页 等温压缩系数 等温压缩系数 92 页 粘度 粘度 93 94 页 等参数随地层油的组成 溶解气油比 温度 压力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等参数随地层油的组成 溶解气油比 温度 压力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 14 掌握 掌握地层水矿化度地层水矿化度的定义 常见的水型的定义 常见的水型 地层水矿化度 地层水中无机盐含量的表示方法 mg L 水型 碳酸氢钠型 硫酸钠型 氯化钙型 氯化镁型 114 页 15 地层水体积系数 压缩系数 粘度地层水体积系数 压缩系数 粘度的定义的定义 地层水体积系数 在底层温度 压力下地层水的体积与其在地面条件下的体积之比 Bw 压缩系数 在地层温度下 单位体积地层水的体积随压力变化的变化率 Cw 地层水粘度 119 页 第二章第二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 内容小结内容小结 第一节第一节 砂岩的骨架性质砂岩的骨架性质 一 砂岩的骨架性质一 砂岩的骨架性质 1 掌握砂岩的 掌握砂岩的粒度组成粒度组成的定义及其测定方法 常用的筛析法 沉降法 的基本原理的定义及其测定方法 常用的筛析法 沉降法 的基本原理 砂岩的粒度组成是指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的颗粒的相对含量 通常以质量分数表示 测定方法 筛析法 薄片法 沉降法 筛析法的基本原理 不同直径颗粒可通过的网孔不同 不准确 沉降法的基本原理 不同直径的颗粒在相同液体中具有不同的沉降速度 2 掌握 掌握粒度组成分布曲线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及其对粒度组成的定性评价及其对粒度组成的定性评价 131 页 3 掌握 掌握不均匀系数 分选系数不均匀系数 分选系数的定义的定义 不均匀系数 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上某两个累计质量分数所对应的颗粒直径的比值 131 页 分选系数 131 页 4 掌握 掌握砂岩比面砂岩比面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砂岩比面 指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的总内表面积 S A V 影响因素 随颗粒直径变小 比面变大 岩石中泥质含量越多 岩石比面越大 岩石骨架 颗粒越不规则 岩石比面越大 5 了解等径球形颗粒正方体排列模型的比面公式的推导过程 了解等径球形颗粒正方体排列模型的比面公式的推导过程 136 页 二 岩石的胶结物及交接类型二 岩石的胶结物及交接类型 1 掌握不同类型 掌握不同类型胶结物胶结物的特点及对储层和开发的影响的特点及对储层和开发的影响 泥质胶结物 微粒性 带电性 阳离子交换性质 吸附性 亲水性 亲水性 膨胀性 絮凝和分散 性影响 208 页 灰质胶结物 209 页 硫酸盐胶结物 210 页 2 常见的 常见的胶结类型胶结类型有哪几种 如何按照胶结强度 孔隙度大小排序 有哪几种 如何按照胶结强度 孔隙度大小排序 基底胶结 孔隙胶结 接触胶结 杂乱胶结 按照胶结强度 基底胶结 孔隙胶结 接触胶结 孔隙度大小 接触胶结 孔隙胶结 基底胶 结 3 了解储层的 了解储层的敏感性敏感性 只外界流体进入储层 引起储层伤害 渗透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速敏性 水敏性 盐敏性 酸敏性 碱敏性 其他敏感性 212 216 页 第二节第二节 储层岩石的渗透性储层岩石的渗透性 1 掌握 掌握达西公式达西公式 一维线性 平面径向流 的表达式 单位 如何利用达西公式 一维线性 平面径向流 的表达式 单位 如何利用达西公式求产量 求产量 求渗透率求渗透率等 掌握达西实验测渗透率的等 掌握达西实验测渗透率的三个条件三个条件 达西公式表明 通过岩心的流量与岩心的渗透率 岩心的截面积 岩心两端的折算压力差 成正比 与流体的粘度 岩心的长度成反比 三个条件 岩石孔隙空间 100 被某一种流体所饱和 流体不与岩石发生物理化学反应 流体在岩石孔隙中的渗流为稳定的层流 一维线性表达式 163 164 页 平面径向流的表达式 164 页 求产量求渗透率见例题和 章末练习题 2 掌握渗透性 绝对渗透率的定义 掌握渗透性 绝对渗透率的定义 渗透性 岩石中流体可以在孔隙中流动的性质 绝对渗透率 渗透率仅与岩石自身的性质有关 而与所通过的流体性质无关 此时的渗透 率称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3 掌握气测渗透率大于液测渗透率的原因 气体滑动效应 掌握气测渗透率大于液测渗透率的原因 气体滑动效应 气体滑动效应 在岩石孔道中 气体的流动不同于液体 对液体来讲 在孔道中心的液体 分子比靠近孔道壁表面的分子流速要高 而且越靠近孔道壁表面 分子流速越低 气体则 不同 靠近孔道壁表面的气体分子与孔道中心的分子流速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4 了解 了解渗透率的影响因素渗透率的影响因素 了解地层平均渗透率的计算方法 了解地层平均渗透率的计算方法 渗透率的影响因素 沉积作用影响 成岩作用影响 构造地应力作用的影响 流体 岩石相 互作用的影响 169 页 173 页 地层平均渗透率的计算方法 182 页 5 储层渗透率差异的描述方法有哪几种 掌握 储层渗透率差异的描述方法有哪几种 掌握渗透率级差 单层突进系数渗透率级差 单层突进系数的定义的定义 储层渗透率差异的描述方法 渗透率变异系数 渗透率非均质系数 单层突进系数 即储层渗透率非均质系数 为层内最大渗透率与其平均渗透率的比值 k 渗透率级差 只渗透率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 k 186 187 页 第三节第三节 储层岩石的孔隙性储层岩石的孔隙性 1 掌握 掌握孔隙结构 孔隙 喉道 配位数 迂曲度孔隙结构 孔隙 喉道 配位数 迂曲度的定义的定义 孔隙结构 指岩石孔隙和吼道的几何形状 大小 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孔隙 一般将碎屑颗粒包围的较大空间称为孔隙 吼道 在颗粒之间连通的狭窄部分称为吼道 配位数 表示孔隙与吼道的相互配置关系 数值上等于单个孔隙所连同的吼道数 迂曲度 表示流体质点在孔隙中实际流经的路程长度与岩石外观长度的比值 1 2 2 5 2 掌握不同类型孔隙度的定义 分类及影响因素 掌握不同类型孔隙度的定义 分类及影响因素 绝对孔隙度 岩石的总孔隙体积 连通与不连通 或绝对孔隙体积 Vap 与岩石外表以及 Vf 的比值 有效孔隙度 有效孔隙体积 Vep 与岩石外表体积 Vf 的比值 流动孔隙度 在一定压差作用下 饱和于岩石孔隙体积中的流体流动时 与可流动体体积 相当的那部分孔隙体积 Vlp 与岩石外表体积 Vf 的比值 绝对孔隙度 有效孔隙度 流动孔隙度 孔隙度的影响因素 颗粒的排列方式 颗粒的分选性和磨圆度 胶结物 岩石的压实程度 成岩后生作用 149 151 页 3 了解 了解等径球形颗粒正方体排列模型等径球形颗粒正方体排列模型孔隙度的推导孔隙度的推导 148 页 第四节第四节 油藏岩石的压缩系数油藏岩石的压缩系数 1 掌握岩石的压缩系数 综合压缩系数 弹性采油量 弹性采收率的定义及表达式 掌握岩石的压缩系数 综合压缩系数 弹性采油量 弹性采收率的定义及表达式 2 掌握综合压缩系数 弹性采油量 弹性采收率的计算 掌握综合压缩系数 弹性采油量 弹性采收率的计算 第五节第五节 储层流体饱和度储层流体饱和度 1 掌握 掌握储层流体饱和度 束缚水 束缚水饱和度 残余油 残余油饱和度储层流体饱和度 束缚水 束缚水饱和度 残余油 残余油饱和度的定义的定义 储层流体饱和度 当岩石孔隙中饱和多相流体时 某一相流体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 束缚水 不能被油 气驱走的水 它吸附在岩石颗粒接触处 角隅 微细孔隙中 束缚水饱和度 储层岩石孔隙中束缚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 残余油 经过某一采油方法或者驱替作用后 波及区中不能被采出而滞留或闭锁在岩石孔 隙中的油 该部分油在给定的驱替方式下是不能流动的 残余油饱和度 储层岩石孔隙中残余油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 2 掌握 掌握地质储量地质储量的计算的计算 190 页 例题 2 4 1 第六节第六节 毛细管渗流模型及应用毛细管渗流模型及应用 重点了解掌握渗透率和孔隙度 孔隙半径的关系表达式 重点了解掌握渗透率和孔隙度 孔隙半径的关系表达式 217 218 219 页 页 例题例题 1 章末习题 章末习题 3 某油藏含油面积某油藏含油面积 A 10 0km2 油层有效厚度 油层有效厚度 h 10m 孔隙度 孔隙度 0 2 束缚水饱和度 束缚水饱和度 Sw 40 地面脱气原油密度 地面脱气原油密度 o 800kg m3 原始压力 原始压力 Pi 15MP 泡点压力 泡点压力 Pb 10MP 原始压力及泡点压力下原油的体积系数原始压力及泡点压力下原油的体积系数 Boi 1 2 Bob 1 22 Pi 与与 Pb 间岩石及束缚水的压间岩石及束缚水的压 缩系数分别为缩系数分别为 Cf 4 0 10 4 MPa Cw 1 5 10 3 MPa 求 求 求 求 1 该油藏的地质储量 该油藏的地质储量 2 该油藏的综合压缩系数 该油藏的综合压缩系数 3 该油藏的弹性采收率 该油藏的弹性采收率 1 储量 m 1057 1 02 1 201 20101010 1 37 6 地面 oiwi BSAhV 2 1 10913 8 0 10 5 15 02 1 025 1 02 1 1 1 4 MPa PP B B C b ob o O 1 10426 3 8010913 8 20102 4 44 MPa SCC CCC oof lf 3 弹性储量 m 10838 1 025 1 10 5 15 10101010426 3 35 64 地面 obbi BPPCAhV 未完 未完 例题例题 2 可参考章末练习题 可参考章末练习题 7 一柱状岩心长一柱状岩心长 5cm 直径 直径 2cm 用粘度为 用粘度为 1mPa s 的盐水通过该岩心 加在岩心两端的的盐水通过该岩心 加在岩心两端的 压差为压差为 0 05MPa 测得的流量为测得的流量为 18 84ml m 毫升毫升 分分 求该岩心的渗透率求该岩心的渗透率 第三章第三章 饱和多相流体的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饱和多相流体的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 内容小结内容小结 1 掌握掌握比界面能 界面张力比界面能 界面张力的定义 了解影响界面张力的因素的定义 了解影响界面张力的因素 掌握影响油藏中油水 掌握影响油藏中油水 油气间界面张力大小因素 油气间界面张力大小因素 比界面能 单位界面面积上具有的界面能 界面张力 单位界面长度上的力 方向 指向界面收缩的方向 影响界面张力的因素 不同物质 由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同 界面张力不同 界面张力 与物质相态有关 一般气 液界面的界面张力比液 液界面的张力大 界面张力与物质极 性有关 两相分子极性越大 分子间引力越大 界面张力越小 气 液界面 温度升高 界面张力越小 压力升高 界面张力越低 气 液界面张力随液体中气体溶解度的增加 而减小 影响油藏中油水 油气间界面张力大小因素 236 237 页 2 掌握掌握吸附 润湿 斑状润湿 混合润湿 润湿反转吸附 润湿 斑状润湿 混合润湿 润湿反转的定义 润湿的实质 的定义 润湿的实质 吸附 溶解于两相界面系统中的物质 自发的浓集于两相界面上并极具减小该界面层表 面张力的过程 润湿 指液体在分子力作用下在固体表面的流散现象 斑状润湿 指同一岩石孔隙由于矿物成分不同而表现出一部分表面亲油 一部分表面亲 水的润湿现象 混合润湿 指大小不同的孔道润湿性不同 小孔隙不含油保持水湿 而大孔隙由于长期 和原油接触而为油湿的湿润现象 润湿反转 由于活性物质的吸附 使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发生改变的现象 润湿的实质 是固体界面能减小 3 掌握掌握静润湿滞后 动润湿滞后静润湿滞后 动润湿滞后的定义的定义 静润湿滞后 由于润湿次序的不同而引起的润湿角改变的现象 249 页 动润湿滞后 由于流体流动速度大于三相周界移动速度引起的润湿角改变的现象 249 页 4 掌握掌握判断岩石润湿性的方法判断岩石润湿性的方法 列举三种 列举三种 测定润湿角 光学投影法和吊板法 自吸法 自动吸入法 自吸驱替法 利用毛管压力 资料 260 页 及相对渗透率资料确定等 5 掌握不同润湿情况下油水在岩石孔道中的分布掌握不同润湿情况下油水在岩石孔道中的分布 255 256 页 驱替过程 吸吮过程驱替过程 吸吮过程的的 定义定义 驱替过程 非湿相驱替湿相的过程 吸吮过程 润湿相驱替非润湿相的过程 6 掌握掌握毛管力毛管力的定义 公式的定义 公式 毛管力 毛细管中弯液面两侧非湿相与湿相流体的压力差 是附着张力与界面张力共同作 用对弯液面内部产生的附加压力 因而其方向是朝向弯液面的凹向 大小等于管中液柱产 生的压力 公式 259 页 7 掌握油藏流体界面是掌握油藏流体界面是过渡带过渡带的原因的原因 油藏岩石的流动孔隙可看做一系列大小不同的毛细管 润湿相在不同的毛细管中上升高度 不同 因此 油藏中的油气 油水界面不是一个平面 而是一个过渡带 260 页 8 掌握掌握毛管力曲线毛管力曲线绘制 基本特征 特征参数绘制 基本特征 特征参数 基本特征 初始段 中间平缓段 末端上前段 275 页 特征参数 阈压 饱和度中值压力 最小湿相饱和度 退汞效率 276 277 页 9 掌握如何应用毛管力曲线判断岩石物性 掌握如何应用毛管力曲线判断岩石物性 278 296 页 评价岩石孔隙分选性及大小 研究岩石孔隙结构 判断岩石润湿性 确定注入工作剂对储 层的损害程度或增产措施的效果 确定油藏驱替过程中任一饱和度面上两相流体之间的压 力差 确定油藏过渡带内流体饱和度的分布 10 了解了解毛管力函数毛管力函数的的提出及用途 的的提出及用途 286 290 页 11 掌握有效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的定义 与掌握有效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的定义 与 1 的关系的关系 有效渗透率 相渗透率 当岩石孔隙中饱和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时 岩石让其中一种流 体通过的能力 292 页 有效渗透率之和总是小于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 岩石孔隙中饱和多相流体时 岩石对每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 透率的比值 292 页 同一岩石的相对渗透率之和总是小于 1 12 掌握相对渗透率曲线及其特征点 绘制掌握相对渗透率曲线及其特征点 绘制 曲线的三个区 五个特征点及一般曲线形式 293 295 页 13 掌握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 掌握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 计算含水率计算含水率 315 页 单根毛管流量公式 泊谡叶公式 单根毛管流量公式 泊谡叶公式 会推会推 K r k Sv 的关系的关系 贾敏效应的定义贾敏效应的定义 影响岩石润湿性的因素影响岩石润湿性的因素 248 页 岩石的矿物组成 流体组成的影响 石油中极性物质 矿物表面粗糙度 毛管力的定义 公式 毛管力曲线的常用测定方法毛管力的定义 公式 毛管力曲线的常用测定方法 半渗隔板法 压汞法 离心法 267 274 页 第四章第四章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 内容小结内容小结 1 掌握 掌握采收率 驱油效率 波及系数 流度 流度比采收率 驱油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洋酒供应合同(标准版)
- 手机信号塔基础施工方案
- 破产资产处置方案范本
- 墓园项目开发方案范本
- 游戏公司裁员方案范本
- 文昌防静电砂浆施工方案
- 两层模板支护施工方案
- 络验收调试方案范本
- 标准水泥路施工方案
- 语音人员考核方案范本
- 吉利EV450车型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检修
- 销售沟通技巧课件企业培训
- 办公楼物业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AQ 1095-2014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实施细则(正式版)
- CJJ105-2005 城镇供热管网结构设计规范
- 眼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课件
- 2024年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 第3部分:分散式风电》
- DL-T 572-2021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PDF解密
- 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
- (高清版)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