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系统事故应急抢险处置预案_第1页
氨制冷系统事故应急抢险处置预案_第2页
氨制冷系统事故应急抢险处置预案_第3页
氨制冷系统事故应急抢险处置预案_第4页
氨制冷系统事故应急抢险处置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氨制冷系统事故应急抢险处置预案 沧州市制冷学会 强福悦 冷库和化工企业制冷系统的安全事关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 旦发生事故也会对周边群众安全和环境造成影响 为保证事故发生 时 及时 有序 高效的进行控制 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 最大限 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降低大气污染程度 特制定本预案样 本如下 以供相关单位参考 一 本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概况 周边环境 生产工艺 人员情况 安全措施等 附单位厂区平面图及周边环境图 二 事故及其危险 危害程度分析 1 可能因制冷系统的管道破裂 阀门爆裂等意外事故 并由于氨本 身所具有的特性 引起化学爆炸 燃烧或氨中毒事故 事故发生造 成的危害有 机械伤害 中毒 灼伤 触电等 2 氨 分子式 NH3 分子量 17 03 为无色具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 体 极易溶于水而成为氨水又称 氢氧化铵 呈弱碱性 1 水溶 液的 PH 值 11 7 28 氨水溶液称强氨水 当氨气与空气混合时 具有爆炸性 爆炸极限含量为 15 5 27 在常温下可加压成液氨 氨主要对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 高浓度时可危及中枢 神经系统 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博和呼 吸停止 人对氨的嗅觉最大值为 0 5 1mg m3 当浓度达 50 mg m3 以上时 鼻咽部有刺激感和眼部灼痛感 当达到 500mg m3 以上时 短时内即出现强烈刺激症状 当达到 1500mg m3 以上 可危及人身生命 当达到 3500mg m3 以上 可即时死亡 当缺氧时可增强氨的毒性作用 三 事故救援组织 1 企业要成立由总经理 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任组长的事故 应急抢险 救援领导小组 并确定成员名单 2 事故救援机构及职责 人员组成 1 事故抢救组 职责 负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事故性质进行有秩序的抢救工 作 制定抢救方案并加以实施 有权调动一切抢救物资 人员组成 应由具有多年氨制冷工作经验 熟悉制冷系统工艺 了解设备设施状况 心理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的 操作人员组成 并尽可能与行政职务相结合 2 治安维护组 职责 维护事故现场秩序 疏导无关人员和车辆 要求在事故发 生接到通知后 立即赶赴现场 根据事故现场的风向 控制 好一定范围的安全区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以保证 其它人员安全 疏导无关人员及车辆离开事故现场 保证抢 救车辆 物资畅通无阻 人员组成 治安保卫部门 3 后勤服务组 职责 负责急救物资供应工作 抢险 抢救时需要的物资应及时 组织到现场 应注意必备 氧气呼吸器 小氧气罐 充氧工具 过滤式防毒面具 过滤罐的更换等并设专业人负责管理 人员组成 财务部门 4 伤员救护组 职责 接到抢险 抢救通知后 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时刻准备抢 救伤员 备好担架 汽车及急救药品等 人员组成 医护人员 5 事故调查处理组 职责 要积极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 因 并提供相关资料 人员组成 安全主管部门 四 事故应急求援人员联系方式 姓名 求援人职务 联系电话 五 事故抢救设施 设备 制冷机房和设备间要备有足够的水源及抢救事故用的通风设施 在机房或设备间附近便于可取的位置应设置事故抢救物品专用柜 柜内设有氧气呼吸器 或空气呼吸器 防毒衣 碱性过滤罐 防 毒面具 橡胶防护手套 胶皮水管等防护用具 机房 设备间配备必要的抢修工具 放置易取处 如 管钳子 活搬手 各种规格管卡子 橡胶板 石棉板 阀门 填料 铁丝 改锥 克丝钳等工具 配备一定数量的抢救药品 其中包括 柠檬 酸 硼酸和酸性浓缩柠檬汁 酸梅汁或食用醋等 对抢救物品和药 品 应按期进行检查和检验 及时更换各种安全用具 必须进行检 验后方可使用 六 事故报告程序及内容 事故报告程序及内容按本单位制定的事故报告制度执行 七 事故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任何员工发现事故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 均应立即按事故报 告程序上报 接报领导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并同时根据事故发生 及发展情况 确定启动全部预案或部分预案 即使启动部分预案时 也应要求救援组织进入预备状态 随时投入抢险 八 事故现场管理 事故发生后 保护和维护好现场秩序十分重要 也是为了尽量 减少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并进行技术分析 对减少后发事故发生有 着重要意义 事故发生的区域一般分为 制冷机房 设备间和冷库 蒸发器 调节站 在机房 设备间区域又分为室内高 低压和室外高 低 压设备 因此 要根据事故发生时的情况 漏氨的扩散范围 区域 大小加以现场控制 事故现场安全区域的划分 应根据事故发生时的气候状况来划 定 要分析室内和室外所有不同区域与天气有关的因素 阴天气压 低时 氨气一般不向高空扩散 沿地面向顺风处飘移 防范区域应 沿下风口逐步扩大 这是应特别加以注意的 天气睛好时 一般氨 气直升高空 大风天气虽然氨气容易扩散 但是要防止风向不定乱 刮 以上这些情况在布置安全区域时应提醒抢险人员注意 要逆风 脱离险区 特别是治安维护人员做好人员疏导和秩序维护以减少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被控制住后 应保护好现场 不得破坏现场 以便专业技 术人员进行事故分析 查找事故原因 及时进行整改 制定恢复生 产的方案 九 事故抢救方案 一 制冷机系统漏氨的处理 首先注意 抢险人员进入漏氨事故现场必须带好防护器具 1 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后 先切断制冷压缩机电源 马上关 闭排气 吸气阀 双级氨压缩机应同时关闭二级排气阀及二级吸气 阀 如正在加油 应及时关闭加油阀 2 应将机房运行的机器全部停止运行 操作人员发现压缩机漏 氨时立即停止运转 并根据操作人员所处位置 在关闭事故机器后 顺便将就近运行的机器停机断电 3 如漏氨事故较大 无法靠近事故机器 应到配电室断电停机 停机后立即关闭所有油氨分离器进气阀及与事故机器吸气管相连接 的低压循环桶进 出气阀门 4 迅速开启氨压缩机房所有的事故排风扇 5 在处理事故时 用水管喷浇漏氨部位 使氨与水溶解 并注 意压缩机电机的防水保护 二 压力容器漏氨事故的处理 处理此类事故 原则是首先采取控制措施 使事故不再扩大 然后采取措施将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 关闭设备所有阀门 漏氨严 重不能靠近设备时要采取关闭与该设备相联接串通的其它设备阀门 用水淋浇漏氨部位 容器里氨液及时进行排空处理 属于此类设备 有 油氨分离器 冷凝器 高压贮液桶 低压循环桶 中间冷却器 排液桶 集油器 放空气器 低压排液桶等 1 油氨分离器漏氨 油氨分离器漏氨后 如压缩机正在运行工作中 应立即切断压缩 机电源 迅速关闭该油分离器的出气阀 进气阀 供液阀 放油阀 混合气体阀 并关闭冷凝器进气阀 压缩机至油氨分离器的排气阀 2 冷凝器漏氨 立式 卧式 蒸发式冷凝器 冷凝器漏氨后 如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 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 迅速关闭所有高压贮液桶均压阀和其它所有冷凝器均压阀 放空气 器阀 然后关闭冷凝器的进气阀 出液阀 系统工艺允许时可以对 事故冷凝器进行减压 3 高压贮液桶漏氨 高压贮液桶漏氨后 立即关闭高压贮液桶的进液阀 均液阀 放 油阀及其它关联阀门 如氨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 迅速切断压缩机 电源 在条件及环境允许时 立即开启与低压容器相联的阀门进行 减压 排液 尽量减少氨液外泄损失 当高压贮液桶压力与低压压 力平衡时 应及时关闭减压排液阀门 4 中间冷却器漏氨 中间冷却器漏氨后 当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 应立即切断该电源 关闭压缩机的一级排气阀 二级吸气阀及与其它设备相通的阀门 同时开启放油阀进行排液放油减压 5 低压贮液桶漏氨 低压贮液桶漏氨后 该系统压缩机处于运行中 立即切断压缩机 电源 关闭压缩机吸气阀 同时关闭低压桶的进气 出气 均液 放油及其它关联阀门 开启氨泵进液 出液阀及氨泵 将低压贮液 桶内氨液送至库房蒸发器内 待低压贮液桶内无液后关闭氨泵进液 阀 6 排液桶漏氨 排液桶漏氨 在冲霜 加压 排液 放油工作中 应立即关闭排 液桶的所有与其它设备相连阀门 根据排液桶的液位多少进行处理 如液量较少 开启减压阀进行减压 在液量较多时 应尽快将桶内 液体排空 减少氨的外泄量 7 集油器漏氨 集油器漏氨后 在放油过程中 应立即关闭集油器的进油和减压 阀 8 放空气器漏氨 放空气器漏氨 应立即关闭混合气体进气阀 供液阀 回流阀 蒸发回气阀 9 设备玻璃管 油位指示器漏氨 液 油位指示器玻璃管破裂漏氨 当上 下侧弹子失灵 应立即 关闭指示器上 下侧的弹子角阀 尽早控制住氨液大量外泄 10 氨罐 氨瓶漏氨 自备氨罐 氨瓶属于移动的高压设备 必须每三年进行技术检查 一次 如发现瓶壁有裂纹或局部腐蚀 其深度超过公称壁厚的 10 以及发现有结疤 陷 鼓包 伤痕和重皮等缺陷时 应禁止使用 要严格执行氨罐 氨瓶的使用 储存 运输 保管的操作规程和使 用的注意事项 在加氨的过程中漏氨 立即关闭其出液阀 加氨站 的加氨阀 用水淋浇漏氨部位 迅速将氨罐 氨瓶推离加氨现场 三 蒸发器漏氨的处理 库内蒸发器漏氨包括 冷风机 墙排管 顶排管等 处理原则 应立即关闭蒸发器供液阀 回气阀 热氨阀 排液阀 并及时将蒸 发器内氨液排空 1 在冲霜过程中 应立即关闭冲霜热氨阀 关闭排液阀 开启回气 阀进行减压 2 在库房降温过程中 应立即关闭蒸发器供液阀 氨泵系统停止运 行 3 根据漏氨情况 在条件 环境允许情况下 可采取适当的压力 热氨冲霜的方法 将蒸发器内氨液排回排液桶 减少氨液损失和库 房空气及商品污染 4 确定漏氨部位 可做临时性处理 能打管卡的采取管卡紧固 减 少氨的外泄量 5 开启移动的事故排风扇 尽量降低库房氨气浓度 四 阀门漏氨的处理 1 发现系统氨阀门漏氨后 迅速关闭事故阀门两边最近的控制阀 2 容器上的控制阀门漏氨 关闭事故控制阀前最近的阀门 3 关闭容器的进 出液 进 出气 均液 均压 放油 供液 减 压等阀门 4 如高压容器上的控制阀门事故 在条件 环境允许时 应迅速开 启有关阀门 向低压系统进行减压排液 减少氨液的外泄量 5 开启事故排风进行通风换气 五 氨系统管道漏氨的处理 1 如发现管道漏氨后 迅速关闭事故管道两边最近的控制阀门 切 断氨液的来源 2 根据漏氨情况 管子漏氨的大小 可采取临时打管卡的办法 封 堵漏口和裂纹 然后进行事故部位抽空 3 开启事故排风扇进行通风换气 并对事故部位抽空 更换新管进 行修理补焊 六 加氨装置漏氨的处理 在加氨过程中 加氨装置漏氨 应迅速关闭加氨装置最近的阀门和 氨 瓶 罐 的出液阀 七 处理漏氨事故时氨的排放 容器设备漏氨 容器内氨液较多的情况下 必须做出把漏氨设备内 的氨液排放到其它容器内或排放掉的处理工作 免得造成更大的漏 氨现象 减少伤亡及空气污染 氨液的排放分为系统内排放和向系 统外排放 1 向系统内的排放 一般应采取设备的放油管及排液管排放 将漏 氨容器的氨液排至其它压力较低的容器内 2 向系统外的排放 在特殊情况下 为了减少事故设备的氨液外泄 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将氨液通过串联设备放油管与耐压胶皮管放入 水池中 以保证安全 在向外界排放氨液或氨气时 注意 阀门不 要开启的过大 过猛 防止胶管连接处脱落 造成意外事故发生 八 氨中毒人员的急救 1 严重中毒者及时送往定点医院 氨制冷系统漏氨发生严重中毒时 必须及时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抢救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要采取必要的 救护措施 急救电话 120 2 氨侵入人身体的途径 氨的大量泄漏将对人的生命和国家财产造 成危害 一般是通过人的皮肤和呼吸道侵入人体造成危害 氨可深 入从鼻腔到肺泡的整个呼吸道 同时人们因鼻受不了刺激而用口呼 吸 进入到胃里 引起恶心等到现象 氨很容易侵入粘膜部位 使 人们出现刺激难忍的现象 3 氨中毒有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在发生事故大量泄漏时极会出现 急性中毒 往往引起喉痉挛声门水肿 严重还会造成呼吸道机械性 阻塞而窒息死亡 大量吸入氨气会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呼吸道炎症 尿道炎症 眼部炎症等 4 现场抢救 A 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 进入事故区抢救受伤人员时 首先要做 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 佩戴好氧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 防 护衣 橡皮手套 B 将被氨熏倒者迅速移至温暖通风外 注意伤员身体安全 不能强 施硬拉 防止给中毒人员造成外伤 将中毒者颈 胸部钮扣和腰带 松开 保持中毒者呼吸畅通 注意中毒者神态 循环系统的功能及 心跳变化 同时用 2 硼酸水给中毒者漱口 少量喝一些柠檬酸汁 或 3 的乳酸溶液 对中毒严重不能自理的伤员 应让其吸入 1 2 柠檬酸溶液的蒸汽 对中毒休克者应迅速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吸 并给中毒者饮用较浓的食醋 C 中毒病人严禁饮水 经过直接处治的中毒人员应迅速送往医院诊治 D 当眼 鼻 咽喉 皮肤等部位沾有氨液的处理 眼 切勿揉搓 可翻开眼皮用水或 2 硼酸水洗眼并迅速开闭 眼睛 使水充满全眼 洗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对于鼻腔 咽喉部位 向鼻内滴入 2 硼酸水 可以喝大量的 0 5 柠檬酸水或食醋 以免助长氨在体内扩散 对于皮肤 应脱掉沾有氨液的衣 裤 用清水和 2 硼酸水冲 洗受伤害的部位 被烧伤的皮肤应暴露在空气中并涂上药物 人工呼吸三种方法 背压 振臂式和口对口呼吸式 最好采用口对口呼吸式 其方法是抢救者用手捏住中毒者的鼻 孔 以每分钟 12 16 次的速度向中毒者口中吹气 同时可以用针炙 扎穴进行配合 其穴位有人中 涌泉 太冲 人工复苏胸外挤压法 将患者放平仰卧在硬地或木板上 抢救者在中毒者一侧或骑跨在中 毒者身上 面向中毒者头部 用双手的冲击式挤压中毒胸腔下部部 位 每分钟 60 70 次 挤压时应注意不可用力过大防止中毒者肋骨 骨折 九 发生爆炸 火灾事故时 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报警 电话 119 并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立即撤出作业人员 同时在道 路口等待 引导消防队进入事故现场扑救 十 本应急抢险预案自 年 月 日开始执行 父亲的格局决定家庭的方向父亲的格局决定家庭的方向 一个家庭的福气运道 不是凭空出现的 它是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 家庭要想和谐兴旺 首先要走对方向 父亲的格局就决定着家庭的发展方向 曾国藩曾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