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六十八)_第1页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六十八)_第2页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六十八)_第3页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六十八)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捷径调查 捷径调查是 WHO 推荐的调查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某群 体口腔健康状况 并估计在该群体中开展口腔保健工作所需的人力和物力 由于这种方法 只查有代表性的指数年龄组的人群 5 12 15 35 44 65 74 岁 因此 这种方法经 济实用 节省时间和人力 故称为捷径调查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很多 在使用时我们应根据不同情况加以选择 有时为了在调 查前初步了解被调查群体患病特点 还会进行一些试点调查 试点调查又称预调查 一般 在开展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前 需要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 有关目标人群患病特点的 资料对制订调查计划十分必要 这时必须先进行小规模的试点调查 WHO 推荐先对有代表 性的 1 2 个年龄组少数人群进行调查 通常为 12 岁组 加另一个年龄组 以获得少量的 参考资料 以便制订调查计划 六 样本含量 样本含量大小会影响调查效果 样本量小则抽样误差大 不易获得能说明问题的结果 样本量太大则造成浪费 样本含量的确定随所采用的流行病学方法类型不同而不同 依据 调查对象的变异情况 患病率大小 要求的精确度和把握度大小而定 一般来说 调查对 象变异大 患病率低 调查者对调查要求的精确度和把握度大 所需的样本含量就大 反 之则小 现况调查样本含量估计常用以下公式 N k Q P N 为受检人数 P 为某病预期现患率 Q 1 P k 值是根据研究项目的允许误差大小而 确定 当允许误差为 10 0 1P 时 k 400 当允许误差为 15 0 15P 时 k 178 当允许误差为 20 0 2P 时 k 100 七 误差及预防方法 影响口腔健康调查结果真实性的因素主要有随机误差和偏倚 或偏性 随机误差是指 在抽样调查过程中产生的变异 由于机遇不同所造成 不能完全避免 但可测量其大小 并能通过合理抽样设计和扩大样本来加以控制 做到减少抽样误差 偏倚则是由于某些原 因造成检查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属于系统误差 应该而且可以设法防止 现将常见的偏 倚种类和控制方法介绍如下 1 选择性偏倚 在调查过程中样本人群的选择不是按照抽样设计的方案进行 而是随 意选择 由于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很差 破坏了同质性 使调查结果与总体人群患病情况之 间产生误差 称为选择性偏倚 如用医院病例说明社会人群患病情况 显然有误差 防止 的措施就是在选择调查对象时 一定要严格按照流行病学抽样设计进行抽样 2 无应答偏倚 无应答偏倚实际就是漏查 在随机抽样时 属于样本人群中的受检者 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未能接受检查 如未接受检查的人数达到抽样人数的 30 应答率仅 有 70 结果就难以用来估计总体的现患率 防止的方法是在调查前做好组织工作 对受检者做好教育宣传工作 努力改善调查方 式 使受检者积极配合 3 信息偏倚 在调查中虽然应答率很高 但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出现各种误差 结果 产生偏倚 称信息偏倚 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 因检查器械等造成的测量偏倚 在龋病 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中 各指数的应用 基于临床检查 因此 检查器械不规范 现场工作条件差如光线不足等 都可造成系统误 差 如检查龋病和牙周病时 按 WHO 要求使用 CPI 探针与使用临床用的 5 号尖探针 结果 就会不同 防止的办法是按规定使用标准检查器械 并保持稳定的环境条件 2 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 在询问疾病的既往史和危险因素时 调查对象常常因时 间久远 难以准确回忆而使回答不准确 这种偏倚称回忆偏倚 有时调查对象对询问的问 题不愿意真实回答 使结果产生误差 这种偏倚称报告偏倚 如在调查个人收入情况时 常常得不到真实的回答 又如在调查口腔卫生习惯时 一些没有刷牙习惯的人有时不愿实 说 而使记录不真实 防止的办法是设计中尽量提供可能的回忆目标 对一些敏感的问题采用间接询问法 对象转移法等技术以保证信息的可靠 3 因检查者引起的偏倚 由于检查者的某种原因造成检查结果有误差 为检查者偏 性 检查者偏性有两种 1 检查者之间偏性 一个调查队伍中往往有数名检查者 当他们对同一名受检查者做 口腔检查时 由于标准掌握不一致 导致结果有误差 为检查者之间偏性 2 检查者本身偏性 指一名检查者对同一名患者 或健康者 做口腔检查时 前后两 次检查结果不一致 防止检查者偏性的办法是 疾病的诊断标准要明确 调查前要认真培训 对于诊断标准要统一认识 调查前要做标准一致性试验 4 标准一致性试验 标准一致性试验也就是可靠度的检验 包括检查者本身可靠度 检验和检查者之间可靠度检验 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评估检查者之间与检查者本身的一致 性 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记分之间一致的百分比 即两名检查者对受试者检查时 给予相 同记分的百分比 如果患病率低 如龋病 这种方法的可重复性差 更可靠的评估检查者 之间一致性的方法为 Kappa 统计法 具体做法是 选 15 20 名受检者 由检查者及 1 名参考检查者对受检者各做 1 次口腔 检查 检查者于隔日上午再做 1 次检查 然后每个检查者的检查结果按相同牙位与参考检 查者比较 观察检查者之间技术误差大小 检查者 2 次检查结果比较 观察本身诊断误差 大小 Fleiss 规定 Kappa 值的大小与可靠度的关系为 0 40 以下可靠度不合格 0 41 0 60 可靠度中等 0 61 0 80 可靠度优 0 81 1 0 完全可靠 例 选 15 名受检者 年龄在 10 15 岁 由 4 名检查者与 1 名参考检查者对 15 名受检 者各做 1 次口腔检查 以 1 名检查者 检查者 A 对 4 颗第 1 恒磨牙检查结果为例 说明 其可靠度 本例 a 23d 22 a d 为检查者 A 与参考检查者检查结果一致的牙数 b 9c 6 b c 为两者检查结果不一致的牙数 代入公式 结论 检查者 A 第 1 恒磨牙龋病检查可靠度为中等 检查者 A 的 Kappa 平均值应是以受检者 28 颗牙的检查结果 依次按上例计算出每颗牙 的 Kappa 值 然后取其平均值 在调查工作进行当中 负责调查质量的参考检查者应定期抽查每个检查者所查过的患 者 以保证检查者始终如一地按照标准进行调查 WHO 推荐的 Kappa 值统计学原则相同 只是在计算 Kappa 值的方法表示上略有区别 简介如下表 检查者 1 检查者 2 正常龋合计 正常 aca c 龋 bdb d 合计 a bc d a b c d 1 a 两名检查者同意为正常的牙比例 b 检查者 1 认为正常而检查者 2 认为龋的比例 c 检查者 1 认为龋而检查者 2 认为正常的比例 d 两名检查者都认为是龋的比例 公式 po 观察同意的比例 即 a d pe 随检查机遇可望同意的比例 即 a c a b 为正常牙 b d c d 为龋 当完全同意时 K 1 完全不同意时 a d 0 K 0 K 值 0 8 表明一致性为优 K 值 0 6 0 8 为良 K 值 0 4 0 6 为中 八 数据的整理和统计 1 数据整理 口腔流行病学的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 常会得到大量的数据资料 在这 些资料中有许多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工作量极大 为了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 准确性 就必须在统计分析前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整理 整理工作一般分三步 1 核对 首先是对所有数据进行认真核对 资料收集以后 对调查表中的每一个项 目都要仔细检查 一般项目中的性别 年龄 职业是否相符 口腔健康状况项目中是否有 缺漏 有无不符合逻辑的错误 这些差错在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中常会看到 一经发现 需要及时纠正 以保证分析的结果不致发生偏差 2 分组 就是把调查资料按照一定的特性或程度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