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钢筋平法计算手册钢筋平法计算手册 第一章钢筋计算相关知识第一章钢筋计算相关知识 一 一 平法平法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平法 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 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 基础结构 柱墙结构 梁结构 板结构 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 关联性和相对完整性 1 层次性 基础 柱 墙 梁 板 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2 关联性 柱 墙以基础为支座 柱 墙与基础关联 梁以柱为支座 梁与柱关联 板以梁为支座 板与梁关联 3 相对完整性 基础自成体系 柱 墙自成体系 梁自成体系 板自成体系 二 二 平法平法 应用原理应用原理 1 将结构设计分为 创造性设计 内容与 重复性 非创造性 设计内容两部分 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 合并构成完整 的结构设计 2 设计工程师以数字化 符号化的平面整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其创造性设计内容部分 3 重复性设计内容部分 主要是节点构造和杆件构造以 广义标准化 方式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 正是由于 平法 设计的图纸拥有这样的特性 因此我们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首先结合 平法 的基本原理准确理解数字化 符号化的内容 才能正确的计算钢筋工程量 三 钢筋计算原理三 钢筋计算原理 我们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 其最终原理就是就算钢筋的长度 如 图 1 图 图 1 1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四 钢筋的公称截面面积 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四 钢筋的公称截面面积 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GB50010 2002 GB50010 2002 不同根数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不同根数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 mm mm2 2 称直径称直径 mm mm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 单根钢单根钢 筋理论筋理论 重量重量 kg m kg m 6 628 357851131421701982262550 222 6 56 533 2661001331661992322652990 26 8 850 31011512012523023524024530 395 8 28 252 81061582112643173704234750 432 101078 51572363143934715506287070 617 1212113 122633945256567879190410170 888 1414153 93084616157699231077123113851 21 1616201 1402603804100512061407160818091 58 1818254 55097631017127215271781203622902 2020314 26289421256157018842199251328272 47 2222380 176011401520190022812661304134212 98 2525490 998214731964245429453436392744183 85 2828615 8123218472463307936954310492655424 83 3232804 2160924133217402148265630643472386 31 36361017 9203630544072508961077125814391617 99 40401256 625133770502762837540879610053113109 87 5050196439285892785698201178413748157121767615 42 注 表中直径 d 8 2mm 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仅适用于有纵肋的热处理钢筋 五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五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GB50010 2002 GB50010 2002 设防烈度设防烈度 结构体系与类型结构体系与类型 6789 高度 30 30 30 30 30 30 25 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 框架结构 剧场 体育馆等大 跨度公共建筑 三二一一 高度 m 60 60 60 60 60 60 50 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框架 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三三二二一一一 高度 m 80 80 80 80 80 80 60 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四 三三二二一一 框支层框架二二二一一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三二二二一 不应采用不应采用 筒体结构框架 核心筒结构框架三二一一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核心筒二二一一 内筒三二一一 筒中筒结构 外筒三二一一 单层厂房结构铰接排架四三二一 注 1 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直接由本表确定抗震等级 其他设防类别的建筑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的规定调整设防烈度后 再按本表确定抗震等级 2 建筑场地为 I 类时 除 6 度设防烈度外 应允许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但相应 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3 框架 剪力墙结构 当按基本振型计算地震作用时 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 50 框 架部分应按表中框架结构相应的抗震等级设计 4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 剪力墙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 应按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确定其抗震等级 六 混凝土保护层六 混凝土保护层 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 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不应小于 钢筋的公称直径 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板 墙 壳板 墙 壳梁梁柱柱 环境类别环境类别 C20C25 C45 C50 C20C25 C45 C50 C20C25 C45 C50 201515302525303030 a a 2020 3030 3030 二二 b b 2520 3530 3530 三三 3025 4035 4035 注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40mm 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 70mm 七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七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ElaE 03G101 1P34 03G101 1P34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ElaE 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 C20C20C25C25C30C30C35C35 C40 C40 钢筋种类与直径钢筋种类与直径 一 二一 二 级抗震级抗震 等级等级 三级三级 抗震抗震 等级等级 一 二一 二 级抗震级抗震 等级等级 三级三级 抗震抗震 等级等级 一 二一 二 级抗震级抗震 等级等级 三级三级 抗震抗震 等级等级 一 二一 二 级抗震级抗震 等级等级 三级三级 抗震抗震 等级等级 一 二一 二 级抗震级抗震 等级等级 三级三级 抗震抗震 等级等级 HRB235HRB235 级钢筋级钢筋 普通钢 筋 36d33d31d28d27d25d25d23d23d21d d 2544d41d38d35d34d31d31d29d29d26d 普通钢 筋d 25 49d45d42d39d38d34d34d31d32d29d d 2555d51d48d44d43d39d39d36d36d33d HRB335HRB335 级钢筋级钢筋 环氧树 脂涂层 钢筋 d 25 61d56d53d48d47d43d43d39d39d36d HRB400HRB400 普通钢 d 2553d49d46d42d41d37d37d34d34d31d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筋d 25 58d53d51d46d45d41d41d38d38d34d d 2566d61d57d53d51d47d47d43d43d39d 级钢筋级钢筋 RRB400RRB400 级钢筋级钢筋 环氧树 脂涂层 钢筋 d 25 73d67d63d58d56d51d51d47d47d43d 八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八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l llElE l ll 03G101 1P34l 03G101 1P34 九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九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 m m GB50010 2002 GB50010 2002 结构类别结构类别室内或土中室内或土中露天露天 排架结构排架结构装配式 10070 装配式 7550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 现浇式 5535 装配式 6540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 现浇式 4530 装配式 4030 挡土墙 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挡土墙 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 现浇式 3020 注 1 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现浇式的数值取用 2 框架 剪力墙结构或框架 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 值 3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 4 现浇挑檐 雨罩等外露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 12m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L LlElE与与 L Ll l 抗震抗震非抗震非抗震 LlE LaELl La 注 注 1 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 其 LlE 与 Ll 值按较小的直径计算 2 在任何情况下 Ll 不得小于 300mm 3 式中 为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d 25d 255050100100 1 21 41 6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十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十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 m m GB50010 2002 GB50010 2002 设防烈度设防烈度 结构体系结构体系 6 67 78 89 9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 60554525 框架框架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全部落地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12010080 不应采用 框架 核心筒结构筒体结构筒体结构 筒中筒结构注 1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高度 不考虑局部突出屋顶部分 2 框架 核心筒结构指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 3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为框架和落地剪力墙组成的框支剪力墙结构 4 甲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确定房屋最大高度 9 度设防烈度时应专门研究 乙 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 防烈度确定房屋最大高度 5 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结构 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十一 符号说明十一 符号说明 代号代号含义含义代号代号含义含义 laE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 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llE 纵向钢筋抗震受拉钢筋绑扎长度 ll 非抗震绑扎长度 C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d 钢筋直径 hb 为梁节点高度 Lw 钢筋弯折长度 Hn 为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Ln 梁跨净长 hc 在计算柱钢筋时为柱截面长边尺寸 圆柱为截面直径 在计算梁钢筋时 hc 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第二章框架柱钢筋计算第二章框架柱钢筋计算 一 一 平法平法 柱的标注方法柱的标注方法 现行柱钢筋 平法 设计的表达方式有列表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两种 二 基础插筋的计算二 基础插筋的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当筏板基础 2000mm 时 基础插筋长度 基础高度 保护层 基础弯折 a 基础纵筋外露 长度 Hn 3 与上层纵筋搭接 llE 如采用焊接时 搭接长度为 0 1 04G101 3P45 柱插筋构造一 2 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 钩长度对照表 图 2 基础插筋 基础平 板中 当筏板基础 2000mm 时 基础插筋长度 基础高度 2 保护层 基础弯折 a 基础纵筋外 露长度 Hn 3 与上层纵筋搭接 llE 如采用焊接时 搭接长度 为 0 3 04G101 3P45 柱插筋构造二 图 3 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 基础插筋长度 基础高度 保护层 基础弯折 a 基础钢筋外露 长度 Hn 3 与上层纵筋搭接 llE 如采用焊接时 搭接长度为 0 1 04G101 3P32 柱插筋构造一 图 4 基础插筋 基础主 梁中 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 基础插筋长度 基础高度 保护层 基础弯折 a 基础钢筋外露 长度 Hn 3 与上层纵筋搭接 llE 如采用焊接时 搭接长度为 0 2 04G101 3P32 柱插筋构造二 图 5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图 图 2 2 图 图 3 3 图 图 4 4 图 图 5 5 弯钩长度 a 的取值表 三 柱根的三 柱根的判断判断 03G101 1P41 GB50010 2002 P178 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 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 1 3 有刚性地 面时 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 尚应在刚性地面上 下各 500mm 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图 6 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 竖直长度竖直长度 弯钩长度弯钩长度a a 0 5laE 0 5la 12d 且 150 0 6laE 0 6la 10d 且 150 0 7laE 0 7la 8d 且 150 0 8laE 0 8la 6d 且 150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图 图 6 6 注 1 柱根 有地下室时的柱根指的是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和首层楼面位置 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顶面 无地下室 有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梁顶面 2 底层柱 有地下室时的底层柱指的是相邻基础层和首层 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指的是从基础顶面至首层顶板 无地下室有 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 3 底层柱净高 有地下室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 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至相邻基础层的顶板梁下皮的高度和首层楼面到顶 板梁下皮的高度 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 从基础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的高度 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的 底层柱净高指的是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的高度 四 地下室纵筋计算四 地下室纵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 长度 地下室层高 本层净高 Hn 3 首层楼层净高 Hn 3 与首层纵筋搭接 llE 如采用焊接时 搭接长度为 0 03G101 1P36 注 当纵筋采用绑扎连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 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 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 接 图 7 五 首层纵筋计算五 首层纵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首层柱纵筋长度 长度 首层层高 首层净高 Hn 3 max 二层楼 层净高 Hn 6 500 柱截面长边尺寸 圆柱直 径 与二层纵筋搭接 llE 如采用焊接时 搭 接长度为 0 03G101 1P36 注 当纵筋采用绑扎连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 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 应 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图 7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图 图 7 7 六 中间层纵筋计算六 中间层纵筋计算 钢筋部钢筋部 位及其位及其 名称名称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中间层 柱纵筋 长度 长度 二层层高 max 二层 Hn 6 500 柱截面长边尺 寸 圆柱直径 max 三层 楼层净高 Hn 6 500 柱截 面长边尺寸 圆柱直径 与 三层纵筋搭接 llE 如采用焊 接时 搭接长度为 0 03G101 1P36 注 1 当纵筋采用绑扎连 接且某个楼层连接区的高 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 需要的高度时 应改用机 械连接或焊接 2 变截面 柱钢筋连续通过 图 7 精品文档 10欢迎下载 七 顶层纵筋计算七 顶层纵筋计算 钢筋部钢筋部 位及其位及其 名称名称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外侧钢筋长度 顶层层高 max 本 层楼层净高 Hn 6 500 柱截面长 边尺寸 圆柱直径 梁高 1 5LaE 角柱 纵筋 长度 内侧纵筋长度 顶层层高 max 本 层楼层净高 Hn 6 500 柱截面长 边尺寸 圆柱直径 梁高 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 时 则使用弯锚形式 柱纵筋伸至柱顶 后弯折 12d 锚固长度 梁高 保 护层 12d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 时 则使用直锚形式 柱纵筋伸至 柱顶后截断 锚固长度 梁高 保 护层 以常见的 B 节点为例 03G101 1P37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 时 外侧钢筋根数为 3 根角筋 b 边钢筋 总数的 1 2 h 边钢 筋总数的 1 2 内侧 钢筋根数为 1 根角 筋 b 边钢筋总数的 1 2 h 边钢筋总数的 1 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 只 是外侧钢筋根数为 2 根角筋 b 边钢筋总数的 1 2 h 边钢筋总数 的 1 2 边柱 纵筋 长度 边柱内侧钢筋长度与角柱相同 只 是内侧钢筋根数为 2 根角筋 b 边钢筋总数的 1 2 h 边钢筋总数 的 1 2 图 8 中柱 纵筋 长度 中柱纵筋长度 顶层层高 max 本 层楼层净高 Hn 6 500 柱截面长 边尺寸 圆柱直径 梁高 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 时 则使用弯锚形式 柱纵筋伸至柱顶 后弯折 12d 锚固长度 梁高 保 护层 12d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 LaE 时 则使用直锚形式 柱纵筋伸至 柱顶后截断 锚固长度 梁高 保 护层 03G101 1P38 图 9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 图 图 8 8 图 图 9 9 精品文档 12欢迎下载 第三章剪力墙钢筋计算第三章剪力墙钢筋计算 在计算剪力墙钢筋时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图 18 1 剪力墙需要计算哪些钢筋 剪力墙主要有墙身 墙柱 墙梁 洞口四大部分构成 其中墙身钢筋包括水平筋 垂直筋 拉筋和洞口加强筋 墙柱包括暗 柱和端柱两种类型 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 墙梁包括暗梁和连梁两种类型 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 2 计算剪力墙墙身钢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基础型式 中间层和顶层构造 墙柱 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剪剪力力墙墙 墙墙梁梁 墙墙柱柱 墙墙身身钢钢筋筋 水水平平筋筋 拉拉 筋筋 垂垂直直筋筋 洞洞口口下下方方 端端 柱柱 连连 梁梁 洞洞口口上上方方 暗暗 柱柱 暗暗 梁梁 楼楼层层连连梁梁 顶顶层层连连梁梁 中中间间层层 变变截截面面 基基础础层层 插插筋筋 暗暗 柱柱 端端 柱柱 顶顶层层 锚锚固固 外外侧侧筋筋 内内侧侧筋筋 洞洞口口 箍箍筋筋 纵纵筋筋 暗暗撑撑 加加 强强 筋筋 双双洞洞口口连连梁梁 跨跨层层连连梁梁 图 图 1818 一 墙身竖向筋计算一 墙身竖向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当筏板基础 2000mm 时 基础插筋长度 基础高度 保护层 基础底部弯折 a 伸 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 与上层钢筋连接 如采用焊接时 搭接长度为 0 04G101 3P45 墙插筋构造一 弯折长度 a 与框架注相同 图 19 基础插筋 基础平板中 当筏板基础 2000mm 时 基础插筋长度 基础高度 2 保护层 基础弯折 a 伸 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 与上层钢筋连接 如采用焊接时 搭接长度为 0 04G101 3P45 墙插筋构造二 图 20 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 基础插筋长度 基础高度 保护层 基础底部弯折 a 伸 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 与上层钢筋连接 图 21 基础插筋 基础主梁中 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 基础插筋长度 基础高度 保护层 基础底部弯折 a 伸 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 与上层钢筋连接 04G101 3P32 墙竖向钢筋插筋构 造 注 如采用焊接时 搭接长度为 0 图 22 精品文档 13欢迎下载 图 图 1919 图 图 2020 图 图 2121 图 图 2222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中间层竖向钢筋 长度 层高 露出本层的高度 伸出本层楼面外露长度 与上层钢筋连接 04G101 3P48 注 如采用焊接时 搭接长度为 0 图 24 图 25 图 图 2424 图 图 2525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顶层竖向钢筋长度 层高 露出本层的高度 板厚 锚固 lae la 04G101 3P48 图 26 精品文档 14欢迎下载 图 图 2626 二 墙身水平筋计算二 墙身水平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内侧钢筋长度 墙长 保护层 15d 保护层 15d 03G101 1P47 剪力墙钢筋配置若多于两排 中 间排水平筋端部构造同内侧钢筋 03G101 1P47 注 5 外侧钢筋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则水平筋伸至墙对边 长度 墙 长 2 保护层 03G101 1P47 基础层 在基础部位布置间距小于等于 500 且不小于 两道水平分布筋与拉筋 04G101 3P32 45 根数 楼层 层高 水平分布筋间距 间距 1 03G101 1P47 图 27 图 图 2727 三 墙身拉筋计算三 墙身拉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长度 墙厚 2 保护层 max 75 1 9d 11 9d 2 2d 04G101 3P48 图 28 拉筋 根数 墙面积 门洞总面积 暗柱所占面积 暗梁面 积 连梁所占面积 横向间距 纵向间距 当剪力墙竖向钢筋为多排布置时 拉筋的个数与剪力墙竖向钢筋的 排数无关 图 29 图 30 精品文档 15欢迎下载 图 图 2828 图 图 2929 图 图 3030 四 暗柱钢筋计算四 暗柱钢筋计算 剪力墙墙柱包括约束边缘暗柱 YAZ 约束边缘端柱 YDZ 约束边缘翼墙柱 YYZ 约束边缘转角柱 YJZ 构造边缘暗柱 GAZ 构造边缘端柱 GDZ 构造边缘翼墙柱 GYZ 构造边缘转角柱 GJZ GB50010 2002P195 196 03G101 1P18 49 50 非边缘暗柱 AZ 和扶壁柱 FBZ 共十类 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 只需要考虑为端柱和暗柱即可 1 纵筋计算 03G101 1P12 18 49 50 由于剪力墙可视为由剪力墙柱 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三类构件构成 因此暗柱纵向钢筋构造同墙身竖向筋 03G101 1P48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基础插筋长度同剪力墙身04G101 3P32 45 中间层钢筋如图03G101 1P49 50图 31 顶层构造 同剪力墙竖向钢筋顶层构造 03G101 1P48 图 26 暗柱钢筋 所有暗柱纵向钢筋搭接范围内的箍筋间距要求同 03G101 1P40 注的第 2 条 即 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 接时 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 5d d 为搭接 钢筋较小直径 及 100 的间距加密箍筋 03G101 1P40 图 13 精品文档 16欢迎下载 图 图 3131 五 端柱钢筋计算五 端柱钢筋计算 通常情况下端柱 小墙肢 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 3 倍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 的竖向钢筋与箍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 其 中抗震竖向钢筋构造详见 03G101 1P36 至 P38 页 箍筋构造详见 P40 非抗震竖向箍筋构造详见 03G101 1P42 至 P44 页 箍筋构造详见 P45 页 03G101 1P48 六 剪力墙端为暗柱钢筋计算六 剪力墙端为暗柱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L 形 外侧钢筋长度 墙长 保护层 内侧钢筋长度 墙长 保护层 15 d 2 图 32 T 形 伸至墙对边 保护层 15 d图 33 一字形 长度 墙长 保护层 2 15 d 2图 34 斜交 外侧 墙净长 锚固 Lae La 内侧 钢筋连续通过连续通过 当外侧钢筋有连续通过节点和搭 接通过两种节点构造要求 水平 筋通常布置在暗柱纵筋的外侧 图 35 墙端为暗柱水平筋 水平筋根数 基础层 在基础部位布置间距小于等于 500 且不小于两道 水平分布筋与拉筋 楼层 层高 水平分布筋间距 间距 1 04G101 3P32 45 竖向筋根数计算根数 墙身净长 1 个竖向间距 或 2 50 竖向筋间距 1 图 图 3232 图 图 3333 精品文档 17欢迎下载 图 图 3434 图 图 3535 七 剪力墙端为端柱钢筋计算七 剪力墙端为端柱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水平筋长度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伸至墙对边 长度 墙长 保护层 内侧钢筋锚入端柱内 长度 墙净长 锚固 锚固取值 当柱宽 保护层 Lae 时 锚固 Lae 当柱宽 保护层 Lae 时 锚固 柱宽 保护层 15 d 竖向筋根数根数 墙身净长 1 个竖向间距 或 2 50 竖向筋间距 1 图 36 图 图 3636 八 剪力墙开洞钢筋计算八 剪力墙开洞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水平筋长度长度 水平筋伸到洞口边 保护层 15d03G101 1P16 水平筋根数水平筋距离洞口边 50mm 或二分之一个间距 竖向筋长度长度 水平筋伸到洞口边 保护层 15d 竖向筋根数竖向筋距离洞口边 50mm 或二分之一个间距 拉筋根数 墙面积 门洞总面积 暗柱所占面积 暗梁面积 连梁 所占面积 横向间距 纵向间距 当矩形洞宽和洞高均不大于 800mm 时 洞口补强纵筋构 造 图 111 当设计注写补强纵筋时 按注写值补强 当设计未注写时 按每边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 12mm 且不 小于同向被切割纵向钢筋总面积的 50 补强 补强钢筋 种类与被切割钢筋相同 当矩形洞宽和洞高均大于 800mm 时 洞口补强纵筋构造 圆形洞口直径不大于 300mm 时 补强纵筋构造 洞口加强构造 圆形洞口直径大于 300mm 时 补强纵筋构造 03G101 1P16 17 53 注 括号内标注用于非抗震 图 37 42 注 剪力墙开洞除了洞口加强纵筋构造外 还有连梁斜向交叉暗撑构造和连梁斜向交叉钢筋构造两种情况 连梁斜向交 叉暗撑的及斜向交叉构造钢筋的纵筋锚固长度为 La E 或 La 斜向交叉暗撑的箍筋加密要求适用于抗震设计 03G101 1P52 精品文档 18欢迎下载 图 图 3737 图 图 3838 图 图 3939 图 图 4040 图 图 4141 图 图 4242 九 连梁钢筋计算九 连梁钢筋计算 剪力墙墙梁分为 连梁 暗梁和边框梁 精品文档 19欢迎下载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纵向钢筋长度 洞口宽度 2 max 锚固 600 03G101 1P16 51 锚固取值 当柱宽 或墙宽 保护层 Lae 时 锚固 Lae 当柱宽 或墙宽 保护层 Lae 时 锚固 柱宽 保护层 15 d 注 当连梁端部支座为小墙肢时 连梁纵向钢 筋锚固与框架梁纵筋锚固相同 中间层连梁钢筋 箍筋根数 洞口宽度 100 间距 1 顶层连梁钢筋 箍筋根数 洞口宽度 100 间距 1 左锚 固 100 150 1 右锚固 100 间距 1 图 43 图 44 图 45 双洞口连梁钢筋图 45 图 图 4343 图 图 4444 精品文档 20欢迎下载 图 图 4545 图 图 4646 十 暗梁钢筋计算十 暗梁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当暗梁与端柱相连接时 纵筋长度 暗梁净长 从柱边开始算 左锚固 右锚固 锚固取值 当柱宽 或墙宽 保护层 Lae 时 锚固 Lae 当柱宽 或墙宽 保护层700 时 侧面纵向 构造钢筋直径应 10mm 间距应 200 当跨高比 2 5 时 侧面构 造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应 0 3 墙梁侧面纵筋和拉筋 拉筋直径 当梁宽 350 时为 6mm 梁宽 350 时为 8mm 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 竖向沿侧面水平筋隔 图 46 精品文档 21欢迎下载 一拉一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竖向筋长度 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连续穿越边框梁和 暗梁 因此暗梁和连梁不影响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计 算 水平筋根数 剪力墙水平钢筋连续穿过暗梁和连梁 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拉筋根数 墙面积 门洞总面积 暗柱所占面积 暗梁面积 连梁所占面积 横向间距 纵向间距 拉筋构造见 03G101 1P35 十一 剪力墙变截面钢筋计算十一 剪力墙变截面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墙身变截面下层竖向钢筋长度 层高 下层钢筋露出长度 板厚 锚固 Lae La 竖向钢筋构造如图 03G101 1P48 墙身变截面插筋长度 1 5LaE 本层露出长度 与上层钢 筋进行搭接 如采用焊接时 搭接长度为 0 竖向筋计算 竖向筋根数 墙身净长 1 个竖向间距 或 2 50 竖向布 置间距 1 图 48 图 图 4848 精品文档 22欢迎下载 第四章梁钢筋计算第四章梁钢筋计算 一 框架梁上部钢筋计算一 框架梁上部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上部通长筋 长度 各跨长之和 L净长 左支座内 侧 a2 右支座内侧 a3 左锚固 右锚 固 03G101 1P54 抗震楼层框架梁 KL 纵向钢筋构造 GB50010 2002P186 图 10 4 1 梁上部纵向钢筋在框架梁 中间层端节点内的锚固 注 如果存在搭接情况 还需要把搭接长度加进去 图 49 左 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 hc 保护层 直锚长度 LaE 时 取 Max LaE 0 5hc 5d 当 hc 保护层 直锚长度 LaE 时 必须弯锚 这时有以下几种算法 算法 1 hc 保护层 15d 算法 2 取 0 4LaE 15d 算法 3 取 Max LaE hc 保护层 15d 算法 4 取 Max LaE 0 4LaE 15d 图 图 4949 当纵向钢筋弯锚时锚固长度最终取值 图 50 根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02 P186 189 306 307 中第 10 4 1 条中不难得出 当梁上 部纵向钢筋弯锚时 梁上部纵向筋在框架梁中间层端节点内的锚固为 hc 保护层 15d 较为合理 精品文档 23欢迎下载 图 图 5050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第一排钢筋长度 本跨净跨长 3 锚固 端支座负筋 第二排钢筋长度 本跨净跨长 4 锚固 03G101 1P54 抗震楼层框架梁 KL 纵向钢筋构造 注 1 锚固同梁上部贯通筋端锚固 2 当梁的支座负筋有三排时 第三排钢筋的长度 计算同第二排 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钢筋长度 2 Ln 3 支座宽度 第二排钢筋长度 2 Ln 4 支座宽度 03G101 1P54 抗震楼层框架梁 KL 纵向钢筋构造 注 Ln 为相邻梁跨大跨的净跨长 架立筋 长度 本跨净跨长 左侧负筋伸入长度 右侧负筋伸入长度 2 搭接 注 当梁上部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时 搭接长 度为 150mm 图 51 图 图 5151 精品文档 24欢迎下载 二 框架梁下部钢筋计算二 框架梁下部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下部通长筋 长度 各跨长之和 左支座内侧 a2 右支 座内侧 a3 左锚固 右锚固 注 1 端支座锚固长度取值同框架梁上部钢筋取值 2 如果存在搭接情况 还需要把搭接长度加进去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 净跨长度 左锚固 右锚固 03G101 1P54 抗震楼层框架梁 KL 纵向钢筋构造 注 端部取值同框架梁上部钢筋取值 中间支座锚 固长度为 Max LaE 0 5Hc 5d 图 51 下部不伸入支座筋净跨长度 2 0 1Ln Ln 为本跨净跨长度 03G101 1P60 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向钢筋断点位置图 52 图 图 5252 三 梁附加钢筋三 梁附加钢筋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 当 hw 450mm 时 需要在梁的两个侧面 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间距 a 200 长度 净跨长度 2 15d 侧面纵向抗扭钢筋长度 净跨长度 2 锚固长度 03G101 1P24 62 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 分为 一级抗震和二至四级抗震等级 注 1 hw 指梁的腹板高度 2 梁侧面构造纵筋和受扭纵筋的搭接与锚固长度取 值可参见 03G101 1P24 第 4 2 3 条第五款的注 1 与 注 2 即 梁侧面构造钢筋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 15d 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其搭接长度为 Ll或 LlE 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长度 梁宽 2 保护层 2 11 9d 2 d 当梁宽 350mm 时 拉筋直径为 6mm 梁宽 350mm 时 拉筋直径为 8mm 拉筋 根数计算 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 当设有多排 拉筋时 上下两排竖向错开设置 图 53 吊筋 长度 2 20d 2 斜段长度 次梁宽度 2 50 03G101 1P62 注 斜段长度取值 当主梁高 800mm 角度为 60 度 图 54 精品文档 25欢迎下载 当主梁高 800mm 角度为 45 度 次梁加筋次梁加筋箍筋长度同箍筋长度计算 在次梁宽度范围内 主梁箍筋或加密区箍筋照设图 55 加腋钢筋长度 加腋斜长 2 锚固 03G101 1P60 当梁结构平法施工图中加腋部位的配筋未注明时 其梁腋的下部斜纵筋为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根数 n 的 n 1 根 且不少于两根 并插空放置 其箍筋 与梁端部的箍筋相同 图 56 图 图 5353 图 图 5454 图 图 5555 精品文档 26欢迎下载 图 图 5656 四 框架梁箍筋计算四 框架梁箍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长度计算同柱箍筋计算 03G101 1P35 62 63 箍筋计算根数 2 加密区长度 50 加密间距 1 非加密区长度 非加密间距 1 箍筋加密区长度取值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 加密长度为 Max 2 梁高 500 当结构为二 四级抗震时 加密长度为 Max 1 5 梁高 500 图 57 图 58 梭梭 图 图 5757 图 图 5858 精品文档 27欢迎下载 五 其它梁钢筋计算五 其它梁钢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屋面框架梁 端支座锚固长度 hc 保护层 梁高 保护层 03G101 1P55 抗震屋面框架梁 WKL 纵向钢筋构造 一 图 59 端支座锚固长度 上部钢筋端支座锚 固同框架梁 03G101 1P65 主要介绍非框架梁与框架梁配筋不同的地方 端支座负筋延伸长度 净跨长 5 锚固非框架梁 下部钢筋长度 净跨长 12d 注 梁下部肋形钢筋锚固长为 12d 当为光面钢筋时 为 15d La 用于弧形梁 图 60 图 图 5959 图 图 6060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上部第一排钢筋长度 Ln1 3 支座宽 L 保护层 Max 梁高 2 保护层 12d 上部第二排钢筋长度 Ln1 4 支座宽 0 75L 03G101 1P66 独立悬臂梁 下部钢筋长度 L 保护层 12d 梁下部肋形钢筋锚固长为 12d 当为光面钢筋时为 15d 图 61 钢筋部位及其名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说明说明附图附图 精品文档 28欢迎下载 上部第一排钢筋长度 L 保护层 Max 梁 高 2 保护层 12d 锚固 当 L 4hb 时 第一排钢筋需要设置为弯 起筋 长度 L 保护层 0 414 梁高 2 保护层 锚固 上部第二排钢筋长度 0 75L 锚固 03G101 1P66 注 1 通常为角筋 且根数不少于第一排纵筋的二分之 一 2 当悬挑梁的纵向钢筋直锚长度 La 且 0 5hc 5d 时 可以不必往下弯锚 当直锚伸至对边仍不足 La 时 则应按图示弯锚 当直锚伸至对边仍不足 0 4La 时 则应采用较小直径的钢筋 悬臂梁 下部钢筋长度 L 保护层 12d 注 梁下部肋形钢筋锚固长为 12d 当为光面钢筋时 为 15d 图 62 图 61 图 62 精品文档 29欢迎下载 附一 附一 框架柱钢筋计算规则框架柱钢筋计算规则 柱的配筋主要包括 柱角筋 B 边中部筋 H 边中部筋 柱箍筋 如果存在截面差较大的变截面时 本 层的柱纵筋打断后 会存在上插柱纵筋 下面介绍其计算规则 1 1 底层柱纵筋 包含柱角筋 底层柱纵筋 包含柱角筋 B B 边中部筋 边中部筋 H H 边中部筋 边中部筋 底层柱纵筋 1 的形状如 A 的长度 柱纵筋在基础内的竖直长度 或梁内或墙内的竖直长度 搭接点高 或二次搭接点的高度 B 的长度 柱纵筋在基础内水平锚固长度 钢筋的单长 A B 接头数 1 接头长 弯钩数 根据单筋图形编号返回 弯钩长 注 二次搭接 表示柱纵筋交错搭接 1 无变截面时 底层柱纵筋 2 的形状如 A 的长度 底层层高 搭接点高 梁板厚 上层搭接点高 钢筋的单长 A 接头数 1 接头长 2 有变截面时 柱纵筋 2 打断 其形状如 A 的长度 层高 搭接点高 梁板厚 保护层厚 B 的长度 打断柱纵筋的水平锚固长 钢筋的单长 A B 柱纵筋 2 打断后 还存在上插筋 其形状如 A 的长度 1 5 标准锚固长 上层搭接点高 钢筋的单长 A 接头数 1 接头长 柱纵筋 2 连续上去 其形状如 A 的长度 层高 搭接点高度 B 的长度 上层与下层截面差 2 C 的长度 梁板厚 D 的长度 上层钢筋搭接点高度 钢筋的单长 A SQR B 2 C 2 D 接头数 1 接头长 注 SQR 表示为开方 2 2 中间层柱纵筋 包含柱角筋 中间层柱纵筋 包含柱角筋 B B 边中部筋 边中部筋 H H 边中部筋 边中部筋 1 无变截面时 中间层柱纵筋的形状如 A 的长度 层高 搭接点高 梁板厚 上层搭接点高 精品文档 30欢迎下载 钢筋的单长 A 接头数 1 接头长 2 有变截面时 同底层柱纵筋有变截面时的处理方式 3 3 顶层柱纵筋 包含柱角筋 顶层柱纵筋 包含柱角筋 B B 边中部筋 边中部筋 H H 边中部筋 边中部筋 顶层柱纵筋共有七种类型 本六种节点类型的钢筋形状为 A 的长度 梁板厚 保护层厚度 层高 搭接点高度或二次搭接点高度 B 的长度 顶层柱纵筋在梁内水平锚固长 根据规范 钢筋的单长 A B 本种节点类型的钢筋形状为 A 的长度 梁板厚 保护层厚度 层高 搭接点高度或二次搭接点高度 4 4 柱箍筋 柱箍筋 以自定义矩形柱箍筋为例说明其计算规则 其形状如下 箍筋类型为 X Y 箍筋的钢筋形状为 如果 X 或 Y 存在奇数 将出现形状为 箍筋根数根据柱的加密区长及非加密区长计算得到 精品文档 31欢迎下载 因为箍筋计算较简单 在此不做详述 附二 附二 剪力墙钢筋计算剪力墙钢筋计算 平法剪力墙 03G101 1 简述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列表注写方式 系在剪力墙柱表 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 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 用绘制截面配筋图 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 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截面注写方式 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 以直接在墙柱 墙身 墙梁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 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剪力墙洞口的表达方法 无论采用列表注写方式还是截面注写方式 剪力墙上的洞口均可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原位表 达 剪力墙的配筋主要包括 墙竖直筋 墙水平筋 墙拉筋 如果存在洞口的话 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添加 暗梁纵筋 暗梁箍筋或洞口补强筋 配筋计算规则 1 1 基础层剪力墙竖直筋 包含内侧竖直筋和外侧竖直筋 基础层剪力墙竖直筋 包含内侧竖直筋和外侧竖直筋 剪力墙变截面类型有四种 1 单层时 单层剪力墙竖直筋 1 的形状如 A 搭接点高度 基础高度 保护层厚 B 水平锚固长 钢筋的单长 A B 接头数 1 接头长 单层剪力墙竖直筋 2 的形状如 A 层高 搭接点高度 梁板厚 B 标准锚固长 梁板厚 钢筋的单长 A B 2 多层无变截面时 基础层剪力墙竖直筋 1 同单层 基础层剪力墙竖直筋 2 的形状如 精品文档 32欢迎下载 A 层高 搭接点高度 1 梁板厚 搭接点高度 2 搭接点高度 1 2 分别为下层和上层的搭接点高度 钢筋的单长 A 接头数 1 接头长 3 多层有变截面时 基础层剪力墙竖直筋 1 同单层 基础层剪力墙竖直筋 2 则根据变截面类型决定 变截面类型 2 3 基础层剪力墙竖直筋 2 1 的形状如 A 1 5lae 上层搭接点高度 钢筋的单长 A 接头数 1 接头长 基础层剪力墙竖直筋 2 2 的形状如 A 墙厚 2 保护层厚 B 层高 搭接点高度 梁板厚 保护层厚 钢筋的单长 A B 接头数 1 接头长 变截面类型 4 基础层剪力墙竖直筋 2 的形状如 A 本层墙宽 上层墙宽 2 B 层高 搭接点高度 C 梁板厚 D 上层搭接点高度 钢筋的单长 B D SQR A 2 C 2 接头数 1 接头长 2 2 中间层剪力墙竖直筋 包含内侧竖直筋和外侧竖直筋 中间层剪力墙竖直筋 包含内侧竖直筋和外侧竖直筋 1 多层无变截面时 中间层剪力墙竖直筋的形状如 A 层高 搭接点高度 1 梁板厚 搭接点高度 2 搭接点高度 1 2 分别为下层和上层的搭接点高度 钢筋的单长 A 接头数 1 接头长 2 多层有变截面时 中间层剪力墙竖直筋则根据变截面类型决定 变截面类型 2 3 中间层剪力墙竖直筋 1 的形状如 A 1 5lae 上层搭接点高度 钢筋的单长 A 接头数 1 接头长 中间层剪力墙竖直筋 2 的形状如 A 墙厚 2 保护层厚 B 层高 搭接点高度 梁板厚 保护层厚 钢筋的单长 A B 接头数 1 接头长 变截面类型 4 精品文档 33欢迎下载 中间层剪力墙竖直筋的形状如 A 本层墙宽 上层墙宽 2 B 层高 搭接点高度 C 梁板厚 D 上层搭接点高度 钢筋的单长 B D SQR A 2 C 2 接头数 1 接头长 3 3 顶层剪力墙竖直筋 包含内侧竖直筋和外侧竖直筋 顶层剪力墙竖直筋 包含内侧竖直筋和外侧竖直筋 顶层剪力墙竖直筋共有两种类型 顶层剪力墙竖直筋的形状如 A 层高 搭接点高度 梁板厚 B 标准锚固长 梁板厚 钢筋的单长 A B 4 4 剪力墙水平筋 包含内侧水平筋和外侧水平筋 剪力墙水平筋 包含内侧水平筋和外侧水平筋 剪力墙左右结点类型分别有九种 左右对称 剪力墙水平筋的计算遵循本规则 左结点锚固长度 墙净长 右结点锚固长度 左 右结点锚固长度计算方法 类型一 精品文档 34欢迎下载 水平筋 1 的形状如 A 墙厚 2 保护层厚 B 标准搭接长度 钢筋的单长 A B 水平筋 2 的形状如 A 墙宽 2 保护层厚 钢筋的单长 A 类型二 水平筋在该结点的长度为 15 直径 类型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水平筋在该结点的长度为 15 直径 暗柱宽 保护层厚 类型九 水平筋在该结点的长度为 暗柱宽 LaE 15 直径 保护层厚 5 5 剪力墙洞口补强钢筋 包含洞口暗梁补强钢筋 剪力墙洞口补强钢筋 包含洞口暗梁补强钢筋 1 圆形洞 洞口直径不大于 300 时 补强筋的形状如 A 洞直径 2 保护层厚 2 lae 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qq解冻资金管理办法
- 郑州农村机井管理办法
- 管理规范与管理办法
- 西藏酒店会员管理办法
- 衔接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 贺兰红商标管理办法
- 东风工会采购管理办法
- GMP发现项管理办法
- 一建管理变更管理办法
- 个人汇兑业务管理办法
- 招录事业编人员政审表
- SG-A088接地装置安装工程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芯片原理与技术》课件微流控芯片
- T∕ACEF 027-2021 农药污染地块土壤异味物质识别技术指南
- 建筑结构:高层建筑结构选型
-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治理措施PPT课件
-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 整车轴荷计算方法
- 燃气管道焊接工艺卡
- 大陆法系的形成与发展
- 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保护加固措施(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