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合作组织法规及主要认证制度_第1页
海湾合作组织法规及主要认证制度_第2页
海湾合作组织法规及主要认证制度_第3页
海湾合作组织法规及主要认证制度_第4页
海湾合作组织法规及主要认证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湾合作组织 海湾合作组织 GCCGCC 成员国汽车认证制度介绍 成员国汽车认证制度介绍 5 15 1 海湾合作组织 海湾合作组织 GCCGCC 介绍 介绍 海湾合作委员会于 1981 年 5 月 25 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成立 其成员国为沙特阿拉伯 科 威特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卡塔尔 阿曼苏丹王国 巴林王国等 6 国 总秘书处设在沙特阿拉 伯首都利雅得 最高权力机构为最高理事会 由成员国元首组成 主席由各国元首轮流担任 任期一年 GCC 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英文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缩写 海 湾合作组织的六个成员国政治 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相似 王室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六 国在政治 经济 外交 国防等方面有很多共同的利益 是中东地区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组织 GCC 成员国总面积 267 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 3400 万 2003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总计约 3800 亿美元 主要资源为石油和天然气 是中东地区重要区域性组织 GCC 六国处于东西两半球交 通要冲 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 北与伊拉克 约旦接壤 南与也门及阿拉伯海相邻 东靠阿拉伯湾 西濒红海 境内绝大部分是沙漠 属热带沙漠气候 由于其单一的经济结构 对外贸易在 GCC 六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除了石油 和石化产品外 其它生活和生产所需大都依赖进口 其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约 2400 亿美元 随着 我国国内制造业和对能源需求的迅速发展 海湾国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海湾国家 没有汽车工业 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企业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下面左图为海湾合作组织的徽标 右图 GCC 认证标记 海湾合作组织的徽标 GCC 认证标记 5 25 2 海湾国家对汽车产品的海湾国家对汽车产品的 GCCGCC 认证情况认证情况 5 2 15 2 1 GCCGCC 认证的背景情况认证的背景情况 海湾合作组织国家自 2005 年启动了 GCC 认证 GCC 认证是一种强制性 车辆和轮胎产品在 进入海湾国家市场前 必须对车进行该项质量认证 GCC 认证的启动 主要是针对一些新兴汽 车出口国家的汽车和轮胎产品实施的技术壁垒 自 2004 年到 2005 年底 我国汽车出口至海湾 地区车辆呈大幅增长态势 目前已经有近数十种品牌在海湾地区登陆 由于缺乏对该市场足够 的市场调研 对于海湾地区的气候 以及消费特点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导致了很多汽车 在炎热 干燥天气下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 另外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出口海湾地区的汽车产品 售后服务环节也存在很多问题 客户反映比较强烈 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 基于这样的一种情 况 海湾国家启动了针对车辆和轮胎产品得 GCC 认证程序 5 2 25 2 2 GCCGCC 认证的内容认证的内容 GCC 认证的管理机构是海湾合作组织下设的标准组织 GSO 2004 年 10 月 12 日 GSO 在海湾合作组织科威特部长会议上做出的决定 自 2005 年 1 月 1 日起 GSO 将依照相关海湾标 准对机动车辆及轮胎产品进行检验并颁发 GCC 认证证书 被核准的 GCC 证书将在所有 GCC 成员 国内有效 GCC 认证证书的类别和有效期见表 5 1 表 5 1 GCC 认证证书的类别和有效期 证书类别有效期 机动车辆的 GCC 符合性认证证书 自签署日期起至当年的公历 12 月底 止 乘用车轮胎的 GCC 符合性认证证书自签署日期起的一年 MPV 大客车 载货车 和挂车轮胎的 GCC 符合性认证证 书 自签署日期起的一年 临时用备胎的 GCC 符合性认证证书自签署日期起的一年 5 2 35 2 3 GCCGCC 认证的程序认证的程序 对于已经获证的车型 对于已授予 GCC 证书的已有车型 生产企业必须向 GSO 首脑办公室重新提交两份新的 GCC 合格证明书的原件 对已获证车型不必重新提交试验报告及原始数据 对于新申请认证的车型 生产企业必须向 GSO 提交符合 GCC 认证要求的合格证书 两份原稿 并提交符合 GSO 要求 的试验报告 每年在首次交付任一型号的车辆前至少 3 个月制造厂应向 GSO 递交英语和 或阿拉 伯语的合格证书 证明该型号满足适应的海湾车辆标准的要求 内容和格式符合规定 半成 品车辆 如二类 三类底盘等 制造商 每年发运任何类型的第一批货物前 至少提前三个月 向 GSO 递交用英语和 或阿拉伯语书写的合格证 证明这类车辆符合有关的车辆海湾标准的要求 最终阶段制造商 每年发运任何类型的第一批货物前 至少提前二个月 向 GCC 国家的标准化 和计量组织递交 具有原公司台头的 用英语和 或阿拉伯语书写的合格证 证明这类车辆是 按照半整车制造商的指南完成的 并仍然符合有关的车辆海湾标准的要求 内容和格式符合 规定 在此阶段不必提交试验原始数据 但如有必要 GSO 保留查看试验报告及原始数据的权利 所有试验数据必须来自生产企业自身实验室或来自由 GSO 认可的独立性实验室 对于轮胎产品 生产企业必须向 GSO 提交 GCC 合格证书 两份原稿 并提交符合 GCC 格式和内容要求的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及试验原始数据 GSO 将对企业提交的证明材料及试验报告等文件审核 决定批准或拒绝接受此整车 轮胎产 品的申请 成功通过 GSO 审阅后 将对提交的合格证书发给一个目录编号 如果审核结果为拒 绝接受 将告知生产企业拒绝原因 GSO 将在 GCC 证书上盖章 相应的 及签字并发还生产企 业一份证书原件 其余原件复印件将保存于 GSO 客户档案中 5 2 45 2 4 GCCGCC 认证证书的有效性控制认证证书的有效性控制 GCC 认证与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认证不同 并不要求对生产企业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生产条件 进行规定的例行检查 而是规定如果必要其可派专人至生产企业验证其生产控制 GCC 认证更 侧重于对产品的核查 对于产品的核查也是参考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表现和消费者的反应 和投诉为基础进行的抽查 GSO 组织对于 GCC 合格证书有效性检查做了有关的规定 对以整车产品 在每个公历年的 最后一个月对本车型年的证书进行有效性检查 对于轮胎产品 在被批准之日当年进行证书有 效性检查 有效期到期之前 生产企业必须向 GSO 组织提交有关的复合型证明材料 逾期不提 交 GCC 认证的证书就会失效作废 5 2 55 2 5 GCCGCC 认证的提交文件的要求认证的提交文件的要求 GSO 组织对于 GCC 认证过程中的所需提交文件 包括试验报告 的格式和内容作了比较详 细的规定 文件必须是英文或者阿拉伯文 在 GCC 认证的相关技术标准中 对于有关文件的内 容和格式作了详细的规定 下面附录中列出有关的规定 附录 1 GCC 机动车整车合格证明书 同 GS48 海湾标准 附录 2 GCC 机动车整车认证的试验报告格式和内容 5 2 65 2 6 GCCGCC 认证的收费认证的收费 GCC 对于机动车整车产品收费标准是每证书收取 S R 200 US 55 对于轮胎产品每证书 收取 S R 200 US 55 5 2 75 2 7 GCCGCC 的检测试验要求的检测试验要求 由于海湾地区没有能够满足 GCC 标准要求的检测实验室 GSO 组织认可的实验室出具的试 验报告都可以被接受 但是 GSO 组织规定 如果必要其可派专人至生产企业验证其生产控制及 试验设备符合要求 并可进行现场目击试验 并且保留要求相关试验在经验证的第三方独立实 验室进行的权利 我国国内的一些检测机构 如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 暨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 上海 已经获得了 GSO 组织的认可 其出具的试验报告可以被 GSO 认可 截至目前 GCC 认证需要进行的检测试验共计有 23 类 见表 5 2 其中大部分有对应的 GCC 标准要求 但是也有一些没有相关的 GCC 标准 GSO 组织在处理此类项目上比较灵活 申请 企业只要能够提供按照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或者我国的国家标准 甚至按照企业标准进行试验 但试验结果要足以证明产品在该项要求上质量和技术水平 如表 2 中序号 1 的整车可靠性是研 究可以使用国内企业公告申报的基本型 30000km 的可靠性试验报告 序号 3 的发动机在高温环 境下的冷却试验可以参照 SAE J1060 标准 序号 5 的驾驶室强度试验可以参照 ECE R29 的有关 要求 这些都是可以被 GSO 接受的 表 5 2 GCC 认证需要提交的试验报告 序号试验种类 1 整车可靠性试验 2 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的冷却试验 3 车辆爬坡试验 4 整车车外噪声试验 5 货车驾驶室强度试验 6 蓄电池试验 7 散热器试验 8 车辆一般安全检查 9 安全带试验 10 重型柴油发动机的排气污染物和烟度试验 11 内饰材料的阻燃试验 12 声音信号装置的试验 13 重型汽油发动机的排放试验 14 轻型汽油车辆的排放试验 15 轻型柴油车辆的排放试验 16 乘用车正面碰撞试验 17 乘用车后部碰撞试验 18 乘用车侧面碰撞试验 19 乘用车侧面静强度挤压试验 20 乘用车车顶静强度挤压试验 21 轻型车门锁和门铰链试验 22 安全玻璃试验 23 机动车前照灯试验 5 35 3 GCCGCC 认证对整车及其部件产品的技术要求认证对整车及其部件产品的技术要求 5 3 15 3 1 GCCGCC 认证技术标准的特点认证技术标准的特点 海湾国家启动 GCC 认证的时间不长 其技术标准和认证程序比较简单 还存在一个不断完 善的过程 GCC 认证的技术标准和其他一些新兴国家一样 都是采用了部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 标准 再结合本地区的地理 气候和适用条件的一些特点而形成的 除此之外 GCC 认证的技 术标准还归纳了一些科威特 沙特阿拉伯 SASO 等海湾国家原有的技术要求 GCC 认证与机动车辆及其部件有关的标准共 80 余个 其中涉及到整车安全的 8 个 整车排 放的 13 个 发动机整机 1 个 涉及整车其他方面的 22 个 涉及机动车部件的 31 个 其他与 机动车产品相关的 5 个 GCC 认证涉及机动车辆和部件的主要标准见表 5 3 表 5 3 GCC 认证的技术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 GS 34 Lead Acid Batteries 铅酸蓄电池 GS 35 Methods of Test for Lead Acid Batteries 铅酸蓄电池的试验方法 GS 36 2005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 for Impact Strength Part 1 Frontal Impact 机动车 碰撞强度的试验方法 第一部分 前部碰撞 GS 37 2005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 for Impact Strength Part 2 Rear Impact 机动车 碰撞强度的试验方法 第二部分 后部碰撞 GS 38 2005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 for Impact Strength Part 3A Side Impact 机动车 碰撞强度的试验方法 第三部分 A 侧面挤压 GS 1707 2005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 for Impact Strength Part 3B Moving Barrier Side Impact In accordance to US standards 机动车 碰撞强度的试验方法 第三部分 B 移动壁障的侧面碰撞 按照美国标准 GS 1708 2005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 For Impact Strength Part 3C Moving Barrier Side Impact In accordance to European standards 机动 车 碰撞强度的试验方法 第三部分 B 移动壁障的侧面碰撞 按照欧洲标准 GS 39 2005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 for Impact Strength Part 4 Roof Strength 机动车 结构强度试验方法 第四部分 顶部强度 GS 40 2005 Motor Vehicles Impact Strength 机动车 碰撞 结构 强度 GS 41 Motor Vehicles Front and Rear Exterior Protection Devices for Passenger Cars Bumpers etc and its Methods of Test 机动车 乘用车 前部和后部保护装置 保险杠 吸能装置等 及其试验方法 GS 42 2003 Motor Vehicles General Requirements 机动车 总体要求 GS 48 Motor Vehicles Conformity Certificates 机动车 合格证明书 GS 51 Passenger Car Tyres Part 1 Nomenclature Designation Dimensions Load Capacities and Inflation Pressures 乘用车轮胎 第一部分 命名 规则 类型划分 尺寸参数 负荷和气压 GS 52 Passenger Car Tyres Part 2 General Requirements 乘用车轮胎 第 二部分 总体要求 GS 53 Passenger Car Tyres Part 3 Testing Methods 乘用车轮胎 第三部分 试验方法 GS 96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ing of Safety Belt 机动车 安全带试 验方法 GS 97 Motor Vehicles Safety Belts 机动车 安全带 GS 98 Motor Vehicles Flammability of Interior Materials and Testing Methods 机动车 内饰材料的可燃性及其试验方法 GS 99 Road Vehicles Sound Signalling Device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道路车辆 声音信号装置 技术规范 GS 135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 for Engine Radiator 机动车 发动机 水箱 散热器 的试验方法 GS 136 Motor Vehicles Engine Radiator 机动车辆 发动机水箱 散热器 GS 144 Motor Vehicles Allowable Limits of Pollutants Emitted to the Atmosphere from Heavy Duty Diesel Engined Vehicles 机动车 重型柴油 车大气污染物限值 GS 145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ing for Pollutants Emitted from Heavy Duty Diesel Engined Vehicles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Exhaust Gaseous Pollutants 机动车 重型柴油车大气污染物试验防法 第一部分 气体污染物 GS 146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ing for Pollutants Emitted from Heavy Duty Diesel Engined Vehicles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Smoke 机动车 重型柴油车大气污染物试验防法 第二部分 颗粒 烟度 污染物 GS 153 Motor Vehicles Conformity Certificates for Vehicles Manufactured in Multi Stages 机动车辆 不同制造阶段车辆的合格证明书 GS 159 Motor Vehicles Weights and Dimensions 机动车 重量和尺寸参数 GS 289 Motor Vehicles Retro Reflective Number Plates and its Methods of Test 机动车 反射号牌板及其试验方法 GS 290 Instruction Manual for Appliances and Equipment 说明书 GS 419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ing for Door Locks and Door Hinges 机 动车 门锁门铰链试验方法 GS 420 Motor Vehicles Door Locks and Door Hinges 机动车 门锁和门铰链 GS 421 2005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ing of Rearview Mirrors 机动车 后视 镜的试验方法 GS 422 2005 Motor Vehicles Rearview Mirrors 机动车 后视镜 GS 645 Multi Purpose Vehicles Trucks Buses and Trailers Tyres Part 1 Nomenclature Designation Dimensions Load Capacities and Inflation Pressures 多用途车 卡车 大客车和拖车轮胎 第一部分 命名规则 类型 划分 尺寸参数 负荷和气压 GS 646 Multi Purpose Vehicles Trucks Buses and Trailers Tyres Part 2 Testing Method 多用途车 卡车 大客车和拖车 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 GS 647 Multi Purpose Vehicles Trucks Buses and Trailers Tyres Part 3 General Requirements 多用途车 卡车 大客车和拖车 第三部分 总体要求 GS 684 Road Vehicles Safety Glasses Test Methods for Optical Properties 道路车辆 安全玻璃 光学特性的试验方法 GS 742 2005 Motor Vehicles Engine Test Code Gross Power 机动车 发动机试验 类 额定 总 功率 GS 963 Motor Vehicles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Ambulances 机动车辆 救护 车的总体要求 GS 967 Motor Vehicles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Pilgrim Buses 机动车 朝圣 客车 旅行客车 的安全要求 GS 1007 Motor Vehicles Safety Glass Mechanical Test 机动车 安全玻璃 机械性能试验 GS 1040 Allowable Limits of Pollutants Emitted to the Atmosphere from Light Duty Diesel Engine Vehicles 轻型柴油车大气污染物的限值 GS 1041 Methods of Testing for Pollutants Emitted from Light Duty Diesel Engine Vehicles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Exhaust Gaseous Pollutants 轻型柴油车大气污染物的试验方法 第一部分 气体污染物 GS 1042 Methods of Testing for Pollutants Emitted from Light Duty Diesel Engine Vehicles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Smoke 轻型柴油车大气污染物 的试验方法 第二部分 颗粒 烟度 污染物 GS 1052 Motor Vehicles Tyres Temporary Use Spare Wheel Tyres and Their Methods of Test 机动车轮胎 备用轮胎及其试验方法 GS 1053 Motor Vehicles Protection Against Theft 机动车 防盗 GS 1503 Motor Vehicle Head Lamps Safety Requirements 机动车 前照灯安全要 求 GS 1598 Motor Vehicles Head Restraints and Its Method of Testing 机动车 头部约束 头枕 及其试验方法 GS 1624 Motor Vehicles Noise Emission 机动车 噪声 GS 1711 2005 Motor Vehicles Speed Limiters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Requirements 机动车 速度控制系统 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 GS 1625 Motor Vehicles Speed Limiters Part 2 Technical Requirements 机动 车 速度控制系统 第二部分 技术要求 GS 1626 Motor Vehicles Speed Limiters Part 3 Methods of Test 机动车 速度控制系统 第三部分 试验方法 GS 1677 Motor Vehicles Laminated Safety Glass 机动车 夹层安全玻璃 GS 1680 Motor Vehicles Allowable Limits of Gaseous Pollutants Emitted to the atmosphere from Unleaded Gasoline Vehicles 机动车 无铅汽油车的 大气污染物限制 GS 1681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 for Gaseous Pollutants Emitted from Unleaded Gasoline Engine Vehicles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Exhaust Gaseous Pollutants After a Cold Start 机动车 无铅汽油车大气污染物试 验方法 第一部分 冷启动排放 GS 1682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 for Gaseous Pollutants Emitted from Unleaded Gasoline Engine Vehicles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Exhaust Carbon Monoxide Concentration 机动车 无铅汽油车大气污染物试验方法 第二部分 一氧化碳排放 GS 1683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 for Gaseous Pollutants Emitted from Unleaded Gasoline Engine Vehicles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Evaporative Emissions Hydro carbons from the Fuel System Using the Enclosure Method 机动车 无铅汽油车大气污染物试验方法 第三部分 碳氢 排放 GS 1684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 for Gaseous Pollutants Emitted from Unleaded Gasoline Engine Vehicles Part 4 Determination of Gaseous Pollutants Emitted from Engine Crankcase 机动车 无铅汽油车大气污染物 试验方法 第四部分 曲轴箱通风排放 GS 1685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 for Gaseous Pollutants Emitted from Unleaded Gasoline Engine Vehicles Part 5 Determination of Durability of Pollution Control Equipment 机动车 无铅汽油车大气污染 物试验方法 第四部分 控制环境耐久排放 GS 1709 2005 Motor Vehicles Child Restraints Systems 机动车 儿童约束 儿童座 椅 系统 GS 1710 2005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ing of Child Restraints Systems 机动车 儿童约束 安全座椅 的试验方法 GS 1709 2005 Motor Vehicles Child Restraints Systems 机动车 儿童安全 约束 系统 GS 1710 2005 Motor Vehicles Methods of Testing of Child Restraints Systems 机动车 儿童安全 约束 系统的试验方法 SASO 380 Sound Broadcast Radio Receiver Service Performance Test 声音信号无线 接收机的性能试验 SASO 1322 Low Power Radio Frequency Devices 低功率接收装置的频率 SASO 1323 Sound Broadcast Radio Receiver Part 2 General Requirements 声音信 号无线接收机 第二部分 总体要求 SASO 1919 Lead Acid Starter Batteries Used for Motor Vehicle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车辆及内燃机用铅酸蓄电池 SASO 1920 Methods of Test for Lead Acid Starter Batteries Used for Motor Vehicle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车辆及内燃机用铅酸蓄电池试验 方法 SASO 2249 Motor Vehicles Vehicles Identification Number VIN Requirements 机动车 车辆识别代号要求 VIN SASO 2250 Motor Vehicles World Manufacturer Identifier 机动车 世界制造商识 别 SASO 2251 Motor Vehicles Vehicles Identification Number VIN Location and attachment 机动车 车辆识别代号要求 VIN 位置和安装 SASO 2252 Motor Vehicles Tyres Tread wear Traction and Temperature Resistance Grading 机动车轮胎 胎面 牵引力和耐温性分级 SASO 2253 Motor Vehicles Tyres Part 3 Method of Testing of Tire Temperature Resistance Grading 机动车轮胎 第三部分 轮胎耐温性分级试验方法 总体而言 与现行我国国内实施的强制标准要求相比 GCC 标准对车辆技术水平和结构的 要求在各个方面有高有低 比如安全标准比较高 涉及环境气候要求比较严格 客车乘客空间 和行李舱空间要求较高 有些零部件如 安全带 散热器 蓄电池等于国标要求不同或者比国 标严格 但是对于排放指标 车辆外廓和质量参数的限制比较宽松 下面分几个方面对 GCC 认证的技术要求作介绍 5 3 25 3 2 GCCGCC 认证技术标准对于机动车整车的通用技术要求认证技术标准对于机动车整车的通用技术要求 关于整车唯一识别编码 VIN 的要求 在 GCC 标准体系中 涉及到整车唯一识别编码 VIN 要求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标准 SASO2249 机动车 车辆识别代号要求 VIN SASO2250 机动车 世界制造商识别 SASO2251 机动车 车辆识别代号要求 VIN 位置和安装 这些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一样都是参照了 ISO 标准体系 因此对 VIN 的编码规则以及结构 要求与我国国标要求基本一致 但是在有些描述上有一些差异 例如 SASO2249 中 4 2 条规定 VIN 由车辆识别代号由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 WMI 车辆 说明部分 VDS 车辆指示部分 VIS 检验位四部分组成 共 17 位字码 4 2 2 3 条规定 对于不大于 4536kg 的乘用车 多用途车 卡车 第 1 2 位字符是字母 第 3 4 位字符是数字 第 5 位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数字 第 5 条 VIN 的报告要求中规定 委托销售的任何类型车辆 在至少 60 天前制造商每年到相关的机构发送生产车的唯一识别代号清单 每一年中 全年的生 产车辆的专用 VIN 清单送到相关的管理机构 如果在这一整年初不能送到相关机构 也可以在年 底送到相关机构 而 GB16735 2004 中车辆识别代号由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 WMI 车辆说明部分 VDS 车辆指示部分 VIS 三部分组成 共 17 位字码 将检验位划为车辆说明部分 国标中无 VIN 报告的相关规定 在 SASO2251 中 第 4 条安装位置规定 小于 3500kg 的车辆 左侧的风窗位置标示 车身 左侧有不可拆除的车辆构件 由厂商确定 在使用手册或者同样随车说明书说明标示位置 而 GB16735 第 5 条规定 M1 和 N1 类车辆在靠近风窗立柱位置需标示 车辆右侧不可替换 的车辆构件 随车文件标示车辆识别号 可以看出 我国生产的车辆只要在安装位置和随车文件描述上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是完全 可以满足 GCC 认证有关 VIN 技术标准要求的 有关整车类型划分 安全 几何尺寸及质量参数的总体要求 GCC 认证标准体系中涉及整车类型划分 安全 几何尺寸及质量参数的总体要求的技术标 准主要有以下几个 GS 42 2003 机动车 总体要求 GS 159 1993 机动车 重量和尺寸参数 GS 591 1995 公路车辆类型 术语和定义 GS 159 1993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 轴荷及限值 GS 976 1997 公路车辆荷重词汇 GS 967 1998 机动车 朝圣客车 旅行客车 的安全要求 GS 963 1997 机动车 救护车的总体要求 GS 290 1994 装置 仪表和设备使用 说明书 上述标准与我国的 GB7258 GB1589 等规定的项目类似 但是范围和要求明显比我国国标要 求简单 也许是考虑到海湾地区气候炎热 地广人稀和生活水平较高的原因 这些标准中规定 的车辆质量和几何参数的要求明显比国标中要求宽松 但是对于发动机冷却系统 客车乘坐空 间和行李箱容积的要求比较高 另外 车辆类型的划分 对一些部件制造材料的环保要求与国 标要求有明显不同 GS 42 2003 的有关要求 GS 42 2003 是对于整车参数和安全要求的整体要求 其 4 1 条中对车辆外廓尺寸限制规定 卡车和客车长 12 5 m 挂车及半挂车长 18m 车辆宽 2 6 m 车辆高 4 2 m 第 4 2 条 规定 向上和侧向突出3m 32 6 3 规定 非转向轴端 轴端所有车轮的轮荷之和 的最大负荷不超过 6 5 吨 6 4 规定 在空载和满载的情况下 汽车通过转向轮强加于路面的汽车总载荷质量分别不得小于该车的重 量和汽车总质量的 20 上述 GS 42 关于尺寸参数和质量参数的规定与我国 GB1589 和 GB7258 相比限值明显宽松 GS 42 第 7 条对稳定性和通用性进行了规定 除拖车外空在侧倾稳定角不小于 35 度 总质 量小于整备质量 1 2 北的车辆不小于 30 度 转弯半径小于 12 米 与 GB7258 2004 第 4 7 1 条 侧倾稳定角要求和 GB1589 第 4 1 条关于通道圆的规定相比 GS 42 的规定明显简单 限值也较 宽松 GS 42 第 8 条关于发动机的规定 必须能适用海湾地区的无铅汽油 适应高温高尘环境 空滤器 附件和蓄电池符合海湾标准 发动机功率与额定总质量比不低于 4 4kw t GB T14170 1993 QC 32 1992 GB7258 2004 第 4 6 条规定除三轮和低速 电车外发 动机比功率不得小于 5 0kw t GS 42 第 9 条关于燃油系统的规定 燃油箱及其联结件必须固定抗震抗冲击阻燃 为防止 加油渗漏 加油管必须有个盖 以便安全地盖牢加注管的开口 GB7258 2004 的第 12 7 款未规 定油箱联结件应阻燃 GB18296 2001 规定有向最大渗漏量 30g min 汽油箱盖不许渗漏 这一项 上 我国车辆要作相应的调整以满足 GCC 要求 GS 42 第 10 条对冷却系统作了规定 每辆汽车必须安装适合 GCC 海湾认证国家气候的冷却 系统 以保持发动机在所有的发动机转速及行驶工况下 都能保持其最有效的工作温度 用冷 却液的冷却系统必须提供一种装置 节温器 来缩短无效时间或制冷时间 10 3 条规定 空 气调节系统不能使用任何影响臭氧层的冷冻剂 有关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相关标准要比我国国家 推荐标准的要求严格和详细 GS 42 的第 12 条关于排气系统作了相关规定 对排气系统位置作了详细要求 12 1 任何 汽车排气系统零件的安装须避免导致燃烧 炭化或损坏电缆 燃料供给或汽车的任何易燃零件 12 2 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客车排气系统的排气尾管应超出汽车尾部 200 mm 或 200 mm 以内 柴油 机驱动的客车排气系统的排气尾管应超出汽车尾部 400 mm 或 400 mm 以内 排气管也可以安装 在所有可以开启的车门或车窗 除了单独开启的紧急逃生窗之外 的后部 排气管的排气口不 能直接朝向右面或左面 12 3 每辆卡车及牵引车的排气系统的排气管应安装在驾驶室的后部 如果排气装置凸出于驾驶室的上方 则要安装在靠近驾驶室后部的地方 12 4 货车排气管的安 装位置可以是垂直的或水平的 它取决于货车运输的物质材料情况 这些要求比我国 GB7258 第 12 9 款的简单规定要严格和详细 我国企业产品应注意这方面的规定 GS 159 1993 机动车 重量和尺寸参数 GS 591 1995 公路车辆类型 术语和定义 GS 159 1993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 轴荷及限值 GS 976 1997 公路车辆荷重词汇的有关要求 上述这些标准是对 GS 42 的补充 其涉及到尺寸参数和质量参数的规定也比我国国家强制 性标准的规定简单和宽松 GS 976 1997 公路车辆荷重词汇的有关要求中有关的描述也与我国 国家标准的描述相同或者相近 但值得注意的是 GS 591 1995 公路车辆类型 术语和定义的 描述和规定与国标有明显区别 GS 591 1995 对汽车的定义是 任何具有四只 包括整套装备 重量超过 400kg 的三轮车辆 整套装备重量小于或等于 400kg 的三轮车辆作为摩托车处理 或 更多只无轨车轮的 动力驱动的公路车辆 而这种车辆通常用于载人和 或载物 用于载人和 或载物的牵引车辆 特殊检修 汽车还包括由电力驱动的车辆 如无轨电车 其主要的规 定内容附录 3 GS 967 1998 机动车 朝圣客车 旅行客车 的安全要求 GS 963 1997 机动车 救护车的总体要求 的有关规定 GS 967 1998 中对旅行客车规定 对客车的补充要求 比国家标准的要求简单 但是对于 乘客区尺寸 座椅间距大于 800mm 行李舱要求较高每人 0 2 立方米 规定制动部件不得使 用石棉材料 这些要求都比我国国家标准中的要求严格 GS 963 1997 与我国行业标准 QC T 457 2002 救护车相比有较大区别 GS 963 1997 增加了环境试验要求 动力性要求也高于国标 内部设施要求也有很大不同 这些都要求我国企业对相应的出口产品做出适应性的改装 GS 290 1994 装置 仪表和设备使用 说明书的有关要求 GS 290 1994 要求 车辆有关的说明书和手册至少应用阿拉伯语和英语 所用的技术术语 应按有关海湾标准规定的术语 5 3 35 3 3 GCCGCC 认证中关于燃料供给系统和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认证中关于燃料供给系统和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在 GCC 认证的技术要求中 有三个技术标准对车辆燃料的供给系统和发动机的控制系统提 出了要求 它们是 GS 1711 2005 机动车 速度限制 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 GS 1625 机 动车 速度限制 第二部分 技术要求 GS 1626 机动车 速度限制 第三部分 试验方 法 我国没有相关的标准与之对应 GS 1711 2005 机动车 速度限制 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 对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和发动 机控制系统的要求 分主要是对术语 总体要求等的说明 GS 1625 机动车 速度限制 第二部分 技术要求 对燃油供给和节气门控制系统的一些 规定 主要规定有 限速装置应由 ECU 电控电磁阀 电机驱动器 车速传感器 仪表板指示 器等一个或多个部件组成 ECU 系统电压为 12V 或 24V 电磁阀在 400KPa 压力下 无泄漏 电 机驱动器应使用 12V 或 24V 直流电压 DC GS 1626 机动车 速度限制 第三部分 试验方法 是试验方法的描述 对车辆准备 加 速测试 稳定车速测试 疲劳试验 环境温度试验 低温试验 高温试验方法等进行了规定 主要限值 最高车速应设置为 100km h 疲劳试验要进行 25 万个循环 环境温度试验在 20 的 环境舱中进行 低温试验在 20 电子元器件如 ECU 等要在 65 的环境舱中进行 机械零部 件如连接杆 缆线 车速发射器 电磁阀等要在 120 的环境舱中进行 振动试验频率 10 24Hz 振幅为 2mm 初始试验 高温保存试验分别在 85 和 140 环境内进行 湿度保存试 验的相对湿度为 93 跌落试验是从离地 1m 的夹板上掉落 重复 10 次 5 3 45 3 4 GCCGCC 认证对于整车被动安全的要求认证对于整车被动安全的要求 GCC 认证中与车辆被动安全有关的技术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 GS 36 2005 机动车 碰撞强度的试验方法 第一部分 前部正面碰撞 GS 38 C 2005 机动车 碰撞强度的试验方法 第三部分 C 移动壁障的侧面碰撞 按照欧 洲标准 GS 38 B 2005 机动车 碰撞强度的试验方法 第三部分 B 移动壁障的侧面碰撞 按照美 国标准 GS 37 2005 机动车 碰撞强度的试验方法 第二部分 后部碰撞 GS 41 1984 机动车 乘用车前部和后部保护装置 保险杠 吸能装置等 及其试验方法 GS 40 1984 机动车 碰撞 结构 强度 GS 38 2005 机动车 侧面挤压强度的试验方法 第三部分 A 侧面碰撞 GS 39 2005 机动车 结构强度试验方法 第四部分 顶部强度 GS 36 2005 机动车 碰撞强度的试验方法 第一部分 前部正面碰撞 的有关技术要求 GS 36 2005 中给出了方向盘位移测试 正面偏置碰撞 A 正面全重叠碰撞 B 共 3 种试验 方法 其中只要求车辆进行其中的任意 2 种试验即可 其中第一种转向柱位移测试的主要试验 条件是 正面 0 刚性壁障速度 48 3 53 1km h 第 2 种假人性能测试 A 的试验条件为 正面 偏置 40 重叠率碰撞 与 ECE R94 01 基本相同 第三种假人性能测试 B 的试验条件是 正面 0 刚性壁障 速度 48 3 53 1km h 评价指标与 GB 11551 基本相同 GS 36 2005 的主要考核指标有 碰撞偏移量不超过 300 mm 假人伤害值 转向柱后移量 门的开启性能 假人可否顺利取出 燃油泄漏量 GS 36 2005 适用的车型为 第一种试验是乘用车 MPV Truck 3 GS 规定接收热量和散发的热量之 间的比率最好不低于 0 90 国标规定按主机厂要求 4 对质量要求的内 容不同 5 国标规定了标志 包装 运输与贮存 GS 只规定标签 GS289 1994 机动车 反射号牌板及其试验方 法 与 GB11564 1998 相比 1 GS 标准中有对后标志牌的尺寸要求 国标 没有 2 GS 标准中色度的试验方法与国标不同 3 光度试验比国标 要求宽松 4 环境试验的要求不同 5 GB11564 无材料要求和温度冲 击试验 GS419 机动车 门锁 门铰链试验方法 与 GB15086 1994 相比 1 海湾标准有门锁与铰链的抗腐蚀测试项 国 标没有 2 GCC 做门锁及铰链静态负荷试验时 追加破坏性实验 需 记录破坏时极限负荷值 国标只需达到标准要求符合即算完成 对于强 度限值要求与国标相同 GS420 机动车 门锁 门铰链 与 QC T323 1999 和 QC T586 1999 相比 1 海湾标准对门锁有防盗 要求项 国标没有相关要求 2 海湾标准对门锁成套装置的标签和标记 有明确要求 国标没有 3 海湾标准对试验抽样数量要求为 5 件 国标 要求为不少于 10 件 4 海湾标准对零件有明确的合格和拒收标准条款 国标没有 5 海湾标准没有耐久性试验要求 国标有耐久性试验要求 GS421 2005 机动车 后视镜的试验方法 比 GB15084 2006 多了如下要求 1 镜子应稳定地固定 当车辆以最大 设计速度的 80 行驶或 150 公里 小时行驶时 以小者为准 它不会严重 改变视野以致驾驶员会作出错误判断所接收的图象 2 内部镜的视野 应是驾驶员及少能看见一 20 米宽的平面和道路的水平部分以车辆垂直 纵向线为中心 这部分到驾驶员的出射点为 60 米等视野要求 3 如果 车辆装载其最大的技术允许重量外部镜距地面高度小于 2 米 则此镜不 应超出车辆整个宽度 0 35 米 另外 在曲率半径和发射率的限值比国 标宽松 GS422 2005 机动车 后视镜 GS1007 1999 机动车 安全玻璃 机械性能 试验 与 GB9656 2003 和 GB T5137 1 2002 与之对应 基本符合 GS684 1997 道路车辆 安全玻璃 光学特性 的试验方法 GB T5137 2 2002 相比 实验条件略有不同 如湿度要求 GS1677 机动车 夹层 安全玻璃 与 GB965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