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知识之资深网友教你买显卡_第1页
显卡知识之资深网友教你买显卡_第2页
显卡知识之资深网友教你买显卡_第3页
显卡知识之资深网友教你买显卡_第4页
显卡知识之资深网友教你买显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起显卡的选购 相信许多 烧友 们都会如数家诊 网上随便一搜 也能找到几百几千页 相关的内容 有说重量越重越好的 有说电容越多越好的 有说厚度越厚越好的 林林总 总几十种说法 让人眼花缭乱 但总体上讲 这些说法都有着无法识别 难度过高等弊病 如依照 PCB 层数 购买显卡的说法 别说一般的消费者 就是商家 甚至工厂的专业人员 在没有任何标识的情况下 也无法分辨显卡究竟是几层 PCB 至于 厚度说 重量说 就更 难以操作了 现在的 PCB 上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标识了 有句话叫 细节决定成败 其实 辨别显卡的优劣 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电器原理知 识 也不需要闭门造车 在家先攻读几个月的材料学 只要我们认真观察 是可以通过肉 眼判断出显卡质量的 好了 闲话少说 下面我们就通过以下几点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选 购显卡时 究竟要注意哪些东西 1 品牌 在购买前 大家还是要先做下必要的功课 大浪淘沙 在激烈的竞争中 活 下来的显 卡品牌和显示芯片厂商 就那么几个 芯片厂只有 NVIDIA 以下简称 N 卡 和 AMD 简 称 A 卡 两家 彼此之间的优劣见仁见智 就笔者看来在实际应用层面 不相伯仲 而常 见显卡除了 N 卡和 A 卡都生产的华硕 技嘉 七彩虹 昂达 影驰 索泰 双敏 铭瑄 盈通 耕升等之外 还有蓝宝 迪兰等只做 A 卡厂商所生产的显卡 昂达 GT240 神戈 常言道 一分钱一分货 这些品牌之间 定位或许存在着差异 但具体到某个型号产 品的性价比就需要具体分析了 并不存在绝对的高下之比 因此 大家在购买的时 应先 确定自己购买显卡的主要用途 然后在自己的预算中 寻找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 而不应 该过分迷信于某个品牌 确定以上因素后 我们就可以进入具体的卖场实战了 2 包装 选显卡当然不是选美 以貌取卡当然要不得 但是 通过包装 我们可以获得有关这 片显卡许多有用的信息 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判断出这片显卡究竟值不值得购买 在笔者看 来 显卡的包装上至少有 2 个细节绝对不容错过 正规的显卡包装上会有质保日期和具体的型号说明 一 显卡的型号 正规厂商显卡的包装上都会注明所售产品的型号 通常格式是 昂 X 品牌 HD5750 芯片类型 512M 显存容量 神 X 所属系列 通过这样的信息 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到这片显卡的信息 从而判断出这片显卡是否可以满足我们对游 戏 视频观看的需要 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许多时候我们经常会在显卡的容量部分看到 HM TC 这样的字样 如 TC512MB HM 1024GB 等等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完整的包装应包括产品型号 容量 显存类型 质保时间等内容 事实上 无论是 HM 还是 TC 其本质都是显存扩展技术 简单地说就是 在显卡显存 真实容量略低的情况下 通过共享用户电脑的内存来提高显存的容量 进而达到更高的速 度 说白了 就是拿内存当显存用 通常情况下只有 128MB 容量的显卡 可以通过 TC 或 HM 技术将使用时的显存扩展到 1G 128MB 以上的容量用的就是你的内存 于是 不少 厂商为了迷惑消费者 掩盖自己显卡显存不足的事实 经常会在显卡的外包装上标著使用 HM 或 TC 技术后的扩展容量 如 XXX 黄金版 TC512MB 其实际容量是 128MB 还是 256MB 在外包装上根本无从得知 甚至连经销商都一头雾水 标示中 TC 容量为可使用 共享后 的最大显存容量 对此 笔者的建议是 购买显卡的时候 能不买 TC 或者 HM 标识的 就不买 如果一 定要买 就要在之前先问好经销商这片显卡的真实容量 并让他标注在收据 或发票上 以免在日后的维修中给自己找麻烦 二 显卡的质保 通常 市面上销售的显卡都会提供 1 年左右的质保期 个别服务较好的时间更长 2 年 3 年都是有的 在质保期内只要不是人为损坏 暴力 无论是芯片 显存 还是风扇 厂商都会为它们提供免费的更换和维修 而这一切 则会直接反映在产品的包装上 考虑 到个别非常有 技术 厂商所生产的显卡 恰恰要过 1 年才会出故障 在购买的时候 我们 应该尽量选择质保期长些的 毕竟 任何一个普通用户都不会 1 年更换一片显卡 耕升公司为其显卡提供了目前较长的 5 年质保 3 风扇 拿起 1 片显卡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风扇 也正是因为这样 几乎所有的显卡厂商 都在风扇的设计上绞尽脑汗 唯恐外形不够酷 不够炫 可实际上 对于最终用户而言 显卡反正是装在机箱里面 外形好不好看 还在其次 最重要的是 它在风量和噪音上表 现如何 能不能保证显卡在较低的温度下运行 会不会在深夜里吵到你 小风扇已不能满足用户 先说风量 按照空气动力学的原理 风扇的设计无外乎涡轮式和开放式两种 涡轮式 风扇的优点在于高转速风扇所产生的风量 可以通过涡轮式结构均匀地分布到显卡的各个 位置 进而有效地降低了显卡核心 显存和 PCB 的温度 保证了显卡的稳定工作 缺点则 是噪音过大 不少用户戏称 就像是在机箱里面有一架直升飞机 而开放式结构的特点与 涡轮式正好相反 噪音控制是它的强项 而风量小则是它一直为人所诟病的 涡轮式散热风扇 于是 按照取长补短的设计思路 显卡风扇出现了使用两个超静音 低转速风扇配大 散热片的开放式结构设计 它的优点在于双风扇产生的风量 由大型散热片均匀地带到了 显卡各个发热点 有效控制热量的同时 也极大地降低了噪音 这种设计唯一的缺点是成 本较高 因此在 600 元以内的低端显卡上较为少见 一旦在自己的预算内遇到 用户不妨 先将它列入自己的备选名单 双风扇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 同样使用双风扇设计的散热器之间 品质也有高下之分 首先是尽量 选择风扇口径大的 因为风扇口径越大 达到规定温度所需要的转速就越低 产生的噪音 自然就越小 其次是仔细留意所使用的散热片 只有散热片的面积和体积足够大 才能够 充分发挥双风扇优势 散热片的面积最好可以覆盖整张显卡 除此之外 在散热设计的细节方面 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如风扇的电源线是否 使用专用绝缘线进行包裹 以免因温度过高 引起电源线三番五次 散热片的边缘是否考 虑到安装者的安装 进行相应打磨等等 通常情况下 一款做工优秀的显卡 是不会忽略 这些细节的 电源线使用耐温的阻燃线 4 电容和电感 电容和电感的识别问题 一向是网络上争议焦点 各种电容 电感品牌的优劣 也多 次为大家拿出来讨论 其实 就笔者个人看来 对于普通消费者 某个品牌 某系列电容 的电气特性 虽然不是毫无借鉴意义 但毕竟距离较远 特别是几大品牌 如日本化工 富士通 三洋等公司出品的电容 彼此之间互有短长 但质量上却基本没有高下之分 另 外 随着许多内地 台湾品牌的加入 以前的 色彩识别法 也彻底没了用武之地 下面就 列举几款目前最流行 质量过硬的固态电容 一 富士通电容 富士通电容 在与蓝宝石合并前标识为 F 新的标识为 FP 名气似乎没有日化和三洋大 但 ESR 值之低足以让其它品牌汗颜 常见于华硕和昂达 的产品 二 三洋固态电容 三洋固态电容 分 SPEC 插件式和 SVP 贴片式两种 品质出色 从液态电容到固态电容 一直走在业界前列 三 日化电容 日化电容多用于主板 显卡上较为少见 经常与三洋混用 耐压值上方会有 A C PS 等字样 四 Nichicon 蓝宝石 蓝宝石电容 电容上会有 LF LE 等字样 比较好区分 并购富士通后自有品牌电容仍在生产 五 万裕电容 万裕电容经常被用在 A 卡上 从 AMD 3870 开始 许多 AMD 公版卡上都可以看到该电容的身影 其顶级产品在耐压 值上方有 ULR 字样 各方面指标非常均衡 六 松木电容 经常被用在中 低端显卡上 品质稳定 据说是日系品牌 也有人说有台湾合资方 经常出现在中 低端显卡和主板上 表现 尚可 七 立隆电容 多见于主板供电部分 蓝色的电容非常多 光凭色彩已经很难分辨了 上面通常有 OCR 和 OCRZ 等标识 除电容之外 显卡元件另外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电感了 简单地说 电感的作用就是滤 波 按照其构建方式可分为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两种 早期的显卡均使用开放式电感 这 种电感的特点是铜线均全部裸露在外面 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波将得不到有效屏蔽 如果遇到比较强的电磁干扰 有可能引发常见的 花屏 等现象 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 逐 渐出现了半封闭式电感和全封闭式电感 抗干扰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开放式电感 在购买显卡时 大家应尽量选择全封闭式电感 其又分为带金属外壳和带陶瓷外壳两 种 从目前来看金属外壳电感防干扰更强 其中标示为 1R5 的电感为金属封闭式电感 值得注意的是 在使用显卡的过程中 一些朋友反映自己经常会听到高频的噪音 听 起来非常刺耳 这种现象通常被叫做 电感啸叫 当显示核心满负荷工作 需要极高的电 流量时 电感内的线圈或金属棒都处于满载的状态 而产生的磁力让两者互相干扰而震动 此震动速度非常快 因而产生极高频的噪音 音量依负载程度而不同 从人耳听不到 10 分 贝 到 30 分贝都有可能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 一些设计能力较强的厂商 会在显卡上 特意加多几颗电 感 分担电流 进而达到降低 乃至完全消除噪音的目的 因此 显卡上电感的数量也可 以作为我们购买时所参考的指标 通常一相供电 会有多个电感来分担噪音 5 供电 目前显卡供电最常见的组合方案是由 电容 电感 场效应管 Mosfet PWM 控制芯片 组成多组相对独立的单相开关电源供电电路 每相电路可以最大承担 30A 的电流 对于现 在动辄峰值功率达到 100W 以上 需要很高电流的显卡核心而言 供电相数越多 每相分 担的电流就越低 核心获得的电流就越稳定 发热量就越低 供电原理图 通常情况下 每相供电中会由 1 到 2 个电容 1 到 2 个电感 3 到 4 个 mosfet 管组成 同等芯片情况下 相数越多的显卡 核心和显存频率越高 购买的时候 大家可以耐心地 数一下显卡的供电 5 相 甚至更多相供电 在许多高端显卡上已不鲜见 6 PCB 对于购买显卡的朋友而言 显卡 PCB 的层数自然非常重要 但是 随着显卡的发展 4 层 PCB 6 层 PCB 8 层 PCB 之间的物理特性越来越接近 特别是在中 低端显卡市场 6 层和 8 层 PCB 之间 只是在超频上限上略有差别 其它方面的分别并不明显 更重要的 是买显卡的时候 我们不可能随身带上一把尺子 去量 PCB 的厚度 而现在多数显卡的 PCB 上已不再标明层数 因此 在购买的时 通过判断 PCB 层数 决定购买与否的做法 并不实用 不过 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其它方面进行考核的 具体方法是 通常情况下 公版的 PCB 层数最为奢华 几乎是不计成本 一 观察显卡的 PCB 尺寸 通常情况下 显卡 PCB 的尺寸越大 电路走线就越宽松 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后 抗电磁干扰和散热能力自然会好很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介绍显卡的文章中 经常看 到某些厂商会强调自己是大板做工 完整长度的 PCB 二 优先考虑 PCB 使用 2 倍铜技术的显卡 2 倍铜又叫 2 盎司纯铜箔材质设计 相比传统工艺 它能提升信号强度 加快 PCB 散 热效率 稳定电压 电流传导 保证了显卡在高频率依然稳定 PCB 使用这种技术的显卡 温度和频率表现通常会比其它显卡好的多 显卡背面有 2 倍铜标识 7 显存 通常情况下 大家在购买显卡时 都会仔细询问显卡的核心和显存工作频率 却很少 有人仔细询问显存的具体指标 我们经常会听到 这卡用的显存是 XXns 的说法 这实际上 就是在介绍显存的规格 每一个显存规格 都有其对应的频率 显存的命名都有一套规则 速度一般放在最后面 上图中的显存 08 代表 0 8ns 这里为大家简单地罗列一下 GDDR3 显存规格下 1 4ns 1660MHz 1 2ns 1800MHz 1 0ns 2000MHz 0 8ns 2200MHz GDDR5 显存规格下 0 5ns 4000MHz 0 4ns 5000MHz 时下最新的 GDDR5 显存 频率可达成 5000MHz 有的朋友在购买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显存规格所规定的频率与实际工作频率不符的情况 例如使用标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