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火灾防治革命性转变——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_第1页
实现火灾防治革命性转变——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_第2页
实现火灾防治革命性转变——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现火灾防治革命性转变实现火灾防治革命性转变 记中记中 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 1943 年生于湖北鄂州 1965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 物理专业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火灾 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 项目 火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 首席科学家 研究重点领域为火灾 科学与消防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现在从事消防研究的人都知道中国科技大学有一个火灾科学国 家重点实验室 它的创建人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 谈到 实验室的创建 范院士讲了一个故事 1987 年 5 月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 当时范院士还是一名研究 燃烧学的专家 可以说刚刚涉猎火灾科学 有一天 他看到电 视上播发了一条消息 为了阻止火灾蔓延 指挥部命令数万名 增援的解放军官兵开辟了一条 30 米宽的隔火道 对着电视屏幕 他心急如焚 凭着对燃烧学多年的研究 他感到这条隔火道根 本不能阻断熊熊的森林大火 果然 第二天的媒体报道印证了 他的判断 这件事使他意识到 要对火灾进行系统研究 深化 对火灾机理和规律的认识 为制定正确的扑火方案提供科学依 据 正是从那时起 范维澄决定尽全力争取建立一个关于火灾 防治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着力研究各类火灾的共性机理和火灾 防治的关键技术基础 范院士说 火灾科学是一个涉及基础自然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和管理科学的大跨度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 它不仅涉及多种可 燃物燃烧的复杂过程 而且自身还具有双重性 确定性和随机性 的规律 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什么部位会发生火灾 这是不 确定的 对于一个危险源 它的危险性有多大也是很难定量预 测的 但是对于它可能造成的最大危险和最小危险之间的一个 范围 可以通过实验研究 建立数学模型 定性乃至定量地估 计或预测出来 这是对风险评估的一种简单解释 火灾科学的 另一个方面是研究火灾防治的科学基础和新原理 为从源头上 取得火灾防治的关键环节 阻燃 探测 和 灭火 等方面的 技术创新提供科学支撑 当时实验室确立的研究重点是发生最普遍 危害最严重的建筑 火灾和森林火灾 之所以在城市中着重研究建筑火灾 是因为 建筑火灾是城市火灾的基本组成单元 只有对单元中的火灾现 象有了深刻的认识 才有可能从更大尺度上来研究城市火灾 范维澄认为研究建筑物内可燃物表面和空间火蔓延 以及火灾 烟气运动规律 建立以火灾过程计算机模拟为目标的一系列数 学物理模型 包括火源模型 烟雾模型 疏散模型等 一方面 能为建筑火灾安全性能化设计提供科学方法 另一方面为城市 火灾安全性能化规划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打下基础 既控制火灾 损失 又不过分增加防治费用 逐步实现建筑乃至城市火灾安 全的综合效益优化 火灾作为一种频发和严重的灾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其危 害正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今天 人类对火灾防治提出越来越 高的要求 促使火灾防治在技术层面上必须实现三个战略性转 变 防治技术要向以清洁阻燃 智能探测 清洁高效灭火为主 要环节的新一代火灾防治技术转变 由现行的 处方式 设计向 以火灾风险评估和火灾动力学为基础的性能化设计转变 由火 灾防治的传统管理模式向以火灾动力学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和应 急预案模式转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