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重特大事故预想_第1页
转炉重特大事故预想_第2页
转炉重特大事故预想_第3页
转炉重特大事故预想_第4页
转炉重特大事故预想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炉重特大事故预想转炉重特大事故预想 一 事故一 事故 转炉漏钢 二 事故预想二 事故预想 1 对当炉次或前二至三炉次冶炼过程异常情况缺乏主观 上的根本预见 对当炉次兑铁 加废钢前的炉况确认工作没有 认知到位 2 炉况本质上存在的炉型失常 炉底上涨严重 缺乏充 分了解 未采取果断措施侥幸心理致因 3 溅渣未按制度要求执行 留渣量确认或调渣剂的调配 上出现问题 溅渣时间不够或溅渣效果欠佳 造成炉体工作层 附渣过薄 炉长 1 当炉次铁水成分 铁水 废钢配备情况缺乏预知预判 过程渣料加入失常或其他因素造成的倒炉温度过低 拉温严重 或倒炉频次增加造成的炉体局部侵蚀严重 2 对炉况缺乏本职上的预知预见 操作水平欠佳致因 摇炉工 1 工作责任心欠佳 班组整体操作水平不良 主体预见 能力过低 班组 三 措施要求三 措施要求 1 炉长每炉在溅完渣后 必须观察炉体挂渣情况 一旦发 现挂渣效果差 必须适时调整 稳定操作并通知工段进行协调 直到炉底挂渣效果良好 2 炉长出钢过程关注小面熔池两侧侵蚀情况 出完钢炉子 上台时应关注大面 若发现异常立即停炉 通知工段进行补炉 坚决杜绝冒险冶炼 3 一旦出现拉后吹现象 出钢后留适量渣 适时加大改质 剂用量 保证溅渣效果 一旦拉温严重 渣溅不净时 必须把 余渣倒净或摇起重溅 直至溅渣合适为好 4 提高一到出钢率 加快生产节奏 减少钢水在炉内的滞 留时间 加强烤包及合金烘烤的监督力度 尽量降低出钢温度 为护炉提供有利条件 5 倒炉 出钢过程炉长指定专人监护 一旦有异常 立即 抬炉 启动转炉漏钢预案 6 加强过程控制 提高出钢终点碳 减少渣中 feo 含量 坚持每班量炉底 量枪位 过程加入适量白云石或菱镁球 确 保终渣活性 mg 9 7 坚持溅完渣先加废钢 并向大面摇 使废钢平铺大面以 缓冲兑铁时铁流对大面的冲刷 8 加强工作责任心 提高操作水平及预知预判能力 必要 时进行停产补炉 一 一 事故事故 氧枪坠落事故 二 二 事故预想事故预想 1 卷扬钢丝绳 标尺绳到使用周期未及时更换 维修 工 2 冶炼过程操作失常 反干严重氧枪粘钢渣较多未及时清 理 副操 3 处理氧枪过程信息确认不明确 人为误操作 侥幸升 降枪 造成氧枪卡 摇炉工 4 班组日常设备检查 监督不倒位 对发现氧枪断丝 断 股现象 整改不力 炉长 工段 三 三 措施要求措施要求 1 工段按照卷扬钢丝绳 三个月 标尺绳 一个半月 的使用周期督促维修工到期更换 2 维修工段及时校枪 确保氧枪顺利进出氮风口 蒸气 氮风移位后及时处理 升降小车及轨道必须适时对中 防止降 枪过程支柱氧枪 3 副操应加强对卷扬钢丝绳 标尺绳的润滑点检 发现 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 4 班组班中必须保证 18m 30m 摄像镜头清晰 照明充 足 操作室视频图像清晰 5 氧枪提出氮风口后 摇炉工严格执行点动下枪并眼观 标尺 标尺不动严禁再次动枪 6 副操在 18m 待氧枪提出氮风 处理完积渣后 应将周 围残渣清理干净 再次降枪过程中手势指挥信息准确且人员站 在氧枪金属软管相反侧 确认降枪一米后 方可离开 7 副操对氧枪粘渣必须及时清理 防止卡枪及拉斜蒸气 氮封 8 炉长每班对机械限位进行检查确认 确保计算枪头至 液面 200mm 9 摇炉工对氧枪张力器一旦报警 立即停止操作 查明 原因 处理好经确认后方可操作 10 氧枪卷扬钢丝绳脱槽后的处理措施 摇炉工严禁动枪 氮风口作业人员撤离 摇炉工断气断水 专人上 30m 检查钢丝绳状况 通知电 钳工配合处理 11 工段段长 大炉长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对班组提出的 日常检查问题及时解决 避免事故发生 一 事故一 事故 炉体倾翻 二 事故预想二 事故预想 1 对操纵炉体倾动的设备特性及设备运作方式不明确 设 备本质存在的缺陷缺乏充分的认识 炉长 摇炉工 2 对相关转炉倾动的按钮 摇炉手柄的运行状态掌握不到 位 对存在的操作过程不习惯或存在的问题为及时反馈 摇炉工 3 炉体失控 倾翻过程应变力差 采取方式方法不当 造 成事故进一步扩大 副操 4 班组对日常的设备检查 点检 润滑不仔细 对长期存 在的隐患缺乏充分的危险辩知 班组 三 防范措施三 防范措施 1 炉长作为当班安全的责任人 对转炉的倾动装置做好检 查和监护工作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严禁设备带病运 行 2 摇炉工在操作过程中保持高度警惕 特别是倒炉出钢操 作认真观察炉体的倾动趋势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炉长 操作过 程摇炉手柄应缓慢有序 严禁猛停猛摇 3 炉长对当班出现炉口 炉冒粘钢渣严重时及时清理 不 得使炉体重心偏移 4 清渣工应保持渣道不得有积水 潮湿物 保持渣道畅通 无阻 5 炉体在抢修过程中 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炉及操作 不得 擅自使炉体进行 3600 回 转 6 工段段长 大炉长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对班组提出的日 常检查问题及时解决 避免事故发生 一 事故一 事故 转炉金属软管爆炸 二 事故预想二 事故预想 1 金属软管到更换周期未及时更换 维修工 2 班中炉长对金属软管缺乏认真检查 对金属软管所处的 工作环境缺乏充分的认识 炉长 3 摇炉工操作不精心 致使过程喷溅严重 粘附软管或挤 压使金属软管破裂 摇炉工 三 措施要求三 措施要求 1 维修工段应定期对金属软管更换 每天做好对金属软管 的使用检查 发现异常 立即组织更换 2 当班炉长认真点检设备 对金属软管认真检查做好记录 3 摇炉工精心操作 合理控制枪位 减少喷溅 4 当班炉长对转炉发生喷溅严重的炉次必须检查金属软管 有无粘渣钢的现象 一旦发现立即组织处理 5 炉前工适时处理金属软管周围积渣 积钢 解决金属软 管周围所处的环境 一一 事故事故 补炉后倒炉过称发生的喷火 喷渣 二二 事故预想事故预想 1 末严格按照补炉制度要求进行补炉前的备料工作 2 对新工艺 新材料的使用性能缺乏必要的了解 3 自然 烧结时间不够或烧结时未移动氧管或调节氧压使 其均匀受热 4 补炉后前三炉没有严格遵守补炉制度要求规定相关事宜 炉长 1 涂料过程薄厚不均匀 未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未严格执行 均匀 快速 薄补 的补炉原则规定 3 砖补后喷补料未和匀喷好有裸露砖烧结时间不够 4 班组整体预知预料能力差 班组 三三 措施要求措施要求 1 接到补炉命令后 炉长必须通知准备好补炉料并确定用 量及使用性能 2 溅完渣从反方向倒净余渣 然后将炉子摇到投补位置开 始投料 投料过程人员均等分开 站立两侧 投料过程炉长专 人指挥 确保投料均匀 不得积压过厚 3 投料完后 应确认自燃时间 不得低于 20 分钟 自燃 时间严禁动炉 若投补小面 炉长应安排摇炉工到炉下检查出 钢口 确保其畅通 4 自燃结束后 炉长观察炉内涂料厚度 若发现局部有超 过 15 厘米 可采用大铲等工具将其摊平 确认自然凉好后 开 始加沥青供氧烧结 但最低保证烧结时常为大于等于 20 分钟 5 烧结结束后 炉长用大铲或其他工具对烧结质量进行检 查 若有料层剥落可申请延时烧结知道到要求 6 补炉第一炉冶炼炉长应尽可能保证一倒 c t 协调 废钢 比正常减少 20 30 7 垫大面应先加废钢后兑铁 兑铁过程应缓慢 慎防兑铁 冒黑烟 8 垫小面冶炼第一次倒炉 先向后摇 30 40 度 停 20 秒 以上再向前摇炉 垫大面第一炉缓慢摇平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