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_第1页
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_第2页
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_第3页
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_第4页
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属新材料 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属新材料 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2009 2015 根据省委 省政府确定的 江西省科技创新 六个一 工程实施意见 为 进一步推进我省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 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以 2008 年为基准年 规划期为 2009 2015 年 2012 年前着重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 一 发展基础一 发展基础 一 发展趋势 一 发展趋势 金属新材料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需求正 在从国防军工 航空航天向民用领域扩散 计算机 通讯 绿色能源等新兴产 业快速发展 对金属新材料形成巨大市场需求 我国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四类 一是硬质合金等高性能结构材料 二是高能储氢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多晶薄 膜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材料 三是钕铁硼 高磁感取向硅钢等新型功能材料 四是电子信息材料及微电子配套材料等 二 产业现状 二 产业现状 我省是金属材料大省 金属基础材料门类比较齐全 新材料开发时间较晚 主要在铜 钨 稀土等在全国有突出竞争优势产业中 实施了一批新材料项目 2008 年全省规模以上有色 黑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总额 1304 亿元 销售收入 2813 亿元 实现利税 212 亿元 利润 98 亿元 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 铜及其合金材料加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可以生产铜材 200 多个牌号 2000 多个品种 近 1 万种规格 建成投产了江铜 耶兹公司 6000 吨铜箔项目 开工建设了江铜集团 10 万吨铜板带项目 硬质合金产能达到 3000 吨 钕铁硼 产能达到 2 万吨 三基色荧光粉达到 6000 吨 开工建设了 5000 吨储氢合金粉 项目 稀有金属材料性能提高 品种增加 三 发展优势 三 发展优势 1 资源基础 我省发展金属新材料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 钽 铷 铀 钍 的储量居全国第一位 铜 钨 银 锂 锆 铯 碲的储量居全国第二位 铋 金 铌 铊 钪的储量居全国第三位 享有 世界钨都 稀土王国 的称 誉 铜 钨 铀 钽 稀土和金 银被誉为 七朵金花 丰富的金属矿产资 源为我省发展金属新材料产业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和有力的调控手段 2 产业基础 依托资源基础 我省已经形成在全国有突出竞争优势的冶金 产业 为发展金属新材料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培育了江铜集团 新钢股份 江钨集团 江钨有限 虔东稀土 章源钨业等一批骨干企业 发展了 贵冶牌 阴极铜 袁河牌 船板钢等一批知名产品 2008 年 全省 8 家主营业务收入 超百亿元工业企业中 冶金行业占 家 全省冶金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 模以上工业的三分之一强 3 研发基础 依托资源和产业基础 我省冶金行业已经建设了一批一流科 研院所和专业院校 培养了一批一流专业人才 取得了一批一流科研成果 为 发展金属新材料产业创造了较好的技术创新基础 近年 我省组建了国家铜冶 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理工大学 新余钢铁公司 省地调研究院建 设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金属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 主要问题 四 主要问题 一是技术差距明显 产品档次不够高 除少数产品外 大部分金属新材料 产品处于中低档次 新材料跟踪仿制多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少 成 果转化率低 二是领军人才不足 前沿科研力量薄弱 大部分科研力量集聚在 普通材料领域 新材料专业人才不足 三是投入机制不够健全 新材料的科研 产业投入渠道单一 投入总量不足 四是市场反映不灵敏 市场需求信息反应 滞后 开拓新产品 应用新技术的速度迟缓 二 发展思路二 发展思路 一 指导思想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依托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 以实施重大高新技术项 目为抓手 以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 特色产业基地为支撑 坚持自主创新 集 成创新 引进创新并举 做强材料产业 做大下游产业 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 级 为加快中部崛起和实现富民兴赣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 二 基本原则 二 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 政策支持 遵循市场和产业转移规律 发挥比较优势 科 学制定规划 引导产业发展 加强政策支持和政府协调 支持生产要素向重大 项目和创新型企业集中 集中力量推动产业发展 项目带动 形成抓手 谋划实施具有创新点 增长点 制高点的重大 项目 通过项目聚集生产要素和科技人才 通过项目促进产学研合作 加快科 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高位切入 抢占先机 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 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国 际先进技术 一流人才 加强关键环节的自主创新 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 引 领未来发展 延伸产业 做大规模 鼓励产品多元发展 加强产业配套 争创名牌 产品 提高行业整体实力 大力开发下游产品 延伸产业链 培育产业发展的 整体优势 支持骨干企业到省外 境外开发矿产资源 提高资源保障水平 合理布局 安全环保 坚持产业项目进工业园区 特色项目向产业基 地集聚 提高协作配套水平 推广使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采选冶工艺 推进 节能减排 资源循环利用 实现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 三 规划目标 三 规划目标 到 2015 年 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 配 套建成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 金属新材料的开发 应用和产业 化水平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将江西建设成为全国金属新材料产业强省 并 带动壮大一批下游产业 到 2020 年 金属新材料产业成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 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支柱 1 产业链目标 打造中国 鹰潭 铜产业 千万吨级钢铁 锂电新能源 硬质合金工具 稀土新材料 镍钴新材料 黄金稀贵金属等十大金属新材料产 业基地 依托基地 延伸汽车 新能源汽车 电工电器 新能源 锂电池 核 电 轻工 装备 节能电机 挖掘机械 铝合金等新型建材 航空航天 国 防军工等十大下游产业 到 2015 年 金属新材料在省内加工转化率达到 30 以 上 2020 年超过 40 2 产能目标 到 2015 年 全省阴极铜产能达到 150 万吨 精深铜材加工 产能达到 240 万吨 均占全国五分之一以上 钢材产能超过 3000 万吨 其中板 管带材产能达到 2000 万吨 硬质合金工具产能达到 2 万吨 稀有稀土金属及合 金材料 储氢材料 永磁材料 发光材料产能超过 8 万吨 3 技术目标 到 2015 年 建成 2 3 个金属材料国家级创新平台 国家质 检中心和 10 个金属新材料开发及应用企业技术中心 30 的金属新材料达到同 期国内领先水平 金属新材料工业增加值率达到 60 以上 单位工业增加值的 能耗降低 10 以上 4 市场目标 到 2015 年 全省金属新材料销售收入力争达到 6000 亿元 年均增长 25 占全国 12 新培育江锂等 5 家左右销售收入超 100 亿元金属新 材料骨干企业 江铜综合实力进入全球前三强 销售收入超千亿元 新钢销售 收入超过 500 亿元 江钨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同行业前列 培育出 5 10 个中国名 牌产品 三 主要任务三 主要任务 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 重点发展高精铜材 优特钢材 硬质合金 稀 土深加工产品 锂 镍钴 铅锌 铝合金 其他稀贵金属等十类金属新材料 培育壮大汽车等十大下游产业 1 高精铜材 高精铜材 重点发展五条产业链 一是发展高性能铜板带和引线框架 延伸集成电路产业链 二是发展电子铜箔和覆铜板 延伸印刷电路等电子产业 链 三是发展特种漆包线 延伸电力电气产业链 四是发展高强高导电合金铜 杆 延伸高速铁路配套产业链 五是发展精密铜管 延伸家用电器产业链 到 2015 年 全省高精铜材加工能力超过 240 万吨 把江西建成在世界具有重要影 响的高精铜材产业基地 专栏专栏 1 1 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以鹰潭 南昌为中心 依托江铜集团 中国 鹰潭 铜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铜 材精深加工 重点建设江铜集团年产 10 万吨高性能高精度铜板带 2 万吨铜箔及 4000 万平方米覆铜板 50 亿只引线框架 信达年产 70 万吨废弃机电产品拆解再生 资源加工利用 金田铜业年产 10 万吨废杂铜再生 兴业电子年产 4 万吨高精度铜 基合金板 江钨集团年产 40 万吨高导电合金铜杆项目 形成年产 150 万吨精铜 300 万吨铜材 含 60 万吨高精铜材 的生产规模 2 优特钢材 优特钢材 重点发展六条产业链 一是发展宽幅冷热轧薄板 延伸汽车 家电产业链 二是发展压力容器用钢板 4 米以上高强度船板和大线能焊接船 板 延伸造船产业链 三是发展不锈无缝钢管和高合金无缝钢管 延伸高压锅 炉等压力容器产业链 四是发展弹簧钢 齿轮钢 轴承钢 高档电力用钢和工 模具钢 延伸汽车 机械装备产业链 五是发展高强度 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 延伸金属制品产业链 六是发展无取向硅钢 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 延伸发 电 输变电 电机 电子和家电产业链 到 2015 年 全省形成两家产能超千万 吨 具有较强区域性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 优特钢材产量达到 2000 万吨 专栏专栏2 2 千万吨优质钢材生产基地 千万吨优质钢材生产基地 新余千万吨级钢铁基地 到 2015 年 新余市钢材产量达到 1200 万吨 新钢建 成为千万吨级全国特大型优强钢铁企业 打造船用板 电工钢 金属制品三大精品 基地 九江千万吨级钢铁基地 依托湖口沿江 长江 港口优势 以淘汰省内落后钢 铁产能为基础 结合南昌 萍乡等中心城市钢铁企业搬迁改造 推进新钢 南钢 萍纲兼并重组 集中力量在九江湖口建设先进的千万吨级钢铁生产基地 3 硬质合金工具及硬面材料 硬质合金工具及硬面材料 重点发展亚微 超细硬质合金 高冲击韧性 高耐磨性硬质合金采掘工具 硬质合金涂层加工工具 硬质合金硬面材料 钨 及钨合金材料 硬质合金废料综合回收及低品位复杂矿源冶炼技术等六大系列 产品 鼓励钨新材料项目向南昌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 赣州经济开发区钨和稀 土产业基地 靖安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集聚 到 2015 年 全省硬质合金生产 能力达到 2 万吨 把江西建成全国重要的钨精深加工及新材料基地 4 稀土深加工产品及应用 稀土深加工产品及应用 重点发展五条产业链 一是稀土永磁材料产业 链 稀土氧化物 稀土金属 钕铁硼磁体 稀土永磁电机 磁选机 电动自行 车 电动汽车等 二是稀土发光材料产业链 中 重稀土氧化物 稀土荧光粉 照明电器 LED 显示器 LCD 等 三是稀土储氢材料产业链 混合稀土金 属 稀土贮氢合金粉 镍氢动力电池 电动自行车 电动汽车等 四是中重稀 土合金产业链 混合稀土金属 稀土钢 稀土铁 稀土铝合金 稀土铜合金 零 部件或器件 五是其他稀土新材料产业链 稀土化合物 稀土新型材料 稀土功 能材料 特殊应用领域 到 2015 年 全省稀土金属及合金年产量 2 万吨 储氢 新材料 2 万吨 永磁材料 3 万吨 5 镍钴材料 镍钴材料 依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研究力量 积极开发利用土耳其 菲律宾的红土镍矿资源 生产国内急需的电解镍 电解钴 结合省内主要钢铁 生产企业 建设镍 铬合金项目 扩大不锈钢生产规模 电解镍项目集中向新 余分宜和南昌安义布局 镍铁合金重点向新钢 九江两个千万吨级钢铁基地布 局 专栏专栏 3 3 镍钴新材料基地 镍钴新材料基地 产业基础 江锂公司已经形成年产 1 万吨电解镍生产规模 镍矿资源由协作集 团自有矿山提供 发展目标 以新余 南昌为中心 依托江钨集团 江锂科技 重点建设江钨集 团年产4 万吨镍钴新材料 2 万吨储氢合金粉项目 江锂科技10 万吨电解镍 打造全 国红土镍矿提取电解镍研发生产基地 到2015 年 江锂科技实现年销售收入超200 亿 元 6 铅锌金属 铅锌金属 依托江铜集团 发挥长江水运优势 整合省内资源 利用国 外资源 抓住铅酸电池需求稳步增长 重大工程镀锌板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 实施江铜 40 万吨铅锌冶炼 江锂科技 30 万电解锌项目 打造铅锌冶炼基地 引导铅锌冶炼项目向九江沿江开发区冶金板块集聚 铅锌材料下游项目向九江 沿江开发区和两大千万吨级钢铁基地集聚 7 铝合金 铝合金 重点发展两条产业链 一是依托安义 中国塑钢门窗型材流通 示范基地 的市场网络优势 以实施雄鹰铝业年产 18 万吨节能环保铝加工项目 为起点 大力发展再生铝加工业 到 2015 年形成年产 100 万吨建筑铝型材产业 规模 二是以实施赣州铝业年产 20 万吨高精度铝板带项目为重点 大力发展新 型合金铝板带箔材 重点开发高精度高性能铝合金板带 大断面 复杂截面铝 合金型材 大型高性能铝合金预拉伸板 占领铝合金高端产业 到 2015 年形成 年产 100 万吨生产规模 8 稀贵稀散金属 稀贵稀散金属 重点培育三条产业链 一是从铜精矿回收金银钼铼硒碲 江铜集团加大相关稀散金属的回收与冶炼加工 发展成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稀 散金属供应商 到 2012 年 江铜集团年产伴生金 25 吨 银 500 吨及钼 铼 硒等稀散金属产品 1 万吨 二是从废旧金属和废渣回收银 硒 依托华丰铜业 等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高科技企业 从冶炼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