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棠村古建筑群简介.doc_第1页
上甘棠村古建筑群简介.doc_第2页
上甘棠村古建筑群简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甘棠简介千年古村上甘棠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省文物局将其列为全省首个“文物大保护大利用”示范点及农村文化“四结合”试点,并创建全省首个村级博物馆上甘棠生态博物馆。该村曾是西汉谢沐县治所在地,这里有北宋靖康年间的“步瀛桥”和“掉石出官”的千古传奇;谢沐河水双胎龙凤的生育奇观,明代万历年间的“文昌阁”饱经沧桑,南宋名臣文天祥手迹“忠孝廉节”饱蕴古村文明,寿萱亭碑载“八十一个他字歌”颇具道德伦理风范是小桥、流水、人家田园式的文明家园。上甘棠位于江永县城西南25公里处,与阳朔相距86公里,与桂林相距125公里,省道325线从上甘棠村2公里处经过,穿龙虎关与阳朔、桂林相接。上甘棠村是一个千年古村,从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至隋文帝开皇9年(公元589年)是古苍梧郡谢沐县治,历经700年;自唐太和二年(公元827年)周氏族人在此定居立宅,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千百年来,村名、村址一直不变,是周氏族人聚族而居的村庄。上甘棠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湖南省绝无仅有。千年间村内出文武百官101名,官至尚书、节度使、太守、宣政大夫、将军、刺使、知州、县令等。其中京官18名,进士11名。村内至今仍完好保存着200多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极富特色;村中街巷纵横交错,似有规划;门坊的设立,按“坊”(支系)居住,似有唐代里坊制度的遗风;依山傍水的风水定位,可与碑文“图甘棠山水之胜”、“一图太极是甘棠”相印证。此外,村庄里留下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如明万历四十八年的文昌阁、明弘治六年的门楼、明嘉靖十年、清乾隆年的步瀛桥、民国二年的石围墙等,还有一批明显带有宋代特征的古建筑。从古代风水上来描述,有太师椅、阴阳八卦、七星拱月三个格局。太师椅格局:上甘棠古村背靠玉屏山脉,左右将军山、昂山为扶手,西临谢沐河,龟山为案、西岭为朝。太师椅格局符合风水观念中基址选择“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藏风聚气”的基本原则,积淀了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阴阳八卦格局:以谢沐河为阴阳八卦线,古村与对面农田为阴阳鱼,昂山与文昌阁一虚一实一阴一阳为鱼眼。七星拱月格局:古代军事要塞小鬼寨、叉寨、榕木寨、昂山寨、樟寨、仙姑寨、蒙公寨等七个山寨与上甘棠古村形成一个七星拱月的格局,七个古寨与古村互为呼应,形成古村牢固的防御。该村落除人文景观别具一格、交通便利外,依山傍水、自然景观更是天下一奇。上甘棠在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风土人情还是民俗文化,都展现了村落中世代相传、安居乐业、家和万事兴的精神,构造了一个完整的家园意象,并孕育出100多个文武百官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杰。富饶的国土隐匿着如此美丽的村落,让生活在都市的人,不由怀念起往日古老的家园,开始了寻根的热潮,让我们在寻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